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

2024-05-01

制约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共7篇)

篇1:制约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

制约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

县云创担保中心主任 曹树全

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政府、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融资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还在调节经济资源配置中发展主要作用,成为政府实施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县以多种所有制形式为特征的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这些企业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其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相关政策不配套,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已日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此,2002年初县政府成立了以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北京云创担保中心。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在健全组织机构、确定经营模式、单位建章建制、落实政府重点融资项目的基础上,对全县18个乡镇和县直部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情况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摸底调查,并组织业务人员到平谷、怀柔两个县的担保机构学习取经。经过调研我认为,目前制约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承受力不足

我县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不大,经营业绩不稳定,企业底子薄,无力承受过高的融资成本。而银行可能要花较高的人力物力调查,银行有时不愿“花大力气干小活儿”,使银行付出较多的费用和承担较大的风险。

2、中小企业公信力不足

由于新旧体制转型,社会整体信用程度不高,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个别企业抽逃资金、拖欠账款影响了整体的信用形象,造成了中小企业公信力不足。

3、少数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银行难以掌握企业家底,心中没数不敢放贷

中小企业具有投资少、经营灵活的特点,但也存在短期行为和害怕露富的心理障碍。例如有的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几年来生产经营良好,年年实现若干的利润,但出于种种考虑,企业的注册资本一直是十几万元,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也不过百万元,但一申请贷款往往就是二三百万元。面对这种情况,银行部门虽然了解企业的真实实力愿意提供贷款,但其自相矛盾的财务报表又难以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使得银行的决策者们难以定夺。

4、贷款担保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落实反担保措施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目前与我县合作的北京市商业银行虽然按框架协议注资额的10倍授信,但反担保的手续相当严谨,无论是土地、房产、设备都必须具有法律效能的文书,才符合贷款条件。就目前而言,凭我县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多数都不具备贷款担保条件。二是中投保公司严格要求企业完备的贷款手续,而大多数企业偏偏不具备这方面的要件,因此企业就不能获得贷款。一些企业主经常讲:“要是手续全的话就不找你们了,哪家银行都贷得到款”。同时,无论贷款多少都必须履行银行完整的融资手续,手续的繁琐让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5、反担保措施难以落实

一是很多中小企业在银行没有贷款记录,全靠自己的积累滚动发展,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除了设备外一般不具备可以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固定资产,银行无法提供信贷支持。二是部分中小企业资产存量规模小,无法向银行提供足够适当的资产担保。拿不出有效资产担保,银行由于自身规避风险的要求,即使看到某家中小企业资质好,还贷有保证,因为没有足够的反担保措施,也不予提供信贷支持。三是部分企业产权不清晰,法律手续不完备。我县中小企业多为租赁经营,或虽有土地、厂房,但多数“两证”不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有的企业转制后,土地和房产归现企业使用,但“两证”未办理转让手续或原企业“两证”就不全;有的企业土地使用采取租赁方式,企业投入资金搞厂房建设,形成了较大的固定资产,但因土地手续不完备,按现行的房地产管理政策又不能办理房产贷款抵押登记。有的企业因经济实力较弱,无钱或不愿交纳土地出让金,致使土地证、房产证均不能办理。

从我县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其他区县担保工作经验,加大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业务。

(一)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

当前,中小企业不能及时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不仅仅是银行信贷管理制度问题,其自身经营不规范,缺少银行办理贷款业务所需的审查要素,也成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此,中小企业,尤其是处在县城区域和“一大七小”工业开发区内的企业,要尽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规范会计财务及报表行为。还要通过政府督导,银行宣传和引导,有关部门加快培训搞好业务指导等手段,促进中小企业提高经营素质。

(二)按照资产登记的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资产登记政策

目前资产登记部门设立的动产和不动产登记办法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重复抵押、保障抵押债权的实现,其抵押物是直接抵给债权人的。而如今在贷款担保过程中要求资产登记是为了取得担保手续,抵押物作为一种反担保手段是抵给担保机构。对此,在主合同的认定上应变更为企业与担保机构的担保合同,而己不再是银行的借款合同。目前企业担保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抵押登记难。我认为,抵押登记是作为为抵押和抵押权人服务的一种补充手段,主要是对其合法权益和有效范围的再界定,在本质上讲是为规范抵押手段服务。作为所有权己明确的资产,登记管理应从对抵押人和抵押权人负责的愿望出发,对其资产合法性的进一步审查,以防止重复登记现象的出现。

(三)着手探索建立现代信用保证制度

以政府产业政策为导向,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证,协助其获得银行贷款,扶持和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工作。建议设立密云县中小企业联合机构,专门从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存储、分类、整理、提供和利用等。由于企业信用不仅包括企业登记、合同履行、应收应付账款、银行贷款偿还、产品质量等信息,而且包括企业经济合同纠纷、法定代表人制记录等信息。这些信息除分散在有关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外,大部分信息还没有对外开放,而且因为标准不同,部门间的信息难以共享。对此,县里应采取有效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以较低的成本初步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网。二是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遵守信用。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舆论等各种手段,在鼓励和支持守信企业的同时,加大对有意破坏信用的企业的打击和处罚力度,以此

引导中小企业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和领导

通过到平谷担保机构学习,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乡镇对所属区域的项目进行筛选。我县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能够更快的从中筛选出有竞争力的企业,应由担保中心与所属乡镇联合对中小企业进行筛选,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全面情况。二是由乡镇财政做信用担保。企业在申请贷款时由其所属乡镇的财政做担保,代偿金列入财政预算。如财政不予担保则担保中心对项目不予推荐。

同时,积极协调信用担保机构与工商、房管等部门的关系,提高这些部门对信用担保机构落实反担保措施中的抵押、质押工作的效率。积极协调信用担保机构与公、检、法等司法部门的关系,增强信用担保、反担保、再担保等合同的法律保障,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的追偿工作。

(五)进一步制定符合密云县情的贷款担保扶持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搞活担保工作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统领担保工作,总的目标是:只要法律上认可的有价值的东西,担保机构就可以考虑用其做反担保抵押物。

2、扩大担保抵押的范围

在原有的动产、不动产抵押、动产质押、经营权质押、应收款质押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的客户的实际制定新的反担保措施。如:第三方信用反担保、库存流动抵押反担保、股票质押、股权质押、期权转让、个人财产连带责任、经营权转让、设备抵押等反担保措施。

对无所有权证的企业,尤其是一些政府重点扶持企业,可采取司法公证的办法,用企业签定的承租、承包合同担保和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责任人承担无限责任、职工共同担保等,借以落实反担保措施。当然,以上这些反担保内容要与市担保公司和商业银行具体协商才能确认。

3、加大对中小企业、困难企业的扶持为度

一是对困难企业不收评审费、少收或不收担保费(只收取缴纳市担保公司的部分)。

二是对房产登记的每平方米0.3元和土地40元/500平方米累进计算法的手续费是否可以以政府的名义,不收或少收取此项费用。

篇2:制约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

农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农业税全免了,加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诸多惠农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还很长,农民收入依然过低,必须解决农民收入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农民家庭人口多、耕地少,文化素质低。当前我乡农村家庭人口普遍有4—5人,全乡农民人均耕地1.2亩,人口密集的地方甚至人均耕地不足1亩,劳动力剩余严重。同时又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成年劳动力文化90%以上在高小或初中以下,外出劳务很难找到就业机会,长期滞留在家中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

2、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滞后。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增加了一定的投入,也改善了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但抗灾能力仍然不强,今年涝灾使全乡4.7万亩农田被淹,达2万亩色收,倒塌房屋169间,涉及33个村82户,给全乡带来极大损失。另外,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没有市场经济意识,传统农业生产方 1

式浓重,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不高。

3、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一是濮范公路做为濮阳市城区联接工贸示范区的一条交通要道,承载着繁重的物流与人流运量。柳屯户部寨乡约5公里路段未拓宽改造,狭窄的路面坑洼不平的路况,成为制约户部寨乡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二是农业生产信息不灵,群众素质不高,无法把握市场的需求变化,生产属于盲目性和随意性,往往去年某种产品价格上涨,今年就一哄而上,价格一旦回落农民受损严重。

4、农民生产门路狭窄,收入来源单一和种、养殖水平低。由于农民生产意识落后,农业生产门路狭窄,不按市场的需求来生产,传统产品突出,新型高产优质产品匮泛,零星生产严重,形不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格局,由于生产单一,不成规模,同时产品加工仅局限于粗加工甚至是原产品,很难转换为经济效益。如养猪仍然是传统的熟料饲养,既加大了劳动量也增加了成本,而传统饲养方法猪仔生长又慢,加上不具规模发展,出栏猪只能供本地市场,根本无法外销,种、养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自然困难。

5、农用物资价格高,缺乏农村经纪人。近几年

来农用物资价格不断上涨,中原尿素每包都提到近百元,碳铵也在30元左右,种子价格更是趋高不下。相反农产品价格倒是一降再降,甚至低于成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由于农村缺乏经纪人,农民的生产与企业脱钩,一边产品难销,一边寻找产品,农村市场经济尚未建成。

二、今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和对策

1、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目前我乡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效益不高,是严重阻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大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粮经比重,切实做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自身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土地产出率,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2、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我乡的基本乡情,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是做好示范样板,积极组织群众参观学习,搞好现场培训工作;二是深入农村开展科

技短期培训或以会带训工作,调动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三是抓好科技带头作用,加大扶持农村科技带头人力度,树立一批科技致富典型,带动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针对我乡农村交通网络现状,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修路款,早日宽拓宽改造,柳屯至户部寨段路况,让户部寨乡充分发挥工贸示范区中心的地利优势。继续加大“村村通油路”建设力度,不仅让每一个村都能外出畅通,还要让村与村形成互连互通网络。

4、加大招商力度,按照“以工兴乡,强力招商”战略部署,要加大招商力度,想尽各种办法,利用各种关系招商,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篇3:制约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小额贷款公司,跨越式发展,主要因素,对策

小额贷款公司是广西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融资难、贷款利率刚性化、经营限制多、信用管理意识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广西小额贷款公司跨越式发展。要更好地服务好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切实有效地推动广西小额贷款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1 广西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现状

中小企业是广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2012年度广西的中小企业占全区工业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企业总产值约73.06%,利税总额约67.27%。

小额贷款公司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重要渠道和地方小微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广西小贷公司试点工作开展5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推动了地方经济和普惠金融的发展。截至2014年8月末,全区已批复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355家,注册资本279.41亿元,同比增长26.79%和47.77%;平均注册资本7 870.66亿元,同比增长16.55%,贷款余额349.33亿元,同比增长49.27%;当年累计发放贷款405.96亿元,至今累计发放贷款已突破千亿元,达到1 205.02亿元。

广西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困难,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人才、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并向国家缴纳了几十亿元的税款,为广西经济跨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广西中小企业每年缺口资金1 000多亿元,其中南宁市每年缺口资金400多亿元,目前广西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状况只能满足区内中小企业1/4的资金需求。

2 制约广西小额贷款公司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广西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为中小企业、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提供融资支持,但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制约了广西小额贷款公司跨越式发展。

2.1 限制区域经营,普惠金融难以贯彻

目前广西小额贷款公司总体上还严格禁止跨区域经营,尽管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工作办公室于2014年3月出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经营业务同城化试点方案》(桂金办发[2014]5号),规定从2014年起,在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选择部分实力较强、管理规范、经营良好、评级较高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试点,适度放宽对属地经营区域的限制,有条件的允许跨区域开展业务,但试点的公司数量有限,经营业务的范围较窄,绝大多数公司还是受区域经营的限制。限定放款区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风险,但同时也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发展空间。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初衷是服务“三农”,扶持中小企业,限制区域经营却导致区域外的农户、个体户和微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此外,依托大型企业集团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如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主发起人在全区各地具有上下游产业链,旗下的小额贷款公司想服务好自身产业链的延伸业和合作伙伴,因政策制约,其贷款、咨询服务却难以覆盖到经营区域以外的上下游企业,业务仅仅受限于本区域,客户面相对狭窄,既不能充分发挥全区业务一揽子统筹的作用,同时降低了效率和效益,滞留、积压了经营风险。

2.2 贷款利率刚性化,风险敞口难以覆盖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营,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利率在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4倍之间”。利率上限政策的制定旨在保护借款人免遭没有道德原则的贷款人盘剥,但其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真正起到有效保护借款人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起到损害借款人利益的作用:一方面,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直接或变相提高利率,借款人融资成本难以真正下降,还易滋生争议;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小额贷款利率上限规定,有可能导致小额贷款公司的收益与业务成本不匹配,最终影响消费者获得贷款的机会。小额贷款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资金放贷所获利息收入,表外收入极为有限。小贷公司操作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均较一般商业银行高,这些成本的叠加自然使其贷款利率要高于银行机构。可见,严格执行利率上限政策,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敞口难以覆盖,逐渐退出市场,客户被迫逐步回到成本更为高昂的非正规市场,结果往往是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2.3 审批手续繁琐,业务创新难以推进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小额贷款公司从筹建到开业“两上两下”需要至少历经十多道程序,手续繁琐。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经营、变更、注销中需报监管部门审批的事项共十多项,且实行区、市两级审批。严格的审批制度,不仅影响了民营资本进入小额贷款行业的激情,还对广西小额贷款公司拓宽资金及收入来源渠道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审批手续繁琐,尽管存在巨大的市场需要,但目前广西几乎所有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未曾开展委托贷款业务、同业拆借业务。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为改变其收入来源单一的局面,计划开展保险代理、票据贴现、与P2P平台合作等新业务品种,但基于能否通过审批的顾虑,迟迟不敢开展。

2.4 金融人才匮乏,市场环境难以适应

与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经验丰富,基层员工学历为本科甚至研究生的人才结构相比,广西小额贷款公司大多成立时间不久,其成员主要来自银行从业人员、信贷人员、企业财务人员、应届大学生等。从现状来看,小额贷款公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和全面的业务操作技能,很多来自大银行的从业人员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优势、劣势认识不清,缺乏从事“支农支小”的意识与经验。与商业银行相比,小额贷款公司薪酬机制和发展空间也难以与其他大中型金融机构竞争,不能起到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的作用。人员素质在短期内影响现有业务的高效开展,长期来看则制约着产品创新、风险监测管理等业务的提升,进而难以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2.5 信用管理缺乏支持,贷款风险难以排查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关事宜的通知》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实行自愿原则。广西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也是实行自愿原则,但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行征信系统的推进速度并不乐观,目前全区尚无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实现接入。没有和人行征信系统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无从快速、全面了解客户资信,因信用调查手段不足导致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聚集。

2.6 资金筹措渠道偏窄,持续盈利难以保障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及广西现有相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其中,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融资渠道窄、融资杠杆低、可贷资金不足等是广西小额贷款公司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广西全区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杠杆率只有0.5,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放大10倍、银行金融机构平均放大12.5倍相差很大,与上海、重庆等地小额贷款公司1~2倍的融资杠杆率也有很大差距。同时限制小额贷款公司选择融资银行的数量导致其实际上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这样,广西的小额贷款公司只能靠资本金放贷经营,持续盈利能力弱,资本积累慢,放贷利息高,不能很好地实现取代民间借贷和普惠低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

3 促进广西小额贷款公司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广西小额贷款公司在跨越式发展中遇到众多因素的制约,要让其更好地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而促进广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解除制约小额贷款公司的因素,方能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3.1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为“地方性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属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未得到明确,这已严重制约广西小额贷款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在规范小额贷款公司运营及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性质上不属于法律,效力上亦缺乏强制性,部分规定已不能满足进一步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需要。广西完全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抓住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先行先试”的机遇,尽快进行立法,将小额贷款公司明确定位为“地方性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使小额贷款公司在税收、融资等方面可以享受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同等的待遇,以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规范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达到普惠金融目的。

3.2 取消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问题始终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为客户服务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率高低是关键。小额贷款公司需要较高的利率水平来弥补其贷款“点多、面广、量大、额小”的特点带来的高操作成本及高风险成本。利率市场化的落实,小额贷款公司与贷款对象协商定价空间进一步扩大,这有利于提高小额贷款公司自主定价能力,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广西应顺应利率市场化的趋势,率先取消小额贷款公司利率管制,解决普惠金融供给不足问题,为推进区域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价格发现机制。

3.3 取消部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

政府对于小额贷款公司不仅要规范引导,防范金融风险,还应贯彻中央有关简政放权的精神,进一步压缩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在坚持激励约束相容原则的基础上,为小额贷款公司营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对目前的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对于不属于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如高管人员任命、向重庆金交所融资等予以取消审批。对于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除小额贷款公司准入和退出之外,其余权限一次性下放至市一级及以下监管部门。比如,同业拆借、向股东借款等经营性事项由市一级监管部门直接审批,这既符合“属地管理”原则,同时也可以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运转效率。此外,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范围推行“负面清单”式的监管制度,除现行规范性文件明令禁止的经营项目之外,允许、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在规范经营条件下,自行探索,开展能拓宽其收入来源、增加其收益率的现代金融产品业务。

3.4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吸引资本及人才

广西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财税支持力度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但与江苏、浙江等小额贷款行业发展较为迅猛的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应进一步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财税支持力度,在前期已出台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允许在税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二是执行农村金融机构3%营业税等税收政策;三是对小额贷款公司高管个人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全额予以补助;四是设立“支农支小”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五是设立促进广西互联网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对运用互联网平台拓展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予以奖励。

3.5 提供信用管理支持,减少风险敞口

加快推进小贷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没有和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无从快速、全面了解客户资信,因信用调查手段不足导致风险聚集。广西某些客户虽然在银行贷款均处于正常状态,但先后在几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且存在一边形成不良贷款一边继续获得贷款的情况。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关事宜的通知》的规定,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广西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的进度。

3.6 放宽融资限制,提供融资支持

“只贷不存”的经营模式是限制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紧箍咒。目前,广西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来自股东投资和公司的经营利润,融资额十分有限。广西应当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金融业务,为小贷公司开辟融资渠道。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多种融资业务试点,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中心或再贷款公司,鼓励行业内部拆借资金;二是放开小额贷款公司向银行融资的家数以及比例,融资银行可以达到5家,融资数额可以提高到注册资本的200%(或不予限制),是否融资、能否融资、利息高低由市场决定;三是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向股东借款,比例可以达到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的100%;四是鼓励、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业务;五是鼓励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允许小额贷款公司与投资基金对接开展业务;六是实施优先股试点,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优先股。

4 结语

广西的小额贷款公司从试点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瓶颈,离有效服务好中小企业和普惠金融的目标尚存差距。为此,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探索促进广西小额贷款公司跨越式发展的路径,以此更好地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太福.关于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跨越式发展的提案[Z].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20140519号提案,2014.

[2]肖太福.广西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Z].民建广西区委2014年重点研究课题,2014.

[3]毕春辉.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4]梁亚,于彦梅,李延生.制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因素剖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2(3).

[5]甘鸿鸣.广西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2(6).

篇4:制约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  银行  金融服务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乐山民营经济在乐山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13年以来的经济下行中,乐山民营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名企的上游企业要现款,下游企业要赊账,结算周期和应收账款周期普遍拉长,企业资金链紧绷。如何重新认识经济转型新常态下乐山民营经济,如何在支持其转型发展中化解风险,缓解资金瓶颈,捕捉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民企和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乐山银行业努力探索,取得了成效。

一、民营经济是乐山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组成

乐山民营经济占非公有制经济的94%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近年来,乐山市民营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和推动乐山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5年乐山市国内生产总值1301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10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3%。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间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六成,税收也占到六成,解决就业占7七成。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壮大经济实力的重要力量。随着民营经济涉足的产业从主要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小型制造等传统行业为主,拓展到三次产业的多个领域,并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资本和技术不断聚集提升。以民营企业为主逐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精细盐磷化工、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如碳纤维复合材料、新型专业陶瓷、化工双甘膦等,结构优化成效明显。乐山市立足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规划发展和结构导向调整,2016年乐山确立了旅游主导产业的地位,民营企业积极介入与旅游匹配的绿色产业,高新区的总部经济区,五通,犍为传统产业的低碳发展,沐川、井研的生态农业,建设全省最大的有机茶叶、有机竹笋基地。通过PPP等方式等参与打造与旅游相适应的美丽城市的“三江六岸”、“特色小镇”。在与旅游相联动的生态脱贫中展现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在新一轮的民企“参军”中,走军民融合之路。

二、乐山民营经济获得了银行业机构较好的金融支持

各银行提高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可获取性和覆盖面。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贷款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额外提高门槛,不设玻璃门弹簧门。截至2016年3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表内外授信余额103亿元,支持各类民营企业1.7万户。银行提供的融资服务方式逐渐多样化,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金融结算服务、财务顾问服务、结构化投融资业务,着手为民营企业设计债权承销业务等。辖内银行业机构中非授信业务民营企业客户数5万余户。各银行改进优化服务网点和设备,向城郊、集镇、园区延伸扎根。普及推广手机银行、电子银行等。丰富金融服务的“毛细血管”。2016年上半年,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

各银行提升了对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各银行通过制度、流程和产品创新满足民营经济的差异化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全市现有挂牌的小微支行3家,一些银行也将部分传统支行定位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除传统的“三表、三品、三流”以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客户发票、税务,POS数据,以及产业链上核心企业出具的交易数据作为客户分析的基础。积极推动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合作机制,合理分担信贷风险,推进“银税保互动”等新服务模式。乐山建行与税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纳税评级高的客户可向建行申请最高额度为200万元的纯信用“税易贷”。借助省财政和产业园区补偿金,为园区企业提供“园保贷”融资、网银循环贷等。在转贷续贷上也不断完善制度办法和IT系统。乐山商业银行主动争取并用好央行政策工具,如全省首家试点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等,至2016年上半年已累计运用专项资金77亿元,主要投向了民营经济。为降企业融资成本,农行等采取自己内部评估抵押资产、资产价值确认函等。有的银行不仅担保费率控制在2-3%以内,而且不收取保证金,抵押率提高到70~80%,对部分优质客户还可以足值贷、征信互认。招商银行一次抵押评估可以办理三个一年期贷款。中行“中银信贷工厂”通过专营机构和采用标准化流程集中审批提高效率,与海外分行协调,举办跨境交流合作会,打通国界开展业务。对企业的金融服务中,各银行减免合并收费项目共300多项。有的银行对新增收费项目公示三个月。全市一年期担保贷款的总成本一般控制在10%以内,抵押贷款8%以内,如邮储银行2016年上半年平均6.54%,相比2015的7.15%降幅较大。工行促进互联网金融服务,推动19家本地企业零门槛入驻工行融e购电商平台。国开行四川省分行自2015年起开展专项建设基金工作,以股权投资或股东借款的方式解决乐山重点领域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

各银行落实经济转型期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安全等可以整改后达标,业主有意愿,也有信心度过难关,配合银行理清理对外的负债,担保,包括民间借贷情况的,银行业机构为企业转贷、续贷,降低利率,改变还款方式,不抽贷、断贷压贷,保持企业的资金链不断裂。在监管部门的督导下,各债权银行还成立债权银行委员会,相互交流债权企业的基本信息,通报企业重大投融资活动,共同研究风险化解方案,对企业采用一致的共进退行动。

支持乐山民营企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四川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改革试验区,乐山有传统的核工业等基础。军民融合产业创新性强,技术密集,附加值高,也正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方向。乐山银行业把握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探索以老军工企业为基础建立融合发展园区的机会,针对“军转民”和“民参军”的企业不断更新服务模式,突出地方特色,给予较高的利率优惠。在符合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做好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态分析。银行监管部门完善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专项考核评估,形成了正向的激励和负向的约束。

三、对民营经济金融支持的制约因素

首先还是政策支持的问题。近年来支持民企发展的政策出台不少,但落地不到位。越往下走,政策的影响越来越低。国家和省里形成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一整套优惠政策体系,持续为企业松绑减负,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但到市县一级,要么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照搬,要么是干脆迟迟不落实。对待民营企业也缺乏政策宣传和解读,一些可操作性的政策在执行中不到位时也往往缺乏督促机制。

其次是民营企业自身存在明显短板制约融资业务。特别是有的企业公司治理不健全、股东监事风险意识弱,公司章程中权利责任等条款模糊不清。不少企业是新一轮经济上行周期发展起来的,没有经历过下行周期的冲击导致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弱。发展战略不清晰稳定,盲目扩张,绷紧资金链。不合理的企业经济结构在经济下行期业务风险不断显现。在环境过热时盲目的脱离主业的投资很快暴露出来,一些企业盲目投资资源产品初加工企业和房地产项目,业务跨度大。随资产价格的急剧下跌,又不愿果断止损导致主业资金链紧张。资产价格的下跌又导致企业的投资欲望减少,2016年上半年,乐山占总投资61%的民间投资增速仅仅0.4%,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一些中大型企业关联关系复杂,形成理不清楚的“担保网络”和“连环担保”。不少企业还涉及高息的民间借贷,往往是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导火线。科技创新投入少,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弱。据初步调查,三分之二以上的非公企业没有研发部门或固定的科研合作单位。研发投入强度低导致新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足5%。在军民融合发展中,民营企业在军工市场的合作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且有保密协议的约束,客观上影响了经营和财务透明度。

再次,对银行业机构来说,贷款等债权的违约率不断攀升,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占到不良贷款的一半,不良资产管控压力增大,内部问责和外部监管也更严厉,如有的大型银行,不良贷款的追责情况需要报总行的监察部。出于对风险、利润等指标的综合考虑,商业金融毕竟不是政策金融,各行社的授信和贷款增量下降的幅度比较大。长期以来银行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强,产品宣传主动营销力度弱,让银行自己和有金融服务需求的企业之间形成了“沟壑”。

四、对策和建议

(一)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在市县落地

民企具有天然的创新基因,国家和省级层面近年来出台了不少鼓励和支持民企发展的政策,有的配套措施还很具体,职能部门的可操作性强,但在市县一级就出现政策措施递减的情况,民企的获得感不好,一方面地方财力不足,更重要的是工作效率问题。市县一级要加快落实民间资本投资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性措施,进一步细化行业领域准入规则、标准和条件等,建立健全具有操作性的支持体系,活跃产权交易和技术交易市场,疏通民间资本进入和退出渠道。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知识产权入股和产业投资基金等领域;通过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专项政府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产业引导作用。通过实施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担保费补助、担保代偿损失补助、保险费补助等政策,健全风险共担机制。对民间投资的保护也非常重要,民间资本最关心的是辛苦投资和积累的财产或产权能否保值增值和完整安全。在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债务纠纷中,要体现司法的公正。

(二)督促民营企业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

银行自身不仅有资金优势,还有信息、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对企业的金融服务不仅在资金和结算,还要辅导和促进民营企业清晰化发展战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打造绿色健康品牌,加大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技术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银行要为企业做好总体财务策划,引导企业多维度拓宽融资渠道,除传统的银行贷款外,探索“新三板”挂牌、产业发展和风险投资基金、中小企业集合债、专项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使用。

(三)督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创新力度

突出银行机构建设的专营定位,完善符合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特点的信用评级授信制度,量身打造特色信贷产品,通过设定合理的贷款条件、期限结构和产品定价等手段强化风险防控。探索发展各类形式的担保机构,对现有的担保公司进行整合重组,依托省级政府背景的再担保公司,在新常态下探索担保的制度和方法,建立完善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增强担保公司实力。

(四)大力推动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发展集工商、税务、法院、国土、环保等部门信息于一体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多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民营企业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数字化。通过组织政银企座谈会、银企对接会、产品推介会、政策研讨会等,搭建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的沟通平台。进一步完善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扩大覆盖范围,加大奖惩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企业,维护社会信用秩序。

篇5:制约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进人市场后,正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职工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决定着企业兴衰成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里,作为基层工会工作者,根据当前基层状况,就职工干部队伍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谈谈制约企业发展和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与对策。

一、制约企业发展、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1、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形同虚设,造成职工不服气。企业改革已走向项目承包制,但由于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有个完善的过程,而基层对上级制定的制度执行也不够到位,因而,承包制的落实出现一些漏洞。如,职工的应得的劳动报酬无法及时兑现;有的单位职工资、奖金分配透明度不高;各类人员之间没有合理拉开分配档次等等,职工对此不服气。

2、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实行承包责任制,不少单位只重视物质奖励,而不重视精神鼓励,使部分职工滋长了计较报酬的不良风气。当企业经济遇到困难无奖金或低奖金时,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无法调动和发挥,直接影响到各项任务的按期完成。

3、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差,职工有怨气。有些基层领导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不思进取,起不到领导干部应有的表率作用。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不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公正地处理,而是根据领导个人的亲疏好恶来决定和解决。某些基层领导干部之间闹不团结,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使职工无所适从。有道是:领导干部强,屋脊一条梁;领导迈错步,引坏一段路。

4、职工主人翁地位得不到落实,感到憋气。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不到落实。如,重大问题及涉及到职工个人利益问题的决定,由几个或个别领导说了算。公开程序又不完善,只公开结果,事前不公开,使职工没有权利,也没有机会参与管理和决策,职工心不服、气不顺,失去了与企业同甘共苦的责任感。

二、增强企业活力,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一要认真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结合本企业(项目部)的具体实际,拟定出一套实用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要做到可操作性强,处理问题规范化、制度化、一体化,而不是因人而异;二要从基本管理工作人手,加强预算、资金、成本等基础管理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利对等的成本控制体系,结合生产经营状况,实行层层负责制,实现人人有责任、有重担、有效益、有风险的全员一体化局面。

2、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创出品牌。发展是硬道理,有发展才有市场。这就需要有良好的企业作风、良好的企业信誉,就要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就要有一支战斗力强、凝聚力强、爱拼会赢的施工队伍。在当前建筑市场面临的情况更复杂、更困难的状况下,第一,要鼓励职工把拿到手的工程做好、做精,做出成绩,创出品牌,创出效益。如果我们不从严管理又怎么能有效益?怎能求发展?怎能让企业充满活力去迎接各种挑战。第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上讲,效益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就不能发展,也就没有了活力。这些道理要在职工中大力宣传,以此激励职工用实际行动发挥出潜在的工作主动性,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3、坚持两手抓,发挥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优势,调动职工积极性。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应有物质文明建设的目标,同时也应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要建立“一岗两责”,即各级干部在建立经济工作责任制的同时,也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及时掌握职工在施工生产中的思想变化规律,把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要保持日常教育的经常性和连续性,要因地制宜结合施工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企业精神的教育及市场经济知识教育;第三,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在生产中有贡献的人员,既要给予物质奖励,也要注重精神鼓励,及时表彰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示范,让广大职工感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4、领导办事公正,鼓励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企业。作为一个领导,办事公平、公正是赢得人心的一个重要因素。领导处理的每一个问题,职工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心中都有一杆天平,在不时地衡量着、评判着。如果领导不是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而是根据亲疏好恶来处理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号召力。“清生廉、廉生威”,这就要求领导者不断地提高自身政策水平与领导素质,激励广大职工来参政议政,在内部形成公开办事制度,努力做到,(一)人事制度公开。如果人事制度透明度不高,极易导致职工不服气,严重挫伤职工积极性。只有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使所有职工在平等条件下公平竞争,以贡献论英雄,凭业绩比优劣,才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样上来的干部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信、行动有人跟;(二)分配公平。分配公平不仅仅是做到分配制度、政策、方案公开,而且更重要的是分配预案公开、结果公开,让职工心服口服;(三)决策公开。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发展目标要经过广大职工认真研究、讨论,鼓励职工参与,这是实行民主管理、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办法,同时也是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让职工真正感受到自己在企业的民主权利得到尊重,从而激发职工们将潜在的积极性转化为现实的积极性。

篇6:制约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

1 现状与问题

1.1 基本情况

近年来, 在省市植保部门的大力推进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盐都区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 主要表现为:服务组织数量逐年增加。截止2013年底, 盐都区有专业化防治组织63个, 比上年新增8个, 其中经工商、民政登记注册的植保专业合作社24个, 比上年新增3个。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目前, 盐都区从业人员3167人, 其中持证上岗数398人, 较上年新增108人。装备数量不断增加。拥有各式喷雾药械2973台, 比上年增加153台, 其中大中型药械43台, 新增4台。作业能力明显提升。盐都区专业化服务组织日作业面积达3800hm2。2013年, 盐都区建立1个666.67hm2、4个333.33hm2全承包示范区, 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累计面积13.152万hm2次, 稻麦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治覆盖率平均57.4%, 其中小麦56.2%, 水稻58.5%。

1.2 运行模式

1.2.1 全程承包防治

植保专业社与农户签订病虫防治合同, 明确防治目标, 农户一次性交纳防治承包费用, 合作社负责农户某作物整个生长季节的病虫害防治。如大冈镇好兄弟植保专业合作社, 2013年稻麦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1420hm2, 其中水稻全承包面积620hm2。

1.2.2 代防代治

即根据农户临时性防治需求提供防治专业服务。在病虫害防治适期, 由农作物病虫防治组织传递信息, 做好宣传,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机动喷雾器, 农户在市场上自己购药或机手带药农户购买, 由专防队员实施防治作业, 代防代治防治费用由需防农户交纳, 一般收服务费5~7元/667m2。

1.2.3 集体统防统治

即在粮棉高产增效万亩片, 于病虫防治适期统一组织开展病虫统防统治。通过统一采购农药, 统一时间, 由专业化防治队统一开展防治, 由项目实施单位和农户共同承担相关费用。

1.3 主要成效

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及缺少劳力家庭的后顾之忧;提高了防治效果, 专业防治田与农民自防田相比, 对路农药使用率达100%, 防效平均提高11.67%;降低了防治成本, 在水稻病虫防治中实行专业化防治比农民自防平均减少农药防治1.64次, 平均节约农药、用工成本25元/667m2;加快了新型植保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减少了农药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 保护了生态环境, 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1.4 存在问题

1.4.1 组织数量少

目前, 盐都区经工商登记的合作社仅24个, 远远低于省市要求, 尚有张庄、盐龙、新区、冈中、北蒋、滨湖、北龙港等7个街道没有经工商登记注册的服务组织。

1.4.2 组织规模小

除好兄弟、宏彬等几个植保专业合作社外, 其余组织在硬件投入及人员配备上都达不到省“五有”的要求, 日服务能力在33.33hm2以下, 服务以代治为主, 开展全承包服务的组织较少, 进行合同管理的更少。

1.4.3 管理滞后

部分组织机构虚设, 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无专门管理人员、无管理制度与财务制度、成员管理不规范、档案不完备等。

1.4.4 无认定标准

社会化服务组织认定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服务规范未出台;从业人员劳动保护、安全防护、人身保险等无标准;服务双方遇到纠纷时没有评价依据。

2 制约因素

2.1 效益低

因大部分合作社牵头人管理能力不适应大面积全承包服务需要, 损耗大、效益低, 甚至亏本。据对4个合作社5个机防队重点调查, 水稻全承包收150元/667m2服务费, 平均共进行防治8.2次, 支出药剂成本67.6元, 用工工资45.1元, 机械成本10.5元, 管理成本4元, 合计支出127.3元, 毛利润22.7元, 与农药销售商零售利润差不多。如果算房租、财务成本、合作社基本没有利润甚至亏损。好兄弟合作社丰乐机防队、永益合作社界河机防队2013年就亏本。

2.2 风险大

2.2.1 安全风险

现有机手以老人、妇女为主, 身体素质较差, 水稻打药高峰期大多处在高温时期, 长时间连续打药, 稍不注意就可能中毒。

2.2.2 防效风险

好兄弟植保合作社丰乐机防队, 在2013年水稻全承包服务时, 遇个别农户因播种量高, 田间纹枯病大发生, 与正常密度田块比, 防治效果下降, 农户认为是稻飞虱为害, 要求机防队加大对后期稻飞虱的防治, 多用药1次。永益合作社界河机防队在防治三代稻纵卷叶螟时, 防效差的田块补治了1次。

2.2.3 经济风险

好兄弟合作社戴伙机防队今年承包33.33hm2水稻病虫防治, 收服务费1.3万元, 另有6.2万元由村委会担保, 少数农户因少报面积或密度过高造成纹枯病防治效果不好, 导致余款收不回。永益合作社界河机防队也存在少数农户不交服务费现象。

2.3 装备差

2.3.1 自动程度差

目前, 打药机械仍以肩背手拉为主, 劳动强度大, 防治效率低, 防治质量无保证。

2.3.2 机械质量差

据了解, 好兄弟、宏彬两合作社2010~2011年购买的11台手推式喷药机目前只有2台能用。机械损坏不但增加了维修成本, 浪费人力, 还严重影响防治进度, 影响防治效果。

2.3.3 维修难

乡镇无专业维修点, 机械坏了要到盐城买配件, 找人维修。

2.3.4 成本高

大冈好兄弟合作社2012年添置、更换、维修机械的费用达到43380元, 折10.5元/667m2。

2.4 留人难

2.4.1 收入低

大部分农户农田面积小, 田块零碎不连片, 服务效率低, 1人1d的服务面积1.33hm2左右, 一个虫期最多服务3.33~4hm2, 每天纯收益70元左右, 与承担的责任、付出的劳动强度极不成比例。同时, 由于病虫害防治有其特殊性, 每年就那么几次, 机手虽专业但不能成为职业, 大部分时间机械闲置没活干。

2.4.2 工作苦

大热天机手要背30kg的机械在水田中作业7~8h, 一般人吃不消, 青壮年不愿意干。

2.4.3 不安全

由于经常和农药打交道, 安全没保障, 不如外出打工。因此, 目前机手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妇女较多, 人员也不稳定, 发展后劲差。

2.5 矛盾多

农户少报面积现象普遍, 核实难度大, 遇到病虫大发生时田块间防效差别大, 纠纷多;少数群众比较挑剔, 不能有一点小毛病, 导致有的机防队打药次数比其他农民还多, 为降低成本, 机防队只能选择普通药剂;有的农户想得到服务, 又不愿意交费。有的农户怕交了钱得不到按时服务, 或怕防效不好。

3 对策建议

3.1 强化行政推动, 构建服务网络

农作物病虫害属自然灾害范畴,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适应现阶段农业农村生产实际, 提高防灾、减灾效果的重要措施, 不仅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 而且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组织+技术”的社会化服务行为, 是农村社会化服务重点内容之一, 发展初期政府除进行政策扶持外, 针对性地引导和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是关键。政府除要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考核措施外, 在购机、用工、保险、燃油、药剂、培训、宣传等方面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乡镇政府更要主动作为, 结合联耕联种, 制定具体推进措施, 同时明确村委会及村级综合服务社的责任, 在规定时间成立植保专业化防治合作社或防治专业队, 通过3~5a努力, 构建起覆盖盐都区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网络。

3.2 加快土地流转, 统一作物布局

当前土地分散种植的模式, 不仅田块零碎, 不利于大机作业, 同时由于每户种植作物品种不统一、栽培方式不统一、生育期不统一, 不利于搞统防统治, 严重影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通过流转, 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集中, 实现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 有利于统一作物布局, 有利于病虫害综合防治, 也有利于大型喷药机械作业, 对推广植保专业化防治必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加速药械更新, 提高防治效率

加大植保新药械购买的补贴力度, 将机载大型植保机械等先进植保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鼓励合作社投资购买先进植保机械, 提高防治效率。在各镇建立植保机械定点维修点, 方便合作社和农民进行维修。强制淘汰老式低效、跑冒漏滴手动喷雾器, 可采取以旧换新等形式调动农民更新植保机械积极性, 提高高性能新式喷药器械的普及速度。

3.4 推进农资连锁, 提高用药档次

借鉴苏南等先进地区做法, 组建区级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站, 严格按照招标采购程序, 选择优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 零差价配送到各连锁网点, 供应给农民, 提高高效优质药剂的普及率, 减少用药次数和农药污染,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利润实行政府补贴。

3.5 加强培训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合作社使用的农药品种必须是优质对路的药剂品种, 原则上为省市区植保站推荐品种, 有条件的机防队可由区站统一配供。加强机手的录用和培训工作, 从事植保专业化防治的弥雾机手必须身强体壮, 身体健康, 上岗前必须进行职业道德、病虫防治技术、安全用药知识、机械操作和维修等方面的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规范服务行为。合作社实行全程承包服务的, 必须与农户签订规范的承包协议。出现药害造成经济损失或未达约定防效的, 应由责任人和机防队赔偿实际损失。建立防治标准、效果评价制度和收费管理制度, 农业部门需制定统一的最低防效及农户的投诉处理程序和统一的最高收费标准, 使服务双方遇到纠纷时有一个公正的协商解决依据。

摘要:通过对植保专业合作社专题调研, 总结了近几年盐都区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重点分析了制约植保专业化服务发展5大主要因素, 分别为效益低、风险大、装备差、留人难、矛盾多等, 并提出了强化行政推动、加快土地流转、加速药械更新、推进农资连锁、加强培训管理等5条对策和建议。

篇7:制约我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

摘 要:为解决政府资金短缺、建设和运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广泛采用世界上较为流行的公私合作(PPP)模式进行项目运作。本文对中小企业参与PPP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其中,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参与PPP的突破口。

关键词:PPP;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4-0073-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4.13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加大,而国家的财政投资己经难以承受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更大压力。政府发起的项目大多数属于既有公益性又有盈利性的准经营性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调动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政府主导下中小企业的广泛参与,从而改变单纯依靠财政的投融资模式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一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它通过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有效促进政府与私人部门的结合,公私双方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得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社会福利的最大化[1]。PPP的基础是授予特许经营权,其特征为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是公私双方有效结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这样有效提高了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供给效率。PPP机制起到政府投资“引玉”之砖的作用,一方面为PPP基础设施投资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吸引了其他类型投资者,如通过发行债券,既达到了政策目的又收获了经济效益。加强中小企业参与PPP的发展能力,将达到PPP项目自身与中小企业“共赢”目的。

二、我国PPP项目的发展现状

这几年政府十分重视PPP项目的推进,2014年PPP模式在我国首次出现在财政预算报告中,从此进入发展迅速,各地PPP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财政部于2014年12月公布了30个PPP示范项目,总投资约1800亿元。2015年5月,发改委专门开设了PPP项目库专栏,公开发布的PPP项目共计1043个,总投资约1.97万亿。根据财政部2015年4月印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简称《论证指引》)规定,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所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不超过10%。根据2016年两会公布的预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为14.6万亿元,10%即1.46万亿,即使按照政府和社会资本对半出的保守比例计算,2015年新设PPP项目也可达3万亿[2]。

受政策驱动,PPP项目近日如雨后春笋般加速披露。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2015年5月,就有河北、陕西等多个省份相继推出PPP示范项目清单,投资额分别为1330亿元和1536亿元。在此之前,福建、安徽、湖南等多个省份均已发布PPP示范项目,总投资超万亿元。截至2015年6月末,全国已有25个省份公布了PPP项目推介计划,投资总额近4万亿[3]。

尽管PPP模式被政府予以厚望,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其目前由于实际签约率过低而备受争议。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在新闻发布会上自言,全国各省公布的PPP项目中只有10 ~20%签订了合同。这意味着大多数的PPP项目最终未能实现。

三、中小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制约因素

(一)项目层面

1.PPP项目实施流程复杂

PPP项目的实施方案从正式审批到实际签约,一般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周期,有可能几年也有可能十几年,其过程大致为:项目锁定、项目的考察论证、PPP实施方案的制定、VF评价、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的论证、项目的入库、談判等。由于PPP项目的投资较大,可行性研究的时间以及实施的流程较长,从2014年8月至今,PPP项目的推介时间也才只有一年多,所以社会资本还难以在短期内有效参与政府推出的PPP项目。

2.PPP项目的投资收益难以有效吸引社会资本

像PPP项目这样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项目所需的建设资金十分巨大,PPP项目公司成立后需要大量从社会融资,且社会资本的融资成本仍然比较高[4]。较高的融资成本对比项目投资的低收益,已经成为社会资本投资PPP项目的拦路虎。因此,PPP项目难以有效的吸引社会资本。据测算,对社会资本方来说若一个投资项目收益率低于12%,就很难具有吸引力。如济青高铁PPP项目,为社会资本设定的收益率为不高于8%,邮政储蓄银行的中标收益率仅为6.69%。

3.定价问题是PPP项目推进的死结

PPP模式的收费来源有三种,即政府买单、用户付费以及“使用费+政府补贴”。事实上,地方政府的支付意愿不高,许多地方政府现在财务状况都非常紧张,如污水处理行业,如果一个更高层次的环保评估比较严格,他们愿意支付排污达标费的意愿会更强,但如果评估不严格,财政就会重新考虑资金安排的顺序。在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易于失信的大环境下,只有国企敢于长期投入巨资。但这样的PPP就失去了初衷,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二)政府层面

1.地方政府对PPP模式的内涵认识不足

大部分政府部门将PPP模式理解为一种融资模式,推出了一大批PPP项目来赶时间,只是为了解决政府投资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这违背了PPP模式的实质。 PPP模式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方式,即使在PPP模式应用最成熟的英国,也只占公共产品和服务支出的22%。韩国明确规定,PPP项目不得超过公共产品项目的10%。故政府部门过于扩大PPP的融资功能而对其过度追捧是不可取的。

2.缺乏契约精神和规范意识

政府违约,在过往PPP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已不再是小概率事件。据调查,在采用PPP模式比较多的污水处理行业,全国大部分地方政府按月足额支付污水处理费的很少,如果政府拖延缴费时间太长,企业运营就会出现难题。违约的例子很多,情况也是五花八门。如政府没有认识到PPP的复杂性,草率启动项目,项目完成之后到了付钱的时候最后拿不出钱,民资只能自己承担损失,这是政府违约的情况。还有的投资人根本没钱,跟政府关系好或者用欺骗政府的手段拿到项目,然后跟政府借钱,让政府出钱。目前,有些投资者和政府官员通过协商建立一个合资公司,该公司未经公开招标,直接做一些由政府发起的项目,这种行为毫无疑问损害了市场竞争机制。用这种类型的合资公司做PPP项目时的成本更高,比传统体制更浪费[5]。

有些企业为了防止政府违约带来的损失,就会想办法把其他方面的利益移到这里,从中牟取暴利,这就把PPP扭曲成了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改变了它低风险的本质。

(三)中小企业层面

1.我国中小企业一直存在着“融资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4200万户,占企业总量99%以上,83%以上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9年,倒闭原因85%以上因融资难;金融危机中企业倒闭原因85%以上也是由于资金链断裂、融资难[6]。

2.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这直接导致了产品的质量差,消耗资源严重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严重,一些乡镇中小企业基本上仍属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无力进行技术改造及开发。除此以外,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费和折旧提取比例都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甚至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根本就不进行提取,也就难以涉及到技术开发和创新。政府政策、市场环境、企业素质和企业经济实力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3.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

首先,中小企业管理环节薄弱。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五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制定了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可以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使得所有员工各司其职,有效的提高工作积极性及效率。目前管理能力不强己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7]。其次,中小企业缺乏现代管理方法。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大多采取经验管理的方式,并且在很多中小企业存在较强的裙带关系,一些管理者的亲戚朋友参与了企业管理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其中大部分人还处于比较重要的岗位,缺乏技能和工作态度,这一部分人会严重影响工厂正常秩序以及员工工作积极性。

(四)法制层面

没有具体的法律保护,没有成熟的规范和合同是中国推进PPP的重大挑战。民营企业与当地政府在合作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不敢贸然参与项目。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会给PPP模式的“落地”带来障碍。虽然财政部在推进,但整个环境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包括法律法规、标准、合同等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并且目前的经济形势也不太乐观[8]。所以民营资本的观望态度使得PPP项目估计到最后还是让一些国有企业去做。如果80个项目,10%是由民企所主导的,PPP才可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四、中小企业参与PPP模式国际先进经验借鉴——新加坡公私共同创新合作的平台运作方式

关于PPP模式能否拉动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及升级有不一样的理解和实践值得我国政府借鉴。Public-Private Co-Innovation Partnership(公私联合创新合作)是新加坡政府为了市政建设等技术性解决方案而专门设立的合作平台。在公司联合创新合作这个平台上,政府和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有效结合并按一定的程序合作孵化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创新产品,成功的案例将进行进一步商业化推广和运营。新加坡政府意识到在城市运行管理中,政府有许多技术上的挑战和需求,但这些都难以通过政府的自身得以实现,而社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正好可以弥补政府的不足。新加坡政府部门通过该平台向社会企业发布大量的技术要求,若社会企业有兴趣则可以申请与政府在产品设计或解决方案方面进行合作。这一举措一方面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创新创业的机会。中小企业的技术解决方案或创新项目,一旦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便能够进行批量采购或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政府通过公私联合创新合作这个平台对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资助他们进行开发及测试。若开发和测试结果一切顺利,政府将成为这些技术解决方案和创新产品的第一个用户,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商机。政府和中小企业合作是一个共赢的过程,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政府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从新加坡PPP模式的案例上可以看出,这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既可以通过一个投资200亿,25年水处理项目的操作来实现,也可由市政府采购道路噪声污染监测解决方案来实现。技术创新的伙伴关系可以成为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若我们的政府可以建立这样的政策空间,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政策,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和创业,会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在PPP市场“下半场”实现逆袭[9]。

五、促进中小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对策建议

(一)项目建设

PPP模式涉及法律、金融、财务、风险管理等众多领域,有些项目甚至还涉及政治问题,因此需要很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的复合型人才。PPP模式在我国发展不过几年,尚属新生事物,运行时间较短,人才储备方面很是缺乏。因此,目前我国加强PPP管理能力建设的重点是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定价机制方面, 应采取“弹性定价”,动态调整的定价,或者政府补贴机制,这样形成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风险分担是PPP模式的核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是要严格遵循风险分担的三大原则:一是由对风险最能应对、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相应风险;二是承担的风险程度与所得的回报相匹配;三是承担的风险具有上限。尤其是第一条原则至关重要[10],按照此原则,建设、经营等活动的市场风险,由私人部门所承担,政府部门不能对此类风险进行兜底。超出私人部门控制范围的法律、利率等风险则应主要由政府公共部门承担,对于不可抗力风险,由公私双方平等协商共同分担。其次是要建立风险分担的动态管理机制。

(二)政府建设

首先,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树立长远意识。在PPP实施过程中,政府的责任主要是调节社会资本的盈利空间,既要考虑保持项目回报率的吸引力,又要考虑PPP项目投资带有公益性,投资回报率不能过高。政府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制定战略规划上,放到公共服务价格、质量的监督上。在PPP模式下,政府部门需要树立长远意识,不仅要算好眼前帐,更要从长远的角度來看待当前项目的投入和产出。其次,应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PPP模式下,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都由私人部门进行负责,同时也承担这部分的风险和责任。对这些方面的工作,政府应树立起符合市场要求的契约精神,不随便对私人部门进行干预。政府则应由过去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转变为项目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三)中小企业层面

1.选择合适的行业参与PPP

基础设施项目流程过于复杂,周期长,较不适宜中小企业参与,应鼓励中小企业投资运营农业、农民合作社、生态项目建设、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和文化设施等行业。

2.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的突破口

事实上,资本市场融资、项目长周期管理运营和政治法律风险都不是中小型企业所擅长的。如果以此对待PPP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几乎没有什么生存空间,但PPP市场还有一个重要的竞争维度,那就是创新。PPP市场的创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金融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11]。在金融创新和管理创新上,虽然中小企业很难参与,但大量的优质民营上市或非上市企业可以参与;而对于技术创新,中小型乃至创业型企业在PPP市场上可以大有所为,但需要国家创造一定的制度空间并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

(责任编辑:于明)

参考文献:

[1]柯永建.中国PPP项目风险公平分担[D].北京:清华大学,2010.

[2]王舒.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研究[D].成都:重庆交通大学,2012.

[3]陈帆甲.基于契约关系的PPP项目治理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4]李秀辉,张世英.PPP: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2):51-54

[5]李永强,苏振民.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分析[J].经济师,2005(9):245-249.

[6]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报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7]郭田勇.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03(11).

[8]丁芸.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8):24-27.

[9]王保乾.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分析[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8).

[10]唐兴,霖周军.公私合作制(PPP)可行性: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的分析[J].学术研究,2009(2):60-65.

上一篇:新pep六年级上册教案下一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自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