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字教学鲜活起来

2022-08-23

第一篇:让识字教学鲜活起来

张梅端 《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教学设计

2013——2014第二学期五年级习作指导“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在片段修改中体会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 通过口语交流,同桌合作,师生互动,独立练笔中逐步掌握将人物形象写鲜活的方法。

3.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评价修改中巩固将人物形象写鲜活的训练。

4. 在片断习作中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写准确,写具体,写生动,同时引导学生串段成篇,使学生有整体把握谋篇布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在老师方法引导下进行现场小练笔,在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评价中完成习作修改,同时能有谋篇布局的意识,设计开头和段与段的衔接。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图片,说话导入(1分钟)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他叫小贝当,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仔细观察照片,你觉得小贝当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预设生答:爱笑,心情很愉悦;爱运动,手里拿着篮球,活泼、天真、可爱、阳光帅气的小男孩)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一张照片就了解了这么多的内容,要想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要去看看人物的活动。(板书:活动)

二、 品读修改文字,体会刻画人物方法(7分钟)

师:请看,这是老师在生活中了解的小贝当,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读完后,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生读:

(小贝当一脚踢开大门,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他大声嚷道:“喂,我要剃头”。老板笑眯眯地说:“呦,是小贝当啊!请坐!”小贝当瞪着眼睛,撅着嘴,整个人躺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歪着头,瞟了一眼老板,大喊:“我是大人啊,你该叫我贝当先生!”老板连忙递上报纸,改口道“请贝当先生看报!”小贝当立马扯过报纸,皱着眉头,生气地喊道:你快点,我还有事呢!”)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呢? 生:(霸道、盛气凌人、傲慢,不文明,自以为是,没礼貌等)

师:这么多词语都送给了小贝当,老师也送给他一个词语,一起读两遍,同意吗?

1 可是老师有疑问了,这段文字并没有出现“傲慢无礼”四个字,作者到底写了什么,让我们感觉到小贝当傲慢无礼了呢?

生:作者写了小贝当傲慢无礼的动作、语言、神态(板书:动作、语言、神态) 师:真聪明,作者正是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把一个傲慢无礼的小贝当写活了。同学们喜欢他吗?那就让我们改变他的语言、动作、神态、让他变成一个彬彬有礼的小贝当。(出示ppt:彬彬有礼)

我们先来改下动作吧?(ppt出示动作句子)

你看小贝当怎样推开大门,怎么样进入理发店就彬彬有礼呢? 生:轻轻、小心翼翼、彬彬有礼

那这个彬彬有礼的小贝当应该怎么样在椅子上呢? 生: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安安静静 师:多有礼貌的小贝当啊!

当老板递上报纸,小贝当会怎么接过报纸呢? 生:双手轻轻接过报纸

师:动作改完了,接下来我们来改语言和神态。(出示ppt语言和神态句子)

彬彬有礼小贝当进入理发店后,应该带着怎样的神态用怎样的语气与老板对话呢?与你的同桌先讨论讨论 预设互动环节

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小贝当想要理头发,他应该带着怎样的神态对老板说话呢? 生:微笑着说:“老板你有时间吗?能帮我理个头吗?” 师:接着小贝当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应该怎么对老板说呢?

生:抬起头,看着老板说:“老板,您看我已经长大了,您能否称呼我为贝当先生呢?” 师:最后小贝当想快点理好头,他该怎么跟老板沟通呢?

生:眉开眼笑地说道“老板,我有点急事,能不能快点帮我剃头呢? 师:多有礼貌、讨人喜欢的小贝当啊!

师:ppt出示改后段落,这是我们修改后的小贝当,你们读红体字部分,老师读黑体字部分(生读蓝体字部分,师读黑体字部分)

(小贝当轻轻推开大门,彬彬有礼地走进理发店,他微笑地说道:“老板,请您给我剃个头吧”。老板笑眯眯地说:“呦,是小贝当啊!请坐!”小贝当抿着小嘴,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抬起头,看着老板说:“我是大人啊,请您叫我贝当先生吧!”老板连忙递上报纸,改口道:“请贝当先生看报!”小贝当双手接过报纸,眉开眼笑地说道:“谢谢您,您能快点给我理吗?我还有事呢!”)

师:小贝当彬彬有礼了吗?我们改变了什么,使小贝当彬彬有礼了? 生:动作、语言、神态

师:刚刚我们改变了动作、语言、神态就改变了小贝当的性格形象。看来,我们写作文时只要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就能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板书:让人物

2 形象鲜活起来)

三、联系实际,练习片段 (15分钟)

师:小贝当理好头发了,他可能去做什么呢?请你猜一猜 生:他可能去参加酒席、参加生日宴会、会见亲朋好友等等

师:大家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出示ppt)小贝当去玩滑板车啦! 你们有过玩滑板车的经历吗?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一边说还可以一边做动作。 同桌互说

师: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玩的?

指生上台说:我双手紧握滑板车车把,一只脚放在地上,另一只脚放在滑板车上,用力一蹬,滑板车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我在操场上滑了一圈又一圈,也不觉得累。这时我的心仿佛飞出了操场,飞到了九霄云外,这种感觉真有一个爽字。

师:同学们,老师发现他不但玩过,而且玩得很精彩,你们是不是也玩得很好呢?好,今天我们的作文就写(出示ppt )“小贝当玩滑板车”。 (师出示ppt三个词语)

谁来读这三个词语指生读:胆小娇气,勇敢坚强,得意洋洋 师:声音很响亮,全班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玩滑板车的经历,胆小娇气是在什么时候?(初学阶段)

那勇敢坚强是在什么时候?(苦练阶段)得意洋洋是在什么时候?(学会后)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和老师想的一模一样。出示ppt,你们再想:胆小娇气的小贝当会怎么扶着车把?

生答预设:小心翼翼、颤抖的双手、慌张、紧张 那勇敢坚强的小贝当会怎么扶着车把呢? 生答预设:自信

师:这个词用得太好了。那得意洋洋的小贝当会怎么扶着车把?

生答预设:一只手插在兜里,一只手扶着车把,脸上还露出得意的笑容,你们看多得意阿! 师:同学们看,这三个词语,你觉得人物的内心一样吗?人物内心不一样,他的动作、语言也不一样。

胆小娇气的小贝当会怎么说? 生答预设:我不学了,这太难学了 师:勇敢坚强的小贝当会怎么说?

生答预设:我不怕,我一定要坚强起来,坚持学习。 师:得意洋洋的小贝当会怎么说?

生答预设:其实学滑板车也不难啊,我可真棒!

师:同学们,那动作不一样,语言不一样,神态肯定也不一样,一会儿,我们都要把这些不同写出来。现在请大家拿出纸和笔,准备写作。先听清要求: (板书: 的小贝当 ) 1.请你以“ 的小贝当”为题目写一个片断作文

3 2.用放大镜从头到脚放大,想象小贝当玩滑板车时的动作语言神态 3.适当加入其它的人物景的描写

我们这样分组完成:一二三四学习小组写胆小娇气的小贝当玩滑板车;五六七八小组写勇敢坚强的小贝当玩滑板车;九十十一小组写得意洋洋的小贝当玩滑板车。

听明白了吗? 开始写吧,注意:写字做好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头正、脚平、背挺直。

生写片断,老师巡视(10分钟)

四、展示评改,总结归纳 (15分钟)

师:好了,同学们,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写完了,还有个别同学没写完,没关系,你们可以一边听,一边修改。胆小娇气的小贝当玩滑板车谁来展示?

生上台展示

师:同学们你听出了玩滑板车的小贝当胆小娇气了吗? 生评再展示,

师:她读得好不好?她不但读得好,还写得好。掌声送给他。同学们,他写的片段中并没有说小贝当是“胆小娇气”的孩子,他是怎么写的呢?

(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一个胆小娇气的小贝当写活了)

那勇敢坚强的小贝当谁来读

师:小贝当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来,好一个勇敢坚强的小贝当啊!同学们看,前面两个同学写的小贝当性格不一样,是通过什么写出来的?(动作、语言、神态)

哦,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出来的,现在老师再给你们2分钟时间,看看你写的这个片段有没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如果没有,你觉得应该加一个什么样的动作、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神态,能让小贝当的性格形象更加鲜活。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改到这里,

师:刚才小贝当胆小娇气,也勇敢坚强了,现在老师特别想见到那个得意洋洋的小贝当,谁来读?

大家也把掌声送给他

老师想问问你:你写得那么好,可是你也没见过小贝当玩滑板车啊,你为什么能写得那么好呢?

师:你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如果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有亲眼看过的细节,就能把文章写得更加精彩。

刚才我们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能写出这样的小贝当。那你们想想看,加上这些描写方法,我们还能写出哪些性格的小贝当呢?(胆小如鼠、粗心大意、坚持不懈、半途而废)

4 看来我们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还可以写出各种表现、各种性格的小贝当。现在把这三个阶段看成是小贝当的学车过程,如果把这三个片段加上一些过渡句衔接起来,是不是可以变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了?

你们想想前两个片段应该怎么衔接,是什么原因让胆小娇气的小贝当变得勇敢坚强了呢? 同学们看,后两个片段也缺少点什么,我们可以怎么衔接起来呢?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既然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就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你能否设计一个好的开头呢?

很好,这是一个开门见山式的开头。那好,这样一来是不是就变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小贝当学车记啊!是吗?

五、拓展延伸、布置习作(1分钟)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历不同,心情也就不一样,你能不能运用老师教给你的方法写出自己不同的经历呢?老师希望你们写出自己的经历,如学琴记、学画记、学棋记、学舞记、学拳记等等,我们今天回去就写一写,写完后自己读一读,改一改,四人小组再评一评,看看你的文章是否运用了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相信通过修改,你描写的人物形象会更鲜活,你的文章会更出彩!

第二篇:让数字鲜活起来

背景:

最近聆听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整堂课精彩纷呈。令人遗憾的是教者在课后练习4的教学处理上,感觉有点虎头蛇尾,没能抓住所填的这一组数字所蕴含的内容进行挖掘。以下是我的一个片段设计。 教学过程:

师出示课后练习4: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能够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岁多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师:“哪位小朋友来把你填的读一读。”生:“

13、

3、

一、十。”师:(用红粉笔板书13。)“小朋友你们多大了?”生1:“我今年9岁。”生2:“我今年8岁。”师:“同学们,13年比我们小朋友的年龄还要大。我们现在读二年级,禹治水13年相当于我们小朋友从刚刚一出生一直到六年级小学毕业这段时间。”(生发出惊叹声。)师:“这13年禹一直在做什么?”生:“禹一直在治水。”师:“那么你从这13年的治水时间感受到了什么?”生1:“禹治水的时间很长。”生2:“禹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长期在外治水。”师:“是啊!小朋友们的回答都很好。禹为了解除洪水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长期在外治水,一直没有回家。他真的很辛苦!”

师:”大禹治水13年,他为什么这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呢?”生1:“因为洪水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生2:“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师:“看来,洪水的危害太大了,早一天治理好,老百姓早一天免受洪水之害。13年中,大禹几次经过自己的家门?”生:“3次。”师:“假如是你13年不回家,你想家吗?”生齐答:“想!”师:“那么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呢?”生1:“因为他想早点把洪水治理好。”生2:“因为他要治水,很忙,没有时间回家。”„„

师:“是啊,大禹治水很忙,没有时间回去。小朋友们,联系前文说一说,大禹治水有多忙?”生1:“他走遍千山万水,要察看水流地形等,长期在外边走,自然是没有时间回来了。”生2:“他们要挖通9条大河,劈开9座大山,吃尽千辛万苦,所以没有时间回家。”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说得不错!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板书:十。从这里你体会出了什么?”生1:“禹为了治水一次也没有回家,连自己的孩子也没见过。”生2:“大禹的孩子十多岁了还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他真可怜,他是多么需要爸爸呀!”师:“小朋友们,大禹治水可谓是舍弃自己的家庭,为的是老百姓,这种精神就叫做‘舍小家为大家’,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一下大禹?”生1:“大禹你真了不起!”生2:“大禹你真伟大!” 师:“小朋友们,从所填的这一组数字,你觉得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他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会用一句话说一说吗?”生1:“禹是一位全心全意治水的伟大英雄。”生2:“禹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治水。”生3:“禹为了给老百姓治水,宁可自己不回家,不见自己的孩子,他真是大公无私呀!”生4:“禹为了治水舍

小家为大家。”„„师:“小朋友们谈得都很好!是啊,禹是一位全心全意为百姓治水的伟大英雄。‘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句话就是描写禹全心全意治水的事迹。让我们齐读这段话,一起来颂扬禹这位全心全意为百姓治水的大英雄。” 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造福百姓,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新课程标准》一二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本篇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现了一组数字“

13、

3、

一、十”,这些数字很抽象,教学时容易被忽视,但这组数字背后蕴藏的内容又是丰富的,忽视不得。怎样让这些数字词语鲜活起来呢?我在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紧紧抓住课文内容,让学生透过简单的数字,去构建大禹这个人物的形象。首先紧紧抓住“13”,13年这么长的时间,让学生体会禹治水时间很长,很辛苦,他为了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而长期在外治水,体会大禹的大公无私。通过“3”“一”,明白大禹3次路过自己家门却一次也没有进去看看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让学生联系上文,体会洪水对百姓造成的伤害,体会大禹治水是多么地忙碌!从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自己的孩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进而体会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学生通过挖掘出数字背后蕴含的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在心目中形成一个为了大家利益牺牲个人利

益,一心为了老百姓,无私奉献,心中装着天下百姓,舍小家为大家的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典型的事例写的就是大禹治水的事迹,大禹的形象再一次得到丰满,大公无私的精神再一次得到升华!

第三篇: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沅江市莲花塘学校 梁梅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广泛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到课堂教学之中。多媒体教学也以其特有的感染力,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改革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对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我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一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一、 情境渲染,让课堂导入鲜活起来

情感的渲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情感的激发离不开对形象的感受。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导入时充分利用音像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积极活泼地学习。比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配乐讲述了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谧幽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后来,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鸟儿,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天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呼朋引伴,凌空翱翔,形成南国的一个奇观。这段故事创设出一种鸟的天堂呼之欲出的情境,为揭示课题做好了铺垫,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教师去野外录制了一些秋天大自然的声音:大树落叶的沙沙声、蟋蟀振动翅膀的瞿瞿声„„然后制成多媒

1 体课件,播放给学生听,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知到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就像一座辽阔的音乐厅,就能津津有味地读书,入情入境地读书。事实证明此种做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诗词教学应该是情景交融的,情境的创设更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如果学生直接阅读,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感到疏远,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教师在上课前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安史之乱的背景知识,并找到一些录像资料,课始将当时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情景再现出来,让学生直接去观察、体验、感知和思考,把学生带入杜甫听到收蓟北之前的郁闷的心境中,这样的情感奠基,可以大大提升古诗教学的效果。

二、感性体验,让文本呈现鲜活起来

“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学生感知。”但教材的不同决定着课堂教学设计的不同,乃至媒体运用的不同。有的教材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我们无需制作课件来解读文本;然而,有的教材却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单凭教师的讲授,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难免枯燥乏味,又很难理解和领悟。而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它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能让文本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弥补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或延伸学生思维空间。如《秋天的雨》一文,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意境很美。教学中,我把课文内容制成一个flash动画,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把刚进入三年级的小朋友带入了一个有着丰富美学信息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感受,不但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他们在这里耳濡目染,主动探索秋天的色彩美,发现秋天的气味美,感受秋天的丰收美。

而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课文所及的实景是学生从未见过的,

2 甚至无法想象。所以教师剪辑了有关西沙群岛的录像资料,根据课文内容配上背景音乐和朗读,制成多媒体课件,将它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仅可以增强课文内容的真实感,而且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拉近了教材和生活的距离,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化话为画,让阅读理解鲜活起来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多媒体手段能有效地化静为动,化话为画,使“ 闻、见”成为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特点把难以理解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手段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活学习的内因,解决教学难点,让阅读理解变得鲜活灵动。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在洞庭湖边长大的孩子从未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如果教师仅仅用语言来解释,注定是苍白无力,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先出示鸟的天堂大榕树图象,辅以介绍:大家看到的这许多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然后动画呈现榕树生长的过程,配以画外音: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来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枝干相连,盘根错节,形成了不可计数的枝干。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突破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提高了学生认知、理解的能力。

教学丰子恺的《白鹅》一课时,文中讲到鹅的高傲表现在其步态方面,这样描写道:“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京剧”是什么?“净角”又是什么角色?现在的孩子很少知道,教师有必要讲解,教者图文结合出示净角脸谱图及注释: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之一,净角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也叫花脸。多指一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男子。学生通过观察其脸谱,感受其浓重的色彩,夸张的画

3 面,虽不完全了解,却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视听碰撞,让朗读感悟鲜活起来

小学生虽摹仿力强,但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积累少,因此在进行课文朗读时,很难把握课文所表现的情感。多媒体技术为此可以发挥作用:可以让其范读,学生摹仿朗读;可以让其播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学生配乐朗读;可以播放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画面,学生共鸣式朗读。

如《搭石》一文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朴素的美,一条小溪,几块石头,一群人从文本中缓缓走来,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为了让学生体会人们美好的心灵,教师先请学生从文中发现美丽的画面,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体会人们从搭石走过时“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美丽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下面这个句子呢?

人们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样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教师先请学生从字典中查找绰的含义为形容姿态柔美,然后想象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学生用心体会后谈出: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美。这时,教师播放人们经过小溪上搭石时的录像,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鲜明可感,有声有色的画面让学生感于目、会于心。这时教师提出:谁再来读这个句子,把大家带入画里?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语言和情感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验了特定情境中人物的情感,领会到作品的人文内涵。

引导学生朗读《白鹅》中:“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一句时,单让学生看到净角,读不出高傲的劲儿。教师用课件演示净角出场,学生谈谈观后感,再用课件演示净角出场,学生带着体会再读此句,学生的语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语感自然流露,就能把鹅的高傲表现得绘声绘色了。

五、丰富文本,让拓展教学鲜活起来

文本是需要被唤醒的。一个创造性的拓展,能使文本在想象与体验

4 中成为学生头脑中栩栩如生的形象,从而真正存活于学生的心灵。拓展时可采用课外补读、想象说话、文本补白、续写片段等多种方式。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可以使这一切轻而易举地达成,让拓展丰盈鲜活。

学完《白鹅》一课,师述:这么令人喜爱,如此有趣的家伙,谁能把它忘了呢?难怪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原文中曾这样写道(课件出示):我的房子要卖掉的前几天,我把这白鹅送给了远方的朋友,在送出的几天之内,我感觉与一个朋友诀别了,心中十分留恋„„他在留恋什么呢?请大家课后认真思考。这样的课外续读,既是对文本的回归,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加深印象,把文字内化成鲜活的形象,留于学生心中,又是对文本的拓展延伸。

多媒体课件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且交互呈现,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知识的桥梁,放飞想象的翅膀。学习《秋天的雨》一文后,学生感受到秋天是那样神奇与美丽还不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还要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我用课件配乐展现了一系列美丽的秋景图片,唤醒学生对秋天的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拓宽了学生思维。然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赞美秋天:“秋天是(

)。”展开想象练习说话。一翻思考之后,精彩的语句接二连三地从学生口中涌出:秋天是一副美丽的图画;秋天是个巨大的果园;秋天是一首优美的小诗;秋天是一个颜料收藏家;秋天的雨是妈妈亲切的叮咛„„我知道,是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的秋景图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帮助学生完成了意象重建,使课堂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

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语文教学,确实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鲜活起来了!

第四篇:让人物鲜活起来 说课稿

《盘“活”你笔下的人物形象——肖像篇》

说课稿

千口乡初级中学 齐瑞刚

一、说教学特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也说明了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

通过几次作文训练,我发现我的这两个班的学生,虽然已上七年级,但写人物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写得不够生动、具体,就是说描写不过关。所以这节课的人物外貌描写,我重在引导学生理解究竟什么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怎样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有没有什么规律?这些光靠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一些能够实际操作的方法和要领,不然,就是强调一百遍“要注重描写”学生恐怕也不会描写。 设计意图: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学作文应以课文为范例,学生依此为样,联系自己的种种实际做出文章来。如此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此,我把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人物肖像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设为学习重点,把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节的学习难点。

作文训练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明确什么是外貌描写以及外貌描写的作用;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方法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

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和概括能力,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

(2)过程与方法:

图片展示——材料展示——学生探究讨论——总结归纳——动笔训练——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以“乐享”为理念,以欣赏、探究、生成为模式,引导学生从课文材料和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渐渐理解什么是人物肖像描写,并以总结出来的规律指导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写作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说教学流程

教学课题《让 人 物 鲜 活 起 来—肖像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明确什么是外貌描写以及外貌描写的作用;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方法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

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和概括能力,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

(2)过程与方法:

图片展示——材料展示——学生探究讨论——总结归纳——动笔训练——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以“乐享”为理念,以欣赏、探究、生成为模式,引导学生从课文材料和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渐渐理解什么是人物肖像描写,并以总结出来的规律指导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写作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外貌描写的要点,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主要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乐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主动完成教学目标。

一、欣赏

欣赏葛优的肖像描写、照片导入此课的教学课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人物的貌特(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二、探究

1、准备葛优的一组照片及探究材料,让学生明白掌握外貌描写的要点。

他平时嘴巴就合得不是很紧,稍微一笑,上面的两颗大门牙就会跳出来,让人想到兔子。那两片白白的牙齿似乎在告诉人们他又将有妙语让你捧腹。

最近他那招牌式的,闪闪发光的,不长毛的聪明脑袋经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露着那两片智慧的大门牙,一脸神秘地用他那略显沙哑的声音对观众说:“神州行,我看行!”

2、学生自行探究班主任描写片段,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请同学们认真读下面两个外貌描写的片段,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物外貌描写应该包括外貌的哪些方面?

②这两个片段描写你觉得哪个写得更好?好在哪里

3、听快书,品人貌

山东快书《武松打虎》中关于英雄武松外貌的描写。

只看武松,身子高大一丈二, 膀子扎开有力量, 脑袋瓜子赛柳斗, 两眼一瞪像铃铛。 胳膊好像房上檩(lǐn), 皮锤一攥(zuàn)像铁夯(hāng), 巴掌一伸簸箕大, 手指头拨拨楞楞棒槌(chuí)长!

这段快书和刚才第二个片段相比,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段快书中对武松外貌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准确地比喻和适度的夸张更生动的再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突出了武松“高大威猛”的英雄形象。

4、看下面这个片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根据片段中人物现在的外貌想一想,他现在是一个什么人?

“灰黄”、有“很深的皱纹”的脸,“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 的手,这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真实写照。

5、判断下面这个片段中人物的身份、地位。

那位穿得阔绰(chuò)。瓢似的大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中溜个子,挺大的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三、方法总结

抓住外貌特征 运用修辞手法 反映身份地位 彰显性格心理

进行人物外貌描写,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②恰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③要讲究一定的顺序 ④切忌公式化、脸谱化

四、写作训练:认真观察,抓住特征,描写下面图中人物的外貌,要求通过外貌反映出她的内心,不少于50字。

希望之星苏明娟

五、作业

运用今天所学的写作方法,描写咱们班一位你熟悉的同学的外貌,不少于100字。

第五篇:让识字教学快乐起来

怎样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河南省济源市北海三庄小学

牛培红

识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而识字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使学生找规律找窍门,掌握各种方法,学会识字。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现将我在“创新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趣味游戏法

席勒有一句名言:“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送字回家”、“开动小火车”、“我来教朋友”、“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妈”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

三、四百字的汉字积累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区别同音字“妈妈”的“妈”和小马的“马”的相同点、不同点。

还有“猜认生字”: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我让学生看表演、听表述猜生字,我用手指嘴巴,学生马上猜到“口”;我问“咩咩”叫的是什么,学生马上回答“羊”,在回答的过程中,适时板书,引出所学生字, 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新奇引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坐”字时,教师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的动作是站着,还是怎么着?”学生齐声回答:“坐着。”“这就是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

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

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另外,还可让学生任意选择课后词语中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争造“五星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三、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四、多途径识字法

为了巩固识字,我鼓励学生多途径用字,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巩固记忆。

1、给碟子做精美的包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碟机走进了千家万户,碟子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在认识了碟子的名称后,我让他们动手给碟子做精美的包装,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写上碟子的名称,这样既巩固了识字,又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一举多得。

2、给家里物具摆放处贴上标签。

首先要求在家长的帮助下给家里的物具做标签,然后自己一张张在摆放地贴好,一来加强识字,二来培养孩子摆放有序。

识字教学中,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人生中有四个不能等下一篇:让文明之花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