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教学贴近学生

2022-08-23

第一篇:让作文教学贴近学生

让地理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地理教育对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学会生存的素养有明显的学科优势。课堂教学是进行生存能力教育的主阵地,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终身发展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的要求。在初中教学中,无论是老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应该围绕这个观念进行思考和创新,科学来源于生活,地理更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学科,地理课堂如 何能联系实际生活,不仅符合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更能让学生学的 有趣、学的有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 理,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正文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过 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也是最好 的老师。但是,初中地理学科的地位不是很高,学生很难对地理学习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地理老师能运用情感、 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学生就会热情高涨、积极主 动去学习。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理解知识、消化知识。

一 、利用地理学科生活化的优势创境导入 传统地理教学中普遍缺乏知识的获得性过程和概念理解的学习 情境,从而导致知识和概念不能有效地在生活与社会的真实问题环境 中加以应有,成为降低学习兴趣,阻碍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 活中时时刻刻都接触到地理。例如:从全球的气候变暖到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到具体几天的天气变化对生活、出行的影响;从 我国荒漠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到反思我们自身的日常行为;从探究某地 详细的经纬度的确定方法到某厂址的选择原因分析,都可以成为创境 引入的素材。用讲述地理故事、开展地理游戏、组织竞赛或辩论,设 置案例课题等多种方式创境导入,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二 、让地理课堂学习贴近生活实际课堂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 理解地理知识,为了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来,要 经常把学生已经熟知的东西联系的课堂上,让学生尽情的发言表现, 这会让他们觉得原来地理就在身边。要将兴趣持久,就要“习惯成自 然”,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地理。也能在课外主动巩固知识, 完成作业,还能在收集、观察体会中学习地理。生活中学习地理的习 惯尤为重要,这是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是“学过的知识全部遗忘之 后还能剩下的东西”。要时刻不忘点拨提醒同学们去观察、体会、挖 掘、收集,勿让“生活大舞台”上的知识白白流走。地图是内容丰富 的直观教具。地理知识都能在地图上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把地图 和现实生活很好地联系在一起,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讲述黄土高原时,除了说明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高原及土层深厚外,又讲到 黄土的直立性,适宜开凿窑洞作为住宅时,让学生结合窑洞的插图, 明确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适合当地冬冷夏热的自然环境。这样 学生不但理解了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而且对窑洞能作为住宅,也有了较深的认识。这样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地理学习 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三、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加速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 破坏和不均衡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威胁着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 更大的压力。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对自身经济发展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因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在这种形势下,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有 限的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中国的青少年和儿童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他们现在和未来都是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对青少年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具 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传播地理科学知识为手段,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为中心任务的地理教学,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具备担负进 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责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思路,正作为一种划 时代的观念,影响着世界的进程和人类的认识发展,培养青少年正确 的人生观,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争取更多的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应该是中学地理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联系实际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 好地理的愿望。

四 、再把课堂地理知识向生活延伸 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更是这样。无论 是自然地理中的地球运动、天气气候、资源灾害,还是人文地理中的 农业工业、道路城市、居住条件,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其原型和答案。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一个问题你讲了很久,学 生依然模糊,不能理解,而当结合具体的生活时,问题就迎刃而解, 变得简单。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对于“二分二至日”的理解, 产生了迷惑,我 就结合我们当地一年四季昼夜长短的变化进行解释 说明,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地理课堂教学,力求走向生活,贴近生活,充满生活气息,目的 是为了实现地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 情感的提高,而不能错误的认为地理课堂走向生活,仅仅是简单的机 械的联系生活的细节现象和经验。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年就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 造者,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已经造成全球性的环境 污染。就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环境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这 些问题,把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好。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第二篇: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

南昌市绳金塔小学

饶玮瑜

摘要: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一、从生活中发现

二、在生活中体验

三、到生活中实践

关键词:品德、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孩子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离开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进行枯燥而单调的教育,那的确是死教育。如“绿化教育,节水教育,关爱教育,热爱学习教育,热爱劳动教育,友好相处教育,机智勇敢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等,都是生活中的主题,是“爱祖国、爱家园、爱人民、爱和平、爱生活、热爱生命”等这些大主题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把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孩子和老师一起创设教育情境,自主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这样,孩子们就真正成了教育的主体,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就真正 激情激起孩子心灵的共鸣。

一、从生活中发现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儿童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资源,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了活动主题,在了解、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便会水到渠成。

在《当发生危险的时候》一课教学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危险状况。如:火灾现场、溺水、煤气中毒、触电。然后问学生,“假如你们遇到这些危险情况,你会怎么样保护他人和使用什么方法自己脱离危险,要打哪个急救电话?”紧接着摸拟火灾和地震现场,请学生扮演当中的角色,演练逃生。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当发生危险的时候要振作,采取正确的方法救人和自救。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怎样注意安全,保护自己,从而学会健康、安全的生活。

二、在生活中体验

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这就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然而,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是非辨别能力差,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细腻起来。

根据现代儿童自我意识强,可对他人确漠不关心的实际,我在家校联系本上看见一位家长写着:他的孩子在坐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看见上来一位腿脚不方便的人,并没有起来给他让座。就这件事,老师在上《伸出你的手》这一课时,针对公共汽车上让座的这件事,让学生发表看法。接着让学生模拟盲人或残障人士,亲自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那位不让座的学生受到了教育,羞愧地低下了头,大家也从中受到了教育。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老人、残疾人和贫困的人更需要大家关注,每一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应尽的义务。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大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这种源自生活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正确的道德情感。

三、到生活中实践

行为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不应只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结论,而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这就是“自主建构起内心道德标准。” 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的认识。

如在上《学会拒绝》这一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述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有阳光灿烂的地方,也有形形色色的陷阱。它们会使人不知不觉得掉下去,成为受害者。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陷阱呢?”学生回答:“抽烟、喝酒、赌博、吸毒、上黄色网站。”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在当今社会普及,有许多家庭都有电脑。丰富的网络世界,让我们充满乐趣,也把我们搞得眼花缭乱。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健康地运用网络,就会坠入网络陷阱。有资料报道:一高中生玩网上游戏,猝死在网吧中。又如:胡某非常喜欢玩网上的暴力游戏,但技术欠佳。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同学嘲笑他,于是,在网上“杀”红了眼的他,一刀把同学捅死。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懂得了迷恋网络的危害。班上有个学生由于迷恋网络,逃学。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大家听。与此同时,趁热打铁,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戒网瘾宣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搞一个宣传画册,向学校和社区的青少年作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具体做法:

1、写一写戒网的宣传标语。

2、画一画戒网的宣传画。

3、写一篇戒网的讲演稿。学生只有经过了情感的体验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内心的道德标准。这就是生活的体验,学生把认识、观念等内化成行为,内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回归生活”的理念,要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学。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第三篇: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 “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学设计与反思

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

“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中的第一课。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从中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体分析如下: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掌握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特点、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并能解答简单的相关问题。原来人教版的教材在学生理解了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之后,分了两个步骤:①已知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②已知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路程,求相遇时间。而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北师大版教材直接进入第二步骤的学习,在这内容上有了一定的跨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本课教材给学生提供了“送材料”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3个问题:

①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在哪个地方相遇。 ②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③解决“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有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我改变教学情境,将本班的学生设为本堂课的主人公,利用学生常见的上学、放学的相遇情境,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思维水平的发展,他们的学习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去课堂学习这一重要途径外,几乎每个学生都有通过其它途径接受信息、积累知识的能力。同时,他们已经在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四年级上册,学生就真正的开始学习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行程问题。而本节课正是运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相遇问题的探究。而且本节课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也有难度,所以我想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起点上,尊重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通过本堂课都能有所收获。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编写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出发,制定了一体化的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将本课重点制定为: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制定为:对相遇问题中速度不同、时间相同的

数量关系的分析。

如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教法学法体现:

1、突出主体与注重体验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同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学生体验相遇问题中两人或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一样,但所用的时间相同这一难点,让学生模仿相遇过程和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使学生体验并理解。有助于学生对难点的突破。再如:学生对相遇问题中路程、时间的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从线段图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这里并没有把线段图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把“指挥棒”交给学生,“如果我们用线段图来将相遇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你们说应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鼓励探究,自主探索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基于这一观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经历画线段图之后,提出“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这一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地从线段图上寻找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从而引出出发后几分相遇。所以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主探索,寻求解题的方法。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引出事例—导入新课

二、模拟情景—发现问题—探究新知

三、巩固新知—课外延伸—总结深化

在第一个环节中,首先引出班里一对好朋友李好和赵科颖。课件出示“李好从家里坐车出发,每时走40千米,走了0.5小时,到达赵科颖家,通过这些条件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会说:“共走了多少千米?”实际上求的是什么?是路程,从而引出已学过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利用学生们所熟悉的同学引出旧知,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然后出示“有一天,赵科颖放学回家打开书包发现不小心将同桌李好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她赶紧打电话给李好,两人商量了一会儿。如果步行的话,有几种方法可以让赵科颖将作业本还给李好呢?这一情景用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入手,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生可能会想到:①赵科颖将作业本送到李好家。②李好到赵科颖家去取。③两人同时出发,约定路线,拿到作业本。经过商量,认为第三种方法最省时间。这时教师小结:赵科颖到李好家的这一段路,可以一个人走完,也可以有两个人一起走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人或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引出新课。(板书:相遇)

第二个环节,我设计让赵科颖和李好模仿相遇过程和学生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所谓“相

遇”就是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在途中相遇这样一个过程,在学生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的相遇问题的模型,然后接着问:“刚才在赵科颖和李好走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这时学生发现赵科颖的速度快,李好的速度慢;他们俩所走的路程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或者学生还能发现“从出发到相遇两人用的时间一样”,这时课件出示路线图让学生根据两人的速度信息估计在哪里相遇。因为赵科颖的速度快所以相遇地点应该在离李好家近的地方。理解“两人所用时间一样“是本节课的难点,班里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问题还不理解。所以,通过课件播放路线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在学生观看路线图的过程中,分了三个小步骤。首先,播放一分钟赵科颖和李好所走的路程,提问:赵科颖走了多少千米?李好走了多少千米?用了多少时间?其次,继续行走了1分钟,用了多少时间?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两人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但为什么相同呢?这又引起了学生思维上的冲突,这时再将课件重放一遍,学生就会发现她们是同时走同时停的,从出发到相遇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难点在学生观看中,探索中自然而然的突破了。

紧接着,我设计结合线段图讨论分析“如果老师用线段图来表示他们相遇的过程,你们想怎么画?”数学教学中,运用线段图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具体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并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构造线段图,增强学生运用线段图的自觉性。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老师的操作,完成线段图。“看见这个线段图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说一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回答会出现两种情况。方案A:如果学生提出李好走了多少千米?赵科颖走了多少千米?我还继续追问要知道他们所走的路程还要知道什么?引出要知道两人所走的时间。方案B:如果学生直接提出“两人走了几时”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及时地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此问题的探讨。这也正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要帮助学生理解知道两人所走的路程和速度,还应知道走这段路所要用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来解决。因为,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求时间要逆向思考,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所以老师带领学生探索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首先寻找等量关系,赵科颖走的路程+李好走的路程=50千米。基于学生在前面的环节已充分理解两人所用时间相同,设所走时间为“x”,列方程60x+40x=50从而求出时间。在学生发现用方程解决比较简便之后追问:“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这时,学生有可能出现用方程(60+40)x=50来解决,或者用算术方法解决,要引导学生理解在两人相对行走的过程中,他们每时共行走60+40千米,两人相遇时所走的路程的和是50千米。 求出几时走50千米,就是几时相遇,列式为:50÷(60+40)。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应给予充分的

肯定和较高的评价,从而调动其他学生解题的积极性,体现方法的多样化。

本环节我注重营造一个认知、生活、情感等协调互动、共同融洽的多层次的大课堂,使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相遇问题。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出发,由浅入深设计笑笑了两个题目。

题目一:在一次跑步中,淘气每秒跑6米,笑笑每秒跑4米,两人从50米跑道两端迎面同时起跑,几秒后相遇?这道题有意让学生通过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来独立解决,达到巩固的目的。

题目二:淘气3秒跑18米,笑笑2秒跑8米,两人从50米跑道两端迎面同时起跑,几秒后相遇?本题在上一道习题的基础上讲速度作为隐含条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所给条件先求出两人的速度,再求几秒后相遇。

两道习题在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巩固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全课总结时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学习收获,这样可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的来说,本节课我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了学生的心理距离,学生接受起来比较主动,消除了以往应用题给他们带来了“恐惧感”。学习气氛是轻松的、愉悦的、课堂是开放的、生成的,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主人。课后之余,我把“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仅体现在行程问题上,而且在诸多如:两人同时打一篇稿件,几分后打完;两个工程队共修一条路,几天修完?等等,这些问题也可用“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来解决。针对这一点,我在下一节课设计了让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第四篇:口语交际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口语交际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

单位:仪征市月塘镇移居小学 邮编:211412 姓名:陈义香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里产生的言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提高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交际既是口语交际的出发点,也是归宿。要想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必须以生活为基础,用生活搭建口语交际教学平台,让口语交际教学过程成为口语交际的“训练场”,使口语交际教学与生活实践保持紧密联系。

【关键词】口语交际 生活 话题 交际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要“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贴近生活,就是以亲生经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口语交际素材,以生活的实际需要为交际目的,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实现某种需要的生活的过程。完成有“实际意义”的生活任务是课堂活动的明线,完成学习任务则成了暗线,两线交融,完成学习任务蕴藏在完成生活任务的过程中。那么,如何让口语交际教学更贴近生活呢?

一、话题贴近学生生活

这是使交际任务具有“实际意义”的前提。我们要求口语交际的话题须具有现实性,但具有现实性的话题未必都适合学生,因为现实生活涵盖了学生的生活。可靠的做法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交际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是学生口语交际活动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可以触动学生的所思所想,保证人人有话可说,能激起学生倾吐的冲动和交流的欲望。

为保证话题与学生生活的贴近,必须活用教材。口语交际的教材与阅读教材不同,后者是学习的范本,而前者只是提供一个话题。总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体上,教材安排的话题,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乐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学生生活阅历、环境不同,知识经验也不同,教材中的某些话题可能贴近了部分学生,却难免又远离了另一部分学生。有些教材稍加改造,就可能成为一个贴近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课程改革提倡老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口语交际教材的特点,便给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交际动机来自生活需要

活动的动因来自于动机,动机又来自于需要。采用生活化的策略,就是要使学生交际动机的产生为了满足得高分的需要,为了完成教师指令的需要,为了获得教师表扬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生活本身的需要。

三、走出课堂去交际

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他无时无刻不处在群体当中。学习口语交际可以更好地与群体中的其他人交流,而生活中的运用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口语交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当然,要有一个反馈机制,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口语交际课学习的收获和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情况。

案例

《这样做不好》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当你发现生活中有人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劝阻?

生:我星期天跟妈妈逛街时,看见一个叔叔把口香糖吐在地上,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真脏!我上去拉住他,让他捡起来。他看了我一眼,没捡就走了。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妈妈当时告诉我,说我说话的声音太大了,街上的人都看那个叔叔,叔叔怕丢面子。

师:你是个勇敢的小男孩儿,敢对不认识的人发表正确的看法。(转向同学们)那我们怎样做才能让那个叔叔改正错误呢? (学生纷纷举手)

生:说话要有礼貌,不能板着脸。

生:小声说,不让别人听见,叔叔肯定会捡的。

生:如果叔叔不捡,我就用纸帮忙捡起来。

„„

生:昨天上完体育课,我看见我们班的小戈穿越绿化带,我刚劝他,他脸就红了,还跟我说:“对不起。”我好开心!

(这个同学发言时,小戈同学的头低下去了) 师:是啊,你做得很好,老师也为你高兴,我想,你提到的那位同学今后也会像你这样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小戈同学连连点头)

生:今天早上,在上学路上,我跟爸爸看见一个大哥哥把喝过的牛奶扔在地上,我拉住他说:“大哥哥,你这样做不对,破坏环境,请你捡起来丢到垃圾筒里。”那个大哥哥不捡,还用眼睛翻我,被爸爸批评后,他才捡起来丢进垃圾筒。

师:我们谢谢你和爸爸。(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老师转向同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学们)如果当时只有你一个人,怎么办?

生:我自己捡起来丢进垃圾筒。

生:可是那个大哥哥不改,天天丢,怎么办?

生:我先把牛奶杯捡起来,然后跟着他,到值周的大哥哥、大姐姐那儿,把他的名字记下来,让老师批评他。

生:如果他是回家去的,我就告诉他的爸爸妈妈。

师:同学们想得十分周到。

生:昨天课外活动时,看见几个男孩子在草坪上翻跟头,不是我们班的,我想说,可又不敢说。(同学们纷纷看着这个发言的孩子)

师:今天,你能把这件事说给我们听,说明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听了大家刚才的发言,你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吗?

(这个学生红着脸点点头) 【案例评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一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应该让孩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本教学片段在处理这次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时,尝试让孩子们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面对无法预测的语言环境,灵活驾驭语言材料,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水平,且培养了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生活交往能力,学生学习口语交际为的就是更好地生活,而生活又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创造了无尽的源泉,生活与口语交际密不可分。口语交际教学只有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平台,将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成为生活化的学习过程,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才有双向的和谐与互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学生才会说起来,语言才会活起来,口语交际教学才能真正地贴近学生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浅谈低年级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钟启泉等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严先云 谭文丽等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5、《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导引》谢雄龙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浅析中学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安顺市实验学校 谢朝贤

摘要:很多中学语文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他们生活实际相关不大。学生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学到的和做到的完全是两码事。而有的学生认为老师交给的知识是虚无缥缈的,生活实际中基本上没有用。老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实际

中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学生被分裂在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中,在一个世界里,学生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被动地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学生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学到的和做到的完全是两码事。课堂中充满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学习,它像一个过滤器,使学生如标准件一样同一化,那个富有个性、活生生的孩子渐渐变得呆巴巴、冷冰冰、毫无生活的活力。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里说:“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能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而应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本来就是为学生服务的。新《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提到“语文课程应该置根于实际”。那么,语文教学该怎样进行呢?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需要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

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语文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引入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语文教育走向生活观念的指导下,变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教出发为学生的学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扮演辅导员,教练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是主人。教学活动是一次集会式的讨论、探讨,与会的是学生,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是主持人,召集人,需要巧妙地把握讨论的方向和进程。教完全是为了学,服从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要做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从观念上讲,就是树立“生活是语文之源”的大语文观,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做法上讲,就是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二、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延伸阅读教学的生活空间。

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用课文,创设学以致用的语文学习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吸取生活素材与语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但单靠教材加大篇幅进行生活素材与语文素材的积累,从而根本解决语文“服务于生活”这一问题显然不行。解决好“反映生活”与“服务生活”的问题,要深入生活实践,注意从生活中阅读积累,扩大篇章阅读量与篇章阅读范围。

三、联系生活,注重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联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在教学中开展充满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语文灵活地与影视、艺术、戏曲、民俗等生活形式相结合,探究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的生活权利,把课堂教学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研读。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游览观光活动,通过调查与活动开展,加深学生“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认识,同时及时进行积累与训练,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结起来。

四、由生活导入课堂。

抽象的知识往往讲起来枯燥,学起来没兴趣。那么,教师在引入课题前就要努力争取学生的积极配合。比如初学议论文,就可以用生活中浅显通俗的议论导入课文。教师可设计一个评选优秀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观点就是论点,所摆的事实,讲的道理就是论据,发言过程就是论证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并分析论证过程。

五、用生活讲解知识。

譬如讲借代,如果直接讲概念及相关知识,恐怕学生在实际应用时还是难于把握,特别是难于区分它与借喻的区别。假如用生活中的“绰号”来讲,学生就容易理解了。首先让学生明确绰号就属借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取那么个怪绰号、从中找也绰号与本体的相关性,进而得出借化的特征性定义。

再如,讲《核舟记》时,课中提到陪同苏东坡游赤壁的有一个和尚佛印,提到佛印,可以给学生讲故事:苏东坡喜欢和佛印斗嘴。一天,他对佛印说:“和尚,我看你一身黄袈裟,越看越像一泡屎!”说完以后,哈哈大笑。佛印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乐呵呵地回答:“施主,我看你倒是越看越像一尊佛呀!”苏东坡乐坏了,以为斗嘴赢了,回家后告诉妹妹。苏小妹一听,肚子都笑痛了:“哥呀,你上当了,人家佛印是心中有佛,满目是佛,看什么都是佛。而你心中有屎,所以满目是屎,看什么都是屎!”我问大家:咱们应该心中有佛还是心中有屎?学生齐答:心中有佛!接着,我说: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朝气蓬勃,情趣高雅,追求真善美。而有的同学的言谈举止却却没有体现出真善美,他心里装的是什么,那就难说了。这个简短的故事听起来很俗气,但这仅仅是一个小插曲,贴近学生生活,除了调节课堂气氛,还能起到了育人的作用。

讲这一课时,还可以采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老师当导演,学生当主角,让学生根据特点选出三个同学演船头三人,两个同学演船尾舟子,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六个同学担当评委,其余同学当观众。表演时同学们沉浸在剧情之中,显得异常兴奋。六个评委争相评说,这个说演得好,逼真;那个说读得好,有感染力。这堂课不仅形象地再现了文言文中的词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好胜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了学生成功的欲望。

总而言之,贴近生活的教学,才有生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我们老师应牢记这一点,这样才能迎来教育教学的灿烂春天!

参考书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冰心. 《繁心 春水》【M】,长春:吉林出版社,2010.

上一篇:融资性担保监管系统下一篇:人生要明白的十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