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改革发展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2024-04-10

从农村改革发展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精选6篇)

篇1:从农村改革发展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从农村改革发展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同时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时光荏苒,30年沧海桑田,转眼改革开放已走过30十年的辉煌岁月,30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在这三十年中有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业产量稳步增加,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

一、回顾农村改革发展

从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改革首先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入手,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初步形成和基本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以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实行村民自治等为重点,农村改革全面推进。

从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推进乡镇企业体制创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从2002年至今,中共中央对农村改革出台了几个关于“三农”的中央1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废除农业税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幅度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农村改革进入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强农富民措施的逐步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老百姓不再为皇粮国税而发愁,不再为孩子的学费而焦心,不再为看不起病而忧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二、XX乡农村改革发展成就

以XX为例,XX乡位于XX西南部,距县城61公里,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有15个行政村,89个农业社,总人口18000余人。耕地面积32544亩,是XX的纯农业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一个蓬勃发展,富裕、和谐、文明的XX正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

1、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要想富先修路”,三十年前的XX乡村路,用老人们的话说:走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XX乡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先后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场镇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乡村社公路60公里改造完成,实现了通村、通社、入户道路畅通;08年建设完成300口沼气池,修建烟水池大的2口,共400 m³,整治了部分农村农田水利水沟渠堰,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卫生院大楼、中心校新建学生宿舍及配套设施建设,农村计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各村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积极开展了环境整治、村庄建设等工程,一个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XX拔地而起。

2、产业结构调整快速推进,经济发展迅速

三十年来,自信勤劳的XX人在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的精神指引下,坚持“稳、放”(在稳定粮食生产,放活经济作物)原则。坚持抓好传统种养业的基础上,根据XX实际,下大力气调整种、养结构,现建设有“五个百万元”蚕业村。08年共栽桑1800亩,产茧136355.1公斤,总产值 219.6万元。建设有烤烟生产种植基地两个,新开辟发展烤烟一个区,实施烤烟百万元村建设。共移栽烤烟1350亩,产烟2500担,产值达150万元。同时做好特色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做到林、桑、草、茶、畜牧相结合,基地村建设和庭院型经济建设相结合,以企业作为带动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培育壮大XX土鸡、肉兔、娃娃鱼等具有XX本地特色的畜牧产业,打造特色畜牧品牌。多方面引导农民探索养殖新方法新思路,同时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扶持,逐步建成蚕业、特色畜牧业等种养殖业相互促进的生态型绿色循环经济,实现乡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07年全镇GDP总量6239万元,增长11%,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3180万元,增长8%。人均纯收入3666元。增长19%。

3、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

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伴随着对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加大,以乡村文明学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村级终端接收点为阵地,全乡范围内大力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各类科技文化知识的培训。各村、各单位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职工活动室得到充分利用,举办各类新农村建设巡回文艺演出。活动内容健康向上,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各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了节日有庆典、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村村有歌声的生动局面。目前,全乡市级文明单位(村)2个,县级文明单位(村)4个,有力的推动了全乡“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进程。

4、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建设要求,XX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全面贯彻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公平、公正、公开落实兑现困难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好贫困学生家庭读书难的问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一法四规”,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依照“依法管理,村民自治”的要求开展工作,08年全乡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6.06%;加强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宣传,农民的参合率达93 %,全乡新农合补偿达13余万元;切实关注弱势群体,按时足额发放各项五保、优抚、低保资金60万元;认真开展了各类法制宣传和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维稳创安工作,大力开展“平安村”、“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全乡无一起刑事案件发生,一般治安案件和民事纠纷全部查处和调处,查处调处率达到100%,无突发恶性事件发生。共创建平安村14个,平安家庭近2000户。全乡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农村改革发展的思考

30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农村改革,也必须适应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毫不松懈地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1、回顾30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了注入新的活力。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结构调整原则。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农业协会发展,着力解决好困扰农业生产的“产易卖难”和优质不优价等问题,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2、改革实践表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决策和物质利益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继续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保持农村改革发展持续相前的动力。

3、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包产到户和乡镇企业发展,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农民所具有的创造精神在期间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广大农民借助于市场的劳动力流动,不仅打破了城乡的藩篱,而且为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继续尊重发挥农民的创造性,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进展的决定性因素。

4、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提出了农村改革新的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篇2:从农村改革发展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三十年】从标语口号变迁看社会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对“标语”的解释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也就是说,标语和口号是不可分的。标语口号,因具有言简意赅、准确贴切、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等特征而倍受国人青睐,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中国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标语口号算是正宗的中国特色。

小时候看到的标语口号,政治色彩特别浓。那时舆论宣传工具不如现在普及,国家机器的运转除了开会就是标语口号了,开会是为了传达“最高指示”和“路线方针政策”,标语口号则是用来把“最高指示”和国家大政方针通俗化、简单化,直接把上级的精神贴到城市农村,工厂公社,部队学校,大街小巷,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了解、遵从。比如“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低革命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看了就让人感觉到剑拔弩张的斗争气氛;“要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有这几个字天天眼前晃,谁敢不公而忘私啊?“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要准备打仗”则让人想到时刻 “备战备荒为人民”;“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和“胸怀全中国,放眼全世界”等标语常常激起我们的国际主义热情,天天惦记着去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这几句标语也不单纯针对城里的知识青年,我们那时候上学也是遵从伟大领袖的指示,“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每星期开设了两节劳动课;至于“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抓革命,促生产”、“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是属于工作指导类的,言辞谆谆,简明扼要,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总而言之,那个年代,标语口号几乎成了治国平天下的唯一工具,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记得小时候我们玩一种“摸瞎”的游戏,一个孩子站在圆圈当中蒙起眼睛,其余的孩子依次走到他面前说一句话,让他听声音猜人,大部分孩子居然都选择了喊一句口号,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那句“有命不革命,要命有啥用?”这铿锵有力的口号至今还在我耳边挥之不去。小时候放学后我们常常相约到田地里割草,贪玩的孩子们常常是玩够了才象征性地割点草回家。一次不知道是谁提议,七、八个孩子居然疯狂地砍起已长到半人多高的玉米苗子,边砍边叫嚷“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奇怪的是路过的大人们居然也没有阻止的,估计一是害怕阻止了这一“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革命行为可能会遭到红卫兵、红小兵们的批斗;二是觉得“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反正砍的是生产队里的庄稼,又不是他一个人的,虽然那时候天天宣传让人们“向雷锋同志学习”,但觉悟低的还是不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开批斗会,斗争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当过伪保长的后人,他的儿子和我一个班,会前老师安排他上台揭露他爹的“变天复辟”行为,他死活不同意,在那儿一个劲地哭。老师没办法,只好退一步要求他在会上喊几句批判他爹的口号,表明立场和态度,他答应了。会上,老贫农们一个接一个上台发言,纷纷批判伪保长的汉奸行为,有的说到激愤处,一脚把那个伪保长的后人踹到了台下。到该喊口号了,做儿子的脸涨得通红,怎么也喊不出来。老师很严厉地警告他,划不清界限就要开除他。他一急就站起来了,举着拳头高喊:“打倒俺爹!”下面习惯性地跟着喊:“打倒俺爹!”喊完才反应过来,于是就开始又笑又骂,整个批斗会乱哄哄的,开不下去了。驻村的工作队因此很生气,认为是伪保长的后人有意策划,逃避批斗,宣布第二天要把伪保长的后人送到公社去改造。没想到当天夜里,伪保长的后人想不开,用裤腰带上吊自杀了。他的儿子也因此辍学,变得异常沉默。后来我回家时见过他一次,得知他信了基督教,并且做了那几个村庄的教头,天天领着为数不少的一帮人聚会祷告。提起耶稣,他的眼睛闪闪发光,开始滔滔不绝向我宣传信教的好处,其狂热程度不亚于当年批斗他父亲的人们,倒让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遍吹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户外标语口号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先是“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标语代替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接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平,您好!”等标语大批出现,让人禁不住耳目一新。从这些标语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摆脱了极左思想的干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了高效率、快节奏的全新价值观。我们村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村干部们第一时间把路边“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等“资本主义的尾巴”割去了,刷上了“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十个大字。虽然至今村里也没出几个比尔盖茨等世界首富,但村民们谁也不想太丢人,所以都卯足了劲去发家致富,现在的生活正象文革期间一句标语所憧憬的那样,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村里的标语也一换再换,一会儿说“要想奔小康,电话来帮忙”;一会儿又“要致富,先修路”;再不然就是广告,赵本山在那里一本正经举着一化肥袋子,要求大家“复合肥用华丰”;计划生育检查,就刷“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鼓励年轻人外出打工,“要想早日奔小康,打工赚钱是良方”、“农民要想不受穷,出外打工才能行”等标语就铺天盖地;新农村医疗合作社成立,又写:“一人交纳十元钱,身体受益一整年”、“疾病导致贫困,防贫先保健康”;三夏时节,标语上写“严禁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焚烧麦茬,拘留罚款”;若是换上“焚烧秸杆,罚款五千”那就是到了“三秋”了。不用去乡政府了解,只要看路两旁的标语,基本就可以知道乡政府的工作日程。仔细研读乡村标语,别有一番趣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标语口号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对社会关注范围更广,风格更加五彩纷呈。汶川大地震,一句“汶川挺住,中国加油!”,一声“捐出一份爱心、共建一个家园!”、“不抛弃、不放弃!”让多少人泪流满面,那一刻,全中国、全世界的华人心相连,手相握,万众一心,共渡难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奥运会上风靡一时,“点燃激情、放飞梦想”宣示了中国人的骄傲,那一刻,世界有多少人瞩目中国,有多少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当然,更多的标语口号是应用在各项工作中的,如“只生一个好”是说计划生育的,因为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已经意识到人多不仅仅是力量大,还会让本来就不强的国力越来越不堪重负,最终使人口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于是“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句标语开始家喻户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说教育的,在农村,初中辍学现象十分严重,于是“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像养头驴!”、“初中不毕业,别想去打工”、“不娶文盲妻,不嫁文盲汉!”等标语应运而生,理虽然是那个理,但是读来却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也有些标语血雨腥风让人不寒而栗的:如“宁可血流成河,不可超生一个”、“宁添一座坟,不添一个人”、“打出来!坠出来!流出来!就是不准生出来!”等等,冷酷、蛮横、血淋淋的标语背后体现的是基层干部对人性和群众权益的极端漠视。

近几年,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倡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标语口号也变得温情脉脉,先是路边的草地,以“小草青青,踏之何忍”、“小草微微笑,请您旁边绕”取代了原先冷若冰霜的“严禁践踏草地,违者罚款”,接着诸如“飞车抢劫,当场击毙”、“谁穷谁丢人”、“乱倒垃圾,全家死完”等标语口号也被“他家也有好几口,你怎忍心下毒手”、“其实,穷人更需要关怀”、“垃圾说:让我离这里远点”之类更人性、更温馨、更和谐的标语口号取代。变化最明显的是计划生育的标语口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08年8月2日在其网站上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普遍开展一次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工作,全面纠正长期以来计生标语口号宣传上存在的冷漠、强硬、呆板、简单重复、质量不高等问题,代之以能够体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的标语口号。如“中国社会要和谐,人口问题先解决”、“男孩好女孩好,比例和谐更美好”、“让自己更轻松,使社会更和谐”等等,被众多的网友戏称为“计生从良”。这一举动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仍然传递了权力对权利的态度,反映了公权对私权的尊重与保护。通过这些言简意赅、言辞切切的新计生标语,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回归、时代的进步和执政理念的改变。这些符合时代人文精神的新计生标语口号的出现,无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面旗帜。

篇3:从农村改革发展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一、三十年来宝鸡财政的改革历程和经验启示

宝鸡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 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独特, 是国家“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工业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 宝鸡不断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创新发展思路, 积极转变发展模式, 全市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跻身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2007年,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0.16亿元, 约为1978年的55倍;人均GDP突破2 000美元大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 993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888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2.2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9.6亿元, 年均递增7.7%;同期财政支出由1.49亿元增长到53.3亿元, 年均递增13.1%。

回顾30年来宝鸡的财政改革历程,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奠基阶段 (1978—1991年)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题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营企业基金制度、利改税、分灶吃饭、放权让利”, 改革的主线是逐步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围绕市场经济取向理顺分配关系, 激发发展活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宝鸡从农村到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迅速推进。在理顺农村分配关系方面, 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特别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多种经营迅速发展, 商品交易日益活跃。在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方面, 通过在国营企业中普遍实行企业基金制度特别是1983年、1984年的两步“利改税”, 明确区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者身份与财产所有者身份, 使国营企业有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 逐步实现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方面, 1980年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 1985年实行了“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分税分级包干”财政体制, 1988年实行了多种形式的财政“大包干”体制, 使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逐渐趋于稳定。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 财政改革不仅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更是改革的开拓者。正是得益于以上改革, 这一阶段宝鸡财政收入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年均增长5.9%。1978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为2.26亿元, 到1987年突破3亿元, 1989年超过4亿元;全市财政支出也由1978年的1.49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4.39亿元, 年均递增8.7%。

第二阶段:改革加速阶段 (1992—1999年)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题词是“市场经济、分税制、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公共财政”, 改革的主线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1992年,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4年, 我国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财税体制改革, 建立了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1998年, 国务院在总结我国二十年来财政改革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宝鸡坚决贯彻中央和省上的改革部署, 推行了一系列全方位的财政改革举措。在财政管理体制上, 通过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初步形成了适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框架。在预算管理制度上, 相继推行了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工资统发、会计集中核算、财政投资评审等改革。在财政支出结构上, 积极压缩一般竞争性领域投入, 努力做到该退的退到位, 该保的保到位。在落实“两个确保、两个保证”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一块” (预算收入超一块、基金预算调一块、预算外资金集一块、乡镇自筹补一块) 的筹资办法并在全省推广。这一阶段宝鸡财政收入连续8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 财政支出年均增幅也达到12.1%。

第三阶段:改革攻坚阶段 (2000年至今)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题词是“经济全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构建民生财政体系、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改革的主线是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国发展步入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大背景下, 宝鸡经济社会发展也步入了黄金时期。2005年在全市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结束了千百年来农民种田纳税的历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国企改制取得重大突破, 老工业基地走向全面振兴;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在西部地区率先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等等。这一阶段, 宝鸡财政改革从基础性改革、体制性改革、机制性改革、技术型改革四个方面向纵深推进, 相继推行了政府收支分类、调整市以下财政体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部门预算、社会综合治税、契税财政直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乡财乡用县监管”、“村账乡镇代管”等重要改革。总体上看, 进入新世纪以来, 财政与经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态势, 财政发展逐年加速, 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市县财力增加最多最快的时期。特别是2003-2006年, 全市财政总收入相继跨越30亿元、40亿元、50亿元三个台阶, 地方财政收入相继跨越10亿元、15亿元两个台阶。2007年, 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66.6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逼近20亿元, 财政支出突破50亿元, 金台、渭滨、陈仓、凤翔、凤县5个县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亿元。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大幅度增加, 民生财政框架初具形态。2007年全市财政用于“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直接关系民生的专项资金达到19.39亿元, 其中市县财政投入达到5.79亿元, 占到当年全市新增财力的59.1%。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实践, 宝鸡财政发展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一是市县财政实力大幅提升, 实现了从“保工资、保稳定”的“吃饭财政”到“促发展、促和谐”的“发展财政”的巨大跨越;二是政府与企业、城市与农村、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趋于科学化、规范化, 基本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 实现了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到“公共财政”的巨大跨越。

三十年来宝鸡财政改革的历程, 是财政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是公共财政基本框架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的历程, 是“发展财政”与“公共财政”的结合历程, 为宝鸡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进财政改革积累和创造了宝贵经验:

(一)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进财政改革, 必须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根本指针

三十年来宝鸡财政改革取得的成就, 从根本上讲, 得益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等, 是指导财政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兴宝富民和振兴财政的行动指南。

(二)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进财政改革, 必须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首要任务

纵观三十年来宝鸡财政的改革轨迹, 一条重要的主线就是支持发展, 支持率先加快发展, 支持科学和谐发展。为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为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 宝鸡大力推行了一系列财政改革举措。在新的发展时期推进财政改革, 同样必须与当前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有机结合, 必须与实现市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三个率先” (在西部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的奋斗目标有机结合。

(三)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进财政改革, 必须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动力源泉

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 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活力。宝鸡三十年来的财政改革实践充分表明, 财政既要立足发展大局, 放眼社稷民生, 着力支持推进农村、国企、投资、价格、科教文卫事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又要勇于“革自己的命”, 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体制变革、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社会文明转型的客观要求, 深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唯其如此, 才能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自身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二、当前宝鸡财政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不懈努力, 宝鸡财政和全国各地一样, 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既面临着极好的机遇, 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呈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

(一) 财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但财政收支规模仍然偏小, 加快财政发展依然是财政工作最紧迫的任务

纵向分析近些年来宝鸡财政发展速度较快, 但横向对比, 无论是在发展速度方面, 还是在财政收支规模方面, 依然存在较大差距。1998-2007年的十年间, 全国财政收入、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8.3%和20.6%, 宝鸡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仅为12.5%, 分别低于全国、全省5.8和8.1个百分点 (见下图) 。

因此, 如何加速扩大地方财政收支规模, 尽快缩小与省内外对等城市的财政总量差距, 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财政工作最紧迫的任务。

(二) 财政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但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 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宝鸡的财源结构, 一是财政增收渠道比较单一, 尚未形成多元支撑格局。宝鸡财源主体在产业结构上以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为主, 在产品结构上以原材料初级加工为主, 第三产业和非公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偏低, 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偏低。1998年, 宝鸡三次产业占GDP比例分别为15.8:45.3:38.9, 由于近年来第二产业领先快速发展, 一、二、三产业比重发生明显变化, 至2007年三次产业之比演变为10.6:59.4:30.1, 第二产业比例高出全国 (三次产业结构为11.7:49.2:39.1) 10.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例低全国9个百分点。1998—2007年, 宝鸡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8%, 提供的市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2%, 占市县财政收入的比重由52%提高到66%;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 提供的市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4%, 占市县财政收入的比重由38%降低到33%;由于2005年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第一产业提供的市县财政收入比重由10%下降到1% (见下图) 。

二是工业发展和财政增收对烟酒、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的依赖性偏大, 产业优势不能充分转化为市县财政收入。宝鸡工业发展和财政增收主要依靠烟酒、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拉动。2007年上述三大行业实现税收总额33.04亿元, 占到全市财税总收入66.6亿元的49.6%;实现税收增量7.85亿元, 占到全市财税总收入增量的55.4%。但在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 上述三大行业的税收大头被中省集中, 对市县财政增收的贡献十分有限。2007年上述三大行业缴纳的市县财政收入只有5.34亿元, 仅比2006年增加1.35亿元, 占2007年市县财政收入增量的比重仅为29%。

三是财源规模总体偏小, 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产业项目明显不足。2007年宝鸡税收收入超过千万元的52户企业中, 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 超10亿元的企业仅16户, 超20亿元的仅7户, 超100亿元的仅1户, 缺乏大型建设项目和超大型企业。

(三) 财政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但深化财政改革面

临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 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尚不完善

财政改革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利益关系的变革和利益格局的调整。随着宝鸡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体制机制改革将进一步触及到深层次矛盾, 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 财政改革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的核心是“取公众之财, 办公众之事, 受公众监督”, 因此, 公共财政改革必须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 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主体的分配关系。要把财政改革的重点转向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上来, 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 对各种经济成分实行一视同仁的财税政策, 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要把财政改革的重点转向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上来, 大力推进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把财政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上来, 使公共财政更好地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为保障民生持续改善服务, 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 如何统筹解决好财政发展速度、财政收入增长质量、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财政管理体制机制等财政运行方面的具体矛盾和突出问题, 走出一条切合宝鸡实际的可持续公共财政发展路子, 是今后一个时期宝鸡财政改革面临的新挑战、新考验, 也是宝鸡财政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宝鸡可持续公共财政发展

可持续公共财政是“可持续发展”与“公共财政”的辩证统一, 其内涵既包括公共财政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问题, 也包括公共财政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如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提供、潜在财政风险的防范化解等) 。从宝鸡实际看,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更好地推进财政改革发展, 就要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构建公共服务支出保障长效机制和完善公共预算管理体系, 积极探索适应宝鸡实际的可持续公共财政发展路子。

(一) 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可持续公共财政发展的根本, 着力推动经济与财政发展良性互动

经济决定财政, 公共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看到的是, 尽管近年来宝鸡经济和财政一直在高位运行, 但经济和财政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工业带动, 依靠投资拉动, 在发展代价较大的同时, 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 必须从宝鸡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出发, 在保持一个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推动经济与财政发展良性互动。

1、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积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牢固确立项目立市、产业兴财的理念, 大力争取中央和省上重点投资项目, 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抓紧实施一批事关宝鸡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 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财税贡献大、竞争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更加突出工业在宝鸡经济发展全局中的支柱地位, 围绕壮大五大产业集群和建设四大产业基地, 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集中扶持东岭、宝钛、秦机、宝石机械、宝石钢管、宝烟、陕汽、宝桥等企业集团做大做强, 力争在短期内形成十几个上百亿元产值的大型企业集团和数十个上十亿元产值的大企业, 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工业经济、带动财政增收的龙头企业和支柱财源。

2、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强化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有效解决宝鸡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高层次人才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原始性创新匮乏、成果转化不力等突出问题, 充分释放宝鸡科技创新和品牌经济潜能, 创出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走出一条依靠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率先发展的路子。坚持把集群化、园区化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形态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明晰各类园区的发展定位和专业规划, 抓紧制定各级各类园区与所在县区的财政收入分成机制, 促进园区之间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促进企业跨区域优化配置资源。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 培育壮大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打造以高新区为龙头的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提高高端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比重。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激发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抓住加快特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契机, 全面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加快形成财政收入多元支撑格局。在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同时,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社会服务业, 努力建成一批与先进装备制造业有机对接的服务业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业, 加快延长旅游产业链, 形成具有宝鸡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群。放手发展非公经济, 特别是消除市场准入、投资领域、注册资本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通过市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股权多元化等渠道为非公企业搭建融资发展平台, 重点支持目前已初具规模的有色金属、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建筑建材、专用汽车、食品等支柱产业和规模较大、效益较好、有发展前景的骨干企业, 培植一批纳税在100万元以上的非公企业大户, 使非公经济对财政的贡献快速增长。

4、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释放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宝鸡发展的难点和短板在县域, 但发展的潜力也在县域。要以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 以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抓手, 突出抓好“两区多园”和“关中百镇”建设, 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解决好“强市弱县、强城弱乡”的问题。强力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加快发展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利税率的支柱产业, 培植一批利税上百万、过千万的县域财源大户。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集中力量支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排头兵。

(二) 要把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可持续公共财政发展的关键, 着力推进市县联动, 共促发展

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一些政策与科学发展还不完全适应, 比如, 中、省、市财力集中偏多, 县区财力弱, 不利于县区推进统筹发展;转移支付多的县区财力水平超过转移支付少的县区, 挫伤了县区壮大自身财力的积极性;财政分配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注重“快”多, 引导“好”少等。因此, 要按照科学发展要求, 进一步体现财力向县区倾斜, 调动县区发展经济壮大财力的积极性, 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则, 对现行财政体制做一些调整。一是调整财政收入的集中政策, 让利于县区。降低中省对市、县的集中比重, 同时市县比重也做适当调整, 进一步壮大县区财力。二是在新开发区域、新落成项目收入分配上让利于县区。三是实行财政收入增收奖励政策。对当年税收收入增幅超过全市县区平均水平的县区给予表彰奖励。四是建立生态建设财政转移支出制度。增大对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的转移支付, 增大对保护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 保障产粮大县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的转移支付等。五是努力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财政机制。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加大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支持力度, 坚持资源有偿使用体制和环境污染补偿机制, 引导市场主体节约资源, 集约发展。六是设立全面小康推进奖。对促进农民增收, 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 依据量化结果给予奖励, 奖励资金全部用于小康社会建设。

(三) 要把构建公共服务支出保障的长效机制作为可持续公共财政发展的核心, 着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现代政府的核心职能是公共服务, 公共财政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提供公共服务。因此, 公共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核心在于构建公共服务支出保障的长效机制。

1、必须坚持以持续改善民生为目的。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努力构建公共服务支出保障的长效机制, 是公共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曾分析预测了在一国经济腾飞的初期, 公共支出总是随人均收入提高而不断增长的规律。过去一个时期,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体制机制制约等原因, 导致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一直处于总体供应不足、结构供应失衡的局面。近些年来, 随着经济持续高位运行和财政收入连年增加, 宝鸡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逐年提高, 政府也在实施民生工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作了一系列制度安排, 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三农”等公共服务支出逐年大幅度提高。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相比, 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同时, 由于公共服务的提供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 亟需在近几年短期“跳跃式”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的基础上, 尝试编制中长期民生工程预算, 建立中期财政约束基准, 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促进民生持续改善。

2、必须把政府新增财力重点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一方面, 要统筹兼顾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人的分配关系, 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保障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去有效地、可持续地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 政府新增财力要重点用于履行公共服务责任, 保障公共服务支出, 把有限的财政资源集中地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在经济职能方面, 应真正转到进行经济调节和加强市场监管上来, 致力于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的公共服务提供理念。

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做到广覆盖, 但在现阶段, 政府还无法全面、完全地提供公共服务, 必须强调公共服务的层次性, 对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加以区分, 坚持长期规划、循序渐进, 引导人民群众的合理预期。

4、必须完善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仍然处于“紧约束”的现实条件下, 倡导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是实现公共服务可持续提供的重要补充条件。对部分具有经营性的准公共产品, 如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 可交给企业或非盈利性组织, 以使政府将更多的财力集中到提供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上来;要形成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关系, 鼓励其在就业、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慈善救助等方面发挥作用。

5、必须讲求公共服务提供的绩效。

人民群众不仅关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 而且关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要在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的同时, 坚持“绩效导向”原则, 注重公共服务质与量的统一, 根据相对、动态的要求, 积极探索其提供有效性在不同公共服务 (如优质教育、优质医疗卫生、优质社会服务) 上的特殊实现形式。

(四) 要把深化公共预算管理改革作为可持续公共财政发展的保障, 着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篇4: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

历史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从“大一统”框架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导、政策性与合作制补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广泛参与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建立。二是农村信贷资金从国家计划供应到按市场原则优化配置,信贷规模逐步转向总量的指导性控制并根据风险指标实施市场化调节,支农资金按照客户需求和市场信贷条件实施商业化配置,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显著改善。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从简单的“存贷汇”到全方位拓展,形成了以农村小额贷款、本外币结算、银行卡等品种较为丰富的产品体系,以及贷款上柜台、ATM、网上银行等较为便捷的服务方式,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明显提高。四是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从各个机构的分散运行到系统性整合完善,农村地区信用创建成效明显,覆盖全国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先进支付手段逐步向农村延伸,“三农”金融支付日趋便捷。五是农村金融监管从一般财政性管理到专业化的外部监管,新的监管理念和持续监管思路深入人心,农村金融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分类监管和差别监管措施充分运用,农村金融监管有效性明显提升。

经过30年的艰难探索和持续努力,农村金融已由最初的动员储蓄、提供结算便利,逐步发展成为配置“三农”资源、调节农村经济、分散农业风险、打造诚信环境的重要行业。截至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12.4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9.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23.4%。截至2008年9月末,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7.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2.8%,其中农户贷款1.6万亿元,农户贷款覆盖面达到34.6%,受惠农户3亿多,为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基本经验

30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有这样几条基本经验特别宝贵: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全党全国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改革发展农村金融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也是我们制定和落实农村金融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点。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体制、机制、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农村金融的机构布局、功能定位、产品服务等各个关键环节,只有主动适应这个阶段性的历史要求,政策措施才更具现实操作性,农村金融体系才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主导方向。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活力与效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成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坚持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市场化建设,促进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的各项重要功能和作用。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30年,本质上就是不断创新与进步的30年。与时俱进的探索创新,也极大加快了其自身改革发展进程。面对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必须以更坚定的信心和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在防范风险基础上,持续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很不平衡。这既需要我们在宏观层面上作出符合“三农”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制度安排,更需要兼顾微观层面的差异,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和引导围绕“三农”贷款可得性、服务便利性和财务可持续性,探索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多种改革模式和科学的发展方式。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注重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引导。农业的特殊性和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带来“三农”金融服务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客观上与金融的商业化运作存在一定矛盾。必须充分借鉴各国在这个领域的普遍做法和有益经验,结合国情,加快构建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有效激发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服务的内在积极性,确保农村信贷投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持续改善。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防范金融风险。农村金融的机构数量种类多,性质差异大,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都比较突出,是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要始终把风险防范作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风险为本的理念,切实强化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金融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金融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深刻变革的关键阶段,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加剧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形成较大冲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工作,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农村金融发展道路,具有更加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需要,加快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大力推进城乡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办业务,实现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协调发展。在政策性金融方面,按照专业化农业政策银行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全面承担起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长期、微利甚至无收益“三农”项目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显著扩大政策性信贷投放规模;加快建立政策性保险制度和省级机构体系,完善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连接机制。在商业性金融方面,抓紧推进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规范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在合作金融方面,鼓励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允许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面向社员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坚持特色化发展,适应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快构建规制科学、竞争适度、运行高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在农村信贷市场方面,在适当时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鼓励商业性金融业务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模式,引导开展金融服务的自主创新、错位竞争与业务合作,提高农村信贷市场活力与合力。在农村保险市场方面,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销售渠道,鼓励和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发展涉农保险业务。在农村资本市场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逐年增加中央国债运用于“三农”的比重,支持政策性银行发行支农金融债券,完善农产品期货品种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快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创新的内在积极性,促进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三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坚持全面协调发展,适应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需要,加快构建农村担保、征信、支付清算、教育培训等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继续大力推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价制度,加快建设全面覆盖农村信贷领域的全国信贷登记系统,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在农村担保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农用土地和农村宅基地抵押的有效方式,支持各类资本设立农村担保机构,大力培育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建立农村不动产抵押登记和交易制度。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的辐射范围,完善支付结算品种,拓宽支付服务渠道。在农村金融队伍建设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方面,全面实施农村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快建立科学的农村金融高管人员评价考核、选拔任用和流动机制;尽快将金融基础知识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广泛宣传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四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适应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的需要,本着历史问题历史对待、政策问题政策解决的实事求是态度,抓紧建立以财政和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在财政政策上,核心是“多予”,重点是建立农业贷款贴息政策。加快制定出台农业贷款贴息办法,发挥“财政小补贴撬动信贷大资金”的政策效应。在税收政策上,核心是“少取”,重点是加大税收减免优惠。加快建立以县域机构和涉农贷款投放双层纬度的税收减免制度,适当扩大所得税优惠范围,并予以长期化、制度化。在货币政策上,核心是“放宽”,重点是完善差别准备金制度。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按年度设定并动态执行相应的准备金率。要坚持统筹区域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采取导向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差别化扶持政策,支持当地农村金融加快改革发展,促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篇5:从汶川抗震救灾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2008年5月12日,是国人永难忘怀的一天。当天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顷刻间数万同胞的生命淹没于废墟和泥石之中,男人、女人、孩子、老人皆难以幸免。山河齐哀,举国同泣,那些生死相夺的瞬间,至今还历历在目。

汶川大地震唤起人们对当年唐山大地震的痛苦记忆。两次灾难相隔32年,其间,正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所以,这既是一次发生在信息时代的大灾难,也是一场展开于改革开放30年后的大救援。也许,从表面看来,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应急管理方式和灾难救助方式。但仔细想一想,这一切改变,其实都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都根植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可以这么说,正是通过抗震救灾斗争的检验,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进一步印证。

没有30年一心一意谋发展成就的综合国力,就没有抗震救灾中强大的技术保障和丰厚的物质支持。大地震发生时,一种被称为生命探测仪的信息检测技术在现场被广泛使用,它用高灵敏的声波探测方法,发现了不少常人难以发现的幸存者,从而抢救了更多的生命。地震造成电力和电信设施尽毁,一支使用遥感摄影技术的航拍部队拍摄的地图,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山体滑坡变形、道路河流堵塞、建筑房屋损毁、堰塞湖分布等情况,甚至可以精确地到房屋、车辆和人,为抗震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地震发生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抗震救灾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各界捐款捐物的热情不断高涨。截止到目前,中央财政下拨抗震救灾资金、全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数百亿元。

正是30年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中国人的腰杆子硬了起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面对这场国难,我们很难想像会是什么局面。

没有30年全面推进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就没有抗震救灾中协调联动的应急救援体系和现代高效的国家管理能力。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迅即发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等一道道坚定明确的指令;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迅速果断高效地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救援队水、陆、空并进,3天内,来自数千里外不同方向的、挂着北京、广州、青岛、沈阳等不同牌子的白色救护车,已按划定分工出现在灾区各县、各镇。

“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这是中共中央会议对抗震救灾作出的新部署。把对灾区的全面支援转为定点长期支援,这是社会主义协作精神的生动体现。彰显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一省帮一重灾县,从江南到塞北,从沿海到大漠,从都市到乡村,从国内到海外,到处洋溢着重建家园的创造精神。没有30年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快政治文明前进步伐,就没有抗震救灾中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民精神的成长壮大。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和综合频道停止包括各时段广告在内的各栏目的正常播出,改播《关注汶川地震》特别节目,24小时滚动直播突发事件的现场情况。国内外媒体都有记者深入灾区和后方开展实时播报。中央政府更是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即公布了本次地震的预计死亡人数,国务院新闻办从震后第二天开始每天下午定时举办新闻发布会。用事实说话,用真诚说话。实际上,允许媒体自由采访和发布有关灾情的信息,对于动员全国人民投入抗震救灾,对于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持,对于稳定灾区群众的情绪和制止谣言传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面对极其惨烈的灾难,面对极其严重的困难,广大官兵连日奋战在救援一线,10万余名志愿者与灾区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全国人民与灾区群众的心揪在一起、连在一起。心理疏导机制的投入使用,全国哀悼日的设立,对死者DNA的提取保存记录等,都深刻地凸现了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人性的回归、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和民族凝聚力的提高。

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在这一过程中,世界看到的中国,是一个开放、自信、民主的大国形象。

同志们,30年奋斗,30年拼搏。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到1998年抗洪抢险;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今年迎战冰雪、抗震救灾,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壮大中国,推动我们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的,我们无法回避灾难,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灾难!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希望与中国同在!

篇6: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

改革的先导发展的源泉

发展篇

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种植业

腾飞的畜牧业

崛起的饲料工业

开拓奋进的渔业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欣欣向荣的农垦事业

改革篇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全面确立不断完善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减轻农民负担成效显著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垦管理体制 农村综合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加快建立

探索创新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农业对外开放实现合作共赢

保障篇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农业机械化在改革中前进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

植物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农业科技力量日益彰显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方兴未艾

农村能源建设前景广阔

强农惠农政策实现历史跨越

农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

管理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迈上新台阶

农业法制建设全面推进

农业信息化在改革中奋进

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农村基层民主稳步推进

后记

文摘

总论

改革的先导发展的源泉——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

农业部课题组

今年是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也是农村改革30周年。3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谱写了开拓创新的壮丽诗篇。农村改革激活了农业发展的动力,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改革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先河,为全面改革开放探索了道路。最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必需遵循的重大原则,制定了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是新形势下指导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回顾总结农村改革发展30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展望改革发展的前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坚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改革的体制创新

农村改革是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改革创新了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了农村发展繁荣,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改革从农村突破有其历史必然性。“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国民经济到了近乎崩溃的边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尤为突出。1978年,全国有近40%的农民吃不饱饭。解决吃饭问题是当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农民进行改革探索的内在动力。

改革是从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实行联系产量计算报酬开始的。1978年,改革在安徽省少数县秘密进行,实行的结果是大旱之年全部大幅增产,受到农民的欢迎。就在安徽肥西县进行包产到户试点的同时,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秘密实行了“包干到户”。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可以按定额记工分,可以按时记工分加评议,也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不许包产到户。”(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决定改为“也不要包产到户”)。

由于责任制能够增加粮食产量,解决吃饭问题,一经出现就发展很快。为统一认识,加强对责任制发展的指导,1980年9月,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的文件,指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这是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肯定。到1981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是根据产量计工分,再按工分分配;而包干到户的分配方式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群众称包干到户为“大包干”。1983年底包干到户占生产队总数的97.8 %。

各地实行土地承包时,承包期限一般为三年,到1983年承包期已到,下一步是否还能承包,群众心里没底,有的甚至认为承包制只搞三年,农民有怕政策变的心理。为了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1984年中央决定延长土地承包期,郑重宣布“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人们通常把土地承包期15年称为第一轮土地承包。

为了发挥土地承包经营对促进生产的作用,1993年11月,中央决定:将耕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同时,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

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同时,国有农场的经营制度也在进行改革。1980年后,一些农场实行了“大包干”形式的责任制。1983年国营农场开始兴办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制度,1986年中央正式要求:认真办好家庭农场,建立健全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管理体制,家庭农

场成为国有农场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单位。1993年7月,将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载入《农业法》。1998年10月中央要求: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1999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2年8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稳定并不断完善,有许多与时俱进的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带动,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结起来,实行一体化、贸工农综合经营,以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的对接问题,提升农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到2007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17.1 6万个,同比增长10.8 %;带动农户9511万户,同比增长4.5 %;各类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4183万人,同比增长7.5 %;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1568.3 亿元,户均增收1649元,同比分别增长16.0%、11.0%。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民群众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在产加销不同环节围绕资金、技术、购销等开展互助合作。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市场主体。目前,全国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万多个,其中,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8000多个。

(二)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突破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改革前,我国农村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不允许农民个人拥有生产资料。当时在农村的非农产业是由集体兴办的社队企业,是作为集体副业来发展的,而且只允许公社、大队办企业,不允许社员个人办、联户办企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在解决温饱后有了经济剩余,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求开拓生产和发展的空间,在原社队企业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农户自办和联户办的企业。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设立乡镇政府,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不复存在。根据社队企业发展的新形势,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将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发展由原来的两个轮子(社办、队办)改变为四个轮子驱动(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并开始突破“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限制而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普遍进行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制,有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有的改制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或企业集团,有的实行股份合作制。

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农村的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也快速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给了农民改变身份、选择职业、获取生产剩余的权利,创造出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其他产业的条件,加上政策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逐步放松管制,农村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以劳务为主和适宜分散经营的经济活动中,个体经济应该大力发展”,“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政策的调整打破了农民发展私营经济的禁区,高收入的吸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召唤,使农村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发展和崛起。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从“补充地位”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上一篇:西语日常用语下一篇:中秋见闻小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