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因素的企业成本会计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成为各个企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会计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发展情况。而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能够影响的因素都有很多方面,不同的因素对于具体产生的差异也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制约因素的企业成本会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制约因素的企业成本会计论文 篇1:

浅谈国有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摘 要:国有施工企业由于受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项目管理的实施者,在国有企业得到的待遇与市场的人才价格严重脱节,使项目管理者心理失衡,项目成本意识薄弱,成本管理和控制体制不健全,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核算和利润计算的准确性影响了台账信息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如此等等,都对项目管理的机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项目管理机制缺乏市场化、缺乏竞争力最终缺乏活力。因此要做好国有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必须:明确施工项目成本内容,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围绕成本目标,确立成本控制原则,寻找有效途径,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并抓好辅助性方面的工作。

关健词:目标成本管理 施工方法 施工措施 二次经营 辅助性工作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成本意识薄弱。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可以促使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但是,项目经理与相关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在项目经理部,往往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是缺乏全员的成本管理思想。如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为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等,这些必然会造成成本增加。项目经理成本意识比较淡薄,不少施工项目开工前没有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即使编制了,也常常没有重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降低成本措施。项目经理关心利润,但是对成本开支的情况较少过问。有的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基础工作不落实,如领料无限量,用工无定量,费用开支无标准等,导致成本管理失控,以致出现亏损时找不出问题的关键,更无法“对症下药”,致使企业效益下滑。

2.成本管理和控制体制不健全。企业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不落实,工程项目各部门、各岗位没有具体、明确的成本管理责任,难于考核其优劣,没有真正将项目成本与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没有形成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的情况。没有执行授权批准制度或授权不明确,使权利过于集中,而缺乏监督。由于受体制的制约,在项目经理的聘用方面,没有建立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用人机制,而是采用按照领导意志,指派项目经理的做法。也没有对项目经理的权利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出现了项目经理权利过大,无人进行监督的现象,给项目管理带来了风险。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往往是满足于产值、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指标的完成,对直接关系到成本费用高低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的节约控制关心较少。即使上级部门强令其开展成本管理,项目经理及工地管理人员也是被动消极的,流于表面形式的比较多。

3.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管理应当不仅仅包含成本核算,作为事后控制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只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归类和计算,反映实际执行的结果,并作为对下一循环成本控制的依据。由于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成本的管理重心应当移向事前的预控和事中的过程控制。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仅仅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相当阶段时才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显然已经为时过晚,成本控制的效果可想而知。

4.项目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一是各施工项目成本中心对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存在一些问题;二是成本核算所需的一些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三是分部分项分包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有些施工项目成本中心对一些分部分项分包工程不及时办理决算,而款项的往来都是通过预收或预付来完成,致使有些工程不能真实反映其利润。

二、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1.明确施工项目成本内容。施工项目成本是建筑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一般以项目为单位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施工项目成本是使施工项目达到质量优、效率高、工期短、消耗低、安全好、效益高等目标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它是全面地反映建筑企业施工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施工项目成本是指建筑企业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也就是某一施工项目在施工中所发生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所消耗的主要材料、结构件、其他材料;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施工机械的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施工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或分公司)等一级组织在管理工程施工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应该指出的是,施工项目成本不包括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也不包括不构成施工项目价值的一切非生产性支出,如材料的盘亏和毁损、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流动资金的借款利息等。

2.处理好公司与项目部之间的定位关系。企业整体与项目经理部的功能是不同的。项目经理部应该是成本中心,而企业则应该是利润中心(在一个项目上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利润中心)。企业是以提高利润为目的,项目则应以降低成本为主。当项目部同企业利益主体发生矛盾时,应以企业为重。规范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完成由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关键环节,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3.明确成本控制目标。主要是搞好成本预测、做好成本计划和确定成本控制目标。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抓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对主要建筑材料市场广泛深入的了解,根据各项目的地域条件、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4.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几个途径。一是全面更新项目部管理人员的成本观念(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项目分包成本;三是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四是严格材料采购程序,控制材料消耗(阳光采购);五是节约现场费用;六是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七是加强合同的执行管理,控制计划外支出。

5.二次经营的几种做法。(1)寻求优化或变更设计的可能。其实图纸会审并不单纯是寻找图纸上存在的设计问题,对施工企业而言,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图纸会审时,从方便施工、利于加快工程进度、能确保质量、同时又能降低资源消耗、增加工程收入几方面着手,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对一些明显亏本的子目,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替代措施,争取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认可。因此,图纸会审也是增加收入减少损失的一个重要途径。(2)及时办理签证。由于工程工艺等的变更,导致合同承包范围、工程包干单价随之发生变化,而许多业主在变更时,不是在口头上就是会议上要求变更,往往很少发出书面通知,项目部应主动将其间发生的工程变更从自身角度出发,写出核定单,办好相关签字手续,并纳入当月工程款计收。对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工程延误及损失,项目部应书面报建设单位确认,作为工程竣工工期核验依据,把双方可能引起争议的空间压减到最低。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只顾埋头苦干,而缺乏书面签字确认意识,克服“服从甲方,不办签证”、“分包违约,没有追偿”、“只有口头报告,没有可追溯资料”等的弊端。(3)加强索赔管理。提高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是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的项目,是利润或取得关键。收集施工中保存的各种与合同有关资料,如施工日记、来往信函、气象资料、会议纪要、备忘录、工程声像资料等,为索赔提供详尽的证明材料。利用建设单位变更设计图纸,增减工作量等时机,在补充合同中争取主动,必要时,可进行索赔。索赔的关键是时效的把握。

6.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工程竣工以后,要及时进行结算,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项目部要落实专人,与建设单位加强联系,紧盯不放,力争尽快收回资金。对一些不能在短期内偿清债务的甲方,通过协商签定还款计划,明确还款时间,制定违约责任,以增强对债务单位的约束力。对一些收回资金可能性较小的应收账款,可采取让利清收等办法,以减轻成本损失。

7.应用项目成本控制软件,提高项目成本过程控制能力。学习使用项目成本控制软件操作,认识项目成本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内涵。项目成本控制软件对项目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要求很高,对每个使用者的素质要求很高,对项目部的办公配置要求较高,项目部绝大部分工作都有所涵盖,比如:计划管理、合同管理、预算管理、材料管理、机械管理、分包管理、成本会计等,需要输入计算机的信息量很大。在工作链上每个人员都必须按程序规范操作,及时将数据输入系统中,后工序人员对前工序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确认,确认完成后,根据确认数据将相应的费用载入,并最后归集由项目经理审核通过,财务人员根据供应商或分包商提供的支付单据,与系统内的资料进行对比,各项手续齐全后打出支付单,进行支付。比如:钢筋采购,首先由工程处提出计划——项目部预算人员对计划进行确认——项目部材料采购人员编制钢筋采购计划——项目经理批准——采购招标,确定供应单位——项目经理批准——签订购销合同——钢筋进场,库管员与工程处共同验收,完成入库、出库手续(输入系统内)——材料采购人员审核规格、数量,载入采购单价——项目经理审核——财务人员编制支付单——项目经理审核签字——财务支付。

通过应用项目成本控制软件使我们能做到:(1)项目部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2)项目部各项工作处于过程受控状态,比如工期节点目标、成本节点目标、材料采购、入库出库、工程款收入支出等;(3)材料采购更加透明、阳光;(4)充分体现项目成本的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5)实现与公司的实时连接,让公司可随时掌握项目成本情况,达到过程控制。

三、辅助性方面的工作

1.抓好制度建设。在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时,制定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制度与相配套的管理办法是开展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础。这些制度有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工程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奖惩制度等四大类,其中工作制度主要包括计划管理制度、施工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成本控制制度、费用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人事工资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质量安全管理制度、ISO管理体系文件等;责任制度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经理负责制管理办法、经营承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成本责任制等;工程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规范、原材料质量标准、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规程等;奖惩制度主要包括职工奖惩办法、培训以及职称评定晋升管理办法等,除此之外,还必须建立一整套与制度相匹配的可操作模仿的程序文件。

2.加强项目经理的成本效益观念。成本效益观念是项目经理应当具备的一种内在的管理素质,它体现着项目经理对投入产出的判断。在施工项目中,有收益就必然有相应的耗费,控制不适当的耗费是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项目经理应当具有很强的成本效益观念,围绕项目成本展开工作,通过预算资料和管理运作中所反馈的各项成本信息有效地抑制各种不合理的支出。另外,应当教育每一个员工,使其树立成本效益的观念。利用激励机制使各项成本消耗与职工利益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企业与个人双赢的目的。

3.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项目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应当包括: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和职权结构。由于成本管理相关部门较多,在纵向结构上层次也较多,为防止责任不清造成相互扯皮推诿,工程项目一定要成立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必须明确项目经理是成本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的成本开展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应认真落实“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建立适合自己项目的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制,规定项目班子成员在核算中的作用、地位和所负的责任及检测奖励的办法,每月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找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工作中的不足,

4.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必须健全定额管理、预算管理、计量和验收制度以及各种分类账,按劳动定额签发施工任务书。尤其应当制定与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因为这是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成本的基础,更是企业班组成本控制与考核的标准和依据。各企业应根据体制、管理机制、施工技术水平,制定符合企业管理与施工技术水平的施工定额,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以保证定额水平的先进性。项目开工前要编制出施工图预算,项目竣工后要按规定时限准确及时提供竣工决算。一切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按规定手续办理,对库存物资和现场材料定期进行盘点,保证据物相符。

5.进行成本的动态管理。对于施工项目成本来说,应当特别强调项目成本的事中和事前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为今后成本控制做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由于成本盈亏基本已成定局,即使发生了误差,也已经来不及纠正,因此,应当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主要施工阶段上,对成本实行动态管理,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6.加强质量控制。企业在树立质量为本、质量兴企思想的同时,应当明确,对施工企业而言,无论是对质量投入的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因此,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始时,都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从施工规范方面严把质量关,采用科学管理、先进实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建立工序质量签证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因为出现质量事故而导致成本增加;同时,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施工项目管理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实践中,即使我们管理严谨、方法得当,也仍不能够完全排除项目亏损的概率。毕竟,项目成本的干扰因素甚多,不是哪种技术、方法可以绝对控制和完全解决的。因此,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灵活、技巧、发展地运用这些方法,才会摸索出一套适应本项目部的管理方法,使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项目盈利能力就会相应增强。在推行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中,我们还要注重抓好制度建设、健全合理的价格体系、加强各层次操作者的培训、利用计算机的辅助功能等工作。另外,要注意处理好思想与工具、主动与被动、综合与单项、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只有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我们的施工企业才能在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程度上的效益,更从容地应对房地产危机风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涛.施工项目经理工作手册.地震出版社,2008

2.俞文青.施工企业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3.刘大贤.审计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王又庄.现代成本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5.课题研究报告.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7

6.张守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7.悉尼·M·利维.施工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郑连庆.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9.赵延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入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0.杨晓庄.工程项目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1.邓淑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新规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福建泉州 362100)

(责编:若佳)

作者:叶锦辉

制约因素的企业成本会计论文 篇2:

会计信息可比性研究评述及未来展望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成为各个企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会计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发展情况。而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能够影响的因素都有很多方面,不同的因素对于具体产生的差异也有所不同。在很多影响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会计的方法选择,各种企业中会有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会计,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的工作也有多种的选择。这样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的可必读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就变得非常具有差异。同时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变化还会产生很多其他经济的效果,对于上市公司还有证券市场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对其详细的进行研究。

关键词:会计信息;可比性研究;未来展望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点是会计信息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这也是会计系统回答道目标对会计信息进行的一种约束,会计信息质量的特点在整个会计系统中是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非常重要的信息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特点,这也是指在当前经济业务相同的时候,不同的会计主体信息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相反的情况下,在经济也也不相同的时候,会计的信息也能够具有良好的反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能够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可比性,其中的横向可比性指的就是在不同的主体信息在同一时期的可比性,同时也可以成为狭义的可比性;纵向的可比性指的就是同一主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不同时期的比较。下面本文针对会计信息可比性进行研究和评述,以期为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做出良好的未来展望。

一、会计信息可比性中测量方法的作用

1.推动会计方法差异的测量方式革新

针对于会计方法差异的测量方式,在国外的研究人员中,有学者在早期就一处了关于指数的测量方式,因为指数的测量方式并没有针对性,同时也没有考虑过外在的因素和其产生的干扰情况。因此很难准确的确定测量会计方法的协调程度。为了能够良好的补充和完善其会计测量方法的研究成果,还需要很多学者提出的相关协调和统计的测量方式进行协调和调度,并且根据我国实际的会计问题,针对已经提出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做出了测量会计方法的具体方式。

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的会计学者在研究会计准则和协调调度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最早时期的马氏距离法。随后再通过对比点之间的差异程度,计算出单项协调程度中存在的不同点,并且在获得相关成功之后,把所有研究者研究出来的协调准则在会计工作中使用。

2.带动会计准则差异的测量方式进步

在早期的时候会计准则协调测量方式,使用的是独院判别的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就是马氏距离法测量了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国家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程度,并且用过对比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程度,以便于计算出单行的会计准则和协调程度,然后单项准则协调调度加以权衡,平均能够得到中国会计准则总的国际协调度。基于会计方法协调的测量方法因为指数的方法过程中没有相关测量方式的协调程度,因为指数法没有包含会计测量中的重要性,因此也没有考虑过会计计算方法的选择,其中选择的方式还受到经营环境以及企业性质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统计模式的方式,国内的相关学者也使用了这一类似的方式针对会计信息测量度进行实务的国内和国际的协调。

在会计数据的双重披露差异的测量方式,在国际上的资本主义市场中的形成过程,是大量公司开始到境外的研究紧张,例如:美国上市的融资按照融资市场上的规定,在美国市场上的外国公司还需要提供自身的年度报告,这样才能够带动会计准则差异测量方式的进步,这样的情况也给会计信息可比性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

二、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发展现状

1.会计信息可比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会计信息可比度的因素众多,来源于不同方向的因素会导致实际的影响程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会计信息可比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方面的选择,针对工作的内容选择正确的会计方式对于计算和可比度有重要的影响。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经济进步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的收集方式越来越多,其中涉及到的可比度价值也越来越复杂。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会计信息的比较和运作,就成为能够直接主导会计工作稳定进行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地域,会计信息可比度的影响因素也存在了差异,因为行业规定和国家法制限制,都会影响会计信息可比度的范围受到制约,其中涉及到不同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情况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中发现不同的问题,也是影响经济收益的另外一种现象。再者,根据社会层面不同产生的会计信息可比度影响也会导致实际的会计信息呈现出阻碍或者发展的局面。因为不同类型的经济产业会出现不同水准的会计工作质量,也就导致会计信息的工作内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根据选择的产业去进行会计信息可比度的分析,可以观察到差异导致的影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3]。

2.检测说明会计信息可比度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前景

以检验检测的方式进行会计信息可比度影响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切实的发现信息对比中存在的差异,这种比较不但科学而且使用,也是比较客观且符合人们对产业经营需要的。凭借检测的方式获得的会计信息可比度影响因素分析和研究,涉及到最为基础的可靠研究,也能够充分的证明实践体现出的会计工作难度。如何紧密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就是需要进行行业发展的观察,体验不同差异条件下出现的会计信息可比度影响因素。观察社会发展的现状,检测的方式说明了会计信息可比度的影响力度,也从侧面反映出会计信息可比度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会计工作,从不同的地域、方式、选择就能够发现积极影响会计信息工作,或者是阻碍会计信息工作的内容都是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当下我国会计信息可比度工作研究的人员还很少,而且具体的工作内容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广泛,但是得到的实际成绩却并不明显。但是研究者的不断努力最终还是会获得成功的,对于当下我国社会企业发展和会计工作质量提升的目标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还能够积极的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

三、会计信息可比性在不同国家的差异发展研究趋势

1.探索测量会计信息可比度的方法改进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内容比较复杂,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针对会计信息可比度工作内容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工作的分析能够发现不同地域的差异,也是会计工作需要努力完善的内容。观察会计信息可比性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着力于此项工作的研究是能够造福人类的伟大工作进程。当下针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会计信息可比度研究还存在检验方式上的缺失,由于实际参加研究的资料准备还存在不足,导致实际的研究结果也呈现出缺失,以至于工作不能继续进行对全面可比性研究的细致分析。通过学者的努力可以再次进行会计信息的比较,关注到可比性的深入分析。在针对不同地域进行的会计信息可比度研究报告中发现,归纳总结当下研究出现的地域性差异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首先是会计准则中的内容存在差异,另外是会计数据中的信息存在差异,最后是会计工作方法中存在的差异,都会影响未来工作中的计算、规划和测量等内容。循序渐进的工作模式与直接进行的检验方式存在质上的差异,如果使用更加具有影响力的方式进行直接的检测更加有助于研究的进行,也切实有效的塑造出相关的模型,也成就不同地域研究的推动工作。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相关的研究,关注差异的内容,通过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找到准确的检验和测量方式才更加有助于会计信息工作的进行。

2.会计信息可比度差异的发展前景

我国当下会计信息可比度差异的研究关乎到我国未来的发展,虽然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但是充足的分析和研究数据对于国家的会计工作的进步还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如何进行体制上的区分,并且进行切合实际的工作研究是我国当下会计信息可比度差异研究的重点问题。贴合实际的评估我国社会的经济情况,关注在我国企业、产业运作和经营的模式,可以发现,会计信息可比度差异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根据统一的模式进行细节的操作和统计。总结归纳从前的研究相关内容以及结果可以发现,整体的系统分析并没有切实的研究结论,只能依靠细致的理清头绪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够准确的发现可比度中蕴含的重要价值,才能够提升我国社会当下会计工作的内容,进而能够实现对企业运作的完善管理,也保证了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在研究会计信息可比度差异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如何坚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通过坚定信息,坚持以饱满的热情工作才能够实现对社会经济市场和产业经营的了解,并掌握运营理念,为我国经济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在会计工作中可比性的测量方法能够推动会计测量工作的发展,并且带动会计工作的革新,会计行业在我国各大企业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可比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这样的做法能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比较的两种经济类型现象之间的差异,然而因为会计信息中可比性的计算方式比较困难,因此在我国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因此还缺少稳健性和相关性的特点,还不能够系统的进行研究,其中也包括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测量方式,以及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但是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状态下能够看出,我国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薛誉华,张鹏程.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5,22:17-21.

[2]李刚,陈利军,刘国栋.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债务融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03:68-74.

[3]毛洪涛,李诗依.管理会计研究评述与边界扩展——基于理论与实务焦点对比分析的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06:32-43.

[4]倪敏,黄世忠.非机会主义动机盈余管理:内涵分析与实证研究述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01:58-67.

[5]陆正洪.医院科室成本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缺陷及完善[J].卫生经济研究,2014,04:32-34.

[6]李晓东,秦洪珍.代理问题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6:75-81.

作者:李慧敏

制约因素的企业成本会计论文 篇3:

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决定因素实证分析

摘 要:影响上市公司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自愿性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但是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缺乏自愿信息披露动机的问题,公司对于自愿信息披露的意愿不强烈。本文针对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 自愿性披露 决定因素 实证分析

引言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上司公司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一种形式,这种披露行为是不存在强制性,随着公司的意愿进行。在我国实际上已经建立了上市公司的强制性披露相关法律,但是在自愿性披露方面的法律却不够完善,国外很多国家在公司自愿性披露方面的法规已经比较完善,我国在这个方面与其相差非常悬殊。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上市公司在这个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在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方面的论证提供更多的支持。

1、自愿性信息披露概述

所谓自愿性信息披露具体就是指在强制性之外的信息,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以及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之上,主动进行披露的信息,比如:管理者对公司开展长期战略策略所提出了评价、具有前瞻性的预测性信息等等,这些都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管理人员的自主性。

1.1 赢利猜测性信息

自愿性信息披露中对于企业赢利方面的猜测信息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在西方国家中,在招股说明中赢利猜测信息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规,要求其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猜测,定期财务报告则没有相关的要求。这样一来,有很多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自愿性十分明显。

1.2 价值或现行成本信息

一些国家在物价变动剧烈时曾采用现行成本会计,由于现行成本会计比较复杂,加之近些年来物价变动趋向平静,许多国家将其改为鼓励披露。

1.3 社会责任、人力资源和环境保护信息

如职工报告、环境保护等信息有力地减少了外部对企业的误解,改善了企业的公共关系。

1.4 背景信息和经营性数据

美国的上市公司目前没有要求报告高层次的经营数据和业绩指标,但有不少企业自愿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

1.5 前瞻性信息

包括机会和风险、治理部门的计划、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以及治理部门的计划的比较。

2、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决定因素实证分析

2.1 内在驱动因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之下完成的,同样的道理,上市公司在自愿性披露的方面,也存在这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这两个部分相互制约,一同导致了目前的局面。在这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部分是内因,具体分析如下:

2.1.1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政府、投资人、债权人、企业管理者,这些机构或者个人对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情况非常关注,但是经济社会中,会计信息被视为一种特殊经济的主体行为,其披露的信息的质量与企业内部管理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大部分的管理者对于企业价值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及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程度,信息披露所带来的好处是共享的,但是一旦因此受到处罚,却基本都是个人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信息披露自愿性大大降低。如果是在公司治理的机构中,股权结构直接影响治理的情况,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控制权分布,所有者与经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性质也由此决定。财务信息的记录、确认以及披露都必须要在一定的规范下进行,同时也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制约,所以说公司股权结构对于信息披露的行为必然会有所影响。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很多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转变过来的,这些企业的普遍特点是流通股分中,国有股占主要的地位,这样一来企业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其监督职能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情况下,代理成本与信息之间产生了显著的不对称性,上市公司内部人员往往不会对信息披露有过多的举措,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因此受到影响。

2.1.2 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自愿性的因素还包括董事会结构,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依据公司治理的要求,内部都会建立董事会。但是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结构本身却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来看,大部分上市公司基本都确立了二职分离制度,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落实措施,也就是形同虚设的问题比较普遍。还有一部分的公司依旧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一人兼职的情况,根本没有施行二职分离。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中,最为突出问题表现为公司董事长为代表的高层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冲突。一般说来通过董事会控制总经理,是股东们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常用手段。实际上两职合一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总经理自己就能够监督自己,这完全违背了自力性原则。代理理论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个职位由一个人兼任,就会极大地消减董事会的监控职能,也就说公司出现舞弊情况的几率会更高,对于自身不利信息的隐瞒性也会更大,信息透明度削弱。很多学者都认为二职合一会严重阻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自愿性。现阶段,我国只有一少部分上市公司设置了监督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确保公司利益均衡的手段,促进公司的信息披露自愿性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数量很少,上市公司的总体自愿性披露情况依旧处于被动状态。

2.2 外部环境因素

2.2.1 上市地点

从有效市场假说中能够发现,市场效率直接影响公司信息的披露水平。具体来说,市场效率提升,投资者进行信息获取的渠道也会越多,对于信息的理解也会越清晰,这样证券价格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信息也会更加准确。反之,会计信息对于证券价格的影响就越小。在代理理论以及信号理论的基础上,证券市场如果效率降低,那么上市公司对于信息披露的自愿性则明显,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传递有效性的问题。从这些方面也能够看出,上市地点与自愿披露行为之间也存在显著联系。

2.2.2 产品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

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最终必须通过产品或服务市场来实现,因此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会迫使经理有效率地工作。根据私人契约理论,这种竞争也将会对经理人员形成压力,如果产品市场是垄断的,则经理们的压力较轻,他们一般不会主动披露信息给更多利益相关者;相反,如果产品市场是非垄断的,则公司经理们常常会主动披露产品的成本等信息,以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因此,本人认为,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也是影响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因素之一。

2.2.3 发行股票类型

由于公司的国际化程度或者是否在海外上市,会受到国外法律法规和交易所交易制度的影响。因而,我国上市公司为了在海外市场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会有较高的意愿主动披露一些信息,以满足当地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2.2.4 审计机构

上市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工作,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影响力可能对上市公司的自愿性披露行为产生影响。通常而言,对于规模和影响力较小的审计机构来说,失去一个客户对其经济利益的影响相对较大,所以他们更会在乎客户的要求。而对于规模和影响力大的审计机构,其依赖一两个客户的可能性要小很多。这样,他们就会采取更为严厉的信息披露方式:要求其客户在年报中披露更多细节信息。因而,本文认为审计机构也是影响自愿信息披露的因素之一。

3、结束语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过程中,披露水平较高的信息包括公司治理信息、管理层讨论以及分析赢利信息等,同时公司证券发行、经营的情况、相关的规范制度等等都会影响资源信息披露的水平,本文针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公司的自愿性披露行为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贺小刚,连燕玲.家族权威与企业价值:基于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2(04).

[2]程新生,徐婷婷,王琦,孙婧.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董事会功能与大股东行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28)

作者:李曦

上一篇:大学生不良消费体育教育论文下一篇:绩效审计完善高校审计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