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突破口 找准切入点 - 长春新闻网

2024-04-26

选准突破口 找准切入点 - 长春新闻网(精选6篇)

篇1:选准突破口 找准切入点 - 长春新闻网

长春市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推进会 观摩点材料之三:

筑建文明十桥

打造特色楼宇

推动文明社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宽城区群英街道长盛社区

2010年7月8日

宽城区群英街道长盛社区位于凯旋路1506号,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现有居民4237户,11956人。近年来,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社区党委牢固树立“创城为百姓,百姓共创城”思想理念,紧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创建目标,以“筑建文明十桥”为切入点,把“打造特色楼宇”作为突破口,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创建活动,文明社区建设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先后荣获了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先进文化社区、敬老文明社区、长春市十大文明魅力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现将我们的基本做法汇报如下:

一、宣传发动助创建

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是创建工作的主体,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把宣传发动作为创建工作的“助推器”,全力营造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是强化领导,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书记为主 任,共建单位负责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为副主任,社区党委委员和居民代表为成员的创建委员会,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创建工作的重大问题,形成合力,齐抓共建。

二是组建队伍,大造宣传声势。组建专职、兼职和志愿者三支宣传队,深入居民区和楼院,利用社区宣传栏、小区阅报栏、楼栋墙体黑板报、张贴宣传资料、悬挂创城条幅、发放倡议书、设立咨询台和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开展“创文明城,做文明人”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知情,增强参与意识。

三是丰富活动,激发创建热情。充分利用社区和共建单位的活动场所,精心策划和组织歌舞表演、知识竞赛、书画展览、才艺展示、趣味运动会等彰显时代精神、独具社区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组织社区艺术团把社区里的好人好事编排成短剧、小品、相声、快板等艺术作品进行巡演,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以社区市民学校为阵地,组织开展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传授法律、科普、安全、卫生等知识;社区还牵头组织开展了“告别不文明行为”千人签名承诺活动、“驻在长盛、爱在长盛、奉献长盛”和“扫好门前三尺,保洁邻里三米,清洁一栋楼宇”、“爱一小、敬二老、帮三邻”等一系列主题创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又使群众从中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教育,更激发了居民的创建热情,调动了投身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二、搭建载体推创建 要把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必须搭建好具有可操作性的创建载体,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并保持其常态化运行。实践中,我们以“文明十桥”为切入点,建立服务体系,拉近社区与居民的距离,增进居民与社区的感情,汇聚大家力量,同心协力把创建活动不断推向高潮。

1.建立“沟通零距离”便民服务体系,筑建“民情桥”。我们开通了便民信箱、温馨服务热线、民情观察站、心愿留言板等信息采集渠道,大量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为创建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建立民意“收集--整理--办理--反馈”四步工作流程,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解决好他们提出的问题,让居民群众满意。

2.开展“军警民”共驻共建系列活动,筑建“同心桥”。我们以创建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为依托,以十家共建单位为主体,以“军警民携手同心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建立起长盛社区军警民共建志愿者服务队,确定“访贫助困、咨询服务、楼宇建设、安全宣传、大手牵小手、文明点评、共建联欢”七个主题活动日,持续开展创建系列活动,培育“文明共建 成果共享”的社会共识。

3.开展“健康伴你行”医疗服务活动,筑建“关爱桥”。社区与宽城区医院并通过该院与市内知名医院携手开展百名医师进社区“健康伴你行”医疗服务活动。定期请知名医生亲临社区为居民义诊,宣传医疗保健常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常识,把关爱和健康送到居民群众身边。4.设立“心情驿站”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筑建“阳光桥”。为缓解居民因各种社会、家庭因素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加社区文明因素,我们建立“心情驿站”,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研究婚姻、家庭方面的有关专家,定期为辖区内的未成年人、释解人员、残障人士等需要心理援助的人群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除去心理障碍,树立生活信心,培育阳光心态。

5.设立“援助的天空”社区法律服务站,筑建“维权桥”。与宽城区法院、司法局、街道司法所保持紧密的联系,设立社区法律服务站,建立法律援助队伍,把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四定为法律援助日,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代理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等法律援助,帮助居民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观念,提高居民的法律素质。

6.汇集“爱心使者”提供亲情结对服务,筑建“幸福桥”。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我们建立三支“爱心使者”服务队,分别由社区工作者、共建单位爱心人士、公益岗位人员组成。这些人与社区内弱势群体建立帮扶对子,定期提供亲情服务。为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每周提供一次服务;为烈属每月提供一次服务;为特困和零就业家庭每季提供一次服务;为问题孩半年提供一次服务。亲情结对填补了创建中的盲区,换来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为创建工作注入了活力。

7.开展“同在蓝天下”少年关爱活动,筑建“希望桥”。社区自2007年在全国首家成立“红领巾合作社”以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活动,与沈联干休所、长春市特 警支队一大队、孟家桥派出所、长盛小学等十家共建单位签订未成年人教育协议,并建立了以长盛社区为中心的11个不同类别的教育基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为孩子们参加文明创建活动搭建了平台,使中华美德和中华文明在下一代得到传承。

8.开展“平安长盛”综治维稳行动,筑建“安居桥”。开展“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楼宇”创建活动。建立41个“邻里守望组”,党员义务巡逻队、警民联防队、企业联防队定期在辖区内开展维稳活动,推动“平安长盛”建设,为居民打造安居环境,加快了文明社区创建步伐。

9.建立“用工基地”提供就业绿色通道,筑建“乐业桥”。我们与辖区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建立了六个用工基地,优先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社区设立用工信息公示板,每天发布新的用工信息,让下岗失业人员有充分的就业选择空间。同时开展电话送岗、入户送岗、公示送岗“三送岗”活动,保证居民充分就业。

10.开展“争先创优”创城比拼活动,筑建“先锋桥”。社区党委在党员中开展“找准一个岗位、承担一份责任、奉献一份力量”文明创优活动。设立政策解读员、法制宣传员、民生服务员、校外辅导员、就业指导员、绿化维护员、小巷保洁员、治安巡逻员、人民调解员九个义务服务岗,由党员根据自身特长认领岗位,为居民提供服务。每年评选一批文明标兵,培养争创意识,打造文明先锋型社区。

三、以点带面促创建

在文明社区建设工作中,我们把特色楼宇建设作为突破口,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针,精心打造每一栋楼宇,做到一楼一品、一楼一式,不断地从小到大、由少积多,从而形成了“家庭带单元、单元带楼宇、楼宇带小区、小区带社区”的创建工作格局,促进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把队伍建立在楼宇,保证创建活动的操作性。长盛社区辖区范围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共有45栋楼宇,而且老楼多,生活设施落后,生存条件差。加上居住人群中老年人多,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楼离社区远,因此在特色楼宇建设中,社区难以集中开展活动,尤其是铁路职工经常跑车,铁路宿舍的创建活动不可能与社区同步。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党委决定在创建活动中打破常规,把队伍建在楼宇,成立了“两组一协会”。一是在楼宇建立50个党小组,实现了党组织在居民区的全覆盖,加强对文明社区建设的领导,为党员在创城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二是在楼宇建立居民组,将原有的居民组长改为楼栋长,推选一批年龄相对小、文化相对高、能力相对强、威望相对高、热爱公益事业的居民担任楼栋长,增强了创建活动的凝聚力,为发动全员参加创建活动提供了保证;三是组建了楼宇精神文明建设协会,把所有热心社区事业的人士都整合到创建活动中来,为创城工作积蓄力量。实践证明,“两组一协会”的建立,使特色楼宇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居民普遍认可。

(二)把活动开展在楼宇,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打造特色楼宇需要根据其各自特点和居民的不同需求来开展,才能赢得支持,取得实效。经过调研,我们结合实际,赋予每栋楼宇不同的创建主题,确立了整洁型、文化型、学习型、互助型、温馨型、敬老型、道德型、和谐型等八类特色楼宇。在创建活动中,文教宿舍1号楼创立了“生活便民筐”,放置一些大家捐献的日常生活用品,以解邻里不时之需,方便了大家,因此获得了“温馨楼宇”称号;文教宿舍2号楼居民自觉在楼道里放置笤帚、拖布、抹布等清洁工具,居民不管谁,只要有时间就自觉地清扫楼道,擦拭护栏,并且有三名退休老教师,每天坚持清扫楼前巷道,使整栋楼总能保持清洁卫生,被社区命名为“整洁型楼宇”称号;文教宿舍3号楼居民多数是退休的小学教师,在打造文明楼宇活动中,他们自办小画廊、小板报,宣传国计民生、好人好事、生活常识,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赢得了“文化型楼宇”称号。

为了推动文明楼宇创建进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社区党委及时发挥典型楼宇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典型楼宇的做法,组织居民参观学习,扩大影响。同时带领社区工作者、公益岗位人员、社区党员、创城志愿者开展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在居民、学生和志愿者中,发起了“认领一块绿地,传播一项文明,整洁一块环境”活动,为特色楼宇建设的大面积推开奠定了基础,从而也掀起了文明社区创建热潮。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工作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我们 必须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必须在行动上继续努力,争取为全市创城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篇2:选准突破口 找准切入点 - 长春新闻网

————放飞希望基金教师培训小结

民主民办小学

纪铁山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放飞希望基金”举办的小学语文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培训,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收获颇丰,感受很多,获取了很多宝贵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下面结合我本人的教学实际,就感受最深的谈一点体会。

培训说,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内容都非常丰富,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风无所不及。如果找准了每篇课文的切入点,就有了语文教学的良好开端,整个教学过程便会环环相扣,紧紧衔接,精彩纷呈。特别是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因为课文的篇幅长、内容多而感到无所适从,往往把一篇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有的甚至用三四个课时才能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引导者、组织者和点拨者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的天空中展翅翱翔,去享受阅读的乐趣呢?找准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培训告诉我们,切入点可以从题眼着手,可以从主人公的精神品质着手,可以从中心句着手,可以从文章的性质着手,可以从疑难点着手等。这让我深有感触与体会。例如,以前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三至四个课时,教完以后自己都不满意。而这一学期教学此文,我就从题目入手,设计了两个问题:百草园是个怎样的园子?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怎样?顺着这两个问题追问下去,带出一些列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先独立地进行感知与探究,再进行合作研讨与交流,遇到疑难时,老师进行一些点拨与指导,本课的重、难点都迎刃而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还让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轻松了许多。这也正好印证了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曾提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阅读教学主张。这让我对找准切入点的教学效果有了深刻的认识。

正如培训所说,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否把握好“导入新课”,是整堂课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的第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能受到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的效果;能创设出激烈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的学习目标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开启思创新维,诱发思考;能够起到承上启下,铺路架桥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就加以运用。譬如,在教授《松鼠》一文时,我采用了猜谜语的方法,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又如教授《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时,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授《孙权劝学》一文时,我采用了媒体播放片段视频的方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带入到情景中,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让学生一下子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学习语文,打开了学习文本的一扇窗。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找准每篇课文的切入点,还要能很好地突破每篇课文的教学难点,真正为学生打开阅读学习的新天地。而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各有侧重,是不尽相同的,如何突破教学难点,似乎没有个定律,但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捷径可走呢?从这次培训中我知道了答案。

培训告诉我们突破难点的一些方法,有确保时间法、放慢速度法、直观教学法、分散难点法、温故知新法和实践运用法。在教学《藏羚羊跪拜》一文时,如何理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一句就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采用了分散难点法,首先引导学生从文找到能体现老猎人慈善的细节描写,再从文中找到能体现老猎人杀生的细节描写,这样,这一句看上去似乎矛盾的句子,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为学生真正开启了阅读大门。

以上是我一点不成熟的体会,希望王老师批评指正。最后,衷心感谢一学期来王老师辛勤劳动,祝您工作愉快!

篇3:选准视角切入突破文本教学

一、选准切入口,从疑惑处突破

1.从结尾处切入。好的文章结尾处往往画龙点睛,耐人寻味。从结尾处切入,往往会令学生耳目一新。比如我在教学《船长》一课时,从结尾“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开始设问:“谁来告诉大家‘职守’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忠于职守'?作为一名船长,哈尔威是怎样忠于职守的呢?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读书更认真、更细致、更投入,不时地圈点勾画。以这一问题的理解为线索,导向哈尔威船长在客轮遇险后指挥救人的所作所为,进而全面认识他的“忠于职守”,可以说是有高屋建领之势,下面的教学就顺流而下,水到渠成了。

2.从中间切入。如我在教学《最大的麦穗》时,既不从头讲起,也不从结尾切入,而是选择从中间切入,找一个支点。我尝试采用“削枝强干,长文短教”的方法,没有支离破碎地分析,没有喋喋不休地串讲,而是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即“弟子们用心地挑挑拣拣,怎么最后却两手空空”来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这样就能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条串联珍珠的丝线。

3.从教学重点切入。首先,我们要吃透文本,准确把握住教材的主旨,即教学重点,然后,根据文本特点设计富有富有个性的教学。就《理想的风筝》一课的教学来说,多次研读文本后,我觉得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以叙事和直接抒情两种方式,表现刘老师的可贵精神,抒发对老师的感激和思念。教学中,我采用了直扑中心。抓住重点,辐射全文的方法,使长文变短。这是一种变序教学。不仅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巧妙地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二、舍得放弃,从紧要处突破

每篇文章都可以说是语文的全息图像,从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到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无所不涉。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可能通过一篇文章把所有的语文知识都教给学生。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就要舍得放弃,不要求面面俱到。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结合该文本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从要紧处突破。如我在教学《爱之链》时,当时的环境描写我先不讲,只让学生自读,理解其铺垫作用即可。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重点指导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上,紧紧围绕“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这一问题来具体展开。先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根据动作想象当时修车的困难,再深入到每句话,说悦透过语言文章读懂些什么,仿佛看到些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品味,体会人物的品质。在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以后,让学生再默读第二、三、五至八自然段,找找还有哪些细节描写也能反映出乔依的为人。课文的第二个故事发生在老妇人与乔依的夫人之间。

三、集中问题,从疑难处突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就像路标一样,指引着学生的思考方向,让他们迅速抵达目的地。在教学篇幅较长的课文前,我都会布置学生事先预习,每个学生至少提出两个问题,我把收集上来的问题集中梳理,整理出带有共性的、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和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上课时只讲这样几个问题。由于是学生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更为关注,学习效果极佳。如我在教学《夹竹挑》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中为这样两个:一是文章第三自然殴写了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是写夹竹桃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否偏离了主题呢?二是作者为什么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这两个问题,一是作者介绍十四种花的目的是为了对比映衬夹竹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这一特点,二是作者写月光下的夹竹桃,是因为它能引起作者的许多幻想。抓住了这两个问题就把握了全文的重点,学生讨论充分,理解透彻。

四、紧扣主旨,从课后思考题突破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部分课文后的思考题就是围绕文章的重难点提出的。因此,我常常抓住课文后的思考题来进行教学方向的确定。紧扣主旨,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意内容,领悟情感。比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中,课文后的第一思考题是:“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抄一抄再想一想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在学生弄清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侧面的烘托,把天游峰“高”与“险”的特点表现出来后,我再让学生去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目的是为了衬托出扫路老人的自强不息、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在学生完成了第一个思考练习后,再来研讨课文后的第二个思考题:“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抓住描写扫路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有关语句便很快抓住了文章的重点,真正地感受到一位自强不息、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形象。最后,请几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至十二自然段,让学生再整体、有序、全面地走近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篇4:找准切入点 选好突破口

关键词:中途;班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11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基层的组织,而班主任又是这个基层组织管理的核心,其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中途接班,无论在带课还是班级管理方面都会比正常带班复杂得多,困难得多,无异于一次挑战。班风正、学风浓的班级也罢,遇上一些差班,相信多数老师都不愿意接手。虽如此,但如果管理得当、策略有效,班主任能充分发挥个人魅力,也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让你收到幸福的喜悦。本文主要论述笔者在中途接班带班过程中一些粗浅的实践策略。

一、深入了解所接的这个班级

基本上所有中途所接班级的学生彼此之间都已有了一些了解,班级已形成了一定的班风,学生之间、学生和原班主任及所有任课教师间也都形成了一种默契。而我对中途所接的几届班基本上都没带过课,对整个班级情况的了解是一片空白。但因为学校的信任、同事的支持,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接受了。在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我都会通过原班主任及班干部,把班里一些基本情况,譬如学生的姓名、各类学生的情况,乃至学生的特长、个性,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班上的奇闻趣事等都了解清楚。通过这些整体了解,接下来在班级管理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会加强和学生沟通,深入了解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找到工作的最佳切入点,使自己的工作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

二、充分树立班主任的榜样角色意识

(一)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每接一个新的班级,班主任都必须给学生做好榜样,主动找学生聊天,增加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你、认识你,随着彼此之间了解的加深,一些抵触情绪便会自然消失,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信任你、接纳你。

(二)要有鲜明的角色意识

班主任是学科教师之一,是知识的传播者,一定要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新接手班级的班主任,我们先要让学生“信其道”,然后才能“亲其师”,之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三、给每个学生一个新起点,一个重新再来的机会

对任何一个新任班主任,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新奇,当然也期待新班主任能够忘记他们的过去,尤其是一些班上所谓的“刺头儿”,更期待新班主任给他们带来新的未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班主任要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一开始我就给学生明确讲到:“过去你成绩优不优秀,纪律好不好都不重要,因为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我只看重眼前的你,关注你现在每一天的表现。”在学习上,我一贯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比成绩比进步,不比基础比努力。总而言之,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些自信,多一些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勇气,让这些学生感觉新班主任没有放弃他,感觉得你很器重他。事实证明,不少学生会因为你给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而更加努力,并逐渐改变自己。

四、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接任每一届班,我都不会对那些“糟糕”的学生另眼看待或干脆放弃不管。我中途所接的班级很多是一些问题班级,这样的班级不是一个两个问题学生,而是一大片,这些学生又是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如果形成气候,对一个班来说无异于是灾难。但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放弃了这些学生,就等于放弃了一个班级的大多数,灾难更大。其中,有一些学生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更差,我们不要想一天两天把他们转变过来,一两次谈话把他们的心结打开,相反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对这些学生要不离不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想方设法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幸福和成绩进步的喜悦。

五、班级工作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每一个班级都会随着时间的转移,形成一些特定的风气,如果在短时间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创新,可能还会增加学生的抵触心理。所以,每次接班,我都会花一段时间让自己全面了解这个班级的一切,让学生逐渐适应我的带班风格,把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不经意中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去。

(一)不对以前的班主任和班级的各项工作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前任班主任一些优秀的对班级产生良性循环的的制度和做法,我会继续沿用,继续贯彻。

(二)闯出自己的特色

因为人与人的性格、气质、教育方式、管理风格等有很大的差异。当新的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不少数学生都会想“看看新班主任搭什么台,唱什么戏”,都会想从新班主任那里找到一点儿新的感觉,绝对不希望是一成不变的全部继承。一成不变的一切,只会让学生感觉到新班主任只会照搬。这样没有自己的特点,只会增加自己开展工作的难度。

六、塑造自身形象,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学生认真负责,关心、体贴学生,熟悉他们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并因势利导,精心备课,认真施教,不断改进教法,让学生由喜欢上我的课到喜欢我,再到乐意配合我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其实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工作还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的。因为你的付出,学生得到了关爱;因为你的投入,学生获得了进步。只要认真去做,用心去做,中途所接班级同样会一路掌声,同样会得到学生及家长的肯定。2013届所接手的一个班级,在一次家长会后,在家长的留言条上我看到这样一句话:“xx,我把你交给李老师这样的班主任,我就放心了”。2014届一个学生的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姑娘被西安邮电大学录取后给我发了一条短信:“李老师,她自入学开始的种种表现,我们就没对她报什么希望,现在却有了这样的结果,是你救了我姑娘,谢谢你”。

中途接班,只要不怕辛苦,认真负责,找准班级管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班级特点和班风形成的实质,在管理过程中讲求合理、有效的方法与策略,坚定不移,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扭转班风,建设出一个风气优良的班集体。

篇5:选准突破口 找准切入点 - 长春新闻网

一、理清发展思路, 加大宣传引导

康县王坝乡左家庄村人多地少, 高大沟深, 土地瘠薄, 自然条件差。2005年人均纯收入只有960元, 乡、村两级干部针对该村贫困面大, 增收渠道窄的劣势和离城较近, 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在充分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 提出了“富民抓产业, 增收抓劳务”的经济发展思路, 及时开展了“形势”教育, 采取了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去外地参观学习, 请打工典型现身说法等有效形式来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 使他们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

二、强化技能培训措施, 为务工者“加油充电”

一是选择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进行培训。在培训内容上, 主要选择餐饮、计算机、建筑、缝纫、保安、家政、电焊、修理等热门专业进行培训。培训重点为初高中毕业生, 积极组织有外出意向的毕业生参加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短期培训和中期培训。村里多次请县劳务办、劳动局、司法局的有关人员来村讲务工常识、维权、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进行了丰富的引导性培训, 先后共培训劳工人员2000多人次, 使务工人员稳得住, 能致富。

三、发挥典型引、带、帮的作用, 促进全村劳务经济大发展

一是发挥乡村干部作用, 带领农民外出务工。乡上要求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必须有一人直接带领农民工外出务工, 把带领农民外出务工作情况为考核村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二是依靠能人带动, 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充分发挥务工能人联系广、信息灵、渠道多的优势, 鼓励能人带领农民外出寻找就门路。同时, 让一部分先走出去的农民工带走一部分亲戚朋友, 许多外出务工者在外地创业有成, 返乡招聘人员, 即“老乡为老乡打工”。三是积极发挥县直帮扶部门的作用, 就近劳务输出。各帮扶成员单位结合开展“双联双促”活动, 普遍采取了“一对一”的劳务输出帮扶措施。

四、优化服务质量, 解除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一是实施了“绿色通道工程”。乡村落实专人协助农民工办理外出相关证件, 深受务工人员欢迎。二是落实“暖人心工程”。村里组建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农民工服务队, 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家庭代耕、代种、代收, 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照顾老人和小孩、看护房舍。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承包田, 土地承包期内保留其承包经营权, 允许和鼓励土地依法流转, 切实保证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篇6:深入生活找准新闻报道的切入点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字交流方式,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向人们传达着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新闻材料。新闻的主题与新闻的角度是密不可分的, 无论是社么类型和题材的新闻报道, 只有选取合适的“切入点”, 才能够更好地彰显新闻的主旨。

一、新闻切入点与新闻主体的关系

对于新闻的报道活动来说, 主体是最关键的, 它关系到新闻的灵魂。因此, 不论是报道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新闻节目, 都要充分地重视切入点与新闻主体之间的关系。即要明确新闻的舆论导向, 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安排和组织材料, 在新闻的立意上必须要充分地重视这个问题。

1. 与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保持一致

新闻与政治是分不开的, 因为新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在具体的新闻活动中, 要时刻与国家和党的政策相结合, 保证与时俱进, 突出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报道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权威性, 与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才能够增强新闻的权威, 实现新闻的意义和价值。

2. 明确地把握受众心理

新闻的包括方面是很多的, 不同类型的新闻具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在进行新闻的材料的安排上要注意这一点, 只有找到节目的受众群体才能够增强新闻的效果。只有从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想知道什么等方面提炼主题, 选择报道角度, 才能吸引读者, 教育、启发和感染读者。

3. 持“三贴近”原则, 从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寻找新闻报道切入点

群众是社会的重要力量, 新闻必须要源于生活, 真实地反映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如实地表现群众的观点和看法, 即保证以人为本的观念。从群众的生活中去寻找新闻的切入点能够有效地保证新闻节目的可读性。

4. 突出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唯物辩证法关于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 给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 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当我们发现和掌握了某一新闻事实, 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 而要透过这种现象加以分析, 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新闻素材是具有多重效果的, 我们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它, 只有找到最合适的角度来加以整合, 才能够实现新闻的价值。

5. 反映时代特征

新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必须与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的原本面貌。保持新闻的与时俱进的特点, 有益于实现新闻的传播效果, 让新闻节目更有感染力, 吸引更多的观众。

6. 富有人情味

尽可能的从群众的视角和观点出发, 用鲜明、简洁、生动的语言, 用最能吸引受众的事实开头。

7. 要有新意

新闻贵在“新”, 这个“新”不仅体现在时间上, 更多体现在新闻的主题和立意及内容上。创新是推动新闻发展的原动力, 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 不是每天都能找到合适、新鲜的素材, 为了实现新闻的时效性则就需要将相关的内容通过变换方式来表现, 增强灵活性。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要善于转变表现角度, 通过手法的变换来实现创新。

二、正确把握新闻选材角度

面对繁多的新闻材料, 怎么样选择题材的角度来实现新闻的价值, 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选材就是把原始材料进行提炼和修正进行成为新闻素材的过程, 同时它也是新闻写作的重要步骤。新闻的内容的充实性, 扎实、精炼的效果, 直接关系到新闻内容的张力。

1. 实现选材角度与主题需要的吻合

新闻的主体需要选材来彰显, 新闻的主题需要围绕着选材的角度来进行材料的搜集和摄取, 让搜集的题材紧扣新闻的主题, 进而来表现新闻的主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 必须要实现选材角度与主题需要的吻合, 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新闻效果。

2. 善于瞄准典型材料

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 只有将最典型的、最能体现本质和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提炼出来才能够准确无误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典型的材料更具有代表性, 可以真实地反映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新闻题材时角度要鲜明, 从社会的需要入手, 将可以以一当十的材料作为标准的素材。

三、合理把握新闻表现角度

新闻报道的效果除了好的立意和题材, 还要保证具有合适的表现角度。角度是新闻报道材料的窗口, 即新闻传播者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去表现事实, 通过对相关素材的有效整合, 来写出巧妙构思的新闻材料, 这是产生合理新闻的关键所在, 也是新闻工作的重要事项之一。

1. 要扣住新闻的本质, 不能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

新闻报道要讲究形式新颖, 此外还要有独特的表现手法, 说到底这些都是为新闻主体的表达服务的, 要在不违背新闻主体的前提下进行, 尊重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关键所在。新闻的真实性永远位于第一位, 这是保证新闻生命力的重要方法。

2. 要独辟蹊径, 敢于创新。

上一篇:抹灰策划方案内容有哪些?下一篇:观十送红军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