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学毕业论文

2024-04-26

法律学毕业论文(共6篇)

篇1:法律学毕业论文

李老师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勤勉的工作态度也深深感染了我,给了我巨大的启迪、鼓舞和鞭策,这种精神的感染将成为我人生道理上的宝贵财富。 同时,也要感谢在我写作过程中给我支持和鼓励****同学,以及***。是你们在我瓶颈期给我以启发,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这样顺利地结稿,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四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几年的历程,老师们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他们严谨的治学,优良的作风和敬业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为人师表的典范,我也将以这种精神和态度投入到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在此,我对所有的城环学院的老师表示感谢,祝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篇2:法律学毕业论文

内容提要: 指示语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话语和语境的联系就是通过指示语完成的。指示语是理解语言表达意思的关键。对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是译者遇到的众多难题之一。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不同,反映在语言形式上的指示语肯定有明显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做一些调整以保证交流得以顺利进行。本文从 Šarčevi ć 关于法律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的理论出发,结合杜金榜所提出的法律交流的三个原则,即:语言从法原则,存异求同原则,比照补足原则,分别从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地点指示语、语篇指示语四个角度阐述了对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法律交流原则; 指示语; 语言从法原则; 存异求同原则; 比照补足原则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pragmatics, deixis plays the role of relating utterance with its context.Without deixis,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ny stretch of language.In the transl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one of the many problems facing translators is the translation of deixis.Due to the different mode of thinking, deixis used in different languages differ greatly.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Šarčevi ć ’s theory that legal translation is a communicative act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ree legal exchange principles proposed by Du Jinbang, i.e.the principle of language deferring to law,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for difference and pursuit of concord, and the principle of imitation and compliment, intends to search for the methods for translating deixis in legal text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person deixis, place deixis, time deixis, and discourse diexis.Keyword: principles of legal exchange;deixis;principle of language deferring to law;principle of tolerance for difference and pursuit of concord;principle of imitation and compliment

一、引 言

随着中外法律交流日益发展,中国法律翻译者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法律翻译不仅涉及到文化、传统意识等其他类翻译都会涉及到的东西,还会涉及到法律观念、体系等因素。另外,法律汉语和法律英语都有各自的特点。法律翻译者遇到的众多问题之一就是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

指示语是用来连接话语和语境的。任何话语都是和特定语境相联系的,没有语境任何话语都不可能表达清楚,理解指示语所表达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的指示信息是理解话语意思的关键。指示语按照其指代性质可分为五大类: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地点指示语(place deixis),时间指示语(time deixis),语篇指示语(discourse deixis)和社交指示语(social deixis)。对指示语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翻译出源语指示语所指的时间、空间和人称对象,而是从源语作者所处的语境到目标语读者所处语境的映射。译者要从目的语读者的指示角度重建原信息同时避免源语的语言模式的影响。

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作为一种交际行为(Šarčevi ć 1997),应当关照到法律翻译的各个因素,如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原文承载的法律和译文承载的法律,原文和译文语言(杜金榜 张福 袁亮 2004)。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跳出语言的限制,提升到一定高度,充分理解源语言作者的意图并站在目标语读者的角度来进行指示语的翻译。

译者在翻译法律法规的指示语时,可以参照杜金榜提出的法律交流的三个原则:(1)语言从法原则;在法律翻译过程中,当需要从语言和法律中做出选择时,应选择遵守法律优先的原则。(2)求同存异原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采取目的法体系中的原有术语或概念,对于不可避免的差异可以保留。(3)比照补足原则。对于不同法律体系的观念差别,译者可以用目的法的既有成分进行比较,并使用注释、说明等方法进行补充。下文将分别从指示语的四个方面,结合这三个原则,阐述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方法。

二、人称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即话语传达信息的指代称呼,主要指言语行为的参与者,包括说话人,听话人,除说话人听话人之外话语所涉及到的其他人。语言中的代词是语用学中典型的指示语,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呼语,及其宾格和属格。语言是人的思维活动,表达同一思想的两种语言由于各自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不同,因而所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很大差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做一些语言形式上的转换,以便使人称指示语在特定的语境中表意明确。. a.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人类遗传资源,加强人类基因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平等互利的合作与交流,制定本办法:

b.These measures are formulated for the purpose of effectively protecting and rationally utilizing human genetic resourcesin our country, strengthening human ge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卫生部〖人类遗传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一章第一条)

在如上的翻译中,对于“我国的”这样的指示语就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为 “in our country” 而应站在目标语读者的角度上将此翻译成“ in China ”,以达到法律交流的目的。

在法律汉语中“它”“它的”等人称指示语的使用非常普遍,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使用和法律汉语具有同等效果的“ it ”“ its ”等物主代词。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指示语被译做“ thereof ”“ thereon ”等具有法律色彩的副词,那么在翻译过程中什么时候应该“求同”什么时候应该“存异”?笔者认为,在汉语中有些指示关系显而易见,因此并不需要明确指出,而在英译过程中,如果不加以强调就有可能引起歧义或指示不清,这时就要加上这些副词来加以限制。. a.办理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项目的报批手续,须填写申请书,并附以以下附件:

b.An application form shall be filled in and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for completing formalities of reporting for approval of 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 involving human genetic resources of our country shall be attached thereto: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卫生部〖人类遗传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一章第一条)

在汉语中,“附以”就表达了以下材料必须附着在申请书上的关系,而在英语中需加“ thereto ”来表示这层指示关系。

另外一种要“存异”的情况是,在中文中动词涉及的宾语很含糊或所指内容过于丰富,在英文中不便明确指出,可用这些副词指出指示关系即可。. a.凡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项目的,须有中方合作单位办理报批手续,中央所属单位按隶属关系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所属单位无上级主管部门或隶属关系的单位报该单位所在地的地方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正式签约:

b.Where human genetic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re involved in any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 the Chinese collaborative party shall go through the formalities of reporting for approval.Central subordinated units shallreport thereon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administrative subordination and local subordinate units or units without a specific supervisory department or without subordination shallreport thereonto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the places where the units are located, and with their consent after examination, may apply to the Office of Human Genetic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China for examination and verification, and upon approval may enter into official agreement.(〘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卫生部〖人类遗传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一章第一条)

在(3a)中“报”所指的对象很含糊,不便明确指出,而“报”所对应的英文“ report ”是及物动词,必须指出宾语,这时在前文已经说明情况的前提下(Where human genetic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re involved in any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可以用“ thereon ”带过,如果用和中文相对应的英语物主代词不会引起歧义,我们完全可以用英语的物主代词来表示指示关系,实际上在很多国际条约中这些物主代词的使用也很频繁。

三、时间指示语

任何话语都包含有事件发生时间的信息。时间指示语所指的时间通常是以说话人说话时间为准。但时间指示语表达的指示信息却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不同,要理解这些时间指示语所指示的信息,或要用这些时间指示语来表达时间信息,就必须注意语境的配合。. a.WE THE PEOPL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DETERMINGED to save succeeding generations from the scourge of war, which twice in our lifetime has brought untold sorrow to mankind, and to reaffirm faith in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in the dignity and worth of the human person, in the equal rights of men and women and of nations large and small, and to establish conditions under which justice and respect for the obligations arising from treaties and other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law can be maintained, and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better standards of life in large freedom, b.我联合国人民

同兹决心

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联合国宪章〙序言)

(4b)对于(4a)的翻译完全忠实于原文的语言风格,这不仅体现在它在处理指示语方面而且表现在句法,词汇等方面,事实上“时代性”本身就体现了时间指示的特征。但对于现在的读者而言(4b)的语言不免有些晦涩难懂,像“俾克”“久而弗懈”这样的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非常少见,语言随着时间而演变,它所指示的时间,地点等参数也随着时间发生了改变,我们的目的是法律交流,所以就要跳出语言的限制,在充分体现源法宗旨的前提下,尽量按照目标语读者接受的方式去组织语言。鉴于此,笔者建议改变原文的时间参数,把文章放在现在读者所处的时间框架里,采用现代语言来进行翻译。

英语中有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一种是通过使用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加上相应的动词时态,一种是单独通过动词的时态来表达。由于汉语的动词没有时态标志,所以汉语只有通过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来表示时间,对于这些语法上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比照补足原则以达到法律交流的目的。5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实施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院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轻的,适用本法。

b.If an act committ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before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is Law was not deemed a crime under the lawat the time, those law shall apply.If the act was deemed a crime under the lawat the timeand is subject to prosecution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Section 8, Chapter IV of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is Law,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shall be investigated in accordance withthose laws.However, if according to this Law the act is not deemed a crime or is subject to a lighter punishment, this Law shall apply.(〘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章第十二条)

(5b)在汉语中,根据上下文,读者完全可以判定“当时”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规定实施以前,但在翻译中,用“ at the time ”,“ those law ”来指代“当时的法律”可能会引起歧义,至少目标语读者要经过一番源语读者不需要的推敲,才能断定这些指示语指代的时间,这时译者就要根据目标语读者的习惯加以补充,以便使文章在目标语读者中达到同样的效果,根据比照补足原则,原文的译文可改为:

c.If an act committ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before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is Law was not deemed a crime under the lawat the time when the crime was committed,that law shall apply.If the act was deemed a crime under the lawat the time when the crime was committedand is subject to prosecution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Section 8, Chapter IV of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is Law,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shall be investig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at the time when the crime was committed.However, if according to this Law the act is not deemed a crime or is subject to a lighter punishment, this Law shall apply.四、地点指示语 地点指示语又称空间指示语,涉及话语所谈事物在不同语境中远近所在。主要包括地点副词和指示代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近指示代词和远指示代词之分,例如汉语中的“这里”“那里”英语中的“ here ”“ there ”。在法律英语中,为了照顾语言的严谨性并避免歧义,指示代词的使用很有限,一般用多词重复或用比较完整的短语表达所指对象。. a.为了加强对本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管理,维护法制统一,促进依法行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b.These Provisions ar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Shantou Municipality, for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theShantou Municipality’s administrative organs, maintaining the uniformity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law.(〘汕头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第一章第一条)

在上例中,“本市”被翻译成了“ the Shantou Municipality ”而不是“ this Municipality ”是为了照顾语言的严谨。正是因为法律语言的严谨性,一部法律自身构成一张语义之网,网络中的各个概念之间能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说明。指示语也受整个法律网络中的各个因素的制约,在这种制约之下,指示语的使用可以在保证只有一个所指对象的前提下避免原词语的重复使用。例如,在上述例子所涉及到的法律中如果根据上下文已经可以判断出本法唯一涉及的市政府即为汕头市政府,那么,在以下的条款中,凡是提到“本市”的地方都可以翻译为“ this Municipality ”而不会引起歧义。

下面再来看一个关于“本”的地点指示语的翻译。7 . a.本规定所称的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针对不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反复适用,规范行政管理事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b.For the purpose these Provisions, the term “ normative documents ” refers to the documents that have general binding force on unspecific citizens, legal persons or other organizations, which ar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regulations and rules by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and powers, and are applicable repeatedly to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ffairs.c.The term “ normative documents ”in these Provisionsrefers to the documents that have general binding force on unspecific citizens, legal persons or other organizations, which ar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regulations and rules by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and powers, and are applicable repeatedly to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ffairs.(〘汕头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第一章第二条)

在(7c)使用“ in this Provisions ”来表示“本规定”在语言上不会引起任何歧义,但在法律用语中,尤其是在阐述法律所涉及到的术语时,提到该法律时一般用“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law/regulation/provision ”。显然(7b)中的翻译方法更符合源法的精神。但在其他情况下,即不是在解释该法律所涉及术语意义时,用指示语“ this ”加中心词来表达汉语中的“本”“该”之类的指示语也是非常常见的。. a.The provisions of paragraph 1 ofthis Articleshall not require the elimination of any preferences in respect of important duties of charges which do not exceed the levels provided for in paragraph 4 ofthis Articleand which fall within the following descrīptions : b.任何有关进口关税或费用的优惠,如不超过本条第四款规定的水平并属下列描述的范围,则不需要本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取消。(〘关税于贸易总协定〙第一部分第一条)

同时,为了区别“本”和“其他”,在英文中涉及到“本”的概念之后的中心词最好用大写形式。在一段文字中出现和中心词相同的字眼时,这种区别显得尤为重要。. a.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参照市政府规章制定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不适用本规定。

b.The formulation of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of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shall be conducted by reference to therelevant provisionsconcerning the procedures for formulating rules.These Provisionsshall not be applicable to the working systems, or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汕头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第一章第二条)

五、语篇指示语

语篇指示语是用来指示语篇中某个部分,例如“前者”“后者”。有些语篇指示语就是从时间指示语和地点指示语中提取的,例如英语中的“ the following chapter” “the next chapter”。由于文化、传统、语言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在指示语方面有诸多不同,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源语对等的概念,或者用对等的概念会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存异”才能达到法律交流的目的。对于中英文化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采用“求同”的原则。. a.If any contracting party considers that a product is not receiving from another contracting party the treatment whichthe first contracting partybelieves to have been contemplated by a concession provided for in the appropriate Schedule annexed to this agreement it shall bring the matter directly to the attention of other contracting party.If the latter agrees that the treatment contemplated was that claimed by the first contracting party, but declares that such treatment cannot be accorded because a court or other proper authority has ruled to the effect that the product involved cannot be classified under the tariff laws of such contracting party so as to permit the treatment contemplated in this Agreement, the two contracting parties, together with any other contracting parties substantially interested, shall enter promptly into further negotiation with a view to compensatory adjustment of the matter.b.如果任何缔约方认为一产品未从另一缔约方获得其认为本协定所附有关减让表规定 的减让所预期的待遇,则前一缔约方应直接请后一缔约方注意该事项。如后者同意

预期的待遇是前一缔约方所要求的待遇,但申明由于法院后其他行政机关裁定,该

产品不能根据缔约方的关税法规进行分类而享受本协定预期的待遇,则以上两缔约

方及任何其他有实质厉害关系的缔约方应迅速进行进一步的谈判,以期就此事项达

成补偿性调整。(〘关税于贸易总协定〙第一部分第二条)

把(10a)中的 “ the first contracting party” 翻译成“前一缔约方”而没有按照原文翻译成 “ 第一缔约方 ” 是符合汉语思维习惯的。在汉语中序数词一般是用来表示时间上排列顺序的先后,这里如果按原文翻译成 “ 第一缔约方 ” 可能会产生该缔约国是第一个加入条约的国家的歧义,而实际上,原文所要表达的是两个缔约国在文章中出现次序的先后,而非加入条约次序的先后,在汉语中要表示在文章中出现次序的先后,“ 前者 ” 和 “ 后者 ” 是较为合适的用法。这里,译者通过 “ 存异 ” 达到了法律交流的目的。在原文中提到另一缔约方时,用了指示语 “the latter” 译者在处理时完全按照原文的意思照翻,因为在此点上中英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一致的。这里,法律交流的目的是通过 “ 求同 ” 达到的。6.结语

在语言交流中,说话人总是处于中心地位,一切时空关系,交际参加者的相互关系以及语言外各种事物现象的相互关系,均以讲话者为中心参照。交际语境中话语的基本参照是我 —— 这里 —— 现在。其中“这里”、“现在”又是以“我”为参照。指示语体现的正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那些最基本的语境因素:交际双方,时间,地点,说话上下文。所以指示语构成语言交际中各种关系的最基本框架。任何人类语言都要以这种基本框架作为各种相互关系坐标,无此坐标,语言交际无法进行。对法律语言准确性的要求并不排除指示语的使用,有时指示语的使用是为了使文章表意更准确。什么时候选择重复原语句,什么时候选择使用指示语,译者要根据语境反复斟酌,既要避免歧义又要表意完备,以达到法律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 〕 Šarčevi ć , Susan.1997 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The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 2 〕 Bill Richardson, 2001 Dei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or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3 〕 Gibbons, John 2003 Forensic Linguistics: An Introducdion to Languange in the Justice Syste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 4 〕何自然,2003,〘语用学讲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5 〕何自然,1997,〘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6 〕杜金榜,法律交流原则与法律翻译 [Z] 第三届全国翻译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 2002.10,广州 〔 7 〕杜金榜,张福,袁亮,2004,中国法律法规英译的问题和解决 [J], 〘中国翻译〙 第五期

篇3: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浅析

一、高校毕业生法律素质现状

1、高校毕业生法律知识欠缺。

高校毕业生法律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调查表明, 毕业生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 甚至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中存在许多法律盲点。对法律基本知识的了解普遍匮乏、简单、粗浅、不准确, 甚至存在严重错误。

2、高校毕业生法制观念淡漠。

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法制观念较淡漠, 尤其是缺乏权利意识和尚法意识, 实践中常表现为其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 守法的自觉性较差, 部分学生违法现象仍然较普遍。

3、高校毕业生法制教育淡化。

由于就业压力增大, 高校教学围绕各种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形象, 这种功利性很强的教育方式重视了实际效能, 却大多淡化了素质教育, 尤其是忽视法制教育, 造成高校毕业生法治意识的淡化。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常见法律问题

1、就业歧视。

在就业市场上, 毕业生遭遇歧视性条款现象较为常见, 如性别歧视、户籍歧视、身高歧视等, 这些不公平条款都是对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公然侵犯和蔑视。

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最常见的歧视是性别限制, 用人单位并不是考虑到岗位的实际需要, 更多的是来自对女性的传统歧视。在他们看来, 女职工在工作、出差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另外, 女职工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等因身体原因造成工作时间的客观缩减。

2、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签订不规范。

有的用人单位未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 仅仅依靠口头约定便开始让毕业生工作或实习;有的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不规范;这样不但导致劳动关系不稳定, 而且出现劳动争议, 双方权利和义务很难说清楚, 以至于劳动合同争议案件在整个劳动争议案件中所占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

3、试用期的不当使用。

与正式合同期相比, 试用期内的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要低, 而且有很多单位在试用期内不为毕业生交纳相关社会保险。有些企业在招聘时, 并不明确告知试用期, 录用后违法延长试用期、滥用试用期等, 而试用期的工资往往很低, 企业承诺转正后工资会有大幅度上涨, 但是试用期即将结束时, 企业便以各种理由炒求职者的“鱿鱼”。

三、高校毕业生常见法律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应对建议

1、公平就业的有关法律规定以及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章公平就业中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 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其中, 详细阐述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也规定: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 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虽然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 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重重, 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尊、自信、自强, 既要正确对待社会现实, 又要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2、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的有关规定及建议。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 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 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 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 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 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 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如果录用了大学生, 就应当在用工之日一个月内与大学生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否则, 要支付双倍工资, 即便用人单位未与当事人签订劳动合同, 一旦具有了用工行为, 双方即已建立了劳动关系, 其二者之间应当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各项规定。另外,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许多权利, 对此, 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当事先学习这些法律知识, 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就业协议书是转递毕业生人事关系的依据, 如果不签订该协议, 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籍等人事关系就无法转入工作单位及所在城市。而这些关系的办理涉及毕业生切身利益, 如办理社会保险、购买经济适用房、评审职称等。

大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 要注意:在签订劳动合同时, 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条件和报酬等这些关键信息都要进行充分的了解。

3、试用期有关规定

(1) 试用时间的规定。关于试用期时间有如下规定:

第一, 就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下, 不得约定试用期。比如小时工, 这种方式是不准约定试用期的。

第二, 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三,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不得签订单独的试用期合同,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 试用期不成立, 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2) 试用期工资的规定。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标准的80%;试用期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本单位有相同岗位的, 不得低于相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标准, 实行同工同酬。

(3)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也应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而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缴纳社会保险等3险1金是法定义务。试用期内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同样也是违法的。

(4) 试用期其他问题。试用期是一个约定的条款, 如果双方没有事先约定, 用人单位就不能以试用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同时, 劳动合同法限定了试用期的约定条件,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全部的劳动权利。

4、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及建议

(1)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 劳动者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必须用书面形式, 且要保留用人单位签收书面通知的证据。不然, 一旦发生纠纷, 用人单位会说你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 是擅自离职。这样, 就会造成被动局面, 还可能因此向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2) 劳动者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3) 用人单位除法定事由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 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其他。

如果毕业生为了自己更好地提升以后的发展空间, 在签署就业协议后又考取了研究生, 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中加上“如本人考取研究生, 凭录取通知书, 该协议效力终止, 并不承担违约责任。”这种约定可从根本上避免因违约而产生经济损失或者其他争议。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法律问题, 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和用人单位, 而且需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及保护, 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 社会及有关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共同维护, 才能确保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法律素质的欠缺等原因,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种种法律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些就业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相关的法律政策, 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出建议, 以保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试用期,公平就业

参考文献

[1]赵晶.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探索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9.3.

[2]柳卉, 蔡红辉.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思考[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5.2.

[3]董悦高, 铁菊.高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6.

[4]覃艳超.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J].法制与社会, 2010.1.

篇4: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分析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市场就业体系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影响其经济建设发展的重主要的原因。而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则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这一点对于企业招聘人才及大学生就业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高校毕业生的法律素质

首先来讲,高校毕业生的法律素质不高是目前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过国内相关部门人员对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法律知识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许多高校毕业均存在着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甚至有些高校毕业生在走向社会与社会群体接触时会在某一些问题上出现诸多法律上的盲区。在调查中,有些高校毕业生虽然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但也都是一些基于表面的东西,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仍无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其次,某些高校毕业生法律意识十分淡薄,且态度十分淡漠。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校毕业生认为法律与自身的就来及发展无关,因此不愿意去过多地学习法律知识。同时,由于高校毕业生对法律知识的淡漠态度,使其往往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与法律相违背,从而造成了某些高校毕业生自觉遵守法律的能力较差,甚至还会出现较多的违法乱纪行为。

最后,在我国现阶段的市场就业体系下,各高校为了培养更多的适合企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和而往往将培养的重心放职业资格考试中,而忽略了法制教育的培养,以至于多数高校毕业生的法律观念十分低,在遇到涉及法律问题的一路事件上,往往不知所措。

二、高校毕业生常见的法律问题

(一)就业岐视问题

目前在国内市场就业体系下,高校毕业生受岐视问题十分普遍。例如:对性别的岐视、对身高的岐视、对学校的岐视,对户口所在地的岐视等。这些岐视严重地损害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并对高校毕业生所应享有的法律权限进行了阻碍。除此之外,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所遇到的最多的岐视则是对性别的岐视,许多用人企业在招聘选择工作人员时,往往并不是依据岗位需求而定,而是根据性别而定。从而造成了许多高校毕业女学生虽的一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

(二)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签订不规范

随着我国的发展,国内一些中小型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才来完成企业发展的目标。然而這些企业在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时,往往仅限于口头形式,而没有一个正规的书面文件,从而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不稳定性。另外,一些企业与高校毕业生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十分不规范,因此当企业与就业人员双方发生利益冲突时,没有具体的依据来评定,以至于产生较大的纠纷。

(三)试用期的不当使用

随着国内各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经营建设中都希望招聘到最杰出的人才。因此会借助于试用期来选择与淘汰就业试用人员。也因此,企业往往不会与试用期的就业人员签订任何协议,一但发现就业人员不符合企业需求时,则会立即叫基其走人而不必承担任何经济费用。另外,一些企业在生产中的某一阶段会需要较多的人才,因此借助于试用期招聘大量人员,当这些人员快满试用期时又借各种理由将其“炒掉”,而高校毕业就业人员只能自认倒霉。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公平就业的法律规定

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公平就业问题。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成法》中第三章明文规定,高校毕业生有权享有就业的权利。同时国内各企业用人单位在对外进行招聘时必须保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平台,并且在就业招聘中不得有任何的歧视。另外,针对于某些要求男性工作者的企业,应改变观念,并且认清国家提出的无论种族、无论性别,均有平等就业机会的号召。除此之外,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女性在社会中依法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就业机会。从而改善国内现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对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规定

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企业与就业人员各个签订合同起,就应该自觉遵守劳动合同里所规定的一切法律内容,并且要合法、公平、公正、诚信地按照劳动合同所规定的一切行事。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条与第八条规定:用人企业在与就业人员签订合同当日起,就应该建立就业人员的相关信息档案。同时要将就业人员所要从事的工作性质及职位需要如实地告知就业人员,对就业中的一些危险状况、工作安全隐患、劳动所得薪金等明确告知就业人员。另外,在就业人员劳动过程中,就业人员以及用人企业均有权利中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并告知解决劳动合同的原因。除此之外,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条规定:用人企业在招聘就业人员时,不得通过任何理由扣押就业人员的身份证以及其它相关的证件,更不能向就业人员以任何借口收取费用。同时,在《劳动法》第十条规定:凡是建立劳动合同扣企业与就业人员,必须建立书面的就业协议。如果因工作性质需要而暂时无法签订书面就业协议的,必须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正式协议的签订及书面合同的建立,从而保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全。

(三)高校毕业生实习期法律规定

针对于高校毕业生实习期间薪金及工作不稳定的情况,国家最新出台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就业人员在试用期阶段,有权利享有全额薪金百分之八十的薪金标准。并要求用人企业与试用期就业人员签订一份就业试用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工作范围以及薪金标准。如果企业或就业人员在不满试用期期间双方解除就业合同,则按照合同规定的条款给予就业人员相应的薪金以及其它的福利政策。以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安全性。另外,企业在与就业人员签订试用期合同时,要明确注明试用期的时间,并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事项执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加强就业中的法律规定是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的重要前提。因此,劳动就业管理部门要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以最大限度保证高校毕业生的法律权益。

【参考文献】

[1]柳卉,蔡红辉.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思考[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02)

篇5:法律毕业论文

考号:091408243271 姓名:徐飞

内容提要:数罪并罚是对犯两个人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相关原则判决宣告执行的刑罚。数罪并罚制度是刑罚裁量制度的一种,它所要解决的是,在一个特定化的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实施了数个犯罪的行为人,如何予以定罪量刑的问题。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一制度,是关系到贯彻社会主义法制原则、严格依法办案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数罪并罚原则;刑罚;犯罪构成;定罪量刑;犯罪分子;同种数罪 一.数罪并罚概念界定

数罪并罚,是指同一人在某个时段内犯有数个独立的犯罪,并且数罪不能通过科刑上的一罪来处理,从而依据一定的原则、方法进行合并处罚的制度。我国刑法中的数罪并罚制度,是指同一个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数罪的,或在判决以后,在缓刑、假释考验期内,在刑罚执行中又发现有漏判之罪的,应将数罪合并处理的制度。这一制度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的特征:

(一)罪数特征,即一人犯有数罪。这是适用数罪并罚的前提。正确适用数罪并罚,首先应当注意区别一罪和数罪。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具备一个犯罪构成的为一罪;行为人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故意或过失,实施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犯罪构成的,就是数罪。只有对实施了数罪的人,才能进行并罚。

(二)时间特征,即数罪必须是在法定期限以内发生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行为人犯有数罪的,实行数罪并罚。以下情形应适用数罪并罚:(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异种数罪的;(2)判决宣告以后刑罚还没有执行完毕以前或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漏判之罪的;(3)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或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的。

(三)原则特征,即对一人所犯的数罪合并处罚,在对各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执行的刑罚。对数罪所采取的并罚,在刑法颁布之前及颁布之初,司法实践中较为普遍的采取“估堆”的方法,即只对各罪分别定罪,并不对数罪分别量刑,只将数罪作为一个整体笼统量刑。但事实证明,数罪并罚中的“估堆”量刑方法既不能保证准确地适用法律,也不能保证办案质量,判决不当难以被发现,即使发现了也不便于纠正,因而是不可取的。在审判实践中,即使数罪中有一罪或数罪应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包括死缓),也同样应该对各罪分别量刑,然后按照刑法规定的原则决定执行其中最高的刑罚。二.数罪并罚的根据及意义

数罪并罚制度产生、发展和完善的最重要根据是刑法的公平性和正义性。根据“有罪必罚、一罪一罚”的原则,自然推出对于犯罪人犯数罪的情形,应当以并罚为原则这一当然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长期没有颁布系统的、法典性的刑事法律,解决数罪并罚问题只能靠一些单行的法规和司法解释。由于立法不明确,很多问题缺乏法律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实际操作困难重重,随意性很大,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既不统一也不科学。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以后,对数罪并罚的原则和不同情况的数罪具体并罚的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从而为人民法院正确解决数罪的并罚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具体讲,对数罪实行并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在定罪阶段,对于犯罪人犯有数罪必须实行数罪并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刑罚个别化原则的运用。犯罪人犯有数罪,就必须对该数罪进行综合考量,在分别独立评价每个个罪的基础上,综合评价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这也是刑罚个别化的表现,也体现了刑罚系统论的思想。

(二)在量刑阶段,对于犯罪人犯有数罪实行数罪并罚,一方面是定罪阶段认定并罚的必然延伸,另一方面,量刑阶段对数罪的并罚更是从实践操作的角度出发,要在考察各个刑罚方式的执行方式和执行功效的基础上,决定最终的宣告刑,以达到刑罚执行的可能性功效性的统一。这就要求在数罪并罚制度的理论体系中,对并罚的方式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根据不同刑罚方法的不同特点,规定不同的并罚方式,以确保数罪并

罚制度并非只是理论上的空泛探讨,而能在司法实践中实际运用,从而发挥其应有的目的。

(三)在行刑阶段,对于犯罪人实行数罪并罚,主要考虑的是刑罚执行的经济性问题。要在刑罚成本和刑罚效果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是这一阶段数罪并罚制度的存在意义。当然,在行刑阶段,还会出现诸如发现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所犯的漏罪,或者犯罪人在行刑阶段又犯的新罪等情形,因此,要综合解决这一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将数罪的确定性、并罚执行的可能性和刑罚的功效性统一考虑。这就要求在数罪并罚制度的理论体系中,针对发现漏罪或者又犯新罪等的不同情形,规定不同的处理方式,以体现刑罚的公平正义。三.数罪并罚的原则

数罪并罚的原则,是指对一人犯有数罪并需要合并处罚所依据的原则。我国刑法第69条的规定确立了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根据这一规定,对判决宣告以前犯数罪的,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原则并罚。

(一)吸收原则

吸收原则是指在对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中,选择其中最重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其余较轻的刑罚被最重的刑罚所吸收,不予执行。即数罪中有一罪或几个罪被判处死刑的,不论其他罪被判处何种较轻的主刑,只执行死刑,不再执行其他较轻的主刑;数罪中有一罪或几个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也不论其他罪被判处何种较轻的主刑,只执行无期徒刑,不再执行其他较轻的主刑。

(二)并科原则

并科原则源于“一罪一罚”、“有罪必罚”、“数罪数罚”等刑法思想,强调刑罚的威慑功能,也被称为相加原则、累加原则、合并原则以及并科主义。其主张将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对各罪所判之刑相加,以总和刑作为执行刑。根据第6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从法条上表述分析,其仅指主刑与附加刑的并罚。对于不同种附加刑的并罚和同种附加刑之间的并罚,法律并没有给予明确回答。被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的,可以在主刑执行之前或执行过程中执行;被判处剥夺权利,主

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或管制的,与主刑同时执行;主刑为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剥夺政治权利应在有期徒刑或拘役执行完毕以后执行;对于主刑已经执行完毕,在执行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又犯罪的,如果所犯新罪无须判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在新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以后,继续执行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三)限制加重原则

限制加重原则又称加重原则、限制并科原则,是指对数罪分别宣告刑罚后,以其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或者在数罪分别宣告的数刑的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并规定刑期最高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度。数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根据我国刑法典第69条规定,具体的限制加重规则为以下三种:其一,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均为有期徒刑的,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最高不能超过20年; 其二,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均为拘役的,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最高不能超过1年;其三,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均为管制的,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最高不能超过3年。

(四)折衷原则

折衷原则又称混合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不单纯采用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而是根据法定的刑罚性质及特点兼采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以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和宣告刑结构的合并处罚原则。也就是说,它是指以上述一种原则为主、他种原则为辅,将其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或刑罚结构的数罪合并处罚的方法。

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全面兼采各种数罪并罚原则,包括吸收原则、并科原则、限制加重原则,且所采用的各种原则均无普遍适用效力,每一原则仅适用于特定的刑种。即依据刑法典的规定,吸收原则只适用于死刑和无期徒刑;并科原则只适用于附加刑;限制加重原则只适用与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三种有期自由刑。其中,限制加重原则居主导地位,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处于辅助或次要地位。

四.数罪并罚的几种情况

根据犯罪人实施数罪或司法机关发现数罪时间的不同,数罪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情况。由于不同情况的数罪显示的犯罪人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不同,我国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并罚原则,下面简述几种不同情况数罪的并罚:

(一)判决宣告以前就查明的一人犯数罪的并罚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并均已被发现,这是数罪并罚的基本形式。其基本特征是:(1)一人犯有数罪;(2)所犯数罪是在判决宣告以前实施并且已被发现的;(3)在对各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犯罪人应执行的刑罚。

(二)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有漏罪的并罚

“漏罪”是指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有数罪,在对其他罪作出判决时未被发现的罪。根据刑法第70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还没有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还犯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包括同种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与新发现之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在新判决决定执行的刑期以内。

(三)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的并罚

这是指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犯罪分子又犯新罪,将前罪和新犯的罪并罚的情况。刑法第71条所确定的并罚方法,即所谓“先减后并”的计算刑期的主法,是指:首先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而后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根据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这里“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是指前一判决确定的应执行的刑罚(既包括宣告一罪后应执行的刑罚,也包括宣告数罪且进行并罚后决定应执行的刑罚)减去已经执行的刑罚部分。如果被执行在执行期间犯了数个新罪,应当分别进行确定宣告刑后与前一判决没有执行的刑罚进行并罚。例如,被告人因入室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执行10年后又新犯盗窃罪,判处8年。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应当将未执行的5年与新罪的8年实行并罚,即在8年以上13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期,如决定执行12年,则被告人还须服刑12年,共计要服刑22年。

(四)缓刑或假释考验期间发现漏罪或又犯新罪的并罚

依据刑法第77条、第86条,可归结为以下两点:第一,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间发现漏罪或又犯新罪的并罚,情形比较简单,对漏罪或新罪作出判决,把对漏罪或新罪判处的刑罚与前罪判处的刑罚按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第二,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被发现漏罪或又犯新罪的并罚,依据刑法第86条第1款、第2款,对于漏罪,适用“先并后减”的方法,对于新罪,适用“先减后并”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漏罪或新罪的性质与前罪是否相同,数罪并罚的制度都适用。

(五)数个有期自由刑与多个剥夺政治权利刑的并罚

此两者间的并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有期自由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刑的个数对应相等,即每一个有期自由刑都附加了剥夺政治权利刑,这种情况下,主刑的并罚按照限制加重原则决定,数个剥夺政治权利刑按照并科原则决定,实际执行的主刑与附加刑都要受法定最高刑的制约;其二是只有部分有期自由刑被附加了剥夺政治权刑,这种情况下,决定应执行的刑罚比较简单,对主刑按照限制加重原则来决定,对附加刑按照并科原则来决定。

五.对“同种数罪”处罚原则的分析

同种数罪,是指连续犯以外的行为人实施数个行为,均符合同一基本犯罪构成,触犯同一罪名的数罪。连续犯虽然也是触犯了多个同一构成要件,但是由于行为人具有连续意图,因而应以一罪从重处断。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同种数罪应从构成要件的一致性上判断是否同一;虽在一个法条内规定,但是属于不同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视为异种数罪,异种数罪是指犯罪人出于数个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了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侵害了数个不同性质的直接客体,触犯了刑法规定的数个不同罪名的数罪。我国刑法典并没有对同种数罪是否并罚的问题予以单独规定,对同种数罪如何来处罚,刑法学界主要有一罚论、并罚论、折中论三种不同的主张。

一罚论认为,一个人犯有同种数罪时不应并罚,只需作为罪的从重情节或加重构成情节处罚即可。理由是:(1)从我国建国以来的刑事立法与外国的某些刑事立法来看,数罪并罚的数罪是指异种数罪,不包括同种数罪;(2)我国刑法的大部分条文规定了轻

重不同的多个量刑幅度,一个人犯同种数罪后作为从重或加重法定刑的情节处理,能够做到罪刑相适应。少数条文虽然只规定了单一的量刑幅度,但由于这些条文规定的一般是较轻的犯罪,基本上也能做到罪刑相适应。至于极少数条文规定的刑期偏低,一个人犯同种数罪时难以罪刑相称,给司法实践带来困难,这种情况应通过修改、补充刑法来解决;(3)一个人犯同种数罪和一个人犯异种数罪,社会危害性有所区别,后者的社会危害性大于前者,处罚上对两者应区别对待,即对一个人犯异种数罪应并罚,而对一个人犯同种数罪则应按一罪从重处罚;(4)从审判实践来看,对同种数罪按不同的数额、情节、后果来量刑,比较好掌握,轻重也比较恰当。如果对同种数罪进行并罚,有时会出现有罪不罚、轻纵罪犯的状况。

并罚论认为,同种数罪与异种数罪一样,也应进行并罚。理由是:(1)我国刑法总则明确规定了数罪并罚原则,同种数罪也是数罪,当然应当并罚,否定同种数罪并罚,无法律根据;(2)只有对同种数罪进行并罚,才能做到罪责刑相适应,使罪犯受到应得的惩罚;(3)从社会危害性上看,同种数罪和异种数罪的社会危害性孰大孰小,仅从数罪性质相同或相异的角度很难作出判断,应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以社会危害性大小作为否定同种数罪并罚的根据,缺乏合理性;(4)把几个同种数罪综合处理,实质上还是一种“估堆”的办法,既不科学,也不准确。

折中论认为,对同种数罪是否并罚,不能一概而论,应当以能否达到罪责刑相适应为标准,决定对具体的同种数罪是否实行并罚,也就是说,当能够达到罪责刑相适应时,对于同种数罪无须并罚,相反,则应实行并罚。折中论现在处于通说的地位。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对同种数罪无论是都按数罪并罚处理,还是都按一罪处罚,或者是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前提下的折中论,都无法做到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出公正的刑罚结果、做到罪责刑相适应。为什么对同种数罪找不到完美的处理原则?个人认为这里面有我国刑事立法的深层次原因: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对同种数罪无论是都按数罪并罚处理,还是都按一罪处罚,或者是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前提下的折中论,都无法做到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出公正的刑罚结果、做到罪责刑相适应。为什么对同种数罪找不到完

美的处理原则?我认为这里面有我国刑事立法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不对同种数罪一律采用数罪并罚的处理方法。我国现行《刑法》对走私罪、强奸罪、抢劫罪等犯罪,明文规定同种数罪按一罪处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其中规定的一些法定刑重于按数罪并罚规则得到的刑罚结果。而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这些罪的同种漏罪或者再犯同种新罪时,又不得不按数罪并罚的方法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发现同种漏罪的,还得另行起诉,单独判处刑罚,这就难免导致仅因部分案情发现早晚的不同,而出现差别显著的处罚结果。只有对同种数罪都进行数罪并罚,并对各种犯罪配以适当的法定刑,才能保证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能得到相同或相近的刑罚结果,才不会出现适用刑罚结果显著差异的情况。

第二,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太低。立法者为什么要对一些同种数罪规定单独的法定刑,原因之一可以归结为因为我国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太低。例如,按照我国《刑法》第236条第l款的规定,在没有其他特殊情况下,强奸一名妇女要判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一名罪犯五次强奸了5名妇女,没有其他特殊情形,按照数罪并罚的方法对他进行处罚,他最多被执行20年有期徒刑。依照我国刑法现有的量刑尺度,这无法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如果把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提高到40年,按照正常人的寿命,对上述同种数罪采用数罪并罚的方法处理,也能达到罪责刑相适应。实际上,异种数罪的并罚,也面临这一难题。假如一名罪犯犯了五个异种罪,每个罪的法定最高刑都是15年有期徒刑,而不含无期徒刑、死刑,根据我国数罪并罚的规定,他最多也是被执行20年有期徒刑,也无法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第三,我国数罪并罚制度自身的原因。按照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规定,数罪并罚过程中,不允许把一种刑种升格为另一种更重的刑种,例如,不允许把有期徒刑升格为无期徒刑,或者把两个无期徒刑升格成一个死刑。

在刑事立法中,随着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增加,必然存在着刑种升格现象,即用较重的刑种代替较轻的刑种来惩罚犯罪。在刑法明文规定同种数罪按一罪处罚的犯罪中,很多时候也是用刑种升格的办法来惩治同种数罪的。例如,没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一次抢劫行为,按照《刑法》第263条规定,应对犯罪人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

徒刑,而三次这样的行为,依照《刑法》第263条第(四)项的规定,最高刑却是死刑。单从最高刑来说,等于30年有期徒刑被死刑替代。其他这一类犯罪,如走私罪、偷税罪、强奸罪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等等,都存在着用升格刑种的办法惩治同种数罪的现象。

如前所述,依按我国现有的数罪并罚制度,如果所有同种数罪都按数罪并罚处理,会导致一部分同种数罪的并罚结果轻于我国刑法现有的量刑幅度,不能达到罪责刑相适应的要求。为此,如果所有的同种数罪都进行并罚,包括数罪并罚制度在内的我国刑罚制度应作相应调整。

(一)减少死刑的适用。除故意杀人罪、爆炸罪等少数极其严重的犯罪外,其他犯罪不再保留死刑。在数罪并罚中,无论是同种数罪并罚,还是异种数罪并罚,除非其中有个罪被判处死刑,不允许将其他刑种升格为死刑。

如果大面积保留死刑,许多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是死刑,而数罪并罚过程中不允许将其他刑种升格为死刑,一些同种数罪并罚的结果就无法和刑法规定的量刑幅度相适应。如,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贩卖海洛因50克以上,可以判处死刑,而一个人贩卖海洛因两次,每次40克,对他的这两个同种数罪进行并罚,如果并罚的结果不允许对他执行死刑,则显然赶不上《刑法》规定的量刑幅度。然而在数罪并罚中,即使允许刑种升格,也不能允许将其他刑种升格成死刑,因为这样做缺乏理论上的根据。而且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也符合刑法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提高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如40年)。提高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使之和无期徒刑相衔接,这既拓展了有期徒刑的刑幅资源,也避免出现将较短期限的有期徒刑升格为无期徒刑的不公正。

(三)数罪并罚中,允许刑种升格。数罪并罚允许刑种升格,尤其应该允许达到一定年限(如30年)的有期徒刑并罚升格成无期徒刑。因为过长的有期徒刑,对于一个罪犯来说,也就等于无期徒刑。数罪并罚中允许刑种升格,有利于保证并罚结果和刑法规定的量刑幅度的一致性。六.结语

数罪并罚作为量刑制度的一种,似乎与复杂深奥的理论无关,然而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数罪并罚制度有着深厚的社会正义与伦理根基。它的发展反应了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和自我调整不断走向完善与折衷的过程,想要深入而准确地理解这一制度并非开始时想象的那样简单。为充分发挥数罪并罚制度在打击犯罪、预防犯罪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应当补充完善刑事立法上有关数罪并罚制度的规定;另一方面,司法工作人员应当严格依照刑事立法原则和精神,正确适用法律,准确定罪量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障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规范化参考文献:1.苏惠渔.刑法学[M],出版社。年,第几版 2.赵秉志.刑罚总论问题探索

3.马克昌.刑罚通论 4.中国刑法词典

5.任江海.数罪配刑论,《杂志名》[J],时间,第几期。6.高铭暄.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 7.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

8.张云鹏.关于同种数罪处罚原则的再思考 9.康凤英.罪数、并罚与司法实践

篇6:法律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 本文从国内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出发,分析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通过比较的地方法借鉴国外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旨在探索一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环境保护新思路。

【关键词】 公民环境权

环境公益诉讼

必要性 可行性 制度完善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已今非昔比,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事件频繁发生,由此而引发大量的环境纠纷矛盾和冲突,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巨大损失。环境问题由于其后果的严重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环境纠纷和其他纠纷相区别,传统的诉讼方式对环境纠纷的处理已力不从心,一种新型的诉讼方式——环境公益诉讼将应运而生。

一、环境公益诉讼一般分析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公益诉讼,公益诉讼通常被理解为以个人、组织或机关为原告,以损害国家、社会或者不特定多数人利益的行为为对象,以制止损害公益行为并追究公益加害人相应法律责任为目的,向法院提出的特殊诉讼活动。因而,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环境收到货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不受损害,针对有关民事主体或行政主体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即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的出现其实并非偶然,它是社会发展和政治法律思想革新的产物,有其深厚的法理基础。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型的纠纷解决方式,最早出现于美国,体现了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其产生与公民环境权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学者明确地指出两者的关系:“环境权是环境诉讼的理论基础,环境权理论包含环境受到侵害时公民或公众可以提起诉讼的内容,环境权理论与环境公益诉讼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环境权与环境公益诉讼是互动的关系,环境权理论是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环境公益诉讼是环境权的制度保障,实施环境公益诉讼是环境权的内在要求。”①

二、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必要性。

(一)、从社会背景来看

目前,在我国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并且已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达4300余万吨;近日,《日本时报》发表一社论,每天有6000万中国人难以获得足够的饮用水,有六亿中国人每天喝的是受污染的水,近半中国河流遭受污染,中国1/3的耕地受到酸雨危害,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未来20年里,有3000万中国人将因土地或水资源短缺而被迫迁居别地。此外,环保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6%的环保重点城市和17%的地级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10%的耕地面积重金属超标,20%的水质为劣V类;温家宝总理15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参加2011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外方委员和代表时,就曾经指出: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日益成为我们突出的问题。曾几何时,而对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一再告诫自己要引以为戒,但如今,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应当采取更有力、更完善的措施保护环境,其中之一就必须要尽快建立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二)、从法律背景来看

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环保法律超过20部,环保标准已颁布并施行的有439项,其中国家标准365项,此外还有大量的环保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我国的环境立法多之又多,且已形成环保法体系,但从国家和社会对政府环保工作和环境法律的要求和期望值,我国的环境质量并没有因环境法律法规数量的增多而相应改善,反而呈现的是:环境立法的增幅大增速快,但环境质量改善增幅小增速慢,这些主要在于法律多而缺乏系统和完整,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环境公益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现实需要。

传统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正如如果另一个牧羊人的羊群吃了你的草地,你可以要求他赔偿一样,①周永 环境权与环境公益诉讼【D】 福州:福州大学法学院,2005年

但是公共的草地从理论上而言属于所有的牧羊人,如果它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由谁来提起诉讼呢?环境公益诉讼就是解决“公地悲剧”的一种救济手段。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环境一旦受到损害,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带来了巨大的障碍,而环境公益诉讼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它是为了保护环境公共利益的诉讼,且公益诉讼制度由于对原告资格没有过多的限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对侵犯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公众利益的行为诉至人民法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诉讼法制度的不完善之处。另外,传统私益诉讼一个重要特征是事后的惩戒和补救,而环境公益诉讼功能具有明显的预防功能,因为诉讼的提起不易发生实质性的损害为要件,即对环境公益的侵害不需要现实地发生,根据有关情况合理地判断其具有发生侵害的可能性即可提起诉讼,通过借助司法手段加以排除存在损害环境公益的潜在可能,从而阻止环境公益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或危害,大大节约了社会资源。总之,为了弥补传统环境私益诉讼制度对环境公益保护的欠缺,确立公益诉讼已然成为诉讼制度发展的一般趋势,环境公益的司法保障由私益诉讼转向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既是诉讼法对其自身只顾及保护私人利益的狭隘性突破,也是对传统诉讼法律制度的超越。

2、贯彻公众参与原则的客观需要

我国环境保护法虽然确立了公众参与原则,赋予了广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并保障公民这种权利得以行使,但公共参与内容主要是检举和控告。从我国目前形势来看,仅凭单个公民或单位的微薄之力来对抗具有强大经济基础的大型企业,其弱势就显而易见。虽然有些环境破坏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极大,但由于受害人众多,且对于一般个体的损害不大,这就导致了公民和单位检举、控告的积极性不高。又加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信息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且我国又缺乏鼓励公众全程积极参与的激励性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很难得到保障。“原则上是软法,只有抽象的思想上的指导作用,没有具体的、可检查的约束力”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一学者所言“一项权利如果不能具体化或成为一项公民可以获得的权利,那么这些权利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它也仅仅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而不能具有法律权利的实质内容。”②尽管存在各种问题,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的立法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修改和完善并具体建立一些重要的法 ②吴忠梅《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律制度。

3、政府环保的法律监督机制亟待完善

对于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行为,法律监督和制约制度不够完善。2011年11月15日公开的《“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中,环境局副部长潘岳很明确地指出了,现行环保法在规范政府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缺乏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法律体系中缺乏调整和约束政府行为法律法规。的确,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不作为、干预执法及决策失误是造成环境顽疾久治不愈的主要根源,从震惊全国的“沱江水污染事件”和“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到由于政府不作为导致的甘肃血铅超标和湖南岳阳砷超标等环境事件,这些事件背后,大都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法律缺失,政府的环保责任成了一纸空文,而政府不履行环境责任以及履行环境责任不到位,已成为制约我国环保事业法制的严重障碍。

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之可行性

我国已经存在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是可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公众法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随着我国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空前提高。另外,社会的各种民间环保组织和非政府环保组织将一定范围内个人的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对政府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政府环境行政权力具有一定的监督性。目前,我国大约有1600多个环保团体了,比较著名的有中国环境科学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中华环保基金会、自然之友等,赋予公民及环保团体诉讼的权利以维护环境公益是必须的。民众法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民众基础。

(二)、我国已存在大量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成功案例。

2005年4月25日,律师陈岳琴起诉北京市园林局,要求其根据我国《城市绿化条例》第16条和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华清嘉园绿化工程进行验收,并出具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单。该案被告北京园林局出具的绿地率证明显示华清嘉园小区的实际绿地率仅有16.3%与开发商售楼书上承诺的41%相差甚远,与政府强制标准要求的底线30%也有差距。原告据此提出诉讼,后原被告双方在商议后签署了《和解协议》,被告北京园林局按照协议于2005年7月7日对华清嘉园小区绿地进行核查,并出具了《绿地验收证明》,该行政诉讼案最终以和解的方式成功结案。该案被认为是中国环境公益诉讼成功第一案,开创了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先河。又如,2010年11月,中华环保联合会联合贵阳当地的一家社团组织——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共同向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请求判令一造纸厂停止排放污水并胜诉。2011年1月,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进行宣判:两家企业被判立即停止对环境的侵害,并赔偿400余万元。此案由昆明市环境保护局提起公益诉讼,昆明市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这些案例从程序上、实体上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建立提供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建立奠定案例基础。

四、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借鉴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为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其中,美国是在世界范围内较早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国家,该制度在美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美国适用公益诉讼审理的案件范围也较其他国家更为广泛。

在美国法律制度体系中,环境法中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称作公民诉讼,即公民可以依法对违法排放污染者或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联邦环保局提出诉讼,要求违法排污者消除污染,赔偿遭受污染损害公民的损失;敦促联邦环保局和各州执行其法定义务,加强环境管理。这种诉讼方式完全废除了原告适格理论,原告没有必要证明自己受到违法行为的直接侵害。

从美国的环境诉讼发展来看,“公民环境诉讼的原告资格认定标准经过了一个从法律损害到事实损害,再到联合诉权的过程,最终尝试赋予自然物诉权”。2004年,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审理了“鲸鱼社区诉布什”一案,该案通过系统回顾美国公民环境诉讼资格的发展历程,表明以诉权为典型的自然物法律权利是个似是而非的争议。赋予自然物诉讼资格,一方面能够减轻环境公益组织 ③

③谷德近 《美国自然物诉讼的实践功能》,《政治与法律》2009年12期

证明其损害的举证负担。另一方面,在环境保护组织根本无法证明其损害的情形下,环境保护组织可以自任自然物的代理人,从而满足诉讼资格关于损害的要求。

2005年吉林石化双苯厂发生爆炸后,贺卫方等和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作为共同原告,提起涉及自然物诉权的环境侵权诉讼,这是在1972年美国学者斯通首倡自然物应有法律权利后,我国首次以诉权形式尝试自然物法律权。目前,我国的诉权认定标准还处于法律损害的阶段,确立事实损害标准和联合诉权规则,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法律实施的现实制度需求。借鉴美国的自然物诉权尝试,通过宽松的利害关系检验标准,赋予环境公益组织诉权,不仅不会造成诉讼泛滥,而且会大大有利于环境执法。

实践早已证明,国外的公共诉讼对于维护公民的环境权、提高环境质量、实行法治发挥了极大作用,而且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也积累了经验,我们可以吸收其中精华,例如原告资格认定及自然物诉权的尝试,并与我国的国情和本土资源相结合,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五、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建议

这次的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增加了公益诉讼制度,条文中规定了“对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有关机关、社会团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说明对公益诉讼的大门已经敞开,也即环境公益诉讼有了法律的初步法律保障,但是民诉法修正案否定了公民个人的公益诉权,同时,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诉讼程序、诉讼滥用的防范、证明责任等都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规定。可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并不能单单寄托于此次的民诉法修改,其制度仍然有研究的价值,那么要继续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的完美实现,在制度的完善上我们需要:

(一)、坚持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诉讼法》也规定只有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行使的具体行为侵犯了其具有可诉的利益时,才具备提起行政诉讼的主体资格。所以当侵犯环境公共利益的行为发生时,公民提起的公益诉讼在司法制度便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谁有权代表环境公益提起诉讼,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基础。”学者吕忠梅认为,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要确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由于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起诉的原告资格必须先突破我国现有的诉讼法律中“直接利害关系”的限制,实现原告的扩张。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之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单位和个人经行检举和控告。控诉权不仅仅是一种宣告的权利,更是一种诉权,是赋予国家机关、有关组织、公民个人均有环境公益诉权,而且,既然是为保护国家环境权益和社会公共环境而设置的程序制度,就应体现其社会性、公共性,允许更广泛的、更能带表不同层次利益的法律主体进行公益诉讼,不应有所限制。但是,此次草案把原告资格定位在“有关机关、社会团体”,直接忽视了公民个人的公益诉权。若是出于公民滥诉的考虑的话,我国完全可以建立限制滥诉制度,这在国外早有成熟的司法经验和技术的有效规制可以用来借鉴,通过法院对严重滥用、误用公益诉讼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处罚,滥诉情况是可以解决。

(二)、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对环境公益利益的损害,既可能是一般民事主体所为,也可能是行政主体所为,因此,环境公益诉讼可根据可塑性对象的不同分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两类。其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要限于行政机关根据“依法行政”原则不能能直接干预的、损害环境公共利益的民事主体的行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应在现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上,适当予以扩展。行政机关不当作为、当作为而不作为等致使环境公益受损,应纳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保障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来保障。吕忠梅在此次诉讼法修改中建议,建立鼓励公众参与的制度,在环境公益诉讼费用上,应由国家承担法院审理案件的菜贩费用,实现审判成本的公共负担;其他诉讼费用,如律师费用、鉴定费用等,仍应由败诉人承担。同时,应考虑建立由国家对胜诉原告给予适当物质利益补偿机制。在举证责任上,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一般举证能力较弱,在立法上应减轻其举证责任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在诉讼时效上,本人认为应当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因为公益诉讼是保护国家利益和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救济渠道,应当是侵犯国家利益和环境公益的违法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能受到法律追究。(四)、案件的判决由法院直接执行。基于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环境利益的保护考虑,法院应当对生效的裁判文书直接执行,而不是像一般民事诉讼案件一样有当事人自愿履行拒绝履行由原告来申请强制执行。这是由环境公益诉讼的特殊性决定的。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任务的加重,在我国建立起一个规范、统一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呼声,同时也是大势所趋。我国应当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浪潮的大背景下,借鉴国外环境诉讼先进制度,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满足现实需要的科学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参考文献:

1、新华网http://

3、朱谦 著 《环境法基本原理——以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为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4、别涛 主编《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

6、王曦《 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金

上一篇:喀斯特地貌研究下一篇:从宋代书院到现代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