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书院到现代大学

2024-04-26

从宋代书院到现代大学(精选5篇)

篇1:从宋代书院到现代大学

从宋代书院到现代大学

在一个周末,我来到五夷山。茫茫烟雨之中,只见蜿蜒浩荡的九曲溪环绕着座座俊秀的山峰。山上流下无数飞瀑,山色雄奇神秘。当我登上天游峰顶时,一片云雾袭来,眼见附近山峰由彩色画面变成一幅水墨画;当云雾退去时,黑白画面又恢复了丰富的彩色。我不禁想象,当初朱熹和他弟子们沐浴在这样的山光水色之中,难道不会对他们的思想

文章产生重要的影响吗?

想起朱熹,自然想到五夷精舍,于是匆匆来到云窝附近的精舍遗址。当年书院的遗迹几乎无法辨认,然而精神似乎决定了物质。这里正在兴建一座名为紫阳书院的仿古建筑。在南宋时,这里与杭州相比,就如同今天的偏远边疆。但两者不仅在景色上各有千秋,而且各为一个中心。杭州是政治中心,五夷山则是文化中心。在杭州,有人造的宫室园林;在五夷山,则有自然的奇峰曲水;在杭州,有繁杂的宫廷礼仪;在五夷山则有坦荡的学术争锋。比起杭州,五夷山更为自然,更为超越。这种自然的与人文的背景似乎孕育了宋学的风格。

从唐到宋,中国社会正如许多著作家所说,发生着一个重大的转折。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变得更为复杂,以传统的世家大族为基础的政治结构越来越难以驾驭整个社会。作为结果,唐代开始了科举制度,又引起了世族大家的进一步衰落。尽管先秦儒学完成了将原始宗教理性化的过程,但仍没有完全超越家族制度。在另一方面,理性主义的儒学虽然能够激励士人超越生命,对普通老百姓则借用传统的祖先崇拜维持信仰。与从印度传入的佛教相比,儒学似乎缺少神圣性。再加上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增进,又扩大了知识的视野。这时的儒学需要拓展,需要超越,需要一般化。

要拓展,就要借助于外部资源;要超越,就要找到更为神圣的信仰;要一般化,则要发现更为普适的宇宙原理与社会准则。很自然,更为形而上且崇尚自然的老庄哲学就成为宋代新儒家汲取的思想养分。“自然”与“名教”之争,就代表了用更超然、更优越、更永恒的自然之道对人间制度的批判和挑战。借助于“道”的概念,儒学的“天”可以深化为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共通的规则和理由,“天理”呼之而出。在信仰层面,“天理”之天更为神圣,既可以统摄更大范围的社会,又可使人的心灵有所寄托。在社会层面,比之“礼”的概念,“天理”更具一般化的品质。既超越家族,又超越皇权。相信“理一分殊”,宋儒们并不仅限于对抽象的“道”或“天理”的探究,他们也在各种具体的知识中丰富对一以贯之的“理”的认识。对“格物致知”的执着,又使宋代儒学包容了科学的成分。

所有这些,都发生在远离政治中心的民间书院中。除了五夷精舍外,还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嵩阳书院等等。应当承认,官方的学术机构对于学术的普及和发展仍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官方的雄厚资源,官学在整理已有文献的集大成方面有着优势,如《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编纂。然而官学容易受到政治倾向的影响,在学术上禁忌较多,缺少创新精神,易于陷入僵化。古今中外,真正的学术创新和思想革命几乎都发生在民间学术机构之中。先秦儒学诞生于孔子的私学之中;老子虽是周王朝官方图书馆的学者,但《道德经》却是在他走到民间以后写就的;宋代的儒学革命则出现于民间书院之中。很难想象,有周敦颐而没有濂溪书院,有二程而没有嵩阳书院和伊川书院,有朱熹而没有岳麓书院、鹅湖书院和五夷精舍,有张载而没有横渠崇寿院。在民间的书院中,由于没有政治倾向的约束,学术可以朝各种可能的方向发展,从而更有“自由之思想”;书院也多自成一体的财政机制,如多有学田,从而在经济上保证了“独立之精神”;书院的“会讲”制度,成为不同思想流派公平竞争和交流的机制,进而激发了更多的学术创新;不同学派一流高手的“会讲”,如岳麓书院的“朱(熹)张(轼)会讲”,朱熹与陆九渊的“鹅湖之会”,更成为千古文化盛事;书院本身的学生,自然也就成为新思想体系的载体,成为不同思想的“市场”,最终决定着这些学术创新的命运。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书院就不可能出现宋代的儒学革命。而儒学革命所形成的宋明理学,顺应了唐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变化,成为了宋以后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从而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变革。

而从西方历史来看,近现代大学的崛起,则帮助了西方世界完成了重要的历史变迁,即文艺复兴运动导致的现代化。自中世纪末期起,在教会的大学中就开始了对古希腊文献的翻译工作,这些文献显然对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这以后,大学承当了形成新的文化主流和知识创新的角色。这一切成功都和大学的本质相关。由于著名大学多是民间非盈利的私立大学,在这里任何对思想的干扰都受到了排除,因而思想是自由的;与之相关,大学的基本精神包容了不同学派、不同领域甚至不同文化,虽然在实际中,最后一个方面的包容性较差。这也可以从大学的拉丁文词根ū

niversus中看出,其字面意思是“一个特定的方向”,但实际意思是“作为全体、全部”的意思,与universe即“宇宙”的意思相近。大学还有很好的辩论风尚和批评规则。我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时,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各种各样的学术讨论会。学院经常邀请其他机构的学者来演讲,然后进行讨论。思想争锋异常激烈。因为自由,因为“全”,因为存在着公平的学术竞争与交流,才能造就大师级的人才,因为他可以自由选择任何文化或知识的组合进行学习,并在学术交锋中激发出新的灵感,改进自己的理论,从而会产生我们永远想象不到的学术结果来。

如今,毫无疑问,我们的文明又面临着新的前所未有的变迁。近代以来的社会动荡和变革,使家族体制受到致命的打击;工业化和城市化又使人口离开定居的村庄,家族体制受到了进一步的瓦解。社会关系越来越多地不是血缘的和姻缘的关系,因而更为超越也更为一般。在另一方面,中华文明面对着众多不同于自己的其它文明,它们用各种方式,战争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和政治的,对中华文明提出挑战,同时又带来了许多文化和思想的资源。中国人更要与其他文明的传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全球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更为综合、更为神圣、更为一般的新的文化,以解决我们面对新的巨大的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文化问题。我们需要实现这一文化任务的新的文化载体和组织。

显然,这样的机构应该是民间的非盈利组织。它独立于政治、商业和传媒等其它力量,使它超越而自由,从而能保证它在文化和学术上的创新性。它的民间性质还使它摆脱政府分配资源时不可避免的弊端,从而保证学术标准的纯洁和严肃。它将尽可能地将全人类的文化和知识财富列入研究和教学的范围。作为一所中国的学术机构,它显然首先挖掘中国丰富的思想与文化资源,尤其是儒家、道家和佛家的资源。作为一所现代的学术机构,它显然应将西方世界的文化资源,包括其科学的、人文的和宗教的资源纳入其中。作为一个更有包容性的学术机构,它显然也不应忽略世界其它文明,如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犹太文明以及许多少数民族文明的文化资源。这不仅体现在学科的设置上,而且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当然,不同文明的建筑风格不应在这所大学中互相冲突,而应和谐相处,这显然需要大师级的建筑师。在包容文化和建立公正规则的前提下,它鼓励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学科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和批评。它既是一所神圣的学术殿堂,又充满了问题意识。因此它所产生的学问,既可以使学生安身立命,又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回应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文化挑战。

这样的学术机构,既继承了宋代书院的传统,又吸纳了现代大学的精神,从而有可能承当社会变迁时代的文化重任。有了这样的大学,就会出现融会不同文化资源的新的学问。回想宋代,那些文化大师们哪个不是出入儒释道三家的。惟有如此才成就了他们的学问,也成就了儒学革命。今天的学者也绝不会偏执于一种文化传统,因而有着宽阔的文化胸怀,也有整合不同文化资源的功夫。这样的大学将会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由此,我们可以期待新的文化大师,我们可以期待一个学术群星灿烂的时代,我们可以期待中华文明在回应挑战中再一次崛起。(好范文整理)

篇2:从宋代书院到现代大学

《三字经》的流传历史悠久,从宋代到民国都有发展,《三字经》也在不断发展中慢慢完善。从宋代到民国的《三字经》有什么不同呢?

六岁上私塾时,念的第一本启蒙读本是《三字经》。这是本世事百科,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到古今历史,三字一句,还求押韵,内容丰富,文字简洁。读时倒背如流,尽管不完全理解,却久久怀念,存得一本,时而翻翻。

另几本启蒙读本,是《百家姓》、《千字文》——常称的“三、百、千”。《千字文》也是世事百科,1280字,无重字,还押韵,文字也漂亮。《日用杂字》,是酌情读。而后便是“四书”、“五经”——《论语》、《学·庸》(《大学》、《中庸》)、《孟子》(上下),《诗经》、书经(《尚书》)、易经(《周易》)、《春秋》、《礼记》。

六岁时读的书,何以多年还怀念?这本书,实际上是一个久久的积累,非一代、一人所作。它最早的作者,是宋代王应麟;明、清陆续有人补充;1928年,民国时期的章炳麟(浙江人)重新修订。此人活到1936年。多年来,我们似乎不屑提,总觉得旧时代的东西了,像一些旧建筑,拆还拆不迭,不如弄新的。然而,我们先后弄过几次新的《三字经》,却都没有传开与传下来,值得深思。

凡历史的东西,时代烙印总会有,但这是本传诵知识的文学,准确、客观,还是它的基本特色。里边写到的有的事例,经不起推敲,如“如囊萤,如映雪”,萤火虫夜里在山野间飞,尾部发光,你若捉住,它就不发光了,也不可能放到瓶子里,让它照着读书;在雪的`映照下读书,也有些不容易。

多数事例是好的,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上边的“囊萤”、“映雪”,是“家虽贫,学不辍”,这精神也可嘉。

似乎最不大好接受的,是开头的“人之初,性本善”。《千字文》开头“天地玄黄”,好接受;《日用杂字》的开头“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也好接受,联系今天看,农业是基础,有农则稳,觉得那“最为先”的强调,很对。而这个“性本善”,我经久久思考,觉得还是对的。善,包括善良、洁纯、美好、友爱等意,我观察过我的娃娃和娃娃们的娃娃,真善美,与生俱来。还如常说的“一张白纸,可以写最好最美的文字”。

人的一些毛病,是受到社会影响以后才有的。所以,抓教育,这件事,多么重要。此书讲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后,入题就是讲教育。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个“贵以专”的教育宗旨,现在看,又是多么对。专心致志,不好高骛远,贪大求多,分数第一,学用脱节,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母亲呢?前面已有“昔孟母”,这里就不再重复。“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都已是千古名言。

讲自然知识方面,“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讲社会知识方面,“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孙的孙子为玄孙,再往下还有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等,但实际上,从高祖父到玄孙为止,再往下或往上,都可以不论。

要读的书,列入了从“训诂”到“四书、五经”,“论语者,二十篇”,“孟子者,七篇止”,“作中庸,乃孔伋”,“作大学,乃曾子”,“诗书易,礼春秋”,然后还有其他“子”与“诸史”。对历史方面,“自羲农,至黄帝”,一直讲到民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几句就几个朝代。

篇3: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一、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概念解析

(一)宋代书院

依据我国古代历史时期的划分,宋代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279年(历时三百二十余年),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亦可分北宋和南宋两个朝代。在当时社会经济发达、文化教育繁荣、科学创新突飞猛进、政治开明廉洁,宋明理学的出现,儒家思想的复兴,全社会掀起尊师重道之风的高潮,为书院的兴盛准备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唐朝时出现了叫“书院”地方。最初的书院是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没有教授生徒的功能。后来人们所说的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学校式的书院,可以说最早源于私人讲学,形成于唐末五代,兴起于宋朝,以后逐步形成书院制度。[1]书院,也称书舍、精舍,是中国封建社会独有的重要教育机构,把教学与藏书结合起来。一般以私人主持创办为主,程度较一般私学要高,强调学生自学读书,从而使教学与学术紧密结合起来,折射出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欧洲中世纪及中世纪大学

12世纪初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的发展、城市的兴起,作为上层建筑的大学在西欧便应运而生,如意大利、法国建立起当时最早的几所大学,也就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萌芽与代表,诸如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欧洲已建立了四十多所大学。出现这些大学并得到发展,反映出西欧思想文化生活的进步。

中世纪大学的发展经由萌芽、发展延续至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摆脱了“官学性质”。中世纪大学成立时便不受政府控制,去“官学化”在中世纪大学发展中作用十分重大,尽管也要与基督教等教会学校进行控制与反控制较量,但最终中世纪大学还是获得了胜利,并得到长足的发展,演化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二、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相同点

(一)勤于思考,敢于怀疑,注重创新

从古代书院众多大师所提倡的勤于思考,善于对不同文化提出质疑的教育理念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书院不仅注重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注重锻炼学生博学专精、敢于批判创新的宝贵精神。[2]起初很多学者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进而把“勤思”与“质疑”相结合,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培养创新能力。

无独有偶,欧洲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宋代书院一样,同样也把“勤思”和“质疑”相结合,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两个指标。鉴于西欧中世纪初期,宗教处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主要掌控者,并加以严格控制,所以当时大学主要以神学为其教育内容,浓厚的宗教色彩,导致基督教垄断了整个教育。

(二)注重交流,提倡争鸣,学术论证

讲会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治学制度,鼓励学术交流,提倡思想争辩。这种争辩与交流包括书院内部,也涵盖书院外部。[3]书院内部的学术交流仅限于本书院不同思想的交流争辩,而书院外部的学术交流不仅仅是不同学派之间,还有不同书院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思想论辩。这一举措在宋代的书院十分盛行,均提倡在学术上交流、在思想上争辩,促使不同书院、不同学术流派彼此交流观点、共同探讨、自由辩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使得书院有着良好的学术氛围,让学生交流、争鸣与论证中汲取精华,拓展学术眼界。

(三)教学相长,提倡教育与学术相契合

书院是中国古代学者治学的重要场所。一方面,研究自己学术观点并在与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学者利用学术交流与争辩教学的方式,来传播、传承和发展学术观点,使学派思想得以流传,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学者们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主要载栖息之所,给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大学的科研园地里,学者们对权威提出质疑,对宗教思想加以反对,教学相长,尊崇理性,反对封建,抨击传统老旧思想,拓展教育新领域,使教育与学术相契合。

三、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不同命运

(一)二者所依的经济基础不同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而宋代书院就是在这一经济基础下萌生的。加之,封建权贵和社会观念比较狭隘、等级阶级森严,推行“重农抑商”的思想,商品经济没能兴起,农民阶级在与封建阶级的抗衡中力量微小,又没有新的工商市民阶级与封建势力抗衡,导致书院失去了所依赖的阶级基础。

欧洲在中世纪的历史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给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商品经济发展,瓦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阶级———市民阶级,并不断发展壮大,地位不断提高。新的市民阶级产生之时就对封建势力充满抗争,他们不甘忍受封建王权与教会神权欺压,为了自身自由不断抗争。

(二)二者所依的政治体制不同

我国古代书院是有私人办学而兴起的,但在高度集中的封建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书院的兴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扶持,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便渐渐演变为“官学”,直至成为科举考试的“练兵场”。虽然书院提倡学术交流、敢于怀疑,注重创新,但迫于高压的专治体制最终未能形成独立办学。

中世纪的欧洲与我国宋代同处于封建社会时期,但因为地缘关系中央集权势力较弱,政治自由的空间相对较大,给大学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有利于自主办学。与宋代书院的发展命运各异重要原因是欧洲中世纪大学摆脱了封建王权和宗教神学,受封建世俗政权的干涉较少。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地缘分布在新兴的城市,新生的市民阶层通过大学这一阵地与教会或封建领主抗争,以争取自由和自治。

(三)二者文化背景不同

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是极深的。宋代书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教育内容自然要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宣扬儒家思想,像诸如自然科学等应用性强知识受到排挤。在中国儒家思想的渲染下,宋代书院不单单是传播文化修养,更为重要的是将封建王权与教育理念相结合,以为其巩固政权培养“仁人志士”维护阶级利益。迫使书院逐渐背离了办学宗旨,沦为政治工具。

欧洲中世纪大学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传承了古希腊等古老的欧洲文化而渐渐演变成长,尽管教育的具体主张各异,但始终没有背离尊重科学、崇尚自由、勤于思辨教育思想。而是在封建王权与宗教神学夹击下抗争,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为文艺复兴运动聚集能量和准备人才。

四、对我国当代发展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改变行政化管理“去行政化”

高校管辖“去行政化”。权力机关应加强立法,赋予高校类似于企业法人的独立法人资格,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封建王权、宗教神学与市民自由权的斗争中,不论哪方胜出都会以法律的形式来固定权利,而法律一旦制定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欧洲中世纪大学有自主办学的权利,才得以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受到前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高等院校附属于政府,丧失了自主办学权。

(二)优化课程设置,切合社会需要

课程设置也是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命运不同的一个影响因素。我国宋代书院以讲授“四书五经”为主,培养的是封建王权的维护者,最终书院会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而退出历史舞台。反观,欧洲中世纪大学以实际应用为主的课程设置,而且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潮流。很自然的便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三)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我钻研

教学方法对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人才的衡量标准之一是自学能力。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高校还是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久而久之便抹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就自主学习方面借鉴宋代书院及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做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加强学术交流,鼓励学术争辩。

五、总结

从宋代书院到中世纪大学的学校进行对比,我们得知宋代书院的讲会制度是值得借鉴的,有利于学术交流和思辨。从蔡元培先生“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出发,也能深刻地体会到学术交流的重要性。治学不单是埋头苦干,也需要交流切磋与思辨,就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辩论来获得新的启发。

摘要: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两种比较特殊的高等教育形式。它们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与中西方文化传统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以获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启示,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宋代书院,中世纪大学,比较,启示

参考文献

[1]华琼.宋朝的书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2]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欢欢.中世纪大学与我国宋代书院教学的比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6).

篇4:从大学到书院有多远

这个问题实际上要问的,不仅仅是大学到书院有多远,更为重要的是:你距离你自己有多远?我们每天距自己十万八千里,我们每天活在自以为自己是自己的荒诞之中。

生命从本质层面上来讲,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是经历了几十年,那悬殊已经非常大了,大到从海拔0米到海拔将近4000多米,就是到珠峰大本营的那个地方。但是若以海拨为境界,人群中已有到海拔4000米的人了。当然先来的未必能先到。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先学的未必就先知。会造成海拔0米到海拔4000米的落差,是因为一个很深层的原因,它关乎到我们烦恼的水准,有些人烦恼的水准已经相当高了。

所以我们虽然在终极上是要找“开心”的,但是这个“开心”可不是“开心一乐”的“开心”,这个开心是揭开蒙蔽在我们心灵上的沉疴的开心,那就叫作明明德,那就叫做启用,那才叫打开了心,才有所谓的明心见性。

前几天,我去了四祖寺。我跟方丈说:“哎呀,有很多人发无上心到寺院来,这是可喜的事情。但是我且喜且怜之。”可怜在哪儿呢?对于一般人的人来说,如果他烦恼,他想着找个地方去躲避。于是他从所谓的大街上躲到了寺庙里。问题是他去寺庙里,不到两年就又把它当大街上的家。你不过是换个家住,你何尝出过家?换个家住不等于你就没有烦恼了。到了那里,你还朝哪儿退,你还朝哪儿藏,你还有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去逃跑?也就是说从这个层面来讲,在人世间的人最起码还有寺庙这一个退路,在寺庙的人几乎没有退路。这是我觉得可怜的地方。今天还有几个人是在正念上出家的呢?以一颗有染的心出家,永远出不掉的。种子若污染了,是种不出庄稼的。

因此,烦恼无处不在,不关乎你是在所谓的世俗界还是寺庙,不关乎你是识字还是不识字,不关乎你是在大学还是在书院,也不关乎你喜不喜欢所谓的国学与传统文化。如果你还处于喜欢所谓的传统文化的层面上,那么你来书院学习也只是消磨。它不是外在的,不是一个置身事外的爱好类的玩物或玩具,它不是对你来说可有可无的一本书,它也不是你站在2014年回望的两千年前的所谓的轴心时代。你若认为你与圣贤之间悬隔了两千年,你将永远没有办法合十。没有什么比在今天,拎起你的大锤,击碎你的自以为是的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诸位,你准备好了吗?所谓,“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这是庄子在《逍遥游》中所强调的。那么我们需要准备什么?这又是一个新的问题。一个人烦恼的级别,决定他智慧的高度。所以若要想有智慧,先要起疑情。所谓疑情就是对自我的击破,疑情可以击破你所有的虚荣。当一个人的虚荣彻底被击垮以后,这个人就是真人,就是圣贤,就是觉者。

这个人可能就是我们中的某一个。

圣贤不是没有烦恼,但是圣贤的烦恼是圣贤级别的烦恼。跟俗人的烦恼最大差别在于:所谓俗人,烦恼只在口腹;所谓的圣人烦恼,在于天下良知。天下不能没有道,无道不可行于天下,人不能不人。人若不人,那么你到底离你自己有多远,人离人又有多远?有人形未必是人,若这一烦恼一起,你就上路了。孔子说,“吾十五而有志学不志于谷,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若没有在“十五志学不志于谷”上有所体悟,后面就不用再读了。对于孔子来说,他十五岁就明白了,志学的目的在于直指人心与良知上的,不是为了换了换谷子。那么这就是发心。我们今天也讲立志。我们来到秋浦书院,不是为了你的爱好,不是为了读几遍书,也不是为了学一点东西跑去换谷子回来。一个真正的所谓真人与真知,不是对外物的拒绝。若说获得,十亿,百亿也不嫌多。不是说一个修道的人就可以不去挣钱了,就不要钱了。穷的没裤子穿不等于他有道。如果说以拒绝外物为修行,那就太简单了,但是真想把自己弄穷可不简单。但这穷不是物质上的穷,是穷尽的穷,是究竟。你穷尽了什么?物质上的穷或达,与生命的庄严与生命的快乐实际上不发生关系。但是我们后天的学习与教育用语言的方式告诉我们,它发生关系。因此,被灌输的我们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这才是大家来到书院的意义。在这重启我们思考的能力,在这重启我们的思维,完成一个思维的重建。即便是打战,你总得知道你的敌人是谁?你不能像堂吉诃德那样跟风战斗。你根本没有能力锁定目标,你就胡乱放箭,那么当你储备的箭被你放完了后,你就只能绝望和堕落。这就是当我们还在少年的时候,当我们还有血气的时候,我们还可能有一点所谓的理想。可是很多人人到中年就开始酗酒,就开始打麻将。他们的人生还没有活完,但灵魂已经死了。是谁放逐了这个生命?

篇5:从宋代书院到现代大学

2016年秋,山西省兴县友兰中学的刘宇,以全县文科第一的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然而,在这位高考状元的背后,却有着一段辛酸史。刘宇的爸爸本是一位乡村教师,不幸在十年前的一场车祸中去世,留下三个孩子和一个脆弱的家。刘宇的妈妈在县教育局做清洁工,以每月800元的工资艰难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要供三个孩子上大学。虽然一些企业的资助解决了刘宇的学费问题,但是这位高考状元依然自强不息,利用自己高考状元的优势,找来县里的这届理科状元和英语单科状元同学,租一间廉价的房子,成立了一个“状元书院”辅导班。他要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于人,顺便赚钱补贴家用。

素材聚焦 养花和做人,都得用心

刘宇和妈妈租住在县城一个破旧的窑洞里,但这并没有阻止一个状元的诞生。刘宇在窑洞的窗台上养了些花花草草,长势很好。他说,养花和做人,都得用心。正是因为用心,所以,他格外体谅妈妈的辛苦;他还定期回到农村老家看望留守的85岁的爷爷,每次他都亲自做饭,陪爷爷开心地吃,然后去地里干活;在学习上他坚持“不妄听,不妄言,一步一步,一题一题,踏踏实实”,这也是他贴在补习班墙上的警示语。刘宇的状元秘訣并不深奥,只有“用心”二字。

【考场仿真试题】请以“用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人们常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人就会用心做事,正是用心了,事情就会变得很舒心。就像住在窑洞里的文科状元刘宇,用心学习,脚踏实地,所以成绩优秀;用心养花,枝繁叶茂,所以花团锦簇;用心陪伴爷爷,烧火做饭,所以爷爷高兴;用心对待妈妈,办“状元书院”帮妈妈减轻经济负担,所以让人倍感宽心。难怪有人说,一件事重复做,只能成为专家;一件事用心做,才会成为赢家。

其他适用话题 磨砺;小确幸;人生态度

上一篇:法律学毕业论文下一篇:天上的魂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