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2024-05-12

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精选8篇)

篇1: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中美关系是我国走向21世纪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美国既是我国最大的战略对手,又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最大的国际交往对象。回首过去,中美建交的30年,大起大落,既有友好的合作,更有太多的遗憾,甚至有趋向崩溃的危机。面向未来,中美关系似乎扑朔迷离,充满着许多变数。也有人预言中美将走向对抗,也有人称将是非敌非友。其实,剥开迷雾,现今中美关系从整体上来说将会走向对话,在矛盾中走向合作。现在的中美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中美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现在大家都承认中美关系是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现在我们的中美关系中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全球的经济以及安全内容,这是八、九十年代都没有的事情,刚才我们也讲到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应对自然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应对能源安全、流行性疾病、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金融危机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中美两国的合作,这一点是有利于中美关系长期稳定的因素。

第二,中美两国经济上的高度相互依赖。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很迅猛,年均增长28.5%,这是事先没有一个中国或者外国经济学家预料得到的事情,我们对美国的贸易也是以很快的数字在增长。所以现在中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而且这种依赖还在不断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局面,这是中美两国之间非常强劲的有力纽带。

第三,美国对台政策有所变化。在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布什总统在白宫和温总理有一次联合记者招待会,在招待会上,布什总统讲了美国对台湾的政策,美国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的现状,而且他说台湾领导人的言行表明他有可能单方面改变现状,对此美国是反对的,这是布什总统当着中国总理的面,除了点陈水扁三个字以外,非常直率地批评了台湾当局要单方面改变现状。第四,中美两国民间交流不断扩展。中美建交以后,两国民间的外交继续发展,可以说中国和美国民间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交往,商务、贸易、经济、文化、教育、体育、人员、旅游等等大大地多于中国与任何别的国家的交往。这样一种民间的交往甚至在中美政治关系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中断,而且它实际上帮助了两国政府走出了困难的局面。

当然,也并不是说中美两国一切都好,晴空万里,还是存在着一些分歧,而且有些分歧短期之内还解决不了。有三方面:一是中美两国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我们在人权问题上、在西藏问题上、在宗教信仰等问题上美国还是时不时地对中国有些批评;二是台湾问题,因为现在美国对台湾还有《与台湾关系法》,今年还向台湾出售了武器,从眼前来说影响了当前的中美关系,从长远来说,美国所表示的政策还只是说“台湾问题要和平解决”,而我们的说法是“和平统一台湾”,“和平解决”和“和平统一”中“和平”这一点一样,我们要统一,而他是要解决,解决到底怎么解决,美国人不说了,所以在中国我们也有一个怀疑,美国人还可能要以台制华,在和中国的关系中还是要打台湾这张牌;三是中国是迅速发展的大国,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所以美国总是担心中国的发展会不会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的地位,所以美国人说要对中国进行防范,要对中国进行牵制。

中美关系的过去可以说是历经风雨始见彩虹。无论是中国方面还是美国方面,在三十年前不会预料到中美两国的关系会这么好。而中美关系的现状是一种务实的、坦率的、全面的、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希望中美关系的未来将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造福于两国人民,造福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和繁荣。

篇2: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长仍然比较缓慢,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积极寻求农民收入健康稳定增长的对策和措施。

一、当前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最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就河南省来看,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农民大省,在农民收入方面表现的比较明显。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4.71元增加到4454.24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78.4%提高到93.6%,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显著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态势。2004年以来的五年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均超过7%,年均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额连续突破300元、500元、600元三个大台阶;尤其是2006年、2007年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两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民收入进入了增速最快、增幅最大、增长最稳定的阶段,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08年,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流、外出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河南农民收入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2008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54.24元,比上年增加602.64元,增长1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增加额最多的一年。在2008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602.64元中,主要增长点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经营纯收入。2008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9.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半壁江山”。二是工资性收入。去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500.01元,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8.5%,拉动农民纯收入增长6个百分点,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转移性收入。去年全省农民获得的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人均为255.02元,比上年增加69.36元,增长37.4%。尤其是农民得到的补贴、救济金等转移性纯收入人均为202.02元,增加69.02元,增长51.9%,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力量。

二、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第一,农业结构不合理。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一般性的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区域结构高度雷同,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当前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由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而致使大宗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相对过剩,出现“卖难”和价格下降。

第二,农产品成本高。突出表现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尽管对农民实行了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资价格上扬给农民造成的损失,但仍然影响了农民收益的持续增加。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导致了主要农产品价格已普遍超出国际市场水平。其结果,农产品增产空间越来越小,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使农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

第三,农业经营主体分散,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就河南的情况看,人均农业资源占有水平低,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1亩,约为世界平均的1/7,英国的1/80,美国的1/46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加之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造成农业经营主体分散,超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低下,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同时,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导致采用农业适用技术率不高,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和普及,使农民增收无力。

第四,非农岗位就业不足。农民的非农收入主要来自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劳务经济。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乡镇企业整体萎缩,增长速度回落,经济效益低下,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增幅也随之下降。与此同时,城市国有企业下岗或失业人员增加,加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进城务工的难度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机会减少,抑制了农民非农产业工资性收入,农民收入增幅下降。

第五,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2008年河南城镇化水平为36%,低于全国45.7%的平均水平。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造成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增收困难。与此相对应,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使农民的就业领域窄小,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农村经济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良性循环,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

第六,农民负担过重。农民负担是农民向国家和社会无偿提供的支出,它与农民实际收入间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就河南目前情况看,自2002年底全面推行税费改革以来,的确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农民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降低了投入成本,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但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款,明确规定要将农民承担的绝对额控制在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但“三乱”现象屡禁不止,农民的政策性成本增多,使得农民收入很大一部分被挤掉。

三、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要继续加大和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建立稳定的种粮收益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的环节给予补贴。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粮价稳定在合理水平。加大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坚持开发式扶贫,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努力实现脱贫解困和巩固温饱的双重目标。真正落实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切实得到实惠。

(二)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就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来说,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继续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帮助农民增加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不断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拓宽粮食增值空间,实现粮食加工品种的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提高粮食精深加工水平;继续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要加快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创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等等。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农户与市场连接起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化解农户经营的市场风险;还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户分享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后续利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促进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要按照市场要求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形成优质产品和主导产业,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要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保证农民从中真正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使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四)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产业化、规模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已势在必行。要鼓励企业和农村能人承包或租赁农户土地,再返聘农民、培训农民,有序合理地使用劳动力。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规模化生产。在能人或企业的带动下,农户能很快掌握农业科学技术,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要认真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提高组织的经济实力。应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选派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指导。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行业界限,组建强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更多的农民闯市场。应鼓励基层组织、供销社、乡镇农经中心等单位,利用它们的技术、资金、营销网络等优势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积极发挥社会能人的作用,引导鼓励能人牵头,联合农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鼓励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引导其逐步发展成为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围绕当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科技进步,发展品牌农产品,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为其提供优质生产原料,实现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

(六)稳定农资价格,保护农民利益。

要积极组织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组织好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生产资料的调运,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稳定农资价格,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组织技术力量,进一步强化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倡导农民科学施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篇3: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服务贸易总量增长,逆差扩大

1980年代以来,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量不断扩大。1984-1995年,中国的服务贸易一直保持小额顺差,1995年开始出现逆差,然后进入持续逆差状态,并且从2002年开始逆差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1]表1是1997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和贸易差额的总体情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7-2007),不包含政府服务。

从表1可以看出,1997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出口额由1997年的245.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 216.5亿美元,11年间扩大了4.96倍,占世界服务出口比重由1997年的1.9%上升到2007年的3.7%;服务进口额由1997年的277.3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 292.6亿美元,11年间扩大了4.66倍,占世界服务进口比重由1997年的2.1%上升到2007年的4.2%;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522.3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 509.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7.4%,占世界服务进出口的比重由1997年的2.0%上升到2007年的4.0%。

与此同时,中国服务贸易却出现了连续10多年的贸易逆差,特别是入世后,服务贸易逆差更加扩大。图1描述了2001-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额变动情况,图1显示,2004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最高值95.5亿美元,2004年以后服务贸易逆差呈小幅缩小之势。但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115.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51.9%,是自1997年以来逆差最大的一年。

资料来源: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8。

(二)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

在服务贸易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性失衡表现突出。具体表现在:

1.服务出口主要依赖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资源、劳动密集型服务,而新兴的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服务出口比例很小(见表2)。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http://tradeinservices mofcom.gov.cn/index.shtml):1997-2007年度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项目构成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资源、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部门,除个别年份外,三大传统服务部门出口总和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均在80%以上。其中旅游业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比最大的部门,尤其在1998-2002年,它们的出口占比都在50%以上,2003年以后比重有所降低,2007年是旅游服务出口最低的一年,仅30.6%,但仍居出口第一位;其他商业服务在2005年以前,其出口占比一直居第二位,2006年开始退居第三位;运输业的比重从2000年开始逐年增加,2006年之后超过其他商业服务而位居第二。相反地,代表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出口所占份额很小。咨询服务业从2001年开始发展比较迅速,同期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缓慢增长,除此之外,金融、保险、通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电影、音像等行业变化趋势不明显,五项仅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以内。

2.传统服务进口变化不大,新兴服务进口增长迅速(见表3)。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http://tradeinservices mofcom.gov.cn/index.shtml):1997-2007年度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分项目表的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从表3可以看到,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最大的三个部门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大部门的进口总和在1997-2000年,都占到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80%以上,2001-2007年,其占比逐步下降,但还在70%以上;其中运输业的进口比重比较稳定,大多数年份维持在30%以上,从2003年开始超过旅游业占据进口的第一位;旅游业的进口占比先升后降,2001年开始逐步走低,位居第二;其他商业服务呈现先平缓上升再急剧下降又平缓发展的特征,2007年其占比上升明显,但一直排在第三位。而新兴服务贸易进口逐年增加,特别是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咨询等部门的增长更加明显,所占份额分别由1997年的3.8%、2.0%和1.7%上升至2007年的8.3%、6.3%和8.4%,大大缩小了与其他商业服务的差距。

(三)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

为了衡量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力,本文选用了1997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的TC、RCA、CA和NRCA等四个指数进行考察。其基本含义是:

TC指数,即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是分析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常用的测度指标。

RCA指数,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通过计算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份额的比例,来测定该国这一产品在国家出口格局中的地位和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以上两个指数的数值与行业相应的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见表4。

资料来源:日本贸易振兴会(JERTO)RCA设定标准和潘文卿、张伟的相关研究。

CA指数,即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是指用一国产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减去进口的比较优势而得到的该产业的竞争优势指数。

NRCA指数,即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用一国某一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与该国该产业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重之差来表示。[2]

1997-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情况见表5。

资料来源: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c/index.do):1997-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和《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7-2007年)。

从表5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的服务贸易总体比较优势指数(RCA)、竞争力指数(TC)都很低。RCA指数处于0.1~0.80,TC指数处于-0.4~0,按上述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划分标准,中国服务贸易具有较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从CA、NRCA指数来判断,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所有指数在1997-2007年波动不大,部分指数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TC指数由1999年的-0.09上升到2007年的-0.03,NRCA指数由1997年的-0.04上升2007年的-0.02,而RCA指数则有微小的下降。

二、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比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较快,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不断增加,但总的来看,中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不高、领域不广。这是因为,中国长期把服务行业视为制造业的附属品,不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引进了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但经常把为跨国公司服务的生产性服务环节拒之门外。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整体上也要晚于制造业,开放程度远低于制造业。图2是1986-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换算而得。

由图2可知,目前中国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度约为6%~7%,已经超过我们加入WTO时的承诺,但远低于西方国家近几年10%的服务贸易开放度。早在1999年,英国、韩国、意大利、法国的开放度就分别达到12.0%、11.9%、11.3%和10.6%。当前,中国仍有许多行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开放程度低,如电信、民航及铁路部门仍处于垄断之中。由于垄断经营,导致服务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低下,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阻碍了这些行业的发展。[3]事实上,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提升有赖于服务贸易的大发展,关键在于吸纳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发展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提高中国的服务贸易产值。

(二)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中国管理和协调服务贸易的机构为商务部,主要负责服务贸易的战略和政策制定、国际多边谈判、服务业利用外资政策等事务。这种服务业管理体制与GATS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服务贸易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中央和地方有关服务贸易的政策和规章不统一;目前对服务贸易的管理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各有关职能部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4]此外,中国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所有这些都是阻碍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

长期以来,中国有关服务贸易方面的立法严重滞后,尽管近几年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律师法》、《民用航空法》、《海商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由于服务业涉及面广,在许多领域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通讯等还没有相关的法律。即使已有的一些法律、法规,有些条文抽象、模糊,缺乏可操作性,不同法规之间存在漏洞和矛盾,相互冲突,损害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5]有些法律法规与国际运作惯例及国内服务贸易的需要不相符,只是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各地的政策,立法层次低,难以规范国内市场。

(四)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隐蔽而盛行

虽然当前国际服务贸易表现为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总趋势,但为保护国内某些弱势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国家往往对本国服务市场开放施加诸多限制。今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在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对立将会加剧,服务贸易壁垒的隐蔽化趋势也会继续体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建筑、运输等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这些服务部门都需要中、低技术劳动力作为中间投入,需要人员的流动。但目前发达国家在人员跨境流动的问题上限制较多,其对自然人提供服务方面在原则上不作承诺,而只是将与设立提供服务的商业机构联系在一起的少数高级管理或技术人员的流动作为例外情况规定在承诺表中,这使得自然人提供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仅作为“商业存在”的补充,人员跨境流动也高度依赖于设立在外国的商业机构的需要。[4]此外一些诸如入境限制、资格认证、技术标准、外汇限制等服务贸易壁垒也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实质性障碍。如在工程建筑服务业上,一些发达国家不愿提供开业权。

(五)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

当今世界,服务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新兴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的相对份额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批专业扎实、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但由于中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服务提供者只需具备一般的文化素质或经过简单培训后就可以上岗;加之中国对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目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这种人才供给状况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削弱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舆论环境。

我们要提高全社会对发展服务贸易重大意义的认识,转变观念,把加快服务贸易发展作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把服务业发展放到促进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当前,中国服务业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服务业引进外资的力度,参与服务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我们学习、借鉴外国在服务业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快提升中国服务业水平。

2. 加强对GATS等规则的学习和研究,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不同,其发展要求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特别是涉及培育和保护国内服务业等方面都应该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GATT、GATS、WTO有关条款的学习和研究,将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保护企业和个人在海内外的合法权益。要根据GATS的要求,逐步完善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

3. 推进财税优惠与产业倾斜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使中国的产业政策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除增加国家对服务业的投入外,还应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发展服务业,要打破某些服务部门的国家垄断和地区封锁,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服务市场体系。当前应把以下领域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一是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商业、金融保险业、餐饮业、文化卫生业等;二是与技术进步相关的、代表服务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如专有技术服务业、咨询业、信息业、各类专业服务业等;三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如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教育和公共事业等。[4]

在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基础上,对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服务投资项目,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

(二)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当前可以从四方面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1)继续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强化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强分类指导与企业监管,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基础上扩大服务贸易利用外资规模;吸引包括新建、并购风险投资在内的多种服务业跨国投资,扩大在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和商业领域利用外资的规模,带动中国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2)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外资企业设计咨询、技术转让、教育培训、信息技术等服务贸易出口。(3)提高已经建立的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的规模和水平;引导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向我国大规模转移服务外包业务;推动引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提高层次和水平,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流通等领域拓展,充分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1)加快实施服务贸易“走出去”战略,推动以商业存在模式为主的服务贸易发展。[6]

(三)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必须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推进服务业的改革,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具体包括:(1)要明确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中国商务部作为服务业政策的归口管理部门,其管理职能主要是制定进出口发展战略,负责服务贸易的统筹、规划、立法、政策协调和对外谈判工作,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并落实“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各归口管理部门则在各自管理范围内实施具体管理。在可能的情况下,成立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组织,负责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立法、对外谈判和政策协调等事宜。[7](2)中央和地方应加强互动,各地方的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应与国家服务贸易的总体战略和整体规划保持统一,并与其他地方政策、规章相协调。(3)政府应避免采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服务贸易市场,而是在相关法规、政策引导下对服务业进行法制化管理;发挥行业协会、同业组织协调和监督服务贸易的职能,引导服务业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4)应根据不同地区服务业的特点和服务贸易的优势,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发展服务贸易中的作用,建设国家级服务贸易示范区。例如,上海、江苏、广东、北京等地的服务贸易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可以在这些地区建立服务贸易示范区;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发展特色服务贸易,从而促进中国总体服务贸易有一个较大水平的提高。[8]

(四)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为保证服务贸易健康协调发展,中国应根据WTO、GATS的规定,建立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要求又符合国际现行标准的法律法规。要加快以国际贸易法为母法的各部门法立法,形成完整的国际贸易法体系,与国际法律体系相衔接,充分体现保护本国企业和贸易行为的立法精神。一是修订完善已经颁布的法律,解决不同法律之间冲突或者疏漏,以及大部分法律有失严谨细密的问题,将行之有效的法律解释性条款补充到程序法和实体法之中;将按照职能部门设立或带有职能部门色彩的法律整合修订为统一规范的法律。二是清理取消不符合市场化发展原则的政府规章,将立法层次较低的政府规章和地方法规,依次上升到地方法规和国家法律。[9]三是对于一些服务行业存在的法律空白,我们要加强探索研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服务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认真研究《服务贸易总协定》,积极应对服务贸易壁垒

服务贸易壁垒对服务贸易的阻滞作用日益明显,已经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针对中国服务贸易遭受贸易壁垒的现状,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充分利用GATS中的规定消除服务贸易壁垒。GATS为服务贸易的国际化、自由化奠定了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GATS中的相关规定消减服务贸易壁垒。其次,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因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争端,避免争端的升级。WTO争端解决机制是一种司法性和政治性交融的综合性争端解决机制,鼓励成员通过双边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争端解决方法。因此,我们在遇到因服务贸易壁垒引起的争端时,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合理解决争端。最后,加强遭受服务贸易壁垒相关救济的立法。在外国对中国服务贸易设置壁垒、实行歧视性待遇和不公正贸易时,我们能依靠法律手段争取自己利益,能按照法律规定及时采取相关保护手段。[10]

(六)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速企业自主创新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服务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差距。为加快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制定措施,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要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建立与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建立服务贸易实习实训基地;对国内外服务贸易培训机构,对独资或与高校、企业合作成立培训机构给予审批便利。教育、人事和劳动保障等部门,应按照服务贸易发展需要,调整和完善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尽快设立相应的职业资格和职称。[6]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现有高层次服务贸易人才的作用,避免由于外资服务企业的大批进入而造成国内人才的流失,为服务贸易积累和培养长期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加速服务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提高服务业研究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服务业竞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改进外汇与资本流动管理,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到境外投资。

参考文献

[1]刘海云,余道先.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结构失衡[J].国际贸易,2008,(2):33-36.

[2]陈继勇,余道先.知识经济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9,(4):3-8.

[3]那颖.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8,(7):25-27.

[4]徐倩.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0):25-26,40.

[5]周中林.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应对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80-83.

[6]陈文玲.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2008,(10):14-18.

[7]杨利娟.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69-171.

[8]武力超.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96-100.

[9]章志刚.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8-31.

篇4: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1、管理不严,执法不规范。一是当前公安机关在管理职能方面尚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二是执法不规法,导致“三乱”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基层公安机关为弥补办公经费不足,动辄罚款收费,甚至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截留、挪私分罚没款物,以罚代刑、以罚代法,甚至为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而徇私枉法,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2、少数民警要求自己不严,宗旨意识淡薄。一是随着公安队伍不断扩大,青年民警大量增加,他们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干劲足,是公安工作的主力军和希望所在。但他们对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了解不多,缺乏群众工作经验,疏漏、不足之处较多,与群众的要求还有距离。二是少数民警的思想觉悟不高,党性观念、公仆意识不强,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三是私心膨胀,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

(二)来自公众方面的原因

期望过高、认识偏颇。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崇尚民警职业的同时,希望民警是万能的,既是侦察破案、打击犯罪的能手,又是排忧解难、保护社会安宁的卫士。然而,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甚至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

法制观念淡薄、警民配合欠佳。主要是公民法制心态不完善,对警察不信任、不配合,甚至暴力抗法,近几年榆林麻黄袭警案、杨佳袭警案、瓮安事件、云南胶农袭警案等一系列暴力袭警事件频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三)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1、行政干预,滥用警力。由于公安机关执法权限较大,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往往将公安机关当成万能钥匙,一味强调公安权威,常常通过行政命令使公安机关承担许多原本不应承担的职责。

2、媒体误导。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一些传播媒介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追求市场效应,对“涉警”问题喜欢以偏概全或推波助澜进行炒作,尤其是在对涉警事件的版面中,媒体热衷于对其负面因素进行强调,集中报道,忽视甚至无视事件中的正面因素,客观上形成了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不利的整体氛围。使人民群众只看到了个别民警违法违纪现象,却忽视了绝大多数民警的任劳任怨,为社会安宁流血牺牲的现象,造成部分群众对警察的认识存有偏差。

二、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对策

(一)当前应努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以实际行动树立人民警察和公安机关良好的执法形象

努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树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良好的执法形象,是当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根本保证。怎样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树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良好的执法形象呢?当务之急,要巩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始终保持公安队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激发民警投身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各项活动;继续深入抓好警务公开,加大内外监督力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各项活动的健康发展;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用经常性的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教育培训,使民警掌握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增强队伍整体素质和实战技能,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公安执法公信力。

公安机关坏事不能捂,好事更要传。要充分利用办案、走访、接待等平台,采取发放宣传画报,设立警务公开栏、宣传板报、发放手机短信及新闻媒体报道等宣传手段,加大对典型单位、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多渠道向人民群众宣传公安工作,提升公安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让称赞公安的声音从群众口中自愿发出。同时,要强化应急处置信息公开工作,正确掌握群体性事件处置“火候”,主动、透明、及时公布真相,保障民众知情权,消除民众猜疑,澄清事实,止住谣言,平息冲突。

(三)当前要尽快建立健全与群众的有效沟通机制,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

公安机关和民警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一方面要认真、广泛地听取群众的呼声,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利用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公开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这样既便于群众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又可以使群众有目的地参与一些防范、打击犯罪的活动,还能够监督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活动,避免违法违纪和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

篇5: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河南是人口大省,历年来高考人数高举全国前列,而河南的211大学却仅有一所,差距之大显而易见。在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上,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应进一步加大对河南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和重点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继续支持郑州大学建设全国一流综合性大学,对河南大学实行省部共建,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河南人口、经济、高等教育现状看全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严重失衡。

一、从国家“211工程”建设大学的基本情况看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的不均衡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为中国21世纪的发展培养、积聚各行各业所需的高素质骨干人才和解决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并使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国家按照“一部一校”、“一省一校”等原则实施的“211工程”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

为此,财政部从1996年起投入大量财力,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成绩。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大学,在学科建设、课题申报、人才培养、毕业生分配、国际交流等方面都享受许多特殊政策。而没有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不仅无法获得大量的办学经费,而且也无法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支持,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篇6: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土地正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为推进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近年来,曹县农机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我县农业增产、节约、增效,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释放了农村劳动力,并加快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回顾过去,全县农机化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展望未来,农机化进一步科学发展确实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因此,我们结合曹县基层农机化发展实际,论述当前基层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发展的因素,研究并提出解决建议。

一、当前基层农机化发展现状

(一)农机总量持续增加,作业水平不断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机化工作日益重视,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各类先进适用、技术成熟的农机具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推动了曹县农机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升级。截止到目前,曹县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0952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3593台,配套农机具数量达到20112台,小麦联合收割机从少到多发展到1834台,玉米联合收割机从无到有发展到657台。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76万亩,完成机播作业面积229万亩,完成机收作业面积220万亩,耕、播、收、植保、脱粒、农田排灌、农业运输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机化综合水平显著提高,农机效能充分发挥,大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劳动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增产增收,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县农机化发展正在实现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

(二)新式机械广泛应用,农机装备不断优化。从单纯的粮食生产作业机械向多元化的大农业作业机械化发展,并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近几年推广的农业机械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和其它机械等。尤其是高性能、大马力和复式作业的农业机械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三)服务模式推陈出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曹县农机局按照“统筹规划、加大扶持、培育亮点”的总体思路,着力组建了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院为代表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市场引导、精心培育、大力扶持,我县已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53个,全县27处乡镇、办事处都建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消灭了合作社空白乡镇。(其中今年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21个,新建示范型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注册资金总额7862.5 万元,固定资产总值5300万元,入社社员427户,拥有农机具12类1380台,合作社总占地面积178 亩,标准化库房面积3900平方米,维修车间面积485平方米,办公室面积910平方米,流转土地5000余亩。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农业机械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把机械化生产和家庭承包经营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机经营者和农业经营者的分离,促进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提高农机经营效益。当前,曹县农业生产中的耕、播、收、脱机械化作业多半为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所完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全县农机化作业的主力军。

(四)替代效益凸现,农机作用明显。一是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劳动力转移快速。近年,小麦、玉米、经济作物等机械化项目的快速推进,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二是机手收入大幅提高,农民快速致富。农民直接经营农机发家致富。农机作业收入人平在3万元以上,一大批农机大户涌现,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三是抗灾能力大幅提高,有效确保社会稳定。今年,干旱持续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曹县农机局积极响应上级抗旱机具补贴政策,排灌机械在此次抗旱保苗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全县人们的好帮手。四是种田大户大幅增多,土地流转得到有效促进。种田大户,不仅大面积承包了当地闲置水田,还为当地的农户提供机耕机收服务,签订了服务合同,有效地帮助农民解决了小田块不愿种,闲置田抛荒弃种的问题。

(五)农机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近年,国家和地方相继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农机管理部门对农业机械的管理职能,省市政府也确定了农机部门的执法主体资格和行政许可事项。曹县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农机法律法规,大力开展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农机安全集中整治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农机事故零发生,保障了安全生产。

二、基层农机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机化发展不平衡。在农机装备发展方面存在着“四多四少”的不平衡现状,即: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种植业机械多,农村其他各业机械少;传统作业机械多,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少的。在不同作物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如目前曹县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虽说有了明显发展但相应还低;另外,经济作物如蔬菜、花生等机械化水平也很低,不适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二)进一步发展存在着资金融资难题。一是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资金不足。购买农业机械一次性投入比较大,购买一台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需要5-6万元,一台小型拖拉机、收割机也要1万多近2万元,一般农户都缺少购买能力。二是农机科研、示范、推广经费不足,以至于农机服务队伍技术力量上出现断层。每年地方财政在预算安排农机事业经费时,既没有按人头所需足额预算,又没有安排必要的办公经费,更谈不上安排农机科研、示范、推广经费和项目经费。特别是乡镇基层农机推广服务机构人员经费尚无保障,大部分站都是空壳站,没有办公场地,都是“读通校”,农机示范推广工作无力开展。因人员工资待遇无法全额到位,部分熟练的农机技术人员纷纷下岗另谋职业,农机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而且,我县农机技术人员队伍呈老化趋势。三是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资金不足。农机大户特别是农机服务组织,在发展初期都面临资金不足的难题,而向银行融资在技术上可操作性上都存在着很大瓶颈。

(三)基层农机管理推广组织不健全。乡镇农机管理推广组织是农机系统为“三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农机管理执法、推广服务等行政性、公益性的工作任务,是搞好农机工作的关键,但就目前情况看,全县约有1/4的乡镇已无场所、无资产、无专职人员。由于乡镇农机人员工资归乡镇发放,人员受乡镇政府支配,不少乡镇名为农机站人员,但却常年围绕乡镇政府中心开展工作,使农机推广、管理服务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

(四)农机和农艺的结合问题。目前农机化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越来越反映在农机和农艺的结合程度上。比如玉米、棉花等收获问题,不是没有技术设备可以消化吸收,而是我们的农业耕作制度太复杂了,是一个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如何配套的问题。农业机械经过一次性研制定型后,必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农艺小小的改变,就导致机具的大变动,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五)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设施用地依然困难。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占地实行严格的控制,靠农机合作社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很难解决。关于合作社用地,上级都出台相关政策,但村里落实难,加之土地部门严格控制审批,使农机合作社大部分没有库房用地,以致价值数百万元的农机具露天搁置,遭日晒雨淋,影响性能和使用寿命,损失巨大。合作社社员都盼望着尽快解决合作社库房建设用地问题,可以说用地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另一瓶颈。

(六)土地经营规模化制约着农机化的长足发展。目前的土地经营模式还是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土地小块分割,种植结构复杂,地块零碎,不适于大量先进、适用的大型农机具的规模化作业,这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壁垒,限制农机化长足发展的鸿沟。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成为当务之急。

三、解决当前基层农机化发展制约因素的建议

(一)建立科学平衡发展新格局。一是要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统筹兼顾,以产业化带动机械化,确保健康、快捷、可持续的发展。二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充分发挥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规划指导、技术服务、资金投入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农业生产方面,现阶段要以推广机械化收割和大中型拖拉机等高性能农业机械为重点,增加机具配套比,实施机械化精细作业,促进农业进一步节本增效。三是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民是农机投入和使用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调动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和开展农机服务的积极性,采取全方位的管理措施,提高农机利用率、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建立农机资金投入新机制。一是市级、县级政府要将农机化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在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扶持农机科研开发、农机推广、培训机构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与农机大户的发展。二是要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制定农业奖励政策时,除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实行奖励外,应该把对农业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纳入奖励范围,实行累加补贴或以奖代补的形式,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机大户与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三是加强财政和金融信贷资金的联动。金融部门要对农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购机给予优惠信贷支持,特别是在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社方面,要重点支持。四是改革农业补贴的途径。农业综合补贴中的农机作业燃油价格补贴应按实际作业面积直接补给从事农机作业的农机手,从而调动农机手的作业积极性,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三)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推广组织建设。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要求,乡镇农机站是“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最近,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合理配置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将人、财、物划规县农机部门管理,以便使其真正履行农机管理、推广、服务的职责。

(四)建立农机和农艺科技保障新体制。一要加强部门合作。抓好跨学科,跨行业合作,注重农机与农艺结合,农机与畜牧水产业的结合,农机与林业的结合,农机与食品加工业的结合,加强与大专院校、农机科研部门、农机生产企业以及农业、林业、水产业、食品加工业等有关部门的联系, 形成合力, 共同开展农机推广工作。二要加快农机科技更新。更新观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科技服务含量,逐步向精细农业发展。更新设备,大部分农业机械都面临更新换代和产品升级,要加快更新步伐。三要办好示范点。结合曹县科技示范园区工作,抓好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好农机示范村,做到以点带面,幅射全县。

(五)协调土地,保证农机合作社设施建设用地需要。国家应在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库、维修车间、办公产所占地方面给予优惠,各级政府主要是县乡两级,加强与村委会协调,优先和优惠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用地问题,切实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为当地农机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农村闲置土地,各级政府及村委会应优先租赁或承包给农机专业合作社,便于发挥大型农机具的作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篇7: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教育部制定的《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小学科学新课标也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些纲领性文件非常好,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可是,农村的小学科学教育创新现状却不容乐观,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和良好创新习惯的养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科学课的实验教学不够重视。由于科学课在小学教育中是一门新课程,并不能一时之间就能够得到全体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中国的教学传统中,考试几乎是检验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的手段,而且考试的形式比较单一。这几乎限定了我们教学的目标: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作为评比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小学科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有别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传统的考试方式很难挖掘学生的科学素养,往往那些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在考试中比那些认认真真实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更“有成效”。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转换观念,抛开以分数决定教学质量的意识。即使要有分数,也不能按照传统的试卷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要在学生具体的操作中去评价。可以采用平时和考试两种成绩去评价学生。在考试时,可以要求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做过的实验,既可通过学生对这个实验的操作中看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看出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可以看出该小组同学的合作探究创新精神。

二、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科学教师的问题。

农村小学迫切需要能够承担科学这门综合课程的合格师资。而现承担此课程教师多半是课程改革实施前的自然课教师,由于我们小学教师教育没有对应的科学专业,教师队伍非专业并且老龄化。大多数小学科学课教师都是临时抽调,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不能教主科的就来教科学这种现象也有。当然,这些教师有许多是经过短期培训,而且许多是要求持证上岗。但是这一部分教师中有一部分是年龄比较大的,接受知识上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之遗忘现象比较大,在教学中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即使有刚毕业的理化专业大学生愿意教科学课,也都是教两年科学,就转教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或改当班主任,应该说这支队伍现状还不能满足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需要。所以,师资得不到较好的保证,要搞好小学科学课程的创新教育要多走许多弯路。

三、实验室设备的问题。

科学课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由于小学科学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实验仪器的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实验器材也限制了实验教学实现的可能性。要学生能够做好

实验,配备好实验器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相当重要,实验器材的到位是实验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也是做好实验教学的前提。倘若这些实验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实验教学就无法正常开设,更无从谈起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创新教育了。特别是农村学校,显得更困难。同时,农村学校实验室也存在不够用的现象。

四、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许多教师、校长还是把提高学生高考的升学率放在首位,对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重大意义知之甚少,对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理念、方法更是一无所知,更没有主动参与创新教育的意识。

(2)缺乏具有小学科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3)缺乏小学科学创新教育学校管理体系。

(4)缺乏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校园环境布置。(5)缺乏小学科学创新教育教学的评估体系。(6)缺乏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班级气氛。

(7)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方面还没能形成本地区的特色。

(8)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所获得成果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农村小学科学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还很多,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初步制定了发展农村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对策,内容如下: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国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所得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一种高层次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对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包括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重要的指导方针。因此,开展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创造性人才,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加大对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宣传力度。

要让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目的、意义等扎根于全乡小学校长、教师的心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新教育的行列中来,以实施创新教育为荣,以培养创新性人材为己任。

(三)努力营造好实施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学校环境。从创新的视野看学校教育启迪之一,创新性的学校环境是开展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基础。要实施小学科学创新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创新性的学校教育环境,一个创新的氛围,否则就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创新性的学校环境是指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学校因素,包括校长、学校管理、校园环境布置、教学评估体系及班级气氛等。

1、创新性校长。校长可以说是任何一所学校的关键所在,校长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最终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鼓励教师进行小学科学创新教育教学;不受常规限制,善于发现学校管理和小学科学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想方设法给予解决。为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实施营造一种积极、愉快的气氛,使师生在其感染下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学习。

2、教学评估体系。以往的小学教育,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小学科学创新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的教育,关键是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有优良的传统,就是重视双基的训练,这个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实际上,中小学的任务确实是给学生打基础的,这种基础不仅指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而且也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只有在学校小学科学教育中上上下下统一认识,转变观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为主要任务,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实施才有根本的保证。小学科学创新性的教学评估体系决定了学生的创新性,而这些因素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与学生生活在一个创新性的环境中,身心才能得到愉快、健康的发展,科学创新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其前提是必要有创新性的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创新性的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个性特征等。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进行科学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创新性教师应形成以下四个基本的信念。

(1)坚信每一个正常的学生都有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新型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人才,因此,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坚信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因此,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培养每位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注重个性,因材施教。

(3)坚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过程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教育是培养个体创新素质的最佳途径。当然,这里所讲的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

(4)坚信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创新性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艺术。很多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科学家在描述他们的老师时,认为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的老师具有以下这些特点: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独立自主;言传身教;热情,经常与学生在一起;给学生提出恰当的奋斗目标;精于个别教学;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等。

(五)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新课改的来临,给小学科学创新教育带来了春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课改理念,不仅给原来的创新教育赋予了时代的新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给原来的创新教育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更为上层的基本要求,即我们的小学科学创新教育要在传授创新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体验创新过程和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做出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六)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篇8: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经济建设是从贫穷落后的农村开始的,加之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头等大事。因此,虽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政策业已制定,但现实中,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建设是客观现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GDP规模大小和增长率高低为核心的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无法量化并没有被纳入其中,这也直接导致了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已经步入小康阶段,2001年底,中国人均GDP超过4 000美元,东部地区个别发达省市超过6 000美元,已率先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以后,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将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文化消费占生活全部消费的比重大幅提高,人们在满足精神享受和休闲娱乐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而文化产品的本质属性就是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和娱乐的需要,因此文化产品消费在人们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必将显著提升,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降低。所以,此时中央作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也是满足人民需要的客观体现。

由于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提出时间较短,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技术上看,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高科技行业发展关联密切;从发展环境看,与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层次和能力、教育水平等高度相关;从政府方面看,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也需要政府从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必要帮助,因此到目前为止,仅在东部部分发达省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比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以及京津沪直辖市。因此,本文以连续八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的广东省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以及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理论分析,第二部分分析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三部分分析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对策。

1 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分析

1.1 发展文化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在《雇佣劳动和资本》中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1]恩格斯也指出:“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可以看出,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制度和所有制关系的重要因素。而生产力的内涵随时代的发展理应有所变化,与时俱进。马克思把一切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精神生产力的创造主要包括哲学、法律、教育、艺术、宗教等领域知识的知识创造与积累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往能力[3]。如同物质生产力的变革能大幅提升工业强国的经济实力一样(比如欧洲的工业革命),精神生产力的每一次变革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而为欧洲的工业革命等形式的物质生产力的变革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生产力的内涵从有形世界延伸到精神层面的意识当中,它不但包括物质生产力的创造,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文化生产力,道德层面的社会生产力等一切有利于劳动成果创造的能力,生产关系也必然受生产力的影响而变化,从而推动社会整体上各层面的进步。如果从狭义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生产力本身可以指代精神生产力,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精神成果和积累精神财富的能力。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保证,它要求我们不断增强人类改造自然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创造潜能。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与精神和文化相比,物质生产力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主张,也是从物质资料的占有程度角度来讲的,当然这有其自身的历史原因和中国所面临的发展现实,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轻视甚至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发展,直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之一,使文化的发展作为目标之一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等量齐观,从而突出了文化发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文化生产力的提出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进程,是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对文化的有效需求,从这个角度讲,发展文化生产力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

1.2 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要明确的是,人的需求从纯粹意义上讲是无止境的。文化领域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有其基本需求和潜在需求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基本需求应是惠及所有人口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如读书识字、社会习俗、基本广播电视服务等无差别的最低标准;潜在需求则是在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随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产生的对哲学、法律、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兴趣爱好的有效需求,因此也形成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两条途径:前者对应的是文化事业,后者对应的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由国家和各级政府经营,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则是需要通过市场对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弥补和提高人们对更高文化层次的需求,从而满足社会不同阶层对不同层次文化的需要。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从源头上增加文化供给的同时,也使文化领域不再仅仅是从政府向社会单方向的信息和资源流动,形成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受众参与的循环模式。必须指出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潜在有效需求密不可分,这和潜在需求是不同的概念,要使潜在需求真正成为一种有效需求,需要从提高收入、提升受教育水平、增加有效供给等诸多领域着手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因此,要充分认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辩证关系。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和存在的基础,没有文化事业的兴旺发达,文化产业就是无土之木,无水之鱼,不可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比如在一个文盲率高、识字率低的社会推广报刊图书等文化活动是难以想像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文化事业的基础上将其推向更高阶段、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精神需求的现实需要,没有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文化事业将始终在低水平、低层次徘徊,难以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由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才能真正得以满足。所以,在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以后,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也必将成为各级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1.3 文化产品消费是提高人口素质、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全国平均超过95%,东部发达地区已实现全覆盖,通过文化事业的保障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通过文化消费的引导有效降低文盲率,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不失为一条提升教育质量、巩固教育成果的有效路径。将文化产业发展与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宣传当地特有的民族特色文化和地方特色手工艺品,在传播和传承文化产品的同时,也为某些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这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具有重要启示。

与此同时,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生存之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雅的历史文化更是全民族骄傲自豪的精神财富,灿烂的华夏文明更是文化领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24朝的兴衰荣辱,800帝王历史更替都为文化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令人艳羡的历史资源。把民族历史通过文化产业平台展现给世界人民,这也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升中华民族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政府部门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自然义不容辞,自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成立以来,遍布全球83个国家的268所孔子学院和71个孔子课堂,也体现了国家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视,但这还不够,因为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是政府主导的文化推广项目,只能起到“搭建舞台”的引领作用,凭政府一己之力难以充分展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灿烂文明,因此扶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其真正成为“唱戏”的主角,这也是文化产业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是重要手段之一,也为文化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

1.4 文化产业的发展能调整消费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必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已有显著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9月份公布的数据,2010年底,中国人均GDP为4 382美元,三十年来,中国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农村基本上在42%左右,城市已经下降到40%以下,这表明中国人民总体上已经摆脱了原来以吃、喝、穿这种生存意义的消费结构,正步入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结构升级新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恰恰是满足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升级的着力点和立足点,而且随着中国从总体小康向更均衡、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生活的迈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必将更为强烈,这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调整消费结构,引导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它是一个知识性高、创新性强的行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的说法并不为过,因为不断创新的产业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创新来自于先进思想和创意,创新来自于先人一步的技术突破,归根结底,创新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我国每年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约有700万,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人才短缺问题仍是困扰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的缺乏,这也凸显了高校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文化产业将是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行业之一。以广东为例,2008年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年均从业人均超过1 700万人,这其中有超过1 400万人从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4],而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服务以及创意产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创新性强的高科技行业人才仍相对匮乏,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在促进就业、尤其是解决知识密集型人才的就业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融危机以来,国外经济衰退,出口受阻,扩大内需成为国家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反经济周期”的行业,文化消费领域已成为促进居民消费的新兴市场。根据发达经济体的经验,随着人均收入超过4 000美元,服务业发展和消费均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文化消费在第三产业里占据重要地位。以处于核心层的电影行业票房收入为例,2005年全国票房收入仅为20亿元,2010年达到101.72亿元,五年间增长了四倍,发展势头迅猛,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化市场巨大的消费潜能,扩大内需政策,在文化消费领域得到切实而充分的体现。

1.5 文化产业能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整合其他行业资源的优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重点领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方针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优化传统产业结构中起到承接农业,兼容制造业,主导服务业的串联作用,根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划分标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其他层三层[5]。

如图1所示,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不足百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 52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6%,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4,已连续8年位居各省区市首位,不到七年翻了一番。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文化产业发展对其他产业增长也产生带动作用,广东文化产业对地区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5%左右,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超过10%,如图2所示,在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8年和2009年,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省文化产业经过最初阶段的快速发展,近几年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2.2 发展特征——市场需求主导,政府政策引导,民营资本参与

以市场需求带动文化行业体制改革是广东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广东省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市场经济执行力比较彻底,由于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均高于其他省份,所以广东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同时借助广东省优越的区位优势,自2004年以来每年5月举行的深圳文博会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的文化产业及产品交流和交易的盛会。举办7年来,参展人数从2004年首届的40多万人次上升为今年的354万人次,总成交额则由30多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 200多亿元人民币。正是由于看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从2010年起,“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简称“演交会”)又将舞台艺术生产要素推到了市场前沿进行交易,为我国舞台艺术“走出去”摸索出一条新路。2010年,作为中国艺术节的一大创新,第九届中国艺术节首次推出演交会,展出数百个国家级精品剧目,并设立“演艺超市”。今年的第二届演交会又达成签约项目58个,许多优秀舞台剧目都在此签下了“国际大单”,为文化企业走向世界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在鼓励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广东各级政府积极鼓励有实力的竞争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变体制机制,近几年全面推进新华书店、电影公司、地方出版社和非公益性、非时政类报刊社的转企改制,鼓励产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资源配置,做大做强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通过注资、发行企业债券、政府扶持资助项目等,鼓励文化企业集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市场机制不断使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利用设在深圳的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

在鼓励国有文化产业集团做大做强的同时,广东也向民营资本和外资敞开了文化市场的大门,目前活跃在广东全省的非国有文化企业数量占到八成以上,民营资本的加入增加了文化市场的有效竞争,同时也将文化产业链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向纵深延伸,在解决就业、拓展文化产业领域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

2.3 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作用初显,助力企业上市融资

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广东来说并不陌生,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验使珠三角模式的产业集群成为中国三大产业集群模式之一而被许多学者研究。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也成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在广州,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等三大各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与优势的报业集团同时展开角逐,以上为契机,带动机器制造、出版印刷、广告、互联网及多媒体等关联产业共同发展。在深圳,3万多家文化创意产业分布于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新媒体、影视演艺等行业,深圳华侨城文化产业园成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大芬油画村被国家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及深圳市知识产权局等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版权兴业示范基地”。2011年9月成立的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在成立之初会员单位就达到330家,包括8家上市公司和15家拟上市企业。在东莞,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已成为动漫行业技术交流和贸易平台。目前广东全省共有动漫企业近1 000家,占全国的近1/5;2010年的动漫业产值近130亿元,占全国总额的1/4。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已成为广东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基础上,广东省政府依托设在深圳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二级市场,力助有实力、成规模的文化产业上市融资,为此广东已设立基础资金为2亿元的“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每年4 000万的规模递增,力争每年助推2至3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截止到2011年上半年,规模50亿元“广东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完成组建,重点扶持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股改上市等。目前,广东已有四家文化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其中民营企业奥飞动漫于2009年9月10日登陆中小板市场,被视作民营资本逐力文化创意产业并成功上市融资的典型。与此同时,广东一批优秀的文化行业领军企业,如广东出版集团、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珠影集团以及一批民营文化企业正积极谋划上市或股份制改造工作。

3 制约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广东文化产业发展与其他省份相比起步较早,而且由于文化消费与财富积累和消费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资金雄厚的广东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一开始就处于全国前列,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时期毕竟很短,在经历了发展初期快速的资本积累和产业迅速扩张后,近几年已出现增速下滑,文化产业对GDP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下降等态势,因此,在保持文化产业稳步推进的同时,也要敢于正视一些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1)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近两年增长步伐明显放缓,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如前所述,广东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其他省份,但在其他省份开始快速增长时,广东省文化产业增长率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图3所示,从2004年的超过26%,下降到2009年的8.57%,2010年稍有回升,增长11.19%,但总体上增长呈放缓趋势。文化产业对GDP拉动效应也呈下降趋势,如图4,从2004年的1.23%下降到2010年的0.52%,降幅超过一半,2008年更是达到0.35%的最低值。在拉动第三产业方面稍好一些,但也仅维持在1.1个百分点左右。但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文化产业拉动第三产业的增长呈明显复苏态势,也表明了优化产业结构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产业拉动第三产业的幅度明显加速上升。

(2)经营主体小而分散,民营资本虽有参与,但规模不大。

以广州为例,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中,民营企业数量占到80.86%,而全年营业收入仅占34.73%,企业数量与收入明显不成比例,表明企业规模和参与程度还不高。从全省范围来看,根据《2008年第二次广东经济普查资料》的数据显示,在人员规模上,2008年,文化产业平均每个企业314人,除文化产业中的制造业、新闻业、报纸出版业和公园管理外,其余行业每家企业的职工人数只有几十人,尤其是文化产业中的销售企业人数更少,其中的文化用品零售、其他文化用品零售、照相器材零售及工艺美术品和收藏品零售企业平均职工人数均不足10人;从经营规模看,2008年文化产业平均年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只有5.3万元左右,尤其是文化服务业人均年主营业务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企业亏损面较大,经营性单位的亏损面较大,在4687家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中,有亏损企业1 148家,亏损面达到24.5%[4]。所以,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的范围还有待扩展,回报还有待提高,这些都需要政府在政策和制度设计上加以引导和鼓励。

(3)文化产业地区发展不均衡,中心城市发展较快,“两翼”地区发展缓慢。

广东省产业地区间差异问题由来已久,文化产业发展也出现同样问题,以近三年为例,广深两地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如表2所示,两地文化产业增加值总和占全省的比重逐年递增,2010年接近六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他地区的发展空间,而广深两地的资金聚积效应随着发展环境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更显突出,这一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亿元,%

(4)文化产业内部发展也不均衡,文化产品生产(制造业)占绝对份额。

从目前对产业的划分来看,文化产业横跨三次产业,在文化产业内部,即包括文物及文化保护、群众性文化服务等涉及第一产业的内容,也包含文化用品制造及设备生产等制造业领域,大部分文化产业内容涵盖了服务业发展范畴。以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来带动服务业的发展,这也是各级政府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衷。而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广东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仍以相关文化服务为主,相关文化服务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即制造业)占绝对份额,该份额在2004—2008年均保持在80%以上,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增速的高低主导着相关文化服务的增长,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高低[4]。因此,文化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也是广东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4 继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1)从解放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来看,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是永恒不变的指导方针,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正是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客观现实,精神文化领域的需要一定是建立在物质需要真正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而物质需要得以解决的法宝正是解放思想、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必须从解放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高度来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紧迫任务,文化领域的成果真实作用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中,而思想指导行动,从这个角度讲,抢占文化制高点就是用文化影响思维方式,用思想指导人的行为方式,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制度保障。

(2)文化产业要兼容并包,扩展文化内涵,扩大文化产业所覆盖的区域

如前所述,文化产业牵涉到三次产业许多行业和领域,不断拓展文化内涵,将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等不断纳入文化产业建设的整体布局,通过文化创意、高科技、制造业等领域的有机整合,将与文化相关的概念融入到文化产业的链条之中,以中心城市为支点,将文化产业辐射到周边其他地区,特别要利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从优势互补的角度来建立文化产业园区等配套设施,以此带动地区间文化产业均衡发展。

(3)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注重投资质量,同时应更积极吸收外资参与文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源开发

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文化产业,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和协调工作,真正给予他们与国有企业平等待遇,广东省作为利用外资最早的地区,在外资管理和利用效率经验丰富,由于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文化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数、合同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仅分别占0.28%、0.31%和0.2%,而且由于区位优势,其中九成是香港资金。因此,在吸引外资到文化产业方面,要真正做到资金与技术、人才、管理、市场布局等国外的成熟模式共同引进的策略,比如美国加州好莱坞影视制作及多媒体产业群、日本东京动漫及多媒体产业群等知名文化产业品牌,由于中国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极具吸引力,所以在合作开发国内潜在市场方面我们一定要掌握主动,不能再只做加工贸易的贴牌工作。在民营资本方面,虽然民营文化企业数量众多,远远高于国有文化企业数量,但民营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各自为战者居多,并没有形成合力,这就需要在产业链条和行业协会方面做足文章,以行业自律和分工协作模式,在产业链条上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实现共同发展的局面。

在规模小而分散且数量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确实无力继续生存的前提下,政府要推出强有力的措施,在确保民营企业利益损失最低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以实现真正强者收购弱者,或强强联合。政府助力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企业经营,最根本的保障不是如何给予民营资本多大的资金支持,而是政策支持,特别是经营期间与国有企业的平等政策以及兼并重组时的保护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解决了民营资本的后顾之忧,反过来也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产业中去,形成良性互动。

(4)注重对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政策引导,适当降低文化制造业在整个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加大对相关文化服务业的政策倾斜

如前所述,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虽取得一些成就,但仍属于起步阶段,目前广东文化产业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即文化制造业产值占到文化产业总产值的80%以上,这一方面表明广东相关文化产品的产业优势,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文化产业其他领域的薄弱,特别是像影视剧、动漫人物创作、文化旅游、历史文化开发等精神文化消费领域,同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具有毗邻港澳的特殊优势,广东文化产业应在引进先进文化、吸收异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工创新,再生产出优秀文化成果方面,应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与香港山水相连的深圳特区,更应该在中西文化融合方面,借鉴香港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升文化服务业的比重,使文化服务业在拉动第三产业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岭南文化的开发也没能被给予应有的重视,如何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到文化产业之中,也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摘要:“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奋斗目标,预示着文化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八年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能逆势上涨,表明文化产业具有其独特优势。以广东省文化产业八年来的发展为背景,运用相应年份广东文化产业的数据,分析了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在人均GDP突破4 000美元的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广东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消费,广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8

[3]平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2009(4):4-5

[4]曾倩柔,何婷.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EB/OL].广东省统计信息网,(2010-12-30).http://www.gdstats.gov.cn/tjfx/t20101230_83249.htm

[5]邓琼.广东文化产业笑傲全国[EB/OL].(2011-10-27).ht-tp://www.people.com.cn/h/2011/1027/c25408-1089229176.html

上一篇:普通话测试样题下一篇:急诊科护理实习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