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亮点

2024-05-03

改革亮点(精选十篇)

改革亮点 篇1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部制改革方案”。这次的大部制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进行的第六次机构改革,也是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以来的一次全新的改革,必将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历史意义。那么,这次大部制改革方案有哪些新亮点呢?

一、价值点是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描绘了新一轮改革的蓝图: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大部制改革方案就是为了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说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并将迈出重要步伐。

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及重要领域的管理,促进科学发展。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工业和信息化管理体制,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能源管理机构,保障能源安全;改进交通运输管理,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建设;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进一步落实食品综合监督责任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对一些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实行综合设置。整合完善重要行业管理体制,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结合职能部门的调整和整合对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进行精简和规范等。

二、核心点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在行政管理体制中,职能、结构、功能是有机结合的重要组成要素和方面。三者中,职能是核心起点,职能决定组织、结构和机制,最终体现为效能。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实现政府职能根本转变,必须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按照职能转变的要求,突出各自的管理和服务重点。三是要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的职责,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避免职能交叉重叠。

从这一要求出发,大部门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在合并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相近的政府部门,转变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审批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在增加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职责权限,拓宽职能,整合机构上花力气。正如华建敏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这次的大部制改革,将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着力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精简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抓紧进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适时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三、落脚点是构建服务型政府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就是要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实现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的转变,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要大力加强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劳动力就业和培训、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安全和秩序等方面的工作。这次的大部制改革方案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全部是围绕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方面。比如:改革后宏观调控部门的配置更加合理,协调机制更加健全,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教方面的综合实力,可以进行全国范围内资源整合,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新组建的部门主要管规划、政策、标准、服务,不干预企业微观活动,确保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四、切入点是改善和提高民生质量

检验机构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否真正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老百姓是否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标准。这次的大部制改革,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突出改善和提高民生质量,把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是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制。主要是统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统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体制。主要是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推动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问题;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统筹,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三是完善食品药品管理体制。主要是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责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五、侧重点是建立“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架构

所谓“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职能相近的部门加以整合,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方案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推出了若干个大部门。

比如,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是一个大部门,它不是以往工业管理部门的回归,而是按照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改造相结合和军民结合的要求,负责行业规划、政策、标准的部门,但不干预企业市场经营活动。又比如,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将公路、水路、民航融为一体,对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再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将从体制上打破“白领”和“蓝领”的区分,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此外,方案关于能源管理机构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大部门体制的思想,高层次的国家能源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新组建的由发改委管理的国家能源局。能源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家安全,离不开宏观经济战略的指导,离不开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这样的架构就将这两方面有机整合到了一起。

六、着力点是形成科学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形势是好的,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从国情特点、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等方面看,我们还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任务非常艰巨,宏观调控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切实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为此,大部制改革方案指出:发展改革委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改进规划和产业政策管理,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财政部要改革完善预算和税政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统筹协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为增强宏观调控合力,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货币政策,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七、动力点是坚决消除“人事”和“劳动”的鸿沟

以前,我们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劳动和人事两个部门,劳动者带上了不同“身份”,以至人力资源市场难以统一。而这次的改革方案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整合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不再保留。因此,统一了人力资源管理,为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提供了更好条件。同时,劳动者凭自己的技能和素质上岗,没有了歧视和界限,这样也能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应。另外,置国家公务员局是必要的,因为对公务员有廉政、纪律等特殊要求,需要单独加强管理。

我们可以预见,改革后将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激发起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八、结合点是进一步统筹城乡建设

根据改革方案,新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住房和城乡建设政策,统筹城乡规划管理,指导全国住宅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监督管理建筑市场、建筑安全和房地产市场等。我们注意到,改革方案中建设部的名称变长了,突出了两个词“住房”和“城乡”。从字面看,这是名称的改变,实际上却蕴涵着深刻的涵义。

首先,体现出中央政府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上加强了工作力度,强化了政府对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责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具体体现。新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第二,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以前国家搞建设,存在着城乡割裂的现象,城市搞城市的,农村搞农村的,各自为政。现在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是要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统筹,更好地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九、突破点是加大环保力度,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严峻的环境压力。如不转变现行发展模式,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将严重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次改革方案,国家环保总局将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部,强调了环保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中的地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它表明国家对环保事业更加重视。我们完全有理由对我国环保事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更多期待!

十、提高点是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

驾考改革具体内容及亮点 篇2

新规于上半年开始实施,启动重大改革事项试点;20总结试点经验,将新规推行到更多地区;,完成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建立开放有序、公平竞争、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驾驶培训市场体系,解决培训考试中的不便利、不规范、不经济问题。

驾考内容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科目、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科目。不过除了考试,驾考费用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那么 驾校学费有什么规定呢?

2017年驾考政策 考驾照新规定

《意见》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非经营性的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允许个人使用加装安全辅助装置的自备车辆,在具备安全驾驶经历等条件的随车人员指导下,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学习驾驶,并直接申请考试。

自学驾驶所用自备车辆,不得用于经营性的驾驶学习活动。自学人员上道路学习驾驶前应到公安机关免费领取学车专用标识和学习驾驶证明。自学人员在学习驾驶中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随车指导人员依法承担责任。按照严格管理、保障安全的要求,制定实施用于自学驾驶的车辆条件、随车指导人员条件以及训练路线时间划定、交通违法处理、事故责任认定、保险理赔等管理制度。

安全起见,意见中明文规定了学员学习车辆只能是小型汽车,并且车内需要有副驾驶员辅助刹车装置以确保必要时候制动车辆。而指导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有充足的安全行驶经验,对于训练地点,一定要远离学校、高速和交通拥堵路段。2017年只有部分试点地区可以享受到新政策,而20就开始大面积普及了。

2017年驾考政策 考试改革主要内容

1、实行驾驶人分类教育培训。推行大型客货车专业化培训,优化小型汽车驾驶人培训方式,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2、实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学员可自主预约培训时段、选择教练员、选择缴费方式。改变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模式,推行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

3、试点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用自己的车就能开练,学车不必非得去驾校。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非经营性的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允许个人使用加装安全辅助装置的自备车辆,在具备安全驾驶经历等条件的随车人员指导下,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学习驾驶,并直接申请考试。

4、考点下放至县。为方便群众就近考试,推进驾驶人考试业务向县级下放、延伸。对出现排队积压的考生,允许选择省内其他考场参加考试。

5、实行自主报考。提供互联网、电话、窗口等多种报考方式,考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考试场地、缴费方式。考试不用总排队,将建设更多社会考场,彻底解决学车场地不够用这一老大难问题。

6、改进驾驶人体检年龄制度。将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的起始年龄由60周岁调整为70周岁。

7、实施驾驶证异地申领和审验。放开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异地申领限制,驾驶证丢了也不怕,告别来回折腾全国均可补换,丢了驾驶证要补办不用再回原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异地补换驾驶证、参加驾驶证审验、提交体检证明。

8、允许重新申领驾驶证直接考试。驾驶证被注销等有驾驶经历人员,在满足条件下可以不经学习直接申请考试。

9、逐步放宽残疾人驾车条件。适时放宽单眼视力障碍群体、上肢残疾人申请小型汽车驾驶证条件。

10、可一次性预约、连续考试。我国将逐步推行场地驾驶和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一次性预约、连续考试政策,减少考生往返次数,考生不再跑断腿。而且,驾驶员不用担心不熟悉考试场地,考前可免费看。

11、提高驾驶证国际认可度。推进与其他国际和地区驾驶证互认换领,逐步扩大驾驶证互认换领范围,满足公民出境驾车需求。

2017驾考改革十大亮点

亮点1、驾驶证可以自学直考不必非去驾校

亮点2、驾驶人发生严重事故倒查考试发证过程

亮点3、任何国家机关不得举办或者参与驾驶培训机构

亮点4、驾校不再一次性预收全部费用,将计时培训计时收费

亮点6、理论考试、场考、路考可以连续考试不用多次往返

亮点7、驾驶证全国均可补换可以异地申领和审验

亮点8、驾照注销后重新申请可以不经学习直接考试

亮点9、调整老年人体检年龄至70岁放宽残疾人驾车条件

亮点10、未来有望在更多国家持中国驾驶证开车

新《预算法》改革亮点(三) 篇3

【关键词】《预算法》;改革;亮点

六、实现以“全口径预算”为突破口的预算管理 近年来,随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取消了预算外资金,所有财政收支全部纳入政府预算,接受人大审查监督。这一实践符合现代预算完整性的要求,体现了建立全口径预算的改革方向。新预算法删除了有关预算外资金的内容,并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利一会保险基金预算。同时对四本预算功能定位、编制原则及相互关系作出规范。

(1)政治领域:第一部门(政府机构)

行政部门。政府运行机制——“官本”

(2)利‘会领域:第三部门(公民社会)

事业部门。社会运行机制——“民本”

(3)经济领域:第二部门(市场经济)

企业部门。市场运行机制——“资本”

七、国库集中支付写进预算法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按照不同支付类型,采用财政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的方法,支付到商品或货物供应者或用款单位。我国白2001年开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八、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的重点是收支平衡,同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于是在客观上带来预算执行“顺周期”问题,容易导致收入征收部门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为完成任务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在经济过热时,为不抬高基数搞“藏富于民”,该收不收,造成经济“热上加热”。这既不利于依法征税,也会影响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为确保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新预算法要求各級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同时,为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财政宏观凋控的需要,新预算法强调,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各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各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如果出现短收,通过凋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减少支出等方式仍不能实现收支平衡的,经本级人大或者其常委会批准,可以增列赤字,报财政部备案,并应当在下一年度预算中予以弥补。这就为今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并强化其对年度预算的约束留出了空间。

预算周转金是指各级财政为平衡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保证及时用款而设置的周转资金。各月的预算收入与支…往往是不同步的,月份之间、季度之间总是不平衡的,不是收大于支,就是支大于收。如果没有一定的周转金,要完成预算收支任务是难以想象的。各级财政为了平衡季节性收支,必须设置相应的预算周转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同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预算周转金是指各级政府为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保证及时用款而设置的周转资金。各级政府预算周转金从本级政府预算的结余中设置和补充,其额度应当逐步达到本级政府预算支…总额的4%。根据《预算法》的要求设置,不得随意减少。各级政府预算周转金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管理,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资金周转,不得挪作他用。

预算周转金专门用于执行年度预算周转之用,不能安排支出。也就是说,预算周转金的余额,只能增加,不能减少。预算周转金存入围库存款之中,不需要单独设置存款账户。

为了正确核算预算周转金的设置与使用情况,应设置“预算周转金”账户。该账户核算各级财政设置的用于平衡季节性预算收支差额周转使用的资金。预算周转金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设置,并不得随意减少。设置和补充预算周转金时,借记“预算结余”账户,贷记本账户。本账户借方一般无发生额。周转金动用时,仍直接减少国库存款,而不能借记“预算周转金”。若“国库存款”余额小于“预算周转金”,即表明“预算周转金”已经动用。

九、结转结余

与前几年行政、事业单位改革配套相适应,进一步明确了结转和结余的概念,由此上升到法律层面。对于财政的基本性支出剩余的资金为结转资金,而对于项目支出的资金,则要进一步区分该项目是否完工,若完工该资金为结余资金,反之为项目标结转资金。

十、核算基础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按照收付实现制,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将与现金收支行为的发生与否,紧密联系在一起。

改革亮点 篇4

用人机制变“活”

改革中, 开封市卫生系统按照上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以转换用人机制为重点, 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各卫生事业单位从院 (站、所、校) 长, 到其副职领导;从各单位中层正副科长、正副主任, 到全体医药护技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 全部实行聘用管理制度。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逐级聘任的原则与程序, 各卫生事业单位在对应聘者完成资格审查、竞争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等程序的基础上, 由开封市卫生局局长聘任各院 (站、所、校) 长, 聘期为4年;各院 (站、所、校) 长, 聘任副职及中层正职, 聘期为2年至4年;各中层正职聘任副职及其工作人员, 聘期为1年至2年。另外, 可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或落聘下岗。从而彻底改变了往日用人者不管人、用人者管不住人、一旦任职就只能上不能下的状况, 激活了卫生系统的管人用人机制。

职工干劲变“足”

原本将“干好干坏不一样”只当口号喊的人们, 在这次改革中猛然感到“口号”变真了。聘任管理中实行的能者上、庸者下, 即“能”者可低职高聘, 提前晋职晋级, 多领岗位工资;“庸”者可高职低聘或落聘下岗, 少领或只按全市最低工资标准领取工资。这种改革举措的推行落实, 使各受聘者有了危机感, 增强了紧迫感, 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其工作干劲变得更足, 一举改变了往日“干好干坏都一样”的现象。

该市二院任职时间不符合晋升规定的原骨科副主任医师孟双全, 因工作实绩突出, 这次突然被低职高聘为主任医师, 并被聘为该院骨科主任, 让同事同行们都刮目相看且心生敬意。这次改革中, 仅开封市直卫生系统就有196个像这样的“能”者被低职高聘, 提前晋职晋级, 走上领导岗位, 影响并鼓舞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

与此同时, 原本在重要岗位任职, 但不求进取, 政绩平平的28名同志, 在这次改革中被高职低聘或落聘下岗。低聘或落聘后, 少领工资不说, 其原本受人尊敬的身份也会尽失光彩。落聘后, 职位岗位没有了, 尽管落聘者嘴上不说什么, 但心里都很清楚:“现今干好干坏真的不一样了……”

工资分配变“动”

改革原有工资发放办法, 建立新的工资分配机制, 是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中, 该市卫生系统各单位将职工的原工资级别作为档案工资由单位套改保留, 以便在按政策套改工资、缴纳社会保险、人员调进调出时使用。

新的工资分配方案规定, 职工工资由基础工资 (约占工资总额的35%) 、岗位工资 (约占40%) 、绩效工资 (约占25%) 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工资为职工固定工资, 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会因其岗位变化和绩效变化而发生变化, 成为“活”工资部分。在对“活”工资进行分配时, 注重向临床一线倾斜, 向高科技、高风险、高效益岗位倾斜。在什么岗位拿什么钱, 多干多拿, 少干少拿, 个人收入分配“动态”化。

改革中, 各单位都结合自身实际将工作岗位依其职责、技能、风险、效益等指数分为若干类别, 再在分类别的基础上, 将各类别划分为若干个工资档次。如该市妇幼保健院, 将全院工作岗位分为4大类, 在制订工资分配方案时, 又将4大类岗位各划分为A、B、C三级, 合计12个工资档次。全院干部职工根据其个人资格条件等, 结合工作需要和聘任情况, 在什么岗位, 干什么工作, 领取什么样的报酬, 工资收入变为“动”化管理。

思想观念变“新”

原本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就如进入保险箱、端上铁饭碗的观念, 现今已骤然离去。一位有点儿懒散的女护士私下说:“以前干好干坏都一样, 干多不多拿, 干少不少拿。现在可不敢马虎了, 干少了少拿钱, 干不好要下岗, 可得小心点儿啊。”

原本在哪个岗位都一样拿钱, 大家总想找个相对舒适轻闲的岗位;如今, 人们都想到责任重、风险大的岗位去工作, 因为这既能体现个人价值才能, 又能多领薪酬。下有千余名医生护士的该市一院院长陈利军, 如今再也不为“有背景者”或“关系户”要求调这儿调那儿而犯愁了。陈院长说:“如今, 傻帽儿才去找轻活儿干。”

观念的更新, 使卫生系统中学习理论知识的多了;钻研业务技能的多了;为伤病患者热情服务、精心诊疗, 真把患者当“上帝”当亲人的多了。

国企改革方案有什么亮点? 篇5

1、工信部出台《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保监会:同意建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建银国际(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筹建建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家银行系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批筹建。

3、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已公布半年报的138家上市房企总存货金额高达2.47万亿元,同比涨12%。

【IT界】

1、苹果:正加快招募人工智能专家,并大幅扩大其人工智能(AI)员工队伍的规模。

2、百度:将加大对印度和印尼市场的投资,旨在强化公司在移动搜索市场的地位。

【海外】

1、商务部:中国将加强和东盟的经贸关系,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力争11月前完成。

2、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美国经济接近充分就业。强势美元对美国经济有着显著影响。如果风险消退,今年晚些时候或加息,不对美联储9月份的行动置评,提前加息比晚点加息有利。

3、欧盟委员会宣布总额达5亿欧元的一揽子措施,向因制裁俄罗斯而遭受损失的欧盟农民提供救助。对俄制裁已导致欧盟农民损失约55亿欧元。

【指数】

1、美股休市,欧股普涨,其中欧洲泛欧绩优300指数收涨0.5%,报1399.65点。

2、沪指跌幅2.52%,深指跌幅0.63%,创业板涨2.07%,两市成交额仅6026亿,创半年新低。

3、恒指收跌1.23%,报20583.52点,蓝筹股跌多涨少,大市成交671.93亿港元。

4、美国WTI 10月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78美元,跌幅3.87%,报每桶44.27美元,最低触及44.25美元的9月2日以来新低。

5、ICE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87美元,跌幅3.76%,报每桶47.74美元,最低触及47.51美元的8月28日以来新低。

6、美元指数小幅下跌0.04%,报96.1410。

7、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上涨0.1%,至876点。

“电改”再出发,售电侧改革是亮点 篇6

业内普遍认为,2015年3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9号文”),勾勒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配套文件则从市场基本制度、价格机制、市场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政策框架,标志着电改从顶层设计进入到全面“施工”阶段。

“9号文”靴子落地

“9号文”明确了电力改革的目标,提出“区分竞争性和垄断性环节,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开展有效竞争,培育独立的市场主体,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电价机制,激发企业内在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而这距离上一次电力体制改革,已逾10年。2D02年3月,国务院批準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5号文”),“5号文”要求通过“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输配分开、竞争供电”,最终建立规范、公正和高效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此后,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被认为“破除了独家办电的垄断”。2003年3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履行电力市场监管者职责,对电力市场运行进行垂直管理。

此番历经8个月,“9号文”终于“靴子落地”。尽管还有6个配套文件尚未明确,但其对新的电价形成机制、电力交易机制和平衡机制等重点领域均做出了具体设计。市场普遍期待,孕育了10余年之久的市场化改革能够得到切实推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巡视员王强介绍,“电力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化电力电量平衡机制;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规避风险,以现货市场发现价格,交易品种齐全、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条件成熟时,可探索开展容量市场、电力期货和衍生品等交易。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陈宗法表示,“9号文”与“5号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一脉相承。其核心逻辑依然是“四步走”,对“发、输、配、售”4个环节分别做以分析和定位,明确竞争性环节与自然垄断环节。对于竞争性环节要实现市场化,对于垄断性环节进一步加强监管。

陈宗法表示,纵观这几个配套文件,在市场化改革后,无论是发电、电网还是用户均将迎来根本性的变化。对发电企业来说,今后将进入售电侧、新增配电领域、跨省跨区输电项目,与用户直接交易,全产业链经营,发展空间将会更大;对电网企业来说,改革从制度设计上改变了电网的盈利模式,由赚“价差”改收“过网费”。而其体制架构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对于用户来说,将拥有用电选择权,可以自主签订用电合同。与此同时,允许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售电领域和新增配电领域,将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改革后,有利于降低企业和社会用电成本,发挥价格调节供需的作用,规范电网企业运营模式,加强对电网企业的成本约束。

售电侧改革成亮点

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是“9号文”明确的一项重点改革任务,在本轮改革中,亦是备受业界期待的一个焦点和热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售电侧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作了创新性安排,这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一个亮点。《实施意见》中提出,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多途径培育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有利于更多的用户拥有选择权,提升售电服务质量和用户用能水平。

售电侧改革后,参与竞争的售电主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二是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三是独立的售电公司,不拥有配电网运营权,不承担保底供电服务。这亦被认为是本轮电改最大的商机所在。

关于电网能否参与竞争性售电的问题,曾是各方激烈争论的焦点。《实施意见》明确,电网企业对供电营业区内的各类用户提供电力普遍服务,保障基本供电,承担其供电营业区保底供电服务;发电企业及其他社会资本均可投资成立售电公司;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节能服务公司等均可从事市场化售电业务。

“这点确实一直争议较大。据我了解,当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的部级联席会议上,争论还是比较激烈。许多会议代表建议电网退出竞争性领域。但电网有自己的理由,国家对于安全用电方面也有一些考虑。”一位电力领域观察人士表示,电网公司参与售电理由在于能够保障用电的稳定性。电网公司参与售电竞争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丰富的配网管理经验以及技术和运维等人才。而其他售电主体在参与售电的初期,人力、技术都较缺乏。

该人士称,从“9号文”发布到6个配套文件出台,其中经历了8个月的“长跑”,这充分体现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和制度设计的复杂性。

陈宗法则指出,根本上还是应当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规则,建立发电、电网、用户三方利益最大化的电力市场秩序,实现电力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包容、协调发展。

专家:建立电力市场,没有8到10年不行

王强在电力体制改革新闻通气会上介绍,配套文件发布将推动电改试点以三类形式推进,电改综合试点与售电侧改革试点进一步落实,逐步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凡开展电改综合试点的地区,直接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鼓励具备条件的其他地区开展试点,尽快覆盖到全国。

至于配套措施是否能具体落到实处,陈宗法表示,仍有诸多重大挑战需要克服。配套文件对许多关键问题仍未明确,如交易机构能否真正独立、电力市场规则应当如何制定,以及电力市场究竟如何监管、谁来监管等,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讨和进一步落实。

改革亮点 篇7

一、凝练工作方针

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 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 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工作重点, 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是实现重要任务的两大重要保证。

工作方针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 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 它强调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要为全面发展服务, 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部分,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 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 关键是机会公平。第三部分, 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 才有一流的事业, 才有一流的国家。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 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二、确立战略目标

规划纲要将教育的战略目标描述为“两基本、一进入”。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 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其中, 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 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具体细化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三、明确战略主题

规划纲要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进思想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四、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 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 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注重学生品质培养,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健康和营养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 率先在县 (区) 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三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 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 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实行分类管理, 鼓励高校输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 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六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 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提供多次选择机会, 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 办好开放大学, 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七是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 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 鼓励出资办学, 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 提高质量, 办出特色, 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 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比例。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

五、突出改革创新

(一) 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

树立全面发展观念, 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 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二)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 改进管理方式, 完善管理制度, 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 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 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 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 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 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 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服务社区等方面的自主权。

(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 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 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 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四) 明确现代学校制度内涵

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 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 形成不同办学模式, 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 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 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五) 规范决策程序

规范决策程序, 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 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 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成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 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加强教育监督检查, 完善教育问责机制。

(六) 倡导教育家办学

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造就一批教育家。

(七) 推进招考制度改革

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 政府宏观管理, 专业机构组织实施, 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学生多次选择,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 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组织。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 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六、促进教育公平

(一) 提高教育普及程度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

(二) 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 (区) 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四)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 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调整教材内容, 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 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 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七、提高教育质量

(一)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制, 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二) 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 提高课程的选择性,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三) 推动高中多样化发展

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 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 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九、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是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教育家。二是提高整体素质。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 完善非师范生从教政策。建立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高校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三是提高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 (职称) 系列, 在中小学、职业院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 (职称) 。四是加强管理。制定教师资格标准, 完善准入、使用、转岗和退出机制。健全以师德师风为首要内容的考核、聘任和评价标准。

十、设计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一) 3年完成10大工程

2010-2012年, 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民族教育发展工程、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

(二) 开展教育改革试点

改革亮点 篇8

严格的师资培训是改革推进的基础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是吸引学生参与改革的重点专家与教职工座谈课程改革工作营造课程rn MM雜-昭果县第五ftl学课程改革亮点概述一“, , 厂丨学校承办贺州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语文学科研讨会昭平县第五中学2012年被确定为“广西高中课程改革舆论与宣传项目样本校”以来, 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 以发放课程改革调查问卷、出版《昭平县第五中学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简报》、筹拍《昭平县第五中学课程改革成果》专题宣传片、整理编印教师课程改革论文集等为载体, 以聚焦专家进课堂、跟踪各类示范课、报道各种教研活动等为方式, 创新性地开展高中课程改革的舆论与宣传工作, 并以课题研究促进课程改革舆论与宣传的深入推进。据统计, 自被确定为样本校以来, 学校在各种媒体播放和发表课程改革新闻及稿件35条 (篇) , 出版课程改革宣传板报6期, 邀请专家前来作课程改革报告及召开课程改革宣传专题会议10次, 专题报道专家调研、课程改革研讨会8次, 发放课程改革宣传资料4 000多份, 发放课程改革调查问卷2 200多份, 编撰出版《昭平县第五中学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简报》15期, 刊发教师撰写的课程改革信息和课程改革反思38篇, 课程改革舆论与宣传工作亮点突出, 成果显著, 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走出一条有该校特色的课程改革舆论宣传工作之路。筹拍《昭平县第五中学课程改革成果》专题宣传片'WI1^'J L 4'7) 定期出版《昭平县第五中学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简报》严密的课堂实践是改革推进的体现专家到校指导课程改革舆论宣传工作贫州市语文学·讨会}.4.1 u I

改革亮点 篇9

首先, 在新课导入的设计上。新课的导入法有: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材料导入法、视频导入法等。用音乐元素导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音乐可较快地调动学生的情绪。选择视频和图片的导入方式有很强的直观性, 表现内容很丰富, 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导入载体, 但关键问题是, 教师要考虑选择的图片、视频是否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如2011年的江西赣州地区历史教学大赛, 由于比赛地点在赣州, 所以不少选手选择赣州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图片导入新课, 其意图是想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其中选择通天岩的占了大多数, 但问题是通天岩和辛亥革命、西方民主政治的扩展这样的课题有多大关系呢?这里做得最好的是信丰的选手, 她选择了某处的教堂图片导入新课, 通过对两大教堂内部陈设的对比, 自然地导入到宗教改革的教学中。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感到亲切, 又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 效果就非常好。

其次, 在对教材主线的梳理。我们知道, 一节课如果主线明确, 鲜明简练, 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大半, 但还远远不够, 我们还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灵活的整合。如一位教师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 以战争之殇为主题, 围绕不忍回顾、奋起抗争、艰难走出三个板块完成对教材的整合, 整节课一气呵成, 非常的流畅且内容完整丰富。在《民主政治的扩展》一课中,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围绕感政体、探异同、悟文明三大板块完成对教材的整合。这样的主线设计使课堂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并且反映出教师的创新精神, 让评委和老师们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第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艺术地处理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 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教学艺术具有较强的表演性, 运用机智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恰如其分的笑话等表演手段, 能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我的一位同事是从事语文教学的, 他为人幽默风趣、多才多艺, 且语言表达能力及表现能力极强, 学生听他的课就像是在欣赏艺术表演, 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最后, 没有美的语言, 课堂就失去了它的风采。有一老师讲《师恩难忘》, 她这样说道:“俗话说,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人不但是有感情的, 而且有多种感情。有一种感情不像友情那么脆弱, 也不像爱情那么热烈, 它不是亲情, 但比亲情更厚重, 它不是亲情, 但比亲情更深沉, 这种感情就是师生情。自古以来赞美老师的妙语佳句真可谓数不胜数, 请大家畅所欲言, 用不同的方式赞颂咱们的老师。”然后, 音乐奏起, 同学们在极浓的抒情氛围中唱响了老师的赞歌。美的语言会把学生置于情感的旋涡,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美的语言就是冲击力, 是触动学生心灵的冲击力, 所以教学的亮点永远离不开文字的刺激。

重庆教育十大亮点 篇10

2 0 0 8年, 重庆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呈现“十大亮点”:一是重庆市政府与国家教育部签订了部市战略合作协议, 重庆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改革试验工作已全面启动。二是继农村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后, 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惠及城乡学生3 7 0万人, 这是重庆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三是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到86.5%, 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 在校生规模达到106.7万人。四是中等职业教育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招生1 9.4万人, 在校生规模达5 1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保持大体相当。五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 比2007年增加2个百分点, 在校生规模达到68万人;大学城校园建设完成投资1 4亿元, 入驻高校8所, 入住师生1 0万人。六是民办教育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 出台了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 在全国首创建立了重庆教育担保公司, 为教育特别是民办教育搭建起融资平台。七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有力资助, 全年拨付资助经费近1 1亿元, 资助各类学生达4 5 0万人次, 其中享受免费中职教育的学生1 6万人。八是农村教师待遇进一步改善, 落实补助资金11.4亿元, 从10月起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每月补助500元, 惠及37万中小学在职和离退休人员。九是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 “和谐育德”工程、“2+2”项目培养计划、红歌传唱、经典诵读、“阳光体育运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取得明显成绩。十是产学研结合取得重大成果, 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市的7 5%,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推进了3 G芯片的产业化。

总之, 2 0 0 8年全市教育工作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改革亮点】相关文章:

改革亮点工作汇报06-30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意义及亮点04-30

班组亮点04-12

学校亮点特色04-17

加一 管理亮点04-23

护理工作亮点04-26

语文主题亮点05-02

创新铸亮点05-03

亮点工作回眸05-06

公司管理亮点05-15

上一篇:软作业下一篇:小学数学练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