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新教育实验”品牌的形成过程

2024-04-28

我校“新教育实验”品牌的形成过程(精选3篇)

篇1:我校“新教育实验”品牌的形成过程

宋福立

打造适合本地、本校的教育品牌,是一个学校长期发展的战略,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保障。但是,要形成一个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教育品牌,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个教育团队的共同智慧和扎扎实实的实践。下面就结合我校新教育实验的品牌形成过程,谈一点简单的看法。

一、选择,需要一点眼光。

我们认为,在中国不缺教育理念,对于自己和本校,最好的做法是选择最合适的教育理念植入学校的教育实践。

,我校建立之初,市委市政府、教育局就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要把商埠街小学建成我市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学校”。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在当时,素质教育在全国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大家都在喊,都在做,但不知道到底谁是正确的、到底应该怎么做素质教育。

另一个困难是,我们学校,甚至我们本地,缺乏专家的指导,这也是我们的教育一直滞后的主要原因。没有专家的.指导,我们就没有很好的理论支撑,没有理论支撑,做教育科研就是无的之矢,就是无水之舟,就是空中楼阁。而当时的我们自己,理论水平几乎是零,对于教育科研一无所知,在教育实践上,也是以传统的思想、传统的方法为主。

下半年,我们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河南省教科所段继扬教授的“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经过几次学习、论证、师资培训,终于申请了该课题的子课题,并于下半年开始了正式的实验,6月结题,学校的实验报告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4位老师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科研优秀实验教师。从学生的整体发展上看,这一课题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学习成绩、创造力个性倾向、创造力水平等重要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从教师的发展上来看,当时的6位实验教师,有1位成了国家级骨干教师,1位成为省级骨干教师,4位成为省级优质课教师。从学校发展来看,教科研的氛围已经初步形成,品牌意识已在本课题的实践中萌芽。

该课题的实验结束后,由 于段教授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不再参与课题的管理和支持,所有实验学校根据各自的情况自行推进。我们自己也发现,虽说这个课题很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但总觉得对学生、教师的发展仍有不完整的地方,然而,我们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我们又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迷茫。

3月,学校一位老师在网上发展了时任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理论的实践与推广”(简称“新教育实验”)这一教育科研课题,并迅速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校长,校长立即通知相关班子成员和教师进行论证,大家认为:

1、新教育实验以“追求卓越、实现教育梦想”为共同愿景,能调教师对教育的热情,解决大家对教育的职业倦怠问题。

2、新教育实验以实现“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的人性和德行,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3、新教育实验以教师发展为起点,抓住了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更适合我们学校的实际。

4、新教育实验以“六大行为”为基本内容,又没有具体的框框,可以让我们轻松上路,又不会因此束缚手脚。

5、新教育实验重视行动和田野研究,这可以督促我们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实践,避免浮躁。

……

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意见:“立即参加新教育实验!”

我们马上致电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经同意后立即递交实验申请和实验方案,在总课题组即将对单个的实验学校关闭大门时(自20下半年始,总课题已经将实验重点侧重于实验区的推广)我们拿到了立项通知书。

从我们选择新教育实验的过程可以看出,对任何一项教育科研、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的选择,都要认真思考、论证:它是不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是不是符合人的发展规律,是不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不是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只有思考了这些问题,才会有正确的选择,才会让学校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开始。这是打造教育品牌的第一步。

二、实施,需要一点精神。

教育品牌的打造,来不得一点虚假,这与新教育实验的行动纲领是一致的,“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也是新教育实验所提倡的“田野精神”。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我们首先做的是教师培训工作,因为没有教师的改变,就没有观念上的更新、实践上的创造,也就谈不上什么效果了。从开始第一期的实验开始,我们就坚持每年至少集中培训一次。除了通识培训外,还有专题培训、学科培训等。另外,我们每年还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新教育实验年会、子课题培训会和新教育实验小学的开放周活动。

“营造书香校园”行动,我们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做起。

教师方面,我们坚持共读教育经典活动,每学期至少共读一本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读书沙龙,每人每月至少上交一篇读后感。近几年,我们已经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新教育之梦》《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等书,教师书写读后感共几十万字。该项活动,六年如一日。

学生方面,我们坚持了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每日一节的课外阅读课。六年以来,一以贯之。

“师生共写随笔”行动,规定教师每两周至少完成一篇随笔、学生每周至少完成2至3篇成长日记,直到如今,没有间断。

……

我们常说,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营造书香校园”,都在“师生共写随笔”,但为什么能够成为我们学校的品牌,那就是因为“我们做了,我们实实在在地做了,我们坚持不懈地做了。”这是一个教育品牌形成的最根本的保证。

三、推进,需要一些创新。

新教育的一个宗旨就是,我们共有一个理想,共有六大行动,但我们的做法、我们的思想没有限制,新教育实验的成功,要求参与的每所学校、每个人都要有创新的意识。

我们学校刚开始实验时,选择了书香校园、共写随笔、窗外声音,后来,又增加了卓越口才、数码社区、理想课堂,有段时间还增加了新父母学校,但经过实践的考验,最后将书香校园、共写随笔作为我们学校的主要课题,将其它几个作为补充。现在,又根据需要又重点做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儿童阶梯阅读两个子课题。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能选择出适合的就需要创新和智慧了。

为了将书香校园做得更深入,我们还创新地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从校园环境入手,将走廊文化、标语文化、墙体文化、教室文化等做得更加有文化味、更加有人文味、更加有新教育味。

定期将师生作品结集汇编,并作为奖品奖给学生和家长,让大家体会到读书的成就感、写作的成就感。

每年举办一届读书节,扩大新教育实验的影响,让新教育实验深入人心。

筹建新教育实验工作室,向外推广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工作建成5年来,共接待省内外教育同仁数十批、数百人次。

……

一个教育品牌的形成,是一个团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团体田野精神的结晶,是一个团体创新精神的结晶,是一个团体坚持不懈的结晶。我校的新教育实验这个品牌,虽然坚持做了6年有余,不论是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提升等方面,还是家长舆论、同行评价、媒体宣传等方面,都有不少的收获和进展。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也是我们致命的硬伤,那就是我们缺乏教育专家的理论指导,我们希望通过学校和各级的努力,争取实现专家们理论上的指导和帮助,当然,我们也有信心培养出自己的教育专家。我们也相信,新教育实验能成为我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品牌。

(7月28日星期日)

篇2:我校“新教育实验”品牌的形成过程

记者:宁主任,您好。以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悟道教育”为代表,您已经成功总结提炼过沈阳许多学校的经验。而这次您是通过什么契机,让您关注到杨宝臣老师的教育故事呢?

宁主任:您说的很对,关注教育教学一线,把握和理解他们的工作需求与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我开始关注杨宝臣老师的教育经验,源自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所启动的教育科研“十百千工程”活动。这项活动的目的,旨在通过总结提炼本土性教育经验,引导大家眼睛向内,干自己的事,想自己的招,悟自己的理,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我们也想通过这样一项工作,提震士气,打造本土的教育经验群,开创出沈阳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为了开展好这项主题工作,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于2013年12月23日组织召开了沈阳市教育科研“十百千工程”启动大会。会上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悟道教育”、沈阳大东区辽沈二校的“集智文化”作为学校经验的范例,分别展示给了与会者。虽然会议很成功,但我也有些许的遗憾———那就是在会上还缺少一位教师经验的展示。虽然此前沈阳也推出过一些一线教师的典型,但多属“敬业爱生”与“课题研究”两种类型,缺少能一位能体现一线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深度典型。我在“寻找”的过程中接触到了杨宝臣老师。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一口气向我讲了十几个非常纯朴的教育故事。我敏锐地感觉到杨老师经验颇具创新性、实效性与普适性。当时我就有一个预判,如果这个经验总结出来,可能具有“里程碑”意义。

记者:您从杨宝臣老师的故事中概括提炼出了“差异势能教育”,这样一种提法标志着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行为,那么能介绍一下这个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吗?另外,这项经验的突破意义在什么地方?

宁主任:“差异势能教育”是通过对杨宝臣老师教学经历和教学故事的全面了解、把握和深度分析而进行的理性概括。总结提炼好一项教育经验,通常需要经历一个“三视”的过程。

首先是“平视”,也就是要与自己的研究对象保持同一的高度。杨老师向我讲述他从教生涯的故事,围绕这些故事的细节,我认真设计了深度访谈提纲,不断深化对故事细节的把握和理解,并分别与他所在学校的领导、同事、学生(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等不同人物进行了解,获取了来自多方面、多角度的大量信息。这样的一种“平视”,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凝视”,就是在了解研究对象的整体情况后,对其教育工作的过程与细节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历时性分析”,杨宝臣老师的从教经历和他经验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988~1999年为奠基起步阶段,他从事八年化学实验室工作,之后又做了三年初三化学教学工作;1999~2004年为发展跃升阶段,杨老师先后任两届初三班主任,一届高中班主任;2004年至今为深化推广阶段。杨老师在三届五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中,利用学生差异,促进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和细化。从整个过程看,其教学成绩具有一定的持续稳定性。二是“共时性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多级编码技术,对他的故事进行微观分析,提取出核心要素,建立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结构性认识。

再次是“俯视”,就是基于一定的知识背景,站在一定的高度,分析杨老师的实践对已有的实践形成了哪些突破,找出最本质的东西。比如对“兵教兵”这个操作细节,我通过与国内的其他关于“兵教兵”的认识与实践的比较,确定了其特点为内需性、整体性、双向性、精细性和实效性。至于给这项经验的命名,则是在整体分析了他的整个从教过程与细节之后,发现杨老师始终是把学生间的差异看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能量,并在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利用着这种能量。显然,差异势能的有效利用是他的经验的本质性内涵。于是,我把它命名为“差异势能教育”,并初步构建了其整体框架,包括背景与发展历程、理论依据、基本内涵、基本特性、基本原则、生成策略、操作方法、课堂学习方式等。

通过这样一个“三视”的过程,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发现这项经验的突破意义。长期以来,人们面对学生的差异通常表现出两种状态:一是“怨”差异,认为如果所有学生都能像优秀学生那样,没有差异,教学活动就会顺畅,于是在教育实践中就出现了“分快慢班”的做法,最终结果是只重视了少部分学生,丢掉了更多的学生;二是“顺”差异,倡导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于是在教育实践中采取了“差异教学”的方法。差异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于实现总体性、根本性的大幅度持续进步。而杨宝臣老师的经验好就好在他在学生差异面前,既不是“顺”,更不是“怨”,而是把学生的差异当成一种能量来“用”,并且在“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用”差异构成了“差异势能教育”的鲜明特点,形成了在教育实践与认识上一种全新的突破。所以,当“差异势能教育”这一全新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包括杨宝臣老师、学校领导与专家、学者们高度的评价和一致认可。

记者:您总结提炼“差异势能教育”的过程,也体现出了一种总结提炼经验时最基本的研究思路。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差异势能教育”的基本内涵吗?

宁主任:我来做一个渐进性的介绍。

“差异”,即人、事物的差别,不相同。人的个体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势能”,是借用了物理学的概念,指由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以及之间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物理学意义的势能是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共有,而不是属于单独物体所具有。但教育学意义上的势能既可以存在于相互影响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个体的内部,因为影响一个人发展的诸多要素间,同样存在由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量。

“差异势能”指由个体内部与个体之间的不同差异及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更是教育中需要重视、开发与利用的能量。

“差异势能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视个体内部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为正能量并加以开发与利用,以实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师生整体发展的教育。其特征为建立进步自信,展开差异互助,实现差异共进。其形式多样而灵活,是一种“现实的”“活着的”教育艺术。

记者:那么,在了解“差异势能教育”的产生过程和突破意义及其内涵之后,可否请您再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它有哪些具体类型?

宁主任:从目前的研究看,“差异势能教育”的具体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整体推进,循序渐进,学会再进”,释放“阶段性”差异势能。整体推进,就是让学生“完整地、全面地、独立地阅读”整本教材或模块。循序渐进,就是学生按照目标定向———自学教材———自主检测———发现问题———尝试解决———提出疑问———“二次定向”———研讨互助———尖子解答———写讲验证的学习路径自主、合作、探究。学会再进,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自己感受到的重点和难点,个性化、主体化地明确知道自己的不足,学会后在推进后面的学习内容。

第二是先培养“后起的尖子生”,后用好“原本的尖子生”,释放“顺序性”差异势能。这里后起的尖子生”指具有快速发展潜能的学生。“原本的尖子生”指入学初始时学习的优秀生。“差异势能教育”强调把差异转换为促进学习进步的能量,提出要让原本的尖子生发挥出好的作用,首先要从学困生抓起,从部分学困生中培养出“后起的尖子生”,然后利用“后起的尖子生”,形成对“原本的尖子生”的局部追赶效应。

第三是灵活多样的“兵教兵”,释放“双向性”差异势能。差异势能教育打破传统的“先进”捆绑“后进”的“结对子”兵教兵方式,而是一种“双向性”的兵教兵:先学的可以教后学的;原来学习好的教学习差的;“后起的尖子生”可以教“原本的尖子生”;某一科强的可以教这一科弱的;某一点好的可以教这一点差的;一人可以教多人;多人也可以为一人服务。

第四是凝聚教育智慧,激发、聚集、创生“关键性”差异势能。“差异势能教育”以培养自信为出发点,在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过程中,高度重视建立好“我能学”的转变支点,通过创设出“重要事件”,释放出关键性差异势能。在这个过程中既坚持“灵活性”,机智应对新出现的问题;又坚持“触动性”,真正能拨动到学生最关键的心弦,促进变化。

第五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学管理,释放“协调性”差异势。“差异势能教育”要求班主任全面指挥科任教师和学生两支队伍,使教学内容与过程更加符合本班学情的实际需要,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记者:我还想追问一个问题:就是“势能的生成”是如何进行的?有哪些策略?

宁主任:势能的生成通常基于“空间”“时间”“顺序”“节奏”“速度”“交错”“变异”等要素的“相互影响”来进行创新性地设计与构思。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是在学生群体进步势能生成上,通过三种策略完成。一是初期的个体优势拉动策略,用好学生群体中的优势个体,使其展示与带动指导功能,促进班级整体进步。二是中期的群体蓄势拉动策略,针对实际需要,有意设置一个积累能量的过程,适时加以引发,从而实现尖子生整体能量作用发挥上的效益最大化。这突出表现为两类尖子生培养与使用上的先后顺序性上。三是后期的整体成势拉动策略,当学生看到研讨互助的功效之后,通过多种多样的“兵教兵”形式,构建起不同层次学生间相互影响的有序拉动结构,促进班级各类学生间的相互影响、带动,实现整体进步。

其次是在学生个体进步差异势能生成上,通过五种形式完成。一是撞击造势。教师有意制造出某种激发学生进步的“关键事件”,撞击学生的心灵,顺势加以强化和“固定”,促进学生的进步。二是拉高成势。发现并放大学生的长处,为学生的进步创设“高位”,使学生重新审视并发现自己,找到进步与发展的新起点。三是情感助势。对“问题学生”先“无条件”理解,后用善意启发,进而促进学生情感、观念的转变,实现新的发展。四是示弱激势。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超过”教师的机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潜能,促进自信心的建立,实现进步能量的积聚。五是展示强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教师尽可能地“退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帮助他人的机会,使其体会进步与助人的快乐,进而形成能力。

记者:“差异势能教育”是您从杨宝臣老师的一个个看似平常的教育故事中提炼出来的。那么,您认为教师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故事,故事与经验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宁主任:我觉得你的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回答:

第一,教师要有“管理”与“经营”自己的教育故事的意识。这里的“管理”是指在教育生涯中,对自己成功的教育故事,要有意识地加去以关注和品味,不要让它转瞬而去,否则就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所谓“经营”就是不能将自己的教育实践与认识停滞于故事阶段,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故事进行固化、放大、重试和升华。

第二,经验要以故事作为“原子单位”。故事为经验提供了一种真实的、原初的、本源性的存在,是经验中各种要素的关键“结点”,是经验坚实的“原子”单位,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口。对故事关键的“结点”进行研究,教育经验才会清晰地表现出来。

第三,故事成为经验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提炼方法。只有科学地对故事加以抽取和整合,才能形成整体性的深刻认识。

记者:感谢您对教师故事与经验关系的精彩见地。那么,您最后对“差异势能教育”的推广与使用有哪些建议?

宁主任:“差异势能教育”鲜明的特点是将“差异”看作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正能量。这一认识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值得我们去进一步认识和探索。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在学习一项经验时不能是简单地去学习这个操作方法过程,更应该领会好这项经验中蕴含着的原理,创造性地去开展好自己的实践,这样才会最终取得成功。

当然,“差异势能教育”自身也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的地方。特别是当这一经验在走向学校层面的广泛借鉴、整体推进时,需要有一个更深刻、持久的实践与探索过程,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持续地关注和深入地研究。

篇3:我校“新教育实验”品牌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体育,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1、沈阳农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1、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交往上

(1)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3)情侣之间的问题。经研究这三个问题只要某一个环节不通畅,就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问题。

1.2、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

1.3、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评价上

不能客观地分析事物,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由于自信心的问题,出现自卑、焦虑或逆反心理;自我控制能力不高,承受挫折的能力过弱。所以,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主要的途径。

2、我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状况

目前我校在一、二年级开设了体育选项课、体育理论课等课程;对二、三、四年级学生开设了体育健康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体弱、病、残等无法正常上体育课的学生。任课教师一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是各取所需,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存在着随意性。不过,调查的结果还显示出学生对体育保健的态度。

下面列举的是部分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在学习了体育健康公共选修课一学期后的感受和反响。“学习了体育健康,我们注意了平时的饮食习惯,有计划地合理搭配,更懂得怎样使身体健康,运动的时候有了更强的防护意识,使身体更加远离伤害。学习到了遇到损伤时最好的处理办法。”通过调查我们得出想要大学生普遍接受健康知识,体育理论教学是最主要且最有效的办法。在我校的公共体育课中,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这个环节有些微不足道,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调查中偶尔还会发现一些教师对于体育理论课回避应付,对于相关教材的随意性很大,课程缺少统一化正规化。另一方面,教学的课时偏少,只有15%是理论课程。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是很难实现的。

3、调查研究对象、方法

对沈阳农业大学10级、11级、12级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访问了分布在12所不同高校中的20位体育学和健康教育学的有关专家和学者。

(1)利用体育与健康知识调查问卷,测试干预过程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变化与波动情况;利用“自尊评价表”、“健康评价表”、“适应社会能力评价表”研究整个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适应调节能力的变化过程。

(2)利用体育与健康教育评价表,了解学生对干预教育过程实施的看法,实施结构的评价;授课教师水平评价;对实施内容、结构等方面的建议等。

(3)有关人员调研:在干预教育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实施准备期和结束期,对实施学生、有关教师和部分家长等群体的进行了调研和访谈,获得大量宝贵的资料。

(4)专家访谈:干预教育前走访了多位专家,就本实验的研究程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咨询与探讨,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现状、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咨询。

4、干预教育的内容、手段

本研究选择和安排了关于教育内容的一些方法。选择球类运动(足、篮、排球、网球、羽毛球等)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身体素质练习和一些体育游戏,充分地发挥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干预的整个过程,把整个部分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4-5周,其中包括两个学时的理论课。理论课制成PowerPoint课件的形式,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新颖性。整个干预过程的关键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以养成习惯、维护健康为目标,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感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把关理念、知识和技能充分地联系到各项体育活动之中,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认识,最后渐渐地把这种认识内化成为技能和方法。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采取干预教育实验之后,学生们在心理健康知识、体育与健康知识、行为规范的比较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学生无问题的人数较干预前上升11.34%;有中度以上问题的学生下降0.87%。

(2)较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意志品质在自觉性、坚韧性和果断性三个方面上都有较大提高。

(3)在自尊测试方面,各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们的自尊水平提高幅度很大。

5.2、建议

(1)在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应该辩证地看待,态度上既不夸大他的利害关系,也不否认它的存在性。采用客观的态度去做较全面的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理论。

(2)干预教育的开展要注意因人而异,关注学生地区和人文的差异等问题,结合实际地制定计划,保证教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综合抓起,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对于体育理论的重视,积极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方法的专项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海教育出版社,2000,(12).

上一篇:苏黎世大学好不好下一篇:工商管理系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