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2022-05-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主要有:第一,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就必须学会尊重培养对象,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必须回归儿童生活。

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与解决策略

摘 要:新课改以来,教育改革的实践要求教学需要以学生现实生活经验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通过教育理念的灌输,使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集體以及社会的关系。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更需要逐步回归现实生活,回归社会,运用社会丰富的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人类的教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实践,以社会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服务于社会。教学方式应积极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师与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与生活,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教育重要课程,在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重要的坐标与导航。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单一化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本内容比较单一,所以降低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些内容是小学生无法理解或感受的,例如,一些高科技知识,抗战历史记录等,这些内容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体会到,导致小学生不理解,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学习压力较大

目前,我国仍然奉行应试教育,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同时,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副科,许多教师认为此门课程没有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重要,所以在课上或课下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学习任务,甚至占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时间去学习其他课程。

3.教师教学素质较低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还是对教师教学素质的提升。但是,有许多教师由于道德素质不高,认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不重要,所以没有予以重视,也不认真备课,导致教学方式比较落后,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甚至有些教师存在道德问题,导致学生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产生一定偏见,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采取的策略

1.科学选用教材,生活案例贴近学生实际

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与设计中,教师应充分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遵循学生在成长中的客观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实际案例,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资源为基础,使学生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讓学生感觉到品德与社会教学就在身边,需要利用教学知识指导生活,从而使自身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湘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说说我自己》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谈谈对自己的了解,并谈一谈对其他同学的认识,有效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并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发展。

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局限于讲台,学生局限于课堂,对教材中枯燥无味的内容缺乏长久的关注度,导致教学质量出现下滑。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从而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形成正确认识。例如:小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校外容易受到侵犯,教师可以模拟危险情况应对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3.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效果

依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学生作业不再局限于书面作业,而是与家长配合,完成品德与社会教学课堂无法完成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湘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我与家庭》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一件事,可以是收拾屋子、做饭或是一起买菜等,通过与家长的配合,让学生体会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小学教学环境出现了很大变化,小学生面临的社会诱惑、危险因素正在上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也必须作出改革。因此,通过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社会经验密切相关,能够切实为学生提供生活的指导意见,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的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外部基础,实现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玲.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方法及策略[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2):115-116.

[2]魏晓艳.试论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5(8):62.

[3]宋景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226.

作者:杨中文

第二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摘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主要有:第一,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就必须学会尊重培养对象,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必须回归儿童生活。首先,品德教育要从生活中来,淡化教育痕迹;其次,品德教育必须到生活中去,重视生活实践。第三,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品德教育 特点 规律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否则很难实现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品德教育有什么特点?应该遵循哪些规律?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实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品德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

(一)尊重培养对象

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就必须学会尊重培养对象。而尊重培养对象很重要的是从学生需要出发,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训练学生必备的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强调学生的学习要面对真实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一点。

(二)改革学习方式

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发现与探索,遏制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消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和实验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就必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现行品生、品社教材的编写意图也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用好这套教材,就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例如《学校周围探秘》这一课,教材中设计了调查活动实践,只要教师能够遵照教材编写的意图,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学生定能够在实际调查中学会调查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将来这种能力在他们一生中都是十分有用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努力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

二、品德教育必须回归儿童生活

(一)品德教育要从生活中来,淡化教育痕迹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出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力求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寓教于乐,淡化教育痕迹,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例如,《幸福的家庭》一课,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父母的意见,正确处理与父母的矛盾,我创设了去商店买衣服与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情景,先组织学生模拟表演,然后交流探讨,学生在表演和交流中很快明确了该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尊重父母的意见。

又如,学习《垃圾的危害》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课前搜集了垃圾的危害有关资料,课上组织学生召开了“垃圾批判大会”。当垃圾的危害在批判大会上被一一展示出来后,学生深刻认识到了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不能乱丢垃圾。

(二)品德教育必须到生活中去,重视生活实践

我们知道,学生在课堂上能形成初步的道德认识,但要将道德认识变成一种能力,还必须进行长期的道德实践。

例如,在学了《垃圾的处理》一课后,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分类处理垃圾,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实践活动。活动开展后,教室里的垃圾实现了分类放置,废纸、脏土分别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废纸每天收集好,一周一卖,所得款项充当班费。一段时间后,学生家长纷纷向我反映,说他们的孩子养成了攒废品卖废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品德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是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形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

本套教材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体验学习、探究学习作为基本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获得新知识。我在备课时,认真把握教材意图,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如《和风在一起》一课,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制造风、感受风,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引发了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最为主要的是建立了新型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探究的帮手。我们平等、民主、友善地对待学生,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就会自信、積极、主动,这种良好的教育氛围,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提高我们的职业境界。

以上是我个人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希望能够给广大致力于小学品生品社教学的教师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解读.

[2]中小学德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与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责编 张亚欣)

作者:李春景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社会》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衔接浅谈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引入“合作学习”方式,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所有学生在知识智能、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共同进步。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高效实施合作学习的五个要点。

【关键词】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 小组合作

小学思想品德在学校教学中被认为是所谓的“副科”,而笔者认为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应该从小抓起,因此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小学与初中的衔接过程中更为重要。而小学《品德与社会》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衔接又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学习。

初一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保留着小学生那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学生进入中学后不适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不适应初中的教学呈现方式。面对这个矛盾,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情景的创设,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思想品德课内容都适合从现实情景中引入。因为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既来源于社会的实际需要,也来源于每个人自身品德的发展。例如,用现实的素材去理解本应属于纯品德范畴的教学就是不适合的,如现实生活中的善意的“谎言”。情景作为思品知识的载体,是为学生学好思品而服务的。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合适的”情景,发掘情景背后的思品与教材的关系,“用品德的角度”理解情景。要让教学场景走向情景,实现教学场景的情景化。首先,要打破结构,引发认知失衡,使场景对学生具有召唤力,最终化为情景。而不仅仅是为场景配一个“问句”。事实上,有些现实情景中无关因素会严重干扰课堂的进程。而思想品德向学生传达的是一种模型思想,把生活中的与品德形成无关的因素剔出,形成对品德的本质理解,这是一种“品德形成生活化的”进程,能让学生从小养成用“道德”看世界的习惯。因此,初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改进教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愿望。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熟悉初中教法,搞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1.查漏补缺,搭好阶梯,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识发生作用,旧知识才能得到改造,新知识才能获得实际意义。在教授新课前,适当复习与新知识联系的小学品德课程,能很自然地由旧知过渡到新知。把学生熟悉的知识作为准备题,为新知作铺垫,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揭示新的矛盾,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这样,新旧知识衔接自然,学生学起来也轻松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本章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2.多比较,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在小初“衔接”中有两道关:一是思维定势的干扰,比如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的差距,二是中学思品教材毕竟有别于小学思品教材,在知识的处理方法上不一样。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两道关,调整教学要求,教学中尽量做到:①紧扣新授知识,适当增强铺垫练习,主要是增加现实与理论联系的机会,让学生学会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现实行动,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②有意识地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引进新知识时,要与“衔接点”进行比较,区别异同;③教学要求不能过高。例如,学生在六年级学习了“诚信为人’,知道诚信的重要性,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诚实为人,也知道失信难以在社会中立足,就会改变自己失信的做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知错必改的人,这样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兴趣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然而,七年级学生并不是对所有自己要掌握的东西感兴趣。特别在学习中越学越吃力时,就会感到厌烦。当然,兴趣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当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如叫学生上台表演,上课提问、讲练结合,师生共同交流、探索,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思品活动课,活跃学生的身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课时要有意识地采用生动、富有趣味性的语言,使教学更富有艺术性。

4.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因材施教,改进教法。

(1)循序渐进。学生进入中学后,要逐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初一新生在小学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刚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能一下子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过于概括,仍要尽量地采用一些学生身边的事例,使学生感觉到思品教学就在身边,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逐步向语言的直观和文字的直观过渡,向抽象思维过渡,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能用政治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2)在七年级思品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对比,能使学生加快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例如,在七年级学习《我上中学了》中,将学习内容与小学的生活、学习进行比较,一下就能感觉到初中生活要比小学更紧张,所学的课程要更多。于是,学生明确了要认识自己,思考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学会自我评价,悦纳自己,塑造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形象,逐步学会与人交往,使自己慢慢地由家庭、学校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不断增强社会生活的能力。

(3)开拓思路。初一学生考虑问题较单纯,不善于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往往注意了这一面,却忽视了另一面,或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这种思维上的不成熟给科目成倍增加、知识内容明显加深的初中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细心捉摸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不要轻易下结论。

5.针对学生特点,注重认知规律。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是在听到、看到、感受到的同时进行思维的。小学教师一般采用的是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而中学品德教学则需要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借助使用实例、图片、图示等来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加深理解,并及时把有关的政治知识进行概括、抽象,以此引导学生加深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由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的理解。

作者:赖桂桂

上一篇:建筑类专科毕业论文下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