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点睛之笔为教学添彩

2024-05-02

让点睛之笔为教学添彩(精选8篇)

篇1:让点睛之笔为教学添彩

让点睛之笔为教学添彩

让点睛之笔为教学添彩

陈胜

论文提要:

思想政治课堂的结尾应该具有概括性、启发性、思想性、趣味性、鼓舞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 结尾艺术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课堂的导入方式容易得到多数老师的重视,因为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顺利展开教学打下基础;课堂的主体环节也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它对于学生良好情感、端正态度、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能力的培养,知识目标的达成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是,有的老师对于课堂的结尾却往往漠然处之,使结尾成为课堂教学的败笔。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堂课如果在结尾处敷衍了事,则可能会冲淡业已收到的教学效果。因此,结尾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作为给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几分钟,是应该引起教学一线老师的认真关注的。

结尾的概括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能力与方法目标(核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优先目标)。虽然在“课改”中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但我们又必须明了:这种做法并非否定知识、把知识目标看得可有可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目标应该得到落实,必要的知识应该给学生交代清楚。课堂结尾是一节课的尾声,教师应该运用高度精练、极具概括性的语言,将课堂中与知识目标紧密相连的知识向学生作一交代。一位爱好诗歌的老师在学习完初一《爱国情操的表现》、初二《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两课后分别以绝句的形式这样浓缩两节课的知识:

忠于祖国恋家乡 保卫祖国最神圣

效力建设图富强 承担责任我公民

民族团结求统一 义志民预结合好

捍卫主权永安邦 依法服役民拥军

结尾的思想性

思想政治课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形成学生的理论观点、政治态度、道德观念方面有导向作用。因此,思想政治课堂的结尾应有思想性。具体而言,也就是学生在完成了前三十多分钟的学习经历(包括以下活动:参与、收集、交流、分享、考察等)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巧妙一拨,使学生能从内心深处形成一种认识、具有一种情感、树立一个信念、热爱一种事物、坚持一个观点、追求一个目标……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优先目标。一位老师曾执教《防微杜渐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一课,结尾处如此设计:

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请大家听一首歌《铁窗泪》,这是一位失足青年的忏悔之歌,让我们在歌声中聆听他的悔恨,同时也检点自己身上的缺点。(播放磁带)

听完这首歌,每位同学都心潮起伏、感慨万千。那感人的话语、那忧伤的旋律,在我们的心上打下的深刻的烙印。或许今天你还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明天就可能是不名一文的囚犯;现在你可能是调皮的淘气鬼,但将来也可能是祖国建设的有用之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克服小缺点、改正坏习惯,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

结尾的启发性

启发的实质是让对象有所领悟,在教育界也曾有过启发式教学。今天,我们提倡课堂在课堂结尾处要有启发性,具体是指,高效地运用最后几分钟,让活动、语言、各种教学媒体共同作用于学生群体,使其能明白事理,能够有这样的心声――原来是这样;我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了;哦,这个观点我懂了;我同意这个说法。

结尾的趣味性

幽默被认为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同样也应该是一个能适应新形势的教师的必备素质。这种手段若能恰当用于教学将有助于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建设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一位老师在结束《按客观规律办事》一课时用幽默的方式诠释了违背规律办事带来的后果: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违背客观规律办事的人都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中的农夫违背规律没有?(生齐:违背了)他违背的植物的生长规律。今天他把禾苗拔起来了,可第二天禾苗就集体自杀、死给他看。(生笑并领悟了相应道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结尾的发展性

往往一节课到了最后时分,师生双方都可能产生放松心理。学生期待下课铃声敲响,老师也认为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便提前进入“休息”状态,这种情况目前还普遍存在。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堂好课给学生的影响不应该仅仅局限于40分钟,它应该能够往课堂之外延伸,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终身学习做点滴的积累。而这个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桥梁,便是课堂结尾艺术。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最后几分钟的有效利用,克服虎头蛇尾、头重脚轻的错误倾向。精心设计、匠心独运的结尾设计,往往能将课堂推向另一个高度,形成课堂教学的第二次飞跃,收到出乎教学者意料的满意效果。所以,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在结尾处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已经获取的知识信息、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更要让结尾能够增值,实现师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双赢。

篇2:让点睛之笔为教学添彩

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就是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挖掘、发挥和发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重要的“新课改”理念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对课堂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课堂结尾艺术的任务正是研究课堂结尾的方式方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在确立或选择课堂结尾的方式时, 要侧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师生的合作、问题的探究等方面。

二、课堂结尾艺术的原理

1.“自主”原理。

就是在设计课堂教学结尾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情知, 围绕教学目标,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结、巩固、提炼、深化教学内容。

2.“合作”原理。

就是在设计课堂教学结尾时, 不能是教师一言堂, 要是师生共同参与、“合作”互动的课堂结尾形式。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探讨、研究、切磋、互补、交流的这种结尾方式就是课堂结尾艺术“合作”原理的内核。

3.“探究”原理。

课堂结尾不只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概括、小结与巩固, 还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达到对知识的“升华”, 达到“课虽尽, 意犹存”的境界。

三、课堂教学结尾应遵循的原则

1. 巩固性原则。

中学英语一堂课的知识容量还是比较大的, 为了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 除了教学过程合理、教学方法得当之外, 下课前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 发展性原则。

英语课堂上, 教师传授知识, 是教给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教师在下课前, 必须通过恰到好处的引导, 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增强他们语言交际的能力。

3. 双边性原则。

结尾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同样应该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应自始至终抓住学生, 启发诱导学生,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 多样性原则。

教无定法, 如果教师总是采取固定的结尾模式。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等情况, 经常变换方法, 让学生总有新鲜感, 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课堂结尾的方式灵活多变

1. 宽话窄说—归纳概括。

“宽话窄说”, 即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概括当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完整又主题鲜明的认识, 帮助学生删繁就简, 把握中心, 有利于学生理解, 记忆和运用。

2. 有话直说——传道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在学习书本知识同时, 也要挖掘课本知识的精髓,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 有话不说——练习强化。

这里有话不说做两种理解, 一种是尽量少说, 接近于不说。即老师设计练习来结束课堂而尽量不使用结束语。主要是通过不多但很典型的题目来进行, 不做过多的讲解。另一种有话不说, 实际上是师话生说, 即教师不讲, 让学生自己来结束这堂课, 这种方法更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综合概括能力, 尤其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

4. 欲说先问——设疑启发。

疑,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疑, 能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探索, 从而提出问题或新的见解。利用疑问的设置, 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5. 以玩代说——娱乐深化。

现代教育更倡导和谐教育, 主张“玩中学”的教学方式, 教学结束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欢乐中体会到知识的精髓。

五、结尾语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 忌重知轻能。

只考虑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 而对意志因素、能力因素有所忽视。

2. 忌冗长拖沓。

结束语仅仅是一堂课的小结、画龙点睛, 不是教学内容的复述和再现, 所以结束语3分钟左右为宜。

3. 忌平淡刻板。

作为结束语, 应为求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 避免平板直叙。

4. 忌牵强附会。

结束语设计和运用一定要自然, 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 不能为了新颖、奇特和主观意愿而牵强附会、狗尾续貂。

总之, 精彩的教学结尾, 不仅能为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 还能充满情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我们要精心研究适合教材、适合学生、促进教学的结课方式, 灵活运用于实践, 使结束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潜在功能,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课无定法, 妙在巧用中;结课无定式, 美在变通时;教学无止境, 旨在创新中。

摘要:如何设计一堂课的教学,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 不仅要求导入引人入胜, 更要求结尾精彩动人。优秀的课堂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从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桥梁。同时,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英语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参考文献

[1]郁勤燕.试谈中学英语课堂结尾方式[J].考试.2008 (Z2) .

篇3:让点睛之笔为教学添彩

关键词:小学科学;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77-001

信息技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学生生活中无时无处不接触到信息技术。教育现代化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当今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热点,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应用于辅助各门学科的学习。

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以体现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科学教学中,这是我们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两人分教科学和信息技术两门学科,多年的合作和研究中逐渐感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科学教学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可加大课堂的信息量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使学生无需出门、无需花大量的钱购买图书资料,就可以经常访问科学网站,学习科学知识,他们会觉得科学课是一门富有活力、充满挑战的学科。在教学《建桥梁》时,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梁建筑情况,再让学生上网搜集其他相应的桥梁方面的信息,如赵州桥、杭州湾大桥。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运用教材及自己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合作探讨和学习,对建筑的美有了较深的认识,课后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动手制作模型,亲身体验建筑的美,充分体现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自主合作性。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通过对大量事实及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得出科学的概念和规律。

二、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会碰到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受实验条件等的影响,用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科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把抽象变为具体,静态化为动态,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观察水》时,课文中展示了几张图片,由于是静态的,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为了打开思维的闸门,我从网上搜索了大量的动态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水是流动的”结论。把微观的知识放大宏观化,为学生探究微观知识架设桥梁,巧妙地引导学生分析其本质,也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使模糊的知识清晰化,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能很快突破教学难点。

三、可拓宽课堂教学空间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探究活动主体,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冲浪等形式寻找相关信息,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既培养了他们利用因特网根据学习目标独立获取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食物链》一课中,教师以网络为媒介,制作了一个课题静态网页,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网上寻找信息,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这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内容进行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样的课堂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交流,使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多样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便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网上信息浏览的异步性,使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围绕目标或学习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速度,使进行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对于某些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同时也可得到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更多的信息,获取更多的知识,不会在等待中浪费学生的时间,从而克服了教学中的“一刀切”现象,真正达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原则。网络技术的交互性,为学生能够进行写作学习提供了便利。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协作交流,可以使差异得到互补和完善,提高了学习速度和效率,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网络上信息的复杂多样性对于尚未成熟、缺乏良好的是非判断能力的小学生来说也有不利之处,因此,教师不能盲目让学生到网上找资料,对学生浏览的网页要给予一定的建议与指导,同时对于学生找到的资料要给予正确的判定。再者,教师使用多媒体时要注意提高课件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时的有意注意,尽量避免多媒体视觉冲击下无意注意的产生。

篇4:让点睛之笔为教学添彩

一、动静结合, 边玩边学

教材文字、图片呈现的都是静态的, 而小学生活泼好动, 天性爱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我们布置的作业不感兴趣, 那么设计得再好也只是白纸一张, 起不到任何实效。因此, 要想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首先就要吊起学生的胃口, 给学生一个乐做的理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品德课的“作业”是一种快乐的作业, 是一种好玩的作业。这种作业边玩边学, “润物细无声”。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去“玩”, 使“静态”的学习材料“动”动起来, “活”起来, 做到静中有动, 动静结合。同时, 通过玩可以帮助学生拉近与生活世界的距离, 寓教于玩, 玩中求进。比如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设计说唱、书写、绘画、实物或采用卡通式、卡片式、图表式等带有玩的性质的作业, 这样, 就可以突破传统品德作业的静态模式, 彻底改变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的特性。通过一些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作业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如在教学《走进大自然》时, 可布置以下作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玩”, 去仔细地观察大自然:用相机拍摄的照片来展示大自然的绚丽多彩;用录音机录下各种声音来反映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也可以用节目、绘画诗歌等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观察成果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大自然现象的特点, 用一颗童心去寻找新的发现, 避免填鸭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在“玩”中深入地体验作业的乐趣, 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学习《和小树一起长大》这一课时, 教师设计了“我们播种春天”的主题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课前都动手种一棵小树或种一盆小花活动。又如, 教《走进社区》时, 课后安排“童眼看社区”摄影作品展览评比。将学生上交的照片编号写上题目, 在教室的学习园地展览出来。并要求全班学生浏览照片, 把自己最喜欢的三张照片的号码写下来。最后统计获得支持度最高的六张照片, 公布获奖者名单, 给以适当的奖励。

二、小处入手, 实践积累

生活无小事, 小事见真情。在品德教学中有些目标太大不易操作,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切入点小、易于操作的作业, 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也就是说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 从小目标入手, 积少成多, 最终实现大目标。引导学生从关注身边的最寻常、最普通的真实小事, 感受真情实意, 领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谢谢你们, 我的父母》之后, 不失时机地布置了渗透感恩思想的作业题:请你回家替母亲梳一次头, 或者替父母洗一次脚, 或者给父母写一封感恩的信。以作业为载体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亲子氛围, 在学生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在学生带回来的“家长作业评价表”中不难看出, 家长对孩子的表现十分满意, 孩子在完成作业中体会到家人的辛苦, 并从本次的“感恩行动”获得了回报家人时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再比如, 教学《走进社区》时, 布置学生到社区里为社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比如帮社区打扫卫生, 比如帮邻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或者帮老人活动室的爷爷、奶奶敲敲腿, 唱唱歌, 并要求有社区证明的回执。通过这些小事, 培养孩子们对社区、对社区成员的爱心和责任感。实践证明, 很多生活中看似极小的一些细节, 却是小事不小, 很容易点燃学生精神世界里感恩的情感火花, 并且最有可能使火花变成熊熊烈火, 照亮学生整个精神世界。这样, 从小目标出发, 不断积累, 并向大目标迈进, 逐步完成了品德学科的导行任务。

三、化难为易, 由表及里

《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教学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很多内容涉及德性、品行、情感、个性、文化等精神性的东西, 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距离, 并且大多是经过概括的抽象条文, 难免缺乏情趣, 有些还有可能枯燥, 难懂, 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性、综合性的作业帮助学生把品德教学中的知识点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 把抽象、空洞的条文转化为具体、生动的事例。采用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更多方式, 吸引学生参与到现实生活中进行锻炼、提高, 由表及里, 深入浅出, 让具体的资料和生动的事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如在教学《向邪教宣战》一课时, 教师课前让孩子搜集有关邪教组织的资料: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一些邪教组织?他们分别有哪些可耻的罪行?通过课前调查, 学生对要邪教组织有了一定的了解。课中我又引入了“天安门自焚事件”“陈福兆投毒杀人案”等一系列真实生动的案例记录邪教组织犯下的滔天罪行。课后, 还可以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作业:当有人向你作邪教宣传时, 你该怎么抵制他?因为有课前作业和课后作业的铺垫, 上课时明确任务有的放矢, 课堂上避免了空洞乏味的灌输和说教, 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四、时空穿梭, 体验感悟

社会是个大舞台, 是个大课堂,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所以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体验性的作业, 让学生自觉回到社会大课堂里去学习、去思考。体验, 是教育中学生情感的生发剂, “听到的记不住, 看到的容易忘, 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然而, 社会中的“生活事件”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有发生在我们周围的, 也有发生在距离我们较远或特远的 (时间和空间上都是远距离的) 。如何体验这些远距离的生活事件呢?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架设“时空隧道”让他们自由穿梭。电影、电视、照片等都是很好的“时空隧道”。有了这些手段, 体验才更有趣, 更真实, 更丰富;感悟才更积极, 更深刻, 更完整。学生才能在心灵的不断碰撞中建构知识、理解人生、感悟人生。

比如, 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 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在学校网站观看电影《圆明园的毁灭》作业, 让这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历史故事, 通过电影屏幕情景再现, 用活生生的画面触动学生幼小的心灵。从而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同时在课前或课后也可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了解两位民族英雄——林则徐和邓世昌, 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中华之剑》, 了解我国缉毒、禁毒工作的现状, 认识公安干警工作的危险性和艰难性, 从而更深一步地去了解毒品的危害性, 做到自觉抵制毒品, 检举与毒品有关的一切犯罪活动。

总之, 品德课仅有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 不管是知识, 还是实践, 必须借助课外作业进行合理补充和有效延伸。好的作业能发展学生的良好品格, 大大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为品德课堂教学画龙点睛。

摘要:作为一名优秀的品德教师, 必须高度重视品德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就品德课的作业究竟该如何设计才能让作业成为优化品德教学的点睛之笔进行了探讨。

篇5:让点睛之笔为教学添彩

作业品德教育画龙点睛没有作业的品德教学是不完整的,没有作业,学生的品德形成是欠缺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品德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品德作业的设计与布置。那么,品德课的作业究竟该如何设计才能让作业成为优化品德教学的点睛之笔呢?

一、动静结合,边玩边学

教材文字、图片呈现的都是静态的,而小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爱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我们布置的作业不感兴趣,那么设计得再好也只是白纸一张,起不到任何实效。因此,要想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首先就要吊起学生的胃口,给学生一个乐做的理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品德课的“作业”是一种快乐的作业,是一种好玩的作业。这种作业边玩边学,“润物细无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去“玩”,使“静态”的学习材料“动”动起来,“活”起来,做到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同时,通过玩可以帮助学生拉近与生活世界的距离,寓教于玩,玩中求进。比如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设计说唱、书写、绘画、实物或采用卡通式、卡片式、图表式等带有玩的性质的作业,这样,就可以突破传统品德作业的静态模式,彻底改变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的特性。通过一些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作业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讓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如在教学《走进大自然》时,可布置以下作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玩”,去仔细地观察大自然:用相机拍摄的照片来展示大自然的绚丽多彩;用录音机录下各种声音来反映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也可以用节目、绘画诗歌等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观察成果。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大自然现象的特点,用一颗童心去寻找新的发现,避免填鸭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在“玩”中深入地体验作业的乐趣,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学习《和小树一起长大》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我们播种春天”的主题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课前都动手种一棵小树或种一盆小花活动。又如,教《走进社区》时,课后安排“童眼看社区”摄影作品展览评比。将学生上交的照片编号写上题目,在教室的学习园地展览出来。并要求全班学生浏览照片,把自己最喜欢的三张照片的号码写下来。最后统计获得支持度最高的六张照片,公布获奖者名单,给以适当的奖励。

二、小处入手,实践积累

生活无小事,小事见真情。在品德教学中有些目标太大不易操作,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切入点小、易于操作的作业,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也就是说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从小目标入手,积少成多,最终实现大目标。引导学生从关注身边的最寻常、最普通的真实小事,感受真情实意,领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之后,不失时机地布置了渗透感恩思想的作业题:请你回家替母亲梳一次头,或者替父母洗一次脚,或者给父母写一封感恩的信。以作业为载体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亲子氛围,在学生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在学生带回来的“家长作业评价表”中不难看出,家长对孩子的表现十分满意,孩子在完成作业中体会到家人的辛苦,并从本次的“感恩行动”获得了回报家人时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再比如,教学《走进社区》时,布置学生到社区里为社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比如帮社区打扫卫生,比如帮邻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或者帮老人活动室的爷爷、奶奶敲敲腿,唱唱歌,并要求有社区证明的回执。通过这些小事,培养孩子们对社区、对社区成员的爱心和责任感。实践证明,很多生活中看似极小的一些细节,却是小事不小,很容易点燃学生精神世界里感恩的情感火花,并且最有可能使火花变成熊熊烈火,照亮学生整个精神世界。这样,从小目标出发,不断积累,并向大目标迈进,逐步完成了品德学科的导行任务。

三、化难为易,由表及里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很多内容涉及德性、品行、情感、个性、文化等精神性的东西,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距离,并且大多是经过概括的抽象条文,难免缺乏情趣,有些还有可能枯燥,难懂,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性、综合性的作业帮助学生把品德教学中的知识点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把抽象、空洞的条文转化为具体、生动的事例。采用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更多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现实生活中进行锻炼、提高,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让具体的资料和生动的事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如在教学《向邪教宣战》一课时,教师课前让孩子搜集有关邪教组织的资料: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一些邪教组织?他们分别有哪些可耻的罪行?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要邪教组织有了一定的了解。课中我又引入了“天安门自焚事件”“陈福兆投毒杀人案”等一系列真实生动的案例记录邪教组织犯下的滔天罪行。课后,还可以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作业:当有人向你作邪教宣传时,你该怎么抵制他?因为有课前作业和课后作业的铺垫,上课时明确任务有的放矢,课堂上避免了空洞乏味的灌输和说教,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四、时空穿梭,体验感悟

社会是个大舞台,是个大课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所以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体验性的作业,让学生自觉回到社会大课堂里去学习、去思考。体验,是教育中学生情感的生发剂,“听到的记不住,看到的容易忘,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然而,社会中的“生活事件”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也有发生在距离我们较远或特远的(时间和空间上都是远距离的)。如何体验这些远距离的生活事件呢?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架设“时空隧道”让他们自由穿梭。电影、电视、照片等都是很好的“时空隧道”。有了这些手段,体验才更有趣,更真实,更丰富;感悟才更积极,更深刻,更完整。学生才能在心灵的不断碰撞中建构知识、理解人生、感悟人生。

比如,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在学校网站观看电影《圆明园的毁灭》作业,让这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历史故事,通过电影屏幕情景再现,用活生生的画面触动学生幼小的心灵。从而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同时在课前或课后也可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了解两位民族英雄——林则徐和邓世昌,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中华之剑》,了解我国缉毒、禁毒工作的现状,认识公安干警工作的危险性和艰难性,从而更深一步地去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做到自觉抵制毒品,检举与毒品有关的一切犯罪活动。

篇6:让点睛之笔为教学添彩

周一, 我和往常一样走入教室。“上课!”“老—师—好!”师生问候语一如既往的拖拉无力。“鲁—班和橹—板!”齐读课题也是同样缺乏激情。以往的教学经验提醒我, 批评肯定无效。众所周知, 语文课堂是一个真实的、始终处于运动过程中的特殊的场, 与之相关的因素很多, 且处于变化之中。有时一种课堂意外, 一个课堂变数就可能破坏课堂的这种场平衡, 发挥出意外的教学惊喜。稍作思考, 我诚恳地说:“同学们读的声音响亮, 读音很准!能读得干脆、清楚、激情些吗?”同学们显然稍感意外, 但看到老师期盼的目光后, 精神为之一振, 不自觉地挺起了胸, 仰起了头, 精神头十足。我心中一喜, 奏效了。“鲁班和橹板!”“大家读得太棒了!”我由衷地为同学们精彩的齐读伸出大拇指。“读了课题, 你的心中是否产生了小问号?”只见一只只小手踊跃地举了起来, 和往日的课堂明显不同。“橹板是什么?”冯哲第一个发言。“你真是个有心的孩子!”我很为这个平时做事马虎的孩子今天的表现而高兴。“鲁班和这个橹板是不是有什么关系?是鲁班发明的吗?”哟!李金隆一口气提了这么多的问题, “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 老师真为你高兴!”我不失时机地表扬, 只见他自信地冲周围的同学笑了笑。“为什么要用‘鲁班和橹板’做课题呢?”支东红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可真是一问惊人, “你是个会钻研的孩子, 一问道出了课文真谛!”我摸着他的头, 由衷地称赞。他腼腆地笑了笑, 但我从他的微笑中看出他心中自豪、激动。此时, 教室的质疑气氛异常浓烈, 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极度高涨, 我趁热打铁, “那同学们赶快读书, 去探寻小问号的答案吧。”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 一边读书, 一边圈画, 一边不时与同桌交流、讨论, 不到半节课, 预想目标就完成了。没想到这节课的效果这样好, 自己没费多少口舌, 学生自主通过质疑、释疑就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难怪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一下课竟说:“这节课感觉真不一样!”

课后, 我总结原因、认真斟酌, 得出如下启示, 与同行共享, 以起到抛砖引玉、投砾引珠之效。

一、改变方式, 彰显学生主体意识

以“学答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学问为主”的教学方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表现出来的观念不同, 课堂效率也不同。以往的课堂多体现教师、学生一问一答, 学生围着教师转, 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思维, 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问为主”的课堂方式主要体现在一个“问”上, 本节课, 始终以学生发问为主, 学生问老师, 学生问学生, 然后通过生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任务, 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哪有不学之理。我在教学《蚂蚁和蝈蝈》一课时, 在孩子仔细观察图画后, 便引导学生自提问题:“蚂蚁为什么在夏天搬粮食, 夏天那么热, 万一中暑了怎么办?它应该在秋天寻找食物, 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到处都是食物。再说, 夏天天热, 食物会变质, 留在冬天吃也不新鲜。”我们都觉得他言之有理。于是, 我说, 我们还是去查找资料, 看看蚂蚁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于是, 孩子们纷纷搜集有关蚂蚁方面的资料。第二天的晨会课, 我们就开始交流。孩子们说:“蚂蚁没有元帅, 没有长官, 没有君王, 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 在收割时聚敛粮食。”还有的孩子父母帮孩子在网上下载了资料在全班汇报:蚂蚁四重奏。第一重:永不放弃。第二重:未雨绸缪。第三重:满怀期待。第四重:竭尽所能。一只蚂蚁能在夏天为冬天做多少准备?答案是:全力以赴地工作。小小的蚂蚁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本节课我所使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了教与学的基本方式、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风, 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了自由“翱翔”的天空。

二、赏识学习, 激励学生追求成功

在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 我们要经常运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学生, 学会用激励的话语去鼓舞学生。如以往像“读得真好!”“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这种激励性的语言只有在上公开课时才说。而现在我常以肯定、欣赏的语言来鼓励学生, 其效果就与以往就大不相同。由此可见, 学会欣赏孩子, 对孩子多一些信任的微笑, 多一些激励的语言,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扔掉包袱, 主动地学, 学生自然会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实现由教师的要求 (外在刺激) 到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转化, 最终引起学生自觉的学习行为, 完成教学目标,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更加自信、自强, 并不断地追求成功。

篇7:让小结成为数学课堂的点睛之笔

一、把握课堂小结时机

如何让课堂小结有效地服务于数学课堂,着眼于学生发展呢?笔者认为:课堂小结不应该只局限于课的结尾,而应该扩张小结的外延,把握小结时机,丰富小结内涵,扩充小结的思维含量。

1小结在内容转换之时

一节数学课所承担的任务,往往分解成若干个板块完成,中间必有学习内容的转换。课堂小结可以适时承上启下,实现两个内容的自然衔接。

如“认识面积”一课,教师预设由“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巩固练习”、“全课总结”四个环节组成,学完“认识面积的含义”后,教师组织了小结:先让学生看课本,利用课本对面积的定义,规范学生对面积概念的表述,然后出示练习: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能表示它的面积?

学生找出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阴影部分能表示它的面积后,教师继续引导小结:通过看课本和找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生1:面积是指整个面,像心形的阴影部分不满,就不能表示它全部的面积。

生2:面积不是线,像三角形的三条线就不能表示它的面积,只能表示周长。

生3:我发现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面积有大有小。

师:大家的想法很有道理。这三个图形中谁的面积的最小?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如此小结,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领悟面积的意义,感悟面积与周长的区别,又巧妙地将学习内容引到“面积的大小比较”上,实现“踏雪无痕”般的过渡。

2小结在方法优化之机

数学问题一般有多样化的解决方法,在呈现各种方法之后,教师要借机进行小结,对方法进行优化。

如上例,在学完“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后,在学生已经感知用观察法、重叠法、剪拼法、摆拼法、数方格法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教师继续组织小结:谈谈你对这些方法的看法。

生1:观察法最快,但要在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较大的时候才可以用。

生2:重叠法很方便,但当图形不能移动时不能用。

生3:剪拼法、摆拼法比较麻烦,没有剪刀、硬币时就不好办了。

生4:数方格法最好,没有方格纸,我们可以自己画。

师:是的,用数方格法比较图形的面积很通用,我们下节课要重点研究。

这样的小结,激活学生的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方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方法的优化统一比较面积的单位,为下一节课学习面积单位做好铺垫。

3小结在思维提升之处

当新知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利用小结,引导学生学会从更高的层面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作出新的反思,提升思维的高度。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以小数”一课的课堂小结可以这样进行: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1:学习了小数除以小数。

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

生2: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变成整数,再把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做。

师:还有问题吗?(过了一会儿,学生没有反应。)

师:为什么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要把除数化成整数?

生3:因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我们已经会做了,根据商不变的规律,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就可以计算了。

师:回答得真好。数学上把这样的思想方法称为“转化思想”。就是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来解决。通过学哥小数除以小数,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4:以后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要先想一想,能不能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

教师完善板书:

新问题(转化)旧知识

小数除以小数一个数除以整数

(商不变规律)

这样的小结,既关注了“双基”的落实,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质性思考,又渗透了“转化”思想,引领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探寻课堂小结方式

课堂小结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1提炼式

这是最常用的小结方式。每节课或一个知识点教学结束时,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对全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提炼,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发展思维。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炼知识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

(1)阅读课本,明晰概念。在课尾或学了某一块新知识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这是对新知识的再次加工和提炼,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例如在“垂直和平行”的教学,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后,教师考虑到知识点多,学生规范地表述概念有困难,于是引导学生:什么是互相平行?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足?请你带着这三个问题阅读课本,把书上的重点词句划出来,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又教给了学生归纳小结的方法。

(2)精编口诀,提炼方法。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精心编制口诀,提炼计算方法,培养概括能力。例如,学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口诀:除数是小数,不能直接除,外移几,内移几,方向一致向右移。

(3)填写图表,沟通联系。用图表归纳小结所学知识,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三角形的分类”一课,学完按边分三角形后,教师让学生填写课本中未呈现的集合图,用图形语言表达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再与按角分的集合图比较,直观感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不同,理解图中每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也不同(并列或包含),引发学生有深度的数学思考。

又如,“比的意义”一课,可以让学生在填表中感悟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游戏式

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既愉悦身心,又巩固知识,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如:教学“素数与合数”,快下课时,教师先让学号是合数的学生拿着有学号的卡片站起来,全班验证后离开教室,再让学号是素数的学生离开教室,最后留下的是1号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三种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3延伸式

在学生熟练掌握已学内容的基础上,把内容延伸,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培养举一反三、有序思考的能力。例如教学“射线和角”后,可设计这样的小结:我们已经知道从同一端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那么同一个端点出发的三条射线能组成几个角?四条射线呢?……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悬念式

在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继续探求知识的欲望,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如“认识三角形”结课时,教师考虑到下节课将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那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请你课后思考和尝试一下。

5赏析式

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录像、图片等,配上轻音乐,让学生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和谐统一的美,轻松地结束一节课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各种折线统计图,感受生活中统计图的广泛应用。

上课亦如写文章,明代文学家谢榛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为此,教师要用浓郁的色彩、含蓄的艺术,智慧地引导学生小结,使学生感到“课已尽而意无穷”,课后引起咀嚼回味,展开丰富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这不是只凭教师灵机一动就能达到的效果,而应该重视对课堂小结的预设,寻求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不断提高课堂小结的艺术水平,让课堂小结“该出手时就出手”,成为构建活力课堂的“点睛之笔”。

篇8:语文教学的“点睛”之笔

一、在学生困惑时“点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思维一时出现阻塞,对某些知识点出现困惑。这时,教师有必要从课外引入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以激活其思维,释化教学疑难点,让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比如,在一次公开课上,丁老师执教古诗《早春》一课时,出现一个小插曲:一位学生举手提问——为什么在远处能看到小草的颜色而到近处却看不到呢?对这一问题当时大多数学生都有同样的困惑。此时,丁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进行“点睛”:“同学们,你们在家时看到过大人在水田里插秧吗?你们在水田的近处看到的与远处看到的一样吗?”这时候,学生马上联想到父母插秧时,近处秧苗看起来稀稀疏疏的,而从远处看却是绿油油的一片。经过讨论,学生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早春时节小草刚发芽,长得还不旺盛,之所以“草色遥看近却无”,原来是人们视觉上的差异造成的。

再如,《草原》一课的教学:

师:“翠色欲流”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有谁知道?

(学生一时答不出来。)

师:你们看“翠色欲流”中的“欲”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将要。

师:对啊,那什么东西好像怎么样呢?再想想草原的颜色。

生: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流下来。

师:课文中指什么呢?

生:一眼望去,草原全是绿色的,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

对“翠色欲流”一词的教学,教师既没有包办代替,也没有放弃指导学生学习的机会,而是顺势利导,巧妙点睛,让学生既弄懂了词意,又读懂了课文,而且启迪了思维,树立了信心,真可谓“一石多鸟”。

可见,在教学中碰到学生困惑时,恰当的点睛之笔,可让学生思维由 “山重水复疑无路”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在学生理解肤浅处“点睛”

课堂“点睛”的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情况,及时加一把火,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能得以迸发。因此,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肤浅时,教师采用巧妙的“点睛之笔”,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化。在一次教研活动上,我在执教《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时,设计了一个环节,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有学生提出:“日本人侵略中国时杀了那么多中国人,聂将军不应该救日本小姑娘。” “日本人是我们的敌人,对敌人不能讲仁义。”很显然,学生没有真正领悟文本。这时,我启发学生讨论:“日本人民愿意到中国来打仗吗?他们的孩子也是到中国来杀人的吗?”“聂将军在信中提出的‘国际主义精神,至仁至义怎样理解?”学生经过讨论后渐渐明白:中国人民的真正敌人是日本的少数军国主义分子,是他们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也是受害者。如果教师不从历史的高度来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对这个问题很难有深刻的认识。

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理解肤浅处适时加以点睛诱导,会扬起学生再创造的风帆。

三、当学生理解有误时“点睛”

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渐领悟课文的真谛。小学生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阅读时对课文产生错误的理解,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如何点拨引导。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有一个学生提出:“我认为狐狸挺聪明的,它每次都能想到巧妙的办法来让乌鸦开口,使乌鸦上当。”对学生这样“创新”的想法,教师并没有加以否定,而是耐心引导:“狐狸的确聪明,可怕的是它的聪明用的不是该用的地方。”“如果有人总想出各种歪点子来骗你上当,你怎么想?”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在教师的“点睛”下,终于明白狐狸的狡猾终究要被别人识破,不值得我们学习。教师的这一“点睛”,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纠正了学生错误的思想认识。

记得去年我校一位老师执教的公开课《暮江吟》时,他在引导学生讨论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之后,让学生画一画月亮。结果,有许多学生画的月亮向右弯。此时,教师及时地进行了点拨:弯月分为新月和残月,月初几天是新月,月末几天是残月。残月的“残”字的拼音是“cán”,拼音的第一笔是个“c”就像个残月,向右弯;向左弯的才是新月。诗中的月儿是“九月初三夜”,应该是往哪儿弯呢?就这样,学生在姜老师的“点睛”之下,原来认识的错误得到了纠正,知识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点睛”,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艺术。教师的“点睛”,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乃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境界。

上一篇:中考招生政策下一篇:教师年度考核表自我鉴定该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