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家庭教育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与家庭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首要目标,人才的培养是多方教育影响的结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二者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特性,以促进孩子发展为中心,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丰富合作的内容,拓展合作的领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一篇:学校与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的错位与整合

【摘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为了能够进一步改善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家庭化的错位,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完善教育立法,构建良好的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之间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效果。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错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结合,共同组成了教育这个整体三者之间既相互分离,又彼此联系。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关键。从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体制深远持久的影响,导致出现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家庭化这一错位现象,严重影响、制约了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明确划分彼此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概况

第一,家庭教育。孩子首先对外界的感知来源于家庭,并再次接触上,逐步构建对世界的认识。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和道德素质也会对孩子的道德品行产生影响。因此,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进行道德修养的建设,为后续的教育奠定基础。

第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等特征,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关心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的错位

从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出现了一定的错位现象。学校教育也已经超越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不仅会对家庭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也只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家庭教育“学校化”

家庭教育所负责的职责和范围是及时督促孩子完成学校所布置的作业,但是这并不能够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较重,严重影响了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没有办法准确区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导致家庭教育已经逐步演变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品,使得家庭教育逐步学校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学校教育“家庭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之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和不足。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需要外出务工,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导致大量留守儿童出现。每个家庭的结构、生活方式和背景都十分复杂,且有明显的差别。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等特殊环境导致孩子的教育归属于学校,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依附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一类孩子的成长缺少了家庭教育,但是间接地把这一方面教育转向了学校,因此出现了学校教育家庭化的现象。

三、原因分析

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化,还是学校教育家庭化,出现这种错位并不是由单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相结合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学校身份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需要外出务工,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迫使许多家长渴望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城市学校同样也面临着生存竞争和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教师的责任,教师不仅要承担托管责任,还需要辅导学生的学习。而在农村地区,孩子的家长迫于生计去外地打工,学校则成为孩子的主要生活区域,教师既要照顾学生的学习,还要照顾学生的生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准确划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界限。加上我国当前的教育立法上不系统,并没有专门设置法律法规。导致出现了家庭教育学校化和学校教育家庭化错位现象的出现。

2.家长认知出现偏差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从小就逼迫孩子上各種辅导班,严重剥夺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分析和研究,许多家庭父亲在外打拼,母亲是职业女性,因此分配给孩子的时间就相对较少,导致缺失家庭教育,从而更加倾向于家庭教育学校化。

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的整合

第一,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的家长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得当前学生陷入了考试选拔和竞争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使得城市人口密集,有限的教育资源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针对当前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导致许多家长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更好的教育。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错位现象,首先必须由相关部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切实有效地保障教育经费能够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努力缩小差距,才能够真正促进教育公平。

第二,不断完善教育立法。教育立法能够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具有约束作用,特别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面。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他们都从法律方面明确规定了家庭教育所负责的职权和范围。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完善相关的教育立法工作,从而明确家庭教育的合法地位,切实有效的保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家庭教育更加法制化,系统化。

第三,实现家校联合。实现家校联合合作机制,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样也能够增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配合。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所承担的职责也不相同,因此必须构建家校联合机制,可以通过微信、QQ群的形式,及时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使得沟通更具有时效性和系统性。同时还可以设置校园开放日等相关活动,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还可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科学指导家庭教育,为特殊家庭提供帮助,给孩子及时做心理疏导。通过长期的家校联合,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能够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正处于新时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同样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进而混淆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界限,严重制约了教育功能正常发挥作用。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愉悦、和谐的氛围,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度符合当前新课改的目标和宗旨。

参考文献:

[1]霍国强.“家庭教育学校化”的反思及对策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7(9):49.

[2]周明祺.我国家庭教育权利诉求及法律规范研究[J].重庆:西南大学,2014:15.

作者:何彩婷

第二篇:民族地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摘 要: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首要目标,人才的培养是多方教育影响的结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二者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特性,以促进孩子发展为中心,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丰富合作的内容,拓展合作的领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作为两种重要的人才培养的方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二者在教育出发点、目的、原则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教育环境、方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又有较大的差异,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奠基作用,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父母与老师作为孩子的领路人,对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育人价值,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有才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共同完成使命。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过多地承担着教育的责任。

部分家长将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份内事,教育责任应该由学校单方承担;有的家长则将教育责任完全寄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简单地认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孩子就能学得棒”;有的家长则以“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家长无能为力”为借口,推卸教育的责任;还有一些家长重养轻教,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供孩子吃喝,把孩子养大,对孩子的品性,心理需要等漠不关心,直到孩子走了歪路,出了“问题”才悔不当初。诚然,学校在引导孩子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但学校无法实现特殊化教学,不能充分兼顾到每个孩子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对此,家长一定要有理性的认识。

2.家庭教育变成了“第二课堂”。

不少家长不能完全信任学校的教育结果,将家庭教育变成了课堂的延伸,高薪聘请家教为孩子补习;威逼利诱送孩子去各种特长班、培优班,对孩子的人生过早、过度的设计只会剥夺孩子快乐的童年,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阻碍他们今后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3.家长过于听信老师,“唯师是从”。

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评价标准和侧重有所不同,老师更多地是站在学校的角度给予学生的评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然在有些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不能简单地将两者合二为一,很多家长缺乏主见,完全“唯老师是从”,过度听信老师的判断,削弱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4.学校与家庭缺少交流,交流方式与内容单一。

“应试教育”制度下,不少家长只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校对教师的评估也主要以班级考试排名、升学率为主,家长与学校之间缺乏主动的交流和反馈机制,即使存在例行的交流,也仅停留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具体措施

1.转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认知。

我国已进入素质教育的新时期,家长应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新观念,既不能轻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的主要责任推向学校,也不能简单地把家庭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特性在于天然性、早期性、情感的浸染性、鲜明的针对性等,而学校教育的优势则是对知识构建的专业性、系统性,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个性,避免单一的横向比较。其次,父母应主动与学校联系,参与学校教育的各项活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相互促进。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

(1)开办家长学校。家长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对子女的教育,家长学校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观念、教授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其能有效地了解并落实自己的教育职责,促进家庭和睦,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率,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最终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合作,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避免无故缺席。

(2)建立联系人制度。家庭和学校都要积极参与联系人制度的工作,确立相对固定的联系对象,建立联系人档案,开展多样的联系活动,家长也可以互相建立联系人制度,进行家长互访,通过互相串门子的方式,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互相学习、共同探讨。

(3)新兴的交流方式的使用。传统的沟通的方式集体式有:开设家长日、家长开放日、定期召开家长会等;个人式有:面访、家访、校访、电话和信访。“网络家长学校”则通过网络媒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便利的、实时的交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不限区域的交流经验、接收专家的意见、了解最新的教育方法。四、结束语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但是家庭教育不能替代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是一项新兴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家长、学校双方的密切配合,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探讨,不仅有助于科学教育理论的研究,对教学实践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參考文献:

[1]龙波.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我见[J]. 沙棘:教育纵横, 2010(9):144-144.

[2]杨明忠, 匡华英. 家庭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之我见[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3).

作者:黄仕敏

第三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与不同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家庭和学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都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同时,两者也有很多不同点:

家庭教育是个体成长的奠基性教育。它开始于胎教,是“培根教育”,学校教育没有这样的优势。家庭教育是个别化教育,教育内容零散不系统;学校教育则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内容以科学文化知识为主体,具有规定性。而且,家庭教育是终身性的,而学校教育则是阶段性的。家庭教育是全方位教育,学校管的,家庭要管;学校不管的,家庭也要管。

许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忽视教育孩子做人这个根本,这是舍本逐末。幫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核心问题,是父母送给孩子一生的财富。人格比知识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要知道,没有健全的人格,再有才能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

2020年11月2日,在宁夏石嘴山,一个女孩骑车时不小心剐蹭一辆停放的私家车。因为着急去上课,她主动留下字条道歉并表示愿意赔偿,写上父亲的电话。事后,车主陈先生给女孩父亲打电话讲明事情经过,表示不需要赔偿,并赞扬女孩“有担当,很诚实”。

犯错后,第一时间不是逃避,而是主动承担责任并想办法解决。一件小小的事,可以看到这个女孩的教养与担当,也反映了父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做事先做人的教育理念。透过她的行为,我们会认同这样的看法:这个女孩虽然还未成才,但已学会了做人。

之所以说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异同,目的在于让父母认清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不要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父母要坚持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河南洛阳,有一个男生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沉迷于网络,不思学习。开始,爸爸对他又打又骂,发现无效后又釜底抽薪—不给孩子零花钱。儿子没钱就卖书、卖自行车、卖家里的东西,借同学的钱到网吧上网。这位爸爸实在没办法,最后辞职到北京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前前后后花费十几万元。

回来后,爸爸改变了教育方式,从改变和儿子的关系入手,儿子去上网,他给钱;不回来吃饭,他去送饭。不到一个月,儿子就有了悔意,向爸爸说:“我再也不上网了。”为了帮孩子找回自信,爸爸还主动拜儿子为师学习英语,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再用英语带动其他科学习成绩的提高。父子俩还经常到牡丹广场“外语角”与外国人交流。由于出色的外语成绩,现在儿子作为交换生在美国读高中。

从这个真实的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否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教育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确实,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许许多多的难题,但是如果父母动辄就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依靠教师来解决难题,自己不学习、不思考解决办法,那么,孩子的问题往往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

道理很简单,教师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不可能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某名学生身上。因此,解决教育孩子的难题,父母可以请求教师配合,但不能完全依靠教师。请记住一句话:求人不如求己。

作者:李学义

上一篇:自考汉语言文学论文下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