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地期间的思政教育工作

2022-11-04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特点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因培养模式不同, 其思政教育也呈现不同特点:

(一) 受教群体的独立性与复杂性

与本科生相比,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历上提高了一个层次, 知识的储备量有所增长, 社会经验也更加丰富, 这有利于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对形成人格的独立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 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录取时是由学术型调剂为专业型的, 自身对于专业学位的了解不够充分, 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迷茫期;同时, 目前, 社会上更加认可传统的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模式, 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模式认可度不够,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一些工作领域会受到外界的质疑, 这种现象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 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自卑心理。

(二) 施教队伍的多元性与局限性

学校学习生活期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由导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对其开展思政教育;进入基地后的学习实践期间, 则由基地导师、研究生院基地办老师等承担思想教育工作, 施教队伍呈现多元化特点。同时不难发现, 在校期间, 研究生辅导员、基地办老师面对多个专业多个年级研究生, 顾忌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难度的, 与学生交流较少, 思政教育形式多以思政课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主;而基地实践期间校内导师、基地导师更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 对其思想教育的关注不够, 这就形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局限性。

(三) 受教途径的分散性与单一性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通过两课课堂学习、学生活动、支部生活等途径接受思政教育。进入基地实践后, 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基地, 地理分布区域广泛, 因此接受思政教育的途径也较为分散, 虽然基地单位会成立临时党小组开展相关活动, 但也仅限于学生人数较多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型企业、设计院, 相当一部分单位是不能保证实习学生的思政教育质量的。由此可知, 在校期间开展的集体活动仍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更好摸清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情况, 以河海大学为例, 面向全校各专业全日制学位硕士、部分基地单位、校内导师、思政课教师、研究生辅导员、基地办老师发放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405份, 回收问卷388份, 回收率95.8%。根据问卷统计结果, 不难发现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基地期间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淡薄

部分学生认为专业学位学生基地期间主要以专业技能掌握、实践应用为主, 对思政教育与自身发展的重要关系认识不足。对是否存在针对学生成立的党团组织不清楚, 对于这些特地成立的党团组织开展活动的频率也不清楚。即使部分基地组织了相关政治理论学习、文化活动, 学生往往碍于非正式员工身份, 或从众心理, 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难以融入基地单位的集体性思政教育活动。…

(二) 教育形式针对性有效性不够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期间分布范围广, 分布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 同一单位的学生又分属不同专业, 难以定期开展班级党团活动。大多数基地单位开展的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侧重于本单位员工, 不能满足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需求。

(三) 双导师制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要求大力推广校内外双导师制, 组建由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和行 (企) 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但根据调查, 仅28%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 其中40%以上与校外导师见面频率为半年以上, 校内外导师在培养环节全过程合作的仅占37%, 说明校内外双导师合作指导制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环节中推行力度远远不够, 尤其是校外导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指导还需加强[2]。但现实的学习生活中, 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基地期间思想变化无法及时掌握, 难以及时与其沟通指导;而校外导师经常只侧重于业务指导与专业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

(四) 管理制度存在真空区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期间大部分在基地实习实践, 学校难以开展全过程的思政教育、监管和评价。同时, 学校研究生院和基地单位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 未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 尚未明确学生在基地期间思政教育的组织实施、管理体制。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地期间提升思政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 内化于心,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 充分利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第一年学习的关键期,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使其形成主动积极的惯性。另一方面, 抓住新生入学教育契机, 深入了解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想状况, 摸清其思想动态、困惑需求, 并通过年级大会、党团学习、师生座谈、社团活动等方式, 逐渐消除其重技能学习轻思想建设的错误认知, 让其认识到参与各类思政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为进入基地后提升主动参与意识提供基础。

(二) 外化于式, 丰富拓展组织形式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入基地学习后, 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学生党团活动, 或仅依赖于基地单位组织集团活动来开展教育。结合90后研究生的特点, 根据地域、单位分布的实际情况, 成立生涯规划、学术交流、心理解惑等线上活动小组, 通过qq、微信群建立联系, 弱化地域距离。除了传统的政治理论学习形式, 线下的学生党团活动需要借鉴学术型研究生在校活动形式, 组织各类文体活动, 加强思政教育活动的吸引力, 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 凝化于力, 形成多员育人合力

校内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要加强与基地导师的联系沟通, 主动关心其在基地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基地导师除在业务给予指导外, 也应主动将掌握的学生思想动态与校内导师联系。总之, 大力推进并实施双导师制,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负责, 不同的导师从不同的侧重点培养研究生, 使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有效结合, 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相结合, 充分发挥优势[3]。研究生辅导员、基地办老师与校内导师、基地导师建立定期互访互馈机制, 发挥连接点作用。此外, 除通过网络、短信渠道开展日常事务性通知外, 可以定期走访各基地, 召开学生思想动态交流会, 指导学生活动的开展, 增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归属感、信任感。

(四) 固化于制, 构建长效协同机制

要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地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体系中。一方面, 由学校和基地协作, 制定专业学位硕士思政教育管理办法, 明确学生进入基地后的思政教育任务, 并纳入到培养方案中。另一方面, 建立导师育人评价机制, 除对校内外导师考察业务能力外, 将其对学生思政教育指导的情况也列入考核内容;强化导师考核结果的应用, 将评价结果作为导师资格认定、招生名额等的依据, 从制度上推进导师育人首要责任的落实。

摘要: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的教育结构和教育类型, 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 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育部决定于2009年开始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生源, 招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逐步将研究生教育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以专业型人才培养为主转变[1]。全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增长, 比例接近全日制研究生的一半。各大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虽略有差异, 但是基本都是以在校期间课程学习、论文答辩与在实习基地工作实践、论文撰写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在实践基地时间达到整个学习阶段一半及以上时间, 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专业实践,双导师制

参考文献

[1] 徐家放, 马灯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8) :78.

[2] 马永红, 陈丹.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现状及其改进对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05) :206.

[3] 宋李俊, 李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04) :206.

上一篇:日本家电行业的转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下一篇:浅谈某工程搅拌桩和喷锚网联合支护施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