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2022-05-1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在现今城市规模扩大、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城市对于建筑用地也具有了更多的需求。在本文中,将就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进行一定的研究。【关键词】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直觀的空间类型,如城市的公共绿地以及商业区域等。

第一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设计与实践探索

【摘 要】 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学习已成为成人学习的主流模式,传统远程学习环境已不再适应和满足新时代成人学习者的需求。文章在梳理了学习空间发展和PSST框架理论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构建了PSST框架下智慧学习空间设计模型,提出空间设计应遵循支持形式多元的教育、构建结构灵活的空间、统筹协调社会性因素、实现技术的融会贯通四项基本原则,并以福建开放大学“5G室联网实验室”为例对该模型加以验证与剖析,为智慧学习空间设计提供了范例。针对案例实践效果,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视频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析,发现师生整体满意度较高,对学习氛围、课堂互动、教学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支持了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但其应用绩效也受到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学投入等因素的制约。最后,通过研究总结了5G室联网实验室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对学习空间的后续改善与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PSST框架;混合学习;智慧学习;智慧学习空间;智能化服务;5G室联网;模型构建;OMO

一、引言

科技突飞猛进,技术应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推进了在线教学的快速发展,OMO(Online Merge Offline)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学习已成为新常态(胡小勇, 等, 2020)。至此,人们的学习迅速突破了原有学习空间的局限,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学习空间是承载学习活动的实践场域,未来学习空间正在改变教育机构为学习者和教师构建学习生态系统的方式,空间重构已成为当前各级学校迫在眉睫的任务(地平线报告, 2020)。开放大学作为中国远程教育的主力军,从其发展历程来看,远程教育的变革与创新离不開新技术和新系统的大力支持(张坤颖, 等, 2016)。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倒逼我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新变革。当今,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学习已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而新的教与学形式需要新的学习空间支持。作为支撑开放大学混合学习发生的学习空间该如何构建?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其效果如何?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备受远程教育研究者关注。

对于学习空间的关注,既需要理论层面的探讨,更需要实践层面的验证。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将依据PSST框架,以开放大学构建智慧学习空间为例,探讨其设计要素、原则与开发历程,并通过实践案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有理有据地加以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开放大学混合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提供有效借鉴。

二、文献综述

(一)学习空间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兴起,人们开始使用“学习空间”一词指代学习发生的场所。现今,在信息技术催化与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习空间的变革进入了加速阶段,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灵活交替,线上与线下融合已成新常态,使得学习既可以发生在物理空间中,也可以发生在虚拟空间中(许亚峰, 等, 2015),不断朝着虚实融合、智能化混合学习空间发展(吴南中, 2017),呈现出联通、融合的姿态(李爽, 等, 2020)。但许多新型学习空间建设项目多是仓促上马,盲目冒进,致使技术赋能先天不足,教学业务流程再造举步维艰,实践过程中还常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等弊病(陶春, 等, 2018)。有的学习支持不足、线上线下转换不畅,有的管理和使用不当(吴南中, 2017),有的设计观念陈旧、交互弱化和人机关系异化(李洪修, 等, 2020),有的甚至是为了创新而创新,重技术堆叠,轻人文关怀(曹培杰, 2016)。面对这些弊病,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学习空间开发的建议,但大都是对空间静态要素分析为主,缺乏要素之间动态作用和系统性分析,忽视了其内涵特征与关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塔卫刚, 等, 2018),有的偏于理想愿景,缺乏较为客观的经验支持,有的较为宏观,缺乏可操作性(许亚峰, 等, 2013)。这些都反映出学习空间设计与开发缺乏相关依据,急需一个合理的开发框架,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并提供规范化流程和标准,以指导未来学习空间的开发和评估。

(二)PSST框架及其启示

学习空间作为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是教育、技术和空间设计的交叉点。Radcliffe(2009)在下一代学习空间项目中通过检查教学法、空间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开发了PST(Pedagogy- Space-Technology)框架,被广泛用于指导各种学习空间的设计与评价。许亚峰等(2013)基于PST框架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未来课堂项目设计,从空间布局、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发了多个学习空间成功案例,获得业界广泛认可;Jenny Ng(2015)运用该理论设计了在线模拟法庭,诠释空间设计与评估过程,值得借鉴;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突出整体设计目的,利用PST框架优化了T & L Classroom学习空间(华子荀, 等, 2017);陈向东等(2013)在PST框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开发经验,考虑诸如学习空间权属、使用与管理、资金投入、方案可推广性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因素(Society),从而拓展为PSST框架。PSST框架将空间整个设计与开发生命周期分成概念与设计和实现与应用两阶段(如表1所示)。

该框架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是针对学习空间整体设计思考的,认为教育、社会、空间、技术四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教育作为框架的核心要素,也是空间建设的终极目标;空间和技术是物质保障,技术使得空间设计变得更为灵活、有效,而技术和空间的需求也对社会维度提出更多的要求,例如要求以更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等,它保障了空间和技术的利用具有规范性和可持续性,最终目的在于满足教育维度的切实需求。此外,PSST框架还以生命周期中所聚焦的核心问题驱动设计者不断自我追问,通过一系列逐步逼近最佳设计的迭代循环,使得空间设计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可见,空间的整个设计过程更像是在寻求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动态平衡。

三、智慧学习空间概念与设计

(一)概念阐释

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学习源于早期在线学习,迈克尔·霍恩和希瑟·斯泰克(2019)指出,它是一种颠覆性创新的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融合面授与在线学习的优势,使得教学更加灵活,既扩大了学习机会,降低教学成本,又支持个性化学习。汪琼认为OMO混合教学模式将成为各类高等教育院校主流教学模式(王世新, 等, 2020)。空间作为支撑混合学习发生的实践场域,根据其形态可分为以现代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为代表的线下物理空间和以信息技术支撑的线上虚拟信息空间,诸如学习管理系统、在线社区等,是两者的有机耦合(祝智庭, 2016)。因此,本文将智慧学习空间定义为以智能化学习环境为基础,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灵活地融合各种教学法、技术和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无缝融合,成为支持OMO混合学习活动的实质载体。

(二)设计模型

华子荀等(2017)在综合分析PST框架和优化新型学习空间的基础上,总结了空间设计方法,提出了支持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空间再设计的整体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混合学习特点,融入PSST框架四要素,提出了智慧学习空间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从空间规范化设计角度最大限度地实现线下物理实体空间与线上虚拟信息空间无缝融合,以支撑混合学习中线上与线下、正式与非正式等不同学习场景的自由、有序切换,为学习者提供完整的一体化学习支持服务,以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三)设计原则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围绕PSST框架“概念与设计”阶段所聚焦的核心问题,从教育、社会、空间、技术四要素提出了智慧学习空间设计准则。

1. 原则一:支持形式多元的教育

教学法应当与学习空间的设计紧密相连,以便共同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混合教学不只是传统线下教学和在线网络教學的简单叠加,它具有教学法交融、资源丰富、表现多样、交互多元等特点,意在多种教学策略比如讲授式、讨论式、案例式、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等的深层次融合,(王金旭, 等, 2018)。特定的空间自然是根据培养特定的教学模式来定义的(王左利, 2018),那么,呼应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该空间的设计应能支持形式多样的教育,实现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线下课堂教学与在线网络教学的有机融合。

2. 原则二:构建结构灵活的空间

合理规划物理实体空间与构建个性化虚拟信息空间,是满足多样化混合学习活动的基本保障。JISC(2012)认为21世纪学习空间设计格局应是具有灵活性的,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的教与学,是可以方便地被重新配置的。因此,在现代化的学习空间中应当科学规划功能区域,创设一个灵活、多用途、多场景的物理空间。同时,创设一个能够提供多样化学习技术工具,支持多终端接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虚拟信息空间,促进师生虚实无感知切换。

3. 原则三:统筹协调社会性因素

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学习空间设计通常是由教育技术学、建筑学、心理学、设计学等不同领域的人员来参与(陶春, 等, 2018)。但任何空间设计必然涉及由谁来主导顶层设计、参与、经费预算、归属权、使用管理、效果评估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这些都是需要统筹考虑的。这也是PSST框架对空间设计与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诉求。

4. 原则四:实现技术的融会贯通

技术接受模型(TAM)认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用户使用信息技术意向的两个决定因素(陈渝, 等, 2009)。学习空间中每一项技术选择,都应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既要斟酌其实用性、可靠性和拓展性,又要着眼于消除各种技术及其技术载体与空间塑造存在的隔阂,以期融会贯通。目前,物理空间重构已不是难事,而代表未来趋势的在线学习平台却设置了太多障碍。尤其是开放大学系统内部系统多、APP泛滥、数据孤岛等问题盘根错节,用信息化手段制造了大量信息化障碍(荆德刚, 2020)。因此,以大数据流通为基础,打通学习空间中教、学、管、测、评等各个环节,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闭环是关键。

四、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的实现与应用

基于智慧学习空间模型和设计准则,福建开放大学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管理与服务”课题,深入调研开放大学体系信息化支持服务现状,瞄准智慧校园新基建背景,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了智能化、个性化、灵活的OMO智慧学习空间——5G室联网实验室,作为“互联网+”时代开放大学新教育基础设施。本文以5G室联网实验室为案例,利用PSST框架从教学法、社会管理、空间布局和技术赋能四方面对其开发历程、内容和功能进行诠释。

(一)教学方法

传统“视频点播+网页浏览”学习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成人知识更新、技能提升和自我完善等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开放大学对打赢质量保卫战的总体要求,正逐步向深交互、多元化、个性化的混合学习转变(荆德刚, 2020)。根据混合学习模式和成人学习者特点进行教学法的改变,既要利用远程教学消除时空限制,实现教学资源的自由流通,又要依托空间进行线下面授和交流讨论,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基于这种教学法,对面授活动与在线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避免活动和内容的重复,完成集中面授、小组协作、视频互动、在线答疑等多种方式灵活、有序切换,实现高效的混合教学。

(二)社会管理

5G室联网实验室项目邀请了开放大学省、市两级办学点的师生、管理者、专家、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参与方案论证,共同设计了标准化空间模型,最终拟定可行性方案,实现了多方高度认同。该项目属于学校重点工程,自筹经费建设,空间建成后划拨教学部门使用与管理,信息化职能部门协助技术支持,并依据管理制度,实行在线预约,保障了空间规范化高效使用。此外,标准化、模块化的空间设计方案更有利于推广。

(三)空间布局

调研显示,开放大学多数学习场所与普通高校的教室布局相差无几,甚至与中小学“秧田式”桌椅安排一模一样,已经不适应成人混合学习。因此,空间的全新定义与设计意义匪浅。为满足开放大学“学历教学、社会培训、学术研讨”三位一体多功能要求,将物理空间规划成教学区、访谈区、研讨区、协作学习区、设备区、储物区等功能区,配置可拆分、拼接的移动桌椅,为学生提供灵活、开放的小组协作空间,创造更多的表达空间,满足成人学习者合作、表达、展示的诉求(如图2所示)。此外,空间整体要求美观、环保、安全,统一校园标志,体现开放大学终身教育理念和人文气息。考虑到空间与教室走廊、外墙等周边环境的协调性,设计以温和、明亮的淡黄和白色基调为主,巧妙结合课桌椅颜色、光照,为师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积极的空间环境。虚拟信息空间则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讨论、协作、学习、分享等多种交互形式,通过统一友好的界面,支持课程创建、学员管理、资源共享、考试测评、视频互动、教学评估、证书生成等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在线学习自然仿真接入,实现虚实网络空间有序切换。

(四)技术赋能

5G室联网实验室是以智能环境为基础,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广泛联通、虚实融合、多端适应的灵活、开放的系统架构,为广大师生、教育管理者提供集约化、智能化服务体系,为实现智慧空间、智慧管理、智慧教学赋能。首先,空间的“智慧”关键在于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泛在、高速、低时延5G技术加持下,创新实现了跨校区、多场景的异地教学课堂的同步互动,还可将课堂搬到成人学习者所熟悉的工厂、车间、农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教学点,实现无边界学习空间,契合了“开放、终身、共享”办学理念,最终形成了虚实融合、线上线下联通的智慧学习空间(如图3所示)。

智慧管理是技术赋能的重要表现,为教育管理者提供了集约化管理服务,实现对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过程性评估、物资等的管理,促进空间高效率使用和规范化管理。譬如教学管理,提供智能考勤,学生通过人脸识别签到,实现教学表情行为大数据评估;支持学校督导在线巡课、远程听评课;设备智能管理,实现对空间各类基础设施进行一键式控制。此外,智能感知模块优化室内温湿度,提高空间舒适度。

当然,技术赋能于教学是空间价值体现的核心目标。5G室联网实验室实现了对远程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覆盖,为开放大学成人学习者构建了虚实交互的学习空间,实现多场景学习。课前,教师在云端进行智能备课,实现个性化教学资源推送;课中,面授课堂与线上教学融合,师生根据学习需要从“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多样化学习场景中灵活选择,本地主讲、远程并班教室、异地学员等同时进入虚实融合的教学场景,同时采用视频实时交互、教学数据分析、自然纸笔交互等智能化互动方式,实现教与学融为一体的个性化互动学习。随着5G网络的融入,将极大地提升网速、缩短时延,为开放大学“5G+超高清、5G+VR全景”直播、远程实时互动、大规模并班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完成学习场景适应性按需切换。对于混合学习来说,一方面,实现通过连接和协调学习过程中各种教学媒体,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设计,以提高混合学习绩效;另一方面,支持大规模视频实时互动,实现开放大学跨校区、多地域中各级教学点无差别联通和联动,形成智慧、开放、共享的学习网络。课后,随着学习过程、大量学习表情与行为、笔迹等数据的生成,进行过程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给评估仪表盘,促进教师个性化学习辅导与教学诊断,优化远程教学。目前,建设了覆盖左海和桂山两校区5G虚拟专网和SPOC公共服务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该SPOC云平台拥有高度开放共享功能,还与学校数据中心完成对接,形成了集约化、智能化在线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师生提供了良好、便捷的学习体验。

五、实践效果与评析

物尽其用,作为新一代远程教学支撑体系,5G室联网实验室被广泛应用于福建开放大学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中。为了进一步检视其实践效果,本文借鉴宋畅等人(2015)提出的未来学习体验中心应用效果评估模型,并结合开放大学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视频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评析(如图4所示)。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5G室联网实验室为案例,调研了在5G室联网实验室上课的180名学生;随机抽取学校8位教师用户进行访谈,其中省校5名,分校3名,男女各半,文理各半。另随机抽取其中3位教师分别在不同教室的授课实录进行视频编码分析。

(二)研究工具

1. 调查问卷

依据PSST理论和上述评估模型,结合赵苹等(2016)构建的学习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从用户体验视角围绕空间虚实环境、互动协作、学习氛围、情感体验、能力提升和服务水平7个维度,对学生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者初步拟定了问卷初稿,然后进行专家信效度检验,问卷经过了3位教育技术专家的修订;问卷信度检验采取内部一致性检验,抽取30名学生进行前测,问卷总体信度Alpha值为0.896,信度良好;根据每个维度的一致性检验,修改差异较大的选项;经过修订与完善后确定最终信效度可靠的调查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每一项陈述有“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五种选项,分别记为1、2、3、4、5。调研对象为参与体验的学生,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67份,回收率92.8%。其中,有效问卷153份,无效问卷14份,有效率92%,问卷信度Alpha值为0.912。

2. 访谈提纲

本文采用访谈法对教师满意度进行调研,并根据评估模型设计教师访谈提纲,含封闭式和开放性问题各6个。封闭式问题围绕5G室联网实验室基本功能和特色功能展开,教师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没有用过”6个选项中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开放性问题,针对5G室联网实驗室对开放大学远程教学的影响,从教学改革、教学互动、资源共享、课堂创新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8名受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体验回答。

3. 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的视频分析有助于客观呈现教师的教学变化情况,可以辅助解释教师教学决策的变化行为。赵瑞军等(2020)从教学方法、技术使用和特色3个维度的10个具体教学事件对教学过程视频进行全面分析(如表3中编码)。本文选取了3位教师在传统多媒体教室和5G室联网实验室针对同类型课程内容录制的6节课进行视频分析。

(三)数据分析

问卷数据采用SPSS 26.0进行分析。通过统计问卷各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分析学习者对“5G室联网实验室”的满意度;访谈记录采用人工编码进行分析,研究者通过访谈记录,结合访谈问题,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视频分析借助NVivo12软件,采用边转录边编码的方式进行编码分析。

(四)研究结果

1. 学习者满意度调查

學生对智慧学习空间的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84,标准差为0.57,表明学习者对该空间整体满意度较高,各个方面的满意度趋于“同意”,且一致,取得了良好效果。

其中学习氛围、情感体验、实体环境、互动参与度这四项满意度大于总体均值,说明学生对该空间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能够满足成人学习者的需求,给予了较好的体验。学习能力、虚拟环境、服务水平满意度略低于整体值(M=3.84),说明这三项没能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或与学习者预期存在偏差,需要进一步了解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优化。如表2所示,学习氛围最高(M=3.94),情感体验次之(M=3.90),说明学习者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到满意,也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满意度较高的是实体环境(M=3.85),互动参与度与整体值持平(M=3.84)。满意度稍低的是能力提升(M=3.83),表明空间对提升学习者学习能力方面还不够理想;满意度最低的是服务水平(M=3.67),说明该空间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特别是5G体验有待提升,缘于5G覆盖面以及终端设备的普及率仍然不高,难以真正使用到5G带来的高速传输、便捷的传感设备的支持和教学服务的泛在支持。

2. 教师满意度调查

(1)使用情况及满意度

5G室联网实验室具有远程并班、视频实时互动、课程直播、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及其他特色功能,这些功能均存在没用过的现象。对于远程并班和视频实时互动这两项功能,受访教师均表示认可,感到非常满意,但只有4名教师使用过。教师F指出“远程并班和视频互动是两大亮点,但其功效还取决于室联网的覆盖面”。大数据分析有7位教师使用过,表示满意;课程直播功能有6名教师使用过,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实验室的一些特色功能也获得了教师的认可,教师D认为“智能签到、在线抽奖、测验、辩论、头脑风暴等一些特色小功能,如果活动设计合理,还是能发挥大作用”。

(2)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①组织形式灵活,互动手段多样,教师满意度高

历经一年的教学体验,受访教师均认为空间个性化设计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并在课堂上有所体现,能够很好支持线上线下混合一体化教学设计。尤其是虚实融合空间和活动的桌椅有利于协作探究等灵活组织形式的实现。引用教师H的话说“如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这更像是一个舞台”。7名教师认为该实验室很好地实现了正式与非正式、线上线下学习空间的无缝融合,突破了成人学习的时空限制,将学习与真实生活、工作情境有机融合,推动了成人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另外,有教师认为空间中的在线辩论、头脑风暴、投屏分享、摇一摇抽奖、抢答等丰富的互动手段,使得课堂精彩纷呈。

②部分技术元素冗余,系统稳定性有待提高

该实验室中部分技术元素存在较大争论,有3名教师认为一些技术元素有些冗余,有的却还需要加强。譬如6名教师表示昂贵的全景相机几乎没有用过;教师G提出要增加智能储物柜,便于物品存放;教师A认为电子白板缺少人性化设计,过于高大,不利于书写;3名分校教师则谈到了成本问题,希望有多种弹性设计可选方案,有利于推广。此外,教师B反馈SPOC云平台导航太复杂,层级过多;教师C表示在线预约服务流程不太通畅,其智能集成度有待优化;教师E指出“软硬件的兼容性还不够,我使用安卓手机投屏分享,还需要安装插件,较烦琐”,等等。

③推动远程教学改革作用还有待发挥

所有受访教师认为该实验室为创新远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其教学效果也表示认同。比如教师E针对成人“英语学习疑难杂症”,推进多模态学位英语教改,策划混合教研活动;茶学专业教师A践行“康养学游”理念,把直播课搬到了茶农场,营造了真实职业教育情境。当然,有3名教师反映基于新技术的教育环境给他们带来了新挑战,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与传统教室相差无几,还有教师表示教学模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投入。如教师B认为空间变革有助于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教师H认为“在新空间对远程教学模式的影响过程中,教师个体能动性、技术素养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虽然仅有教师D“根据空间特征等特点进行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教师还是认可5G室联网实验室具有改变学习模式的潜力,但真正发挥作用可能还需要教师与空间、学生的磨合。在访谈中,有6名教师希望能够尽快接受专门的培训,快速上手。

3. 课堂实录视频分析

运用NVivo12.0软件对三位教师在两种类型空间中的6节课堂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分析,得到的详细数据编码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发现,三位教师在新型学习空间的教学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教师讲授的比例大幅度降低,离开讲台时间有明显增加,教师更加倾向于使用小组汇报、课堂讨论方式开展教学,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也有所增加,同步课堂已被广泛应用,师生距离明显缩短,同时T2和T3两位教师利用双向视频与异地学员进行互动,异地学员随时接入,参与课堂活动;在传统教室中使用板书,但在新型空间中教师板书行为几近消失,其他技术应用没有显著变化。不过,3位教师教学结构变化也不近相同,T2教师在两种空间中教学变化较小,而T3变化较大。此外,3位教师在新型学习空间中还积极利用空间施展一些特色教学策略,比如发起“头脑风暴”,对讨论结果进行词频分析,或是扫码“摇一摇”抽奖,或是随机“抢答”策略,用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活跃课堂氛围。

六、总结与讨论

本文根据PSST框架理论和评估模型探索了开放大学师生对5G室联网实验室的满意度及其对远程教学改革的影响。根据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一)5G室联网实验室创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师生满意度较高

未来的学习空间不仅能将真实课堂延伸至教育的每个角楼,还能建立师生间同步或异步互动,让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进行得更加自然和高效(张子石, 2015)。研究结果表明,5G室联网实验为成人学习者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突破了时空限制,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得到了师生一致认可,这正是空间设计要达到的目标;学习者的情感体验满意度较高,表明5G室联网实验室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可以轻松、灵活地学习,满足了其协作探究、远程互动、在线学习等学习需求,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学习提供了有效支持。

有研究表明,技术丰富的学习空间能激发其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关键能力,改善学习绩效(宋畅, 等, 2015)。但本文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绩效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学生的满意度不高,说明成人学习者对能够改善其学习策略、提升学习关键能力和学习绩效并不认可。这可能有几个原因:①成人学生在5G室联网实验室中多是短暂性的主题式研讨学习,而能力和学习绩效的提升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②不同的课程性质与教师的授课方式同样起着重要影响,有可能课堂中缺乏有效提升学生两方面能力的活动设计,教师没有充分利用5G室联网实验室功能。因此,5G室联网实验室在后续使用中,如何更好利用优势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实践,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二)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学投入影响5G室联网实验室绩效发挥

Kenn Fisher(2005)在针对Linking Pedagogy and Space研究和Radcliffe(2009)PST框架理论中强调信息化社会,课堂教学应考虑技术、教学法和学习空间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有效整合是关键。尽管5G室联网实验室为开放大学教师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投入对空间使用绩效影响较大。开放大学体系教师学科背景各异、信息素养参差不齐,许多教师对技术不熟练,对空间设计不够了解,没能合理发挥新型空间优势,使用效率低。如许多教师已习惯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对投屏分享、视频互动、在线讨论等一些特色交互功能没有充分运用;教师对设备操作也存在一定困难,很多教师不能熟练使用iPad进行全流程化教学,导致课堂不顺畅。教师的积极情绪和教学投入对信息化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赵呈领, 等, 2017)。在访谈中,部分教师要么思想保守、故步自封,要么缺乏主观能动性,不愿投入精力,对新技术支持下的混合教学缺乏自信心和动力,影响了空间作用的发挥。

学习空间蕴含着“通过信息技术增强来促进学习者学习”的隐喻(许亚峰, 2015)。新技术、新环境投入运行被教师所接受,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建立专门培训课程是缩短适应进程,解决空间、技术和教学法整合的有效途径。

(三)5G室联网实验室促进课堂互动,改变远程课堂教学结构

有效学习的发生是个体建构和群体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社群强调学习者的互动、协作和交流(黄荣怀, 等, 2012)。国内外研究表明,未来的学习空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社会性交互(许亚峰, 等, 2015)。研究结果显示,成人学习者对5G室联网实验的课堂互动参与度、学习氛围持较高的满意度,其互动功能也得到了教师较高的认可,表明基于PSST框架理论设计的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可以促进成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5G室联网实验室作为新型的学习空间,具有先进且智能化的教学设备、灵活的布局、便捷的桌椅移动性等特点,支持远程并班、实时互动,便捷的交互手段,消除了师生互动的障碍,增加师生、生生互动机会,增强教与学的体验。此外,在教学过程视频分析中发现,教师讲授比例大幅降低,师生互动行为有所增加,教师站位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本文认为“5G室联网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互动,改变了远程教学课堂结构,对教学过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七、建议与展望

(一)优化学习空间,提升师生用户体验

学习空间设计与开发历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设计与再设计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陈向东, 2013)。针对师生用户反馈系统兼容性、服务水平、推广覆盖面、5G体验等方面的问题,应及时优化。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①優化导航结构,简化菜单层级,提升用户体验;

②完善在线预约功能,实现与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对接,提高空间使用效益;

③提升空间舒适度和服务水平,如增设智能储物柜用于师生物品存放,实现无线WiFi无感知认证与集成无线打印,提升泛在学习支持服务质量;

④设计多样化的空间模型,弹性化资源配置,促进开放大学各级办学点依据自身条件、地域特色和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地科学选型,更好地实现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推进全省5G室联网体系建设;

⑤利用网络切片技术,搭建超高速、低延时、广联接的5G虚拟教育专网,联通市、县各级办学点的学习空间,提升师生用户远程互动体验。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1. 树立“互联网+”教育理念

积极的情绪和教师主动投入直接影响着教师自我效能感(胡琳梅, 等, 2016)。作为“互联网+”新型高等学校,开放大学教师应树立“互联网+”教育理念,不仅要主动接纳学习空间变革的现实,还要积极适应新技术支持下新的空间样态,围绕开放大学育人目标,精研一体化混合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实践,促进线上线下虚实空间完美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2.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首先,开放大学教师应有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其次,提供针对5G室联网实验室的空间、技术、教学法有效整合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快速掌握空间使用,尽快适应新环境;再次,建立新的动力机制,激发教师内在的学习动机(闫冰寒, 等, 2019),如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金课大赛”等活动,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最后,构建创新教研共同体,开展优秀案例研修,分享与推广成功经验,提升教师教学转型能力(蒋立兵, 等, 2016),为教师快速适应新型空间提供有效支持。

本文立足于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建设实践,运用PSST框架理论,构建了智慧学习空间模型,并付诸实践。继而针对其实践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发现5G室联网实验室得到师生较高的认可,促进课堂互动,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有效支持了混合学习,但其应用绩效还受限于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学投入,并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目前,本文还只是从师生满意度、访谈、课堂实录分析的视角进行了调查,缺少学习成绩、过程表现等的具体客观数据支持,具有一定主观性,在后续研究中将通过实验干预等客观手段进行实证研究。未来在条件成熟时,将全面深入研究5G支持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曹培杰. 2016. 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 教育研究(10):46-51.

陈向东,陆蓉蓉. 2013. 新型学习空间[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渝,杨保建. 2009.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发展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6):168-171.

胡琳梅,张扩滕,龚少英,李晔. 2016. 情绪调节策略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课堂情绪和教师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教师教育研究(1):49-54.

胡小勇,易锡添. 2020. 新冠疫情影响中小学在线教研的发展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9-77.

华子荀,马子淇,丁延茹. 2017. 基于目标导向“教学法—空间—技术”(PST)框架的学习空间再设计及其案例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76-81.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 2012. 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 开放教育研究(1):75-84.

荆德刚. 2020. 开放大学改革:使命、发展与挑战[J]. 开放教育研究(4):4-11.

李爽,鲍婷婷,王双. 2020. “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空间观:联通与融合[J]. 电化教育研究(2):25-31.

迈克尔·霍恩,希瑟·斯泰克. 2019. 混合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 聂风华,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宋畅,刘月,陈悦,李秋菊,江丰光. 2015. 未来学习空间应用效果评价——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学习体验中心为例[J]. 开放教育研究(6):39-52.

塔卫刚,张际平. 2018. 我国学习空间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 远程教育杂志(6):31-40.

陶春. 2018. 教学空间重构下的理念变革[J]. 中国教育网络(7):13-14.

王金旭,朱正伟,李茂国. 2018. 混合教学模式:内涵、意义与实施要求[J]. 高等建筑教育(4):7-12.

王世新,郑艺龙. 2020. 汪琼:混合教学有望成为高校主流教学模式[J]. 中国教育网络(9):30-32.

王左利. 2018. 正在发生的教学空间重构[J]. 中国教育网络(7):11-12.

吴南中. 2017. 混合学习空间:内涵、效用表征与形成机制[J]. 电化教育研究(1):21-27.

许亚锋,尹晗,张际平. 2015. 学习空间:概念内涵、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82-94,112.

许亚锋,张际平. 2013. 面向体验学习的未来课堂设计——基于改进的PST框架[J]. 中国电化教育(4):13-19.

闫寒冰,苗冬玲,单俊豪,魏非,任友群. 2019. “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方向与路径[J]. 中国远程教育(1):1-8.

张坤颖,王娩娩,张家年. 2016. “互联网+”视域下新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与思考[J]. 远程教育杂志(2):82-89.

张子石,金义富,吴涛. 2015. 未来教育空间站网真教室的设计及其核心价值[J]. 远程教育杂志(4):106-112.

赵苹,马江宝. 2016.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评价研究[J]. 图书馆学刊(2):26-29.

赵瑞军,陈向东. 2020. 学习空间影响教师教学决策过程的个案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5):64-75.

祝智庭. 2016. 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 开放教育研究(1):18-26,49.

2020 EDUCAUSE Horizon Report. [EB/OL]. [2020-5-18]. https://library.educause.edu/resources/2020/3/2020-educause-horizon-report-teac hing-and-learning-edition

Fisher, K. (2011). Linking pedagogy and space [EB/OL]. http://www. eduweb.vic.gov.au/edulibrary/public/assetman/bf/Linking_Pedagogy_an d_Space.pdf, 2011-10-17.

Jenny Ng. (2015). Innovating with Pedagogy-Space-Technology (PST) Framework: The Online Moot Court. Learning Communities,(12): 52-65.

JISC. 2012. Designing spaces for effective learning:A guide to 21st century learning space design [EB/OL]. http://www.jisc.ac.uk/uploaded_documents/JISClearningspaces.pdf, 2012-08-23.

Radcliffe, D. (2009). A pedagogy-space-technology (PST)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learning plac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Spaces 2008 Colloquium(pp.11-16). Brisban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收稿日期:2019-12-17

定稿日期:2020-12-24

作者簡介:阳亚平,硕士,讲师,福建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350013)。

丁革民,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350117)。

陈展虹,博士,教授,本文通讯作者,福建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350013)。

责任编辑 韩世梅

作者:阳亚平 丁革民 陈展虹

第二篇: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初探

【摘要】在现今城市规模扩大、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城市对于建筑用地也具有了更多的需求。在本文中,将就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直觀的空间类型,如城市的公共绿地以及商业区域等。而在现今城市建筑用地愈发紧张的情况下,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需要做好该类空间的重点把握。

1、底层架空空间特点

1.1地域性

在底层架空空间设计中,其具有非常明显的气候条件。通过底层架空空间方式所形成的阴影空间,不仅能够在实现一定区域遮阳避雨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种利于交往的公共开放空间,且能够对建筑的景观层次进行积极的丰富,在造型方面也具有较为强烈的对比风格,并因此对轻巧、通透的建筑风格进行形成。而在北方区域,则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在节能保温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不能够对架空设计方式进行充分的应用。具体设计方面,首先需要做好架空空间尺度的注重,如果其层高高度过高,可能因过于空旷而在亲切度方面产生一定的不足,而如果过低,则很可能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压迫感。其次,需要做好环境意识的注重,在做好细部内容设计的同时对亲切的气氛进行营造,避免其单纯作为杂物以及管线的堆放区域。

1.2灰空间

所谓灰空间,即是半室外、半室内的空间,对于底层架空空间来说,其可以说是对灰空间概念的充分体现:第一,其具有顶部结构,则能够在遮阳避雨的同时减少外界气候因素的干扰,为人们营造出一种舒适、安全的活动环境;第二,其并不存在围护结构的设置,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视觉并不会受到影响,且能够在此条件下引入更多的室外景观以及自然光线。同时,其在室内外空间方面,并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设置,在相互融合、模糊界限的同时对更多的自然因素进行了引入。具体设计方面,在该空间内可以对水体、小品、招牌、灯柱以及绿化等设施进行引入,使人仿佛处于架空空间的同时又好像处于自然环境当中,即在具有室外自然亲切感觉的同时也具有室内的环境气氛。对于该种特点来说,其正是该类型空间同其他空间类型所存在的重点差异,也是其最具魅力的空间形式。

1.3开放性

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公共空间具有更高开放程度时,其则将更加受到市民群众的欢迎。对于建筑底层架空空间来说,其就具有非常高的开放程度,可以说是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布置的重要手段。在有的设计中,在裙楼屋面位置,高层塔楼的结构转换层以较高的层高架空,结合裙楼屋顶平台进行环境设计,对裙楼屋面而言是底层架空,而这也可以将其视为是建筑底层空间较为特殊的设计方式,在该种方式中,其能够对具有较强私密性以及归属感的公共空间进行营造,在现今香港地区应用的较为广泛,并逐渐出现在我国南部沿海城市当中。而在现今城市开放性发展的情况下,该种设计方式也同城市整体空间开放的趋势以及要求能够良好符合。此外,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在建筑设计中非常注重城市公共空间同底层空间的连接,并对架空地层公有化思想进行了提出,在为市民创造出连续、通透步行空间的同时对相关的法规进行了制定,也是未来地层架空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

2、底层架空设计应用现状

目前,在我国城市中底层架空设计主要的应用类型有:第一,公共建筑。对于现今较多建设的高层建筑来说,可以通过巧妙方式的处理使底层部分形成丰富的空间形式。入口缩进以及底层架空则是较好的处理方式。对于底层架空来说,则能够在城市中高密度的环境下对宝贵的用地进行获得,在将建筑、道路以及广场空间进行积极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开放、通透特征的开放空间,以此为市民提供较好的休息场所。同时,其也能够对人流拥挤情况进行改善,在对部分主要公共场所进行连通的同时对城市空间层次进行增加。可以说,通过该种设计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实现建筑、城市同人间的关系进行了加强;第二,住宅建筑。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底层架空也是经常应用到的一种方式,对于自然通风以及空气对流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底层架空来说,其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模糊特征的设计思想,能够将其应用在很多用途当中,通过其同城市一体化设计方式的应用,也能够起到对居民生活以及城市交通进行联系的作用。

3、底层架空空间设计要点

对于底层架空空间来说,其属于半封闭特征的空间类型,顶面为封闭,而四面则至少有一面为开敞特征。如果该空间有一面为开敞,则一方面人流量较少,且空间光线较暗,属于具有稳定特征的空间类型;如果其两面为开敞,则具有相邻以及对开这两种开敞方式,一般为2个或者多个空间的过渡空间,具有较大的热流量特点,且可以对一定的公益设施进行设置。对于底层架空空间来说,其具有非盈利以及公共服务的功能特征,经常应用在市政管线、活动器械以及绿化小品的设置当中。通过对建筑底层的架空,则能够使楼底在具有较好散热特征的同时对穿堂风进行形成,能够在防湿、防潮的同时使建筑内外空间形成较好的绿化渗透以及空间延伸。而在大楼底层位置,也具有前后相互贯通的通道,对于该种情况来说,其虽然能够对侧风区形成的强烈气流进行降低,但在通道中也可能因此存在强气流情况,并因此对路过开口位置以及出入大楼的行人产生威胁。对此,对于该种情况则可以对能够移动的旋转门以及自动门等设施进行设置,对出入安全以及风雨抵挡形成兼顾的作用。而该种底层贯通原理的另一种应用方式就是将中空设计放置在同建筑地面具有一定高度的位置,以此在将地面风环境影响进行降低的同时使建筑具有更低的风力。

结语:

在现今城市发展中,底层架空空间已经成为了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文中,我们对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实际设计中能够把握重点,提升底层架空空间设计质量。

作者:魏欣

第三篇: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探析

摘 要:现代景观已经不单单只是传统意义上仅仅具有观赏功能的景观了,经过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進步,景观承载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功能,并且,景观的意义也在进一步的丰富之中。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就恰好将景观的这个意义体现了出来。本文主要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进行了介绍,并且分析了如何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进行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加大众化和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公共开发空间;景观设计;整合

本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主要从点、线和网等方面来进行,希望可以通过将点和线有效的融合,从而实现功能多样的公共开放空间体。

1、景观的大众化

景观是在十六七世纪的时候产生的,原来是欣赏风景画,后来转变为对现实风景的欣赏,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在景观中纳入了土地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意义。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在美国的社会变革中,出现了西方景观学专业。在以往的景观设计中,是以乡村墓园和花园设计为对象,这些设计的尺度比较小,并且服务的对象是少数人。直到爆发了第一次现代工业主义,加上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扩大和增长,在这种背景之下出现了公园设计理念。在这种公园设计理念中,将社会、政治、环境以及技术和美学等因素都综合融入进去了,并且最大的改变是服务对象开始变为多数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公园就是美国的纽约中央公园,它也是第一个将服务对象变为大众的公园。但是,这种公园只是建筑群下的绿洲,直到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的提出,才将公园的意义向外延伸。城市开放空间从形式上来说,就是改变了那种服务贵族和特权阶级的特点,转为了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所以说,城市景观的发展,是一场大众化和平民化的过程,所以,在城市现代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中,也应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2、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含义指的是在城市中室外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为人民提供一定的活动设施,这里的活动设施不应该包括基础设施,并且是各类公共活动的载体以及是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和空间。公共开放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平等使用,它是不受权利限制的;而且,这种平等还不局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也是平等开放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公共空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一种包容性和自由的精神。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主要是由点状空间,比如广场、公园等;线性空间,比如步行轴、绿化轴等共同组成了这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1) 点状空间景观设计

点状空间是现代城市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形态,比如公园、广场和街头绿地等等,以点的形式分布在城市之中。在进行点状空间设计的时候,应该重视空间的可达性,可达性的意思就是要对无障碍设计产生足够的重视程度,让人们在其中的活动能够更加的快捷,不仅仅限于老年人以及其他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也包含着全部人群,所以,总结起来说就是在保证残疾人活动功能的基础上,全部人群都能进行使用的一种公共空间。可达性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市民的距离、时间、内容、费用等因素,并且要保证残疾人、老人儿童利用活动场地、休息设施以及服务设施的质量,可以在点性空间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可达性设计,比如扶手、照明的细节。

(2) 要设置功能齐全不同层次的开发空间场所

应该根据所处地段的环境特点等要素,设计出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使用的开放空间,并且还应该具有齐全的功能,从而可以让人们实现多样化的活动。

(3) 注重与周边实体空间相结合的连续性设计

要根据所在地段的环境特点,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与整体的环境保持协调和统一,设计出具有连续性的空间和环境;为了丰富空间的层次,还可以有效的利用周边的建筑物,从而与外部环境有效的协调和统一,让内外部空间均能够为人们的使用提供便利和优点。

(4) 注重微观环境的生态设计

在设计和布置外部环境的时候,应该要将地段的风向、土地植被以及气候等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设计出最优的方案,从而方便人们进行户外活动。一般来说,主要考虑的因素应该是阳光、气温和风向。

(5) 结合人文景观环境,建立一种精神

一个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只有具备了文脉的积累和传承,才能让人们感受到人情味,才能感受到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6) 线性空间景观设计

在连通性方面,连通性是在线性空间规划建设中的关键。因为时代的进步,城市发展的同时,社区也在不断的扩大,这样就会孤立了点状的空间,而线性空间的作用就是将这些被孤立的点性空间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城市中的缓冲带建设和提供更多人们活动的区域。并且,线性空间也可以有效的连通公园、居住区、学校、公共设施等场所,这样就可以方便人们的出现,同时便于人们接近自然,基础设施的利用度也会大大得到提高。

可达性:人们使用公共开放空间的方式、频度的重要因素就是线性空间的区位。美国的一名研究者曾经提出了绿道使用的距离衰减规律,指出如果从居住地到绿道的距离很远的话,就会影响到使用的效果。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线性空间的可达性。

(7) 与机动车道的交叉设计

线性空间的设计,可以提供更多的交通方式来让人们进行选择。因为线性空间的两边都是美丽的风景,这样人们在往返的途中,就能够进行欣赏。可以建立起与机动车道完全分离的非机动车道系统,从而提供一种健康的绿色通行网络。如果是小路,就可以设置一种交叉路口,有效的连接绿道和机动车道,但是应该将清晰的标志布置那里。

(8) 设计的人文关怀

应该按照人们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线性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应该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步行者、残疾人以及滑板者的安全和健康通行。要通过线性空间来有效的连接社区,从而促进市民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在绿道的沿线还应该依照人们的具体需求,布置一些必要的生活基础设施,比如停车场、休息椅、垃圾箱等,方便人们的出行,从而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9)生态和文化景观特色保护

应该在保证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来设计和规划线性空间。在生态保护方面,应该给人和动植物提供栖息的场所,保持多样性的生物,对气候进行改善等;在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文化景观特色保护方面,应该将线性空间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环境之间的有效的缓冲带,即能方便人们出行,也能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3、点状空间和线性空间的景观整合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应该将点性空间和线性空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点状的灵活空间形态和线性空间有效的连接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线性空间可以有效的连接点性空间,将破碎化的景观实现综合化。而在线性空间中融合一点点性空间,就可以丰富线性空间的内容,让其不再单调。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整合的意思就是仔细研究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的整合就是整理和组合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系统,从而实现城市空间的连续和完整,引导人们进行连续性的活动。

4、结语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是面向大众的,在设计中应该有效的融合点性空间和线性空间,实现空间结构上的多样化重叠。

参考文献:

[1]吴雅婷,肖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2):188-191.

[2]毕翼,刘宏江.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J].中华建设,2011,2(11):111-112.

[3]聂柯.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2007,3(12):122-123.

作者:周刚

上一篇:民族民间艺术论文下一篇:现代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