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改革

2024-04-10

三变改革(精选8篇)

篇1:三变改革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激活农村发展要素释放“三变”改革红利

xx县将“三变”改革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聚焦“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利益联接”三个关键环节,在现行农业经营体系中求变,在全面释放改革红利中求好,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中求效,全力抓好“三变”改革省级试点工作。

超前谋划,聚力“三变”改革把盘定向。按照“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企业为龙头”的思路,有序推进“三变”改革。建立并落实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确定城关镇李家庄村等6个“三变”改革试点村,围绕11项重点任务划定了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形成了“三变+田园综合体”“三变+规模种植”“三变+特色养殖”“三变+乡村旅游”等发展模式。三轮共驱,增强“三变”改革活力后劲。成立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引导和鼓励农民入股。采用“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产业联盟”等经营模式,培育壮大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探索创新政担贷、农村信贷产品,以贴息贷款的方式撬动银行资金3亿元,引进xx城乡投等8家企业,投资41.9亿元,为“三变”改革注入金融活力。

增资配股,推动“三变”改革提质增效。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农户家庭存量资金,实现了扩股增资、抱团发展。在农户土地入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增资配股,整合市县财政资金800万元投入李家庄村等4个试点村。用足用活增资配股政策,将农村“三变”改革列入财政预算,充分释放财政资金吸纳社会资金的能量,撬动农户资金投入。将增资扩股按6%—10%的分红比例保底分红,随后视企业效益逐年增加分红,规范签订配股协议和股权证、分红比例,确保入股农户享受更多“红利”。无奇不股,实现“三变”改革综合效应。围绕“股份农民”探索建立了多元灵活的入股模式和利益链接机制,全县21乡镇74个村4.2万农户9.97万亩土地都参与到“三变”改革的大潮中,“三变”改革的成效正在逐步凸显。通过“三变”改革增强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找准了精准脱贫的“新路径”,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新渠道”,壮大了村级经济的“新实力”。

篇2:三变改革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深入推进“三变”改革

来源

w.K J.O M 4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深入推进“三变”改革

xx县把“三变”改革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组织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建强经营主体,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快了农民脱贫增收步伐。

突出平台搭建,健全产业发展组织体系。按照党委引导、政府推动、公司化运作、合作社组织、贫困群众入社入股分红的思路,xx县成立了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搭建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产业大户+贫困群众+金融保险”的产业发展平台,形成了以国有公司为主导、龙头企业为补充、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专合组织和家庭农场为支撑、贫困群众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带动贫困群众3.96万户进入产业发展组织体系。

突出农民参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采取土地、资金等10种入股方式,推行“三变”+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10种改革模式,集中力量抓建了30个“三变”改革试点村、11个产业发展综合示范区。目前,全县共入股土地6.4万亩、入股资金9200万元,参与企业18户,参股群众1.32万户,其中参股贫困户6636户,已分红资金3600多万元,161个村有了集体经济收入。

突出产业发展,夯实脱贫攻坚增收基础。全县果园面积累计达到65万亩,可带动3960人脱贫。畜牧产业今年扶持贫困户新建牛舍3923座,可带动7200人脱贫。种薯产业今年扶持贫困户种植种薯6.52万亩,可带动2100人脱贫。劳务产业今年已经培训1.6万人、输转9.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7.13亿元,可带动1.5万人脱贫。特色产业扶持贫困群众种植大蒜1.3万亩、中药材5500亩,可带动1200人脱贫。

突出机制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发展精准到村到户,制定了各产业三年发展规划,每个产业都明确了主抓领导、责任单位、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从严落实帮扶机制,确定430名科技人员组成10个技术服务队,抽组40名专职人员组成10个督查组,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对产业扶贫日督查、周通报,每两个月对乡镇、部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一次现场督查交账,好的授予红旗,差的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三次受到黄牌警告的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

来源

篇3:三变改革

1 我国开展农村三变改革的探索历程

2015年5月9日,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六盘水市农村在三变中迸发新活力》批示, 请锡文、长赋、静林、永富同志认真研酌。三变似有值得更深层次上考虑其价值的意义, 请先分别作考虑, 择机再议。

2015年11月2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透过改革创新, 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 让资源变资产、资金便股金、农民变股东, 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2015年12月24—25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要求, 要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把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资源、资金有效利用起来, 给农民创造财富。

2 新时代我国农村三变改革的具体实践管理模式

石桥镇妥乐村的古银杏风景名胜区是盘县的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有古银杏树1 400余棵, 树龄最短的有约300 a, 最常的1 000多年。生产银杏 (白果) , 年产银杏 (白果) 1万余kg。自2000年获省政府批准以来, 知名度不断提高, 景区开发以来国内外游客日益增多, 9月底至次年1月初银杏树叶变得金黄时、树叶展开时、银杏树挂果至成熟游客居多, 旺季为银杏树叶变得金黄时, 天气好时每天游客大约有2 000来人, 已经被省旅游局确定为乡村旅游示范点。而该类试点的具体实践管理手段如下。

2.1 处理好农村三变改革的关键性工序流程

首先, 选取经济实力和效益同步理想的农业经营管理主体, 加快内部规章制度建设步伐, 确保企业收入分配农民优先股、信息公开和决策等监督机制得以有机修缮, 为今后群众适应市场能力和自身素质提升, 以及群众利益保障奠定基础。与此同时, 处理好农村产权确权等级颁证事务, 尽量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透过整体确定到单位农户上, 令确权确股相对模糊的空间范畴至此得到严格掌控。

其次, 科学化设置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权限流转期限, 最佳周期为5 a, 严禁超出10 a以上。另外, 设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主权有偿退出专业化试点, 组织农村集体主动完成荒山、荒沟等区域使用权的有序流转任务。在此类基础上, 令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得以同步进行, 旨在令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 保证农民至此获得更为多元的集体资产监控应用权能, 保证后期股份合作形式交接的灵活性[2]。

2.2 构筑起科学且人性化的交易平台

第一, 创建迎合实际状况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确保今后农村产权可以依法、自愿、公开地进行交易。想要顺利贯彻以上指标, 有关规划人员完全考虑先分等级地进行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试点建设, 持续衍生出集合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县级交易所、乡级流转服务站三级的农村产权流转指导管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 关于农村产权流转的具体试行条例要补充完整, 力求使得既有交易规则和流程得以完善。

第二, 树立起严格的交易监督管理机制, 长期维持产权交易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具体就是配合第三方评估机构和市场行情等, 进行资产评估、价格确认、交易规则等内容标准化制定实施, 为后期专业化承接载体培养和农村集体经济格局壮大, 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3]。唯独如此, 农村集体资产、农民土地和林地承包经营控制主权等, 才能愈加顺利地入股农业经营主体, 至于当中细致化的评估作价任务, 可以考虑由各个工作人员协商认证, 必要情况下直接交由法定评估机构予以校验认证。

例如, 在处理盘县农村古树资源效益化改革工作中, 先将核心景区235棵古银杏树入股村合作社, 村合作社和旅游公司协商, 旅游公司每年将景区旅游门票收入的30%提取给村合作社。门票收入提成的30%由古银杏树入股农户分起红利 (其中入股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二女孩结扎户和贫困户按照一般股户的1.5倍分取红利) , 另外70%则由村合作社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从2015年, 旅游公司门票收入98.00万元, 分给村合作社提成29.40万元, 其中村合作社分给入股农户8.82万元, 剩余20.58万元用于村集体发展资金。妥乐古银杏风景区名胜区位于盘县石桥妥乐村, 是全世界古银杏最集中的地方, 享有世界活化石基地之称。2000年2月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11年8月获贵州省最具魅力民族村寨, 2008年11月被授予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 2011年被西南林业大学授牌为古树文化研究基地, 2012年2月被评审为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旅游景区, 2012年9月获“全国生态文化村”殊荣;2013月8月银杏树被评为“市树”, 2015年被评为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称和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等。

3 结语

经过三变改革, 六盘水市挖掘出一条快速脱贫致富的路径, 即秉承生态产业、产业生态化的管理理念, 使得一切原本破碎的土地资源得以全方位融合, 顺势提升各类闲置资源深入性开发应用效率, 促使扶贫资金得以妥善整合并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经过规模、集约、产业、股权化扶贫控制过后, 令百姓富和生态美的任务得以同步落实。

参考文献

[1]周木兰.看我村“三变”[J].出版发行研究, 2012 (4) :125-139.

[2]蒋泽艳.“三变”改革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新思路[J].农民致富之友, 2016 (10) :88-97.

篇4:六盘水农村“三变”改革现实意义

近两年,六盘水市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路径的山区农村改革发展新路子。“三变”改革作为一项重大的更为有效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机制创新,受到中央和省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六盘水成为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沃土、发展的高地。

一、“三变”改革是更加有效的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伟大探索

目前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以土地资源为例,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并未明确“集体”如何界定,集体与农民的关系如何。模糊关系使农民不能成为土地财产权的主体,无法享受土地财产的收益权。同时,缺乏行使集体所有权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程序,农民也缺乏行使集体所有权的内生动力。集体产权主体虚设,在没有人格化的产权所有者的情况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农村集体产权主体的模糊,使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对产权主体的保障、激励和约束功能无法发挥作用。现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下,权利主体不明晰、权属关系不明确,资源配置缺失,造成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和资本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三变”改革就是更加有效的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大探索。

二、“三变”改革是更加有效的农村经济经营体制的伟大探索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潜能、作用已经充分发挥,历史功绩已经定格,走到现在,它的局限性已十分明显。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基本要义是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分”得过多、“统”得不够的问题。2013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表团讨论时指出:“改革开放从农村破题,‘大包干’是改革开放的先声。当时中央文件提出要建立统分结合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但实践的结果是,‘分’的积极充分体现了,但‘统’怎么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有关部门要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鼓励地方扩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资金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涉农项目,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加快建立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管理制度。”2015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指出:“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央一系列惠农文件,为我市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农村产权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三变”的农村改革发展新路。

三、“三变”改革是更加有效的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

截止2015年12月,六盘水市脱贫12万人,“三变”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顺应了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首先,将分散扶持村集体和贫困户的财政资金分部门、分类别、分项目进行整合,投入到农村的基础设施、水电产业、乡村旅游,让其形成项目资产,然后把这些项目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集体和贫困户,并入股农业经营主体,变输血为造血,变短期效益为长期效益,放大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改变了过去财政投入到农村的资金点多面广、投入分散、效益不好的现象。其次,将财政资金转变为贫困村集体或贫困户在合作社、企业的股份,把一次性的财政资金投入变为农户长期稳定的资产性收益,实现了各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扶贫开发的精准度,贫困农户流转土地得租金、参与劳动得薪金、人股分红得股金等合作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精准扶贫找到了有效途径。

四、“三变”改革是更加有效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乡一体化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服务等要素不断相互融合的过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在于促进城乡各类要素在农村、城市的“双向流动”,解决农村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经过改革30多年的发展,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市民支持农民的新阶段。大力推进“三变”,为城市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向农村流动,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五、“三变"改革是更加有效的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

篇5:用“三变”改革之智慧

——大河镇民润合作社案例

大河镇周家寨社区位于大河镇北部,距市中心城区24公里,距镇政府15公里。全社区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748户2882人。周家寨社区是全省的一类贫困村(社区),是大河镇最边远、交通最落后的社区。2014年之前,农民都把土地当成“命根子”,把种包谷、种洋芋看成致富的唯一路子,为改变社区现状,帮助群众增收致富,2014年,由政府“搭桥”,村民任龙勇等致富能手共同组建了民润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积极探索产业化、市场化的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三变+合作社+基地+扶贫”模式,让所有参与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在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受益。目前合作社拥有资产1600多万元,种植葡萄2810亩。

一、做法

(一)土地经营权入股分红金。周家寨社区70户农民以843亩土地20年的经营权入股民润合作社发展葡萄产业,合作社对入股农户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进行收益分配。在无效益产生的年份,农户每年可获600元/亩的保底分红;合作社盈利后,可按入股土地面积获30%的实物分红(以每亩种植200株葡萄计算,农户可分得60株葡萄的果实),也可按股参与分红,预计年人均增收1200元,其中贫困群众14户63人可实现脱贫致富。如:村民曹和平,夫妻俩长期在外打工挣钱,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长期性格孤僻,成绩也不好,民润合作社成立后,他把自家近20亩土地全部入股到合作社,并因为在外地打工时学到一些知识,被聘用到合作社葡萄庄园工作,每月工资收入5000余元,每年11000多元的土地分红和其他收入,一年可获近80000元的收入。

(二)以技术管理入股挣薪金。6名蔬菜种植技术员用技术、5名管理人员用管理才能入股合作社,占合作社0.8%干股,每年保底分红4.8万余元,合作社蔬菜、葡萄效益追加分红1%,分红约为2万元,每个技术或管理人员年底可分红6.8万元左右。如:周家寨二组股东曹天奎,患有慢性病,缺乏劳动力,但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现在被聘用在种植基地从事管理,每月工资3000元,加上年底分红,每年可收入10万余元,已于2015年实现脱贫。

(三)以村集体资产入股获股金。周家寨社区将管理粗放、收入不高的200亩茶叶林入股合作社,占股3%,由合作社采摘销售,统一经营管理,社区每年可获保底分红5万元,全部用于27户86名贫困户的帮扶,人均可获分红500余元。

二、成效

一是促进了企业和群众联股连心。群众入股后成为了股东,身份由路人、旁观者变成了合作社的参与者和经营者,与合作社的利益捆绑起来,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实现了合作社和农户双赢利的良好局面。

二是强化了合作社扶贫济困责任。用工上优先使用入股农户特别是入股的贫困户,使贫困户就地转化成为工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增加贫困户收入,还从根本上解决了留守儿童问题。合作社常年可提供120余个就业岗位。

篇6:三变改革工作流程

洛南县三变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洛南县“三变”改革工作流程》的通知

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县域工业集中区党工委、管委会,鑫元科工贸公司党委,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为了有效推进“三变”改革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洛南县“三变”改革工作流程》,现印发你们,请参照工作流程,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洛南县“三变”改革工作流程

洛南县三变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3月10日

3.召开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由产改领导小组组长做合作社筹建工作汇报、讨论、表决通过合作社章程、选举办法、监票人、计票人建议名单、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由选举产生的理事长做就职讲话(做好会议签到、会议记录、影像资料留存工作);

4.公示讨论通过的合作社章程,公示股东代表推选结果、理事会、监事会成员;

5.向所在镇政府上报《关于xx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机构成立的报告》;

6.取得镇政府关于《xx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机构成立的报告》的批复;

(四)登记注册村集体经济组织。1.办理程序

《登记证书》按照下列程序申请、颁发:

(1)完成清产核资、成员鉴定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依法合规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的村向所在地镇提交申请材料、证明材料;

(2)镇(街办)在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证明材料初审完毕;

(3)县三变办在10个工作日内,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给予填写《洛南县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书申请表》;

(4)县农业局同意并在《洛南县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书申请表》上加盖县农业局印章后,县“三变”改革办公室在5个工作日内,将《登记证书》免费颁发给申请单位。

(5)到公安局办理股份合作社公章。2.申请单位所需提供的资料清单

申办《登记证书》,应提供下列申请材料和证明材料:

(一)《洛南县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书申请表》;

(二)农村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

(三)农村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代表)会议关于选举或任命本组织董事长的决议;

(四)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告(评估报告)原件;

(五)镇政府对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告或评估报告的审核意见;

(六)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通过的农村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名单及其资产份额清单;

(七)农村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身份证复印件。

(五)合作社开户办理银行等相关手续 1.统一在县华阳路邮储银行(电信局隔壁)开户

2.开户所需资料: 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书、合作社公章、单位公章、法人私章印章、法人身份证、经办人身份证。

(六)成立村产权交易中心 1.交易中心管理制度 2.交易的程序和规则

四、推行三变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详见附表)

(一)摸清可变资本。一是摸清“三资”存量。各镇(办)要组建清产核资工作组,全面开展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自查核实工作,分门别类建立管理台账。二是分清可变资本。从集体“三

(八)签订合同协议。一是制定合同文本。按照规范的合同样本,就双方达成的合作事项形成正式合同文本。二是签订合同协议。依法约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三是开展合同备案。由各镇(办)审核通过后将合同送县“三变”改革办公室备案。

(九)推进项目实施。一是制定方案。加强与承接企业的跟踪衔接,制定好实施方案,明确时限、产业、责任,对每个环节进行持续跟踪和衔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二是加强管理。各镇(办)要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明确目标,倒排进度,做好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合作双方按时间节点稳步有序推进项目实施。三是强化指导。项目涉及各业务部门要加强业务技术指导,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帮助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项目高质量完成。

篇7:农村“三变”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上级安排我镇领导率相关专干部和部分农技人员员成调研组对我镇x村“三变”改革进展情况进行摸底,形成调查材料提交镇党委班子会,作为议题讨论的参阅材料,根据会上各位班子成员讨论意见,整理成为报告呈报县委。

一、x村“三变”改革基本情况

探索农村“三变”改革以来,全镇上下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全面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对“三农”和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新路径,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发展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难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一)农村“三变”改革大大推动我镇农村改革步伐

我镇农村“三变”改革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关注和肯定。农村“三变”改革丰富了群众增收的渠道,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对于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有重要突破性意义,对于解放农村生产力有重要引领意义,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带动意义,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重要支撑意义。充分激活城乡发展要素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拥有更多获得成果。农村“三变”改革成为为推动我镇农村改革的重要举举措。

(二)我镇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是抓精准识别,找准“变”的的对象。找准参与“三变”的贫困人口,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抓分类引导,确定“三变”的方式。统筹处理好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关系,鼓励和推动农民以土地、资金等多种方式入股经营主体变为股东,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三是抓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变”的载体。壮大经营主体的发展实力,提高其聚集资源、资金的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让农民参与到企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中。四是抓教育培训强化“变”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三变”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五是抓智能平台建设完善“变”的数据体系系。

二、我镇农村“三变”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农村“三变”改革的培训和指导不够,广大农户参与意识不强。

随机走访村民,知晓农村“三变”改革内容的农民不多,对其目的意义不了解,对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和房产抵押权理解不透。作为农村“三变”改革的主体,部分农民参与农村“三变”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不配合“三变”的推进,有的外出务工人员不愿回村参加土地资源的确权工作。

(二)农村“三变”改革配套的基础工作推进缓慢

一是“资源变资产”中对可变资产的资源进行确权进展缓慢。土地、林地使用权确权工作基本完成,确权颁证工作尚未完成。二是财产权属证件颁证工作未能如期进行。三是缺乏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中介组织和平台,没有可供操作的产权资源价值评估标准,缺少交易规则难以对入股资产、抵押贷款资产量化操作。四是农户入股经营主体多数未能完善相关法律手续入股农户未签订入股合同农户与经营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

(三)农村“三变”改革对经营中自然和市场风险防范措施不多

农业产业周期长,风险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期盼在入股经济实体中“分红”愿望强烈。“三变”经营实体如何实施以短养长解决入股农民短期回报愿望强烈和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参加农村村“三变”改革的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受气候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影响,如何保障农民股东利益,防范风险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三社”体制无法满足农村“三变”改革的需要

由于体制问题,现行的“三社”难以满足农村“三变”改革的需要,一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区别,其存、贷利率、办理手续对农户没有优惠,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和营利性严重背离了农村金融合作的基本原则,无法解决农业生产的融资问题。二是供销合作社现除了垄断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料经营权外,很少发挥农户和和市场联系的作用。三是我镇现有的农村合作社多数是生产型的,缺乏服务生产和流通的服务型农村合作社,难以带动整个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难以提高我镇农产品的商品率。

(五)经营主体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粗放

农村“三变”改革经营主体体是十分重要的一方,经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农户参与“三变”的权益能否得到持续保障。我镇一些参加“三变”的企业经管理粗放,企业本身经营困难,很难带动参与入股的广大农户脱贫致富。个别农企业过度依赖政府的项目资金来维持经营,难以持续发展。

(六)“三变”中缺乏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支撑

由于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匮乏,专业的良种、好苗木的提供、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专业使用、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我镇市农业产业和经营主体缺乏必要的科技术和专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的支持,制约全镇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关于深化农村“三变”改改革的建议

(一)强化“三变”改革的培训指导,激发广大农户参加农村“三变”改革的内生动力。

加强农村“三变”改革的培训指导:一是成立培训机构,加强以农民为对象的农村“三变””改革培训与指导。对社会各阶层的核心骨干人员和广大大农民进行培训,主要是地区开发、意识革新、经营革新、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内容,要强化农民自强、合作意识的教育和诚信、契约精神的的培养。使农户明白农村“三变”改革是农民脱贫致富最有效的路径之一,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让农户自觉成为农村“三变”改革实践者。二是建立“三变”指导员制度。将农村“三变”改革的推进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抽调选派的驻村干部对包村的农村“三变”改革进行指导,确保农村“三变”改革的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在实处。三是从农村的现实出发,整体规划,分阶段有序地系统推进,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和现实生产力。

(二)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基础工作

全方位多角度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向纵深推进,要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配套基础工作。一是农民各种资源明晰产权要尽快完成,相关证件的颁证工作应同步进行。二是尽快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中介组织和平台,出台可供操作的产权资源价值评估标准和交易规则对入股资产进行量化操作。三是在国家授权突破法律条款的的框架内,尽快出台农民入股经营主体的相关指导性政策,明确农户、经营主体各自的权利、义务。

(三)加强农村“三变”改革政策研究出台防控风险的具体措施

农业产业是高风险行业,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影响,农村“三变”改改革必须研究防范风险措施。

1.加强对自然风险的防控。一是建立自然灾害预警处置制度,将自然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二是探索建立完善农业产业保险机制,政府每年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对农民、经营主体的保险补贴,提高他们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保险公司要提供防范风险的多种农业产业保保险产品供农民、经营主体进行选择,分散自然风险。

2.加强对市场风险的防控。一是由政府设立必要的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作为发生市场风险后对农民的补贴或补偿。二是政府对我镇重要农产品实施最低收购保护价,将市场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度。

3.加强对参加农村“三变”改革的经营主体实际控制人道德风险的防控。一是强化其内部监督建立入股股东监督机制,将企业经营纳入股东的有效监督。二是强化外部监督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强化对参加农村“三变”改革的企业账务、资金的运作进行监管,确保企业规范运作,避免发生将入股资金占为己有的道道德风险。

4.加强法律风风险的防控。一是农村“三变”改革运作程序应在全镇范围内进行统一。统一各种涉及农村“三变”改革的法律文书包括合同样本、权属证书、各种涉及农村“三变”改革的交易记录。二是在在各乡镇建立农村“三变”改革法律咨询服务点为广大农民、经营主体提供必要的的法律咨询服务。三是要建立农村“三变”改革中的农民与经营主体之间利益冲突调解机制,坚决防止个别农民或经营主体只要权利不承担义务的不当行为,确保农村“三变”改革的公平正义。

(四)将“三社”体制改革作为我镇农村“三变”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阻碍我镇“三农”发展的“三社”体制进行改革十分必要。一是农业产业的高风险性和农业生产经营的分散性,多数商业银行不愿涉足“三农”而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多数在基础设施,对农户个体融资没有太多作用,农户贷款难度会越来越大,融资成本会越来越高。从降低融资成本,提供融资方式而言,自助合作性质的民间信用合作社必然会成为农村金融的主要承担者。建议市委、市政府选取有条件的乡村进行民间信用合作社试点,遵循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基本原则,即“自愿与互助,民主管理,非营利,仅为社员服务,自主经营”。规模不宜太大,将社员控制在一定区域内,有利于社员互相信用的了解,降低信贷风险和社员融资成本。政府在起步阶段注入部分资金给予支持,参与制定规则,加强监督,保障社员权益不受损害。二是对供销社体制进行改革,将其经营垄断的公司全部剥离,使供销社主要职能转变为农户与市场联系方面的服务,提供农产品通向市场平台。三是鼓励发展服务型农业合作社,解决农业产业化中社会分工和农产品商品化的问题。

(五)积极引导“三变”经营主体加强科学管理

积极引导参加农村“三变”改革的企业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加强科学经营管理,提高农业产业的集约化管理能力。提高种、养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品牌的培养,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改变部分企业过度依赖政府项目资金的现状。

(六)着力解决农业产业服务能力不足和缺乏技术人员的问题

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技创新步伐,加强农业实用技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建立完善政府和社会化的农业产业的科技服务专门机构和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引导农村信用社、供销社在金融、农资供应、农产品方面对农村“三变”改革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引导和扶持建立社会化的的种子、种苗供应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专业使用,病虫害的防治等专业农村合作组织和社会服务经济实体,为农业产业和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持。

为科技人员松绑,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科研单位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领办农业产业企业或牵头成立农业合作社,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培训解决农村缺乏农业科技

篇8:辽宁扶贫“三变”求精准

来到辽宁省彰武县五峰镇火石岭子村的村部大院, 公告栏上还张贴着526名贫困人口的公示表。今年7月19日, 火石岭子村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 对本村贫困户、贫困人口, 进行重新审议确定, 并在村里公示, 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

建档立卡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是今年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号工程。辽宁省将以建档立卡的214万贫困人口为重点, 加大对贫困户的支持力度, 确保扶持项目取得成效。

辽宁省省长李希指出, 全省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总体安排部署, 结合全省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 创新扶贫机制, 实施精准扶贫, 扎实抓好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 推动贫困地区与全省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辽宁省副省长赵化明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要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 认真分析扶贫对象致贫原因, 逐户制定扶贫措施, 定人、定责予以扶持, 实现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

“互助式扶贫”滚动使用的资金, 有效弥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缺失, 缓解了贫困农户发展资金短缺困难, 加快了贫困农户增收致富步伐, 增强了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从扶贫资金无偿使用到开展“互助式扶贫”

11月26日, 记者来到清原县湾甸子镇德胜村的一个小山坡上, 村民刘强在这里利用一小块空地建了一栋养鸡棚。他家本来经济条件还可以, 但这几年由于父母生病, 特别是老父亲一年药费就要花掉两三万元, 因病致贫。他去年养鸡赚了4万多元, 都用来还账了。

今年春天时由于缺乏资金没钱购买苞米, 几千只鸡眼看就要断顿, 这可把他急坏了。这时他想到了湾甸子镇互助金合作社, “我用家里的林权证做抵押, 不到三天就从互助社借来了1万元钱, 我马上买来1万斤苞米, 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刘强告诉记者。棚里有5500只鸡, 已是今年的第四茬了, 行情好的话一茬就能挣3万多元。

湾甸子镇互助金合作社是清原县对扶贫资金管理的创新改革的产物。过去扶贫资金直接到户, 有时买牛、羊分给贫困户, 生产资金很容易变成生活资金被花掉。互助式扶贫则以乡镇为单位, 连村组建扶贫互助合作社, 民主管理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和村民按一定比例自愿交纳的自有资金组成扶贫互助金, 以小额有偿贷款形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在湾甸子镇扶贫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张互助金使用情况表:2014年德胜村有财政资金60万元, 村民互助金2.2万元, 贫困建档立卡户124户, 其中入社85户, 借款的78户。这说明有78户贫困户得到了互助金的扶持。

抚顺市扶贫办主任高世海向记者介绍说:“全市有扶贫任务的35个乡镇都建立了扶贫互助社, 吸纳社员2.4万户。互助资金促进贫困户年均增收1500多元, 互助社正逐步成为贫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发展银行’。互助扶贫模式, 初步形成了一条造血式扶贫途径。”

丹东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扶贫互助社”模式, 有效解决了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争取来的有限扶贫资金由原来“撒芝麻”变为集中利用, 由一次性投入为滚动发展, 由一人管钱为大家理财, 资金利用率、有效率实现最大化。

自2007年以来, 辽宁省对扶贫资金滚动使用进行了有益尝试, 开展了“互助式扶贫”试点工作。882个互助资金试点村, 共吸纳入社农户9万户, 其中贫困户7.1万户。不难看出, 借款多为贫困农户, 平均每户贫困农户借款在7000元左右, 在发展项目上, 发挥的作用比到户扶贫的1000多元要大得多。

辽宁省扶贫办主任李军说, “互助式扶贫”模式经过实践检验, 值得推广实施。没有实行“互助式扶贫”的市县, 要抓紧制定实施计划, 按计划有序推进。从明年开始, 争取用2-3年时间, 把到户扶贫资金转到“互助式扶贫”上来。

在全省1791个贫困村中采取选派驻村工作队的方式, 实施定点驻村帮扶。省 (中) 直定点扶贫单位要在原定县包乡中确定1个贫困村, 选派驻村工作队进行定点帮扶。其余贫困村由所在市、县 (市、区) 选派驻村工作队进行定点帮扶, 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

从到县乡挂职扶贫到派驻工作队进村入户扶贫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扶贫工作队驻扎在建平县烧锅营子乡乌克朝村。工作队住宿条件很是简陋, 利用村里小学校教师临时休息的一个小屋充当他们的宿舍, 只有一个小火炕, 三个人躺在炕上连翻个身都要碰到同伴。厕所在小学操场的另一侧, 离宿舍有二三百米的距离。最难的是吃饭问题, 买个菜还得到十几里外的乡里。

村民李立学告诉记者:“听说工作队要帮助我们将4000多亩地改造成水浇地。我家只有三亩水浇地, 水浇地长的谷子好的能打1200斤, 今年谷子价格好, 能卖4元多一斤。不是水浇地种玉米一亩地还不到1000斤。如果都变成水浇地, 那敢情好, 我们都受益了。”

利用四十余天时间, 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深入沟沟岔岔、田间地头, 走访了全村7个居民组、300多户百姓, 采取上门了解、召开党员会、座谈会等形式, 整理合理化建议34条, 确定了29户特困户。工作队队长王文光对记者说:“我们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全面促进我局定点扶贫乡村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 改善帮扶对象的贫困落后状态。”

省科技厅扶贫工作队结合朝阳市龙城区联合镇北台子村实际情况, 积极筹建大棚香菇栽培示范基地、水果新品种引进繁育基地、肉驴养殖产业基地。力争用三年时间, 将北台子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朝阳市扶贫办主任李洪志向记者介绍, 全市413个扶贫工作队按照一帮抓班子、建好队伍, 二帮谋思路、富民强村, 三帮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四帮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要求, 入村到户、摸底调查, 确保“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

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彭益民说, 在选派工作队成员时要根据贫困村的主要成因, 坚持“一村一策”, 有针对性地选派。对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 要注重选派熟悉党建和干部管理工作、领导能力强的干部;对党务村务管理混乱、各类矛盾纠纷比较突出的, 要注重选派政策水平高、驾驭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的干部;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 要注重选派懂经济、会管理, 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干部。

省辽河局扶贫工作队队长于帝平告诉记者:“我们驻村入户摸清贫困户实情, 通过局里不仅要送资金、送项目, 还要送政策、送思想。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 落实帮扶项目。”

省公安厅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兵对记者说:“前些年我是公安厅扶贫单位的联络员, 这次完全长驻村里, 公安厅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厅里帮工作队制订好帮扶计划, 保障工作经费, 落实好帮扶措施, 确保如期完成帮扶任务。”

葫芦岛市扶贫办主任李国良认为, 驻村扶贫工作队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管道。葫芦岛市选派驻村工作队192个 ( 省派17个、市派111个、县区派64个) , 实现对省定159个贫困村全覆盖。

在定点扶贫的基础上, 辽宁省进一步完善社会扶贫工作机制, 广泛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 扩大帮扶规模, 抓好帮扶工作落实

从定点扶贫到社会“大扶贫”

2014年8月31日, 是西丰县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日子, 由贵州茅台酒厂 (集团) 投资10亿元建设的茅台西丰生命健康产业项目正式签约开工。这是茅台酒厂在外省投资建设的第一家企业。记者在11月底到西丰县采访时, 一栋主楼、10栋厂房的主体工程已全部建成, 在2015年春节前后将出酒。据西丰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这一项目将给西丰县一年带来五六个亿的税收收入。

西丰县是辽宁省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 是省委副书记许卫国的帮扶对象。在许卫国的牵线搭桥下, 西丰县不但引来茅台保健酒项目, 还引来辉山乳业总投资68亿元的大项目。

在定点扶贫工作中, 辽宁省始终坚持“省级领导包县、市级领导包乡、县级领导包村、各级干部包户”, “工作到村, 扶贫到户”的帮扶工作机制。同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 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阜新县大巴镇车新村是蒙古族聚居村, 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 是全市重点贫困村之一。车新村在2013年9月被列为阜新市“集团帮村”工程项目村, 由牵头单位——阜新市军分区带领8家帮扶单位进行扶贫, 在发展冷棚葡萄扶贫富民产业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建设1亩标准化冷棚葡萄成本是2万元, 包括苗木、塑料, 发展1000亩, 总投资需要2000万元。资金从哪来?车新村党支部书记白金山告诉记者:“我们采取了政策补助、社会力量垫资、农民自筹三结合的方式。农民每亩自筹1000元, 争取上级补助4000元, 帮扶企业阜新金亿亨商贸有限公司每亩垫资1.5万元, 农民在第二年取得收益后逐年偿还本金和利息。”

没有社会力量介入, 没有社会资金进入, 产业发展不起来。通过集团帮扶, 车新村的冷棚葡萄项目得以启动。白金山说, 预计到明年7月, 1亩冷棚葡萄亩产能达到3000斤, 毛收入能达到3.5万元以上, 村民生活将会得到极大改善。

阜新市扶贫办主任王成告诉记者:“作为国家扶贫改革的三个试验区之一, 让阜新先行先试, 国家和省还交给阜新五项重点工作, 其中一项就是完善多方力量参与的‘大扶贫’体制机制。阜新的扶贫改革试验使命光荣, 责任重于泰山。”

辽宁省扶贫办主任李军表示, 要努力形成社会扶贫的新格局。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与个人, 以各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引导民营企业到贫困地区兴建基地、联办企业, 带动贫困地区发展;鼓励有专业技术并且致力于扶贫等公益事业的人士, 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扶贫志愿者到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各类扶贫济困活动;探索金融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智力扶贫、信息扶贫等新的扶贫开发模式、途径和机制, 努力构建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下一篇:大学生宣传委员个人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