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理论

2024-04-29

金融危机理论(共6篇)

篇1:金融危机理论

第二章 研究金融诈骗和金融危机等问题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与传统产业相比金融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具有不成熟、不稳定、不健全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长久以来人们对经济规则和法规的不断完善使这个新兴产业逐步走向规范,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固然可嘉必定不是上善之选,我们试图寻找一条佳径亦或是一种规律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和弯路,完成工业生产、农业耕种准备阶段经济储备,以使人们的劳动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些计划好的、以为万无一失的的计划在善变的环境面前简直不堪一击,人们有时亲身经历一个计划良久、筹划细致、准备充分的的计划在现实面前被瓦解的支离破碎的全过程,不可测性、不确定性的存在与人性中不可撼动的生物属性同样不可避免。真正的金融活动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有些时候明知有错但无法立即停止、或及时停止计划但后续预期外的不良影响依然继续、所谓一步错步步错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在不断修正意外以使原计划继续下去的变通之术五花八门,使得金融行业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字问题或多或少有了人情味,不知不觉中呈现出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繁荣景象。

“小偷”、“骗子”是人类发展中自古就有的职业,无论人类主观愿意不愿意、亦或道德界定应该不应该,他都伴随着各朝、各代、各国、各区域而存在。小偷有小偷的行规、骗子有骗子的传承,人类中的不同群体同自然界的许多其他生物一样按着各自的生存之道生活和发展着,透着智慧、透着技巧和透着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生存之道,解决之道。统治解决的是如何引导人们向真善美方向发展,摒弃那些带给他人伤害多于带给自己利益的行为,让生存变得容易、让竞争变得公平、让人世间的道理更通俗易懂、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不实的分析为何可恨可气,那是因为它影响人对现实的思考,从而影响现实生活和相关利益人的切身利益。利益关系是非关系容不得人们马虎因而受到关注,金融诈骗即是利益一方对另一方在利益受损情况下的指控。信息不对等、操作不合规、手续不合法、利益关系不明晰都有可能出现诈骗的可能,骗子的骗术高明有时体现在对机会把握的准确,相反再高明的骗术如果没有可乘之机也无法实现其勾当。2010年12月6日,济南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报案,齐鲁银行在受理业务咨询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案件发生后,该局组成专案组专案专办,迅速采取行动将嫌疑人抓获归案。随着调查的深入,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遭遇高额骗贷一案,其风险痕迹早在2010年年初就已露出端倪。2010年4月由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所出具的《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9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显示,齐鲁银行的第三方存款质押业务存在借款人营业收入与贷款规律不匹配,存款质押合法性等诸多问题。为此,《报告》注明了“保留意见”。此外,由担保人提供的存款质押的合法性也存在疑惑。

在经济案件中,可以清晰的感知到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交易的主要机构和场所,在金融活动中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与风险。这些机构是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服务、场所的合法组织。合法机构、合法服务程序与内容,存在着巨大的危机,即使诉诸于法律手段也难辞其咎,对这样的一种现状国家机构无能为力。“防不胜防”这是银行、证券、保险相关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对当前经济案件的直接体验。齐鲁银行案的涉案人员包括:银行内部人士;当地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手握实权的党政部门官员;以及穿梭于银行、企业、政府官员之间的说客和中间利益人。这些涉案人员的职务几乎是经济建设前期——筹资阶段资本运营全过程中的大部分重要职务。

我们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大量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人员涉嫌各种各类的经济案件,透

露出相关法律法规的漏洞总和高于经济法实施正常水平,或者说这种情况下人们所依照的经济法条只能算作法规而不能上升到一旦违反足以量刑的法律高度。在高等教育中法律被划入人文学科,人文学科自然离不开对唯心说、人性论的分析。法律是人性化的、法律是依照人们主观情感、基本需求而设计的,因此违法法律才会有如此严厉的惩治措施,当法律所约束的社会群体多数人处于对某法律的违反状态,那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不会把量刑放在首位,修改法律法规使之能够有效指导人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经济问题才是依法治国、依法兴邦的准则。

从清末洋务运动受到保皇党的坚决抵制砸机器烧工厂抵制洋货,到建国初期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抵制资本运营,在《刑法》中增设“投机倒把”罪名并坚决打击。在长期的贫穷和贫困的煎熬中,人民终于认识到资本运营对兴邦的重要性,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调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发展才是硬道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此时的中国法条中有关经济类几乎一片空白,无法可依甚至连参考意见都少之又少,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成为没有办法的办法。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先驱率先垂范,于是即在意料中又在意料外的事情如期而至,一批又一批触犯法律的行政官员受到法律的严惩,先后施以重刑,却出人意料的换来了改革开放的大获全胜。经济建设发展到今天,我们循着前人的脚步,依稀可以看到前人做决定时的举棋不定。法律的健全与严谨可以指导从事经济建设的工作者朝着正确、规范、安全的方向前进。“经济”在当今被大多数人看成“利益”代名词的今天,完善经济法律法规成为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只有完善的法律作保障才能保护好经济建设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中国第一张信用卡是中国银行在1985年才发行的。由于信用卡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法律规范、风险防范机制都不健全,国外和港澳地区的一些不法分子乘机在大陆采取以假充真,多提冒领、恶意透支等非法手段,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

金融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与其金融交易地位相对的金融交易主体陷于认识错误或持续陷于认识错误,因而自动的向行为人或其指定的第三人交付数额较大的资金、金融工具、其他财物或服务,从而主要侵犯金融秩序并同时侵犯公司财产所有权,触犯《刑法》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金融诈骗罪是近年来发生在金融领域内波及面广泛,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在金融犯罪中增长最快的高频犯罪,在金融领域中,有些犯罪对金融秩序的破坏只是其次要特征,对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侵害才是其主要特征,如信用卡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等。

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本罪的具体行为方式有以下四种:

㈠、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取的信用卡。

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㈢、冒用他人信用卡

㈣、恶意透支

犯罪数额的计算

在ATM机上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时,行为人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取现,一种是转账。在ATM机上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或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冒用他人信用卡,骗取或转账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或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的,应认定为“数额较大”,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发生的此类案件,行为人或者在同一个ATM机上分多笔取款,或者在多个ATM机上取钱,对其取款数额应当累计计算。如果行为人在ATM上累计取款,或转账数额尚未达到5000元的,或者恶意透支尚未达到1万元的,则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行为人拾得他人信用卡后,在ATM机上取款或转账的,同样适用上面的数额计算方法。

1985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转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处理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的几点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开办了“信用卡”业务,由于是一项新业务,国内又尚未安装电脑控制设备,致使少数外来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外国和我国港澳地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在我国境内进行诈骗犯罪的案件出现多起,对我国社会经济管理秩序危害颇大。为了打击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以保障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对如何处理此类案件提出了几点意见,这些意见目前还是可行的,值得参考。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的几点意见》规定:

⑴、凡持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非法手段获得他人的“信用卡”以及被列入取消名单的“信用卡”,在我国境内骗取外汇,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⑵、凡有计划、有预谋结伙入境,利用“信用卡”采取隐瞒真相或虚构事实,骗取外汇数额巨大的,应追究刑事责任。有的虽然数额巨大但情节较轻,在我国境内无其他违法行为的,可不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发卡银行(公司)要求在国外起诉的,可由外国按当地法律处理;

⑶、凡中国银行或“信用卡”发卡银行提出向持卡人进行追索款项的,应由我司法部门按民事诉讼程序处理,如需要公安部门协助时,则由公安部门协助处理。

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境内飞速发展,可以称得上是“井喷”式发展,而且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还具有很大潜力。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目前信用卡的使用还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全国广大的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地区甚至县、乡、镇还没能覆盖,现金支付仍占很大比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各大银行将大量精力放在占领这些市场上,而忽略了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的评估和监管。这些都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与信用卡相关的犯罪行为大量出现,不但境外不法分子使用伪造的信用卡,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等行为时有发生,而且企事业单位的公司卡在申领和使用过长中也出现诸多问题。为加强信用卡管理,严肃经济纪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内贸易部于1994年11月28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信用卡管理的若干规定》内容上主要是针对企事业单位申领,使用信用卡的相关环节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从而规范了企事业单位的用卡行为。

但是,这只是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信用卡的申领和使用作出规定。未依法惩治利用信用卡骗取财物的犯罪活动,1995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办理利用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办理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的案件如何具体使用法律的问题做出了解释:

⑴、对以伪造、冒用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等手段在银行办理信用卡或者以伪造、涂改、冒用信用等手段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⑵、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或者明知无力偿还,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骗取财物金额在5000元以上,逃避追查,或者经银行进行还款催告超过3个月仍未归还的,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持卡人在银行交纳保险金的,其恶意透支金额以超出保证金的数额计算。

⑶、行为人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案发后至人民检察院起诉前已归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于追究刑事责任。

⑷、对实施上述犯罪行为的银行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从重处罚,该解释为及时有效地打击信用卡诈骗活动提供了司法依据。

由于对真实的风险缺乏了解,当某种预期之外的风险事件被触发时,投资者往往无法

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决策,为了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他们会选择逃离市场,当投资者逃离成为群体行为时,市场正常的运行机制被彻底破坏,危机随之放大。从1970年的商业票据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人们都可以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当危机出现后,市场在短期内恢复平衡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央行的危机救助变得异常重要。

1、1970年美国商业票据危机

1970年,宾夕法尼亚中央铁路公司拖欠了8.2亿美元的优惠利率商业票据。那时的商业票据市场作为新兴事物发展的并不完善。但是为应付越来越多的企业贷款要求,商业票据市场在2世纪60年代发展的非常迅猛。然而,当时的票据市场并不存在现代票据市场所必备的评级机构以及后备流动性融通。当宾夕法尼亚中央铁路公司的拖欠违约事件一发生,众多的货币市场投资者开始重新估计他们的借贷模式和评级准则。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脱离票据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开始完全不购买商业票据。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美联储开始鼓励银行购买商业票据,市场才重新恢复正常。

而1997年美科力融资的案例中,美科力也是一个商业票据的借贷方,拖欠了5亿美元的商业票据。这次违约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比宾夕法尼亚中央铁路公司的违约影响更大,而且同样也是属于市场中的意外情况。但是与宾夕法尼亚中央铁路公司的例子不同,美科力融资事件并没有对票据市场产生多大的影响作用。因为大家迅速发现这次票据违约的原因是美科力公司的审计欺诈,因而形如1970年的不确定性在市场中泛滥的噩梦就没重演。2、1998年对冲基金危机

另一个例子是1998年秋天发生的对冲基金危机。在那时的投资者心目中,对冲基金是一个新生的金融机构,且对它的构成并不是十分了解。而在1991~1997年间,对冲基金的资金规模从100亿美元增加到800亿美元(跟今天上万亿的对冲基金规模不能同日而语)。在1998年的秋天,俄罗斯政府证券价差、巴西政府债券价差以及美国长期国债价差之间前所未有的联动性,使得长期以来被投资者信任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也未预计到。在这种情况之下,标准的风险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因而在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纷纷以“最坏打算”为基础来建立新的风险管理模式。而对冲基金之间相似的战略战术以及相似的资产空间是他们纷纷逃离金融市场的重要原因。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就造成了金融市场的非流动性和金融危机。

3、2007~2008年次贷危机

在2007年的早些时候,银行都拥有着充足的流动性。从他们当时良好的资产负债表结构来看很难联想到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爆发这么严重的危机。危机的一个重要的放大机制就在于投资者对相关知识的缺乏和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很多投资者手中都握有一些历史相对短暂的金融创新工具。当AAA级债券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开始意识到他们并没有充分了解他们所购买产品的证券化信贷结构。投资者对一些高风险债务违约并不感到奇怪。但是,当他们看到高风险债务的违约造成了对大批的以刺激贷款为基础的产品如此大的影响时,投资者开始恐慌。此外,由于其他的信贷产品大都与次贷产品有着相类似的机构,于是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在金融市场上开始泛滥。

因此,因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违约而造成的小部分现金的冲击,造成了对投资者不确定性的一个很大的冲击,并且,投资者的不确定性传染了整个金融市场。而投资者对这些不确定性传染了整个金融市场。而投资者对这些不确定性的反应就是逃离。而且他们开始重新规划新的投资模式。但同时,投资者们还没又对这个事件有着更清楚的看法,因而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在不了解真是风险的情况下,以应付最坏的情况的方案来设计新的投资模式。所有的这些逃离造成了流动性的损失,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些附带效应。

当金融问题扩大到社会大部分群体时,就不再称之为金融问题而称其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波及到社会制度、社会阶级,因此在处理危机时操作者会特别警觉,制度的变革、新阶

层的崛起多于金融危机有关。我们研究金融危机,分析形成原因、解决办法、社会影响,对于指导金融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篇2:金融危机理论

M. Allen, C. Rosenberg, C. Keller, B. Setser和 N. Roubini建立了一个标准的因子模型来重新考虑关于金融传染的研究。文中将传染定义为金融冲击线性传播机制的结构性变化,得到的结果是“只存在相依关系,不存在传染”。Dobromi Serwa和Martin Bohl对欧洲股票市场~之间的七次大的金融冲击进行了危机扩散的研究,文中用异方差调整的相关系数来区分危机扩散、相依关系以及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中东欧发展中股票市场相对西欧发达的股票市场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传播。Francesco Caramazza,Luca Ricci 和Ranil Salgado 研究了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扩散问题,检验了金融关联关系在危机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文章中应用截面probit回归模型对41个新兴市场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墨西哥危机、亚洲危机以及俄罗斯危机中,关联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uiteretal构造了一个“中心-周边”模型来解释1995年发生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当中心国发生危机后,某些周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单独放弃了与中心国的汇率平价,就产生了金融危机的局部扩散。同时,产生的产业联动效应,即“存货的加速原理”和产业的“结构性震荡”发生作用,又对金融危机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市场传导机制

Kodres和Pritsker则指出,如果两国资产运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则金融危机会通过跨市场的套期保值迅速地传播。投资者在某个市场受到冲击时,会重新调整他们的证券组合,从而把冲击扩散到其它市场。Kaminsky和Reinhart提出了共同贷款人效应,认为当某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共同贷款人(某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 往往会大幅收缩与此国经济结构相似的其他国的贷款,拒绝展期或延长任何已到期限的贷款,并撤回高风险项目的资金,导致这些国家同时发生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Dasgup- ta应用均衡选择技术研究了银行同业存款交叉持有如何导致金融危机。在一些银行经营不善时,这些银行将面临超额流动性需求的冲击,如果整个市场的超额流动性供给小于超额流动性需求的差额较大,通过“外溢效应”将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危机,危机的传导是通过相互存款的提出引发整个市场的短期流动性不足而进行扩散的。Calvo,Guitlermo和Enrique G. Mendoza提出一个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内生流动性模型。在该模型中,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消息灵通的投资者接到一国经济基本状况变动的信号,受流动性冲击的影响,被迫出售他们的资产。消息不灵通者的.反应速度较慢,但最终会依据信号显示机制作出反应。流动性冲击的结果是两国的资产价格变动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Dasgup ta运用carlsson和van-Damme的方法论证了金融危机传导与不同金融机构间的资本关联机制。Kiyotaki&Moore也提出了扩散通过贷款人与企业家之间的信贷链传递,而资本关联是扩散的渠道的观点。张志波、齐中英运用VAR系统方法,提出了通过分析危机前后各国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变化、以及被传染国家对危机发源国的冲击响应的变化,来检验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新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实证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

三、金融中介传导机制

Goldfjan&Valdes从给国外提供流动资产的金融中介入手解释金融危机的扩散问题。当金融危机发生后,投资者对存款的提取,减少了金融中介的流动性,迫使金融中介机构收回给其它国家的贷款或没有能力给其它国家提供新的贷款,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危机。而Itay Goldstein&Ady Pauzner则在一个两国模型中论述了危机的扩散是由于投资组合在不同的国家间被分散化而引起的。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投资者会对其他与该国邻近或贸易联系密切国的资产进行调整,从而影响这些国家资产的稳定性。Kyle&Xiong把扩散作为财富效应的结果来描述,Schinasi&Smith在此基础上对危机扩散和投资组合分散化、杠杆等特定渠道进行分析,认为投资组合分散化和杠杆可以有效的解释危机扩散机制。Goldstein&Pauzner提出即使两国的基本面是相互独立的,每一个国家也可能遭遇自促成危机,这种危机是由代理人担心其他国家的代理人抽逃投资,而抽逃其在该国的投资所引起的,从而引起市场预期更为悲观。Calvo&Mendoza指出单个国家中收集信息的高成本可以导致理性传导。出自成本收益考虑,理性投资者也会跟随市场,使传染可能性增加。Kaminsky, Lyons&Schmukler提出了一些统计资料表明国际共同基金是金融危机扩散的主要渠道之一。Forsbes&Rigobvn提出了扩散机制区分为危机随动机制和非危机随动机制。范爱军强调了国际游资的冲击,强调游资在金融危机扩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一国为抑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国际游资就会大量涌入,迫使该国被动增加货币量,加重通货膨胀,从而引发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而且会通过金融市场中的投机运作把危机扩散到其他国家。

参考文献:

篇3:耗散结构理论解析金融危机初探

关键词:耗散结构,金融危机,金融系统,成因,启示

金融业作为一个系统, 具有其特殊的结构和运行机理。金融业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 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金融系统的内在结构以及它的运作演变规律为我们从深层次因素研究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一、“耗散结构”的定义与特征

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利高津在论文《结构、耗散和生命》中正式提出“耗散结构理论”:一个开放的系统 (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还是经济的、社会的系统) , 通过非线性作用达到远离平衡态且系统的某个参数变化达到一定临界值时, 通过涨落变化影响, 系统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 就可能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结构转变成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状态结构。这种新的有序结构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且不因外界微小的扰动而巨变。普利高津把这种结构命名为“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 系统从无序状态过渡到耗散结构应有几个必要的条件:系统必须是开放的, 即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状态, 系统中物质、能量流和热力学力的作用关系是非线性的;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并且需要不断输入能量来维持。在平衡态和近似平衡态, 涨落是一种破坏系统稳定有序的干扰, 但在远离平衡态情况下, 非线性作用使涨落放大, 而达到有序。

从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耗散结构理论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的基本规律、把必然性和偶然性重新组装到一起, 是帮助我们认识科学发展规律的有效工具。

二、金融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一) 金融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金融系统是由若干个个体和金融机构组成, 他们按照各自的预定目标进行独立决策, 为系统提供了最大的开放性。金融系统是一个与环境介质充分相交换且不平衡发展的非平衡态系统, 内外部元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竞争, 存在某些非线性动力过程, 使金融系统从最初的无序结构发展为高级的非平衡的有序结构。

(二) 金融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

金融系统中, 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存在时空矛盾和非对称性。市场主体都在进行不同的资本循环和周转, 资金的闲置和短缺都有各自的时间差, 不可能出现完全的同步和对应。同样, 资本供求在同一时点的空间层次上也往往呈现非均衡分布。此外, 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也是不平衡的, 不可能保持完全同步的增长或下降, 常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 从而造成资本价格的波动。即使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相应的均衡价格, 也只是相对的均衡而不是绝对的平衡, 并且受各种因素影响这种相对均衡不断被打破, 使系统始终处于非对称的非平衡状态。

(三) 金融系统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作为主要交易对象的资本各具特色, 其供求又受到政治、经济、技术、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使整个金融系统的运行状态受各种复杂影响力作用。这些影响因素不是以简单的叠加方式而是以非线性的交织融合方式作用于金融系统, 使系统呈现出高度的非平衡状态。

(四) 涨落对金融系统的触发和激化作用

涨落可以理解为影响金融系统的发展因素的波动变化。一般情况下, 宏观上各要素保持相对不变或变化较小, 但从微观上看涨落是经常出现的, 主要是由于系统内外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带来的随机波动。这种涨落过程一般不影响系统的稳定, 称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微涨落。当金融系统处于平衡态时, 由于系统的稳定性, 微涨落触发引起的波动不足以打破原有的秩序。但当金融系统处于某一临界点时, 微涨落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连锁效应被迅速放大, 形成宏观整体上的巨涨落, 导致系统发生突变, 由不稳定状态变为一个新的有序状态, 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解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和传导

(一) 过度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系统远离平衡态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原动力, 创新发展的目标是提供风险分散或对冲的手段, 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以确保利润。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最为快速的创新产品。

1. 证券化的影响。

大量的次级房贷被美国大批放贷机构转换成了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而且, 证券化了的住房抵押贷款, 不仅可以在国内金融市场交易, 也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流通。通过将贷款证券化, 放贷机构将贷款的风险转移了出去, 并且将回收的资金继续用于放贷, 使得放贷的规模不断扩大。最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就是资产证券化。它已成为全球各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重要业务构成和主要收入来源。因此, 证券化产品在近年来发展迅猛。一方面, 新的产品不断衍生;另一方面, 在规模上也快速增长。据统计, 住房抵押贷款中约有60%都实施了证券化, 而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中大约14%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下面我们以美国投资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来探讨证券化对金融系统结构远离平衡态的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2008年研究报告数据整理

数据显示证券化的收入成为投资银行的主要收入, 金融创新取得高效回报。但这种高度证券化缺乏严格的监管。投资银行迅速扩展业务, 使金融业呈现混合的经营状态, 结构无序扩张, 金融机构迅速膨胀逐渐使原有系统不复存在, 已从远离平衡态发展成更加远离平衡态。随后由于资本扩张速度太快, 使金融业产生严重的产能过剩, 进而造成资金链的波动。金融系统与外界环境介质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呈现不对称而脱节, 系统内在的不平衡也难以保证, 也就使系统达到一种极不稳定的临界点上。为了维持金融系统的有序和远离平衡态, 只能对某些不稳定的因子进行剔除, 因此出现了三大投资银行的破产。

2. 金融衍生品的影响。

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 其复杂程度也日益加剧。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抵押贷款公司便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进行证券化, 发行低级别的房贷支持证券, 将其出售给投资银行等风险偏好机构。投资银行再将这些低级别的MBS分割、打包、组合, 开发出众多新的金融产品, 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个人。通过这个过程, 最初的金融产品被放大成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 交易链条也被极大地延长了。图2表现了这一过程中次级贷款及相关金融衍生品的产生流程。而且, 经过多层次的证券化, 这些产品的风险变得很难识别和追踪。由于这些衍生品是建立在最初的贷款基础资产之上的, 当基础资产和交易主体出现问题后, 大量的信用风险就会沿着这条金融创新的链条逐级传导下去, 必然危及金融市场整体。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报告》整理

资料来源: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2007年研究报告

图3反映了这些金融衍生品的迅猛发展情况。从1996年开始, 美国发行的MBS主要由政府支持机构操作并一直起主导作用, 2003年拖欠的3万亿美元, 就是以政府信誉为担保的金融行为。但是从2000年开始由非政府支持机构发行的MBS一路挺进, 大幅增加。同时, 购买MBS的投资银行为担保MBS发行了新的债券CDO, 形成“MBS-CDO—购买者”的风险转移链, 金融衍生产品被滥用, 通过非线性作用, 严重影响金融系统稳定。CDS是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金融衍生品, CDS的市场规模从2001年出现到2007年迅速扩大到62万亿美元, 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4.5倍。介稳性已到临界状态, 但CDS这种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设计者、发起者和参与者投资银行却是一类既无法吸收存款而缺乏稳固的资金来源, 又不受美联储监管的金融机构。因此, 这种高风险的游戏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外部制约。

上述金融衍生品的高风险性影响金融系统, 使得系统更趋于远离平衡态。同时, 其具有的涨落因子群在非线性作用下, 形成了宏观的“巨涨落”, 并最终随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而产生金融危机。

综上所述, 金融的过度创新, 金融工具的过度衍生和高杠杆趋势, 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 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远离平衡态的程度。

(二) 道德风险的非线性作用

次级贷款的证券化和多次衍生化是一个复杂的金融创新过程。各类金融机构彼此分工且相互合作, 但显然没有哪一个金融机构对整个衍生化过程的风险控制负责。在这条衍生化链条上,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每个市场主体所追求的都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 存在着非线性作用的道德风险问题。图4就是道德风险在各个主体间的传导过程。道德风险的非线性作用, 引起整个次贷市场的风险积累和风险放大, 使得金融系统处于更加不稳定的非平衡态。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报告》

这些作为个体涨落因子的道德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类:次级抵押贷款人的道德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人的自有资产有限, 倾向于贷款买房, 并尽可能降低首付比率, 因为他们的破产成本很小。为了满足市场需要, 抵押贷款公司推出了各种低首付、零首付的贷款工具, 为道德风险的产生埋下隐患。抵押贷款公司、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由于这些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风险转移给风险偏好者或者投资者, 因此他们不再严格审核购买资产的质量, 而是为了将产品推销给下家, 把重点放在对购买产品的分割、打包、组合和证券化处理上。通过这个过程, 使得各金融机构自身承担的风险很低, 利润回报却很高。结果, 抵押贷款公司大力发展次级贷款, 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也纷纷介入, 高杠杆率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充斥着市场。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在对金融衍生品CDO的评级中, 信用评级机构不但评估风险, 而且还参与融资产品的构建过程。这样极易引发道德风险。据统计, 被评级机构支付的评级费用占评级机构收入的90%。评级机构既向产品发行方收取咨询服务费, 又对其产品进行评级, 这两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使得信用评级机构丧失了独立性, 表现为和被评级机构相互配合使用各种手段提高衍生品的评级结果。信用评级的升高引起了市场的非理性追捧, 导致道德风险的累积。另外, 评级机构的透明度很低, 他们一般不公布评级的数据来源, 也不公开核心的评级方法。信息透明度不高使市场和监管部门对评级机构的约束作用减弱, 评级机构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这些道德风险行为作为涨落因子叠加, 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连锁反应, 关联效应被迅速放大, 产生的巨涨落导致金融系统突变。

(三) 金融监管不到位使得金融系统持续远离平衡态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多头监管、空白监管和重复监管同时并存。这样的监管体系使得金融系统缺乏外部制约, 持续处于远离平衡态而趋于临界点, 加速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庞杂, 监管部门权责混乱。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 而且监管职责由多个部门负责, 如美联储 (FRB) 、财政部 (OCC) 、存款保险公司 (FDIC) 、储蓄管理局 (OTS) 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等多个机构, 进而造成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一致。一方面, 各部门权限互有重叠, 监管效率低下, 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越来越慢。另一方面, 监管盲点也屡见不鲜。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 金融创新链条中出现了大片监管的空白地带, 对创新产品和投资银行的监管更是严重缺乏。各种复杂的、高杠杆性的金融衍生产品和证券化产品没有被监管部门纳入系统的监控范围, 出现风险后, 也就没有针对性的应急手段。例如:像CDO、CDS这样的金融衍生产品, 到底由谁来管没有明确, 像投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没有要求。次贷危机爆发时, 投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仅为3%, 而国际银行业资本统一协议———巴塞尔协议要求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当投行大量从事高杠杆业务时, 监管部门仍旧沿袭以往的模式, 导致次贷危机中投资银行因为资本不充足, 抗风险性能力很弱, 大量倒闭。此外, 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恢复混业经营, 使得金融机构多种业务交叉, 证券化又将信贷、证券、保险等多个业务领域联系在一起。但是金融分业的监管体制没有进行调整, 单一领域的监管对于涉及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监管, 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来对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负责。

(四) 先低后高的利率政策和先高后低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引发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 触发和激化了金融危机

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到1%的历史最低水平, 并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2000年底美国30年固定房屋抵押贷款利率为8.1%, 到2003年降至5.8%;2001年底一年可调息抵押贷款利率为7.0%, 到2003年降至3.8%。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 还款压力降低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负债投资热潮。正是由于市场普遍预期美国房市前景一片大好, 更加刺激了美国房市, 房价从1996年到2006年飞涨了约85%, 形成巨大的泡沫。2007年初美国房地产市场房屋总价值约为21万亿美元, 其中约8万亿美元是投机的价值。

从2001年至2005年的四年中, 美国自有住房者平均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业务中提取近1万亿美元的“收益”, 作为他们日常消费开支。而由于利率的持续降低, 美国房价飞涨并没有大幅增加购房者的还款压力。从2000年到2004年, 美国购房者平均每月所需偿付的贷款额从846美元上升到876美元, 上升仅为3.5%, 远远低于美国中位房价上涨33%的上升幅度。这刺激了美国人的购房热情, 同时也使得放贷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满足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别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需求, 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应运而生。次级抵押贷款的“债务收入比”最高达到55%, 而优级贷款的平均水平仅为32%, 因此次贷风险很高。此后, 放贷机构把按揭出售给投资银行, 这些投行再把各种不同的按揭放在一起, 变成一种“有按揭支撑的证券”, 出售给国内外的金融机构, 将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房地产市场上。根据美联储2004年统计, 从1994年到2003年, 次贷增长近10倍, 年均增长高达25%, 是抵押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2006年美国发放次贷规模达到6000亿美元, 占当年发放房贷总额的21%, 优贷比例则降到36%。“次级贷款”经过包装衍生在二级市场交易流通, 总规模达到10万亿美元, 其中约有2/3在国际上流通, 涉及“次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多达2500多家, 全球有45家大银行和券商都参与进去。图5反映了1994-2006年美国次贷发放额的快速攀升。

资料来源:根据瑞士银行2007年研究报告数据整理

但是, 泡沫无限制地吹大终会破灭。从2004年6月开始, 美联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 在两年之内将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了5.25%。从2006年年中开始, 美国房市开始降温, 房地产价格出现下滑。2006年三季度到2007年7月, 美国房价下跌超过10%, 房屋销售量迅速降低, 2007年5月美国成屋待售量超过400万套,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利率升高和房价下跌使许多低收入的次级房贷家庭无法偿还贷款, 次级抵押贷款到期未付率大幅上升, 次贷危机爆发。表面上看, 次贷危机的爆发由利率升高和房价下跌引起, 实际上是美国人对住房的正常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远低于房地产市场虚拟出来的巨大的无支付能力的需求。先低后高的利率政策和先高后低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引发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 对已经处于临界点的金融系统起了激化作用, 触发了金融危机。

四、耗散结构分析金融危机的启示

(一) 必须全面认识金融创新的双刃剑作用

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 既能分散风险, 也会放大风险, 必须在趋利避害中寻求利益最大化。金融衍生品, 例如“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 ”“担保债务凭证 (CDO) ”等, 能为贷款人提供流动性和降低融资成本, 并通过重新分配, 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通过资产证券化还能有效缓解风险过度地集中于银行体系的状况。因此, 金融创新仍需要继续推动。但同时, 还应看到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不断扩散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 导致金融系统远离平衡态。金融衍生品交易实质上是一种“零和博弈”, 微观上看降低了风险, 宏观上却把风险从风险回避者转移到风险中立者或偏好者手中。风险在不同主体间分散和转移, 打破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品与原始产品以及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传统界限, 增强了系统性风险。因此, 必须把握好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提高监管水平、完善金融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金融创新。

(二) 必须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

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可以看到:一方面美国金融体系中很多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的缺失;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自然属性是逐利性, 具有风险偏好的资本倾向于投资风险大、收益回报高的金融产品, 这样就放大和扩散了风险, 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甚至对经济造成实质性伤害。因此, 应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管, 增强各种机构的透明度, 规范其运作, 加强对金融系统的外部约束, 使其运行更稳定, 才能抑制类似次贷房地产泡沫成为“巨涨落”的情况。

1. 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金融监管不力, 才使得次贷市场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所以对于金融创新, 既要在审批时严格审查, 更要在其发展过程中加强监管和指导, 如应通过相应的法规, 规定杠杆交易的上限, 避免过度利用杠杆效应。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 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 充分预见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并建立相应的监管和防范机制。

2.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从次贷危机的贷款者来看, 贷款机构不是商业银行, 而是为数众多的次贷机构。放贷者本来就知道次级债风险很高, 但是对利益的追逐以及市场占有率的压力让放贷者忽略了风险。因此, 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严防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市或股市等高风险领域而造成资产泡沫堆积。同时, 面对现今金融机构混合经营的趋势, 监管部门应改变以往的分业监管模式, 建立对金融体系的全方位监管。

3. 加强对信息披露及评级机构的监管。

及时、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发挥市场纪律对金融道德风险的约束作用。次贷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不对称。金融创新工具在投资者和所投资的原始产品之间制造了太多的分离层面, 投资者通常只是依靠评级机构的评级报告来进行投资的决策。所以, 一定要加强对信息披露及评级机构的监督管理。

(三) 要构建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金融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介稳性非常脆弱, 系统内的非线性作用影响极为复杂, 一旦某个因子被放大都可能演变成为危机。因此, 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是金融系统必需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是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金融稳健经营原则, 对系统中已经暴露或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 通过选定一系列能够反映金融风险和危机大小的专门指标, 收集整理信息, 建立相应的模型和区间进行检测, 科学分析并作出综合评估, 发现突发事件, 确定风险和危机的剧烈程度, 及早给出警示信号, 加强系统内人员的警觉意识, 为防范和化解危机提供对策建议。首先, 应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预警制度,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信息和数据的整合、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 引导理性的投资和消费, 抑制房地产业过度膨胀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过度需求。其次, 应建立个人住宅融资制度, 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体的经营机制。再次, 应完善贷款的抵押、担保制度。当抵押人超过抵押期限不能偿还贷款时, 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权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置抵押物并行使优先受偿权。从而需要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 尤其是完善对房屋使用者的安置制度和对抵押物的处置偿付制度。

五、结论

篇4: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理论思考

展。我们愿为世界经济发展继续作出积极贡献。

一、经济常识知识

1.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

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我国安排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安排4万亿元资金启动内需,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坚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经济发展粗放,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大。我们在加大力度保增长的同时,要重视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快发展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在农村贫困家庭、城镇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

4.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面对2009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政府建立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就业评估机制和就业监测机制;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就业促进法》的贯彻落实;发挥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作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我国安排4万亿元政府投资,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导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央行连续四次降息,鼓励投资,增强居民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7.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8.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和谐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扩内需、保增长,最大潜力在农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首要任务,并提出今年“三农”工作的十字方针: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明确了旨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系列措施。

9.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相结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

二、哲学常识知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实现保增长的目标。

4.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貌没有改变,能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5.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实现保增长的目标,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

6.事物的数量不变,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在事物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事物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也能促进事物性质的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主要矛盾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实现保增长的目标。

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的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

9.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仍然存在,不会因为这场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

10.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当中,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实质上是各国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一次重新分配。只要我们抓住这次危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就能在世界范围内为我国赢得更大的舞台。

11.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危机,用行动诠释2008年初“两会”时温家宝总理斩钉截铁的承诺——“事不避难,勇于承担,奋勇向前”。

12.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面对突入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国内深层次矛盾加剧呈现……外部因素的变化远远超出预料,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为此,我们必须制定完备的措施,沉着应对。

三、政治常识知识

1.实现保增长的目标,要履行国家职能

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国家要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公共服务职能和国际交往职能,调整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税制改革,发展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2.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国家机关的性质、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在执行国家职能过程中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在金融危机的困难时刻,我国高度关注民生、出台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城乡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面对各种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保证了国家的各项事业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4.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

篇5:金融危机理论

荐 1527 梁树广 原创 | 2010/6/24 21:26 | 投票

关键字:基于凯恩斯理论的视角看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效应

基于凯恩斯理论的视角看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效应

梁树广

摘要: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产业振兴政策等。从2009年的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看,这些政策是合理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在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概览的基础上,运用凯恩斯理论对我国当前采取政策及其效应进行分析,认为应对金融危机,财政政策更为有效,货币政策可以配合财政政策进行,并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凯恩斯理论;国际金融危机;政策;效应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各种复杂的局面,国内发生了冰冻、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再加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产业振兴政策等。从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看,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四个季度增长分别为6.2%、7.9%、9.1%、10.7%。从数据看,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未出现大的衰退,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表明前期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财政政策对经济回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我国这些政策方案充分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凯恩斯理论为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就是根据凯恩斯理论分析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其效应。

二、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概览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主旨是扩内需、保增长。

(一)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的采取一般是在遇到社会总需求减少或者整个国家遇到了某种灾难性事件时,如1930 年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投资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1998年我国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等。

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我国利用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如预算、税收、贴息、减费、增支、投资、国债、转移支付等若干财政政策工具组合起来一起使用,其目标是重民生、保增长、促消费。主要内容如下:

(1)扩大政府投资和优化投资结构。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投资总额将达4 万亿,重点投入领域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领域、灾区恢复重建;(2)推进税制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完善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为单边征税,降低住房交易税,免征利息所得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补助规模;(4)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重点是“三农”、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6)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资金,总额达到18亿元;安排资金19亿元,专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安排资金1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同时加大各种收费的清理力度,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7)增加国债发行量。2009年国债发行1.64万亿元,2010年计划国债发行量1.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2000亿元。

(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7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9月,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票据贴现、存款准备金、利率等,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

[1]

(1)利率政策,截止2008年年底,央行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1.89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2.16个百分点,同时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2)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自从2008年9月份以来,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17.5%下调到15.5%;(3)货币供应量政策,2009年年初,国务院提出全年M2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4)信贷政策,2008年8月初,央行调增了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8月中旬,央行又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小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9月中旬,央行决定从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进率,以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三、基于凯恩斯理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分析

凯恩斯理论主要是应对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的产物,不过此次金融危机也造成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减缓,其各国环境与当时的美国类似。可以说凯恩斯理论对于应对金融危机有一定的合理性。

凯恩斯理论主要观点是通过家颁布法律,建立经济管理机构,通过财政、金融和其他手段全面干预经济,并且认为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在经济政策主张上,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可以用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但重点还是要放在财政政策上。

凯恩斯认为之所以采取政府干预的政策,是因为有时市场不是万能的,不能带经济走出低谷。因为市场中的某些价格(如工资)具有刚性,不能根据外部经济的变化迅速变动,不能平滑地调节经济,从而使市场力量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节,政府所实施的这些稳定性政策能够很好地弥补市场力量的不足,很显然,凯恩斯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提供了一个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与思考的全新理论体系。

我国此次应对金融危机上也主要是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配合财政政策,很多时候都是在财政政策出台后,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适当出台货币政策进行平稳经济形势。我国政府通过扩大其财政支出,用公共投资来弥补私人投资之不足,增加社会公共设施的投入和生产来创造需求以弥补社会总需求的不足,通过扩大投资的途径来增加社会就业。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理论主要有三个理论:有效需求理论与就业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经济周期理论。

[3][2]

我国所采取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根据有效需求和就业理论。所谓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企业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企业会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剪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决定实际就业量,有效需求的大小决定就业水平的高低。

我国当前采取财政政策主要是根据外部需求发生了变化,如美国、欧盟等国家由于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需求迅速减少,同时国内需求也减少,再加上当前农民工、大学生失业较多的背景下,为了达到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以及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只有创造有效需求,扩大内需。因此,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一方面是加大政府投资,另一方面刺激居民消费,而且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扩大内需。

凯恩斯的第二个理论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居民的货币的需求,起因于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货币需求和收入正相关,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和利率负相关。具体可表示为: Md =L1(Y)+L2(r)其中,Md 表示货币需求, Y表示收入, r表示利率,L1(Y)表示预防动机和交易动机货币需求,L2(r)表示投机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流动偏好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大致取决于经济体系的一般经济活动和货币收入水平,对利率变动的反应不灵敏。与此不同,出于投机动机的流动偏好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对利率的变动非常敏感,会随着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我国的居民消费需求不高,居民储蓄存款额连年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居民交易动机需求较小,谨慎动机需求较大和投机动机需求较小,造成货币政策的总体效果不佳。我国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居民收入,即Y,以增加居民的交易需求,逐渐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推出各种金融市场工具,增加居民的投机需求,同时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居民的谨慎需求,从而刺激居民消费。

凯恩斯的第三个理论就是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出现一种向上向下的周期性运动,并具有明显的规则,这就是经济周期。一般经济周期经历四个阶段,即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其中繁荣和恐慌是经济周期的两个重要阶段。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所引出的实际结论是,在萧条阶段,降低利率有利于经济复苏,而仅靠纯货币的补救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重要的还是财政手段。实际上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种经济周期活动。我国经济发展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必然经历了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有的经济学家预测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是V型或者W型,实

[4]

际上就是说我国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周期。根据凯恩斯理论,要想恢复经济发展,可以重点采用财政手段,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问题。

四、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效应分析

对政策效应的科学评价一般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政策的最终目标即看国民经济各主要变量变化是否符合决策者的初衷;政策的中介目标即看其变化是否符合政策要求的方向,或者是否体现了政策意图,同时还要看各个中介目标之间是否相互配合。对当前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而言就是看国民经济变化是否朝着经济回暖的方向发展,社会需求是否被真正启动。

(一)2009年国民经济主要变量变化分析

(1)经济增长持续回升,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从当季同比增速看,经济增速在逐季加快;(2)工业生产增长强劲,企业利润不断增加。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利润25890.8亿元,同比增长7.8%。(3)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国外需求有所改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2009年全年累计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出口同比下降16%,进口同比下降11.2%,贸易顺差为1960.6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7亿美元;(4)物价全面企稳回升,房价快速上涨。CPI同比在连续下降9个月后,11月份首次转为上涨变化,12月份上涨1.9%,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0.7%;2009年3月份以来,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已经连续10个月正增长;(5)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趋势好于预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较2008年减少11万人,达到1102万人,远超过全年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6)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货币流动性增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9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1.7%。2009年货币供应量明显过度增长,四个季度分别为25.51%、28.46%、29.31%和32.4%,12月末货币流动性(M1/M2)为36.3%。(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统计局)

从以上数据看出,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企稳向好,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活跃、居民收入增加、进出口在下半年快速回升,工业生产明[5]

显恢复,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增加。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从国民经济的各主要指标中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效果较好。

(二)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1.扩大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根据凯恩斯理论,政府投资主要是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增长。扩大政府投资主要是靠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两个方面,政府投资直接形成有效需求和购买力,一方面政府投资以乘数级的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另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他们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政府投资对于当前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进行4万亿投资,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大规模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这些政府投资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增长,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在这里我们只看到扩大政府投资的积极效应,实际上政府投资有可能产生挤出效应。这是我们在现实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此次应对金融危机,由于扩大政府投资,在一些行业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这也许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的结果。所以,在实施扩大政府投资时,应注意对企业投资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其消极效应。

2.减税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的另一个主要措施是减税。由于受金融危机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减税让利成为必然的措施。我国自金融危机以来修改各种税法制度和实施了结构性减税方案。据专家预测,2009年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现就我国对各个税种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1)主体税种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负相关关系

一般来说流转税主体税种(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所以减少流转税的征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2009年起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并对企业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有很好的刺激有很大的鼓励作用,据估算增值税转型将给企业节约1500 亿到3000 亿元税收支出。目前我国实行增值税的转型,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回暖,为我国企业渡过金融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

(2)出口退税与经济增长一般呈正相关关系。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缓解纺织企业的困难,稳定出口,保障就业,我国已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并不断扩大出口退税范围和项目,如2008年 11月1日起上调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约占中国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调

整出口退税政策涉及税则号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这提高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轻企业因国际市场萎缩带来的冲击,保证了我国对外贸易不出现大的贸易逆差。

(3)所得税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

企业所得税对生产要素所可能产生的两种效应中,替代效应已逐渐起更大的作用,超过收入效应,从而总效应表现为随着企业所得税的增加而导致产出减少。2008 年起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率,标准税率由原来的33%将为25%,并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增加了更多的优惠政策,体现了公平税负的理念;同时修改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由原来的1600元,提高到2000元,调整个人买卖房地产的相关税收,进一步减轻了个人税收负担,对刺激我国国内需求具有一定的作用。

3.扩大国债发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很重要一点是扩大政府投资,而又不能增加微观主体的税负负担。而这时只能靠发行国债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增加了国债的发行量,并且允许地方发行地方债券进行融资,增加地方投资。至2007年末,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2%,低于国际公认的45%警戒线,而美国同期为71%,欧元区为67%,日本为16%,即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我国国债负担率相对较低,以往几年我国经济保持9%左右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发债空间。一般来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但目前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在0.5%左右,财政赤字率多年来一直低于欧盟3%安全警戒标准,没有超越我国综合国力的承受范围。综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财政赤字、以往国债发行规模,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扩大我国政府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效应 1.利率调整效应

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调控的是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法定存贷款利率,央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多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流动性,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通过下调利率,一方面可有效降低企业用资成本,另一方面保证银行体系有充分的流动性,能够给全社会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鼓励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央行还对商业信贷规划不再加以硬约束,可以有效释放银行资金获利,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2.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效应

[6]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货币政策力度最大,较少使用的政策,但是我国频繁使用,但其效果不大。这有可能因为我国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较高,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的信贷资金影响不大。

3.货币供应量调整效应

2008年前三季度央行抑制经济过热的货币政策,使商业银行的放贷热情受到抑制,9月份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央行虽然出台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双下调的利好政策,但对银行和投资者的信心打击很大,造成了银行的慎贷行为,使得2008年四季度贷款并未按照利率调整的幅度相应增加。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大规模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大大加强,货币供应量明显过度增长,四个季度分别为25.51%、28.46%、29.31%和32.4%,这正是商业银行大规模投放信贷造成的乘数效应增强所导致的结果。2009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货币政策发挥的作用逐步增强,在增加货币供应量层面上成功地对冲了2007-2008年上半年抑制经济过热的货币政策的时滞影响和金融危机对M2的冲。不过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流动性增加过快,与当初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初衷严重背离。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受到冲击,导致了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份的6124点暴跌至1638点,2009年上证指数持续反弹,一直在3000点左右徘徊,6个月累计涨幅超过70%。房地产市场在2009年起出现一轮井喷行情,市场成交量节节攀升,房价也开始止跌回升。这有可能是2009年,货币供应量短期内急剧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信贷资金为了快速获取利润,进入了股市和楼市等虚拟经济体,而没有很好地进入实体经济,使实体经济恢复缓慢。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推高了资产价格,形成了在未来半年内中国资产价格单边上涨预期,这对短期国际资本构成了极大的吸引力,引发外汇储备持续大量增长。这样一来,外汇占款的增长直接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进而导致流动性剧增,给宏观调控带来巨大压力。货币供给增加引起了资产价格上升风险和通胀预期,实体经济恢复不确定因素增加。

五、主要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符合凯恩斯理论,并且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率先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为我国快速平稳的渡过此次金融危机起到积极作用。我国也为世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综合各种数据以及当前的经济形势,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已经开始有恢复的迹象。

(二)建议

[7]

虽然我国采取的政策效果是良好的,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以及自然条件的特殊性,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本文提出一些建议。

(1)我国财政投资虽然取得积极效果,但是在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方面效果不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居民收入不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所以,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增加消费拉动内需,这才是长久之策。

(2)凯恩斯理论强调政府干预,但是其前提是是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但是由于我国市场仍然缺乏弹性,即IS曲线和LM曲线过于陡峭,导致私人投资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弹性不敏感,使乘数效应达不到宏观调控的初始设计的水平。这也是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如财政政策效果理想的原因之一。政府应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继续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环境。

(3)我国还存在凯恩斯理论没有涉及到的大量过剩劳动力,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城乡加起来约2000万左右,农村约有2亿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农民工约1.5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每年经济增长率在10%左右,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也就是1000万个左右,约有近1000万左右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岗位,由此可见,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凯恩斯理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政府介入解决就业问题。所以当前政府还有一大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当前大学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还是靠投资,处于投资导向阶段,同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高达50%-60%(外贸出口占GDP的百分比),所以,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外贸受到的冲击很大,我国经济内外需求失衡,使实体经济发展受到重创。一般来说,在外部经济需求扩张、国内企业赢利较好的宏观背景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部市场收缩,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这给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次机遇。

(5)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恢复阶段,实体经济还未完全恢复,而我国股市、楼市、生产资料价格等不断攀升,政府应注意加强我国4万亿投资、贷款资金和国际热钱的投向,加强信贷投放结构和监管,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使信贷投放向有效推动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倾斜,尤其要防止资产价格过度膨胀后热钱大规模外逃对经济造成的重大冲击。

参考文献:

篇6: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

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如何适时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最大限度地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化危机为机遇,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简述金融危机给企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造成的冲击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从2008年9月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国的次贷危机转化为世纪性、严峻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危机的余波正一步一步的波及到中国好多层级的企业。国内企业纷纷采取措施来抵御经济危机的到来,大部分现存的企业为了削减人力成本纷纷采取裁员或者降薪的行动。部分企业,从高级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人的所有层级其薪酬和奖金都被削减,危机时代的热门词汇就成为裁员和降薪。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直接影响到了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及价值重估,这不仅对企业结构整合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也提出了新挑战。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应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既定目标和责任,又如何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相互作用来实现来完成。在目前这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考虑的第一步是应当怎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来确保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中国企业都处在在高增长经济环境下,危机管理意识和面对经济危机来临的应对意识相对薄弱,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缺乏切实的感受和理解,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周期波动,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进行积极应对。企业要有“防患于未然”危机管理思想,一旦面临金融危机的到来,我们可以有足够的经验进行应对。

2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2.1“冒失裁员”将带来不可预估的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威胁企业内部和谐

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大多数企业采取了裁员减编缩减费用等措施,这样的做法,不但严重伤害企业声誉,还会在企业留下来的员工中引起恐慌和抗议,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从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许多隐患。大规模的裁员后,常常会出现团队整体士气低落从而导致的突发性的大规模辞职活动。大大增加劳动争议的发生量。劳动争议一旦发生,无形这中就成为了一种“内耗”,这样在实际上是增大了企业的成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大大影响员工的士气,对于遭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公司的管理者在匆忙间去招聘和培训新人,一是会产生人工成本的增加,二是新聘人员不一定能胜任岗位。这样反复盲目操作最终将影响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扰乱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因此,冒失裁员”将带来不可预估的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对于一个致力于长远发展的企业不能简单地将裁员看作是一个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手段,应谨慎对待裁员,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裁员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危害。

2.2“迅速降薪”将使企业散失凝聚力,应变剧烈降薪为合理调整薪酬结构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采取降薪做为另一重要措施。减薪容易引起员工的恐慌,这些问题处理不善,就容易引发劳动争议,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威胁到企业内部的和谐。据调查,有的企业的员工收入在危机时期平均减少了60%以上,企业通过缩减员工的各种福利、津贴和补贴的方式降低员工的薪酬,改变薪酬中工资部分的待遇。有51%的企业承认有可能取消年会及其他员工福利;有53.7%的企业削减差旅开支及娱乐费用。有47%的企业制定缩减政策按统一规定降低员工的工资,有65.4%的企业采用增加人员轮流上岗的方式减少员工的工资支出。在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大幅度降低薪酬,在危机时期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通过改变薪酬结构的方式来使企业的薪酬发放更加有效率。比如可以和员工讨论加大绩效奖金的力度,让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合理浮动薪酬,让员工去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收入。这样在组织流程再造的过程中是可取的。如果只是统一降低薪酬总量而不调整薪酬结构的方式,将打击高绩效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企

1业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反而不利于员工共同努力度过难关。可以让每个员工都制定成本降低计划,让每个项目都有指标,授权员工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这样在企业的整体预算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员工的收入也不一定有所下降。同时可以所取各种政策鼓励员工为了企业的前景而拼搏,让个人利益和企业的集体利益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也通过强有力的激励措施保证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所以说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不是忙于裁员、降薪,而是应当为了企业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选择适合自已的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2.3“培训冻结”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金融危机到来之际,许多企业,为了走出危机,节约人工成本而冻结培,培训与开发成为企业被理所当砍掉的成本。经济危机使得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装备更新提高人均产出,以此做为走出危机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管理,培训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从而通过提高人均利润使得“人均相对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和组织流程重构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如果企业在此时冻结了培训。就剥夺了自己技术创新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得不到提升,员工生产率低,产品合格率低,企业的利润就得不到增长,因此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相关新业务领域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只“节流”而不“开源”的方式将使企业在走出危机的道路上作茧自缚

保证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应对经济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在实践中,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3.1谨慎裁员,注重效率为先的人力资源动态配置

危机时期的人力资本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总量控制问题,而应以调整企业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优质人力资本存量为目标,分层分类对待。比如,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对某一类人才、某一类员工进行总量控制;而另一类人才要大量引进。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相关企业人员的流动,使企业所需的一些关键核心人才比以往经济景气的时候容易获得,因此企业可以借机采取人才置换的方法,在裁员时通过细致的岗位分析,适当削减一些非核心岗位的人员,用节省出来的人力资源资金引进一些企业急需的关键核心人才,加强核心人才储备。企业要注重以效率为核心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配置,如对企业的其职务体系进行规划,实现职务体系跟任职资格体系的有效衔接,实现人在组织之中,人与文化、人与专业、人与岗位动态的有效配置。同时,可通过实施精细化运作,强化预算管理,控制显性与隐性等两个层面的人工成本。

3.3重视培训,珍惜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的经营重点的转变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使得培训这件花钱但立足长远的事情处于尴尬境地,短期利益与长期矛盾如何平衡?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企业或个人修整的最佳时期。一方面,企业用更少的成本对员工培训,既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助于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归属感。另一方面,员工个人可以根据工作中出现的短板合理制定培训计划,以提高人力资本价值,为下阶段工作做准备。因此企业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战略调整和组织流程重构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相关新业务领域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业培训应该要求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讨论个人的培训需求,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对未来可能涉及的新的业务领域的分析制定技能和知识培训课程,采取不脱产的方式进行员工的在职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分析员工评价数据。如果企业的评价体系做不到这一点, 说明企业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需要改善这一个功能。这是关于“谁还需要培训什么”的主要信息来源。当然,也可能有时会被企业指定,为了实施新的质量或生产系统而进行全员培训。同时,在培训中可以引入员工援助计划,强化员工压力疏导。在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应该更清楚认识到,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只有留住人才,并使人才成长与发展,才能留住企业复苏的希望。

3.4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以和谐促发展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劳动关系策略应该以劳动用工的调整和劳资争议的预防为中心,完善和加强管理调控机制,化解劳资矛盾,预防劳资冲突,健全劳动规章制度,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从微观角度看,就是建立企业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企业要未雨绸缪,要构建好自己的劳动关系战略,并且制定自己的劳动关系策略,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越是危机时期,越好保证企业员工团队的士气,形成企业和员工为集体和个人的发展勇担责任,以结果为导向,追求企业长远发展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以和谐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经济危机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配套工程,做人力资源决策要跟整个公司的战略相结合。经济危机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将使企业各层面都认识到人力资源战略重要性以及人力资源对企业变革的支撑能力,强化了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强化了人力资源与企业业务的统一性,也强化了人力资源变革的管理。企业应采取合适的策略去调整自己,去应对危机的挑战和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上一篇:李宫俊的经典人生感悟语录下一篇:后唐之说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