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29

【摘要】高校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针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无论是在观念、体制还是机制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专业学位研究生道德教育论文 篇1:

基于校企协同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 通过分析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培养,全面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 键 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创新型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特别是我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期,在构建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工业企业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发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要求,也是服务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2009年开始,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在快速发展,但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时间较短,培养过程中经验还有所欠缺。这些不足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也是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一、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基地式合作培养存在的不足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侧重工程应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符合国家、社会对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但以高校为主传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很难实现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验丰富,例如,美国的高校更加注重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建立了完整的专业研究生培养框架,因此,高校与企业实践单位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的协作式培养模式产生了。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协作式培养主要以在企业建立培养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形式实现校企协作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实践和职业化体验,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高校和企业的利益目标不一致。高校的核心利益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但有些企业看中的确是学生为企业创造的利益,这是学校和企业在协同培养理念上存在的差异,这个问题需要逐渐达成共识。(2)双导师制效果不佳。虽然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都采用校企双导师制,部分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理念与方法依赖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企业导师的指导意识不足、而且校内外导师的联系机制缺失,这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活动等一些培养过程造成了阻碍。(3)专业实践流于形式。专业学位中的一些学科专业受其自身特点限制,很难建立稳定的、长期的校企合作培养与实践基地,无法满足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实践不少于1年的要求,这就无法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与培养方案吻合。

二、基于项目培养的校企协作模式

教育部2015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合作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建设相关课程、参与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建立产学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不仅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环节的主要场所和人才培养平台,也是高校与企业以基地建设为纽带,发挥各自优势,构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资源共享平台。

校企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这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要结合企业中的生产实际问题进行专业实践。校企协同培养就是要打破高校和企业的界限,使企业全程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包括招生选拔、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教学、专业实践、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开题与答辩等环节,真正实现高校与企业全程协同、合作培养人才。

校企協同的培养模式是高校和企业实践基地合作方式的进一步完善,打破了高校和基地的界限,明确了校内外导师的职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期间为企业解决研发、生产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或形成一定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且在实践过程中还贯穿科学研究和职业道德教育。这才真正实现了校企培养人才的协同,实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三、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高校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题,一定要采用校企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并通过创新招生选拔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强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双导师制度,加强过程化管理,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及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建立企业、导师、研究生三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和激励企业对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积极性。在企业实践基地设立专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完善投入机制和质量监督机制,避免专业实践形式化。真正探索出适合我国基于校企协同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为实现深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作者:王春梅

专业学位研究生道德教育论文 篇2:

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校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针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无论是在观念、体制还是机制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同时符合相关行业或职业技能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很明显的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学生,主要不是从事相关的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与学术型学位有所区别。

一、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情况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专业学位研究生明确规定要提交学位论文,但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案例分析等形式。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第二导师(校外导师)为辅,参与项目研究、实践过程、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不清晰,满足不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主要是学术性硕士研究生规模远远大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硕士学位的10%;另外,专业学位类型和涉及职业领域还比较少,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所占比例较大,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发展中的问题

1.课程设置,“换汤不换药”

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主要培养专业教师和科学研究者;专业型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主要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其培养模式的不同,如若两者授课的方式及导师类型并无太大差异,势必会影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部分高校高校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特别是一些刚才学校毕业的博士,刚走出校门谈不上有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让他们来授课很难保证质量。另外相关的参考书或指导书选择面很小,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差别很大。师生缺乏互动性,往往一些互动性型的、演练型的课程到最后只能演变成传统的授课方式。

2.没有严格执行“双导师制”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第二导师(校外导师)为辅。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高校实施双导师制在实践中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校外导师有自己的工作和任务,能否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得到充足的参与,没有相应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另一方面,校外导师的选聘条件也没有明确规定,不排除资质不够却因为能够提供实习单位或其它原因而被聘用的情况出现。同时,校内和校外导师能否很好的合作,制定研究生科学的培养方案非常重要,在聘用校外导师的时候应该考虑与校内导师在学术背景方面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很好的合作,目前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从长远的角度看政府出面,建立高校实习基地,以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以及实际工作平台为依托,由社会单位主动与高校对接,结合高校系统的科研理论教育,发挥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才能真正迅速地落实这个政策。

3.“专业化”程度不高

专业硕士研究生除了达到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凸显其“专业化”要求,只有根据不同的职业背景和行业需求来进行专业教育才能达到专业化要求。培养具有实践性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是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学校不能只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和导师研究方向来设置专硕培养方向,要根据职业需要来设置培养方向和聘任老师,课程教案也要根据行业最新变化和产业需求来及时调整。发展专业学位硕士必须着眼于国情、校情,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趋势,所培养的人才最好能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4.生源不足

扩大招生规模是目前高校解决生源不足偶的主要途径,但扩大招生规模难以保证学生质量,另一方面保证高校将专业硕士的招生作为一种创收手段。尽管专业硕士报考在过去逐年升温,但各地、各专业报名情况冷热不均。学术型硕士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高,但专业型硕士就不一样了。另外,调剂生占很大比例,有些学生考虑再考一年觉得比较麻烦,也浪费时间,九抱着继续加深理论学习想法调剂为专业硕士。

5.招生模式单一

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招生对象、考试方式应明显区别于学术硕士。比如金融专业应该考虑有一些学科最好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学生对银行和资本运作程序有一定的了解,导师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指导。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按照招收学术硕士的方式招收的专业硕士,也不受导师的“待见”。专业硕士在相当一部分导师授眼中是生源相对比较差的一部分学生,能够进入面试的大多数是调剂生,更多的是在矮子里选将军。如果采用多元化的招生模式,仍旧参照学术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模式,一些优秀的学生还是很难招进来,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也很难改变。甚至有一些院校在专业硕士的过程中已不再接受调剂生源,以此来保证生源的质量,这是否符合招生政策还需探讨。

6.导师不专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学术研究生的培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导师的实战能力要求较高,恰恰大多数高校的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只能聘请企业或研究院人员担任兼职导师,或是要求现有学术性导师转型;企业或研究院人员毕竟是兼职身份,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有限,而学术性导师的转型则需要时间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专业硕士在聘用业内导师或兼职教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并不是每一位老总都能做导师,要充分考虑他的学术背景,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也难以胜任这一岗位。不少导师还是根据过去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一套思路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7.行政性色彩明显

政府参考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现实需求的刺激,使得政府认为专业学位教育大发展已势不可挡,从而大幅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但是,从现实的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对专业学位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兴趣。

三、对策

1.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要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在高校重视不够,应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在专业学位领域里更应肯投入,树树立良好的品牌,出名师、育英才。要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建立更加开放的教育体系,向世界开放,向社会开放,统筹利用好学校与社会、国际和国内多种优质教育资源,要形成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共育人才的机制、氛围。要树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教育教学理念,着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實践能力。

2.招生的多元化

尽快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试选拔制度。采用多元化的招生模式,高校结合本校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建立一套有别于学术型人才的选拔制度,既要有利于选拔具有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潜力的学生,也要有利于激励、引导有志于从事实践和操作意向的学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

3.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生产实践为导向,以匹配职业特点为目标,以综合全面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设置要充分吸收企业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研究、制定。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特点。要建立课程设置的常态监控体系,及时掌握课程的教学效果,动态调整课程结构,反映实际需求。

4.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人才成长需要,紧扣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特点,结合专业学位教育理论发展方向,及时总结实践领域最新成果,将课程学习与知识变化和实践要求最大限度地有机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必须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方法改革。重视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团队学习、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教学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营造活跃生动的教学环境,真正将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素质紧密结合,将教与学、学与用有效衔接。

5.提高实践教学比例

大多数高校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在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在实践教学方式上没有很大的差别,没有体现出学术和专业的区别,用一种模式在培养。我们应该强调在保证一定理论教学的前提下,提高实践教学时间,加大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和学时数。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充分结合专业的特点,建设高标准和生产紧密结合的平台。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积极吸引行业或企业共同参与,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6.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聘任校外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鼓励和支持教师提供实践知识和经历。注重激发和保护教师从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教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不能以学术型导师的考核标准老衡量,比如不能以承担纵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科研成果等作为唯一的考核评价标准,要建立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特点的符合专业学位教育规律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淑珍,邬志辉;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问题的几点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6期

[2]梁莱歆.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 2003年Z1期

[3]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转发)[J] 社会科学论坛 ,2002年06期

[4]孟红艳,谢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齐欣,陈巍.中美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历程比较[J] 河池学院学报, 2012年04期

[6]赵振新.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及优化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06期

[7]陈静.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西南大学,2013年

[8]曹瑞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D] 兰州大学, 2011年

[9]胡冰玉.中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1年

[10]张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D] 复旦大学,2011年

[11]文秀娟.云南省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研究[D] 云南大学, 2011年

[12]王娟我国艺术硕士(MFA)教育管理研究[D] 西北大学, 2009年

[13]何东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创新研究[D] 湖南大学,2009年

作者简介:

邵远志(1969-),男,甘肃省会宁县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与采后病理。

作者:邵远志

专业学位研究生道德教育论文 篇3:

MPAcc《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性教学探索

摘要:商业伦理、诚信操守是会计职业的立命之本,《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的核心课程之一,各试点培养单位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究其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本文对我校MPAcc《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多学科渗透、伦理体验、榜样引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梳理,以期为深化MPAcc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一、MPAcc《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性教学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全球资本市场频发的会计丑闻,使会计职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随着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规模的扩大,MPAcc研究生的伦理道德教育的状况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商业伦理状况,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的实现。基于此,如何让今天的MPAcc研究生、明天的高层次会计从业人员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能够恪守独立、客观、公正,成为教育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利益多元化、主体多元化、价值多元化使社会活动中的“伦理冲突”与“伦理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不遵循伦理道德的商业行为近些年更是屡见不鲜,而在财务会计领域,会计造假、偷逃税款、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等问题尤为突出。商业伦理是市场经济之魂,面对日益严重的“伦理毒瘤”现象,加强我国MPAcc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提高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往往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然而,利润最大化的实现过程要受到道德、法律、契约条件的规制与约束。在财务运营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需要通过不断博弈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利益冲突。近年来,企业不遵循商业伦理规则、财务造假而破产倒闭的案例比比皆是,现实状况使人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商业伦理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MPAcc作为未来企业的管理者,具备专业的商业伦理知识和深厚的伦理道德理念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管理人才的重要标准和内在伦理诉求。

(三)实现跨国经营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经营范围更加广阔,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均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制度体系,从而形成企业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国别差异,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制度体系下必然导致人们在“企业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上存在分歧。MPAcc作为未来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必须学会国际商业伦理语言,并按照国际商业伦理规则办事,遵循国际会计准则与职业道德。因此,加强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成为MPAcc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全球经济圈的国际通行证。

二、MPAcc《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性教学探索: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我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性教学秉持“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重心,以示范为促进”的总体思路,运用“多学科渗透、伦理体验、榜样引导”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MPAcc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知行合一,德能兼备,服务社会。

(一)多学科渗透:夯实理论基础,从而增强实践指导力,使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科学化。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是一门集伦理学、会计学、心理学、哲学于一体的跨学科课程,学科偏驳将导致实践成为“无源之水”,难以内化。基于此,我校充分发挥会计学院、金融学院、人文学院的学科优势,首先,优化师资队伍,“一课跨院多师”,着眼于伦理学、哲学在会计学、管理学中的应用,夯实MPAcc研究生伦理学理论基础,明晰伦理学与会计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渊源与现代意义。其次,根据MPAcc层次的科研要求和专业实际,开设“西方伦理分析工具”、“会计学视角中的伦理冲突”等课程讲座,使会计学与伦理学、哲学等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联系起来。

(二)伦理体验:关注MPAcc价值建构体系,形成内在驱动力,使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实践化。MPAcc研究生层次经历多元化,有应届本科毕业直接读研、职业经历而后脱产学习、在职攻读学位的学生三类,因而价值体系复杂多样,如果仅采用书本化的讲授方式,此时学生已不会由于外在强制压力而改变已建构的道德体系,使伦理道德教育流于形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课程组采用了多种实践环节让MPAcc参与伦理体验,身临其境,不断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认知度,将伦理思想转化为行为,进而固化为内在要求。

1.案例扮演。案例扮演就是在真实案例的背景下,设置角色由学生自己扮演,然后进行讨论的案例分析方法。在这种体验过程中,学生站在伦理道德的正反面,思考行为主体做出伦理决策的动机。重现真实的伦理事件,使学生切实了解现实生活中伦理冲突存在的根源和两难境地,抓住问题的实质,而在表演结束的讨论中,参与表演的“演员”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不同角色的内心活动和思维方式。案例扮演课堂十分活跃,参与度高,很受学生欢迎,使学生对问题的解读更加全面立体,有利于升华对伦理道德重要性的认识,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2.伦理调研。本课程实施中,教师经常设置调研题目,让学生亲自到社会中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为身边企业的伦理道德现状打分”、“针对某一家企业规划商业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等等。这种实践性很强的题目,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在调研结束后,课程组还组织学生和教师进行调研报告的答辩会,激发学生在观察社会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能够反思问题,形成观点,作出判断。

3.伦理答辩会。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现实中的一些道德困境问题,例如:“人们追求财务利益是不是不道德?”、“讲道德是否也应讲利益?”等商业伦理的深层问题,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要求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形成论文。邀请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审组,进行论文答辩。此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表达能力,也更充分地反映了学生真实、全面的水平。

4.伦理科研论文的发表。对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深层思考,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呈现出运用商业伦理理论分析会计问题、社会问题的学术氛围。在教师的指导下,多位研究生在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彰显出深刻认知的伦理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榜样引导:言传身教,发挥示范效应,使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持续化。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单靠课堂理论教学和学校专职教师的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榜样引导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具有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规范性、示范性和时代特色,可吸引学生“亲其言”、“信其道”、“效其行”,促进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化。本课程依托MPAcc校外导师的社会资源,交流“银行业从业人员伦理道德操守”、分享“伦理与大爱”等等现实中遇到的伦理感触与伦理选择的真人真事,使学生们受到了伦理熏陶和心灵震撼,增强了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主动性。近年来,本课程已经形成了全日制MPAcc和在职MPAcc两个层次的研究生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心理因素和价值认知体系,开展了座谈会、小型报告会等不同形式的伦理交流会,通过言传身教使《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内化作用。

三、MPAcc《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效果

(一)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实践性教学体现了伦理学理论与实际会计问题分析的结合;现代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与会计学的结合,既加强了MPAcc的专业基础,拓宽了MPAcc的知识面,也进一步提高了其对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能力。

(二)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分析能力的强化。实践性教学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模式,极大调动了MPAcc研究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对教师布置的讨论内容进行了精心准备,课堂发言积极踊跃,同学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言传身教、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小组评议、商业伦理案例与实际操作案例探讨等方法的交融渗透,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也拓展了MPAcc研究生的伦理思维和实践意识。

(三)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的增强。实践性教学让MPAcc研究生经历了全新的学习体悟,通过伦理体验,引导学生跟踪和研究学科热点及前沿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了伦理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契合点,实现了知行合一的多维互动,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一些担任管理层的在职MPAcc回到工作岗位后,向自己的下属、身边的同事甚至领导传达商业伦理的理念,在部门中开展诚信考核、道德积分等评价活动,潜移默化提升了社会每个组织的伦理道德水平,有利于优化整个社会的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氛围。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CJY086、10CJY073;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Z].学位办[2004]28号,2004-4-30.

2.邢立娜.对MBA研究生商业伦理道德教育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3.刘玉廷.办好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教育开创我国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新局面[J].商业会计,2005,(4).

作者:黄娟

上一篇: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分析论文下一篇:公开性思想构建民主政治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