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024-04-20

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通用9篇)

篇1: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围绕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分析了通州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其他地区进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作 者:赵起越 孔庆媛 陆建军 王罡 作者单位:赵起越(北京市通州区环境保护局,北京,101101;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100044)

孔庆媛,陆建军,王罡(北京市通州区环境保护局,北京,101101)

刊 名:农业环境与发展英文刊名: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26(6)分类号:X3关键词:通州区 生态示范区 可持续发展

篇2: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联系密切,构建“和谐工商”也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但从现实分析看,目前,构建“和谐工商”在外部和内部环境上都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亟待解决。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当前制约构建“和谐工商”的外部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表现为“四个程度不高”:

一是支持程度不高。当前一些地方把改善发展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头等大事,片面地把行政执法、市场监管与优化经济环境对立起来,给工商机关行使职权带来了困难。同时,工商机关的一些基层单位对地方经济发展,不能主动建言献策,因此,很难得到支持和帮助。工商机关虽然实行了省以下垂直管理,但由于现行管理体制深层次问题的影响,没有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是难以想象的。

二是信任程度不高。长期以来多数群众把“执法”看成仅仅是司法机关的事,只有执行刑事法律才是执法,而把工商部门的行政执法排除在外。认识上的这种偏颇,使得基层执法得不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行为上表现为对执法活动不配合,甚至百般阻挠,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增加了工商执法的难度。

三是融洽程度不高。法律法规上的瑕疵和一些授权、收权因素,给工商执法形成了障碍。特别是由于工商部门管理体制的原因,目前仍然是监管与收费并行,在监管和收费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化解矛盾,会使我们的监管和收费成为众矢之的,就难以建立起融洽的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

四是配合程度不高。行政执法机关之间协调制度缺乏,配合问题

1长期得不到理顺,好事争着管、责任相互推,削弱了执法效果。由于种种原因,工商部门与司法机关的协调机制亦不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商执法效力。

解决外部制约因素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式是化解矛盾。因此,要解决影响构建“和谐工商”的外部制约因素,应按照省局“两个离不开”的指导思想和“四个不变”的要求,建立起构建“和谐工商”外部新环境的评价标准,即:各级党委政府对工商工作高度信任;广大群众热情支持工商执法;企业和业户自觉接受管理;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形成执法合力。围绕这一目标,应在“五个主动”上下功夫。

一是主动协调。自觉把工商工作臵于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并做到与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合拍合辙。在日常工作中,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多请示,多汇报,注意利用不同场合和途径向党委政府介绍工商系统的财政体制、职能任务和服务发展的具体措施及成效。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应积极建言献策,出实招,用真劲,以此赢得地方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二是主动承担。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为党委政府分忧,主动承担经济社会发展中与工商行政管理相关的急、难、险、重任务,确保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顶上去。这样,既能体现工商部门主动承担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又能彰显工商部门执政为民的形象。

三是主动宣传。宣传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当今社会宣传媒体形式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开办类似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假维权等形式的专栏,宣传工商法律法规和工作职能,提供政策和法律服务。从而在舆论环境上,征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为履行工商职能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是主动接受监督。工商系统职能多,涉及面广,是监督单位比

较关注的部门。被动接受监督是越监督越被动,越被动监督就越多。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应积极与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检察等有权监督单位联系,主动征求意见,改进薄弱环节。另外,还要认真承办信访、纠风办等部门转来的信访件,及时做好解释和答复工作,加强沟通联系。通过主动接受监督,及时纠正我们自身难以发现的苗头性问题,这样既融洽了关系,也促进了工作上台阶。

五是主动配合。积极与各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协作,充分借助各种执法手段和资源,促进市场监管执法职能到位。重点是作到“四个联合”,即:从思想上联合,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协同作战的自觉性;从行动上联合,在执法工作中准确定位,当主角时牵好头,当配角时配合好;从职能上联合,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特长,提高整体工作效能;从舆论上联合,通过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销毁假劣商品等活动,共同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当前制约构建“和谐工商”的内部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表现为“一大三低”:

“一大”是反映在管理体制上的压力大。工商系统垂直以后,领导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工商系统目前以收费保吃饭的财政体制,使得工商部门与地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已经成为不和谐的因素。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抓监管、促收入、保吃饭的压力就更大。

“三低”是反映在运行机制上的管理者的能力较低、管理的手段方法较低、管理的效率较低。具体是:

管理者能力低的表现:一是管理的理念不清晰。无法跳出旧的管理理念,不能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把“法”理解为“罚”,对执法的意义和目的认识模糊,仍然有很重的“人治”意识,直接影响了执法效果。二是管理者的素质亟待提高。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部

分工商执法人员的理论素养、文化知识层次、业务技能的起点还相对较低,无法应对新的监管形势的需要,导致出现“怕管”、“乱管”、“管不深”、“管不透”等现象和问题,从而降低了工商执法的权威。

管理手段和方法低的表现:一是监管手段不科学,造成由突击运动管理向日常性管理转变不适应,重力度、突击查处式的管理,造成了成果难以巩固,违法行为屡禁不止,难以取得市场监管的实效。二是监管的方法不力,使得市场监管由专业性向综合性监管转变不适应,难以形成执法合力。在监管中表现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分而治之”,形成了一种专业执法无法查处另一种违法现象的尴尬局面。同时,在宏观上也造成了工商执法人员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弱化了监管力度。

管理效率低的表现:一是科技含量不足。面对众多的市场违法行为,目前一些基层工商所的监管手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作业和经验判断的水平上,其装备的电子化、机械化水平明显偏低,造成执法与管理的效率低下。二是监管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对监管和执法工作缺乏评价标准,导致出现了职责不清、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服务意识淡薄现象。三是权事边界不清晰。造成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转变不适应,监管缺乏主动性、预见性,使得像“电视购物”、“无店铺交易”、“网上交易”基本上很少介入,由此留下了监管空白。

解决内部制约因素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要解决影响 构建“和谐工商”的内部制约因素,应按照省局提出的“建设和谐工商,展示良好形象”的要求,建立起构建和谐工商内部新环境的评价标准,即: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积极营造和谐发展、和谐竞争、和谐市场、和谐消费、和谐执法、和谐人文六大环境。围绕这一目标,应在“四个破解”上下功夫。

一是破解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矛盾,用“有为”实现

“有位”。目前,在财务管理体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体制下,在国家压缩行政收费项目,减轻群众负担步步深入实施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的困难压力比较大,但服务发展的观念不能动摇,一方面,要积极作为,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防止单纯追求部门利益,妨碍大局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靠作为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尽快解决工商行政管理经费保障纳入财政统筹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防止矛盾“上交”克服消极等待思想,抓住机遇,坚持依法收费,减少跑冒滴漏,集中有限资金,把钱花到刀刃上,在保证工资发放的前提下,搞好工商所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商所的执法装备,确保经费保障纳入财政统筹以后,不增加财政负担不起的经费开支,更加游刃有余地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二是破解日益繁重的监管工作与加强能力建设的矛盾,始终抓好能力建设。目前,工商机关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人民群众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工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能力建设就更加重要和迫切。首先,要突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同时,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和影响广大干部职工。其次,要加快构建适应工商行政管理实际需要的人才梯次结构。通过加强对现有干部职工的全员培训和实践锻炼,以及通过加快人才引进等措施,使我们这支队伍既要有一定实践经验,精于理论知识研究的专家型人才,又要有一大批灵活理解运用法律法规,遇到疑难案件能够顺利攻克的实践型人才。

三是破解执法机制方式与形势发展需要的矛盾,靠改革创新提升监管水平。垂直管理体制下,工商部门应肩负起社会主义大市场全面监管的任务,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迅速转变观念,清除执法壁垒,构造良好有制的执法社会环境。要在强化全局意识,确保政令畅通的前提下坚持 “大工商”与“大市场”的统一,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着力改革不适应、不利于树立统一、独立执法权威的管理

方式,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要坚持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把管理活动与市场整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不但要在微观上执法,更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市场运行规律,监督调控市场运行秩序。要坚持职能定位与职能到位的统一。区分法定职能和非法定职能,做到非法定职能交由政府相关部门去做,把充足的精力用到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中,将静态的事后管理转向现代化的动态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系统化管理。

四是破解服务层次质量低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以行政高效来树立全新形象。一方面要坚持以有利于发展的理念为出发点。通过简政放权,降低门槛来支持发展;通过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来支持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目标引导发展。要从结构上“导航”,立足国家大政方针和产业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引导业主向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型产业和行业渗透。要从环境保护上“导航”,坚决摒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增长的做法。要从资源保护上“导航“,本着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高科技、高效益的发展之路。第三要坚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规范发展。牢固树立“监管就是服务,坚持以执法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思想,加强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和商品的长效监管,扎扎实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作者姓名:窦昭阳

作者单位:淄博市高青县工商局

邮政编码:256300

篇3: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关键词:“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制约因素,对策

自2014年下半年广西启动“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以来,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积极参与, 乡村面貌较大改观, 乡风民风持续向好。

一、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工作的意义

(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方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 农村和农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 农村地区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重点, 也是难点, 对于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二)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按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生态农业,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只有实现了农村发展的生态文明转型, 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发展方针, 才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 才能使农村真正走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本质要求。

通过“生态乡村”建设, 有效的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现象, 加强环境的绿化美化, 净化水源, 完善道路交通条件, 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提高健康水平。并以此为契机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 充分发挥当地的特色, 发展适合农村的经济模式, 创建适合当地的新兴生态产业, 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2]

二、“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工作开展的制约因素

(一) 农民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广西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落后, 文化水平较低, 村民很少有接受现代生态科学教育的, 缺乏生态科学知识, 就无法了解生态破坏对自身健康、生存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部分农村地区仍然采用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农业耕作方式, 部分农民在自我利益的内在驱动下以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经济利益。农民只有懂得环境对自身的价值、对子孙后代的价值, 他们才能自觉地釆取绿色环保的方式, 才会釆取有效的行动保护环境。[3]

(二) 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乡村”建设无疑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 而目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资金不足亟待解决。长期以来, 我国污染防治投资将重心放在了城市和工业上, 忽略了农村环境治理, 农村也很难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用。这就造成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缺失以及人力资源的匮乏, 这些都大大制约了“生态乡村”建设的进程。[4]

(三) 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重点放在城市环境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 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 但是在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 很少有涉及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5]二是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 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基本没有形成完善的农村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6]

三、“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工作开展对策思考

(一) 强化农民生态文明意识。

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乡村”建设的精神支柱。针对当前广西缺乏系统性、普及性和可持续性的教育情况, 应注重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宣传环保知识, 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和网络, 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将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二) 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不仅有利于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 也有利于从根本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7]首先以资源节约为目标,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要注重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 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提高农业的利用效率。其次以资源的循环合理利用为基础, 积极的探索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再次以当地资源基础, 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 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及人文特色, 发展特色产业。

(三)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生态乡村”的建设过程中, 前期投入是关键, 要建立完善以地方公共财政为基础, 动员社会各界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生态乡村”建设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补贴, 落实保障农村造林绿化、环境改造工作经费。

(四) 示范带动, 以点带面。

“生态乡村”示范村是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其建立不仅可以有效改变了当地长期以来生态环境落后的面貌, 也会对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强大的辐射作用。应选择基础较好、有资金配套能力、易开展工作的村屯作为示范区域, 力将其建成全村示范点, 并及时总结经验, 加以推广, 逐步把全村建设成生态乡村工作示范村。

参考文献

[1]曾建龙.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 2009.

[2]孔铭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4.

[3]李红梅.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 2011.

[4]周雪.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09.

[5]张海生.山西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 2014.

[6]郑子峰.福建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1:68-71.

篇4: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1、管理不严,执法不规范。一是当前公安机关在管理职能方面尚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二是执法不规法,导致“三乱”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基层公安机关为弥补办公经费不足,动辄罚款收费,甚至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截留、挪私分罚没款物,以罚代刑、以罚代法,甚至为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而徇私枉法,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2、少数民警要求自己不严,宗旨意识淡薄。一是随着公安队伍不断扩大,青年民警大量增加,他们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干劲足,是公安工作的主力军和希望所在。但他们对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了解不多,缺乏群众工作经验,疏漏、不足之处较多,与群众的要求还有距离。二是少数民警的思想觉悟不高,党性观念、公仆意识不强,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三是私心膨胀,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

(二)来自公众方面的原因

期望过高、认识偏颇。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崇尚民警职业的同时,希望民警是万能的,既是侦察破案、打击犯罪的能手,又是排忧解难、保护社会安宁的卫士。然而,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甚至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

法制观念淡薄、警民配合欠佳。主要是公民法制心态不完善,对警察不信任、不配合,甚至暴力抗法,近几年榆林麻黄袭警案、杨佳袭警案、瓮安事件、云南胶农袭警案等一系列暴力袭警事件频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三)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1、行政干预,滥用警力。由于公安机关执法权限较大,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往往将公安机关当成万能钥匙,一味强调公安权威,常常通过行政命令使公安机关承担许多原本不应承担的职责。

2、媒体误导。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一些传播媒介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追求市场效应,对“涉警”问题喜欢以偏概全或推波助澜进行炒作,尤其是在对涉警事件的版面中,媒体热衷于对其负面因素进行强调,集中报道,忽视甚至无视事件中的正面因素,客观上形成了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不利的整体氛围。使人民群众只看到了个别民警违法违纪现象,却忽视了绝大多数民警的任劳任怨,为社会安宁流血牺牲的现象,造成部分群众对警察的认识存有偏差。

二、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对策

(一)当前应努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以实际行动树立人民警察和公安机关良好的执法形象

努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树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良好的执法形象,是当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根本保证。怎样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树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良好的执法形象呢?当务之急,要巩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始终保持公安队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激发民警投身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各项活动;继续深入抓好警务公开,加大内外监督力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各项活动的健康发展;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用经常性的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教育培训,使民警掌握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增强队伍整体素质和实战技能,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公安执法公信力。

公安机关坏事不能捂,好事更要传。要充分利用办案、走访、接待等平台,采取发放宣传画报,设立警务公开栏、宣传板报、发放手机短信及新闻媒体报道等宣传手段,加大对典型单位、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多渠道向人民群众宣传公安工作,提升公安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让称赞公安的声音从群众口中自愿发出。同时,要强化应急处置信息公开工作,正确掌握群体性事件处置“火候”,主动、透明、及时公布真相,保障民众知情权,消除民众猜疑,澄清事实,止住谣言,平息冲突。

(三)当前要尽快建立健全与群众的有效沟通机制,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

公安机关和民警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一方面要认真、广泛地听取群众的呼声,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利用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公开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这样既便于群众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又可以使群众有目的地参与一些防范、打击犯罪的活动,还能够监督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活动,避免违法违纪和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

篇5: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摘要]智慧被赋予了太多理想与完美的期许,智慧城市的生态性是基于智慧城市的本质与内涵,从技术、经济、信息化应用层面来实现高度智能的、具有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在面对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上,对于“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认知还存在片面性,还面临着更多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在构建城市公共服务环境中,还遭遇诸多不相适应的困境。坚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经济性、效率性、多极性,需要从智慧生态城市的决策、规划、绩效考核等方面来满足城市“公共利益”诉求,破解各类难题,促进城市建设的智慧化、生态化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智慧生态城市;内涵;规划建设;制约因素

自十二五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已全面展开,而对于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内涵,却未能形成统一认识。智慧生态城市是在智慧城市基础上,突出智慧城市的生态水平。如何界定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之间的关联性,必然需要从“智慧生态城市”视角来全面审视其内涵、特征。结合对智慧生态城市的各个定义的归纳与提炼,所谓智慧生态城市,是建立智慧城市核心特征基础上,实现与生态核心特征的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多元交互,并通过系统学、结构学、关系学、心理学、环境学、美学等理念来营造人居、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模式。

一、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

任何一种城市类型与城市规划,都需要建立在相应城市建设理论基础上,同样,对于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其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智慧理论从生命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来看,生态智慧是延续环境的适应性、生存理念及生存策略基础上,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生态智慧强调对人的生态观及生态规律的认识,强调正确理解生态问题,结合生物体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中来营造生态群落。如从气候、地理、人文等生态关系上来运用生态和谐理念,处理人居环境的协调性;从改造城市规划与布局上,结合技术、经济手段来充分发挥环境要素的作用。2.自律理论从“律”的解释来看与哲学上的“理性”具有相似性,自律理论是基于个体的理性,自律与道德关系紧密,也是道德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与体现。从一般意义来看,个体的自律与其道德准则相一致,不受外在力量的强制。智慧生态城市的自律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以其自身的行为方式、行为强度来遵循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格局,来调控城市生态性,促进城市的自组织、自抑制、自调节、自发展,实现人与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3.公共利益理论对于智慧生态城市中的“智慧”,不仅表现在技术上,更多的体现在利益壁垒上。真正的智慧是超越自身利益,努力实现多方利益平衡的智慧行为。如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在平衡中,牺牲自我利益来维护民族、国家利益属于智慧行为。同时,在智慧生态城市的公共利益实现上,要通过智力、知识、创造力来实现长期利益、短期利益的平衡,要实现个人与个人之外利益的相互平衡。事实上,公共利益是智慧生态城市的重要目标,也是彰显智慧性、生态性,实现城市各主体之间协调有序的基础。4.集体智慧理论集体智慧是通过众多个体的相互协作来实现的智慧共享,也可以归结为智慧融合的结果。从概念上来看,集体智慧将松散的个人、企业、组织集合在一起,以集体成员间的相互融合来实现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的解决。其产生必然具备个体数量、密度与智慧所形成的关系。王殿华通过对信息效用的分析,指出由多个生物个体所形成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集体,可以实现“1+1”大于2的整体效用,将集体智慧理论应用到智慧生态城市的构建,可以实现集思广益、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建设宗旨,更能够从挖掘多元化智慧元素中来体现生态城市的人本性,如通过借鉴和引入多个层面、多个集体组织的协作来强调智慧城市的集体智慧。

二、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制约因素

智慧生态城市作为优化公共物品供应与协调的总任务,在立足城市空间资源布局上,其核心不在于加快城市进程的发展速度,更不是在于对某些具体建设项目的评价,而是对城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协调。对于制约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多是偏离城市公共性的发展轨道。1.城市决策者意志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较大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由政府主导下实施的,对于政府决策者来说,由于受政绩观、晋升诉求的影响,在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中易受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干扰,偏离应有的价值趋向。如地方政府决策者会围绕GDP增长来强行推进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进度,对智慧生态城市的构建目标与政府在其中的职能产生扭曲,严重制约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轨迹,甚至带来重大社会发展难题。城市规划本身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阶段性特征,尤其是在重要规划节点上,如公路、机场、商业圈等公共设施上,一旦陷入政府决策意志范畴,将带来项目建设重复、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换一届政府换一张规划图”的恶性循环。2.对智慧生态城市规划缺乏经济化、效率化综合评价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推进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秩序的协同发展。从城市规划与建设效率上来看,公正、效率是两个极点,而城市规划终极目标不是效率而是公正。弗里德曼提出,城市公共领域的规划与市场理性观念无关,而应该基于社会理性来展开。对于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不是为了满足城市市场效率最大化。事实上,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多遵循效率性目标,利用城市规划工具性特点,冠以“规划跟着项目走”“根据投资需求来调整和修编”思路,以致对城市规划陷入了对效率与技术的不懈追求,而忽视了城市社会效益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当前,城镇化、工业化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主题,对于多数城市在规划与建设上,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忽视了城市自身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城市规划作为促进城市经济增速的工具。很多不切实际的城市规划与扩张,高新区、房产热、CBD热、旧城改造等不仅破坏了城市原来的人文环境,也背离了城市规划发展的公共性目标。3.对城市公平性的缺失严重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首先要强调对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公共服务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点内容,如城市医疗、必需住房、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既是保障个体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城市整体化发展的基础。然而,在多数城市规划中,将高端的文化艺术中心、CBD、高精尖技术示范基地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标准,而忽视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淡化了城市社区公共建设及公共环境的营造。以住房为例,在政府决策导向下,住房建设空间存在不平等,住房阶层化现象严重,公共政府空间被商品房所挤占,广大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高价住房空间却大量闲置,由此带来的城市空间阶层不平等问题,制约了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4.城市规划主体的单极化和利益错置问题突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的主体以政府为主,专家、社会公众参与形同虚设,尤其是广大社会公众监督缺乏制度化,导致城市规划陷入政府决策者的主观倾向中。随着土地资源的减少,对城市规划经济指标的要求更高,在利益驱动下城市规划缺乏应有的合理性。对于旧城改造与规划,缺乏规范与制约,项目审批草率,随意变更规划,如对于原来城市规划内容进行重大变更,无法兼顾公共利益的应然要求。我国《城市规划法》在保障城市主体利益上也给予了规定,如“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并规定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和其他方式听取公众意见作为规划的必要程序”。但对于社会公众的参与听证来说,操作性不强,公众参与程序性较强,无法通过社会公众监督来防范强权主体的利益偏置。

三、结语

篇6: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1 制约税务稽查队伍建设的因素及存在问题

1.1 稽查队伍建设的理念、体系仍需要不断完善与提升

打造现代化的税务稽查队伍,就必须深入研究现代化管理的相关理论,认真研究税务稽查队伍的性质、任务、职能作用和在税收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目前,稽查队伍的建设理念仍与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机构设置尚不够合理,管理措施和方法较为单一,正、反两方面的考核机制均有缺失,管人和管事的考核指标常被分设而定,不能形成有效的衔接与统管,在资源合理配置,执法风险理念防范,激发稽查人员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空间。

1.2 稽查机构、职责设置制约了稽查队伍的现代化建设

税务稽查机构及其职责设置,应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精简、高效四个要素,实现资源配置最优。目前,稽查机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对内而言,一是稽查部门人事、业务的管理及隶属关系尚不捋顺;二是稽查与征收管理部门之间存在过多的断层,业务衔接、协调、沟通不畅;三是立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的业务流程、职责划分不清;四是稽查机构人员设置与税源分布倒置;五是受外部因素的干扰过多,严重影响到了税收执法的公平、公正。对外而言,国、地两税务局分别设置税务稽查机构,其交叉稽核、重复检查,已成为造成税务行政执法中不稳定、不规范的重要因素。

1.3 稽查队伍人员宽进宽出的现状,不符合稽查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需求

稽查队伍建设需要相对稳定的用人环境,稽查队伍人员应是税收政治素养、业务尖兵的集合体。而目前稽查队伍的人员流动频繁,入口和出口几无任何限制,不符合因岗设人、科学用人的工作理念。无税收、会计业务基础,未在相应工作岗位经过锻炼,未经过岗位培训的人员,可直接进入稽查检查的工作岗位。具备稽查专项工作能力,具有稽查工作热情,且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强的人员,往往又较轻易地调离稽查队伍,如长此以往,必将深刻影响到稽查队伍建设和税收执法形象。

1.4 稽查队伍的管理方式和措施,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稽查队伍的建设,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措施,如何有效解决执法口径不统一,队伍发展动力不足等长期困扰稽查工作的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和找出正确的管理方式和措施。目前,现有的管理方式和措施,在总结稽查工作规律,提炼稽查工作共性,制定稽查工作标准等方面,仍有可改进和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主要体现在科技手段运用不足、管理标准化口径不统一、业务管理和人事管理脱节、工作流程制定不清晰、防范执法风险意识不强、排除外在因素干扰机制缺失等多个方面。

2 完善税务稽查队伍建设的途径及措施

2.1 加快稽查队伍管理体系和理念创新的工作步伐

建立科学的稽查队伍建设理念,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目前,税收现代化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税收工作者的思想正在或必将发生深刻变化,税务稽查工作必须积极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社会进步的目标,牢固树立优化稽查工作职责、依法行政、创新管理、以人为本等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理念,尽快建立完善的稽查队伍体系与理念。稽查队伍建设的理念的建立与更新,要坚持服务于税收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贴近稽查办案实际需要,注重稽查人员的培养与塑造,摈弃“经验主义”“惯性思维”“坐吃山空”等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要立足于税务稽查事业的持续、科学发展,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着眼未来,以更宽视野、更高要求来谋划税务稽查队伍的建设工作。

2.2 着眼长远,调整稽查机构、职责设置,积极创新工作模式

根据税务稽查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积极探讨跨区设置稽查机构,实现业务和人事关系的垂直管理,减少外部因素的干扰,创建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在征收、管理、稽查相互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与征管部门有效衔接的接口,设定专职工作岗位,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重新梳理稽查内部工作环节的业务流程,细化各环节的工作权责,努力营造出工作有标准、操作有规范、执法有依据、考核有标准、防范有机制的工作氛围。成立国、地两税务局联合稽查工作办公室,对一些大案、要案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下转P204)(上接P202)努力实现办案的网上对外公开,接受内、外的实时监督。

2.3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保持稽查队伍的稳定性

人才聚,事业举。加快税务稽查队伍建设,应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构建高素质的人才库,造就一个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做到任人唯贤、任人唯能。在选人方面,应坚持从严的原则,稽查人员应至少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一定年限的税务业务部门工作经验,具有良好防范执法风险意识,且需经过岗前培训后,方可进入稽查工作岗位。在用人方面,一是充分依靠人,充分激发稽查干部的潜能与才智,调动其积极和主动性,增强其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充分尊重稽查干部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二是注重发展人,切实加快稽查人才的培养,重点开展针对提高稽查干部的税收政策水平、查账技能等的各类培训,鼓励稽查干部考取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证书,改变现有稽查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是积极带动人,积极端正稽查干部的职业态度,营造人人争先的工作氛围,建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加强个人绩效考核的管理;四是切实留住人,将稽查干部的工作绩效,纳入人才考核评价指标,分类分级设定稽查人员执法能力等级的序列管理,建立稽查岗位特有的奖惩机制,保障机制,减少人才的流出,留住人才。

2.4 积极创新和运用适合稽查队伍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管理方式和措施

构建以现代化为方向的稽查管理方式及措施,应充分运用科技手段,规范管理口径和标准,形成涵盖稽查业务工作、质量监管、风险监控等内容的管理体系,实现对管理方式和措施的持续改进,使其经历并进入制定、实施、优化的螺旋式上升渠道。主要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稽查工作流程,主要是明确稽查内部四个环节的权责关系。根据四个环节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进行分析,科学设定工作难度系数、必要工作量,为制定的管理方式提供依据;二是引入动态监管、业务和人事统管的工作理念。突破静态的管理方式,运用科技手段,实时监督案件的进展,实现对人管理和对案件管理的有机结合;三是制定质量监控和绩效考核标准。首先,要明确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点,依据风险和工作量的大小确定其质量管理方式和措施,落实主体责任追究,将质量监控与风险防范相结合,有效约束和规范稽查执法。其次,要结合目前开展的绩效考核工作,借助绩效管理的开展,实施层级目标管理,实现关键业绩指标的设定,运用绩效考核结果,激励和引导稽查人员按照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持续提升稽查工作绩效,从而推动稽查队伍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天智.关于税务稽查队伍建设的思考[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1999(1).

篇7: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一、法律地位未确定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的金融立法已基本完善,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监法等金融法律均已出台,只有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农发行经营活动所依据的国务院文件和章程的有关内容早已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特点被忽视,性质被曲解,功能被模糊,服务方向被误导,不便于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经营环境不佳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法治环境差。主要是部分地方,粮棉企业不规范改制,恶意挤占挪用农发行收购贷款;悬空、逃废农发行债务;违规责任人得不到行政、经济和法律惩处。二是信用建设滞后。具体表现为政府主导、央行参与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农业担保基金、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等信用平台未充分建立起来,第二还款来源保障还不足。三是办贷成本高。办理抵押贷款的抵押手续时,多部门、多环节收费且收费较高,造成企业怕贷、农发行办贷难、办贷慢。这样的环境,既影响县域招商引资工作大局,又会抑制客户对贷款的需求,还会影响银行办贷的积极性。

三、功能不足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从目前情况看,一是农发行的业务范围较窄,仍主要是由国务院确定的粮、棉、油收购、储备、调销、加工贷款;二是业务呈萎缩态势。国家全面放开粮棉油购销市场后,多种收购主体进入,对农发行贷款的需求相应减少,业务量也随之减少。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领域涉及不多。目前仍局限于粮棉油领域,未涉及到新农村建设亟需要的现代农业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重要方面。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作用还远远未发挥。

四、经营补偿机制缺陷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就目前农发行基层行情况看,地方财政保障和补贴政策不落实,会造成农发行利息或者贷款本金损失。

五、信贷风险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政策风险。农发行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等政策需要而发放的贷款,承贷企业不能实行顺价销售而挂账,导致有的行、有的信贷员怕贷、惜贷,必然会影响国家粮食政策的落实,最终影响“三农”工作。二是市场风险。农发行发放的粮棉油流转贷款支持多种形式收购,但粮食全面放开后,销售价格完全由市场确定,企业未来销售价能否高于最低收购价,银企都无法预测,而且贷款不再象以前那样有财政补贴资金作保证,信贷资金潜在风险几率增大。三是改革风险。粮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挤占挪用农发行贷款支付改革成本形成的挂账、新增财务挂账未被审计认定的部分,造成农发行债务悬空,最终形成了农发行的信贷损失风险。

六、信贷载体不佳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较少,农发行优良客户较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还不能显现出来。二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及附加值不高,规模效应不理想。三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不明确,农业发展的组织不够,农产品的特色性未充分开发和利用,特色农产品不能走向世界,不能吸引外商。对农户庭院经济发展的组织还不力,产业带不明显,农发行投资方向及载体难以确定。

据此,应完善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机制,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尽快建立政策性银行法,给农发行定位。国家应尽快确立政策性银行法,以明确农发行的法律地位,明确农发行的经营目标、业务范围、管理体制、运行规则、风险补偿等,彻底解决农发行主体地位不明确、业务标准模糊、权利与责任不相适应等问题,保护农发行的合法权益,使其有法可依、合法运行、稳健发展,充分发挥其职能。重点是要明确农发行的性质,纠正不正确的业务划分。要更改“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不准确的划分,实行“指导性”与“指令性”或“计划性”与“市场性”分类管理。但无论怎样划分业务,始终要通过落实国家粮棉油購销和储备政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农产品出口政策、科技兴农政策、发展特色农业政策、退耕还林(草)政策等来体现农业政策银行的性质,履行政策银行的职能,寻找发展空间。

二、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支农资金。一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方向延伸。除开展传统的粮棉油购销储加业务外,要支持农业种子工程、大型商品粮棉油基地建设、优质粮棉油产业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兴生物资源等农业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等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项目。二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向延伸。可将农村的饮水工程、沼气工程、公路村村通工程、中西部地区的乡村通电及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等改善农村基本生活生产条件的领域纳入业务范围。三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向延伸。主要是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医疗卫生投资、文化事业投资等资金管理可由农发行代理。四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县域经济建设方向延伸。主要是国家对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方面的投资可由农发行代理。

三、完善经营机制,增强支农能力。一是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中央银行要继续保证农发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性资金需求,给予一定的再贷款支持;要利用金融债券发行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对筹资成本高于投资收益的差额应由中央财政补贴,以建立农发行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二是完善农发行资本金补充机制。通过补充资本金、提供部分无息或低息财政借款、免交营业税和所得税、留存利润、贴息、提取呆账准备金等途径,建立资本金补充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补贴机制,强化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组织补贴资金的法律责任,减少补贴资金到位的随意性,重点解决地方财政补贴资金不到位问题,确保应给农发行的财政补贴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以利于农发行正常运行。三是适当提高农发行呆账、坏账准备金比例。

四、建设信用体系,共同防范风险。农发行的信贷资金是国家的资金,其风险也将是国家的损失,有别于商业银行。为了防范政策性金融风险,应明确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有关职责,建立各负其责、共同防范的机制,要加强对违规挤挪农发行资金的惩处力度,并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联系,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增加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国家资金不受损失,这是农发行扩大支农作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

篇8: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1.1 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目前,吉林省农业生产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结构性矛盾,目前吉林省有农业劳动力650万人左右,有限的土地只能吸纳200多万劳动力,这就使400多万劳动力闲置,每年还新增劳动力约40万人。此外,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大量劳动力和劳动时间的闲置成为制约农民致富的主要原因。从受教育程度看,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14%,初中文化程度47.03%,高中及以上程度的占14.83%,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7.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需求强烈和受教育程度低,既是农村劳动力群体的两个突出特征,同时又是一对相互制约的尖锐矛盾。

1.2 吉林省劳务经济和品牌发展情况

近3年来,吉林省财政每年投入550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建立培训定点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培训基地有300余个,有80几个工种,通过“春风工程”、“阳光工程”等各种培训机构培训的农民过100万人。2007年吉林省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已扩大到10个县市,数据显示,2007年吉林省共输出农村劳动力32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0亿元,比上年增加42亿元,增幅23%,农民人均增收达1500元。从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总体水平和结构来看,劳务收入已经占到了全省农民家庭平均收入的40%以上,初步统计仅比农业收入低2.5个百分点,带动农民家庭年收入增长近12个百分点。吉林省劳务经济已经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期。

通过几年的发展,吉林省劳务输出品牌日益响亮,2007年,“吉林保安”、“吉林大姐”、“延边朝鲜族劳务”、“双阳鹿业劳务经济”、“农安服装工”等9个劳务品牌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依靠培育劳务品牌,发挥品牌的聚集效应,促进吉林省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和输出规模,通过不懈努力从自发的散兵游勇式的游击队输出到具有地域特色劳务品牌领衔、各级政府推动的正规军、集团军。并建立了延伸到乡镇村劳务输出工作网络,以“素质提升行动、转移吸纳行动、输出扩展行动、创业付出行动”为主题的吉林省劳务经济的发展战略。

2 吉林省劳务品牌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2.1 文化素质低下,职业技能缺乏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实现吉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也就缺少了实现品牌发展的基础。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素质的要求,已由过去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制还比较滞后,职业技能培训规模不够大,培训档次还不够高,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民数量还很少,远远不能够满足当前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实际需要。

2.2 就业门槛日趋增高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包括乡镇工业在内的工业部门面临着技术结构升级,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的要求相应提高了。农村工业近年来对劳动力的吸收也呈现出缓慢的趋势,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将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程度的提高,整个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难以获得较高层次的岗位。劳动力市场较高层次的岗位对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高,我市农村劳动力普遍不能胜任,而低报酬的职业虽然需求较大,但也存在激烈竞争,且往往工作条件较差,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减弱劳动力输出就业的动力。据抽样调查统计,目前我市进城务工农民多从事月收入500~1000元的行业,其中,30%左右的散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而同期全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已达1200元左右。

2.3 就地开发空间有限,体制与保障机制均有障碍

(1)我省相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仍显滞后,加之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并且城镇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就业压力也很大,使我市农村劳动力就地输出的空间有限。(2)体制机制障碍仍阻碍劳动力就地输出。城乡分割的用工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输出制肘较多、门槛较高。(3)服务保障仍不到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如拖欠克扣农民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强度的现象较为严重,影响就地输出。

2.4 市场发育滞缓,外输组织体系仍不健全

(1)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尚不完善。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同时政府缺乏对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有效组织与指导,缺乏对农村劳动力输出的统一规划,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服务办法。(2)社会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坑、蒙、拐、骗农民工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造成对农村劳动力输出的负面影响。

3 吉林省劳务品牌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劳务品牌的评估指标及模型的建立

3.1.1 品牌知名度

品牌的知名度是可以测评的,知名度用α1来表示,它有2个分指标:不提名知名度和提名知名度。不提名知名度用α11表示,该指标揭示某产品在不经过提示的条件下就能联想到的频率;提名知名度用α12表示,该指标指明了在向消费者展示若干品牌的情况下,要求消费者回答知晓品牌,然后经过一定的整理,得出某一品牌的频率。这样,通过对该品牌的两个分指标的测评,可以得到品牌的知名度情况。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0≤r1≤1,α11的权重由专家确定。

3.1.2 品牌认知度

评价某一品牌认知度的二级评价指标有:品牌产品的功能、使用功能、质量、耐用度、特点、外观情况为消费者了解、使用的程度,品牌对消费者在品质上的承诺程度,品牌服务度,品牌产品在品质上的发展创新程度,品牌认知度在不同消费者中的表现状态,竞争品牌的品牌认知度情况及其主要原因,竞争品牌提高认知度的主要办法及其主要倡导和表达的理念,消费者获取关于品牌认知度信息的来源。

3.1.3 品牌美誉度

衡量品牌的美誉度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判:品牌产品的质量评判度,品牌的优质服务度。

3.1.4 品牌忠诚度

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评判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消费者对品牌新产品的偏好程度,品牌延伸动摇消费者的程度,品牌转换惰性的程度,竞争品牌的忠诚程度,消费者对该品牌的期望程度。

3.2 劳务品牌的评估模型

模型主要的数据来源于对企业市场活动的实时数据采集,特别以市场份额作为主要变量来定义市场强弱、竞争对手的行为和顾客行为。该模型考虑的指标主要有:重点分配渠道、品牌商品价格、其他所有品牌商品的价格、一般分配渠道、品牌的广告额度和份额等。

3.3 吉林省劳务品牌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3.3.1 要有一定的劳务输出规模,这是劳务品牌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各级地方政府应健全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发展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完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实现与全国劳务需求信息联网,畅通劳动力资源供求和信息共享渠道。加快推进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坚持用市场的机制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同时积极培育劳务输出龙头企业,由此拓宽劳务输出领域,建立劳务输出规模效应。

3.3.2 做好劳务品牌形象塑造工作,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各地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的人文优势,创立一个独立的容易识别与记忆的标志系统,赋予品牌一定的内涵,有效地对劳务品牌进行包装宣传。如山东省创建的“山东好汉”山东保安品牌,让人听到后马上就想到了山东好汉武松武二郎,从而有一种放心安全的感觉;四川省为“川妹子”家政品牌专门设计了统一的胸徽和制服,经过培训符合要求的家政服务人员均可佩带作为标志。

3.3.3 加强对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劳务品牌的内涵是劳务的专业素质,代表着一定的劳务质量和水平,意味着高质量的服务承诺和服务价值。劳务输出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为此,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培训,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要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形成面向市场的培训机制。在培训时各地应结合当地的传统优势,走专业化、集约化之路,在培训中不断提升劳务输出层次。只有提高劳动力素质,使劳务输出由纯体力型向职业技能型转变,才能增强农民外出劳务的竞争能力,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

3.3.4 加大劳务品牌推介工作,提高品牌的认知度

各级政府应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对劳务品牌的推介,如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办事处或服务窗口,建立劳务输出基地;与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较大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定期开展劳动力信息交流,构筑起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劳务协作交流网络,推动劳务输出走上规模化、序列化、品牌化的道路。同时借助现代传媒,向社会广泛宣传劳务人员中的优秀典型,使之成为当地劳务品牌的形象代表,提高劳务输出的社会声誉。

3.3.5 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品牌的忠诚度

基于劳务品牌是以区域品牌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缘故,劳务品牌的经营主体只能是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等,在其他社团组织没有成长起来以前的相当长时期内,经营劳务品牌的主导作用必须由地方政府担当。将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职能,甚至政府的信誉资源都应用于劳务品牌的经营活动之中。各级政府应该认识到创建一个成熟的劳务品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人力、财力投入及全社会的支持。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加强对外出民工的有序引导,组织从业人员组建行业协会,将相对成熟的劳务品牌及时注册,做好品牌资源保护等工作。

参考文献

[1].祝建新,周孩.十年磨一剑:一个著名劳务品牌的诞生[J].中国就业,2007.12

[2].赵拭.著名劳务品牌亮相郑州[J].中国就业,2007.12

[3].刘社建.中国教育消费经济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43

[4].王一文.劳务品牌创造效益[J].农民工之家,2005.6

篇9:网络会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关键词】 会计;会计电算化;网络会计

一、网络会计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安全保密措施不完善:一是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网络会计主要应用数据自动处理功能,自然或人为的差错和干扰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二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网络系统安全威胁首先来自网络犯罪,主要是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对企业网络会计系统的非法入侵和恶意破坏,包括对会计信息的截收、仿冒、窃听、病毒破坏等。

(二)法律及会计制度的滞后:网络会计的迅猛发展超出了现有法律体系的规范,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目前还缺少有关网络交易责任与可靠性方面的法律规定,因此,在法律上能否接受计算机记录的电子会计数据(无纸化数据)作为有效的证据是国际性的问题。就目前的会计电子化实务看,有关法规要求企业将计算机记录的原始数据打印到纸张上,并由责任人签字作为审计和其他法定需要的证据。但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电子数据作为有效的会计证据和法律证据是必然的。面对“无纸”的会计数据,会计人员确保这些数据是以原始形式保存下来是无纸信息系统有效性的关键。司法部门对如何决定电子文档的合法性,以及怎样才能构成有效的电子签名等问题存在争议。

(三)复合型人才缺乏:由于网络会计作为网络与会计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其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又要求其具有很深的会计理论功底和娴熟的会计业务技能,但我国目前情况离此尚有很大差距。

二、网络会计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安全保密系统

一是硬件设备安全控制。制定网络计算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系统,专机专用;计算机机房应充分满足防火、防潮、防尘、防磁和防辐射及恒温等技术要求,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二是系统软件安全控制。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防性检查,系统被破坏时,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的功能。三是会计信息安全控制。会计信息安全的基础是密码学。按加密和解密算法所用的密码是否相同,将密码分为對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后者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四是系统入侵防范控制。为了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会计系统的入侵,应采取设置防火墙,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等安全技术,用以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用以隔离应用系统与外界访问区域之间的联系,限制外界穿过访问区域对网络应用系统服务器,尤其是对会计数据库系统的非法访问;加强原有的基本账户和口令的控制,提供授权访问控制和用户身份识别。

(二)强化系统内部控制:一是组织与管理控制。首先,适当的职责分离。既设置网络管理中心,由网管中心全盘规划,合理布局,采取措施确保各工作站、终端和人员之间适当的职责分离;其次,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制定措施,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后,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二是系统开发控制。系统开发控制是为保证网络会计系统开发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设计的控制措施,贯穿于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测试与维护的各阶段。利用网络在线测试功能,检验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并对非法数据的容错能力、系统抗干扰能力和发生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系统遭遇破坏后的恢复能力进行重点测试。三是日常操作系统管理控制。制定上机操作规程。主要包括软硬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规程和用机时间记录规程等。加强系统人员的操作管理。人员操作管理的重点是权限控制,系统管理员被赋予超级用户管理权限,主要负责系统硬、软件的管理维护和网络资源分配,操作人员应按照被授予的权限严格作业,不得越权接触系统,系统程序员不得对越权现象进行业务操作,以避免人为因素或操作不当给操作系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四是系统维护控制。系统维护包括软件修改、代码结构修改和计算机硬件与通讯设备的维修等,涉及到系统功能的调整、扩充和完善。对网络会计系统进行维护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维护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维护的原因和性质要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五是应用控制。应用控制是指在网络会计系统的数据输入、通讯、处理和输出环节所采用的控制程序和措施:输入控制。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在输入系统前,数据要经过检验,输入工作应由多人多组分担,对输入的数据、代码等进行必要的校验,以保证合法性、真实性。

(三)制定网络会计安全相关法律:我国网络会计安全立法应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参照国际有关示范法的原则,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首先,更新专业知识。在网络时代,从网上支付、网上销售到网上理财等等都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存在差异。新技术、新观念将贯穿于新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结算过程。这些新的交易方式将不可避免使现代财会人员的知识库面,临严重冲击,同时也使财会人员新增了大量诸如计算机知识等必修“边缘知识”课程。其次,学好计算机知识,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网络时代的财会人员除了必须懂得常规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如录入、查询、打印外,应该至少学会一门编程语言并掌握其设计方法。能结合财会岗位工作特点,进行有关财务软件的简单维护,并能熟练地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最后,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熟悉相关学科知识。财会人员应关注与会计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努力扩展专业视野。尤其应当加快调整现行的会计教育体系,重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加大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国强;对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理论研究现状的评价[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2]林雄伟;信息化环境下基于事件的会计信息系统[D];福州大学;2003年

上一篇:昌谷读书示巴童原文 李贺下一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