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调研论文

2022-04-15

6月12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可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等一行,到江苏省档案馆就《档案法》修订开展调研。国家档案局副局长王绍忠、政策法规研究司司长杜梅等陪同调研。调研期间,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郭元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福田会见调研组一行。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根平等参加了会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法律调研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法律调研论文 篇1:

关于留守儿童的法律调研分析

摘 要: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以青壮年为主),随之带来的则是众多的儿童、妇女、老人留守在家,成为留守人员。“三留守”成为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关注和解决留守人员的生活、心理、健康和安全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三门峡和安阳两地200余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乡镇干部、农户的走访所得到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问卷调查;留守儿童;问题;建议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关注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情况是我国现阶段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好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安全、心理等问题关乎其未来的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务工超过6个月以上,留守在家不能够与父母朝夕相处、处于学前阶段或者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24份,其中认真填写的问卷189份,本文仅对这189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1)对189份问卷统计得出,其中父母均外出务工的有16份,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有39份,父母没有外出务工或者在本市县内务工的有134份。其中外出务工跨市县的有10份,占外出务工比例18.18%;跨省的有7份,占外出务工比例12.73%;不知道父母在哪打工的有38份,所占比例为69.09%。

(2)学习成绩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统计得出,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对学习成绩影响很大的有7份,所占比例为12.73%;影响较小的有29份,所占比例为52.73%;没有影响的为34.55%。同时在学习成绩方面,成绩优秀的比例为27.27%;成绩一般的比例为56.36%;成绩较差的比例为16.37%;以及不想继续上学的比例为14.55%。

(3)心理方面。留守儿童对父母、监护人、老师偶尔说谎的有21份,所占比例为38.18%;经常说谎的有3份,所占比例为5.45%;很少说谎的有31份,所占比例为56.36%。在遇到烦心事、困难时候的倾诉对象一般为朋友或同学,很少与父母老师监护人交流沟通,其中憋在心里不说所占比例为41.82%

(4)生活状况。生活上,留守儿童一般物质生活都比较好,外出父母希望通过物质条件来弥补对孩子缺失的爱。但是也存在着饮食结构单一、对学校寄宿条件不满意等情况。留守儿童的独立性比较强且外出父母比较关心孩子的健康以及安全,通过问卷及家访,外出父母对孩子的健康关心排第一位,其次是安全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以及走访情况的回馈结果来看,留守儿童在生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监护的问题。无论是单亲监护、隔代监护,还是寄宿学校监护,监护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着诸多漏洞。单亲监护由于繁重的农活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由于本身身体状况的原因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保护;而寄宿学校监护,则是学生众多,而学校的负责人、老师迫于工作压力,往往不能够有效的关心每一个寄宿学生,同时由于集中管理,在发生事故情况下造成的后果将更加严重。

(2)受教育的法律问题。在教育问题上,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上文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隔代监护),加之农活繁重,没有能力与精力来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辅导和督促,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同时,在校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也不够,对于学生的成绩仅仅只看表面上努力是否,而不关心其内在的原因,只是一味的追求成绩,导致成绩好的越来越好,成绩差的越来越差,对留守儿童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

(3)安全的法律问题。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从广西的“鞭炮作坊爆炸案”到“留守儿童五人溺水身亡”,再到甘肃“留守儿童被强奸案”以及江西的老人疏忽致使三个孙子溺水身亡,其儿子要与其断绝父子关系等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报道,让人深省。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无外乎监护不力,社会秩序混乱,缺乏安全措施以及对儿童疏于管理等。

(4)心理问题。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对于父母外出务工给自己的感觉是被遗弃、孤独无助,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且有心事也不说,憋在心里的占了很大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亲情饥渴的问题,他们长时间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亲子关系冷淡,交流方面存在着障碍,同时撒谎的概率极大。他们的性格与正常的孩子比起来相对自卑、懦弱、消极、悲观,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走访结果的总结,我们发现造成留守人员存在的表象是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城乡的二元化结构。城乡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导致城乡收入结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资源配置不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追随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了提升生活质量,保障生存发展,不得不外出务工。解决留守问题应从本质入手,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农村建设。

(1)鼓励外出人员回家创业,增加就近就业机会和渠道。加快农业结构升级,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鼓励土地承包流转,进行集中化生产经营,建立农业合作社,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创造条件。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知识水平,进行创业、就业培训;支持创业、给创业者一定优惠条件,留住外出人员,使得农村与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2)加快推进城乡公共基础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村水利、道路、垃圾处理、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有条件推进城镇供水网络一体化;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全民共享。

(3)推进未成年人普法工作,建立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机制,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定期定时对未成年人进行普法教育,提升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完善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保障制度,强化监护人责任。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社会、学校以及其他监护人为辅,以政府监护为最后保障的新型监护制度,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成长。

四、结语

留守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阻碍,解决好留守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村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农村生活水平,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留守这一社会问题。

作者:赵静

法律调研论文 篇2: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调研组到江苏省档案馆调研

6月12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可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等一行,到江苏省档案馆就《档案法》修订开展调研。国家档案局副局长王绍忠、政策法规研究司司长杜梅等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郭元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福田会见调研组一行。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根平等参加了会见。

调研组一行来到省档案馆,实地考察了省档案馆查档服务窗口、档案库房、档案仿真復制技术室、数字档案馆等场所和设施,听取了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关于江苏档案工作情况的汇报以及对《档案法》修订的建议,馆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

陈向阳向调研组介绍了江苏全面贯彻实施《档案法》和《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在档案姓党为党、依法管档治档、档案馆库基础设施、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效。

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仔细了解了“江苏省档案民生服务平台”异地查档快速出证的全过程,充分肯定了档案部门利用数字技术平台,“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的做法。对档案部门坚持“让历史发声、让档案说话”,积极发挥以档资政、以档辅政作用表示赞赏。对档案仿真复制技术和档案资源开发成果,以及档案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江苏档案部门牢记“档案姓党”政治属性,切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坚决扛起“为党护旗、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使命,用档案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江苏故事、揭示历史真相、服务中心工作,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很好地落实依法治档管档的政治责任,给予高度评价。

(袁光)

法律调研论文 篇3:

翟家岭传统村落法律保护调研报告

摘要:通过分析翟家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现状,提出依法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全面记录村落基本信息、强化执法力度、发挥村规民约的制约作用、出台翟家岭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制度等对策。

关键词:翟家岭;保护;开发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承载文明的纽带。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巨大难题,村落中许多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消亡边缘,如何协调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开发中的矛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是笔者对翟家岭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一、翟家岭传统村落的特色与生存状况

翟家岭,最早称为“龙井岭”,因为有龙脉从这里经过,分别从 7块不同岩石下喷出了清凉可口的泉水,因此得名七口龙王井。翟姓祖先便在此营造房屋,开垦农田,后由于地质条件变化,目前还剩下 2口水井。现在位于村子西部有一口最大的水井,水井不深,由石条砌成方形,四周铺着大块的石板。水井下方不远处是一口堰塘,有渠道彼此相连,多余的水流到堰塘储存,供平时村民清洗所用。

翟家岭的翟氏先祖翟廷宏明朝从江西迁至远安定居于此,历400余年,生生不息,延绵至今。连片的石屋,成排的古树,漫山的红叶,古井、石碑,这些都是翟家岭最显著的特色。

翟家岭传统村落保存基本完整,周围生态环境保持较好,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失。从制高点看这个面积近200亩的传统村落,它坐北朝南,有15栋保存完好的建筑,具有历史价值的房舍 16间,其中最古老的建筑有 200多年。整个村落依山而建,共有三排房子,每排房屋之间留有较宽的巷子,每排房屋之间有一定的地势落差,用石阶连其上下。房子主体是用石块堆砌而成,而门楣以上的部分使用的是土坯砖,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墙体有所坍塌。外墙的石块土坯裸露在外,略显陈旧,极具历史感,村子留存有明清时期的冬青树 38株,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与古民居相得益彰。完整的族谱,古朴的石碑,向人们展示着翟家岭传统村落的过往。

二、翟家岭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现状

(一)翟家岭传统村落保护状况

1.修复代表性建筑

一栋栋古建筑和传统民居是传统村落的历史的缩影,保存比较完好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古民居等遗址能够体现出一个村落的特点和面貌。翟家岭传统村落是由错落有致的石块构建的房屋群而形成的原始山区民居,这些简朴石头民居的布局结构是翟家岭传统民居的特色和代表。翟家岭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修复中,对房屋的修缮治理没有单纯要求整齐划一,而是在保护修复的过程中尽量恢复和还原古村落的原始风貌。首先体现出民居的不同特点,对民居运用不同的技术来展现建筑构造;其次展现古村落房屋建造的顺序,如建筑的留存时间长短不一,因此在建筑位置和使用的材料方面加以区分;最后体现出民居的建筑艺术和形式特征。目前地方政府已经将翟家岭纳入旅游区建设规划,将按照“古朴、自然、生态”的原则,对倒塌残留老建筑遗址进行清理保护,对保存完好的 15栋石板屋,进行清理打扫,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并且对原有的建筑风格进行复原,使翟氏家族的建筑无论是从周边的居住环境还是室内的建筑风格都能恢复到原有的状态。而且以古建筑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性地进行保护,将它外围的自然环境和它内在承载的历史信息一并纳入到保护的范围,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方法。

2.保护古树名木

翟家岭背靠垭口的位置,翟姓先祖耗费相当大的代价在岭上种树,并用族规禁止村民砍伐。村里有明清留存下来冬青树 38株。四百年来,翟家岭传统村落历代子孙严格恪守永禁砍伐、鼓励种树之族规,违规者将在翟氏祠堂接受全组成员公审,接受杖击、鞭打,要罚香跪拜向列祖列宗请罪。村内现存有“用禁砍伐”石碑一方,历历可见,翟家岭一排排的风水树成了翟氏族人内心的图腾和安慰。如何保护好这些高龄树,远安区管理部门加强与市古树办合作,多年来摸索出一套因树、因地、因时制宜,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借力城市维护项目,对村内大部分古树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保护设施也相对比较完善。

3.展示传统生活生产器物

翟家岭传统村落的许多珍贵古器物被单独放置在无人居住的院落内,摆设成以前一个普通农家屋舍内器物摆放的样子,再现在参观者眼前。传统村落的保护始终离不开村民的生产生活,翟家岭传统村落生产生活景观再现,使传统村落景观在一个较高的程度上以到保存与升华。

4.重构家族历史记忆

据传翟姓老祖宗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翟家塝移民来远安。翟氏三兄弟是江西填湖北移民大军中的一支,他们扶老携幼从江西出发,一路沿长江向西进入湖北,辗转北上到达远安县,后向荆山进发,定居龙王井。龙王井为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自然条件较为落后。翟氏居民筚路褴褛,垦荒取土,年复一年地围筑梯田。翟姓人像一颗种子落地生根,后历经 17辈人拓荒经营,翟姓家族逐渐繁衍壮大,人们不知不觉把此地叫成翟家岭,龙王井则慢慢淡出了人们记忆。400余年,勤劳朴实的翟氏居民用他们的双手开垦出了现在的层层梯田,使得翟氏家族移民的艰辛历程被谱写在了历史的篇章中,成为伟大移民的历史缩影。翟家岭在保护古村落过程中,针对这些历史记忆进行了整理,如重新续写家谱,翟氏居民照全家福,整理翟氏先祖墾荒史等。

(二)翟家岭传统村落的开发状况

1.外部介入和内部配合相结合

外部介入主要是指由政府负责翟家岭村落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及管理,由当地政府下拨资金对村落的各项事务进行管理。内部配合是指村落居民负责村落开发过程中的具体运营和实施工作。在翟家岭,几乎每户村民都开有农家乐,利用自家传统做饭工具、自家的院子、自己种植的蔬菜及家禽、山上的野味等来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食宿。

2.以保护为主,创收为辅

目前许多传统村落开发的模式,多是大肆改造传统村落,迎合一些所谓的市场需要,走进了景点装扮、开门招商的误区,把它当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长枪短炮”,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村落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翟家岭村落在开发中,无论是政府还是村民都没有急功近利地对其大肆改造,而是让原有的建筑格局和自然景观都尽量保持其原有状态,保持其原本的静谧的乡土文化氛围。

(三)翟家岭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的效果与问题

1.翟家岭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效果

传统村落是文明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然而在近年来的城镇化浪潮中,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消亡的严峻问题。翟家岭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之后,村落中许多珍贵处于消亡边缘文化遗产被及时地保存下来。

开发后的翟家岭村落,交通得以改善,进而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最终促进了村落居民家庭或者个人收入的增加。据调查,近几年翟家岭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翟家岭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保护和修复前期所需资金投入与现实资金投入相距甚远

翟家岭属远安县较为偏僻的地界,距离县城有20公里。即使是宜昌境内外的游客计划去此处旅游也需要克服交通的偏僻、道路设施的不健全问题,因此很多游客因为长时间的在途时间和较差的旅行舒适性,而产生排斥抗拒的心理。翟家岭古村落的旅游开发,首先就是要进行古建筑进行修复工作,并且加强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系统,整治村容村貌,但是这些项目所需要投入的資金,仅仅依靠个人、企业或者村集体,显然是不能实现的,现实的资金投入完全无法满足村落修复和保护的需要。

(2)旅游开发不全,层次较低

传统古村落如果只看待为“物”而缺乏“文”,就会失去它原本的风貌,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只有深入挖掘村落自身特色和内涵,才能让无形或者有形文化遗产变成现实的资产。翟家岭传统村落的开发目前由远安县翟家岭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持进行,但是薄弱的人才引进意识和缓慢的人才引进进度,严重阻碍了旅游开发水平。缓慢的开发步伐和低水平的旅游开发,使得传统村落的民居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挖掘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

(3)与村民关系处理不当

古村落旅游的开发不仅需要古建筑作为依托,其中的人文环境也是开发过程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对古村落进行开发必然涉及到村集体的利益和村民个人利益的冲突。在开发过程中,一个首要和现实的问题摆在开发者面前的就是难以界定的公共产权界限。对于村民来说,突如其来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给其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诸多变化,由此在古村落的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村民与公司冲突的现象。如何妥善地处理好村民与开发者之间的纠纷、协调与原住居民的关系,是开发者需要慎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没有科学的处理方法便会增大前期资金投入的“交易成本”。

(4)内部管理动力不足

最熟悉村落的或许是与它世代相守的居民,在村落的保护、开发和管理中,如果没有村民的介入,无疑会增加相应措施实施的难度。虽然翟家岭传统村落的许多村民认识到了需要对村落进行保护,但是对于如何保护,谁来保护,他们却不太重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村落里面有些建筑年久失修,却没有人对其进行修缮。

三、对翟家岭传统村落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依法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翟家岭传统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后,国家设有专门的资金支持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如何确保该笔专项资金能够真正地运用到翟家岭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上,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对专项资金的用途信息进行公布,接受国家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使国家投入的每一笔资金都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村落保护工作的进行,保护工作愈来愈困难,后面所需资金投入会越来越多,所以要加大资金监管力度。

(二)全面记录翟家岭传统村落的基本信息

目前,传统村落的破坏程度十分严峻,保护和修复村落的任务刻不容缓,只有在全面认识和把握其存在的遗产信息基础上,才能准确科学地制定保护和发展措施,为正处于消亡边缘的遗产争取时间抢救。因此,必须要全面记录翟家岭传统村落信息,包括生态信息、人文信息等。

(三)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执法力度

传统村落的保护,表面上看是对一些现存的村落的建筑保护,它实质上是对一个小社会的保护,存在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政府各部门不能相互推卸责任,必须转变观念,切实落实保护传统村落的各项工作,不仅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而且要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对于严重损害传统村落的利益的违法行为,要加强执法力度。

(四)发挥村规民约的制约作用

翟家岭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外部的支持,也离不开村民内部的配合。翟家岭传统村落的破坏除了外部力量的干扰,村民自身的毁坏也是屡见不鲜的。其保护不能仅依靠外部立法来保障,还需要将村落村规民约纳入传统村落立法保护的补充,因为村规民约是这个集体内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自愿遵守的准则,在村民的心中,村规民约往往比法律更容易认可和接受,更能够给村民内心约束。

(五)出台翟家岭村落保护和开发制度

我国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依据是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但是对于其保护的主体有限制,只能是通过国家认定的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名村,对于广大的未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市级文物建筑的乡土建筑和传统村落缺乏法律保护。但可以出台翟家岭传统村落保护制度,既针对传统村落保护主体、保护责任、保护资金来源以及原住民和社会参与古村落保护的方式方法等做出规定,又对传统村落的生产经营主体做出具体规定,规范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管理,使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进入法制化轨道。

责任编辑:刘冰清

文字校对:蒋文艳

作者:余澜 徐丽平 卢晓燕

上一篇:马克思理论论文下一篇:恐怖主义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