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风险防范对策

2022-12-13

1 引言

民办教育指的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或是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 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 我国民办教育兴起, 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教育事业发展, 国家为了进一步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实行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等方针, 民办教育也在保证坚守法律的前提下, 致力于培育社会所需的人才, 为社会的事业发展做贡献。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国际教育事业竞争激烈, 国外优质院校带走了我国大量的人才, 我国高考招生生源总量不断下降, 部分教学质量较低、社会评价不高的民办教育也面临着崩盘的威胁。关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已经成了教育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民办本科型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着许多风险, 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加以改善。

2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基本问题

2.1 人才培养的定位

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 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重点工作, 在人才的培养定位上首先就是要彰显职业的适应性。职业适应性指的是学生在处理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素质特征。因此, 在本科院校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发展适应力, 一般需要以“社会需要为育人导向, 德育为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出发点, 因此全面开展教师队伍的建设, 也是促进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重点工作。近年来, 我们所提倡的教师队伍双能型发展, 指的是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资格, 还要具备职业师资格, 这主要包括了:学术、技能、应用、技术等要求。目前要全面建设双能型教师队伍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因此民办本科院校要从实际发展情况出发, 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部门领导人、团队带头人必须有这样的要求, 而对于普通教师, 还是要强调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3 学校管理的理念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 学校与学生之间大致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这种现象虽然存在合理性和管理原则, 但这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改变这层管理观念, 将学校放置在“引导人”的位置上, 去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帮助学生、引领学生, 为提高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3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风险

3.1 民办高校定性模糊

民办高校的定性在法律上存在着事实上的冲突, 在1998年颁布的相关法律中, 将民办高校定性为“民办非企业”, 而在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 又将民办高校定性为“公益性事业”, 而模糊的定性直接导致了政府政策的摇摆。不仅如此, 在双层定性下, 民办高校创办者也不能明确自身属性, 若仅强调“公益性”, 那么发展资金便会减少, 或强调“民办非企业”又不能合乎礼法的获得正当的回报。因此定性模糊使我国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存在较大的风险。

3.2 教师职工的管理体系不够公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 民办学校教师在法律地位、业务培训、职务聘任、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的权利, 但实际中, 两者工资、补贴、社会保障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 不仅如此, 在教职工评定选优等职称上, 也存在着不公平的特性。这种性质在长时间的发展下, 不仅会严重打击民办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还会直接影响办学质量, 增加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风险。

3.3 限制性招生政策使出现招生困难

根据我国相关教育法规定, 民办高校享有自主招生的权利, 但在真正施行时, 还是存在较多的限制与阻碍, 而民办教育在招生问题下, 本来就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小部分地区中, 一些主管部门会做出明显偏袒公办教育的行为, 从而导致一些本身具有较大实力的私立高校出现招生难题。另一个原因是受家长传统思想的影响, 大部分家长在选择院校时首先考虑的便是公办院校, 而在生源争夺激烈的情况下, 各种优惠政策还指向了公办高校。因此, 在当今时下的教育行业中, 民办教育还存在着招生困难的风险。

3.4 教学历史短教学管理基础薄弱

完善的管理系统是民办教育教学的关键内容, 而大部分民办高校存在时间较短, 在建校初期大部分高校会选择将发展重点放在硬件上, 并且是以招生、扩展规模为大前提的, 因此短暂的教学历史也就决定了其教学管理基础薄弱, 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发展至今, 不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已经逐渐形成较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教师队伍出现数量不足、行动懒散;管理领导人员因循守旧、素质较低;职工人员专业分散、学历参差不齐等。

4 防范对策

4.1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 全国部分民办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 办学实力赶上并超过部分地方公办院校。已有4所民办本科院校具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所具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0所民办院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59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其他国际资助项目总数14项, 获国家级科研资助金额达2090.3万元。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36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部分实力较强的民办院校在全国院校排名中位列500位上下, 已居于全国本科院校的中等水平, 具备向高水平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众所周知, 民办院校高水平建设, 必须解决好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从质量提升要求上, 师生比、教师结构、师均科研成果都是以在校生规模为基数, 规模过大, 质量提升难。然而矛盾的是, 民办院校办学经费90%以上来源于学费, 在校生人数规模与结构又直接影响办学经费总数和生均办学经费。但同时, 还要尽可能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 改变当前民办本科院校办学质量不理想的现状。

4.2 政府支持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风险的防范, 需要政府采取系列措施, 进一步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通过政府的帮助, 解决民办院校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增加民办本科院校本科招生计划, 激励本科院校停办高职, 降低规模, 提高质量, 把生源市场留给高职院校。民办院校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 毕业生以地方一线就业为主, 就业压力小。由于近几年国家控制本科教育规模, 各省严格控制本科招生计划增量, 地方增量有限。笔者建议教育部调研民办本科院校的力学规模设器与本科招生计划数, 政策性地单独为需要的民办本科院校增加本科招生计划, 激励民办本科院校停办高职, 提升生源质量。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加大对民办院校支持力度, 加快对其办学自主权的下放。让民力院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 自主设置专业与招生计划, 实行备案制。政府也应该出台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支持性政策, 切实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机制和体制环境。发挥民办院校体制机制优势, 办出有特色、高水平的民办院校。

4.3 找准立足点

针对当前民办高校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多、竞争强度不断加大、竞争领域不断扩展的态势, 民办高校应充分发挥其机制的优势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可以采取坚实的资源保障机制、科学的管理合力机制、效益至上的经营机制、敏捷的市场反应机制、严格的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的服务供给机制和持续的创新机制是民办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系统分析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战略、特色战略、规模效益战略、多元战略、引资战略、人才战略、营销战略和文化战略等多种应对策略, 为加强民办学校的管理, 维护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 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 民办本科院校更要注意找准自身立足点, 在扩大招生的同时也要提升生源质量, 让学校整体的质量能够得以提升。民办高校一定要打出自己的风格。无论是在学生就业上还是专业设置上,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采取特色办学。保障优秀师资, 在招聘教师时应适当提升难度, 并且积极寻求党和政府以及省高校工委支持。在资金方面也要加大融资力度, 购进比较好教学仪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尽可能让学生有优质的学习体验, 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5 结语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民办应用本科院校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次讨论中首先分析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基本问题和办学风险, 结合实际情况来探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面对办学风险时的防范对策。结合研究内容,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如下特点:机构类别多层次性、发展模式多样化、空间布局非均衡性、融资渠道单一性、运作机制准市场化。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以下问题:认识、法律保障和公平待遇问题, 产权界定、经费筹措和配套改革问题, 办学自主权、内部建设和管理问题、质量评估、信息传递和科学研究问题等。要防范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风险, 还需要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寻求政府支持, 并找准自身立足点, 才能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完善, 多样化的师资队伍将逐步形成, 筹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人类逐渐意识到教育才是提高国家实力的基础。近年来, 新课改逐渐深入, 我国教育事业出现了新的发展高度。在我国未来的高校教育体系中, 也面临着大改革, 一大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在起步发展。由于发展时间较短, 学术层次不高,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招生难、实训资金枯竭、管理体系缺陷、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民办应用本科院校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生存具有公共服务属性, 因此促进提高我国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 是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通过本文的讨论, 笔者主要讲述了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基本问题和办学风险, 结合实际情况来探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面对办学风险时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风险,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 李海洋.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必然与风险解析[J].新余学院学报, 2016 (1) .

[2] 王维坤, 温涛.应用技术大学,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动因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 2014 (7) .

[3] 李少付.高校生源质量风险探析——基于安徽省38所高校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实证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

[4] 谢凌凌.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构建、运行与评价——广西高等教育例证[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5] 席晓雁.陕西省民办本科院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大开发 (中旬刊) , 2010 (6) .

[6] 季芳芳.以产学研合作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特色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20) .

[7] 徐俊.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应对[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5 (2) .

[8] 何凤先.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改革探索——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 2016 (9) .

[9] 陈思玺.周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方高校财务风险综合评估——以安徽省四所新建本科院校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4) .

[10] 胡晓莺, 屈广清, 余少谦等.新建本科院校构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理论思考——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1 (1) .

上一篇:论“营改增”对高校后勤经营型产业的影响下一篇:大数据视野下应用型本科营销人才专业核心能力体系重构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