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

2024-04-26

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通用6篇)

篇1: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

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

作者:叶国雄

来源: 政法司理论处

发布时间:2006-11-17 字体:【大】 【中】 【小】省属体院办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省属体院实行的是一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办学体制,办学经费全部由省级财政拨付,专业设置按教育部统一规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也都按 “专业目录”的口径拟定。由于生源、师资、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许多体育院校办体育教育专业,不如师范院校办得好,毕业生受欢迎程度不如师范院校高。个别体院办了运动训练或其他新兴专业,但又不如综合性大学体育院系的社会影响和办学质量。在竞技体育和体育科研方面,也无法与各省的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和体育科研机构抗衡。因此,相当多的体育学院在全省高等教育、竞技体育和体育科研布局中,处于一种“有它不多,无它不少”的尴尬境地,面临着发展的困难,甚至是生存的危机。

1.1 办学空间受到挤压,招生规模无法扩大,办学效益受到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绝大多数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中都设有体育系。进入90年代,绝大多数师范专科学校,甚至相当一部分综合大学,也都纷纷设立体育系或体育学院。有的省份(如山东)的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多达17个。在这种格局当中,省属体院这种单科类高校在招生生源方面所能分到的“蛋糕”就很小了。再加上师范院校、综合大学的“牌子”、人文环境和就业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同样情况的考生,首先选择的是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而不是体育学院。不仅如此,省属体院目前的毕业生就业也受到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影响:要体育教师,用人单位首选的是师范院校体育系的毕业生;要其他体育专业人才,只要综合性大学有,体育学院的毕业生就会排在其后。

1.2 人才培养规格单一,人文环境很难形成,办学缺少特色优势

截至目前,各省属体院都基本上设齐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和运动人体科学这5个体育学类专业,有的还跨学科设置了体育管理、运动心理、体育新闻、保健康复等专业。但是问题依然存在。首先,从招生生源情况看,这些专业多数没有跳出传统专业的大框子,仍然属于“体育”这个大专业。其次,从专业布点情况看,有些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的体育院系,也设置了上述几个体育类的新专业,与体育院校又展开了新的竞争。另外,从人才培养环境看,相对于多种学科专业并存的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来说,体育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所接触的几乎都是“体育专业”的学生;能学的课程,都是“体育专业”的课程,很难形成综合性大学或师范院校那种良好的“人文环境”。这种“养分”的不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1.3 师资队伍结构单一,新上专业比较困难,学科发展举步维艰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多数体院在新上专业时遇到的较大困难之一就是师资力量不足。按照我国高校专业建设的评价标准,师资力量是评估新上专业的重要标准,师资力量不足,相关专业就上不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省属体院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有些体院勉强上去了一部分学科交叉的新专业,但因为缺少相关学科专业的支撑,致使出现举步维艰的局面,发展起来相当困难。省级专业运动队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各行各业的管理改革也在逐步深化。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要求传统的“体工队”体制向“职业化”“社会化”改革,而且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专业运动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队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再一次被更加严肃地提了出来。

2.1 运动员选招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进专业队,尤其是进省级以上专业队,是一种光宗耀祖的好事情,是许许多多的家庭和青少年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是,“存在决定意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尤其是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日益发生变化。传统的“进专业队出成绩最好,出不了成绩能就业也很好”的观念,逐渐被“进专业队出成绩的同时拿一个大学文凭”的新观念所代替。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业队里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许多队员和家长都在这样考虑问题。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相当一部分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竞技体育“苗子”,不愿进专业队,而去了综合性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有的甚至进入大学后“弃训”而“从学”。2.2 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问题

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都普遍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绝大多数省级专业队都办成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设置了成人运动训练专业专科(个别的设置了本科),力求在保证完成运动员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为他们创造更高层次的学习机会。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广大运动员对运动技术学院的学籍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以及社会对此类文凭的认可程度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据某一省份对省级专业队在训运动员的调查,愿意在运动技术学院完成大专学历教育的只占9.6%。2.3 运动员退役再就业方面的问题

省级专业运动队的多数运动员拿到的主要是成人运动训练专业的专科文凭。这种专科层次、且专业性极强的毕业生,与其他高校毕业生一起参与社会就业岗位的竞争,显然处于明显的劣势,择业面太窄,可供选择的岗位太少。据某省专业队的调查,运动员退役后自认为最有可能从事的职业,排在首位的是小学体育教师,达 42.1%;其次才是教练,占18.3%;第三是体育场、馆、地的工作人员,占15.8%。该省已毕业的354名学生(运动员)中,在教练员岗位的也只有 45位,占毕业生总数的12.7%。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各省级运动队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但目前各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学籍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却是个不争的事实。3 国外几所体育院校的办学情况(略)4 国内几所体育学院办学体制改革的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高等教育改革也驶入了快车道。各体育院校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而办学体制的改革,则成为各体育院校谋求发展的重要方面。4.1 上海体育学院

自从与地方共建以来,上海体育学院一直在谋求新的发展。他们把为地方服务作为办学的重点,坚持为上海市的体育发展战略服务,为将上海建成亚洲一流的体育中心城市服务的宗旨,提出了立足上海,面向华东区,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在办学体制上,上海体育学院拟与上海市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和上海市体育科研所合并,在2004年创办上海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按照社会需求,控制办学规模,调整专业结构。本科在校生保持在4000人左右,积极扩大研究生的规模;在专业结构上,拟保持或逐步减少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保持运动训练专业的规模,积极扩大社会体育、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体育新闻等体育人文学科的发展,并建立体育彩票研究中心、市民体质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加强体育科学研究,向多学科、高层次、研究与教学结构型大学发展。4.2 广州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明确了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一些基础性定位:要在2010年以前,办成一个以体育为主,融体育高等教育、体育科研、高水平体育运动竞技于一体,以教学训练为中心,教育、文学、经济、医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华南龙头、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体育大学。在校生要达到7000名,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为6∶1。

广州体育学院把广东省高度发达的经济作为办学支撑力量,提出了为泛珠三角服务的办学思路和金牌、经营开发、人才、国际四大战略。目前广州体育学院除了传统的体育专业以外,还设有社会体育、体育经济、体育新闻、健美操、体育舞蹈、模特艺术等市场热门专业,并且还有社会体育研究基地和健美操训练基地。4.3 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从1995年新一届院领导班子成立,就开始研究学院的功能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模式等问题。1996年明确提出了“三位一体、突出重点、办出特色、共同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并制定了前三年“明思路、打基础、抓规范”,后三年“抓结合、求内涵、上水平”的六年实施规划。

经过六年的努力,南京体育学院不但将学校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中、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专业化的运动训练和体育科学研究这三项职能,以及与此职能相关的三种组织体系(学校、运动队、科研所)组成了一个共同体,打破了原先独立运行、自成体系、条块分制、自我封闭的“小而全”、重复建设的格局,实现了教育和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磨合”与“更新”,已经建立起一个布局结构合理,运动项目、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训练质量较高,办学效益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和竞技体育体系。

目前南京体育学院正在借江苏省承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东风,积极扩大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竞技运动和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进一步加快学院发展。4.4 山东体育学院

2000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将山东体育学院等三单位合并组建新的山东体育学院的通知》发布,2003年上半年完成正式合并。4.4.1 新山东体育学院的管理体制

“三合一”后的新山东体育学院为省属高等院校、正厅级事业单位,由省体育局主管,人事、财务、各类资产等全部纳入省体育局统一管理。省教育厅实施教育宏观行业管理,事业费由省财政核定,基本建设经费由省计委按高校标准予以安排,通过主管部门拨到学校。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分别接受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的业务指导和宏观管理。

山东体育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领导班子职数设9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省体育局局长兼)、党委副书记、院长1名,专职副书记2名(其中1人兼纪委书记),副院长5名。学院内部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设置一套处级机构和中层领导班子,统一管理全院的教学、训练、科研、党务、行政和后勤等各项工作。

合并后,山东体育学院对专业运动队实行院校化管理,各运动队成建制地编入竞技一系至六系,各系对外挂项目管理中心的牌子,负责全省该项目一、二、三线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对外挂牌,继续行使为全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进行科技服务和指导的职能。

4.4.2 山东体育学院的运行机制

新山东体育学院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办学层次包括中专(包括个别项目小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五年制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多种学制和多种教学计划同时运行。在运行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将教学和训练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运动技术基础,并按专业方向适时进行分流,按专业要求进行培养,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学院将一、二线队伍按项目建立系一级建制,实行院校化管理。各系的运动员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和训练比赛的需要,有组织地分批参加有关文化考试,逐步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正式学生身份,开始边训练、边学习。在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的基础上,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为了保持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对那些完不成训练比赛与学习任务的运动员(学生),将区别不同情况,适时分流或安排退役。在具体实施中,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中补课与个别补课相结合、学分制与长学制相结合等一系列特殊措施,保证广大运动员既不影响训练比赛,又能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具体课程学时和学分的掌握上,也从实际出发,将运动员的部分训练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计算学时和学分。对个别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运动员还实行减免课程和奖励学分的办法,鼓励他们刻苦训练,为国争光。4.4.3 “三合一”的初步收获和体会

实行“三合一”以后,新山东体育学院共享了全省的体育资源,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层次都有了新的变化。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日照校区现占地1400余亩,先后共投入资金4亿元,其中省体育局和体育学院各投入2亿元。建成教学楼、综合训练馆、学生和教工宿舍楼、塑胶田径场和球类训练场等,总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日照校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办学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规模迅速扩大。2002年共招收全日制新生2150名,2003年共招生3300名。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达到7200余名,预计到2005年可达到10000名。与此同时,成人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校生规模达到了2726人。

办学层次显著提高。2003年6月,山东体育学院顺利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整体评估,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山东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两个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另外,还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水上运动装备专业博士研究生。

4.4.4 新山东体育学院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山东体育学院的发展极为重视。《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发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鲁发[2002]21号文),把“加强山东体育学院的建设”单独作为其中一条,提出了“把山东体育学院办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全国一流的体育院校。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山东体育大学”的要求,2003年8月,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批准在济南市东部新城区建设一个占地4000亩的“体育公园”,其中的教学、训练和科研区共占地1900亩,归山东体育学院使用,作为山东体育学院的校本部。2004年完成规划设计,2005年开始动工建设,争取2006年开始在新校本部招生。5 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建议

省属体育院校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当今高等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形势,要求省属体育院校的办学体制必须改革;国外体育院校的办学经验和国内几所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践,说明省属体育院校的办学体制可以改革;如何改革?可以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形式多样化。但有几点必须认真把握: 5.1 找准位置

省属体育院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的需求。长期以来,省属体育院校更多地强调和突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对体育行业的特点和要求重视不够,忽视了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持的功能。省属体育院校在本省高等院校中和本省体育事业中的位置截然不同。因此,省属体育院校必须跳出以师范教育为基础的办学模式,在保持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功能的前提下,把服从和服务于全省体育事业发展,作为办学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这样,省属体育院校才有其相应的位置,才能真正有所作为。5.2 理顺体制

目前,各省属体育学院的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不尽相同。从长远发展看,也不一定整齐划一,完全一致。但是从资源配置、功能发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考虑,还是这样好一些:一是归口到体育行业,共享全省的体育人、财、物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二是进入全省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科研的主战场;三是在全省各级各类体育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5.3 突出重点

省属体育院校在办学上要突出的重点是培养目标。从适应本省需要,培养体育人才,发展体育事业的办学目标出发,省属体育院校培养的重点不是体育教师,而是本省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科研、体育产业等方面需要的优秀运动员、运动医学专家、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管理工作者、体育科研人员、体育经纪人和从事体育外事、体育新闻等项工作的人员。5.4 办出特色

省属体育院校要办出特色,首先要在专业建设上下功夫。要从为本省(或适当扩大范围)体育事业发展服务出发,置身于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大格局中,以市场为导向,改造老专业,拓宽专业面;增加新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要从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出发,积极探索体育人才的成才规律,理顺小学、初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多种办学层次并存的关系,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第三,要加强师资、教练员和科研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靠一大批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人才来出成绩、出成果,提高省属体育院校的社会竞争力。第四,加大国际交流力度,同国外同类大学联合办学,适应教育、体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学习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实际,努力实现省属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叶国雄(山东体育学院)

篇2: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

吉林大学高等技术学院是吉林大学所属的二级学院,是面向社会举办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培养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实体。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确定总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敬业精神为重点,坚持“素质为本、能力为重、产学结合、特色突出”的教育理念,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种形式办学模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7个专业,专兼职教师75人的相对独立的高等技术学院。

一、改革办学体制,建立“新制”的二级学院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根本的挑战就是既要扩大发展,又要承受教育经费短缺的压力。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思路就是改革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新体制。其中一个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新制”的二级学院。

这里所说的二级学院是指普通高校创办的或附属于普通高校的,具有新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筹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最本质特征可以归结为“一校两制”,即普通公立高校举办的、具有民办运行机制的,或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非传统型的二级学院。我校高等技术学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新制”的二级学院。它是由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原吉林工业大学)与吉林省卡伦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校企联合、自筹资金、独立核算、自主管理”的办学实体,以产学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吉林大学负责提供校名、校誉、师资等有形和无形资产,负责教学组织和管理;公司负责提供办学场地、办学设施等办学条件,负责后勤保障和服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筹资体制等方面不同于学校其他的二级学院。

根据我校高等技术学院的实践,我们认为,改造或创办“新制”二级学院的基本思路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突出“新制”,探索公有制多种形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实现途径。这种“新制”二级学院可以是民办性质的,也可以是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这取决于学校发展方向、现有条件、优势及学科性质。我校高等技术学院属于校企联办的股份合作制。

2.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低成本高扩张道路。“新制”二级学院将更注重管理与运行效率,注重各类经费支出。由于其与所依托大学在资源使用(包括校舍、实验设备等)、师资聘用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相对地成本较普通高校低。另一方面,从现有普通高校资源合理使用的角度考虑,学校本身还存在着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有效和充分利用的优势(包括现有师资队伍的充分使用、退休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学校设施与各类专业设备的充分利用等),创办从属于自身的二级学院可从一定程度上利用这些优势。我校高等技术学院在董事会领导下,充分利用吉林大学的师资力量,利用退休教师和部分闲置的实验设备,取得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办学效益。

3.依托普通高校,保证二级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并确立以质量求生存的社会与需求约束机制。普通高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过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我校高等技术学院在创建过程中,借鉴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吉林大学南岭校区选派管理干部,因而能够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一定成效。

可以说,将大学的智力优势、无形资产优势与适应市场体制的筹资优势相结合是国际上高等学校扩展规模的一个共同经验。

二、打破学科型教学体制,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我校高等技术学院充分借鉴专科教育的成功经验,克服“本科压缩式”教学模式的弊病,提出“重素质也要重能力、重知识更要重技能”的育人理念。教学中不仅注重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而且重视传授技能。在此办学思想指导下,学院采取了“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即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化和整合教学计划,从而使毕业生成为适应面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创新和发展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具体做法是:针对岗位(群)需要和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能力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篇3: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

地属高职院校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这“五大要素”的改革, 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主导、区域行业企业的参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实践的过程, 就是贯穿“五大要素”创新实践的过程。地属高职院校要实现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就必须找准各方需求, 以利益为纽带, 围绕着政府、学校、企业三方, 将所有参与者紧密联系起来, 形成利益共同体, 真正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一、“三元联动、多方合作”办学模式的内涵

“三元联动”主要是指政府、学院、企业三方联动, 即政府主导、学院主体、企业 (行业) 参与, 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 围绕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办专业,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政、校、企三方的互动、互利与共赢。

“多方合作”主要是指通过优化和凝练优质办学资源, 校企合作所涉及到的所有参与主体以利益为纽带, 主动参与和介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主要表现为校企、校校、校县 (乡) 、校行等多方合作。

通过“三元联动、多方合作”, 有关各方围绕着利益需求形成利益共同体, 最大程度地整合了参与主体的资源和力量, 推动各方利益共享、良性互动, 为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二、“三元联动、多方合作”办学模式的运行

(一) “三元联动”运行机制

1. 政校互动

一方面, 宜宾市政府依照高等教育法确立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 赋予学院相应的办学自主权, 并通过规划审批、政策引导、组织措施主导学院发展, 为学院提供资金、场地、人才等条件支持。同时, 政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 使校企合作具有更强的约束力、更好的持久性、更高的效率。

另一方面, 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社会服务,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学院依据政府产业及教育发展规划, 专业设置与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动向, 基本实现了和地方产业配套;各专业教学内容反映了地方产业的特点及主要生产技术;在继续教育、劳动力转移及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带动中职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龙头作用;毕业生本地就业率高, 人才本土化成效明显。

2. 政企互动

地方政府发挥宏观管理、综合协调作用, 鼓励行业企业合理有效利用学院的专业、技术、人力等资源优势, 协调和解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出台学生顶岗实习补贴、学生实习工伤保险、企业兼职教师补贴、校企科技项目优先立项等制度, 表彰一批有效参与职业教育的典型企业, 在全社会形成政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 为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提供政策、制度与舆论支持。

企业根据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产业导向和政策指引, 通过政府牵线搭桥, 找准合作伙伴和切入点, 协调好工学结合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和利益关系, 多形式、多层次参与地方职业教育。同时向政府合理反映和表达利益诉求, 促进政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化解。

3. 校企互动

校企互动主要体现在贴近地方产业, 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学院为地方企业针对性培养培训高端技能型人才;五粮液集团等地方支柱企业成为学院实训与顶岗实习基地;学院与企业建立定期联系制度, 通过合作研讨会, 互通发展规划的信息;企业派出技术和管理骨干进入学院各专业委员会, 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开展“订单培养”、多层面员工培训、技术攻关等合作;企业选派技术骨干担任专业课程兼职教师, 共同制定技术标准和员工培训标准等。

(二) 多方合作协作机制

学院“围绕产业办专业、依托名企建专业”, 通过校企、校校、校县 (乡) 、校行等多方协作, 增强了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 围绕产业办专业

围绕以五粮液为主的酒类食品产业举办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群) ;围绕机械制造、化工轻纺、综合能源产业举办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群) ;围绕万里长江第一城和川滇黔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举办物流管理专业 (群) ;围绕机械电子新兴产业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群) , 初步形成了与地方现代产业体系较为匹配的“以工为主、农工管结合”的专业结构。

2. 依托名企建专业

依托五粮液集团酿酒产业建设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依托普什集团建设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依托宜宾港有限责任公司、五粮液集团安吉物流公司建设物流管理专业;依托全国氯碱化工龙头企业天原集团建设化工技术与应用专业;依托全国化纤龙头宜宾丝丽雅集团建设电气自动控制专业;依托国家“4A级”风景区蜀南竹海和兴文石林建设旅游管理专业;依托向家坝水电工程、宜宾发电总厂建设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专业。

3. 多方合作,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 校企合作。学院与五粮液集团、天原集团等10多个全国知名的地方骨干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通过“订单教育”和合作科研提供服务。第二, 校校合作。学院与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宜宾学院等高校签订了校校合作协议, 针对地方产业多样性人才需求, 开展“2+1”培养计划, 联合开展技术服务, 实施教师访学计划、干部挂职锻炼计划等。第三, 校县 (乡) 合作。学院与本市高县、翠屏区、屏山县、长宁县及云南水富县等5个县和10多个乡镇签订了校县 (乡) 合作协议, 以项目为载体, 提供相关的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第四, 校行 (业) 合作。学院与宜宾市科协、酿造协会、机电电子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茶叶协会、建筑协会等行业协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聘请协会专家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加入专业委员会, 部分专业骨干教师也在相应行业协会中任职。

三、“三元联动、多方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 学院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通过整合宜宾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办学资源, 组建了“宜宾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和“五粮液产业学院”, 着力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个要素融入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 并构建起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与制度环境, 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保证了“三元联动、多方合作”向纵深推进, 为学院可持续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体制机制创新平台。

(一) 宜宾高职教育集团

宜宾高职教育集团由市政府引导, 联合有关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组建。学院担任理事长单位, 五粮液集团、天原集团等担任副理事长单位。集团以推进宜宾高职教育发展为目标, 以平等互利为基础, 以校企合作为重点, 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 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 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 实现资源互补、政策共享、科学发展。

职教集团的成立, 形成了“一点” (学院) 对“多点” (20多家大中型企业) 的校企合作格局, 形成了专业链、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体。宜宾市政府在集团内针对工学结合制定了引导和激励政策, 为校企双方共同育人提供政策保障。在职教集团的引导下, 以建设区域性现代职教体系为目标, 宜宾市政府促成区内骨干中职与应用性本科院校加入集团, 进一步构建“多点”对“多点”的网状格局, 既有利于院校间的合作, 又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多样性人才需求, 降低集团内的企业人力资源断链的风险, 提高了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效率。

(二) 五粮液产业学院

五粮液产业学院是在宜宾市政府主导和支持下, 由五粮液集团与学院联办的紧密型产学合作实体, 属于二级学院。在组建过程中宜宾市政府予以指导, 并实施政策与资金支持。由宜宾市政府、学院、五粮液集团共同组成五粮液产业学院董事会, 董事会是产业学院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 产业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按照产业学院章程进行管理。

在政府主导下,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与五粮液集团建立体制层面的合作模式, 促进生物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专业分别与五粮液股份公司、普什集团、安吉物流公司对接, 形成机制层面的合作关系。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将生物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专业及其所属实验室、专业教师等从原属系部中整体剥离, 纳入产业学院建设。同时, 五粮液集团通过资产投入、共享师资、与学院联合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与学院进行深度合作。

五粮液产业学院内部以教学为中心构建管理框架。根据五粮液产业链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参照五粮液集团技术标准, 共同制定并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课程体系, 按岗位任职标准开发课程, 校企双方实职互派教师, 校企共建共管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技术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等资源共享、开放合作的服务平台,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四、结语

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 “三元联动、多方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学院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总结, 也是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新机遇, 学院将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区域发展定位的新要求, 进一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走出一条制度创新和文化引领的地属高职院校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4) .

[2]马树超, 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3) .

[3]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高〔2010〕8号) [EB/OL].[2010-07-2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0/content_1758221.htm.

篇4: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

摘要:国民经济发展和工程教育认证对高校工科大类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表明:高校大类专业建设不但要实施专业招生、专业分流措施,而且更要注重统筹各专业协同发展,以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土木类专业;大类培养;工程教育认证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年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把面向工业界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作为其首要目标。201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按照“以宽为主、宽窄并存”原则,通过调整专业口径等措施,使专业设置更加满足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要求。2013年6月19日,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在韩国首尔召开,全体成员一致同意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协议签约成员国,这对我国工程教育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依托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以及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展了大类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土木类专业为例,目前国内开设土木类专业(本科)院校共有430多所,且大部分为地方院校。地方院校培养本科生面临问题和尴尬处境表现为:(1)综合素质方面,与重点院校学生相比,地方院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有所欠缺;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相比,又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现场操作经验。(2)就业方面,地方院校学生就业存在困难,而一线工程单位却招不到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强人才。虽然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985工程”大学进行过大类培养模式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基于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学校资源条件、专业设置等因素,“985工程”大学的大类专业办学模式不能简单照搬。

整体而言,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开展大类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例,根据其在大类专业平台建设、与行业联合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如何根据行业需求开展大类专业建设的办学思路。

一、土木类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院校大类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对原有的土建行业相关专业(包括原来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引导性专业、目录外试点专业)进行了调整、合并。调整后的土木类专业具有学科方向多、内涵广泛、综合性强等特点,体现了土建行业工程单位人才需求的特点。(1)土木类各专业基本上对口了工程单位各专业部门人才需求。目前,建筑设计单位分别设置建筑、水暖、电气等专业部门,施工单位普遍设置结构、机电设备等部门。(2)土木类各专业满足建筑全寿命周期过程的建筑结构、功能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运营维护等环节人才要求。(3)土木类所有专业满足用户对建筑功能的需求,在实施对象和最终应用目标上相统一。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离不开各类建筑对象,而建筑必须要有各类设备(水、暖、电)来改善其内部人工环境。因此,土木类工程师必须具有“宽口径”的专业知识才能使工程设计合理、经济和可靠。

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开展土木类专业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

(1)土木类专业虽然同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但是各专业内容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差异较大。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理论力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基础课程是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是化学、微生物学、水力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基础课程是电工技术、控制理论、建筑电气、计算机网络等。因此,很难实现本科阶段前三年完全打通培养。

(2)土木类专业在各高校二级学院设置情况不同。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各学校设置该专业二级学院有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市政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或者能源动力学院。高校行政管理因素导致难以形成普遍适用的土木类专业建设模式。

(3)个别院校存在片面推行“宽口径”的专业建设思路,只是在大类招生、简单合并教学计划方面做工作,但专业建设规划仍是“各自为政”。造成专业课程体系趋同,教学体系、环节和内容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缺少专业特色,难以适应行业技术发展。

(4)实践环节培养相对弱化。地方院校由于受到师生比、设备、实习场地、经费、实习企业条件等因素限制,造成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存在困难,而且师生比因素容易导致管理不到位。实践环节效果不好,导致毕业生走上岗位后适应工作能力不强。

总之,从近年来的实施效果来看,国内土木大类专业培养人才效果并不明显,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发展(技术含量高、工程难度大、专业知识综合性强)对人才的需求。

二、土木类专业办学改革探索

北京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211工程”大学,明确提出了“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指导思想。因此,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设置了土木工程专业(08100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8100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81003)。学院确定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北京经济建设和“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着眼于培养既能满足当前建筑行业需要又能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1.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制定土木类专业培养方案

我校在制定土木类专业培养计划过程中,综合考虑土木类工程教育认证和专业教育评估的要求,明确了“厚基础,宽口径,重综合”的培养方向,并在培养方案中实施“大类筑基、专业分流、相互协作”培养模式。

根据修订的土木类专业方案,前期按学科类的宽口径打基础,后期实施专业特色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按专业类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阶段根据学科知识需求、人才培养能力要求等设置专业课程。在培养计划160学分中,有66学分(大一阶段48.5学分,其他17.5学分)在各专业全部相通。通过设置“新生研讨课”和“专业概论课”,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步入到土木类专业领域。在培养方案中,为处理好专业内涵扩展与专业教学理论学时减少的矛盾,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简过专、过深、过细的内容;专业理论知识以“突出重点、兼顾其他”为原则,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选修课部分,有选择地拓宽专业知识覆盖范围。

土木类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专业坚持本科学生在校四年期间“工程训练不断线”的办学思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设计课程体系,在每个学习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力求做到设计教学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此外,各专业增设了综合设计类课程,克服了以往设计类课程只侧重解决和分析单一课程内容的局限,更强调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的整体把握能力。

在实施培养方案过程中,明确各专业要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强化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个性教育的观念,实现从“重专业、轻素质”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转变;从单纯传授专业知识向培养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转变;从单一看重考试成绩向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转变。

2.进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同时更强调后期培养阶段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培养

目前,越来越多的院校采取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培养模式。该项措施的优点包括:(1)能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力,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专业的实力与前景的考量来确定专业;(2)通过竞争来增强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动力,促进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但是,仅仅做到“大类招生、专业分流”远不能实现建筑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建筑行业的一个特点是,工程项目需要通过各专业协同来完成。因此,在学生专业分流同时,应注重加强分流后各专业在教学环节的协同合作,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应强调有效地发挥学院层面在各系教学组织过程中的统筹作用。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根据土木类专业特点,面向所有的土木类专业开设选修课,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例如建筑设备、土建工程基础、城市绿色建筑等。(2)在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采取措施,加强各专业的协同合作。通过引入集成设计理念来加强土木类专业之间联系。以绿色建筑为例,绿色建筑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设计团队应包括建筑学、结构、工程管理、暖通设备、给排水、环境工程、能源应用等多专业的人士。(3)在学生科技活动以及第二课堂等环节中,注重利用土木类专业之间学生协同合作模式来完成竞赛题目。

3.注重土木类专业实践教学公共平台的建设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类专业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建设为依托,注重实践教学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工程和社会实践结合。综合考虑土木类专业整体发展规划以及整体解决实践教学环节遇到的技术困难,我们提出“优化体系,更新内容,改革方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思路,避免了专业平台之间“重复建设、各自为政、效率低下”的问题。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类专业从2004年起建设了“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土建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等校内公共实践教学平台,构成了土建类大学生实践教学(实体实验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并实现“虚实结合”)、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体系,实现了土木类专业实践活动由基础到专业、由硬件到软件、由结构到整体的全方位支持。

在建设校内实践环节公共平台同时,我校还积极统筹面向工程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为避免专业各自为政与单位联系,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利用董事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搭建了服务于各专业校外实践环节的公共资源平台。2003年以来,学院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20余家单位开展合作,建设了有固定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土木类各专业学生的工作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遇到的问题。同时,校外产学研平台也为土木类各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4.积极引入建筑行业新技术,与时俱进推进土木类专业内涵改革

建筑行业推进绿色、信息化、智能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确,而且行业新技术的实施更需要专业的协同合作。因此,土木类专业建筑必须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来提高专业的内涵和发展水平。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类专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在专业教育中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知识。BIM技术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信息化应用必然趋势,采用BIM理念可以为建筑行业引入更多高科技元素,提升建筑行业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土木类各专业通过开设BIM创新实践课程以及利用国家级虚拟中心平台,方便学生学习土建工程的虚拟生产、虚拟施工、虚拟管理运营的初步知识;(2)引入绿色建筑技术知识。绿色节能型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土木类专业要积极探索优化绿色建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途径,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设置土木类各专业相应的教学环节,在建材、结构、施工、设备、运行管理等课程方面引入绿色建筑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全面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的全过程;(3)引入建筑智能化技术知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智能构件、智能家居等概念正逐步融入建筑行业发展之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更加注重暖通和电控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专业结构调整中,我校以学科交叉为抓手,整合电类、测控类、暖通设备类等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建立了建筑设备智能化控制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技术等课程和实践创新环节,实现了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

三、土木类专业建设效果及总结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土木类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土木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质量在同类高校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住总集团、北京建工集团等多家用人单位的好评。用人单位评价我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工作适应快、动手能力强、工程素质高”。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北京工业大学2010-2014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行调查表明,历届毕业生的非失业率、月收入、职业期待吻合度高于全国“211工程”院校平均水平。其中,土建类专业就业与专业相关度平均超过93%,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的非失业率超过98%,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超过95%,这些指标在全校各专业中位列前茅。

总之,地方院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改革要面向国家、行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学校以及专业自身发展定位,必须摒弃片面追求“大类、宽口径”的做法,认真探索专业之间的分流与协作的对立统一培养模式,注重站在“大类统一、深度协同”角度建设校内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公共平台,通过深化专业之间协作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和有特色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项目资助:2015北京工业大学教学研究立项(ER20158010801)]

篇5: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

1当前省属院校公共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1教师教学方面

教师一般认为,公共课的作用比不上专业课,因此对公共课不太重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公共课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在备课、上课、与学生互动方面都只是根据老师个人的意志来践行[2]。在各大省属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开设公共课教学的教师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从而影响了教师教授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高校的教师为了应付相应的工作任务而随便选取教材,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目前调查研究发现,在高校开设公共课的一般是较为年轻的老师,而具有较高职称的教师却少有参与。年轻的老师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的人生阅历不够丰富、经验不足,也影响了公共课教学质量的提升。由于没有更高水平的教师参与到公共课的教学当中去,所以导致省属院校的公共课教师严重匮乏,从而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2学生学习方面

在各大省属高校开设公共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学生本身也对某方面的知识有着特殊的学习需求。但在各大高校公共课的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上课的时间与开设课程的种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大部分学生上公共课只是为了单纯的拿到学分的无奈之举。因此,一般在周末及晚上,学生是不怎么愿意坐在教室里聆听一些自身不感兴趣的课程[3]。公共课教师往往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制定公共课授课计划的,因此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功利性思想,他们抱着修学分的目的去上课,对于自己喜欢、感兴趣的课就会认真听,没兴趣的课程就会无精打采,甚至于逃课。

1.3课程设置方面

学生们想学,但是教师想讲的课却很少,而公共课的开课种类及数量也满足不了学生的现实需求。目前来讲,许多高校的公共课设置缺乏严格的把关,使得公共课课程的大纲及内容设置得不太明确。学校的主管部门只负责审批程序,忽视了对公共课质量及效果进行评估与监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4]。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高校公共课的开设科目较为单一,而且大多集中于晚上或者是周末,很多老师及学生是不愿意这时候上课的。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平衡性,在高校的公共课中,一般来讲,中文类的课程所占比重较高,而理工类的科目却较少,因此学生选修的课程比较有限。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对公共课的重视程度及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也导致公共课的实际效果差强人意。

1.4教学管理上面

学校对公共课的选择方面缺乏有效的规范化措施,学生对课程缺乏了解,在选择上具有盲目性,一般是哪科学分高,哪科的选修学生就多。这种混乱的选课方式造成了有些课程人满为患,而有的课程却因为人数不足而无奈取消。学校对教师教授公共课的监督与管理不到位,有些高校存在教师提前下课或迟到上课的现象。与此同时,学校对教师教学的管理、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及学校相关部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

2MOOCs对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意义与作用

2.1MOOCs突破了公共课教学的时空限制

MOOCs的实质就是开放式的网络公开教学,教学的地点、空间、时间及人数都不会受到限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学习过程的碎片化,有利于知识的多元化及教学的集中化。学生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从而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自由的安排在周末或晚上进行教学学习,既节约了教学成本,也提升了教学效率。

2.2MOOCs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MOOCs可以为教学提供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使得教学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及时更新,精选的优质网络课程及大量的学习辅导资料可以供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来自由的选择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3MOOCs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MOOCs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过程发生了改变。教师从传统意义上的主导角色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的辅助答疑对象[5]。学生则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学习成为了主动学习者,学生可以自由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具体需要学习的课程。同时,还可以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则要投入精力来对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认真制作,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要积极耐心的进行解答。MOOCs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要学生学习到学生自己想要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

3基于MOOCs形式下,如何对省属院校公共课进行教学改革

3.1结合传统教学与MOOCs的优势,促进公共课教学改革

MOOCs教学模式的推出,给省属院校的公共课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充分利用MOOCs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传统教学优势相结合,推动网络学习与教师授课学习相结合,开创高校智能学习的新模式。单纯的利用某种模式还是达不到提升教学效率的实际意义,两者相结合所产生的优势互补才是有效提升高校公共课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6]。基于MOOCs形势下对省属院校的公共课教学进行改革,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积极的互动交流、解答疑难问题、共同开展研究探讨来把高校公共课教学变成一种混合教学模式,让教学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满足了学生对多样化教学模式的需求。 切实把高校公共课教学当成是一门研究型教学来开展,进而增强各大高校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培养出大量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优异人才。

3.2调动学生参与MOOCs公共课教学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MOOCs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课程,学生们对于这种感兴趣的课程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以满足自身对某些学科的现实需求。通过MOOCs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学生通过MOOCs学习,还可以加强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从而在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来讲授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课下探讨、交流,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来让学生可以以放松的心态加入到学习中去[7]。

3.3教师要适当的调整自身状态,使之符合MOOCs的教学要求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MOOCs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技能水平与素质有更高的要求[8]。MOOCs教学模式需要教师通过专门的训练来把握肢体动作与语言表达的技巧,并且,这种教学模式需要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来担任。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的课程, 为教师及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平等交流学习的平台,不断发掘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体绘到乐趣与满足。

4结语

篇6: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就当前湖北省属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田径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高校体育课实行学生自行选课制,使很多学生放弃了难度更大、健身价值更高的田径而选择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其他项目,致使田径几乎退出高校体育课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广大的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围绕“健康第一、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养成锻炼习惯”的目标,更新教学方法,改革考评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将田径教材自身有机地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以使更多数学生重返田径场。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现状改革

一、前言

田径项目被称为运动之母,是其它体育项目的基础,曾经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体育课程中,都有大量的田径教学内容。然而,在近年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田径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大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已基本退出高校体育课堂。

由于选课制的实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一些娱乐休闲的大众健身项目被纳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后,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上课的热情和练习的积极性高涨。大部分学生偏爱篮球、足球、网球、健美操等带有娱乐性的运动,选修这些课程的学生人数非常之多,导致了高校体育课程田径项目无人问津。田径课如此倍受冷落,有学生偏好的原因,也有田径课自身的原因。各高校正在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田径教学改革。结合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构思田径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期促进田径这一被称为运动之母的项目重返高校体育课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湖北省属全部27所本科高校中,调查、访问其中的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长江大学、黄冈师范学院、襄樊学院、咸宁学院、黄石理工学院等10所高校,主要调查学生选课情况、各高校教学大纲中田径项目所占比例、田径项目在实际授课中的落实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教育部关于教育、体育的指导文件,体育课程建设的专著及有关学校体育改革的论文。

2.访谈法

对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襄樊学院等10所省属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课部的部分领导和体育教育专家进行了访谈,了解田径项目在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所占比例情况以及田径项目教学训练及田径场地设施等情况。还邀请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

3.调查法

对10所高校的30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选课情况以及学生对田径课的看法。由于问卷都是课前直接由体育教师发放,并当堂回收,回收率达100%,有效问卷98%。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现状

所调查的高校基本上都是采取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上体育必修课,大三和大四则上体育选修课,调查显示,大三、大四选修体育课的同学很少,平均没有超过5%,因此,上体育课的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

上课内容主要是学生从第一学期开始选项上课,而后每学期开学时都选项,原则上不能选与上个学期同一项目,每个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体育公选课类别也非常丰富,主要有篮球、排球、健美操、跆拳道、乒乓球、武术、足球、街舞、羽毛球、啦啦操、体育舞蹈等项目,有条件的学校还有开网球、游泳等项目的,也有根据学生性别特征开女子防身术的;还有的学校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开设舞龙舞狮、斗鸡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但遗憾的是,没有哪个学校开设专门的田径课,有的学校在大纲和教学计划中也有田径内容,但比例很小。

(二)学生选课现状

通过多年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我们的一些体育工作者实际上在理解“健康体育”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将“健康体育”完全等同于“娱乐体育”或“快乐体育”,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课情况是:项目分布较广,其中人数较多的项目依次是篮球(12%)、排球(11%)、健美操(11%)、跆拳道(11%)、乒乓球(9%)、武术(7%)、足球(7%)、街舞(6%)、羽毛球(5%)、啦啦操(5%)、交谊舞(4%)等项目,其他占12%,而在300名被调查的学生中,竟然极少有人选田径!

不可否认,高校体育课实行学生自行选课制,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也正因为这种自主行为,使很多学生放弃了难度更大、健身价值更高的田径而选择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项目。

(三)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田径项目退出大学课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其他项目比较,田径项目本身竞技性太强而缺少娱乐性,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单调,教师的教学方法僵化而缺乏趣味性,田径项目评价灵活性不够等,都是造成田径鲜有学生选课的原因。

1.田径项目本身竞技性太强而缺少娱乐性

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是毋容置疑的,但学生不愿选择不好玩且苦、脏、累和单调枯燥的田径项目,而且都认为其技术难度大,缺乏对于项目的趣味性、娱乐性等特性。比较而言,球类、健美操等项目则更具有趣味性,学生练习这些项目时,感觉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身体锻炼,难度不太大,兴致较高,也不感觉太累,这样既掌握了简单的运动技能,身心又感到很愉悦, 还提高了健康水平,所以,学生都愿意选这些项目而不愿意选田径。

2.内容相对枯燥单调

教学内容繁杂而枯燥,各个项目衔接不直接,项目比较传统,无非是跑、跳、投,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也只能围绕这些展开,而学生自小学到初中、高中都反复地学习这其中的最基础的部分,缺乏新意,较难引起现代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起来效果不好。导致学生对田径课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以至无人愿意上田径。

3.教师的教学方法僵化、项目评价灵活性不够

由于田径的项目较多,项目本身的竞技性很强,在高校的体育课堂上,一些教师很容易将体育课当成了运动竞技场,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技术的完美,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体质客观存在的差异。

在评价方面,评价田径成绩多采用“技评”和“达标”,使学生成绩的“优”和“劣”一目了然,这使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备受打击,从而对田径产生畏难甚至恐惧情绪。而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也不愿意单纯为了完成“技评”和“达标”而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大家对田径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愿意上课?

四、小结

要使田径这项健身价值极高的体育项目重返大学体育课堂,使广大的学生接受甚至喜欢上田径课,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对田径课锻炼价值的认识,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充分理解田径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身体素质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自信、磨练意志的重要手段。

(二)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以竞技体育为内容的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将竞技性与教学方法、手段的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练习内容在充满竞争性的同时,有机地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形成健身式的教学模式,从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在寓教于乐中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

(三)改革传统田径课程的评价方法,将学习效果的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相结合,阶段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纳入评价体系,形式多样化,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评价标准,使田径课考核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 毕红星.我国部分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4(1):67-68.

[2] 高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报.2006(6).

[3] 秦婕.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现状的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816-818.

[4] 毕长年.对运动系田径专业学生实施综合性能力培养计划的可行性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527-528.

[5] 邰崇禧.田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2001.(17)1:100-106.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冲刺总结及历年真题分析下一篇:圆谱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