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画图教学设计

2024-05-01

初始画图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初始画图教学设计

《初识画图软件》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会了少数软件的启动及鼠标的使用,为这节课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富有表现力。考虑到学生初步学习电脑画图,应让学生充分体验和自主探究“画图”软件的使用,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学生之前也都有经历过美术课程学习,具备一定的美术绘画基础,对电脑绘画也会有相当的兴趣。

二、教学环境:Windows xp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初步认识画图软件,了解画图软件的功能;

② 使用铅笔、刷子、橡皮擦、颜料桶等工具完成“云和雨”、“雨过天晴”图。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学会使用铅笔、刷子、橡皮擦、颜料桶工具画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良好的电脑操作的习惯、探究创新的学习习惯、同学互帮互学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 启动画图软件,认识画图窗口; ② 学会调整画板大小与撤销命令的使用;

③ 学会使用铅笔、刷子、橡皮擦、颜料桶等工具画图。难点:① 擦除“交叉线”的作用,颜料桶使用时出现的漏色问题; ② 绘制有创意的“雨过天晴”图。

五、教法、学法

① 任务驱动:整节课以任务驱动贯穿始终,从简单的启动画图软件到创作雨过天晴图,任务由浅至深,环环相扣,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有的放矢,一步一个脚印地掌握知识。

② 自主探究:在学习每个知识点的开始,都应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③ 合作学习:在完成老师给定的任务后,可以帮助旁边的同学。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爱画画吗?那么你经常是用什么笔、什么纸、什么颜料来画画呢?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最熟悉的画画入手,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起点,从而产生对画图软件的兴趣。]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一张不用铅笔、不用纸、不用颜料画的画,你们想看看吗?

(多媒体演示事先画好的儿童简笔画美丽的家乡,并配有微山湖的音乐)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上面画的是什么鸟类吗?它是哪个城市的象征呢?(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这幅画吗?那么你们想知道它是用什么画的吗?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神奇的朋友吧!

教师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展示利用画图软件制作的作品,让学生在感受电脑画图的魅力,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画图的兴趣,是新知识的学习变成内心的需要,从而使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板书课题:认识画图软件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启动“画图”软件

师:看你们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我们抓紧来打开它吧。

师:我们先从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学起,因为它的功能简单,比较适合大家学习。师:请同学们用打开“记事本”的方法一起来打开它吧。如果忘记的同学请参考课本P57第1小节的图例。(完成的同学记得帮助旁边的同学。)

【设计意图: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与互助精神。】 2.认识“画图”窗口 出示课件。

师:这就是刚才大家打开的画图软件,我们先来认识下这个窗口的结构。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57第2小节的图例,说出课件随机指出的位置的名称(菜单栏、工具箱、颜料盒、绘图区)。

师问:工具箱好比我们画画中用到的哪些东西?颜料盒?绘图区? 师:我们再来回顾下刚才认识的四部分是什么。板书:菜单栏、工具箱、颜料盒、绘图区

【设计意图:联系画画实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画图软件。】 3.了解“画图”工具

师:请同学们大胆地探索这个软件的使用,待会再请几个同学上来分享他们的发现。生边演示边说。如果学生没有发现的,教师再演示讲授。

(如,调整画布的大小;鼠标箭头移到工具上,会显示名称或功能;如何隐藏和显示工具箱、颜料盒;画错了还可以撤销返回;等等。)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初步学习“画图”软件,可以大胆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并抓住学生富有表现力,又乐于分享的特点,让学生“手拉手”互帮互助快乐的学习。】 师:了解完“画图”软件的使用,我们一起来画画吧!

(三)任务驱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出示情景图。

师:这样的情景我们经常看到,我们一起把它画下来吧。板书副标题:我们来画云、雨 师:不急,先由老师带你们入门。

生说步骤,师演示用“刷子”工具画出云的轮廓。师问:为什么选择“刷子”工具后,会出现样式栏?

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画画用的刷子也有不同的样式,有大小之分。师:请大家参照课本P58-59的演示图例,画出云和雨。师巡视,寻找出现问题的学生,用教学广播软件暴露学生的问题。问题1:“交叉线”没有删除。问题2:填充颜料时漏色。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广播软件直接暴露学生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经过交流分析,进而突破难点。】

师:请同学们参照课本继续完成情景图。师巡视指导,展示几幅学生作品。

(四)拓展延伸,激发求知欲。1.师示范一幅“雨过天晴”图。

教师边说边画,学生边听边看边体会老师使用刷子、铅笔、橡皮擦和颜料桶在画布上的运用自如。

【设计意图:这样不仅能巩固新知,而且能很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如果仅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恐怕会比较茫然,效果可想而知。】

师:你们想画一幅什么样的雨过天晴?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发挥想象力,集思广益。有的同学想法会比较单一,借助集体的力量,可以丰富想象。】

补充副标题:雨过天晴,我来画云、雨和太阳 2.生创作“雨过天晴”。

师:请同学大胆创作你们的“雨过天晴”图。生动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分享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师:谁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展示作品,学生评价。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篇2:初始画图教学设计

初识“画图”程序

景山小学 吴礼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找到并打开画图程序及关闭画图程序;

② 指认出快速访问工具栏、画图按钮、功能区、绘图区域; ③ 合理使用铅笔、刷子工具进行画画; ④ 能运用橡皮擦来修改画错了的画。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对画图程序的探索,体会用刷子、铅笔、橡皮擦等绘图工具,感受画图所带的乐趣;

② 通过自主尝试,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部分和各类画图工具的名称和用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通过作品欣赏、体验各种工具、尝试画图等环节,感受电脑画图的趣味性; ② 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铅笔”、“刷子”和“橡皮”绘图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绘图工具样式的合理使用。

教学准备:

范画;flash游戏;操作录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打开画板

师:同学们,这几天你们走进校园,有没有闻到一阵阵的桂花香。嗯,我们学校种了很多桂花树。树真好,高高的大树遮住了天空。树上有好多树叶,整个夏天,都可以看到风吹树叶,沙沙地响。树真好。树真好,如果它是苹果

树,我们就爬上去摘苹果。

你想有一棵树吗?今天我们就来画一棵树。师:要想画画首先要有画板,计算机已经帮我们准备了一个画板,你知道在哪里吗?(有同学能答出来,就请同学讲解演示)师生演示: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画图 师:你会打开画图了吗?快开始吧!学生打开画板

二、随手涂画,发现工具

师:在画图中,有许多可以画画的工具,你想试试看吗?好,带着老师的四个小任务,你们试试看吧!

师:好,同学们已经试了一下了,来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工具?(刷子,铅笔,橡皮,相应的汇报重点解释工具的使用)

师:你们这么聪明,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工具的名字的?

师:哦,鼠标在工具按钮上停留,就会显示这个工具的名称!书上的教你一招被你发现了,你真会发现!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工具,这些工具所在的区域叫做功能区,空白的画板叫做绘图区域,最上面的一行叫快速访问工具栏,第二行叫画图按钮。(ppt出示)师:这些区域你都分清楚了吗?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个flash小游戏,考考你是不是都认清楚了?(学生玩游戏)

三、用好工具,激情创作

师:现在我们就尝试着画一棵树吧!你们可以各显神通,什么工具都可以用,大树小树,各种形状的树都可以画,也可以对照课同时,请自学书本P16,看看你能不能发现画图软件中的一些小秘密。学生创作图画。

(把几张相对比较漂亮的画展示给学生看)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橡皮”工具可以擦除画得不满意的地方;倒三角图标可以发现更多的秘密;单击刷子的倒三角图标可以选择不同笔头、不同粗细、不同颜色的刷子。好,现在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下你的作品?

篇3:《初识画图》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的单元起始课, 其实是最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关键课时。此课中, 不仅应教会学生认识此软件, 笔者认为, 更重要的是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会初识新软件的方法和技巧,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以及应用创造力的形成。

■教材分析

本课为本单元的起始课, 要求学生学会打开和关闭画图软件, 对该软件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简单的了解, 对工具箱的部分工具能简单运用, 能初步保存文件。本课的知识点较多, 在知识点串联的过程中, 理应教会学生学会新软件的认识方法和技巧。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深受三年级学生的喜爱, 他们刚接触这门学科不久, 不仅鼠标的使用不是太熟练, 同时, 如何有效学习本学科的技巧还没有掌握, 教师应着力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 有效引导学生旧知迁移、看书自学等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学习启动与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

(2) 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 并初步认识工具箱中各种工具。

(3) 掌握“铅笔”、“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

(4) 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画图作品和初步认识工具箱中工具的过程中, 感受“画图”程序的优点。

利用教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习看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画图作品的欣赏和对“画图”程序的操作, 培养学生对“画图”程序的喜爱, 从而进一步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提升学习积极性, 建立良好的人机关系。

4.行为与创新

尝试选择工具箱中自己喜欢的工具在画图区画一些简单的图形,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保存作品的方法, 培养增强学生的保存文件的习惯。

提炼初识软件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会运用。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掌握初识软件的方法。

2.教学难点

工具箱的初步认识, 调整画布的大小。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正话反说的游戏引出画图软件, 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欣赏, 感受画图软件的强大功能, 运用旧知学会对画图软件的组成认识, 在工具箱的探索过程中, 引导学生用电脑提示等方法和技巧,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有效建构。

■课前准备

作品欣赏课件, 学生探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轻松揭题

(一) 游戏导入

游戏:正话反说。

你会画图吗?

你是怎样画的?

你会在电脑上画图吗?

你用什么软件画图呢?你还知道哪些软件可以画图呢?

(二) 揭题

画图不仅是可以表达一件事情, 其实, 它也是一个软件的名称。今天, 我们一起来初识画图。

(设计意图:以正话反说的游戏方式, 巧妙地引出画图二字, 通过学生对画图的叙说, 引出用电脑画图、画图软件等概念, 在学生了解众多的画图软件时, 教师开门见山地直接揭示课题。)

二、新知探究, 突破难点

(一) 启动画图

师:使用过画图软件的同学, 谁愿意来做个领路人?教我们找找打开画图的方法。

一生演示。

师重复过程, 强调开始/程序的通用性。

师:哪个我们学习过的软件也是这样打开的呢?

生:记事本。

(设计意图:借用已有画图经验的学生演示打开画图软件, 教师适当提示, 规范打开画图程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和知识建构。)

学生打开画图软件。

师:使用过金山画王的同学都知道, 金山画王画出的图妙不可言, 这个画图软件又能干些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同学的作品《我的梦》。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作品的串联欣赏, 让学生全面感受画图软件的强大功能。激发学习兴趣。)

(二) 认识画图

1. 窗口组成

师:这位同学的梦美不美, 梦中的画面则更美。

这些画面都是用这个画图软件来制作的。可见, 这个画图软件是多么的了不起啊。那你想进一步了解画图软件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的窗口组成吧!

在第四课“认识我的电脑”中, 我们了解到一般窗口的组成。

学生看书对照, 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运用以前学过的标题栏和菜单栏, 我们就认识了画图窗口的三个栏, 这种运用学过的旧知识来认识新知识的方法, 我们要学会经常使用它 (板书:运用旧知) 。

还有哪些特殊的组成呢?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认识“文件夹窗口”,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使学生掌握用旧知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 以有效建构知识体系。)

2. 画布设置

师:画图区, 也叫画布。看着这样的画布, 你有什么建议吗 (教师把自己的画布调整得很小) ?

学生独立探究, 总共有几步?

师:同学们真能干, 已经学会自己看书解决问题了, 这是学好信息学科的好方法哦 (板书:运用旧知) 。

(设计意图:通过调整画布大小的方法提示学生根据需要调整合适的大小。指导学生看书学习的方法, 培养他们利用书本学习的习惯。)

3.工具箱操作

(1) 认识名称

师:画布准备好了, 下面轮到工具箱大显身手了吧!有什么办法能快速认识他们, 知道他们的名称吗?

生:鼠标移动到工具上停留 (板书:看电脑提示) 。

学生尝试:完成表中内容 (用笔连一连)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看电脑提示”来学习认识工具箱工具的名称, 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不强求学生要记住工具的名称。)

反馈:一生演示。

师:细心的同学, 你知道刚才那位同学是怎样连线的吗?

生:他是先选中直线工具, 然后拖一下就行了。

怎样运用直线工具的?

小结:一选二拖。

(设计意图:由一学生的演示巧妙导出工具的操作要领:一选二拖。为下文学生对工具箱的实践尝试作好操作铺垫。)

(2) 了解用途

师:你能按照那位同学介绍的方法去试一试, 感受一下其他的工具有什么本领吗?

学生尝试。

填写实践表 (打开拖一拖.swf:将尝试过的工具拖动到“我知道了”下方。)

师:你尝试了哪些工具, 你认为它可以做些什么?

生1:我发现橡皮可以擦掉线条。

生2:刷子可以画粗细不同的线条。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工具箱工具进行初步的尝试, 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大胆尝试的学习能力, 降低学生对新软件的畏难情绪。)

(3) 工具再认

师:看画面, 说说它是使用哪些工具画的?

生1:椭圆工具。

生2:填充工具。

生3:铅笔、刷子。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对工具的运用认识。用使用的刷子或铅笔工具过渡到下文。)

(4) 工具运用

师:在这幅画中, 有同学说用到了刷子, 还有同学说用到了铅笔, 你会使用铅笔和刷子吗?

学生演示。

在前面的作品欣赏中, 我们知道作品的小主人在梦中变成了一位小藕王, 你能用铅笔或刷子等工具试着在画布中写下“王”字吗?

在前面的尝试中, 我们了解到橡皮能擦掉错误的或者是不需要的内容。你能用橡皮工具把“王”字整整容, 变成其他的字吗?

生变化:土、上、二、三……

老师也能将王字进行变化, 只是我不用橡皮, 看我是如何操作的。

学生观察, 师演示撤消:干、二、一。

由此, 你认为橡皮工具和撤销有什么关系吗?

生1:他们都可以修改图形。

生2:橡皮好像更灵活, 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生3:撤消好像是倒着顺序来修改, 但只能有三次。

师:两个工具相比较, 确实是各有利弊, 因此, 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最恰当的选择, 才能发挥该工具的最大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由简单的“王”字变化, 提供了学生对铅笔工具或刷子工具以及橡皮工具的实战练习, 教师紧跟着的对“撤销”介绍及适时的对比, 适当的讨论, 明确了该工具的实用性。)

(三) 保存、退出画图

师:怎样将我们的作品保存下来呢?

学生小组合作。

师:与老师未保存的画图窗口标题栏比较, 你有什么发现?

怎样保存, 生说师演示。

师:以往我们是如何来关闭窗口的呢?

学生操作:关闭退出画图软件。

教师演示:“是”、“否”、“取消”。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件的保存, 组织学生探究后再反馈、再比较标题栏的变化, 让学生明白保存后窗口依然存在的常识, 与后文教师没有保存关闭退出的情况进行对比, 让学生明白保存退出与不保存退出的区别。)

三、课堂总结, 有效建构

今天我们学习了画图软件, 知道该软件主要由画图区、工具箱、颜料盒组成。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运用了一系列的方法:运用旧知来打开软件, 看书自学认识窗口组成以及对画布的设置, 用电脑提示认识了工具的名称, 大胆尝试了各工具的使用, 这些方法既是学习画图软件的好方法, 也是我们初识任何软件的通用方法。

在学习七巧板的时候, 我们还学习了一种学习新软件的方法就是利用“帮助”菜单, 这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希望同学们也能去踊跃尝试一下。

篇4:《画图》教学有感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认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首先,轻松的教与学,目的是让孩子有这样一种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可以在轻松中收获知识,得到启迪。网络教室、计算机房,孩子们是新奇的,这符合他们年龄的特性。有一句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孩子们有这样的兴趣,那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的加以利用呢?让孩子们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中,从而发掘他们的潜力,学好信息技术。所以教师一开始,不要照本宣科,讲理论性的东西,而是应该从情境的创设,从小实践,小操作开始,给他们以鼓励,以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譬如用金山画王制作漂亮的图画,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计算机的神奇之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上好课奠定下基础。

由于计算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使计算机学科在即学即用方面独具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应用起来。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挑战,新的兴奋点。

在教授各种形状的画法时,我先简单介绍“矩形”、“椭圆”、“圆角矩形”这几个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利用每个工具去画一个小图形,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向老师提问,这样,这几个工具按钮的使用学生都能很轻松地掌握。当这些都掌握后,我再不失时机地加上一个综合性的任务交给学生去解决,集中体现前面所学的知识。如果我们想要画一幢房子的话,你想怎么完成呢?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个任务就很容易完成,有学生说:可以用“矩形工具”画房子的主体部分,还有学生说:可以用“矩形工具”画个烟囱,用“圆角矩形”画窗户等等。总之,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地把房子画出来。在这里不仅仅是知识的应用,更多的是学生智慧的结晶。

另外,教学过程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来推动教学。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因此,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各部分内容操作技能的联系,使他们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要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从而发挥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以“玩”促学,通过自己探究,以“问”促学,通过完成任务,以“做”促学。例如,“彩色世界”一课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给所画的图形填充上颜色,首先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工具在电脑里画一辆公共汽车,然后试着将汽车各个部分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将作品保存在计算机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备课的时候,先让同学们思考,既然我们每名同学都画出了一辆汽车,但我们想把它的身体各个部分画上颜色,该怎么办呢?让学生们先小组讨论,然后让他们试着做。学生们发现在工具箱中有一个桶状的按钮,用鼠标单击这个按钮后,鼠标就变成这个形状了,很快就找到了答案,然后我找一名同学上前面来操作并演示给大家看,我再加以补充。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大家很快就学会了,多数同学在学会本课知识的基础上,并能展开丰富的想像,利用以前所学知识,在自己的画上又增添了许多图案,使其变成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我把学生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学看,再介绍为什么这么画,并把它保存起来。

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师的角色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这在给教师提出全新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篇5:初始画图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会启动“画图”软件,认识画图窗口,了解画图工具。

2、会用画图工具刷子、皮擦、颜料桶等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3、会用铅笔写彩色的字:“下雨啦”。

4、体验用画图软件绘画的过程。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看图片,对绘图兴趣较高,本课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这一特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启动“画图”软件,认识画图窗口,学会使用画图工具。教学难点:

1、前景色和背景色的理解和设置。

2、机智处理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意外,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激情引趣,引出课题(2分钟)

1、出示上课温馨提示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老师想调查一个问题,我们班会画画的同学请举个手。(大部分举手)我们班的孩子个个都是小画家。老师还想问个问题,画一副画需要哪些工具?(纸,笔、颜料)纸,笔、颜料是最基本的工具,有些绘画作品还要美工刀,蜡笔,水彩,调色盘等,非常烦多,常常有同学忘了带工具而耽误了学习。老师有个绝招,我不需要你们刚才说的那些工具,也能画出一副画,信吗?老师的绝招就是用电脑来画画。可不要小看电脑里的画图软件,看这些可都是小朋友们用画图软件画出来的。(出示图片)

师:这张也是。

师:看了这些优秀的作品,你们是否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试一试画图软件。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传授绝招,用画图软件来画画。来,一起读读课题。(出示课题)活动2【讲授】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30分钟)

师:想要掌握绝招,我们过关斩将,先完成几个任务,哪组先完成任务的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这面小红旗可以给本组的每一个同学加分。同时,认真倾听,遵守纪律的小组还能得到一颗星星。有的任务还有意外惊喜哦。有信心的吗,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任务。

(一)任务一:认识窗口(15分钟)

1、出示任务一内容。

2、齐读任务一的3个小问题。

3、同桌合作自学书本内容。

4、指名学生回答问题,相机奖励“小红旗”和“星星”。

5、教师适当解说。

⑴画图软件的窗口一般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菜单栏,工具箱,绘图区,颜料盒。菜单栏:通过菜单提供各种画图命令。绘图区:也叫画板,是画图形的地方。⑵工具箱里有16种工具,将鼠标在某一工具上停留片刻,屏幕上会显示该工具的名称或功能。(在画图软件上示范,并让学生认认刷子、皮擦、颜料桶、铅笔四种工具,强调刷子有12种形状。)⑶颜色盒中有28种默认的基本颜色,颜料盒左侧有2块半重叠的色块,前面色块代表前景色,后面色块代表背景色。用鼠标单击颜料盒中的某一色块,前景色随之改变,用鼠标右击颜料盒中的某一色块,背景色随之改变。(在画图软件上示范,更改前景色和背景色,用铅笔和皮擦画画,让学生熟练区分并懂得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二)任务二:动手画图(16分钟)

1、师:画图软件真是太神奇了,认识完画图软件的窗口和工具作用,大家一定很想动手当个小画家实践一下吧,那我们一起来看任务二。

2、师解说任务二,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上的步骤。

3、学生动手试画。

4、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师解说步骤。

5、针对在画图中出现的几个小问题集体解决: ⑴如何调整画布大小? ⑵画云的轮廓时头尾没有闭合,在填充颜色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⑶工具箱为何消失不见了? ⑷画错了有几种擦除的办法?

6、学生完善作品并进行有创意的添加。活动3【作业】

三、作品展示并评价(5分钟)

1、教师巡视指导并记录有创意的作品,2、展示学生有创意的作品,并指名学生评价,老师加以点评。

活动4【讲授】

四、总结(2分钟)

篇6:画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已学过的工具,并能熟练操作,创作作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瞬间记忆以及思维反应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矩形工具及其它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矩形工具及其它工具的熟练运用 【教具准备】计算机 【课

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画图程序中想要画一个规则的矩形是非常容易,我们只要用画图程序中的矩形工具就可以轻松完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矩形工具的使用。(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学习“矩形”工具使用方法:(教师演示)

(1)选择矩形工具

(2)选择颜色

(3)在选项栏中选择一种画图模式

(4)拖动鼠标画图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发挥想象创作作品,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根据学过的工具,画一画学校

五、板书设计

泰坦尼克号

构思

使用矩形工具画图 创作

观看图片创作

说这幅画上都有些什么?

其实小明使用的是Windows 98里的“画图”程序制作的这幅漂亮的图画。那么,小明是怎样用这个“画图”程序画出这幅图画的呢? 认识《画图》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一、启动“画图” 程序

在启动Windows 98后,单击“开始”按钮,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附件”,单击“画图”命令。屏幕上出现“画图”窗口。

谁愿意将“启动《画图》程序”的操作演示给大家看一看?

二、认识“画图”窗口

“画图”窗口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外,还有工具箱、工具状态选择器、颜料盒、画图区等。工具箱 颜料盒

工具状态选择器

工具箱中有裁剪、橡皮、取色、铅笔、喷枪、直线等16种绘图工具。例如: 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按钮,“直线”工具按钮立即凹下去,这表示已经选定了“直线”工具,使用它就可以到画图区去画直线了。试一试

请你试着分别选定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喷枪”、“矩形”工具。

选定不同的工具时,在工具箱的底部分别出现不同的工具状态选择器。这些工具状态选择器是用来确定所选定工具的类型、大小、范围的。颜料盒中有许多不同的颜色供选用。

三、退出“画图”程序

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退出(X)”命令,可以退出“画图”程序。如果还没有保存画好或修改过的图形,则在退出“画图”程序时,屏幕上会出现“画图”对话框。这时,如果单击“是(Y)”按钮,则保存图形后再退出;如果单击“否(N)”按钮,则不保存图形就退出;如果单击“取消”按钮,则不退出“画图”程序。练一练

先后启动和退出Windows 98“画图”程序。

Windows 98中的“画图”程序简单明了,易于学习,学会了这个软件,就掌握了计算机画图的基本方法。

但是,要想画好图,不仅要学会使用画图软件,更要有好的创意,这样才能运用画图软件的功能创作出精******图画来。学习检测

1、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______、、________,再单击,打开“画图”窗口。学习检测

.2、观察“画图”窗口,窗口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观察“工具箱”按钮形状,说出“工具箱”按钮名称。学习检测

篇7:初识画图教学设计

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 贾涛利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和教育部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陕西省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中的一节课.是画图部分的第一节.在教材中的定位是“能够使用常用绘图工具进行简单的创意绘图”.“画图”程序本是一个标准的Windows软件,是学生首次接触的应用软件和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入门材料。“画图”单元内容共10课,占整个必修课程内容的六分之一。在“画图”内容的编排上,教材没有按照传统的思路从点、线再到面,再到色彩的顺序去考虑,而是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去编写的。“初识画图” 这一节课是本单元教学的入门课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信息技术方面:学生通过前面几课内容的学习,掌握了Windowsxp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上机操作训练已经具有用键盘和鼠标操作Windowsxp的技能。但是,初一新生来自学校周围多个小学,一般都从小学三年或四年级起学过信息技术课,因为小学教学条件的差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作业的设置上要分层次,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启动和退出画图的方法。

2、让学生认识画图的界面。

3、掌握几个简单工具的使用。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动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画图”窗口特有的组成部分。

五、教学准备 《蜡笔小新画画》

六、教学过程

一、作品引入 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听着舒缓的音乐,欣赏着精美的电脑画作品《蜡笔小新画画》,你心中一定涌动着许多遐想,有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此时此刻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共享吗? 生:(各抒已见)

师:好,刚才大家欣赏的其实都是我们学校同学的作品,你们想不想也学这样的本领啊? 生:想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从入门的第一步开始学起,一起来认识一下 “画图”。(设计意图:学生聆听轻音乐,欣赏美图,让他们至于其中,感受美的气息,艺术的熏陶,让学生在羡慕、敬佩之余产生强烈的绘画冲动,为下面的学习主题形成良好的开端。)

二、启动“画图”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记事本”的启动方法,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按照启动“记事本”方法启动画图程序。(提示画图程序的位置)(设计意图:知识迁移是信息技术课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前面所学,不用老师重复讲一些操作,通过学生已有经验来操作新内容,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师:请刚才的同学边演示边说出自己的方法,并演示给全班同学看。生:启动画图程序。

三、认识“画图”的窗口

师:在前面我们认识了“我的电脑”窗口,同学们一定记忆犹新,下面老师指针指向哪儿,大家说出窗口这部分的名称好吗? 生:齐说。

师:同学们对于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老师感到很欣慰,大家有没有发现,画图窗口还有些部分与“我的电脑”窗口不一样,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一下。

四、认识画图特有部分

师:在同学们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都会让你们准备些什么? 生:颜料、铅笔、橡皮、绘画纸、调色板等。

师:那么用“画图”来画画,是否也需要准备呢?教师介绍一种认识工具的小窍门:鼠标移到工具图标上会显示名称,在状态栏中会显示功能。工具箱:好比我们的文具盒,里面有橡皮、铅笔等我们所需要的工具。颜料盒:好比我们自己的颜料,可以在里面选择自己所需的颜色。画布:就好比我们的绘画纸。我们可以在上面画出非常精美的图画。前景色和背景色、滚动条、提示栏。

师:老师这里有道连线题,考考大家对工具名称的认识。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连线题来测试学生对工具名称的掌握情况,同时又能加深印象,起到巩固的作用。)

五、调整画布大小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画图”的界面,各部分都齐全,把我们所需的工具都准备好了。只不过有一样需要我们自己来准备,那就是准备自己需要的的画纸(画布大小的设置)。

师:演示。(画纸宽:800像素,长:600像素)生:练习。

师:在“画图”中,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改变画布大小的作用,请同学们找一找,仔细观察画布边缘的小方块,看他们有这个作用吗。生:尝试操作 师:指名演示 生:练习

六、尝试工具的用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工具的名称,而且还了解了许多工具的作用,现在,大家一定手痒痒了吧? 生:是

师:那就请你选择1—2种你最喜欢的工具在画布上作操作尝试,如果能组合工具画出简单的作品则更好!同时,给学生展示几张用画图简单工具完成的作品。这部分内容,我是希望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论部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理论到实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习惯。任务自由选择,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差异需求。)

七、退出“画图”

师:请一个同学用关闭“记事本”的方法来关闭“画图”。如果遇到问题可以用大胆尝试,鼓励大家说出自己尝试的结果。生:尝试退出“画图”

生:演示(边操作边说出不同按钮的结)

师:如果需要保存就按“是”,不需要保存就按“否”(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尝试,在不同的尝试中得出不同结果,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

八、作品展示 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再来欣赏一组效果非常棒的电脑图画,它们都是采用不同的应用程序制作出来的,现在我们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制作出更精美的作品,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九、设计特色:

鼓励“尝试创新”,帮助学生树立“求新”“求异”观点。

篇8:初始画图教学设计

一学习概念引导学生画图表征理解概念

认知心理学认为, 概念形成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即从完整表象上升为抽象概念、实现抽象概念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再现, 在这两次转换过程中形成完整表象是最重要的一个纽带。有些概念, 即使学生构成了完整表象, 也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与交流。这时, 教师应重视利用画图表征策略, 让学生有效表达出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 与同伴交流, 促进概念的初步形成。

如“倍的认识”教学片断

1.电脑课件出示花坛场景图:红花2朵, 黄花6朵。

师:会用数学知识把它们比一比吗?

生回答后小结:我们可以比较他们的多和少。

师:还能换一种新的说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电脑演示:把黄花平均分成3份.

生:红花有1份黄花有3份

生:红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

师揭示:像这样, 把2朵红花看成1份, 黄花有3个2朵, 就是有这样的3份, 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

然后, 电脑出示:白兔2只、黑兔6只。男生2人、女生6人……等大量存在3倍关系的实物素材, 通过让学生圈一圈, 在学生心里建立对“1份”和“几份”的认识。凸显倍的概念本质, 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最后从众多素材中抽空圈内具体实物, 留下两组集合圈表示“3倍”关系。再指导学生用更简便线段图表示出来。

把文本概念上升为结构关系。这种图示越丰富就越能处理相关的变式情境。

2.改变几倍数, 及时类比、形成概念。

师:如果红花朵数不变, 增加一个2朵黄花, 两个2朵黄花, 想象一下黄花分别是红花的几倍, 为什么?

小结:怎样知道黄花是红花的几倍?

3.改变一倍数 , 凸显本、, 强化概念。

师:现在红花又开一朵了, 黄花还是6朵, 现在黄花是红花的几倍, 黄花还是2朵2朵圈一起吗?为什么?

在这个概念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让学生在概念表象建构的不同阶段, 运用不同的图式进行表征, 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

二数形结合数形结合, 引导学生画图表征理解算理

小学数学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 计算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既要在教学中注重算法多样化, 更要重视对算理的理解。我们应该意识到, 算理就是计算方法的道理, 学生不明白道理又怎么能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呢?在教学时, 应该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我认为数形结合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事实上, 许多计算内容的教学, 由于计算过程中的算理是极其抽象的, 所以学生上计算问题的课注意力不能集中, 容易开小差, 而且很多教师在上这样的课时也觉得很枯燥, 课上得很吃力。有些计算方法非常简单, 但是算理理解起来着实不轻松。倘若我们教师能够自觉地在课堂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 学生对于计算的过程记忆深刻, 对计算的算理理解透彻, 让学生从一节课中不仅学会计算方法, 更养成了一种自主学习, 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也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提升。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 学生如何理解为什么要先通分?如果教师充分利用分数直观图, 将数形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体会只有平均分得的份数相同, 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分子才能相加减的道理, 直观的理解通分的必要性及异分母加减法的算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学生表象清晰, 记忆深刻。

三、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画图表征理清数量关系

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面对一个具有现实情景的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要提取信息、建构意义, 有的应用题, 数量关系比较复杂, 学生往往容易出现提取信息不全、思考焦点偏离、基本数量关系理不清等不利于问题解决的情况, 这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图表征, 把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观图, 理清数量关系。

例如, 有这样一道练习:一个修路队修一条公路, 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1/2多50米, 第二天修了余下的1/2多200米, 第三天修了800米, 全部修完, 这条路有多长?

如果没有好的策略就难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解题思路, 此时借助画线段图是最直观的策略之一。我们引导学生顺应修路的过程, 画出线段图, 再根据线段图中的关系逆推。

这样, 在线段图的帮助下, 把隐性的关系凸显出来, 清晰展现出问题情境中各种信息的结构关系, 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直观支撑,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建构几何表象, 引导学生画图表征理解空间知识

几何表象的深度构建, 需要积累大量的实物感知经验和图式表象, 以及在此基础上表象的再现, 表象与图形的交互作用。因此, 合理引入画图表征策略可以弥补思维上的不足, 因为画图过程是动态的, 结果是静态的。鼓励学生画规范的示意图、个性的草图, 能帮助学生建立几何表象, 发展空间观念。

例如:江滨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 长10米, 修建时花圃的长增加了2米, 这时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2平方米, 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指名读题, 学生理解题意后师问:谁已经找到了解题方法?没有几个学生举手。这时教师适时提示:仅凭这些文字的叙述解决问题, 感觉有点难, 最好把这些条件和问题用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本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 光靠“读”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内化。教师的提示让学生在面对文字叙述一筹莫展时, 产生了画图的需要。

学生画图解答:

18÷3=6米。

师:6米表示什么?

生:增加的长方形的长, 也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师:谁帮你看出来的?

生:图帮我看出来的。

篇9:初始画图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画图策略;面积计算;直观示意图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苏教版第八册P89~90的内容,这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生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面积计算问题。本课的重点是教学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设计理念

创造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投入学习,我想,他们会学得更自在、更投入、更快速,这是我设计每一节课的主旨。另外,本节课在设计思路上,主要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探索思考,并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画图策略的优越性。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提醒自己能尊重伙伴,专心倾听,尊重知识,独立思考的学习情感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产生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难点: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策略富有个性地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谈话:同学们,能说说你对长方形的了解吗?

师生交流

谈话:能尝试画一个长方形吗?

学生作画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引入,在轻松的氛围中复习长方形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尝试画一个长方形,既为引入课题提供话题,又为本节课画图作了准备。】

谈话:老师也画了一个长方形,想看吗?我的这个长方形里还藏着许多小问题呢!你能解决它吗?

1.(多媒体出示:)

师:知道它里面藏着什么问题吗?

生1:根据长方形的长为8米,宽为6米,可以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8×6=48(平方米)

生2:根据长方形的长为8米,宽为6米,可以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8+6)×2=28(米)

2.(多媒体出示:)

师:这里面会躲着什么问题呢?

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和长为8米,可以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48÷8=6(米)

3.(多媒体出示:)

师:这么多小朋友都发现了这里藏的秘密,请大声讲出来吧!

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和宽为6米,可以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米。48÷6=8(米)

4.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看,这个长为8米,宽为6米的长方形要发生变化了,仔细看好喽: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怎么变的?

(演示长增加的变化过程)

提问: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宽没变,长增加了2米,面积增加了12平方米。

师:你能用手势把长方形的变化过程再演示一遍吗?

(学生手势演示)

5.(多媒体出示:)

谈话:如果要把宽缩短2米,长不变,这个长方形应该怎样变化?你能看着图用手比划一下吗?

(学生用手比划)

(多媒体演示宽缩短的变化过程)

师:请你结合图的变化过程说说你的发现。

生:长没变,宽缩短了2米,面积减少了16平方米。

谈话: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是棒极了,表扬一下自己吧!

谈话:同学们,上学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曾用过什么策略?(列表)其实,我们在解决稍复杂的面积计算时也有一种策略,那就是——画图。(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齐读课题)今天这节课中我们将要借助画图来解决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图自主发现图中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新课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自主尝试,体验策略

1.探究长和宽增加后的几种情况

(1)情境创设

谈话: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家新砌了一个花圃,宽8米(做出一个夸张的手势),可我的这位朋友啊,还嫌花圃小,想扩建成更大一点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学生提意见:增加长、增加宽、长和宽同时增加。

谈话:你们的意见真是棒极了,和我这位朋友想到一块去了。他在扩建花圃的时候啊,还琢磨出了三道题,打算考考你们呢!愿意接受挑战吗?

(2)挑战一

多媒体出示王叔叔的话:

“我家花圃长8米,我把长增加3米后,花圃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你们知道我家花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

师语:我们用什么策略解决这道题呢?(师手指课题,学生齐说——画图)

让学生在脑中想象长增加后的情景,并用手势表示。

学生动笔画图并思考,教师行间巡视,重点指导如何画好示意图。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草图到台前汇报。

预设:

生:用18÷3=6(米)求出宽。再根据面积=长×宽。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算式为:8×6=48(平方米)。

板书:18÷3=6(米)8×6=48(平方米)

(3)挑战二

多媒体出示王叔叔的话:

“我家花圃原来宽是6米,为了扩大面积,我把宽又增加了2米,所以面积就增加了16平方米,你能算出我家花圃原来的面积吗?”

让学生在脑中想象宽增加后的情景,并用手势表示。

学生画图思考,教师行间指导。

学生带着草图到台前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6÷2=8(米)8×6=48(平方米)

(4)挑战三

多媒体出示王叔叔的话:

“我家花圃长8米,宽6米,扩建后,长增加了3米,宽也增加了2米,你能算出我家花蒲扩建后,面积一共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吗?”

让学生在脑中想象长和宽增加后的情景,并用手势表示。

学生画图并思考,师行间巡视。

学生带着草图到台前交流。

预设1:学生把草图画成下面的样子。

集体讨论:这幅图符合题目的意思吗?为什么?

引导:图②部分是把长方形的长增加了3米,宽有没有增加?要使长和宽同时增加,必须怎样画图?

学生修改草图后,继续汇报。

预设2:把增加部分分割成三个小长方形,分别算出他们的面积再相加。列式为:3×6=18(平方米)2×8=16(平方米)2×3=6(平方米)18+16+6=40(平方米)(多媒体演示)

预设3:把增加的部分分割成两个长方形,算出他们的面积再相加。列式为:3×8=24(平方米) 2×8=16(平方米)24+16=40(平方米)或者:2×11=22(平方米)3×6=18(平方米)22+18=40(平方米)(多媒体演示)

(无论学生说出哪一种方法,都应该给予肯定。)

(5)小结:叔叔的这几道题,我们很轻松地就解决了,说说看,我们结题的法宝是什么?那你们觉得画图到底有那些优点呢?

【设计意图: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扩建花圃的情景,学生感到了数学的实用性,易于接受,从而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同时利用此情境引出三道关于增加长或宽的题型,这样的归类讲解,有利于学生形成思维模式,从而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2.探究长和宽减少的几种情况

(1)谈话: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出几道题目来考考叔叔?好,我们还以叔叔家的花圃为例,现在我们让他家的花圃变小好吗?那么,要使花圃变小,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交流得出:减少长、减少宽、长和宽同时减少。

(2)学生自由出题。

(3)交流汇报形成题目。

预设:

1) “叔叔家花圃原来长8米,为了缩小面积,现在把长减少了3米,这样面积就减少了18平方米,你知道叔叔家花圃的面积原来是多少吗?”

2) “叔叔家花圃原来宽6米,为了缩小面积,现在把宽减少了2米,这样面积就减少了16平方米,你知道叔叔家花圃原来面积是多少吗?”

3)“叔叔家花圃长8米,宽6米,为了缩小面积,现在把长减少了3米,同时把宽减少了2米,你知道叔叔家花圃面积一共减少了多少平方米吗?”

(学生编出的题目只要合理都应以肯定)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目做,要求先画草图。

(5)学生带着自己所画草图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想法。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长和宽增加的系列题型后,进行思维模式和策略的迁移,从而掌握长和宽减少的系列题型,巩固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策略。】

三、拓展应用,提升策略

1.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

2.课后思考(小黑板出示)

(1)一个长方形,长10米,宽5米,先将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5米,然后将宽增加5米,请问:面积有变化吗?

(2)一个长方形,长10米,宽5米,先将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3米,然后将宽增加3米,请问:面积有变化吗?

四、全课总结

上一篇:LED显示屏使用显示屏注意事项下一篇:农贸市场管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