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内部开放空间论文

2022-04-24

摘要:商业建筑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具有独特的经济再生价值,有效的完善其建筑设计的要点将强化商业建筑的整体使用功能,体现商业建筑的实用价值。本文首先概述商业建筑,简述商业建筑设计的特点,再对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借鉴。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商业建筑内部开放空间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商业建筑内部开放空间论文 篇1:

商业建筑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建筑设计的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重要,在设计中,要以当地的具体地形特点,选择能见度高的地方,吸引客流量,满足商业建筑设计的商业功能、空间活动功能,体现城市发展的商业精髓。本文首先从商业建筑策划出发,进而分析现代商业建筑的内部、外部设计的主要设计方法。

【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构想

1、商业建筑的概念

商业建筑,从广义上讲是指用于第三产业活动的一类建筑,是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取商业利润的盈利性建筑,其涵盖范围非常广,包括酒店旅馆、餐厅服务、出租式办公大楼、购物中心、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商业中心以及专卖店等。而狭义的商业建筑指被定义为从事商品销售活动的一类建筑,其中包括:百货商店 (Department Store)、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商业中心 (Shopping Mall)及超级市场 (Supermarket)等,并推广到城市综合体内的商业消费部分。建筑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活动密切联系,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活动提供物质保障与精神保障,同时具有公共性及开放性,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公共建筑。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改变与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商业建筑不断地发展,从原来的单一形式发展为多种建筑形式,同时从原来的单一商业功能转变为更为复杂的城市公共建筑,对城市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2、商业建筑策划

2.1总体构想。总体项目构想包括商业建筑外部条件的把握和内部条件的调查。外部条件主要围绕建筑的社会条件和地域条件,即在对环境进行全面考虑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商业建筑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周围道路和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关系、在城市景观中所充当的角色、所在地区的建筑风格特色、建筑限高与大小等,做到与城市景观的有机结合。商业建筑内部条件是对建筑最直接的功能要求,即为人类创造和提供使用空间是建筑最基本的要求。对于满足功能、生活的要求是决定建筑性格、造型、平面布局的第一位因素。

2.2市场调查。商业建筑设计必须依据市场调查得出定位结论。对外通过对消费特点和趋势、经济条件、交通状况、周遍商业格局、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发展规划、商业现状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对内通过对项目本身的业态选择、业态组合、产业链分布和面积占比例,业种选择、分布和面积占比,对商铺划分、建筑形态、区域和楼层功能、人流导向系统、项目环境及配套设施等进行预先设定。为建筑师设计提供充分的设计依据。

2.3模式需求。不管商业建筑是出租,出售或租售兼营组合,最重要的是确定主力业态,对于商业建筑来说,不同业态决定模式的不同,其业态规模、功能流程、设计等都是由它自己来确定,不同业态有自己不同的功能要求,这些使用要求与设计是由商家决定而非发展商自行主張。缺乏定向设计的依据,所做设计看似通用性强,实则无的放矢。一旦功能与店家冲突,设计必然从头推翻。无目的规划设计只能增加前期不必要成本和后期的招商难度。因此建筑师应根据不同业态设计不同的建筑空间模式来分析和建议。

2.4经过深入的调查,细致分析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集合各方面的灵感智慧,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策划。前期的规划定位、招商、经营管理,每种情况都是非常复杂,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建筑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建筑师进行商业建筑设计就是包容和消化这些意见、方案和专业价值的物化劳动,才能形成完整的建筑设计作品。

3、商业建筑外部的设计

商业建筑的外部设计应该有广告性、商业化、大众化的特点。以下就简述几种商业建筑外部设计的常用手法。

3.1复古。利用大众比较熟悉的历史中出现的建筑形式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如“北京茶馆”等。

3.2个性。突出商业建筑的个性,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标新立异,吸引顾客;运用当代高科技成就,将现代美和科技美融合,典型的例子如香港汇丰银行;运用鲜明、活泼、轻松的卡通形象创造商业建筑的幽默、独树一帜的造型,如迪士尼乐园。

3.3与传统美学观念相对立的设计手法。古典、传统的美学观念追求的是和谐、统一、对称、完美,而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则可以冲破这种严格的法则。通过刻意的不完美、不对称、不统一、不和谐,甚至是“荒诞”、“怪异”的设计来张扬个性,引起顾客的注意和好感。

现代的商业建筑已经不仅仅是购物的场所,它与社交、休闲等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在商业建筑外部的开放空间,应该多注意广场、庭院、步行街和柱廊等空间的设计。其中,大型商场的露天广场最具有代表性。它是购物消费空间与街道之间的过渡区域,有极大的开放性。可以给顾客提供休息、娱乐的空间,也有利于人流的疏散。

4、商业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

一般来说,大型商业建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引导、营业和辅助部分。

引导部分主要是门厅、中庭等比较宽旷的空间,起到引导顾客消费和提供休息、休闲等功能;营业部分是商业建筑的核心,主要提供餐饮、购物、娱乐等消费的空间;辅助部分则主要是办公和库房等。当然,商业建筑中的各个空间不是简单的组合在一起,而应该在设计时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的融合,实现立体的和谐。主要的空间组合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中庭为中心,营业消费空间布置在其周围这样的构造使各种购物空间既相互贯通,又有分隔。顾客进入的时候通过观察周围的空间布置就可以对构造有大概的了解,为顾客的消费提供了方便。

(2)大厅作为中心,成为营业空间的一部分。

(3)在室内布置商业街作为主线。

(4)也可以结合各种布局方式组成新的布局方式,如中庭与室内商业步行街相结合。

5、未来商业建筑发展的构想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建筑界也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牵连,建筑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造成人们对其肤浅的了解以及时有发生引用西方的设计方式。因为中西方的文化、语言、生活方式以及国情的不同,所以国外的设计思想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然而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完善的商业建筑外部形态设计的理论体系,导致中国的商业建筑设计没有一个理性的指导思想。因此,现阶段我们要做的是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吸取国外在设计上的理论精髓,从而更快地实现属于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创造出代表中国的优秀商业建筑设计作品。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商业建筑在我国大量的涌现,充斥着中国建筑界,虽然规模比较大,但没有明确的时代性的设计理念。设计任何事物都要突破旧思想有创新性思维。商业建筑的设计是引领时代的载体之一,具有反映时代文化的作用,将建筑与传统元素相关联的部分进行规则或不规则的组合,运用重复的设计手法产生整体秩序感,通过想象思维营造出整体的建筑空间。

未来的新型商业建筑设计,将会是传统元素与商业建筑外部形态通过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为建造出不仅带有现代设计个性的商业建筑,而且还能更好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商业建筑。相信我们伟大的民族将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商业建筑定能走出中国风的色彩,使中国独具特色的风格在世界站稳脚步,设计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商业建筑,令世界瞩目。

6、结语

好的商业建筑不仅是设计创新的体验,更是价值实现的过程,使商业建筑合情合理。合适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让商业建筑的设计同开发商的产业价值息息相关,建筑师设计价值$商业价值及城市价值的多方共赢。

作者:王灵艳 郭鑫 闫可军

商业建筑内部开放空间论文 篇2:

浅析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点

摘 要:商业建筑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具有独特的经济再生价值,有效的完善其建筑设计的要点将强化商业建筑的整体使用功能,体现商业建筑的实用价值。本文首先概述商业建筑,简述商业建筑设计的特点,再对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 特点 要点

一、商业建筑的概述

商业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形态,对反映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商业建筑一般投资规模大,风险大,周期长,经营成功的回报也大,不同商业形态决定不同商业建筑的形式,而商业形态又取决于市场的定位,只有定位准确,建筑师才能对商业建筑的各种功能、设施要求有充分了解并进行有效组织,而且不同的商业建筑策划思路产生不同的商业建筑设计作品,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异较大。因此,商业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设计内容,更需要设计师不断的从理念上进行创新,以促进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商业建筑设计的特点

1、 商业化特点。当商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包装设计在商品竞争中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商业建筑也是一种商品,也要通过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引发消费冲动、实现价值交换。商业社会重要的包装意识和包装手法也同样渗入了建筑领域,流行的建材和建筑式样会被建筑师包装进作品里,成为塑造建筑形象、获取大众认可的重要手段。

2、 广告特点。商品的知名度与“时髦性”是創造“附加价值”的关键,而广告恰恰是引导社会审美趋势的重要手段,凭借它可以创造高额的“附加价值”。在这方面,商业建筑能以巨大的形象发挥独特的效果。作为一件商品,它要以新颖的形象向社会推销建筑师的创作;作为一个广告,它又能代表企业的实力,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商业建筑广告化的深层动机就是为了被上层阶级主导和被大众口味引导的市场经济服务的。在这种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建筑物自然成了带有商业广告性质的纪念碑,成为建筑师向社会及业主兜售的商品。因此广告性是现代商业建筑的外部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

3、 大众化特点。所谓大众化,通俗地说法就是能够迎合广大平民百姓的口味和喜好,具有人情味。它使得广大平民百姓以大众的口味和喜好积极地参与到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使得最终商业建筑的设计实际上是由建筑师和大众共同完成的。大众化在为商业建筑设计开辟了新领域,促进现代商业建筑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发展。

三、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点

1、 商业建筑外部设计的要点。商业建筑外部设计的手法。第一、运用历史的手法。采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建筑造型和细部,能够引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第二、运用个性理念的手法。城市商业建筑外形最重要的是突出商业建筑的个性,有突出的商业气氛。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通过对建筑的比例、色彩、材料、室外环境的使用,创造标新立异的形象,吸引顾客。

商业建筑外部交通设计。好的地理位置是客流的基础,而方便的外部交通流线则会大大提升客流量。在场地内除了设置好人行出入口,还必须处理好出租车和私家车的下客,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置,货车的出入口和卸货区设置,非机动车的流线和停放。在一些大城市商业建筑还要和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步行立交系统结合起来。

商业建筑外部开放空间的设计。首先是大型商业的广场设计。大型综合商场的中庭和露天广场最具有代表性,这是一种介于商场购物区和外部街道之间的过渡空间,既像室内空间一样具有安全舒适的环境,又像室外空间那样提供人们无拘无束的使用。大型的广场可以通过地下道、步行街等方式与周围的建筑衔接,有助于解决人流疏散问题。其次是建筑周围的空间设计。建筑周围的空间是指有顶(或局部有顶)的室外空间,如柱廊棚架等的设计,可以达到扩展室内空间的目的。

2、 商业建筑内部设计的要点。流线设计。商业建筑内的商业活动和价值是通过流线设计具体实现的。当商业建筑的设计将参与经营的人和物调动起来,将建筑的商业价值最大化时,才是成功的设计。内部动线的设置原则,则是将店面开设于步行交通量最大的流线上,并使流线形成回路,避免重复,避免尽端商铺。内部流线不宜太长,应合理安排扶梯、休息区,避免一眼望不到头的疲劳感。合理的流线设计可以通过建筑空间、商品、店面展示、音乐等影响消费者的游走线路。

中庭与场景设计。大型商业建筑中会对流线节点做不同处理,形成不同类型的庭。这些中庭、边庭空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楼层的垂直可见性,提升了上层商业店面的经济价值;充当垂直交通的中枢;调节平面空间感受,调动顾客情绪;举办表演和展示活动,烘托商业气氛,提高人流滞留率。有的边庭甚至将城市文化、旅游、休闲功能与建筑的商业功能叠加,形成“城市客厅”的效果。

营销空间的设计。营销空间的划分有利用框架设备或隔断的划分,以竖向插入空间的手法划分,利用顶棚、地面的处理划分。营销空间的设计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交通空间的设计。营业厅的交通空间包括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水平交通空间是指同层内的通道,垂直交通空间是指不同标高空间的垂直联系,如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它们都是引导顾客人流的重要功能构件。第二,展示空间的设计。商品陈列是商业建筑内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重点是橱窗设计。第三,服务空间的设计。营业厅的服务间内设有一些附属设施,分为顾客附属设施和特殊商品的销售需要的设施。第四,休闲空间的设计。商场中的休闲空间分为休息、娱乐、餐饮、健身、文教等空间,休闲空间在现代大型商场、超市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以满足功能的需求。第五,营业厅的无障碍设计。商场作为社会服务性建筑,应使所有的群体均能享受服务。

结束语

商业建筑设计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具有复杂性的一面,为了保证设计质量,需要对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内部空间、停车场、地下室等多个分项工程进行把关。商业建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是承载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商业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JGJ48-2014.商店建筑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06-12

[2]王立华.商业建筑入口外部空间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2(32)

[3]伊金霞.浅析建筑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J].科技与企业.2012(17)

[4]程超.王金平.谈晋商建筑对现代商业建筑的启示[J].山西建筑.2012(22)

作者:林琳

商业建筑内部开放空间论文 篇3:

主题体验下的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研究

摘要:目前商业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其公共空间的表达往往忽视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存在与展现。因此该文以人的空间体验为切入点,分析了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特点和公共空间序列的结构类型。在两者的基础之上尝试总结出了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建构方式,以期通过对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的研究,使其更有机,更具人文性、体验感,进而完善和塑造场所精神,提高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主题体验: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以娱乐为导向的体验应个人需求产生,同时又代表了一种社会价值观开始进入商业活动,与商业业态相融合并产生协同效应,于是主题体验式商业应运而生。然而,一个令人难忘的商业建筑,必然具有独特的、感人的空间序列和空间体验。因此,在通过一定设计手法暗示和引导人们活动的同时应根据人们的行为心理,为人们创造互动交流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考虑到人们在不断移动中浏览周边环境的要求,商业公共空间应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因此,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的设计成为商业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 概念解析

2.1公共空间

本文中所指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是专门用于满足人们休息、开展活动或社交活动的区域。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如中庭、门厅、室内步行街等:二是建筑外部的开放空间,如广场、连廊、室外步行街等,这一部分空间既与建筑本身相依存,又与城市开放空间直接发生联系。当代商业公共空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以舒适的环境和便利的设施,满足人们驻足、休息、互动的需要,还能以良好的购物体验吸引人们再次光临。

2.2主题体验

体验一词通常是指从感觉而非推理得来的信息。所以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也就是运用共同的母题形式或者利用同一形象的反复出现,营造出多样丰富的环境和情感体验的空间,使人们能够参与、融入到其中,在交流、互动中引导、激发、感染人们的购物行为,留下轻松而美好的回忆。

3 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特点

3.1主题性

主题是一种精神内涵的诠释与表达,主题贯穿在整个商业公共空间之中,同时在设计手法和细部处理上都不会脱离主旨,促使公共空间环境因共同的主题而存在,通过同一主题而获得有机的统一。主题的建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自然景观主题、空间主题、时间主题、文化主题、艺术主题、时尚主题等等(图卜图3)。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主题或体现在空间意境上,或表现本土文化和地域文脉,或突出时代场景,通过建筑形态、材料、色彩等多种手段,运用心理描绘、联想等艺术造型手法,使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得到升华,并与人们内心产生共鸣。商业建筑别出心裁的主题设计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符号,使人们陶醉于空间魅力的同时,忘却因长时间行走而产生的无聊与疲劳,同时进一步促进“商业聚集效应”,无形中达到商业的最终目的。

3.2文化与地域性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但实际上其波及之地更强烈的地方文化自觉性与全球化相互共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业建筑也应该呼应不同地区的文脉特征,同时商业建筑作为一个“城市客厅”的形象,商业公共空间在弘扬文化、尊重传统、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在出现大量讲究效益但毫无特色仓储式商店的同时,也出现了既遵循当代建筑创作原则,又力图在购物环境中反映地方情调和地域风格的公共空间。

由老式的石库门居住区改造而来的上海新天地就是一个典型的以地域文化为基本脉络的购物中心。改造之后,它被注入了诸多时尚的商业元素,变成了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化休闲、文化、娱乐中心。在新天地的建筑形式上,以海派建筑风格为基本格调,通过对旧建筑的更新、包装,并注入诸多的时尚商业元素,使其成为了一个具有浓郁中国海派建筑气质的购物中心(图4)。

3.3社区与场所性

创造让人留恋的环境并不一定要靠夸张或是刺激的色彩与形体,特别是在城市化大力推进的当下、大量建筑拔地而起导致市民留恋的生活空间缺乏,所以许多大型商场就以此为机会创造充满生计、活跃的公众活动场所,注重社区化和场所化的设计,塑造令市民难忘并映射传统生活的市民空间。随着大型商场里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人们可以在其中举办各种社交活动和集会,使其演变成公众的社交场所(图5)。

3.4个性与复合性

商业活动要想在如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就必须具有独特性,尤其是具有独特购物体验的商业环境,能够取得人们较高的忠诚度。在商业公共空间的个性化处理上有很多方式,首先可以利用独特的建筑空间形态来寻求个性化;再者建筑公共空间中充分结合景观、水体和举办特色活动,来提高空间质量等等。

复合性的实质是满足人们多样性的需求,在商业公共空间设计整体一致的基础上,寻求多样风格的并存,尤其在空间节点的设计上,变换手法甚至采用风格迥异的风格,获得视觉上更多的变化。

4 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的结构娄犁

4.1串联型空间

串联型空间序列主要以一条简洁、明了的路径将各个空间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连贯的空间形态。从路径的形状可分为线型和环绕型,功能空间可以均匀的分布于路径两侧,此类空间序列方向感强,人们在其中不易迷失方向,而且串联的空间模式,让每个商铺都处于人流路线之上,无形中促使了商铺的均好性(图6、图7)。另外,设计中在这两种基本型基础之上,营造线路的辗转开合,并适当的增加节点空间的点缀,形成高潮迭起的公共空间序列。线型空间适合购物,节点空间则适合休憩、观赏、娱乐和交往。

4.2向心型空间

向心型空间序列是以某一空间为主导,其他辅助空间在周围聚拢的模式。在这类空间序列中,路径的强烈向心性会将人们吸引到节点处,并由此形成一个商业中心,而同时商业节点又向四周辐射出多个线型商业区,并通过商业节点的自动扶梯、观光梯等交通形式:水体、景观等艺术形式;表演、社交等互动形式,把商业公共空间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复合化、多元化、富有情趣的购物场所(图8)。

4.3网络型空间

网络型空间序列是当代商业建筑功能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同时用地较为宽松,商业公共空间在布局上就会把向心型、串联型等多种模式糅合在一起,形成网络空间布局。网络模式可以是正交、规则的;亦可以是扭曲、旋转、中断、倾斜的,达到增加公共空间趣味性、探索性的目的(图9)。

5 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建构方式

5.1叙事组合

消费文化促使了商业空间与日常生活情节的联姻,将公共空间的组合模式以某种体验主题为主轴,进行剧情式的叙事组合,把公共空间有机的组织、串联起来,并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让其具有建构场所感的可能。商业建筑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商业公共空间与生活情节是一个整体,要求公共空间要素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一种建构在空间体验之上,有艺术感染力的公共空间秩序。当然这种公共空间秩序不只是基于视觉形式(形状、色彩、材质)上呼应,更是精神上的共鸣,这种公共空间的秩序是以一定的内容题材及主题为蓝本,譬如,历史文脉、自然景观、宗教礼仪、节日庆典等等,在此基础之上来安排组织公共空间要素,建立同一主题多次出现的逻辑关系,通过“抽象联想”、“具象联想”等途径来体验场所感,塑造有机的、合理的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例如,香港青衣城以海洋为概念的主题商场,以其独特的设计,引进了海洋及航海的意念,购物中心还迎合香港当地消费者的怀旧情愫,将商场内的步行街空间打造成极富特色的“旧墟”市集,并云集了香港著名闹市街区的缩影,将空间序列恰到好处的组合起来(图10)。

5.2韵律体现

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在保证功能组合的合理性与交通流线顺畅便捷性的前提下,综合地运用重复、对比、收放等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使公共空间形成抑扬顿挫、虚实分明、开合转承、错落有致的空间关系,继而产生一种有节奏、有秩序、有起伏的流动意识,使人们的观感更加多样、生动、连贯。这需要在公共空间序列的建构中蕴含着节奏韵律,主要体现在塑造公共空间各个节点和公共空间的开放流动性上。

5.2.1高潮迭起的空间节点

公共空间节点一般是指商业建筑中某一空间的高潮部分,一般以门厅、广场、中庭等空间形式而存在,并穿插装饰挂件、景观小品等元素点缀其中。无论何种公共空间形式都应该具有有机的逻辑关系,使整个商业公共空间流动起来。首先公共空间节点作为商业建筑的核心角色,它需要在整个公共空间序列构建中起到衔接作用,通过它来引导人们不断的视觉变化;其次公共空间节点应具有引导作用,组织空间的人流活动:最后空间节点要有一定的特色,处于其中应有不同的空间体验,以提高人们的关注度(图11)。

5.2.2开敞流畅的空间结构

公共空间的韵律还体现在空间结构的开敞性与流畅性上,这种空间结构不仅仅是物质功能的关联,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链。所以,要使空间具有开敞流畅性,突破视线与行为的枷锁,是部分公共空间之间的相互流通。开敞与流畅的公共空间序列,更明显的是带给人们明朗、自由、热烈。如行如流水般的氛围感受(图12)。

5.3场景塑造

公共空间序列的场景塑造改变了传统商业一味追求商铺最大化而忽略空间氛围的行为方式,让人们在享受刺激、虚拟的空间体验时完成购物。这就要求商业建筑对公共空间氛围和情调进行衬托,将空间中的景观、声光、界面等物理环境因素进行有序的组合来唤起与大众的情感共鸣。

5.3.1景观的营造

景观是空间场景中的“软雕塑”,有利于降低噪音、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的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景观的设置亦内亦外,室内的景观一般以低矮的灌木、藤木为主,结合花池、座椅、标志物设置,吸引人们在此交谈和休闲:室外的景观相比较而言,种类较为多样化,从高大的乔木到地被植物均可为景观元素,其在总体设计上可以点、线、面为基准,形成三维立体式的景观系统。

5.3.2声光的烘托

声光是当代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场景烘托的高端技术辅助工具。研究发现人们对于自然声的喜好程度要高于人工声,因此在商业公共空间声音创造过程中,应引入有质量的声音,比如流水声、鸟鸣声、波浪声等,避免和降低噪声。商业公共空间中对于光的把握宜配合整个氛围设置或变幻、或热烈、或温和的场景效果。声、光本身虽只是物理现象,但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很多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经验,一旦与公共空间场景的声光烘托发生碰撞时,就会激发人们内心的某种情绪,感悟出种种情感体验。

5.3.3界面的渲染

商业公共空间界面一般包括顶界面、侧界面、底界面。商业建筑为了提供不同的场景空间体验,通常采用通透的顶界面处理方式,营造洒满阳光的室外化的场景,同时也赋予公共空间流动的通透感和动态的韵律感。商业建筑的顶界面也常常利用局部通透的做法,结合局部吊顶处理和挂件,既体现个性又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图13)。

侧界面对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场景的主题风格、开阖与导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商业建筑内的侧界面既包括一根根柱子,一座座小品等构成的虚界面,也包括有凹凸装饰构成的实界面(图14)。

底界面包括铺地、绿化等一系列的底面元素,它是公共空间展开的重要元素。特别是地面铺装图案的艺术效果也是强化商业空间体验的一种有效手段,另外从设计上讲底界面的设计既要保证人们视线和流线的舒适、流畅,又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强化商业公共空间的体验(图15)。

6 结语

商业建筑在消费文化如此旺盛的今天,其不单单承载的是商业属性,更需要的是对文化的诉求,是对大众精神的升华。然而,一个要表达和蕴含的意义如此之多的商业建筑,其拥有的公共空间序列必定在结构类型上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且以公共空间场所的叙事性为主轴,在公共空间编排上拥有生动的节奏和韵律、在公共空间形式上塑造丰富的场景和氛围。只有这样的公共空间在给人们创造更多的社交、互动、交流机会的同时,也给予了人们与众不同的、多重体验的、充满探索性的感受。主题体验下的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的研究是通过回归人体意识,将公共空间的意义与本质融入有机的秩序与丰富的精神感受,从而实现商业价值和空间体验的真正合并。

作者:刘聘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研究论文下一篇:铁路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