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禁毒教育计划

2024-05-11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禁毒教育计划(精选8篇)

篇1: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禁毒教育计划

金安苑学校2017年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

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中小学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认识当前毒品泛滥蔓延的严峻性,切实增强毒品预防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我学校德育法制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宣传主题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禁毒意识和拒绝毒品自控能力,打造平安校园。

二、成立组织,加强领导。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校把禁毒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中,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团会、黑板报、广播站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把禁毒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与学校法制教育相结合,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相结合,做到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常抓不懈,使广大师生了解毒品基本常识,无人参与涉毒、吸毒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四、集聚合力,加强教育。我校注重以活动为教育载体,在活动中落实毒品预防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邀请司法人员到学校做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学校老师结合研究性学习开设“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教育课,引导学生们通过查阅、展示资料,讨论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增强禁毒、拒毒意识。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分析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学校还依托家庭、社区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合力。

学校认真落实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禁毒教育活动,做到经常化、规范化、有特色、有实效、群众参与率高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每次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六有”,即:有领导参与、有音响设备、有图片资料、有横幅标语、有宣传记录,有信息上报。做好“七个一”活动:

1.上好一堂禁毒教育课。学校要求各班利用班会课上一节禁毒教育课。

2.看一部宣传片。组织全体同学通过观看“拒绝毒品、关爱未来”禁毒专题片,让师生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禁毒的重要性和当前形势的严峻性。

3.读好一本书。七年级至九年级各班认真组织学生看书,学习禁毒知识,让学生切实掌握毒品知识和国家对禁毒的法律法规。

4.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各班团会课举行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开展禁毒讨论,提高防毒、拒毒意识。5.举行一次禁毒的征文比赛。各年级学生学生每人完成一篇进的征文。

6.各班出一期禁毒知识的黑板报。7.每人出一期禁毒知识的手抄报。

精心组织“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通过观看禁毒展览、禁毒影视片等形式,结合班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开展一次禁毒拒毒宣誓签名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并要求每名学生在家里开展一次“不让毒品进我家”的宣传活动。

总之禁毒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扎实有效地把这项工作搞好,为巩固“无毒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安苑学校 201 年 月 日

篇2: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禁毒教育计划

工作计划

山东省宁阳第二中学

我校实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策略,其根本任务是增强家庭环保教育的科学性,提高家庭环保教育的效果;增进教师和家长相互了解学生在家、在校接受环保教育的情况,协调家庭环保教育和学校环保教育的统一;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发动社会各界的教育力量,使家、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质量。

具体工作:

一、“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

(一)做好上门家访工作

各班主任在接班2个月内对全班学生普遍进行一次家访,所有班主任一学期家访面达100%。

家访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提高家访的质量,家访时既要肯定优点(每次家访前要为学生准备2~3个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同时要有引导学生努力前进方向的具体措施。根据每次家访不同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家访形式,如:报喜式、慰问式、教育探究式„„

通过上门家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学习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爱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通过家访也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沟通教师与家长的心灵的桥梁,增进感情,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进行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

1、电话、书面联系等要做到经常性,学生有进步向家长报喜,学生有问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多沟通,少告状。

2、建立家校联系本,这是家长与教师每天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在家情况的最方便、最及时的一种方法。每天班主任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在他的家校联系本上用简短的话,写上该生最近在校的情况,让家长阅读了解后签名留言,及时地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

3、每学期末填写成绩报告单,班主任对全班每位学生一学期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写好谈心式评语。

(三)建立“家长会”制度

篇3: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禁毒教育计划

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是与家庭同时产生的, 它先于学校教育, 也有别于社会教育, 对青少年身心的成长, 以及性格、意志、品质、情操与生活习惯的形成, 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一)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 就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是孩子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养成的最初环境,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长的教育方式、自身素质和家庭氛围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发展状况, 所以家庭教育是奠定人生之路的最基础的教育。

(二)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学校教师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 学校应当担负起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责任, 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 学校教育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前提。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 特别是网络信息异军突起的时代, 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多元化的世界观, 他们此时需要的是家长正确的引导, 帮助孩子及时“过滤”社会信息, 提高孩子认识事物、区别是非、增强拒腐蚀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为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才能有利于孩子思想、道德、学习、体育等的全面发展, 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社会的需要,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并更好地发展。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

(一)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现状。

1. 学校与家庭交流的内容较单一, 家校合作表现为阶段性强、连续性差。

很多“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父母, 在要了解孩子的学业时才和教师联系。教师的评估也以教师的教学成绩为主, 以升学率为主,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关心的也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和教师对于孩子品德方面的交流, 也主要集中于纪律方面, 而这些所谓的品德方面的交流, 也是在为孩子学习上的情况找原因, 并非在真正意义上关注孩子的品德成长。至于身体方面、审美方面、劳动方面的交流内容更是少有, 即使有的家长、教师对此比较重视, 也是各行其是, 甚至出现双方教育的对立现象。总之, 学校、家庭教育交流的内容较为单一, 而且缺乏协调、统一。

2.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过程中存在互不信任的状况。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合作的前提, 共同的教育目标是家校双方合作的基础, 然而当前双方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分歧, 并且相互推诿教育责任、共育意识不强。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指导思想方面有很大差异, 大多数教师已充分认识到全面发展孩子素质的重要性, 而大多数家长则以孩子考高分、上名牌、找好工作为目的, 可见二者在教育指导思想方面尚不统一。同时, 有些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道德水平、业务能力等各个方面均持不信任态度。

(二) 家庭教育如何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育一般以集体教育为主, 个别教育为辅, 在统一的要求中, 由于学生个性特征不同, 接受教育的程度会有差异, 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家庭必须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家长要注重与学校的联系, 主动与教师联系, 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 了解孩子的动态, 有的放矢地配合学校做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工作;配合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配合学校注重孩子的智能教育, 等等。开展家校合作, 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 最后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 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以此来形成教育青少年的合力, 构建和谐教育。

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个体社会化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共同目标, 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协调合作, 并有明确分工。家校合作, 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 能协调家校双方的力量并形成合力, 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效果的相互抵消。个体成长的最终目标是要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 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目标, 单靠学校或家庭的努力是不够的, 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联合起来, 共同制定个体社会化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策略等, 明确家校各自的责任, 并在合作中切实地履行好各自的义务和功能。寻求家庭与学校之间有效的合作与沟通, 是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功能互补的现实途径, 加强家庭和学校两大主体间的联系和互动, 是提高二者配合度的有效措施。

(一) 引导孩子进行正常的、健康的社会交往。

每个孩子在与社会接触中都有一般的人际关系, 其人际关系的总和便构成自己的社会交往范围。学生在交往中, 受交往群体的影响, 产生和交往群体相协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形成一定的交往倾向, 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

(二)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社会。

孩子生活在社会之中, 各种社会风气无时无刻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和家长要因势利导, 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社会活动, 提高孩子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

(三) 引导孩子扩大社会视野。

当今社会, 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大了孩子的信息量, 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 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 也为孩子提供了模仿的对象。电影、电视、文艺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也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教师和家长要指导孩子正确地欣赏先进人物勇敢、坚毅、自制、机灵及其它优秀个性品质,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同时, 对那些阴险、狡诈、狭隘、自私等恶劣个性的品质, 要予以抨击和批判, 让孩子明辨是非真假, 分清善恶美丑。

篇4: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禁毒教育计划

一、沟通是开展“三结合”教育的必要前提

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社区之间的沟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开展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的必要前提。沟通体现了尊重,换来了理解和支持。

1.以交流为平台,建立起深厚的伙伴之情

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家长作为家委会成员,提供各种机会与家委会委员平等交流,让他们深入了解情况,参与管理。由于幼儿园与家委会之间有了正确的定位,使家委会委员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了,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另外,我园设立的家长放心记事本,家长们可以把许多心里话写在本子上,教师及时做出反馈。这一举措,建立了家长们对幼儿园极大的信任,更好地实现了沟通。

2.以活动为载体,建立起真挚的朋友之情

我们在做好家园常规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听取家长意见,适时组织丰富多彩的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促进了解,增进感情。比如“宝贝寻宝总动员”亲子活动,实施家园同步的延伸。在活动中,孩子与父母、老师沉浸在合作寻宝的愉快情境中。在尽兴地活动的过程中彼此建立起真挚的朋友之情。

3.以幼儿为纽带,建立起友好的邻居之情

我园地处辽化中心,社区各种资源的潜力大。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教师们利用各种机会,带孩子到附近社区参加活动,与社区建立了深厚情感。孩子是最受人欢迎的,大人们由衷地接受孩子,同时也就接受了教师,接受了幼儿园。孩子成了幼儿园与社区、家庭沟通的纽带。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我们便经常保持联络,互通信息,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如,在认识蔬菜这一活动时,幼儿园组织大班幼儿参观菜市场,孩子们在摸摸、看看、闻闻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蔬菜,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4.以学习为途径,建立起融洽的同学之情

首先,对家长学校进一步实施规范化管理,明确制度,制定计划,由原来的大规模集体授课变成双向互动的小范围授课;由原来的教师为主讲队伍变成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组成主讲队伍轮流讲课。在社区代表授课时,教师与家长一起聆听,结为同学。在育儿经验交流会上,家长们理性的思考、在行的见解又让教师们受益匪浅。在这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各方代表共同切磋,共同探讨,成为幼儿教育这一领域中的共同耕耘者,产生了许多共鸣,从而结下了融洽的同学之情。

二、合作是开展“三结合”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家庭、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教育是一种通过共同探索而进行的社群活动和文化分享。家长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本身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也可以为幼儿的教育需要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则可以为家长提供各种有关教育的资讯,并指导家长充分认识家庭、社区环境的教育价值,学会积极利用它们来教育儿童。三者合作,为幼儿园与家庭、家庭与社区,幼儿园与社区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人之间的对话,不同思想的碰撞,不同智慧的结合,更加深了我們对教育、对人、对社会的理解。

1.参与——整合幼儿教育队伍

家庭、社区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是三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办园思想的体现,这样有利于幼儿园工作质量的提高。学期工作计划出台前,我们请家委会成员及社区代表参与计划的讨论,广泛征求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挥监督评估作用,力争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都征得家长的认可。定期发放家长调查问卷、社区调查问卷,广泛接纳良好的建议。每月,为了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为了检验教师的工作,我们都要和家委会成员拟定评估标准,对每位教师进行考核,而家长们的反馈意见则作为我园教职工考核的依据之一。

2.引“资”——丰富幼儿教育内涵

家长中不乏人才,挖掘家长中的教育资源并有效利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一次对家长开放活动中,我们提出想邀请一些家长为幼儿上课,结果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烈响应,许多家长积极报名参加。这些家长平时就与孩子朝夕相处,了解孩子的认知特点,课上得生动形象,孩子感到非常新鲜、亲切,效果非常好。如我们有位家长在消防中队工作,他主动提出为孩子上课,于是孩子们在实地边参观边听这位家长上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如今,家长进园上课已列入我园的工作规划中,幼儿园定期请各行各业的家长来为孩子上课,他们中有医生、个体户、营业员等等。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专长,自愿报名,走进幼儿园和教师一起组织保教活动,为孩子成长提供帮助。

3.互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

为了丰富幼儿园的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采取各种途径、方式开展亲子活动,如亲子拼图比赛、亲子体育游戏等。同时,还利用节假日向社区开放园内活动,将社区活动和园内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奥林广场举办的“幼儿才艺表演”等活动,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也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些“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幼儿园工作社会化,使孩子体验到了在幼儿园环境下和社区环境下与家长及其他小伙伴的家庭一起活动的快乐,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增进了各方情感,促进交流学习,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从而形成了教育合力。

篇5: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禁毒教育计划

我校每学期都扎实开展“三结合教育”。把家校互联当成管理学生的一个利器。不仅在学校管理学生,也要把管理学生的阵地放到家庭。

一、学校教育——品德修养的重要园地

1、文化育人。把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建设。我们从学校传统出发,结合整体建设发展的目标,开掘课程资源,开发出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即儿童民族民间活动指导。

学校在环境方面实现了立体的教育氛围,每一层教学楼一个主题,分别用一种富有民族意味的学生美术作品装点走廊班级和专用教室的布置也相对紧扣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让学校一切的时空和资源都成为传承优秀文化要素和资源。

2、活动育人。我们引导学生参与制订制度、参与执行制度和检查制度落实情况,让学生成为学校的小主人。在落实制度方面,我们积极让学生参与检查、指导工作,有时甚至把检查权、评比权直接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相互检查中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让每一个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执行制度情况的检查。

二、家庭教育——品行养成的首要阵地

1、制度保障。我校的家长学校工作主要依靠三支队伍,一支是以校长为首,行政参与的家庭教育管理队伍,负责家长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一支是家长学校讲师队伍,由校长挂帅,教导主任、德育骨干、社区代表、律师、心理工作者及好家长代表、班主任组成,做到师资队伍多元化;一支是由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委员会,负责监督家长学校各项工作、沟通家长与学校适时组织家长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支队伍密切配合形成家庭教育的科学网络,为家庭教育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形式多样。家长活动灵活多样,受到一致好评:①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通过讲座帮助家长确立新的理念,确立新的质量观,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观。②根据不同情况召开小型座谈会,召开部分学生家长会,从各角度探讨学生的习惯、品德的养成。③平时及时与家长联系:一方面鼓励家长校访,一方面将学生在校情况通过各方式(家访、家长会、家校联系卡、一线通、发家长信、)及时与家长取得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④邀请家长来校参加活动。家长开放日。我们邀请一年级家长来校,观摩学生上课,欣赏每一位学生的特长表演。学校有重大展示活动,也邀请家长参加,一方面宣传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工作中寻求家长更多的支持。家长通过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的特长,又欣赏到别的孩子的擅长,倍受鼓舞,调动了其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自身文化素养。⑤学校关心爱护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的教育,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耐心辅导,生活上全力帮助,建立下岗、失业、残疾、外来人员及其特困户、特殊家庭子女的档案,实行跟踪教育。对困难家庭,学校组织党团员教师进行慰问,给予关心与帮助。

3、效果显著。家长活动每学期活动不少于2次,出席对象稳定,出勤率达95%以上,受到家长的普遍重视。家长通过家庭教育知识方面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家庭教育技能。同时,学校与家长多角度、多方面的沟通,也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和自己孩子的品德、习惯、学习等方面的近况,从而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学校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也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教育学生。学校近年来,在强烈的竞争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这其中就能显示出学校重视家庭教育,扎实开展家长活动的重要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许我们目前的教育,还无法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出类拔萃的模范生,让今天的每一棵幼苗,都长成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但我们会继续认真落实、开展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健全的人格,都能健康地成长,让每一片叶子都快乐地歌唱„„

政教处

篇6: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禁毒教育计划

一、课题的提出、确定和假设

(一)提出与确定

xx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江主席还要求全国青少年“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中国有着50XX年灿烂的文化传统,素以文明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脊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社会伦理道德滑坡的情况比较严重,优秀的传统也被忽视,青少年更是深受其害,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多,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较差,德育效果欠佳等等,使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很大影响。

由此可见,利用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这一特有资源对青少年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公民进行道德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丰富中小学德育内容,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教育青少年学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学会做一个现代的中国人的需要。

与其它德育工作一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必须全社会齐抓共管,方能取得最佳效果。经过了解和考察,结合我自治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经请示自治区教委领导同意,我们决定参与栾传大研究员组织的全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系统实验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由广西教育学会牵头,成立“广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组”,在我区部分中小学中进行实验研究。

(二)假设

从时代要求出发,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相融合,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探究“三结合”传美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模式,继承中华美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品质;为培养合格的、跨世纪的现代中国人打好道德素质基础,提高中小学德育整体水平,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二、实验对象与组织

(一)实验对象

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教育所辖单位的公民进行传美内容的教育。

(二)实验研究组织

本实验研究课题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宏观调控、各负其责的组织管理办法。自治区成立“广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成立领导小组(由自治区教育学会1名副会长任组长、教育厅基教处和学会秘书处各1名负责人任副组长)并设有办公室,在全国总课题组的指导下,负责制订本自治区的实验研究方案及工作规程、管理条例,提出实验研究的总体思路、模式,培训实验教师和指导人员,指导实验单位和实验校点的实验研究,控制实验进程,总结、交流实验研究经验,表彰先进等。

自治区课题组之下,成立了5个实验研究单位,其中有4个地级市,即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和北海市实验研究单位;l个少数民族乡镇,即龙胜瑶族自治县平等乡实验研究单位。5个实验研究单位也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市教委领导任组长,教科所和学会的同志任成员。由各实验研究单位确定实验校点,具体负责校点的实验研究管理和指导工作,交流本市实验研究经验。

各实验研究学校也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领导任组长、政教主任具体负责,确定本校研究的子课题和实验的重点德目内容,组织教师具体实施。

三、实验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实验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为内容。具体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警语名言500句》为主要实验教材,辅之以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部分材料。

我自治区各实验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具体选择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略)。

具体实验研究的方法、途径与步骤: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调查法 根据传美教育的内容,设制各种调查表,通过召开座谈会、找学生个别谈话、进行问卷调查、走访家长和社区等多种形式按德目内容调查了解当时学生、家长的各种思想认识和表现,同时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传美教育打下基础,为课题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实验法 主要是自然实验法。通过传美知识的传授和多种形式、多渠道的传美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家长)道德认知,探索“三结合”传美教育的模式和运行机制。

3.比较法 主要是作纵横向比较。通过实验校实验前后和实验班与对比班在道德品质素质等方面状况的比较,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验的效果。

4.行为训练法 即在实践中训练学生形成传统美德行为的方法。通过教学形式、实践活动形式等多种形式进行反复、长期训练。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手拉手”活动等等。

5.考核评价法 制订《传统美德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及学生素质个性发展评价表》等评价标准,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集体评价、家庭评价和社区评价,使学生清楚自己在各个层次的表现及努力的方向,达到传美教育之目的。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广西实际情况出发,在具体操作上,各实验单位普遍按照“一种模式”、“十一个结合”的做法来实施。

一种模式:即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三结合”区域传美教育模式。此模式主要是以学校为切入口,首先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传美教育,通过学校的传美教育,向家庭和社会辐射,带动和指导家庭、社区的传美教育,逐步形成“三结合”的传美教育网络,创建良好的学校、家庭、社区传美教育环境,提高学校传美教育的实效性,并达到深化传美教育的意义之目的,即:以传美教育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社区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使学校的传美教育得以升华。

十一个结合:

1.学校传美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传美教育的基础。我们以学校为主导,把传美教育辐射到家庭,在抓好学校传美教育的同时,对家长进行传美教育,让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创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发挥家庭美德教育功能,成立“传美教育家长委员会”,与学校一道共同抓好学生的传美教育。主要措施有:

(1)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采用专题讲座,播放学校传美教育录像片等方法向家长进行传美教育,提高家长的传美素质,在此基础上,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传美教育工作。

(2)举行“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活动。请家长到学校听传美课,参加传美活动,参观传美展览等等,家长与学生共同接受教育,并增强家长参与学校传美教育的自觉性。

(3)编辑传美教育资料。例如《美德》校刊、《传美教育家长报》等,发给家长学习,并要求反馈学习心得,学校将写得好的登出来,学生、家长互相促进。

(4)坚持家校联系制度。建立传美教育家校联系卡,例如,“孝敬卡”、“在家表现活动表”等,及时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有的实验学校还布置传美教育作业,例如平时主动协助家长料理家务外,假期连续当一周家长,写出当家体会,由家长评价等等。

(5)建立评选表彰优秀家长制度。评选“合格家长”和“优秀家长”,召开“教子有方经验交流会”、“传美教育优秀家长表彰会”等,让优秀家长传授经验,为家长戴红花。发奖状。

通过以上做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2.学校传美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检验学校传美教育的成果,又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我们把学校的传美教育向社区辐射,以社区为依托,动员各方面力量与学校密切配合,加大传美教育力度,创设大的良好的育人氛围。在这方面我们也是采取由小区域逐步向大区域发展的办法。

首先是建立小区域的传美教育网络。即把与学校有密切关系和学校周边的单位动员起来,例如:与同学校挂钩的驻军、武警、派出所、机关单位和学校所在地的小区、街道、厂矿企业等共同成立“传美教育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各单位的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协助学校搞好对学生的传美教育;对辖区内各单位的公民进行传美教育。在该委员会的统筹指导下,各小区形成了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构建了全方位的传美教育环境。强化了学校的教育环境,建立了良好的家庭环境,优化了社会教育环境。

在区域传美教育网络的建立中,我们还十分注意发挥区域在传美教育实验基地方面的作用,例如区域内部队、纪念场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3.传美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一是开设每两周1节的“传美课”。遵循现代教学原则,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热情,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生道德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传美知识教育。例如不少实验学校依照激情——明理——导行的教学框架,采用五环式教学结构来上传美课。即:导入新课——主题教育(学习传美故事,明确道理)——深化理解(充实事例,论证观点)——一评价扩展(辩析是非,指导言行)——巩固延伸(课内巩固,课外延伸)。

二是进行学科渗透。利用中小学各科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美教育内容,与传美教育的德目挂钩,把传美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渗透的形式有直接渗透、间接渗透和相机渗透等。

4.传美教育与“三会”相结合

实验学校把传美教育18个德目内容列为校会、团(队)会和班会的重要内容,每阶段突出一个德目内容,每次活动突出一个中心,既丰富了“三会”的内容,又使传美教育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例如:举行“爸爸妈妈我爱您”、“做礼仪好少年”中队会等。

(二)在教育目标方面,师生、家长的道德素质和学校的德育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1.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大大增强,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整个精神风貌的改变,从而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爱国、爱民、勤学、文明、懂礼、守纪、孝敬、团结、助人、诚实、勤劳、节俭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各实验校的汇报材料显示,从总体上说,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多了,对政治漠然的少了;勤奋学习的多了,厌学辍学的少了;文明礼貌的多了,打仗无礼的少了;尊师守纪的多了,违犯纪律的少了;热爱劳动的多了,怕苦怕累的少了;关心集体的多了,损坏公物的少了;孝敬父母的多了,娇惯任性的少了;互相帮助的多了,自私自利的少了;诚实守信的多了,弄虚作假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挥霍浪费的少了……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例1:柳州市柳钢一中一年级8个班的484名学生刚入学时多数学生组织纪律、待人接物、尊敬师长、对学习和劳动的态度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实验仅一年后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例2:北海市就传统美德教育的16个德目内容对部分小学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情况进行了测评,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例3:柳州市文惠路小学实验前不少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坏毛病,例如:在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比穿名牌、吃好东西;不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校开展传美教育,学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节约下来的零花钱支援灾区和手拉手学校的农村学生;在家主动做家务,生活逐浙学会了自理;尊敬老师和父母,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学会了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学生的进步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参加实验的许多班级被评为校、市文明班级、优秀少先队中队。学生犯罪率、吸毒率为零。例如:柳州市实验校150多个班,有35个班评为市级先进集体,68个班评为校先进班级。又如:桂林市中山中学一年级1个实验班,实验前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习惯,班风、学风较差,实验仅1年多后,同学们学会了关心、学会了交往,人际关系有了明显改善,班集体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一个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班集体逐步形成,全班同学操行合格率达到100%;辍学率、流失率、违法犯罪率均为零,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和优秀中队,1人评为市“三好”学生,15人评为校“三好”学生,1人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10人评为校学雷锋积极分子。

2.传美教育为学校提供了更具体、生动,形象的德育教育内容,推进了学校德育内容特色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建设,使学校的德育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校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参加实验的学校校貌有了很大改变,不少被评为市、自治区和全国先进学校。例如:桂林中学1999年评为自治区“优秀文明学校”和“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南宁市参加实验的学校大部分都是光荣榜上有名:市一职高成为自治区示范职高;南湖小学评为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二十六中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十三中评为“讲文明树新风”先进单位;天桃实验学校和民乐小学评为市一级示范学校;市九中评为社区服务先进单位和“树广西新形象,创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四中团委评为南宁市“顶瓜瓜”团委等等。市九中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充实、巩固了学雷锋小组i80个,学习互助组235个,并组织了“青年志愿者”为五保户服务。仅半年时间全校学生做好事1067件。十三中成立社区基金会,资助2万多元给家长下岗的特困生继续就读。以上先进事迹均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又如:北海市五中原来是一所比较薄弱的学校,生源也较差。该校参加实验后,把传美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来抓,整个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学生道德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实验以来,每学年违纪、治安事故率由原来的8.7%递减1.2%,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师生关系和谐,学生遵纪守法,立志勤,热心助人。仅1999——200o学年后涌现出优秀学生干部170多人,三好学生328人,文艺、体育、宣传、环保积极分子300多人,“弘扬美德”学雷锋积极分子100多名,获各种学科竞赛奖131人次。不少学校不仅抓好校内的传美教育,还把教育的成果推向了社会,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例如:桂林五中组织学生开展了大量的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当好小交警、到铁路。公路两旁和漓江边捡拾白色拉圾、擦洗护拦,扶贫献爱心,到福利院做好事、到劳教所帮助教育劳教人员等等,仅1998年、1999年全校师生共捐款近2万元,捐书籍4498本,衣物6112件,文具用品3035件。

3.实验班的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受到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等的教育和熏陶,特别是青年教师,提高了师德水平,人人抓德育,个个抓传美,教师中涌现出一大批自觉弘扬传统美德、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教书育人的典型。例如:南宁市有205名教师参加实验,其中有2人评为市先进工作者、2人评为市师德标兵、3人评为市学科带头人;29人评为市骨干教师。又如:桂林市崇善小学在传美实验研究中向教师进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育,大力表彰本校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在全校教师中产生很好的影响,该校教师几年来敢于向全市人民承诺:全心全意投身教育,坚决不搞有偿课业辅导。

4.家长通过传美教育活动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质,在家能给孩子起表率作用,对学校的教育活动和孩子的成长给予满腔热情的关注和支持。不少家长与孩于达到了沟通,家庭气氛和谐了,感情融洽了。据平等乡平等中心校对六年级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家长在传美教育中也受到很大教育。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在分析了4年的传美教育的实验研究过程和诸多实验现象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本课题实验研究的选择与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所提出的实验研究宗旨、目标、内容、原则等既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又具有可行性。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对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弘扬与发展、乃至对整个人类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实验研究证明,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内容是正确、有效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原则,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保持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特色的指导方针是正确的。

3.进行“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丰富了学校德育内容,使师生和家长的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也促进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的发展,使学校、家庭、社区的道德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程度有很大进步,值得推广。

4.实验研究过程中探讨、总结出的搞好学校传美教育和抓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传美教育”模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操作性,“五种研究方法”,“十一个结合的教育途径”等为今后大面积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出了新鲜的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讨论

1.“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参与,否则将难以形成大区域的传美教育网络,收到预期的最佳教育效果。因此,得到政府的支持,是进行区域传美教育的基本保证。希望各级政府把区域传美教育纳入各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领导,分步实施。

2.实验研究过程中,有的单位对学校和家庭的传美教育研究得比较多,但对如何与社区的结合研究得不够,理论探讨有待加深。

3.传美教育的评估机制尚需逐步完善以便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篇7:社区家庭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计划

社区开展“邻里守望”预防溺水志愿服务活动

暑期生活已经开始,这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时期,为了让广大家长和孩子们进一步强化防范意识,确保未成年人生命安全,7月11日上午,芜湖市三潭社区组织“四叶草”志愿者来到辖区三潭公园,积极开展“珍爱生命防溺水 邻里守望保安全”预防溺水志愿服务活动。

三潭公园位于三潭社区三潭路路段,由于公园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后期修建工作,部分基本设施尚未成型,特别是水塘景观周围没有加高加固,缺乏必要的防滑、防护措施,一旦未成年人在水边嬉戏打闹,不慎跌入水中后果将不堪设想。针对这一刻不容缓的形势,三潭社区立即行动起来,多层次、全方位保障和守望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一、在公园显眼位置设立了防溺水提示警示牌;二、通过短信平台覆盖辖区所有居民,大力宣传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醒家长高度重视,提高意识,强化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三、组织“四叶草”志愿者成立专门的巡逻队,每天定时在公园周边进行巡视,发现安全隐患行为即时劝阻,同时号召邻里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互相关心、相互关照,为未成年人免费提供一份“安全保险”。

三潭社区将继续深入和强化“邻里守望”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让“邻里守望”成为一道守望青少年生命安全的牢固防线,更成为一道彰显志愿精神、爱心力量的美丽风景。

社区开展暑期未成年人普法安全教育活动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7月11日下午,繁昌县荻港镇德远社区利用学生暑假期间,特邀繁昌县检察院荻港检察室检察员盛强,到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为近10名家长和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未成年人教育课。主讲人结合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用身边生动的事例、简明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解了未成年人应该了解的一些法律常识,并从未成年人日常生活学习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等方面,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进行解析,让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未成年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对违法犯罪活动的免疫能力。盛强用典型事例从设身处地、换位思考,鼓励、夸奖,信念、持之以恒等几个方面,给到场的家长们讲述如何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接着用互动的形式,从有远大的理想、自信和科学的方法三个方面引导现场的孩子们,树立走向成功的信念,最后,盛强还让在场的父母和孩子紧紧拥抱在一起,感受幸福,激动而深情地告诉大家:“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爱!”课后,盛强还向社区留守儿童留下了联系方式,并鼓励他们要坚强,一定会有很多好心人帮助他们。通过这堂教育课,到场的家长们感到受益匪浅,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们也感到很受教育,懂得了要有信心,用科学的方法战胜困难,就一定会成为做个有文化、讲文明的国之栋梁。

关工委“五老”人员真情呵护留守儿童平安快乐度暑假

为帮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充实、快乐的暑假,解决暑假一些留守儿童不能进城与父母团聚、在家孤独无趣的困扰,襄安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留守儿童校外活动室为活动载体,以防溺水教育为关爱重点,帮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

各村充分利用留守儿童校外活动室这一关爱阵地,广大“五老”人员义务担当起“爱心爷爷”、“爱心奶奶”的角色,让不能去父母那儿的孩子能够在那里做做作业,画画图画,下下围棋,相互探讨学习上的问题,翻看自己喜欢的书籍。累了,可以到室外进行打乒乓球、跳跳绳子等体育活动。“爱心爷爷”、“爱心奶奶” 辅导辅导其功课,给他(她)们讲讲故事,讲讲如何成人成才的道理。活动室还定期展览留守儿童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举办讲故事比赛等,丰富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留守儿童校外活动室成了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

暑假前,镇关工委召开防溺水动员会,部署任务,分片包干防溺水安全。要求各村(社区)关工委深入每一个留守儿童家中家访,向留守儿童监护人发放防溺水宣传单,讲解防溺水知识,强调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及防溺水的重要性,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组织“五老”人员对全镇境内的河、塘、沟、渠等水域进行一次集中排查,树立安全警示牌。与有关方面通力合作,加大辖区内安全巡查工作力度,预防留守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

志愿者发放安全知识宣传手册

篇8: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禁毒教育计划

一、学校: 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是学生获取正确理论知识的主要场所。思想品德教材是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之源,理论挖掘的深与浅、对与错是学生实践行为的指南针,故而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 摆正思想品德教育的位置。我们应该转变人才观、教育观,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牢记思想品德是万物之基础。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使有再高的学问,也不会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他将会危害社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其二,学校要及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如打扫街道,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等。公益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形成学生的品质,从而真正发挥了理论知识的向导功效。

二、家庭、社会:用良好的氛围陶冶学生

家庭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基地。学生的活动时间大部分在家中,故而家长就成了孩子品行教育的启蒙教师。家长的素质高低,教育孩子的方法科学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那种“父母望子成龙,儿子持刀杀亲母”的人间悲剧,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应注意科学性。那么,家庭中父母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思想品德教育者呢?第一,家长要定期到学校的家长培训班学习,学习是获得新知识的源泉,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接受新事物,了解并掌握新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泸溪县白沙小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为了让家长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让家长真正摆脱那种“只见分数,不见其人”的旧思想观念,让学生真正摆脱来自家庭中那种“望子高分”的思想压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学校及时创办了家长培训班。家长们基本上懂得了分数与能力的关系,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在于知识的多少,还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多方面。通过家长培训,昔日来自家庭中因考试不理想、孩子被家长打骂的现象没有了,家长们真正懂得了教育孩子要全方位地进行。这样,家长就成了孩子们前进途中的导航人。第二,家长要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在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我叫同学们谈一谈“尊老爱幼”的事例,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描述了他的母亲经常与他奶奶吵嘴的情况,从他那悠然自得的神态可以看出他对尊敬老人已经麻木了, 一点儿感触也没有了。幼小的年龄就受到这样的环境熏陶,长大了他能孝敬父母吗? 即使没有恶性循环,在他的一生中那种母亲与奶奶不和的阴影将时刻笼罩着他。家长的言行要成为孩子的正面题材,不能给孩子以不健康的导航。也正如学校的老师教育孩子要爱护公共卫生,家长带孩子上街时随地丢垃圾,你说这种家庭与学校背道而驰的教育方法,能培养出新世纪合格人才吗? 第三,家长要有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家长教育孩子是责无旁贷的。随着市场经济到来,一些家长只知道用心赚钱,个人倒潇洒,没有关心孩子的健康发展,他们总认为只要孩子每天不挨饿受冻,作为父母就是尽职尽责了。然而,孩子在他幼小的年龄中,他们最需要父母的关心爱护, 哪怕是点点关怀、微微鼓励,都会给他们在前进的生活道路中增添力量。作为父母,既要挑起孩子物质生活的重担,又要扛起孩子精神世界的担子,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完美的。

社会作为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应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关注。首先,要为孩子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在精神产品生产中,要坚决抵制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有害书刊、音像制品,防止他们毒害和腐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各个部门要有为孩子提供健康向上的作品的责任心,让孩子们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受到良好的熏陶。其次,全社会要形成一种正气压邪气,好人好事蔚然成风等良好的社会风气, 为孩子们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上一篇:句子比较唯美的qq个性签名下一篇:中班科学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