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29

[摘要]高校研究生导师不仅承担着学术指导责任,还承担着授业解惑、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提升、心理健康优化、情意能力提升等育人责任。当前,高校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强化高校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责任,要从导师主体、课程教学、保障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入手。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1: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软件设计分析

摘 要: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进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进而产生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相对于以往数据库而言,面向对象数据库尽管技术方法并没有多高深,但其设计方法价值十分大,有着及其显著的优势。本文从面向对象数据库概述入手,对面向对象的特征及数据库中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面向对象;数据库软件;设计分析

不断加深的数据库应用智能化及复杂化程度背景下,对于人类生产不断提出的新需求,传统数据库已经很难满足,且也不断暴露着各类弊端。对此,面向对象数据库这一新型的数据库解决方法应运而生。在面向对象数据库软件设计过程中,因其风格不同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的缘故,导致大部分程序员对于SQL的复杂编程难以挣脱,导致工作效率受到了较大影响。

一、面向对象数据库概述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OODBS)其实也就是数据库系统的一种,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处理能力是该系统必须要具备的。同时,该系统也是一种面向对象系统,面向对象的相关概念及对象方法也是其必须具备的。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新型数据库的应用提供便利,以便将既定的应用需求满足。由于MACD和ECAD等基本设计应用中的数据库逐渐转移至面向对象数据库,其他相对复杂的数据应用中也逐渐融入了面向对象这一新思想,如材料需求计划(MRP)、辅助软件工程(CASE)和极端级辅助印刷(CAP)等。另外,还有高级办公室系统这类需要借助多媒体数据库才能实现图形与文本的共同处理。我们可以将面向对象数据库理解为将很大一部分面向对象的相应数据库功能投入到关系数据库这一基础上,而这一点在商业应用中的表现最为突出。

二、面向对象的特征

其一,唯一性。各个对象所具备的标识都是独特、唯一的,且在其整个生命期中都不会出现改变,不同对象所具备的标识不会相同。故而,在对对象进行查找时借助这种标识便能完成;其二,抽象性。将数据行为(操作)和结构(属性)一致的对象抽象成类,每一个类便是一种抽象,能将有关于应用的重要性质反映,将与应用无关的内容忽略。所有类都是以主观划分的,但是必须有关于具体的应用;其三,多态性[1]。该特征指的是相同过程、函数或操作能在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发生作用且所获得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各个对象所受到的信息相同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产生,这便是多态性。多态性能使软件具备更强的重要性和灵活性;其四,继承性。该特征是子类对父类数据结构与方法自动共享的机制,存在类之间的关系。在对一个类进行定义或将其实现时,能以现有的类为基础开展,将现有的类所顶堤的内容定义为自己的内容,并将若干新内容融入其中。类的继承性使得各类软件的设计存在可扩充和开放性,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分类信息的方法,能将对象、类的创建工作量简化,使代码的可重用性增强。通过类的继承关系,能共享公共特性,进而将软件重用性增强。

三、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分析

(一)数据库中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方式

大部分新型数据库相应应用的实现都需要借助面向对象技术,如CAD/CASE、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而对于较为复杂的数据模型、对象而言,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能借助封装、对象、继承机制提供支持,现有的数据库领域中借助面向对象技术能将数据库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新问题有效解决。目前,面向对象技术结合数据库领域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三个,我国对于在关系数据库中融入面向对象技术这一形式更为偏重,而该形式的实现主要可借助以下两种方式:

其一,将对象当作新模型。该对象是指关系表内的属性值,而在操作对象数據时应在关系数据库以外的区域进行。通过新数据模型的形式将面向技术中的对象融入到关系数据库中,能够实现关系数据库模型RDM、面向对象数据模型ODM的有机结合,能使关系数据库中的相关管理系统得到进一步扩充。但是该实现方法也存在会对对象查询功能构成一定程度限制的缺陷。

其二,将接口添入数据库内。该方法主要是借助关系数据库系统将一个新增对象添入既定关系转换器内,进而将上层对象模式转化为关系储存模式,并使其能在关系数据库中及时储存。该条件下,关系存储模型处于系统新底层,面向对象数据库是其主要来源,用户在应用中可借助相应标准对相关对象数据库语言查询并处理。而特定条件下,用户输入的面向数据库语言会朝着关系数据库语言转化,并对底层关系进行处理。同时,还能将完成操作后的成果通过对象反馈至用户。以这种实现方式能在一定条件下促使数据库管理系将面向对象和关系两种模型的相互转换完成,然而该过程会增大一定的开校,使其执行效率较低于直接面向对象数据库。但是,相对简单也是该扩充方式的主要优势。

(二)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应用设计工具的研究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对全企业范围数据库应用系统不断提高的要求,传统关系数据库应用设计人员也逐渐提出了更高的数据库应用设计工具要求,如应用系统可伸缩及可扩充性、软件部件重用等[2]。而数据库厂商、设计开发商为了适应于这些要求,也逐渐在关系数据库应用设计工具中融入面向对象技术,面向对象数据库应用设计工具也因此产生,并投入到市场之中,为面向对象技术融入到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设计中奠定了基础。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在将需求分析完成后便是设计数据库,系统后期的设计与数据库设计的优良存在直接联系。传统的需求分析是借助数据流图,而数据库设计借助的是ER模型,需求分析人员、数据库设计人员很难达成一致的运用、理解。若将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同时融入到需求分析和数据库设计阶段,那么需求分析阶段的对象模型便能十分自然地转化为数据库结构。

四、结语

目前,全世界计算机技术领域中,面向对象技术这一内容的研究极其热门,而随着数据库领域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提高了对数据库及面向对象两个技术结合的认可程度。数据库、面向对象技术的结合不但能使数据库管理系统进一步支撑数据库模式,同时还能使其支撑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以面向对象数据技术为依据,所面临的对象较为复杂时,不但要求建模、表达能力较强,也要求一定的管理、存储能力,这也正是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独有优势。

参考文献:

[1]朱阳,凌卫青.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在试验数据管理系统设计开发中的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25(2):7779.

[2]柯慧鸽.面向对象技术在企业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6,(21):238.

作者:许惠强 朱颂仪

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2:

论高校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责任

[摘 要]高校研究生导师不仅承担着学术指导责任,还承担着授业解惑、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提升、心理健康优化、情意能力提升等育人责任。当前,高校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强化高校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责任,要从导师主体、课程教学、保障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校 研究生导师 育人责任

高校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研究生导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合格的、高素质的研究生人才,不仅必须具有高超的智力,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情意素质。就此而言,高校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承担学术研究指导的责任,更要承担研究生的育人责任。

一、高校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责任解析

育人责任是责任中的一种,具有特殊的内涵、特殊的对象和特殊的方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是说明教师不仅有“解惑”责任,还有“授业”责任,但最重要的还是“传道”的责任。“传道”即是告之学生道理和规律,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育人的内涵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其对象是学生,基本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

高校研究生导师不同于其他教育层次的老师,其基本职责就是“导学”与“导业”相结合、“导德”和“导人”相结合。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术的引路人,更应成为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带路人。研究生导师之“导”就是要真正实现教书育人。

导师如何教书育人,这是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任务。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授业解惑。这是导师的基本职责。大学生选择研究生层次学习深造,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自己能在学术上有所提高,然后借此获得一个更好的工作。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导师要“导学”,在职业选择上,导师要“导业”。“导学”就是给予研究生学术研究上的切实指导,让研究生懂得如何学习,懂得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导业”就是给予研究生职业的指导,使研究生确立职业目标和树立职业理想。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曾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导师应该给予研究生就业的基本指导,让其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有些导师忙出国、忙课题,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些导师业务素质不高,不求上进,难以在新信息新技术条件下实施对研究生的有效指导;有些导师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与研究生关系紧张……于是出现了“教而不师”、“师而不导”的情况。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结构中首要的根本性因素。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政治素质如同人体的头脑,决定着其身体的行为方式、活动内容和发展目标。思想政治素质的提纲挈领作用发挥得如何,会影响甚至决定着研究生今后的实践方式、实践过程和实践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目标就是使研究生在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等方面养成较稳定的品质。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必须始终投身人民伟大实践”,[2]就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角度对青年提出希望。对研究生进行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高校研究生导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是道德素质提升责任。研究生群体在自我意识、思想境界、文化素养、理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比较成熟,有些研究生还经过社会工作实践的多年锻炼,有独到的思辨能力,但这样是否就意味着研究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很高,无需关注呢?其实不然。道德素质提升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一些研究生道德素质低下,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的现象并不少见。

四是心理健康优化责任。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是连接各种素质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桥梁。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良好体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性格品质中必定包含着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积极态度,并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影响着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优化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五是情意能力提升责任。情意教育,就是指以培育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意识和意志为目标,以尊重学习者的本性、兴趣、要求、爱好、动机为依据,以诱发、引导为主要教学手段的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方式。研究生教育的方法应该定位于启迪而非灌输,理喻而非说教,陶冶而非设定。因此,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一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心理状态与主体能动性。没有情感的碰撞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爱智”的情趣,正如列宁所说的:“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3] 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研究生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实现能力,使其认识生命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自我实现,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使其不断自我反省与检视,不盲目行动,勇于追求真理;使其增强多元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智慧,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抗挫能力。

二、当前高校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方面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当前高校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忽视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一些导师认为研究生层次主要的任务就是学术研究,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应该是第一位,因而忽视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有些研究生缺乏起码的道德底线和人格教育,如违反学术道德、打架斗殴、自杀凶杀等现象层出不穷;有些缺乏起码的客观公正的处世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的缺乏理想信仰和对正义、美德的宣扬,“拒绝美德”、“躲避崇高”、“渴望堕落”成为一些人的心态……这些现象都说明忽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化素养、道德情操,造就有高级思维、高尚精神、高雅人格的高层次人才的前提保障。

其二,忽视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一些研究生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基本判断,无法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处理社会现实问题,用偏激和极端的方式看待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是非不分、美丑不辨。有少数研究生甚至缺乏对国家和民族的基本认同感,丧失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其三,忽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近些年,一些研究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现象不断增多,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这些都说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导师平时不注意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出现问题了才惊呼“怎么会这样”。研究生由于环境改变、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往往是由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相对较弱造成的。因此导师应该关注研究生的心理状况,实现其心理与行为的协调一致。

其四,忽视研究生情意素质的培养。情意素质包括情感目标和意志目标两个方面。当前,少数研究生出现“情感冷漠”、“情感压抑”、“情感枯竭”、“情感危机”的状况,现实中也不乏研究生饱受挫折、自卑、失落、痛苦等负面情感的困扰,这些现象都说明研究生的情绪、情感教育没有得到重视。而近些年研究生犯罪、自杀、情绪智商低落、“缺德”等现象则反映了研究生的判断批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抗挫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当今大多研究生身处安乐之中,在生存与发展中没有经受过苦难,基本上没有吃苦精神与坚忍的毅力,因此意志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造成上述问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意识不到位。大多数导师认为,一方面,研究生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学术研究而不是教他们怎样做人,“如何做人”的任务应该在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完成,而不是放在研究生阶段;另一方面,研究生层次的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相当成熟,有些研究生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有的研究生甚至和导师年龄相差不大,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已经没有必要了。实际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研究生导师应该充分认识并且勇于承担“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如果说“解惑”是真理性知识的辨析,“授业”是技能上的掌握,“传道”才是导师的根本责任。研究生不仅要学“技”——学习知识、研究技能,提升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道”——规律和道理的认识。只有导师自觉地将育人责任作为自身义不容辞的职责,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育人责任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是责任不明确。2006年起我国研究生教育开始推行“导师负责制”,但是很多高校和导师个人将“导师负责制”片面地理解为对学术科研的负责,而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责任剥离开了,造成了许多导师只关心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而忽略其做人能力的提升。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曾经说过,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learn to learn” ,即学怎样读书;二是“learn to do”,即学怎样做事;三是“learn to gether”,即学怎样与人相处;最后是“learn to be”,即学怎样做人。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层次,更应在这四个方面完成得更好。

三是考核不完善。当前研究生导师的考核基本上只注重学术成果和科研产出,而对于研究生育人情况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这种考评指标体系,人为地将导师责任局限于科研学术方面,弱化了导师育人责任的重要性,使得教书育人成为空谈。

三、强化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的对策

(一)提升导师育人责任的能力

其一,强化育人责任意识。导师是否具有育人责任意识是导师育人责任完成“是否可能”的前提。育人责任意识就是要在教学和日常科研指导、学习生活中把“如何做人”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思想指导,在教育理念中将研究生人格教育放在首位。每一个导师都应该把教会研究生“如何做人”当做首要任务。强化育人责任意识,就是要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研究生基本品德、品行和修养,还要注重对研究生精神层面的引导,如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坦诚、正直的品格,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的美德,求实、进取的精神追求,克服困难、敢于应对挑战的毅力和雄心等方面。

其二,提升育人责任能力。导师不仅应该具备“授业解惑”的基本能力,还要具备“为人师表”、“传道育人”的育人能力。首先,导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缺陷的导师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只会误人子弟。其二,导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育人技能。修养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积累、文化涵养和专业素养等方面,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才能为人师表,所谓“学高”才能“为师”,“德高”才可“为范”,“才高”方可“授人”。

其三,实践育人责任行为。育人是一项细微的工作,需要细心、耐心和爱心。导师育人责任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上和口头上,而应该体现在行动中。导师通过与研究生进行思想交谈,在生活、为人处世、学业方面予以引导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具体的、细致的指导,使他们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态度、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长进。

其四,优化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马克思曾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4]优化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就是建立一种关怀和谐的关系。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尼尔·诺丁斯最先提出“关怀伦理”(Caring Ethics)和“关怀模式理论”(Caring Theory),它强调建立和维持关怀关系,双方在平等互惠的关怀关系中能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实践证明,“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导师的言传身教才能够起到切实的效果。

(二)增强研究生课程的育人目的和育人功能

研究生课程不仅有专业学位课要求,还有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专业学位课的育人功能体现在职业指导、知识技能、科学研究、文化修养、理论思维等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就是要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价值选择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研究生课程的育人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导师和研究生认为这只不过是学生挣学分的课程而已,太虚,没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有些导师和研究生认为专业课程重在专业知识讲解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无暇顾及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导师要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贯穿“育人”的红线,并以之为指导,不仅要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更要增强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研究生的做人能力,这样才能使其成为高知识、高素质、高修养、高层次的人才。

(三)健全导师责任的制度约束机制

首先要健全导师负责制,细化导师负责制的内涵,从制度上明确导师责任。导师负责制应该分为学术指导责任和育人责任,特别要对育人责任提出具体的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导师负责制。其次,健全导师培训责任制。教育者要从知识、学术、研究、道德修养等方面不断地学习提高。再次,健全导师培养责任的激励制度。让每一位导师明确责任完成之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奖惩,从而把外在的责任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责任动力。

(四) 完善导师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导师责任的考评,应该打破“学术”单项的评价,增加“教书”、“育人”的评价,要把导师培养的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道德、人格人品等内容纳入评价考核体系,从而促使导师不但要重视学术研究,更要重视教书育人。只有建立一个既能从主体角度反映导师学术水平、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又能从客观角度充分反映教书育人责任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够对一位导师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价。

大学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对高校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师不仅要有在学术上为人师表的责任,更要有在思想和精神境界上为人师表的责任;不仅要有传授知识、学术指导的责任,更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我们有理由相信,强化导师的育人责任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

[2]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OL].www.gov.cn.2012-05-04.

[3]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5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515.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肖祥

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3:

近20年来国内关于研究生压力的研究综述

〔摘要〕 在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中,研究生心理压力研究是近20年来的薄弱环节。国内现有研究主要围绕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基本概念、压力来源、实证研究、基本策略四方面进行初步探讨。现有研究成果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研究低水平重复、缺少对国外成果关注、跟踪研究不足的缺陷。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心理压力面临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加强跟踪研究、实证研究、借鉴国外成果、重视交叉学科研究、重视研究生压力预警机制研究。

〔关键词〕 研究生心理压力;压力来源;综述;展望

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高校开始研究生逐年扩招,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2015年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方案,2017年国家正式颁布了双一流建设大学名单,研究生培养质量正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和评价指标之一。所以我们必须要正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研究生压力问题”,这不仅是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成为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和时代要求;也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应有之义,只有心理健康合理应对压力的研究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优秀人才。此外,近年来研究生因为心理压力不能合理调适导致的自杀、攻击他人、自闭症、退学等案件不断增加,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对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研究综述很少。据笔者检索,中国知网文章篇名为“研究生压力”的核心论文仅有32篇,篇名为“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论文有70篇,显然与该问题的重要性不相符合。因此本文尝试通过系统回顾近20年来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论文,概括其主要进展,评价其不足,以求进一步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 20年来国内关于研究生心理压力研究的四个主要问题

(一) 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相关概念

研究生心理压力主要涉及压力、心理压力两个重要概念。关于压力,属于物理学的用词,指一种外在环境对于物体的作用力,英语为“stress”,意思是受到压迫。压力(stress)最早由 Hans Selye[1]引入生物学领域。Higgins认为“压力是导致心理不平衡状态的重要原因”[2]。压力与心理压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心理压力更多的强调是一种内心感受,它是 “客观环境与主体应对能力之间的的不平衡导致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状态”[3]。压力也可以译为“紧张状态”或“应激”,但学术界更倾向于认可“压力”[4]这种译法。在心理学上的压力称为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一种内心感受,张春兴认为 “心理压力是个体应对带有威胁性的情境中一种被压迫的感受”[5],张厚粲也持有类似的观点[6]。借鉴现有的概念,本文认为研究生心理压力是研究生个体在学习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研究生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上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人们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压力。研究生面对心理压力,需要积极的应对,有效缓解压力,顺利完成学业,度过美好的研究生生活。

从现有成果看,也有一些学者倾向于运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探讨研究生压力问题。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论文近20年来有86篇。但是笔者认为心理健康属于一个更大的概念。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很多方面,如强迫症、焦虑、精神病、抑郁等,涉及研究生的情绪、认同感、自信心、忧郁感、神经质等。研究生心理压力仅仅属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内涵更小更集中。二者有的时候可以通用,特别是涉及研究生心理压力源时候,基本一致,但是实际上有差别,笔者在本文研究中更倾向于选择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概念。

(二) 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从研究成果分析,我国研究生面临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包括四大类:就业导致的压力、经济拮据导致的压力、学业科研任务紧张导致的压力、人际交往和情感面临障碍或者矛盾导致的压力等。

1 就业压力。2000年开始,国家研究生扩招,规模增加,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参见表1)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数据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E7%A0%94%E7%A9%B6%E7%94%9F%E6%8B%9B%E7%94%9F2001-2010.[7]。2001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为165万人,此后逐年增加,2006年增加到40万人,2010年增加到538万人。

2010年以来,中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稳定增加,见下表2(图表为作者根据每年招生人数自制)。根据笔者搜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1年以来中国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为1511万人,上涨到2017年突破200万人,达到201万人,2019年则猛增到290万人。

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随之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就业压力。以2000—2005年毕业的研究生为例,基本上都可以在南京的高校找到工作,做专职教师、高校辅导员或者行政人员等。但是十年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换,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高校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以南京为例,如选择在高校做教师,不仅“985”“211”的高校要求专职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历,甚至一些省属大学也开始要求专职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历。同时研究生从事应聘高校辅导员或者行政人员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

2 经济压力。高校研究生从生源看,有不少是农村或者是中西部城市毕业的学生。他们因为个人家庭原因,有时候需要自己承担一些学费或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如师范类专业的,外语专业的)会选择家教兼职,有的其他专业的会从事社会兼职,缓解生活压力。此外,很多大学位于一线、二线城市,这些大城市生活水平、房价比较高,研究生除了日常消费,还要交友休闲追求时尚,有时候还会参加同学聚会、集体活动等等,而这都会增加他们的经济压力。

3 学业和科研压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重视,对于研究生毕业的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与抽查力度也在不断增加。教育部2019年就预算800万抽查6000篇博士论文。一些高校更是严格实施论文的盲审制度,如果达不到毕业要求,就需要延迟毕业。因此研究生的学业压力近年来也逐渐增加。另外很多高校的一些研究生属于跨专业或者跨地区考取研究生,他们也面临适应所在学校环境的压力和学业压力。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志愿采集系统”的数据分析,“超过七成的学生其第一学历背景多是非 211、985 高校的毕业生”[6]。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学生在迈入 “211”“ 985”高校研究生的大门之后,对这些重点大学的学业安排以及教学要求非常可能出现不适应的状况。

4 人际交往和情感压力。目前看,高校的很多研究生属于跨专业,或者跨地区的考生,他们作为研究生新生面临崭新的生活环境,需要适应所在学校学院的人文环境,需要和不同的老师、同学打交道。另外研究生也面临谈恋爱、找工作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同一年级或者同一宿舍的同学无形之中互相竞争,也形成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和情感压力。

(三) 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实证研究和基本结论

对于高校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实证分析是国内学界20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很多学者结合所在地区或者所在高校的研究生现状,利用问卷调查和心理压力量表进行实证分析。从研究结论看出,一些实证研究证明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天津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存在心理障碍的研究生占16%”[7];而对北京市的调查则显示,这一比例则高达30%左右。这些都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和深思。20年来,国内学者通过一些实证研究分析了研究生压力的主要来源,当然因为不同高校的样本量不同,不同高校的专业不同,也存在压力比重和排名的不同。

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的研究生心理压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婚姻爱情,学业科研,经济负担”。雷丽萍的研究表明,研究生中375%存在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学习压力[8]。吴根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是三大压力来源”[9]。张月娟[10]、陈江波[11]、陈丽[12]、赵媛媛的研究也有类似结论,认为这“可能跟近年来的高校研究生扩招政策有关”[13]。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也面临一些不足,其含金量难免下降,研究生就业不再像之前一样容易,也面临就业找工作等压力。

方伟等调查研究认为,“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学习压力、受到歧视、就业是主要影响因素”[14]。李妍等对639名医学专业硕士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压力有“学业压力、就业与前途压力、生活环境压力和经济压力3方面”[15]。金晓凤发现,就业问题是医学研究生面临的最大压力[16]。

2010年郭敏[17]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就业、学业和经济等方面,其中就业的压力最大。2007 年南京师范大学全国研究生问卷调查,结果“就业压力占61%”[18]。孙慧对湖南、江苏和安徽 3 省调查,发现 90%以上的研究生个体有压力感,其中“压力较大”的达407%[19]。沈洁对南京四所高校研究生问卷调查分析显示,研究生主要压力按程度大小依次为: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社交压力、恋爱压力[20]。在校研究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农村家庭经济贫困的研究生,因此经济压力也是研究生压力的重要来源。查月红等[21]研究表明,来自农村的研究生经济方面的压力明显高于城市学生。

王国领以郑州大学医学类研究生为样本,研究生的压力主要表现为学业、就业、情感和經济等四方面[22]。辛玲玲认为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是理工科院校研究生的主要压力源[23]。李巍等通过300份问卷对重庆市高校研究生调查,与西部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比较,重庆市硕士研究生在强迫症状方面得分较高。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重庆市研究生在强迫及精神症状方面问题较突出[24]。徐燚等对北京大学的医学类研究生调查,造成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依次为学业负担、前途和择业以及医患关系”[25]。复旦大学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出研究生所面临的三大压力分别为:就业、经济、学业,“承受就业压力的占6719%”详见2006年11月30日的《东方早报》,韩晓蓉撰写的《研究生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就业》一文。。江云清等对广西高校研究生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心理压力主要受性别、专业、就读大学的层次、培养方式等因素影响”[26]。目前国内还有多项类似研究,其结果基本一致。

肖永春等对复旦大学调查,显示 “研究生压力中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博士研究生的心理支持高于硕士研究生;医科研究生的心理支持高于其他专业的研究生”[27]。申瑞对福州大学研究生调查,“研究生群体不同程度地承受着来自学业、经济、就业、社会、家庭和人际交往等多重压力”[28]。宋晓东等对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问卷调查显示,发现约25%的研究生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向他人倾诉是应对心理压力的主要手段”[29]。

周敏通过调研显示,排在研究生压力前三位的依次是“就业压力(345%)、学业压力(287%)、心理失衡(156%)”[30]。吴垠则认为,“性别、学科、经济条件、家庭所在地等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因素”[31]。孙艳平等调查研究发现研究生的压力“有40%来源论文发表,25%来源人际关系,20%来源经济紧张”[32]。赵殿军对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科院等 40 所院校的研究生压力调查显示, “有30%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3]。

关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者认为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学校因素。郭敏对武汉大学研究生调查,结果显示,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家庭、学校、个人及社会四个方面”[34]。张杨秀兰等对全国12所高校研究生调查,“研究生的父母收入,学历,职业状况和社会地位等4个指标维度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35]。

同时研究者也发现,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不同的年级研究生心理压力呈现不同的特征。男生和女生的研究生心理压力也不同。史清敏调查发现,“一年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不好,存在高抑郁、高精神病性和高恐怖;三年级学生也表现出较高的恐怖”[36]。牟宗鑫对南京四所高校调查显示,“女研究生最大的压力为就业压力,而男研究生最大的压力为学业压力。但是女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显著大于男研究生”[37]。张定燕等对新生研究生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新生总体适应状况良好;学业、人际关系以及职业规划成为研究生新生压力三大影响要素”[38]。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随年级发展呈“∩”型变化。如钟惊雷的研究表明“二年级的博士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39]。另一类研究表明硕士生心理健康状况随年级发展而呈“∪”型变化。大体而言,以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三年学制来统计的话,一般二年级面临各种压力最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于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的实证研究较多,很多学者结合不同地区的高校开展样本研究问卷调查,从城市看,包括北京、天津、重庆、南京。也有一些涉及全国的问卷调查。从基本结论看,第一,不同地区的研究生心理压力普遍存在。不管是医学专业,还是文科类或者理工科专业,研究生心理压力不同程度的存在。第二,研究生压力的来源主要包括科研、论文发表、经济压力、情感问题、学习问题、就业问题等。不同地区的研究生压力来源排名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来源包括上述几大类。第三,研究生心理压力还存在农村和城市学生的差异,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一般而言,农村来的研究生经济压力较大。从研究生年级分层次看,二年级研究生压力最大。从性别看,女性研究生压力大于男性研究生。

(四) 研究生压力的应对策略研究

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就明确要求: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林莺莺调查发现,研究生群体70%以上的学生基本具备现代心理健康观念,“大约 30%的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仅有不到10%愿意主动心理咨询”[40]。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积极应对。学者们对研究生压力的对策进行探讨,主要包括:(1)重视学校的研究生心理教育,(2)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3)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4)重视研究生自我的心理调适[22]。

很多学者主张学校应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41]。也有学者强调,研究生自身应提升自我心理的调控能力[42]。宋晓东等认为,高校应该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29]。另外一些学者主张需要发挥导师的积极作用,“导师需要耐心指导研究生学业,生活上多关怀研究生”[43]。也有学者强调,需要重视研究生自身的心理压力调节。姜松梅认为,需要建立正确压力认知模式,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44]。孙慧强调研究生应该学会合理发泄,进行心理咨询[45]。刘静认为,研究生需要正确认识压力,准确自我定位[46]。唐海波认为需要加强研究生体育锻炼,导师心理辅导,学校开展压力管理团体训练和就业指导[47]。王健认为需要加强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发挥导师的积极作用,加强心理防御机制[48]。何春梅提出,提升硕士研究生人际交往水平,高度重视硕士研究生身心健康工作,引导女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建立研究生心理压力定期测试制度[49]。陈卉提出,需要针对研究生群体差异进行分类引导,转变研究生的就业观念,加强心理辅导[50]。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经过20多年的研究,对于研究生心理压力已经出现了一批代表性成果。在对策方面,也有一些共识,就是重视高校的研究生心理压力或者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研究生导师的作用,研究生自我教育,学会减压。

二、 简要评价

综上所述,近2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涌现了一批成果。这些成就主要表现为:

第一,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现有研究对于研究生压力的基本概念、原因、实证研究和基本策略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研究生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经济压力、学习和科研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和人际交往压力等。研究生压力应该高度重视。高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缓解研究生压力。

第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学科多样化。从研究成果看,研究方法基本涉及心理测量、问卷调查,研究学科涉及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内容。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研究存在一些低水平重复现象。对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测量,尽管有一些实证分析,但是从教育政策层面,学校治理层面究竟应该采取哪些对策的成果不是很多。(2)缺乏对于国外研究成果的关注。实际上21世纪,可以说是心理学的世纪。人类社会变迁加快,社会节奏加快,人类面临多重社会挑战,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压力增大成为全球普遍化的一个问题,如日本一度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國家。如何有效应对压力,特别是研究生心理压力,我们应该关注国外的高校相关经验。(3)国家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以来,研究生压力和双一流建设的关系问题基本没有学者研究和关注。双一流建设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压力问题是双一流建设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我们不仅需要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社会实践能力强的研究生,更需要关注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新时期研究生压力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定期关注。(4)研究成果不平衡,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存在明显的“两多三少的现象”。“两多”是指现有研究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多,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压力成果多。“三少”是指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压力研究的成果很多,对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成果很少。而在研究生心理压力中,侧重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成果比较多,对于博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研究很少。对于专业硕士和学位硕士的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对比研究成果很少。(5)缺少最新的跟踪研究,研究数据比较陈旧,从研究现状看,很多实证研究都是5年,甚至是15年前的数据,这与研究生迅速发展的现状相比较,理论研究比较明显滞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和实证研究很少。这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 研究展望

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了五项关于高等教育的建设任务: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2017 年 9 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标志着国家“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核心任务,“双一流”建设旨在培养一流人才。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优秀高层次人才,应该有效应对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因此我们建议未来的研究生压力研究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一系列重大问题。

第一,加强研究生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跟踪研究,现有成果分析了就业、学业、经济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但是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和不同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继续加强研究。特别是借助于大数据的手段,进行全国或者各个省内的高校的大数据分析和研究。第二,加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压力跟踪研究。双一流建设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毕业要求等方面存在更高要求,因此可以预期研究生压力不会减少,反而可能加大,需要加强实证研究。我们需要研究双一流建设对于研究生压力的影响是比较之前是加大还是减少,具体影响因素包括哪些方面。第三,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研究生压力管理模式和成果。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重视国外大学研究生压力应对的经验和模式研究。加强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压力影响因素和治理模式比较研究应该是未来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第四,加强多学科多方法的交叉研究,从顶层设计层面,国家和教育部政策制定、学校管理等方面继续重视如何有效缓解研究生压力,重视研究生应对压力的教育、讲座、课程设置、团队活动、相关的心理咨询等措施。第五,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研究生压力,可以进行相应的研究生压力预警机制研究,运用综合治理理论构建有效的预防和化解机制,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研究生全面健康的成长。第六,重视对硕士研究生中的专业硕士和学位硕士的心理压力对比研究,加强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研究。

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优秀研究生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使命,心理健康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经过20多年的研究积累,我们已经取得比较丰富的前期成果,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更好的促进研究生压力研究。

〔参考文献〕

[1]Epstein,S. & Katz,L . Coping ability, stress, productive load, and symptom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92, 62(5):813-825.

[2]Lazarus, R. S. & Folkman , S.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M].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3]林春梅.心理压力与健康[J],民族教育研究,2001, (4):89-92.

[4]李虹.压力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时昕.为心灵辅导,为成长解惑[N],合肥工大报,2005-2-28.

[8]雷丽萍,丁库克,陈改清.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研究生人群心理压力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 (6):22-24.

[9]禹玉兰,郑希付.扩招时期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3):99-103.

[10]张月娟,史云静,王增起,席明静.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研究生压力与抑郁间的调节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 (10):13-16.

[11]陈江波,吴明君.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因子探索[J].中国健康心理學杂志,2006, (3):350-352.

[12]陈丽.研究生群体心理压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1, (3):105-106.

[13]徐爱萍,段丽娥,刘志永.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压力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20(2):267-270.

[14]方伟,杨杏芬,王声湧,荆春霞,严红虹.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 25(4):433-435.

[15]李妍,郑书深,史广玉,陈海英.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13(11):107-109.

[16]金晓凤,苏丹,陈莉,刘洁,金理奏.医学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0, 23(2):76-77.

[17]郭敏.武汉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调研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28):60-62.

[18]钱洁,吴海娜,王磊.研究生就业:站在理想与现实的十字路口[J].教育与职业,2007, (19):70-72.

[19]孙慧.研究生预先应对压力的策略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11, (3):62-65.

[20]沈洁. 压力、应对与社会支持[D].南京大学,2012.

[21]查月红,龙文祥.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5, (3):54-58.

[22]王国领,王雪梅.研究生压力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J].医药论坛杂志,2018, 39(9):9-12.

[23]辛玲玲,张平.理工科院校研究生压力源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8, (6):52-54.

[24]李巍,赵文龙,王宏,李金,陈俊国.重庆市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 44(4):319-322,326.

[25]徐燚,王建六,姜冠潮,曲琳,周涛.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 (1):129-131.

[26]江云清,宋明霞,何春梅.对建立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思考——基于广西高校研究生心理状态的调查结果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7):79-81.

[27]肖永春,曹高举,刘明波.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8, (13):80-83.

[28]申瑞,陈少平.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 28(6):137-140.

[29]宋晓东,黄婷婷,景怡.研究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以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 38(3):74-82.

[30]周敏.研究生心理危机的调研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7, (13):61-63.

[31]吴垠.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特点探析[J].黑河学刊,2009, (2):140-141.

[32]孙艳平,吴谅谅.浙江省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 (5):514.

[33]赵殿军,徐金尧,孙庆祝,张勇,沙继斌.在读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4):471-473.

[34]郭敏.武汉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调研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28):60-62.

[35]杨秀兰,陈发俊,杨善发,潘海峰,夏果,郭勇,赵智,陶群.研究生社会阶层背景与抑郁、焦虑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基于12所高等院校的实证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 (8):47-53.

[36]史清敏,王增起,王永丽.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2, (3):27-29.

[37]牟宗鑫.研究生的压力应对、群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地区4所高校的調查[J].皖西学院学报,2013, 29(1):142-145.

[38]张定燕,郑凯,刘姗姗.硕士研究生新生压力源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2018,16(2):112-115.

[39]钟惊雷.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闽江学院学报,2007, (2):117-121.

[40]林莺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142-145.

[41]宁维卫,刘娣,卜蕊.研究生心理状态调查与教育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24-29.

[42]江立成,杨峰.当前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 (7):31-34.

[43]苏兴.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8(4):110-113.

[44]姜松梅,傅安洲.研究生压力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 (5):14-16.

[45]孙慧.研究生过度压力的自我应对方策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 (10):10-13.

[46]刘静.研究生压力源构成及应对[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 34(8):82-83.

[47]唐海波,郭锋.研究生压力与压力管理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2, 28(10):859-861.

[48]王健,张倩.研究生压力源及压力管理有效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8(5):161-163.

[49]何春梅,江云清.在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 (6):81-83.

[50]陈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研究——基于南京五所高校问卷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3, (4):101-104.

(责任编辑:夏 雪)

作者:陶林

上一篇:城镇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论文下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