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新突破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店面新突破范文

课改论文新感受新突破

南安武荣中学:陈永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在全国38个实验区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课改实验区的一线教师,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推动历史课改的发展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去传统教学常常出现的重“主导”轻“主体”,重“学会”,轻“会学”,重“结论”,轻“过程”等弊端,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实验适应了这一要求,“改变学生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历史知识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树立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全新历史教育”。①通过半年的实验教学,我由衷感受到:历史课堂变了,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历史教材也有了新突破。

一、把握《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有很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新课程所产生的新的教育理念的变革,往往会和教师的传统固有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发生矛盾,短期内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出现不适应情况,这是经常出现的现象。但是从教育的前瞻性考虑,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考虑,教师必须在心态上、在行动上支持目前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也应该想办法去克服。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把握新《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一)《历史课程标准》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②,为此,历史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活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提倡科学的创新思维活动。

历史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新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叶圣陶曾说“老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③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如教师在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这一课时,课堂上让学生讲成语故事并辅以播放背景音乐,因为就本课整体来看,说明性语言较多,趣味性不强。这样处理就可以达到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将小组讨论式学习引入课堂,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变教为导,克服包办代替。

(二)《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历史教学应该关注“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④,为消除传统历史教学过程中重“教”轻“学”的弊端,历史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关注对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做到“正确公正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如“评价秦始皇”、“评价汉武帝”、“评价唐太宗”等等。这是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上的指导。历史上重要的人物难以计数,但历史课堂的时间不允许对每一个人物都予以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取得高效率的教学效果。

如评价历史人物,可以采取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参与的重要活动进行分类,然再予以评价。一般可以分为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也可以采取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一般分为前、后期两个阶段分别予以述评。这个标准,可以是教师预先设立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的双边互动来进行补充和完善;也可以经过学生的评价活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归纳出来。

又如学生写《我看秦始皇》这一小论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正反两方面的材料,使学生能从秦始皇的功和过两个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有的学生虽然行文较少,但却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有的学生观点单一,只看到秦始皇残暴的一面,没能看到他的历史功绩,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只能根据自己所观看的一些有关秦始皇的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来进行评论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批改后及时指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要看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推动历史的进步,还是阻碍历史的发展。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使用历史新教材的新感受

(一)新教材的编制,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避免课程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课程的“繁、难、偏、旧的现象,降低了学习难度。” 新的历史教材,从外观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深受学生喜爱。从内容上讲,降低了难度,淡化了知识体系,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把学生从沉重的学业包袱中解放出来。

(二)新教材的实施,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活动空间、创造空间,有利于培养创造性及开拓性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教材的实施,使教和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转变了,由老师是主体变为学生是主体了。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根据这一精神,我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勤于动手,乐于动脑的意识和习惯。比如说:上“破解彩陶之谜”这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用事先准备好的橡皮泥模仿做陶器,在做的过程中亲自感受古代人做陶器的苦与乐,领悟到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智慧。同时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去制作各种样式不同用途不同的陶器,然后写出制作小论文。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分丰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把一个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制作展现在我的眼前,叫人大吃一惊,简直难以置信。看着那一件件精致的小作品,又看看文章中学生丰富的想象。你不由想到,若干年以后,他们中间也许会出现一个艺术家。这样的新感受让你回味无穷。

三、历史课堂教学形式的新变化

作为历史课程实施主渠道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构建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改变“满堂灌”的教学动运作形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科学化。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单一,手段单一,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则加上了一些现代教学手段和学生活动为点缀,但教法往往并没有摆脱过去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方法则以知识点掌握为主,以大量的重复练习为手段。在这种教法和学法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学双方更要注重探究性学习,语言的表达锻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带着愉悦的情绪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

比如历史新教材“第8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本课的课程标准是:“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此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教学:(1)学生回顾: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2)播放有关都江堰的专题资料片,为学生创设情景,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假如自己是李冰的话,将怎样修建都江堰,请把自己所设计的都江堰的蓝图画出来,并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来了解李冰父子在水利工程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加深学生对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的感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历史课堂教学与时俱进,教师与学生建构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为师生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如教材中有很多“想一想”、“议一议”等小栏目,针对这一特点,我总是给学生最大的自由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进行议论、争辩,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参与到互动互惠的教学过程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变得开阔了,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学习。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改革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下,要求学生动脑动手的多了,如学习“ 秦帝国的兴亡”一课时,既要求认识秦王扫六合的恢宏气势,又要研究赫赫一时的秦帝国迅速灭亡的原因,还要动手复制《秦朝疆域图》,使学生的思维在动脑动手的时候不断得到开发。半年来在历史新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已进行过几次社会调查。如应用区分传说与历史的方法调查古丰州的历史,运用调查法来了解泉州的历史,用调查法来了解身边人口流动的情况及其对本地经济的影响。在调查活动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组内收集资料分头进行,资料收集齐后小组成员共同整理分析资料并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各组再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总之,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自我提高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托尔斯泰曾说:“对教师来说,最可怕的是墨守成规,思想懒惰。”面对新的课程改革,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通过进修和自我学习,才能够担当起时代发展所赋予的重任,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第二篇:新思维 新举措 新突破

新思维 新举措 新突破 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省农信联社二届二次社员大会上的报告

(2010年2月2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省农信联社理事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社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0年工作,振奋精神、开拓进取,进一步推动浙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应对复杂形势,坚持实践创新,我系统2009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09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积极克服国内外形势的不利影响,认真做好“保增长、防风险、促调整”三篇文章,各项业务健康发展,各项工作明显进步,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支农支小力度加大,成效显著。坚持深耕农村市场和本土化经营,加大支农信贷投放力度。到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571.10亿元,比年初增加892.93亿元,增长24.28%,余额和新增额均居全国省区农信社第2位,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739.28亿元,比年初增加448.63亿元,小企业贷款余额1921.98亿元,比年初增加

1 429.93亿元,余额和新增额均居全省银行业第1位。

御险能力明显提升,后劲增强。在省内其他银行不良贷款普遍反弹的情况下,实现了不良贷款“双降”。不良贷款余额103.38亿元,比年初下降26.89亿元,不良贷款率2.26%,比年初下降1.28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居全国省区农信社第1位;拨备覆盖率171.41%,比年初提高54.39个百分点。协助地方政府妥善处臵109起、涉及金额58.71亿元的重大信贷客户风险。

规模实力持续壮大,走在前列。面对复杂形势,早谋划、早部署、早起步,促进了业务发展。各项存款余额6430.75亿元,比年初增加1182.24亿元,增长22.53%,余额和新增额均居全国省区农信社第2位;资本总额145.78亿元,比年初增加17.18亿元,增长13.36%;全年实现税前利润126.17亿元,比上年增加22.98亿元,增长22.27%,居全国省区农信社第1位。

社会贡献不断提高,责任彰显。高度重视反哺社会,尽己所能作出贡献。在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增设网点7个、流动服务点108个、ATM机3台;积极扶持低收入农户创业致富,扶贫小额贷款余额3.23亿元,比年初增加3.22亿元;上缴税收46.42亿元,同比增加15.77亿元,增长50.95%;对接我省向青川县的灾区援助工作,捐款1491万元用于当地农信社网点重建。

从具体工作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定方向,增量扩面,支农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我们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导向,加大信贷投入,提升服务层次,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深入开展两项活动。认真实施“农村金融增量扩面工程”,组织发动全系统1万多名干部和

2 信贷人员,深入农村基层,主动上门提供金融服务,扎实推进“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户、企业的好评。累计走访农户340.96万户、企业24.41万户,向农户授信136.33万户、金额1013.80亿元,向企业授信6.06万户、金额1267.42亿元。组织全系统积极落实“支农推进年”活动,明确工作目标和信贷投向,提升了金融支农服务水平。绍兴地区行社结合活动实际,开展金融知识“进村、进社区、进市场”活动568次,社会反响良好。二是积极完善两个体系。认真实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工程”,出台省级中心镇网点建设指导意见,完善网点布局,创造条件满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服务需求。全年共新增网点46个,新增自助银行(含附行式)39个、ATM机677台、POS机12506台。加快推进电子银行体系建设,短信平台基本实现全省集中,网上银行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电话银行功能进一步完善。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年新增信用村(社区)1055个、信用农户63万户。杭州地区行社举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湖州地区行社细化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均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切实加强两类合作。与省金融办、省农办、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等建立部门合作关系,与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保险公司等建立同业合作关系,提升了支农合力。温州地区行社开展“五八”支农大合作战略,金华地区行社打造“一二三四五”工程,丰富了支农工作实践。

(二)因势而变,突破难题,金融创新工作亮点频现。我们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全面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一是积极实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工程”。总结和推广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贷款,

3 年末余额68.13亿元;大力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年末余额18.15亿元,荣获“首届中国地方金融十佳特色产品奖”称号;完善丰收小额贷款卡的功能,年末贷款余额45.27亿元。积极推广林权抵押贷款,余额9.29亿元,丽水地区行社成效明显。推动丰收借记卡、贷记卡发展,发卡量分别达866. 08万张和9.85万张,全年增加特惠商户791家。成立金融产品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产品创新相关管理及奖励办法,形成创新产品汇编。各地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嘉兴地区行社推出“两分两换”农房臵换担保贷款,台州地区行社推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专利权质押贷款,上虞合行推出大学生村官贷款,宁波市区联社推出“两权一房”抵押贷款。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优化核心业务系统软件,处理能力提高80%;完成杭州滨江新机房建设,主机容量提高3倍;成功实现核心业务系统迁移,完成同城灾备项目第一阶段;组织开发19个业务系统和38项中间业务系统。三是探索推进管理创新。积极有序推进分类管理,出台行社分类标准实施细则,完成81家行社的类别评定工作,提出具体的差别管理方案,并在部分管理工作中试行;做好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实施“总部和网点转型工程”,出台行社总部建设指导意见,萧山、绍兴县、瓯海等行社在总部建设方面迈出可喜步伐。在杭州、温州地区相关行社实施营业网点视觉形象建设试点,组织开展“文明服务建设年”活动,打造精品示范网点。

(三)多管齐下,防控有力,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我们把稳健经营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夯实管理基础。一是加强“危机处理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重大事项报告管

4 理,尤其是强化重大风险事件、危机事项的快速上报和有效处理,健全完善支付风险等7大类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是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加强对政府性背景、房地产新增贷款及超比例贷款的风险警示,规范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重组和减免行为,出台贷款风险尽职免责试行办法。三是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狠抓流动性风险预警监测。采取“抱团”、“联合”形式,组织全系统签订风险互助共同协定。四是强化内控、操作与合规风险管理。组织开展案件治理“回头看”深度排查、案件风险“百日大排查”、财会检查、抵押财产合规性检查、重点业务风险检查、大额存贷款检查、贷记卡检查、网络安全检查、监察检查等。制定2009—2011年案件防控治理工作规划,出台违规行为积分管理指导意见和案件责任追究实施意见。全年因违规或案件追究责任16532人次,其中受行政处分和组织处理822人次,经济处罚15710人次和808.73万元。大力推广OCR事后监督系统,加强反洗钱信息监测。组建审计总队,开展经济责任、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等,宁波、衢州、嘉兴等地区行社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成绩突出。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进一步加大技防物防设施投入,突出重点部位检查,成功防范入室盗窃、柜面诈骗等案件13起、堵截歹徒在营业大厅持刀挟持人质抢劫案件1起、及时发现和防范ATM侵害案件22起。舟山地区行社积极实施安全保卫工作电子化管理,提升了监控中心的管理功能。

(四)统筹谋划,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工作扎实推进。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方针,认真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一是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成立改革发展调研小组,对全系统五十多年来的历

5 史进行回顾和总结,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剖析,在多层次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呈省政府决策参考。二是新组建成泰、苍南、兰溪、永嘉、嘉善等5家合作银行,全省总数达41家。积极稳妥有序地推动杭州联合合行股份制改革试点。三是指导绍兴县、瓯海、南浔、余姚、杭州联合等合作银行在省内主发起设立5家村镇银行,并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服务工作。四是组织东阳、鹿城、象山等13家行社开展转增资本、增资扩股工作,增强了行社实力。五是指导杭州、宁波、嘉兴辖内行社之间“结对子”,推动绍兴和衢州辖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为全系统和谐发展创造了经验。

(五)凝聚共识,上下联动,学习实践活动见到实效。我们在全系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各个阶段的工作,把活动贯穿于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增进了合力,促进了科学发展。一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召开行社班子民主生活会,举办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和领导干部培训班,出台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完成7家行社(含改制社)的换届,有计划地对部分行社班子成员进行调整、交流和提拔使用,优化了班子结构。完成行社正副职后备干部的推荐、考察工作,多途径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承诺制度,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二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出台全系统2009—2011年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全年省农信联社共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培训20期,培训人数3587人次,有效提升了系统内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三是文化建设不断加

6 强。完成省、市、县三级机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开通省农信联社新版办公网站,创办《农村合作金融研究(参阅件)》刊物和《专报信息》;举办“战略与管理—科学发展”征文演讲辩论比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向心力、自豪感。

一年来,我们的一些工作被银监会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模式被银监会和团中央在全国推广;受银监会委托,制定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科目,在全国农信社推广;丰收小额贷款卡和组织签订风险互助共同协定等做法,也受到了银监会领导的高度评价。省委《浙江信息》1次、省政府《专报信息》和《专报国办信息》共7次、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简报共5次,专题报道我系统改革发展工作。

回首过去一年的历程,成绩来之不易,探索充满艰辛。我们之所以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主要归功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系统广大干部员工的团结奋斗,归功于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省农信联社理事会,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系统的广大干部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农村合作金融事业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向给予省农信联社工作大力支持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做好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必须增强形势敏感性,分析透、反应快、谋划深,牢牢掌控主动权,同时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必须坚持推动业务发展和支农支小定位有机结合。“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的成功经验证明,服务“三农”和中

7 小企业,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更是应对竞争的有效手段。作为小法人机构,我们推动业务发展,不能盲目攀比,求大求全,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市场一样大有可为,不仅能有效降低风险,更能为自身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赢得广阔空间。

——必须坚持发扬传统优势和加快金融创新有机结合。点多面广、服务方便快捷、密切联系群众等优势一直是农村合作金融的活力之源。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优势,充分运用好这些“法宝”,更要以新的视野看待新的农村金融市场,以新的思维和方法,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这样才能在新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坚持行社自身能动性和系统整体性有机结合。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行社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同时,也必须正确处理好“分”与“统”的关系,树立全系统“一盘棋”的观念。只有充分发挥省农信联社总揽全局、协调服务的作用,实现全系统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整体合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增强各行社活力,进而促进各行社更好的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事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来保障党领导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是我党发展历程中积累的最宝贵经验。我们一定要站在坚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方向、完成农村合作金融历史使命的高度,来谋划党建工作,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推动全系统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面向新的征程,清醒研判形势,坚持以科学的战略思想引领发展航向

客观分析近年来不断变化的形势,我们判断,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下一阶段所面临的既是一个良性发展期,也是一个重大转折期,转变发展方式已迫在眉睫。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倒逼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近年来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加快推动城乡统筹,农民的增收和创业途径日益多元化;传统的生产型中小企业也在转型升级,新型科技业、服务业中小企业数量日益庞大,发展十分迅猛。农村产业结构的日渐变化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农村金融市场激烈竞争催逼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原本相对平静的农村金融市场已是“硝烟四起”。国有银行纷纷给基层支行下放经营权,股份制银行加快在县域布点步伐,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大量涌现,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层面下沉的格局正加速形成。农村合作金融若不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将无法应对挑战。三是农村合作金融的现有发展模式逼迫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当前系统内大部分行社规模总量居当地金融机构首位,但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离“好银行”标准仍有较大差距,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管理特征仍十分明显。同时,近年来各项业务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规模高位运行并快速扩张往往伴随着许多隐患,一旦经济金融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就有可能显露风险。四是农村合作金融的体制矛盾要求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系统资源配臵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整合;系统价值链前后脱节,由于小法人的特征而无法将产品开发等作为提高竞争

9 力的战略前端,而省农信联社无法有效地开发和优化;品牌建设滞后,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度有待提高。

当前,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已总体具备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一是从历史积累的基础看,通过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全系统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财力、物力基础,还拥有根基深广的农村客户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地方政府工作支持,这些都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硬实力的保障。二是从2009年发展实践看,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全系统成功顶住了大贷款、大项目的诱惑,坚持“小额、流动、分散、效益”的原则,不仅做大了存贷款规模,而且资产质量得到提升。面对央行非对称性降息及贷款营销难导致利率下降的情况,通过增量扩面、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了收入,实现了效益的持续提升。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在复杂环境下迎接挑战、抢抓机遇的应变能力,体现了自身市场定位明显的抗风险优势,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软实力的保障。三是从广大干部员工的信心和愿望看,在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后,我们上下思想更加统一,士气更加高昂,力量更加凝聚,对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些都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思想上的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现有的战略导向(专注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积极提升在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正确的,但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能满足新环境、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应该早应对、早行动,把农村合作金融从传统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到符合现代银行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方式。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发

10 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探索施行“一条道路、两场革命”的战略思想,即走做强做优之路,全面推进“战略转型革命”和“科技信息革命”。这是我们在把握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规律、深刻总结自身改革发展五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走做强做优之路,既是途径,更是目标;“战略转型革命”是农村合作金融走做强做优之路的根本手段,“科技信息革命”是农村合作金融走做强做优之路的强大支撑。这三者形成“一体两翼”的格局,构成内在统

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走做强做优之路,就是要把发展的方向从主要追求做大转向全面推进做强做优;发展的重心从主要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转向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和持续效益;发展的途径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数量扩张转向更加依靠体制机制优化、系统资源有效配臵和科技进步;发展的内容从以行社各自发展为主转向激发行社各自活力和统筹全系统发展并重,从而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和中小企业。

“做强”的目标,是农村合作金融要在县域和农村金融市场上表现出十分旺盛强大的生命力。具体而言,不断优化服务管理,淋漓尽致地发挥“灵活、快捷”的优势,体现出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强大服务力;保持“寸土必争”的昂扬斗志,发挥农信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实干加巧干,体现出对金融同业的强大竞争力;发挥农信“背包”和“三水”精神,艰苦创业,深入基层,体现出干部员工队伍的强大战斗力;在县域和农村金融市场深耕稳扎,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获得社会各界的全面认可,体现出在这一领域金融主力军的强大影响力。

11 “做优”的目标,是农村合作金融要在内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臵和要素的最优组合,形成速度、效益和质量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具体而言,以人为本,在全员中树立现代银行经营理念,创造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力的和谐奋进环境,保持人本管理的最优状态;建立能灵敏响应外部市场变化和确保内部高效顺畅运作的科学体制机制,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实现经营管理的最优目标;建立与国内农信社乃至大银行相媲美的较为先进、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优秀金融科技平台和科技管理体制,强有力地支持金融创新,推动经营管理现代化。

“战略转型革命”,就是要立足于传统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推动结构优化、资源优化、内控优化,实现经营绩效和效率的全面提高、经营管理结构的动态优化、资产组合和业务组合的精巧协调、人才的合理匹配。优化结构是战略转型的核心,包括客户结构、业务结构、产品结构、收入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等;完善机制是战略转型的关键,要充分运用机制的力量去推动战略转型,不仅要研究单个机制的完善,还要研究机制之间的相互推动;控制风险是战略转型的根本,转型的进度和深度必须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之上。

“科技信息革命”,就是要瞄准当今世界金融科技的先进水平,推进科技的整合、创新,加快建设面向客户、面向管理、面向安全的金融科技平台和科技管理体制。要建立与省、县两级体制相适应、职责明晰、反应灵敏的科技应用架构,充分发挥上下积极性;建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灾备体系,确保各类科技系统的安全运行;全面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建立覆盖范围广、种类齐

12 全及功能丰富的产品体系;加快建设功能强大的现代数据仓库,努力满足不同方面的数据分析需求;加快开发和健全完善分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努力实现决策的软件化、管理的智能化以及内部控制的硬约束;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积极培育素质高、人数充沛、专业化和年轻化的科技人才队伍。

“一条道路、两场革命”,是我们今后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必须坚持的战略思想。实施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全系统广大干部员工必须全面、准确、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结合各自实际,不断增强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牢牢把握主线,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我系统2010年科学发展新局面

2010年是我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总的来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全国和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大的趋势没有改变,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按照“一条道路、两场革命”战略思想的要求,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2010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方向,以“抓转型、防风险”为工作主线,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管理、强化服务,在促进全系统做强做优上取得明显成效,在建设浙江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推动浙江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上作出新的贡献。

抓转型,就是坚定推进战略转型。今年要突出推进业务、组织、机制的转型工作。业务转型,重点要促进业务结构与服务“三

13 农”和中小企业的定位更加吻合;组织转型,重点要促进组织架构、网点、业务流程的再造,努力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机制转型,重点要完善财务、人力资源等机制,进一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防风险,就是切实防范各类风险。今年要突出做实做细风险管理工作。针对近几年信贷高速增长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可能产生的新一轮信用风险;针对日趋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积极完善内控机制,重点防范由于“人”的因素而引起的操作风险;高度重视并主动防范其它风险,全力打造“平安农信”。

2010年的主要经营目标是:各项存款新增800亿元以上;各项贷款新增600亿元以上,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完成中间业务收入5.75亿元;完成国际结算量90亿美元;完成丰收卡消费额740亿元;不良贷款比例控制在2.5%之内;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达150%以上;费用占纯收入的比例控制在25%之内;坚决遏制百万元以上重大案件和恶性事故发生,努力确保经营安全。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目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抓转型、防风险”这一主线,突出战略转型、防范风险这两个重点,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等三大活动,推进组织形式等四项改革,提升科技支撑等五种能力,扎实抓好今年各项工作。

(一)紧紧围绕目标市场,加快业务转型,巩固农村金融主导地位

第一,坚持支农支小不动摇,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面向“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定位和责任,克服信贷投向大企业、大项目的

14 盲目冲动,集中资源全力支持农村和城区个人、中小企业客户。围绕促进农业生产,重点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各环节的信贷投入;围绕稳定农民增收,重点扶持农民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创业;围绕推进农村城镇化,重点支持农民住房改造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优质中小企业,特别要加大对现代服务型、科技创新型、低炭环保型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存量客户深入分析,分类排队,优先满足涉农客户的合理资金需求,下决心退出一批风险客户和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客户。深刻认识支农支小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和自豪感,真正将这项工作体现在每个人的行动中。今年省农信联社将出台信贷投放的指导意见。

第二,坚持突出拓展重点,优化负债结构。强化分层营销,办事处、行社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片包干,切实做好对重点存款客户和系统性客户的争取、维护工作。对省农信联社搭建的省级合作平台,要主动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对接,争取扩大合作成果。强化信息收集,注重抓优质客户数量,争取更多的基本结算账户。保证金存款比例高的行社,要有效压缩控制。以个人经营性贷款、代收代付、间接第三方存管等业务为带动,积极拓展储蓄存款。加强对存款种类、期限和利率的分析,努力实现稳定与成本之间的平衡。今年省农信联社将重点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业务的拓展组织工作。

第三,坚持加快金融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以全面推广丰收小额贷款卡为契机,把“丰收”品牌打造成全系统零售业务的主导品牌。结合当地需要,因地制宜地推广“丰收小额贷”、“丰收创业贷”、“丰收联存贷”、“丰收农林贷”、“丰收农家乐贷”、“丰收

15 安居贷”等信贷品牌;结合省农信联社下发的“丰收”系列品牌宣传片,加大业务品牌的市场推广力度。大力发展丰收借记卡、贷记卡,组织建立覆盖餐饮、旅游、休闲娱乐等行业的全省性银行卡特惠商户网络。加快发展国际业务,力争新增5家新开办行社。今年省农信联社将做好速汇金个人外汇汇款业务试点工作,探索推出丰收公务卡、支付宝卡通业务,出台组建特惠商户网络的指导意见。

(二)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加快组织转型,推动经营服务模式转变

第一,推进组织机构重组。突出加强行社总部建设,根据业务特点、经营规模、管理能力等实际,合理设臵业务拓展、管理监督、支持保障三大类部门,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严格控制内设部门数量,合理确定总部管理人员比例。积极稳妥实施扁平化管理,在总部可控的前提下,将达到一定业务规模、内部管理完善、条件成熟的网点改造升级或实行总部一级管理。打破按行政区域设臵网点的传统,根据经济实力和发展趋势合理调整网点布局。对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积极采取设立全日制、非全日制固定机构网点和布设具备存取款功能的自助设备等三类解决方法,确保年底前全面解决全省84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服务问题。今年省农信联社将出台行社总部建设的规划实施意见,并计划联合银监部门出台非全日制固定机构网点的管理意见。

第二,推进营业网点转型。成立行社网点转型领导小组,落实部门职责,完善网点转型的工作规则和流程,推进“一点一策”实施。优化网点前台人员配臵,充实低柜人员、客户经理、大堂

16 经理等;创造条件推广功能分区模式,实现分层、快速服务的目标;结合中国银行业世博金融服务的要求,深入开展“文明规范服务深化年”活动,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标准;加快网点视觉形象建设,在城区和中心镇建设一批精品网点;加大自助设备投放力度,做好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短信平台等渠道推广,充分发挥虚拟网点与物理网点的协同效应。今年省农信联社将出台支行(网点)转型指导意见和网点视觉形象建设指引;选择部分A、B类合作银行开展网上银行业务试点并逐步推开。

第三,推进核心流程再造。从有利于风险管控和效率的角度出发,按照“前台前移、中台上收、后台集中”原则,对业务与管理资源进行有效配臵。凡适宜于后台集中的功能,不放到前台处理,努力实现流程化作业、工业化管理的运营支持,建设强大的后台作业中心、配送中心和监督中心。加大对前台业务营销的支持力度,把网点营销需要的功能下移或加大授权。探索在中台建立审查中心、放款中心和检查中心,提升风险防控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效率化。今年省农信联社将在宁波、温州、湖州地区的部分A类行社开展试点,在中台相关部门下设一个或以上中心。

(三)紧紧围绕内涵发展,加快机制转型,促进管理效能逐步提高

第一,优化财务管理机制。做好财务资源筹划,增收节支,增加积累。控制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反对浪费和奢侈。坚持固定资产购建“合理、必需”的原则,控制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支出,加大对网点、自助设备等基础性设施的投入。依托财务管理系统功能,丰富财务控制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今年省农信联社

17 将推动财务管理系统5.5版全面上线。

第二,优化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已试点行社要完善信用风险计量方式,争取在操作风险计量上取得突破;稳步推进风险计量范围,逐步从贷款类资产向全资产类科目推进。未试点的行社要结合新会计准则和新信贷管理系统上线有利时机,做好对历史数据的清理和积累。今年省农信联社将增加5家试点行社,并启动经济资本管理主题的科技开发,以消除应用瓶颈,增强各行社推进经济资本管理的积极性。

第三,优化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对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办法,抓住关键绩效指标,突出转型指标,并适度增加部分体现未来价值的基础性、战略性的业务指标权重。切实强化对营销队伍的考核激励,提升薪酬与营销业绩的挂钩力度,真正激发营销队伍的积极性。重视同业市场薪酬变化状况,确定合理的薪酬标准。收入分配和费用要向业务倾斜、基层一线倾斜。今年省农信联社将修订完善办事处工作考核办法、行社高管人员绩效薪酬管理办法。

第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把好进人关,进一步健全招聘录用体系。与部分优秀高校建立定向招聘渠道,建立健全实习生和见习生制度。加强核心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吸引和留住人才。完善后备管理人才和核心业务人才动态管理制度,加快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提前做好各层级重要岗位后备人才的培养。推动管理部门与基层人员之间的双向流动,鼓励行社之间开展干部 短期交流锻炼,探索经办岗位员工多岗位流动锻炼制度。今年省 农信联社将修订完善人力资源战略配臵的指导意见。

18 第五,优化分类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推进对支行(信用社)、分理处(分社)的分类管理。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地域和管理能力的分支机构,确定不同等级,重点在信贷、财务等方面实施分类授权,以避免行社实施一级法人体制后,原有的机制灵活性减弱。结合两级法人体制的实际,今年省农信联社将出台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差别管理推进方案,全面推进分类管理的具体实施,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紧紧围绕精细管理,切实防范风险,确保平安农信目标实现

第一,强化授信业务精细管理,严防不良贷款反弹。加强对重点行业和大额贷款的监测,提高对信贷风险的预判能力。积极稳妥应对大额信贷风险,切实降低损失和负面影响。严格把握集团性客户授信总量,严格控制政府性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和超比例贷款。密切关注个人经营性贷款、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操作风险。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业务的风险管理,做好贸易背景、保证金来源等真实性的尽职调查,完善业务风险控制标准。加强贷记卡发卡审批管理,落实调查、审查和审批等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有条件的行社要探索实行风险经理制。今年省农信联社将及时实施行业风险提示,修订完善信贷客户信用评级办法,探索企业类信贷资产风险十级分类,加快开发贷记卡欺诈交易侦测系统。

第二,强化临柜业务精细管理,狠抓操作风险防范。充分发挥会计主管和检辅员的作用,多层次开展对重点业务环节、新员工等方面的检查、辅导专项活动,提高会计部位的风险防范能力。

19 进一步提高银企集中对账质量,建立健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的有效机制。探索网点整体强制休假,有条件的行社要建立一支网点整体休假代班预备队伍,采取突击方式,对网点进行整体业务接收。今年省农信联社将修订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办法,出台营业网点岗位配臵和职责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OCR事后监督系统,着手开发会计电子档案系统。

第三,强化安全保卫精细管理,提高外部案件防范水平。以防盗窃、防抢劫、防诈骗为重点,加强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强化工作检查和考核,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着力抓好远程监控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远程监管功能。注重自助银行、自助设备的安全防范,切实消除营业、守库、押运及消防隐患。继续推进金库资源整合,减少设库风险。结合实际稳妥推进守押社会化,降低安全风险。今年省农信联社将出台全系统安全保卫管理规定和自助银行与自助设备、监控中心等管理办法。

第四,强化员工行为精细管理,全面夯实案防基础。以防范员工道德风险为重点,抓深抓实员工行为分析。制定员工行为分析工作模板,对信息征集、分析流程、分析成果运用进行全面规范;探索实施分级家访制度,动态掌握员工行为细节。定期召开案情通报会和案防分析会,让员工了解作案的危害性,增强防案的自觉性。加强重要岗位特别是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的管理,落实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强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今年省农信联社将修订完善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

第五,强化内部审计精细管理,充分发挥独立监督作用。完

20 善审计组织体系建设,组建审计支队和审计大队。重点组织内控评价、经济责任、信息科技风险等审计,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飞行”检查。加强审计项目档案检查,促进审计规范性建设。今年省农信联社将出台内控指引、评价办法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规范,开展审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

(五)紧紧围绕载体创新,开展三大活动,营造积极进取发展氛围

第一,“2010’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积极提升活动内涵,努力将其打造成自身和社会双赢的品牌工程。通过活动,进一步掌握辖内“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基本信息、经营情况和金融服务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的互动,扩大活动的社会效应。结合活动开展,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提高创建质量。

第二,“内控与合规建设年”活动。继续推进案件防控治理工作,深入实施2009—2011年案件防控治理工作规划。健全内控与合规管理制度,梳理各类业务的关键风险点和关键风险指标,将各项规章制度手册化、流程化。强化制度执行,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大额存款账户重点排查、固定资产贷款专项检查、贷记卡管理合规性检查、会计操作风险专项检查、计算机安全运行检查等,加大整改和问责力度。加强内控与合规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培训、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广大员工树立自觉合规意识,努力形成上下结合、全面执行的内控与合规文化。

第三,“万名农信干部下基层办实事”活动。发扬优良传统,重拾“背包”和“三水”精神,组织省农信联社机关、办事处和行社

21 各级管理干部深入基层网点,采用“住下来、蹲下去、沉下心”和“同工作、同生活、同艰苦”等方式,“召开一次工作研讨会或干部员工大会、参与办理一笔贷款、帮助解决一个难题,帮助办成一桩实事、撰写一篇调研报告”,了解基层网点实际情况,倾听基层一线员工的困难与建议,同时走访到全省每一个行政村、部分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等,以更加真实、深入地了解基层社情、农情和民情。

(六)紧紧围绕统筹原则,推进四项改革,激发内在持续发展活力

第一,组织系统内战略合作投资。按照省政府“抓两头、促中间”的要求,在坚持自愿原则和省农信联社的组织协调下,引导发展良好的农村合作银行对经营暂时较困难的联社进行战略合作投资,开展以技术援助为主的人力资源帮助、干部交流学习、信贷业务往来、产品共享、资金融通调剂等战略合作,结对帮扶、合作共赢,促进全系统和谐发展。

第二,推进组织形式改革。根据银监会2008年3号令和省委、省政府两办2004年5号文件的规定,由县(市、区)政府申请报经省政府批准后,指导符合条件的联社,以资格股不高于10%的标准,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积极稳妥有序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成熟一家、组建一家。

第三,探索在省内试行“走出去”发展战略。对符合银监会2008年3号令“监管评级在二级以上”、“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要求、省农信联社评级为A类的农村合作银行,以不影响对当地的金融服务、做好本土经营工作和防范金融风险为首要

22 目标,在当地政府和被设地政府均同意的前提下,经省政府同意后,有计划有步骤地探索在省内试行设立同城、异地支行。

第四,谨慎开展权益性投资。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资本管理的要求,省农信联社将制定资本管理试行意见,规范行社投资行为。对符合银监会基本条件、发展良好的农村合作银行或联社,在两地政府支持同意的前提下,经省政府同意后,谨慎在省内开展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权投资,以培育农村合作银行的远程管理能力。

(七)紧紧围绕价值创造,提升五种能力,迈出科学发展新的步伐

第一,大力加强科技信息建设,提升对全系统经营管理的支撑能力。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实施;放开需求,统一标准;重点扶持、借用外力”的原则,参照国内外先进银行的科技发展规划,加快出台《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IT应用架构规划》,以明确IT应用系统3—5年建设目标、省农信联社与行社IT架构的边界和应用系统建设的归属、每年度IT应用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方案,彻底避免无长期战略规划而导致的无序开发、无划分系统边界而导致的重复开发、无省县明确职责而导致的无效开发。在统一要求、标准和平台(即以规划实施为基础的数据仓库交换平台、中间业务开发平台、实时数据交换平台等三大交换平台)的前提下,实现核心业务系统支持多种应用开发和部署模式,包括省农信联社集中开发和部署、省农信联社集中开发和行社部署、区域开发和区域部署、行社开发和行社部署等。放开省农信联社应用系统接口,允许行社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辅助业务

23 和管理系统,充分调动行社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行社对地域和业务实际情况熟悉的优势,实现对自身业务发展的快速支持,满足个性化管理需求,但行社自行开发必须符合省农信联社科技规划的统一标准和要求,以确保核心业务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按照“以强助弱,以点带面”的原则,鼓励科技力量强的行社开发本行社甚至全市、全省性的特色业务和管理系统,尝试通过统一模板、统一数据接口、特色功能外挂、有偿使用等方式加以推广。加大对科技力量强的行社的扶持力度,通过科技人员上挂下派、定期专题培训、科技人员专业资格认证等方式,整合科技资源,锻炼科技队伍,促进全系统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各行社要根据科技规划中明确的自主开发项目,不断充实科技开发力量,从而有足够的技术能力来完成需要自行开发的特色管理和中间业务任务。在增强全系统科技开发力量的同时,要善于借用外力,通过技术外包、引进咨询服务、购买成品系统等方式弥补自身科技力量不足。按照“科学合理、统一高效”的原则,加强省农信联社科技服务中心组织建设,增设规划管理、测试中心等相关部门,增加架构师、业务分析师、测试管理等相关人员,进一步完善科技组织架构。启用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实现软件项目实施的流程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和年度立项制度,在充分征求行社意见的基础上,省农信联社科技开发的重点要放在全系统业务拓展必须的项目上,今年要启动网上银行二期、手机银行、影像平台、客户服务中心二期、经济资本管理、核心系统优化等项目开发;继续推进新信贷管理系统、新会计准则改造、资金业务系统、信用卡风险监控、人行电子商

24 业汇票系统、远程培训及业务管理平台等项目的开发;做好个人征信、企业征信、反洗钱、金融统计和经管报表等系统的改造;全力推进行社自行开发所需的三大数据交换平台的开发。按照“以安全运行为第一要务”的原则,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提升生产系统的监控预警能力,完成各项系统从“人控”向“机控的转移,提高发现问题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加快完成同城灾备项目的建设,确保各类科技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二,大力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提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拓展能力。从“素质、机制、规模”三个方面入手,推进客户经理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体系化。提升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狠抓日常培训,使客户经理熟练掌握金融专业知识,熟悉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掌握必要的经济法律法规,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较强的调研分析能力、较强的公关能力、良好的效益理念与风险意识。积极招聘专业与县域产业相关、个性适合市场拓展、综合素质高的高校毕业生,给有志于从事客户经理工作的内勤员工创造培训机会,充实客户经理的后备队伍,提升客户经理占比。鼓励对不同的客户经理实施分类考核计酬制度或全新的考核计酬办法,建立健全客户经理等级制度,积极探索客户经理“单兵作战”、“团队作战”等营销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客户经理工作积极性。积极创造条件给无信贷业务的网点配备客户经理。各办事处要对辖内行社客户经理基本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指导督促行社制定切实可行的客户经理制完善计划并加以落实。今年省农信联社将出台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第三,大力加强培训和文化建设,提升对和谐系统创建的推

25 动能力。落实全系统三年教育培训规划,强化各级机构教育培训管理职责。以提高政治素质、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为重点,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开展管理能力、营销拓展、优质服务、沟通协调和专业技能等实战型培训,形成较为系统完整、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重实效的教育培训格局。加强内训师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适应各专业、各层次教育培训需要的师资队伍。通过视频系统、制作教学片、教材编写等多种方式,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年省农信联社将积极推进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努力实现从应急性、临时性教育培训向系统化、规范化教育培训的转变,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全系统干部员工的培训基地;办好《浙江农村合作金融(参阅件)》、《专报信息》,充分发挥省农信联社办公门户网站的“信息港、交流坪、学习区”功能,增强全系统上下的联系沟通。

第四,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班子建设,提升对全系统科学发展的领导能力。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及和谐班子创建活动,组织召开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和领导干部培训班,进一步促进班子的团结协作,提高整体战斗力。按时、有序、规范地做好行社班子换届工作,切实将德才兼备、创新进取、作风过硬、群众相信的高素质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认真开展反腐倡廉“十个一”专题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设臵科学、制约有效的监督机制。

第五,大力加强省农信联社自身建设,提升对全系统科学发

26 展的服务能力。通过多种途径优化省农信联社机关、办事处队伍结构,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加大干部上挂下派力度,推动这项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改革现有薪酬分配制度,建立更加具有竞争性的薪酬分配体系。充分发挥省农信联社的经营性功能,扩大与省级部门、系统性行业的合作,加强上下互动,提升全系统整体市场竞争力;完善省农信联社资金调剂运营平台,提升全系统资金的议价和运作能力;加强清算业务风险防控和业务考核,推进差错处理平台系统建设,提升省农信联社清算中心的服务水平。同时,更多地运用“抓典型、树样板、推经验”的方式,更加注重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推进会等方式做好“搭台”工作,让经营管理有亮点和经验的办事处、行社“上台唱戏”,使各地成功经验得到全面推广,促进全系统的共同发展。

同志们,新的一年,任务光荣而艰巨,美好蓝图需要我们携手描绘。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面对挑战,勇于面对困难,以更强的锐气和信心,以更大的力度和韧劲,在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努力开创浙江农村合作金融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为浙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7

第三篇:立足新起点 谋求新突破修改版

立足新成就

谋求新突破

——沩山乡2011年工作回顾和2012年发展思路

2011年是沩山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机遇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沩山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县委提出的“挺进五十强、提速过百亿”目标要求,紧紧围绕打造“盛世禅都、天下福地”宏伟目标,狠抓项目建设,做优做强旅游产业,做精做大茶叶基地,同心同德奋勇担当、求真务实干事创业,掀起了建设发展新潮,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高。

一、2011年工作总体回顾

一年来,乡域发展再创新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全乡共实现乡域生产总值 2.8亿元。完成财政税收752万元。全年共完成项目工程投入3.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入达4.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年来,项目建设强力突破,旅游环境显著改善。2011年,沩山乡党委政府以“创先争优做表率、十大项目谱新篇”为目标要求,勇于担当、务实作为,全心全意推进项目建设。在黄沩公路拓宽提质改造中,沩山仅5天就签定49户拆迁户合同,如期完成任务;安臵区一期229空房屋立面改造和配套建设全部完成。7月,安臵区二期启动,农历年前主体建设可竣工;沩山大道临街64空门面立面改造、度假山庄沿线119户民居立面改造、集镇151户的拆迁、沩山大道立面改造工程全部完成。11月,投资3000万,按照“宁乡西部第一校”标准打造的九年制学校全部竣工;投资1000万元、全长850米的沩水河风光带项目和开福路拓宽、沥青铺设工程竣工。加油站主体农历年前可建成;旅游产品大市场全面启动建设;密印广场提质扩建、荷花湖及环线公路三大项目紧锣密鼓推进。肖家、太阳庙、瓦屋湾、同庆等几个安臵区加紧建设。

一年来,茶业产业加速升级,品牌效应显著提升。2011年,沩山乡新增茶园基地3000亩,春茶产量进一步增加,近35万斤,销售形势喜人,年产值1.2亿元。湘茗茶业、亮沩农业两家茶叶公司新厂房和新设备陆续投入使用。茶叶生产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沩山乡、湘茗公司、黄雪钦分别获得了湖南茶业“十强乡镇”、“十强公司”、“先进个人”称号。

一年来,民本民生大幅改善,发展基础显著夯实。八角溪新沩山漂流顺利营业。食品安全管理全面加强,以全县先进身份入选市级示范乡镇创建单位。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学生回流效果明显,沩山九年制学校成功创建省级合格学校。计生工作成功迎接省、市、县三级检查验收,获得一致好评,有望跻身全县红旗单位。“干群心连心、共建新家园”活动全面开展,60户房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成为西部第一个60户全部入住的乡镇。“一部三中心”建设有序开展,“一推行四公开”群众工作全面铺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显著,全年完成乡村公路硬化42公里,新清淤整修山塘12口,加固护砌5口,清淤整修渠道11公里,加固护砌5公里,整修河坝2处。乡村环境明显改善,林木补贴资金到位,森林资源保护卓有成效,全年未发生一次火灾,首次荣获市十佳环境卫生乡镇称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大宣传”、“大防控”、“大调解”体系,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打赢防汛抗旱硬仗,荣获防汛抗旱先进单位称号。人大、政协、工、青、妇等工作顺利开展,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年来,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创业能力显著提高。紧紧围绕乡党委提出的“提振信心、提升能力、提速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结合党员春训、建党九十周年纪念以及发挥“五老”优势,推进“四项”教育等系列活动,通过组织集中学习、民主讨论、外出观摩、做读书笔记、写调研文章等方式,统一干群思想,激励大家积极投身沩山经济建设。4月下旬,9个村“两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整个换届过渡平稳、风清气正、群众满意。新一届领导班子与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合力干事创业,共同创造建设发展高潮。

二、2012年发展形势分析

2011年沩山乡以十大项目精彩开篇、以绚丽成就完美收官。沩山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审视形势,在把握形势中明确任务,在坚定目标中开创未来。新的一年,沩山乡将面临整体利好的宏观环境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全县来看,灰汤建设全面完成,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使县级财力进一步释放、增强,以及省林业厅接管成大林场,这都为沩山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从乡域来看,黄沩公路提质、万佛灵安臵区、沩水河风光带等一系列项目竣工,优化了投资环境,沩山区位优势显现。第二届国际佛文化节的筹备,更为沩山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的一年,沩山乡将面临不断优化的发展基础和日益明显的发展瓶颈。几年的努力,乡域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旅游产业从起步迈入了大开发时代;但是资金缺乏,大型旅游项目、特色项目缺位,景区推介与营销滞后,群众发展观念滞后,将成为制约沩山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2012年发展总体思路

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是沩山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根本;旅游项目建设是沩山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第一载体。2012年,沩山乡将坚持“茶业立乡、旅游强乡、科教兴乡”基本战略,坚定建设“盛世禅都,天下福地”目标,做好“一园(灵山公园)、一镇(集镇建设)、一业(茶叶产业)、一林(生态保护)”四篇文章,把沩山建成国内知名的精品景区、旅游朝圣的最佳去处、扶贫开发的典范工程、群众自豪的幸福家园。力争3-5年内达到年游客2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收入50亿元以上。

1.做好“一园”,让“盛世禅都”唱响世界。围绕丰富多彩的佛教历史文化塑特有的景观体系是万佛灵山的真正核心生命力。为使礼佛、游览更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拥有了让人震撼的大殿和大佛的基础上,重点抓好2万平米的佛文化景观广场、达3万平米的莲花湖建设,倾力打造“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观。还可建设佛教文物展馆、佛教历史展廊、佛教教义展廊,将把游客带到历史的长廊,奉献给广大游客和信众“离尘、悟道、瞻佛、静心”的清净圣地。

2.建好“一镇”,让集镇建设成为精品。沩山发展的亮点在于打造一个绿色生态、富有文化、极具特色精品集镇。集镇建设的重点是:繁荣一街、美化二带、建好三区。繁荣一街,是指将沩山大道建设成旅游购物、餐饮美食、文化娱乐集中的旅游商贸街,形成经济活力点。美化二带,是指将祈福大道建成三湘第一绿化景观带,形成路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效果;建设好沩水河沿河风光带,以沿河风光带为依托打造文化休闲一条街。建好三区,是指现有的三个安臵区统一建筑风格、统一颜色格调,完善配套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达到居住与经营、安臵与就业的统一。

3.抓好“一业”,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主要目标是近五年每年新增茶园基地5000亩以上,在现有的十公里茶叶观光长廊的基础上,力争在五年内形成十万亩茶园;推进茶叶加工产业的发展,在现有沩山毛尖加工业的基础上,与安化的茶叶企业合作引进黑茶加工工艺,大力生产黑茶。同时推动企业重组扩张、技改提质,提高沩山茶叶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三年内实现茶叶产值10亿元以上、税收百万以上;巩固“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提高茶农专业化、组织化程度,农民种植茶叶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4.造好“一林”,让青山绿水更加葱茏。保护好青山绿水是沩山发展的生命所在。以省林业厅接管成大林场为契机,努力将沩山统一纳入成大林场管理范围,借鉴当年张家界模式,使沩山的林业产业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与开发。同时我们自身也要加强林业建设,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是绿林,加大种植力度,建设万亩竹海、万亩油茶、培植十万株树苗,有效地巩固造林成果,全力维护景区绿色环境;二是护林,继续实施林木补贴政策,村民建房用材统一到林业木材站采购,乡财政再按400元每立方米的标准补贴至农户,解决村民建设就地取材与森林保护的矛盾,组建专业护林员队全天候巡查,打击盗伐、乱砍滥伐行为。

四、2012年主要工作举措

1、创新建设方式,构筑经济支撑点。围绕壮大旅游经济这一战略支撑点,坚持园内景区建设与园外景点开点相结合,全面规划建设好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实现朝圣观光、避暑度假、运动休闲多种旅游项目相结合。一是在沩源村沩水河发源地建一小型水库,建成“沩水之源”景点;二是依靠沩山独特的“夏凉”气候,加大对避暑农家乐的开发,发展沩山避暑经济;三是开发提质漂流项目;四是构筑以芦花瀑布、鹰嘴岩、仙人朝贡、大沩凌云、沩江源、高氏祠堂等为环线的生态景区。

2、创新管理方式,增强旅游吸引力。一是集镇秩序管理。严格按照4A景区标准,规范好环卫秩序、交通秩序、店外经营秩序、市政设施管理秩序,全力维护来之不易的景区环境。二是旅游市场管理。推行旅游市场暗访制度、旅游质量公示制度、旅游服务警示制度、旅游企业满意度测评制度,杜绝黑车黑店,打击强买强卖,树立品质旅游、诚信旅游的形象。三是城乡环境管理。实施五年绿色家园行动,建成一批生态景观林、生态防火带,健全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全力以赴创建全国生态乡镇,打造秀美沩山。四是村民建设管理。严厉打击违规建房、用地行为,合理疏导无房户、危房户按照规划统一风格,自主到集中安臵区建设,确保风景名胜区建房规范有序。

3、创新安臵方式,拓宽群众致富源。按照“节约用地、方便居住、有利经营、形成景点”的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好安臵区,将安臵区建成新型的集居区、闻名的休闲避暑区、繁华的旅游购物区、完善的群众文化区。

4、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社会满意度。认真落实“一推行四公开”活动,努力培养和锻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以优良的作风推动工作的全面落实、发展的大步跨越。

新的一年,沩山乡将以更大的热心,更饱满的激情,更务实的作风投身工作,为沩山的繁荣昌盛,为我县加速实现“挺进五十强,提速过百亿,建设全国一流现代经济强县”宏伟目标奉献力量!

第四篇:精神分裂症治疗新突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医院 网址:专家QQ:1936620120咨询电话:010-56138866

精神分裂症新突破

一、 突破传统检查

传统检测

1.精神检测

2.心理检测(心理测试)

3.辅助检测(包括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物理检查项目:胸部X线片、心电图、脑电图、脑地形图、超声波检查、必要时应作CT及核磁共振等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确定患者是否有躯体性疾患或脑器质性疾患,以及观察精神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检查项目包括血、尿、便的常规检查,以及血液的生化检查。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者,还应进行脑脊液检查。如果在治疗前,患者的血、尿、便常规和生化检查是正常的,而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异常,往往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引起,这些检测也只能反映患者之路过程的体能状况。

精神分裂症致病核心:1.神经递质紊乱程度2.脑神经元细胞受损程度;如果两项核心不明确,则无法进行根治性治疗。而5HD超磁复恒-脑功能T联疗法正式投入临床后,填补了这一检查空白

三大突破性检测:

1.神经递质检测

2.细胞功能检测

3.细胞免疫检测

1.神经递质检测:可精准检测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乙酰胆碱(Ach))含量

2.细胞功能:可靶向定位明确细胞功能、部位;

3.细胞免疫:免疫球蛋白(IgA)含量。

二、 治疗突破

精准定量,双重修复,三重指导

靶向精准:采用进口高端检测设备,靶向明确脑神经元细胞受损程度,受损部位;精确分类紊乱神经递,准确测量神经递质紊乱程度;

双重修复:专家依据庞大数据库对检测结果进行会诊分析后,针对个人数据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专方专用,修复受损程度,恢复受体敏感度,自然平衡脑内神经递质,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

三重指导:整个治疗过程中,全程跟踪指导,治疗前电话告知乘车、就诊流程指导;治疗中专家耐心沟通、进行心理指导;治疗后病情回访指导、家属配合指导。

三、突破反复复发

药毒彻底清除功能彻底恢复中药调理无毒 心理调节提高避免再次发作; 药毒彻底清除 :采用特色中药,清除脑内细胞,体内残留药毒;

功能彻底恢复 :双重修复功能,细胞功能恢复,神经递质平衡;

中药调理无毒 :纯天然中草药,有内而外调理,无毒无依赖性;

心理调节提高 :心理专家面诊,指导心态调节,提高抗压能力;

避免再次发作 :明确致病核心,多联综合治疗,摆脱顽固不愈。

第五篇:大调解破解大难题新模式寻求新突破

大调解破解大难题新模式寻求新突破——“北仑信访样本”的实践和思考

宁波市北仑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外向型区域经济特点明显,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引发的土地征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城区管理、新农村建设、外来人口管理等矛盾纠纷呈爆发式增长。近年来,北仑区把信访工作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沿阵地,“在稳定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稳定”,信访总量和“三访”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和节庆期间实现零上访,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区”,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荣获宁波市劳动模范集体(全市信访系统唯一)。

一、布“调解网”,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北仑区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引入信访工作体系,在积极构建完善流动人口聚集点调解机制、物业服务纠纷联调机制、社会治安矛盾化解联调中心、创新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等多个领域作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已建成各级调解组织397个,专兼职调解员达1158人,横连各行业,纵跨区、镇(街道)、村(社区)。

“打劳动官司先进调解室,眼下在北仑蔚然成风”。2008年下半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北仑区劳资纠纷明显增多。2009年3月,该区积极应对,成立了以工会牵头,劳动、司法、信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当职工与企业发生劳动纠纷,想申请劳动仲裁“讨说法”时,有关部门在征得职工同意的前提下,会先让你进“调解室”,能调解的尽量调解,实在不能调解的,再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等其他途径得以解决。全新的劳动联合调处,短短半年就收到了奇效。全区劳资纠纷信访件锐降80%,仲裁、诉讼压力大大缓解,为促进区域内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推进“保增长”目标的全面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联合调处机制的推行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2010年作为“北仑经验”在全省推广。

联合调处机制仅仅是北仑区亮出的第一张创新牌,针对近年来北仑区医患纠纷频频发生,冲突规模和激烈程度的不断上升,该区从探索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来寻求对策,组建了独立于医院、患者之外的第三方调解专门工作机构,并按照“调处人员专业化、调处机制规范化、调处方式法制化、调处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原则,建立了一整套符合北仑实际的预防、调处、咨询、理赔机制和运作模式。第三方专业性力量建立的平台,突破了一条政府可信任、信访人能接受的沟通渠道。2010年,区医调会共接待咨询群众293人次,受理各类医疗纠纷案件69件,其中成功调解案件57件,自行撤消调解5件,调解案件索赔金额450多万元。在已经结案的57件调解件中,无一因当事双方反悔而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信访部门上访。

着力构建大调解格局,北仑区又另辟蹊径引入社会贤达力量。受邀的社会贤达,一般在当地都有较高的威望、较强的群众基础和工作能力,凭借他们的声望和影响,更容易使信访积案得到化解或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霞浦街道老信访户徐大爷的儿子在2007年铁路沿线巡查中因公伤亡,在政府满足他要求的经济补助后,徐大爷仍坚持要求将其儿子追认为革命烈士,多次到省、市上访。北仑区政协委员顾静芬、楼叶伟两位社会贤达主动提出要跟徐大爷结对,协助化解这起积案。徐大爷丧子独居多年,患上了轻微抑郁症。结对一年多来,两位贤达半个月便上门一次,每逢节假日更是亲自登门慰问。得知徐大爷心情不好想到省里上访,即便是夜色已深,两位贤达也上门劝慰。经过长期耐心细致的劝导,徐大爷终于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目前,该区已建立76人的社会贤达人才库,可选信访积案35件,已息诉罢访6件,正结对化解有望近期结案的有12件。

二、举“民生牌”,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信访矛盾

“抓住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关键,就是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源头信访。”北仑区委书记陈利幸说。北仑下大决心、大力气,积极实施民生提升行动,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民生。在过去的三年中,北仑区委、区政府在富民增收、均衡教育、全民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加大了政府投入。2010年实施的83个项目中,已投入22.5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94%。

建立重大项目信访评估从民主决策层面来化解信访矛盾。北仑小港街道东港碶村、黄梅堰自然庄和东港碶自然庄异地建设项目在选址、补偿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稳定风险,群众意见也比较大,在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论证后,北仑区委、区政府便果断决定暂缓这一项目的实施。目前北仑正在开展的30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工作中,其中,3个项目因风险评估结果存在较大社会稳定风险而暂缓实施,5个项目需重新评估,。通过信访风险评估机制,去年北仑区共消除矛盾纠纷和矛盾隐患达360余件。

“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就是抓住了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的现实着力点。”北仑区委副书记、区长华伟说。作为新开拓的民意表达机制,北仑区的“网上信访”工作起步较早,多方位拓展了群众诉求渠道。目前该区已建立了信、访、网、电、邮“五位一体”的信访诉求平台,特别是作为“网上信访”平台的区长信箱,量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去年共受理信访件4153件,办结率在98%以上。

着眼关口前移,针对近年来农村信访增多趋势,2009年,北仑区继续深化和推广以解决农村信访问题和民主决策为主体的“四个一”村务决策模式,并在全区推广。这一模式促使村务决策全程公开,增强了透明度,调动了广大农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和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即加大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去年,该区农村纪检信访案件同比降幅达30.6%。

三、打“组合拳”,新模式寻求矛盾化解新突破

“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是北仑区5年前在浙江省率先成立了信访联合接待中心的初衷。接待中心的接待大厅设有信访接待室8间,其中5间为各部门轮流到岗的信访接待室,1间为律师咨询服务室。环保局、劳动局、农林局等22个部门在大楼内参加信访联合接待。即使与浙江省各地此后普遍设立的接待中心相比,这样的人性化设备条件丝毫不落后。环保局接访时间:周一和周三,水利局:周四,人事局:周五„„醒目的信访日程表就挂在中心的休息室里,信访户可快速了解自己所需的接访部门和接访时间。在接访中心,每天都至少有3个以上的部门参与接访工作。

信访联合接待,充分利用部门之间的“竞合”关系,从机制上破解了一系列信访难题,首先是群众满意,破解了信访人投诉找不到门的问题,也减少了信访群众的上访时间、精力和路途费用,消除了部分群众的埋怨。其次领导和部门满意。对来访群众“一门式”接待,使其无需进入行政大楼,区党政领导根据需要可随时到中心接待群众,职能部门常驻中心受理,以往行政大楼和各部门被信访群众反映问题时的高声、大声乃至于吵闹声的干扰消失了。再次是信访部门也满意。接待中心由信访局负责日常管理,使过去分散到国土、城管等部门的信访问题集中到了自己的工作场所,协调任务重了,听到的怨声骂声多了,但群众初访问题的解决明显提高,重复访明显减少,特别对一些带有政策解释和咨询性质的信访问题,由初访转重访的情况大为减少。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接待上访群众2万多人次,在解决群众大量实际问题的同时,有力地维护了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跳出信访看信访是我们重要的理念收获。充分借力,发挥各个部门的联动效应,而不是仅靠自己单打独斗。”区信访局局长魏建根说。2009年以来,北仑实行以“定向、定期、定点”为内容的党政领导接待群众制度改革。区党政领导除到基层带案“定向协调”、到联系点“定点化解”外,须每周在信访联合中心轮流接访群众,并给予答复和协调处理。党政领导接访不设虚门面,不摆空架子。对久拖不决的疑难信访案件、重大复杂的集体访案件,区主要领导需召集相关职能部门集体研究,亲自协调。2010年,区领导接待群众331批756人次,实行包案的78个重大信访件、疑难信访件,化解率100%。

变传统单一的被动接访、陪访为主动约访和下访,是北仑信访部门的新尝试。北仑区民办教师上访已将近十年左右,连续十多次组织数十人到市、区信访部门集体上访,上访势头愈演愈烈,甚至计划集体包车到省里上访。在区信访局等的多方努力下,去年下半年,省信访局等部门联合组成接访组,到北仑接待了1982年辞退民师的信访代表,经历了长达4小时商谈,此后多管齐下,目前基本化解了矛盾。

夯实基层基础是系列组合拳的另一个重头戏。近年来,北仑区进一步巩固三级信访网络,形成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基层信访工作网络和管理机制。全区所有街道(乡镇)、社区,90%的行政村达到了“五个一”的信访基层基础工作要求,九峰山社区、大港工业区等外来务工人员集居区建立起富有区域特色的信访工作网络。区级、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访工作专职人员达561人。为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隐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掌握主动,区信访部门还从机关、社区、农村、企业聘请热线做群众工作的人员,组建起多达3100多人红色信访信息员,信息神经延伸到村民小组和社区楼组。针对一些矛盾纠纷中群众对立情绪强、化解难等特点,该区动员息访息诉人员在自愿原则上担任灰色信息员,参与矛盾化解,以群众身份做群众工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积极推动职能部门关口前移,针对涉法涉诉信访量多的特点,在信访部门建议下,2010年初,全区抽调102名政法信访系统中层以上干部,组成基层法制促进员队伍,进驻企业、社区和各行政村,“送法上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讲“凝聚性”,倡导信访文化提升战斗力

“脸上常笑容、相互多帮助、度量要开阔、眉头永不皱”、“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提倡和气”„„走进北仑区信访局,墙上的一条条精致口号让人眼前一亮。今年,北仑区信访局结合机关作风建设,在开展“三思三创”暨“创先争优·能力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在信访工作自身规范上推出了新举措。

领导干部要发挥“十个表率”作用。发挥带头拉高标杆的作用,真抓实干,推动“事要解决”;发挥带头坚持学习的作用,坚持每周五学习制度,每月读一本书,每季举办一期讲课,每年至少撰写一篇调研文章;发挥带头增强意识的作用,切实加强表率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立足岗位服务大局意识;发挥带头提高能力的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服务中心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维护群体合法利益,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能力;发挥带头转变作风的作用,班子成员每月下基层不少于2天,为联系点上一堂党课、办一件实事、开展一次帮困解难送温暖活动;发挥带头宣讲指导的作用,全年为基层讲课10次,全面提升基层信访干部能力;发挥带头服务承诺的作用,承诺信访事项“热情、依法、高效、按时”办结;发挥带头一线接访的作用,班子成员每周固定接访不少于2天;发挥带头化解矛盾的作用,重大群体性事件及到京非访事件由局长联系推动包案化解,列入省、市“信访积案”挂牌督办的信访事项由分管副局长联系推动包案化解,列入区“重信重访”挂牌督办初信初访的信访事项由班子成员分片联系推动包案化解;发挥带头创新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拓宽群众诉求渠道,着力推动和完善矛盾纠纷调解等平台建设。

实行信访局长全天候接待制,正副局长必须每天到联合接待中心接待上访群众,并自行办理群众上访中的诉求,上访群众也可以点牌选择,指定接待领导。遇到夜间上访等各种异常性信访事件,局长、分管副局长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推出了“微笑服务”、“权利告知”、“一门受理”、“首问首办”等十承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大碶街道的群众因梳港高速公路拆迁问题,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四家企业被断电断水。北仑信访局在接访后赶到现场调查了解,合情合法快速处置。当晚12点,企业恢复了正常的供电供水。“信访局真的为人民服务。”次日,当地的门户网站的论坛上,有人发帖赞誉道。为群众分忧解难的事,北仑信访局做得真不少。“你们这样为我着想,这样的结果,我满意。”来自信访群众的赞誉是对北仑信访局“人民信访姓人民”的最好诠释。文化建设彰显了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的团队精神。

这是一支才7个人的队伍,每天要轮流接访,还要时不时面对夜间上访等异常性事件,其压力可想而知。“做信访的人不一般,一般的人不能来。”北仑区信访局副局长张永军幽默地道出北仑“信访样本”形成的基础。

上一篇:动物防疫法范文下一篇:读书三部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