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安全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根据小学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特点,尝试将小学品德学科与学科课程、德育课程等生活性、活动性、社会性较强的课程整合,可以有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內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新课改下小学品德课程的整合策略进行探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安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品德与社会安全教育论文 篇1:

构建小学品德课程新体系的设想

摘 要:研究立足于小学品德教学对新时期构建新的小学品德课程体系展开了思考,提出了进行小学品德课程新体系创建的思想,提供了建立小学品德课程的生活资源平台,丰富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全面推进小学品德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法,为新时期更好地进行小学品德课程新体系建设作出深入思考。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生活;课外;教学;社会

1 前言

进行小学品德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更好地提升教学和活动的趣味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真正将服务儿童发展、服务生活技能提升作为进行小学品德课程的根本理念,要尊重少年儿童的需求和特点将小学品德课程的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加以整合,更多地丰富小学品德教学的资源,促进小学品德课程落实好具体化、社会化发展的目标,让小学生通过小学品德课程在认知、思想、道德、品质上得到全面体验和系统发展,为学生发展构建起具有生命力、灵活性、感染力的新型小学品德教学平台。

2 建立小学品德课程的生活资源平台

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课程新体系的建设中要注意学生周边具有教育价值和教学意义的资源开发,要将社会化、生活化的各类资源作为实现小学品德教学变革,提升小学品德课程功能性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基础。在小学品德课程体系中真正将学生周边环境作为教学的基础和平台,将生活实际和环境要素转化为小学品德课程高质量、高效率开展的新平台。在建立小学品德课程生活平台和引入生活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倡教学和生活的全面对接和系统交互,利用学生积极性强、注意范围广、兴趣点分散等基本特点,立足于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和问题进行小学品德教学工作,养成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形成学生分析生活问题、研究社会问题的良好习惯,进而更为完整而系统地开展小学品德教学工作,提升小学品德课堂分析、研討、对话的时效性,在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发展的同时,为创新小学品德课程新体系形成更有效的基础和载体。进行小学品德课程生活资源平台建设要注意学生身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事例的开发,例如:在合作意识的培养中,可以组织学生对熟悉的家庭、团体、班级、学校范围的合作事例加以分析和研讨,让学生发现生活和学习中合作带给个体的促进作用和发展功能,使学生领会集体是力量的源泉,合作能超越个人的基本道理,进而让学生在系统接受小学品德教学的同时创新出课堂形式和课程体系的新模式与新方法。

3 丰富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在实际活动体验小学品德课程的内容是激发学生情感上接受教学的主要策略和方法,这是针对小学品德课程中情感教育苍白物力的有利武器,是提升小学品德课程功能性和价值性的根本出发点。进行小学品德教学要重点强调学生情感的发展,要促进培育学生思想的主动发展和系统成长,发挥教师的在教学上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各类生活实践和社会活动进行体验。在小学品德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创设社会活动和课堂活动情景,通过道德故事、品德小品对社会和生活加以再现和还原,在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小学品德课堂中学生对学习目标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感悟,让学生真切而全面地体验生活和社会中存在的道德性与价值方向,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利用学生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构建起学生品德发展的新平台。进行小学品德教学要利用好“家庭”这一重要载体,让学生主动挖掘家庭中的温情、亲人间的关爱等积极内容,采取感谢父母、回忆往事、亲子活动等多种方式拉近小学品德课堂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情感要素和感情维度上建立起小学品德教学的新基础。在小学品德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活,引导学生主动对小学品德教学内容进行感知、思考、想象和分析,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展开自主感悟、积极体验,唤起学生品德发展和道德成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为小学品德课堂的创新、提升小学品德教学质量、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可能。在小学品德课堂上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和具体情境做到系统整合,营造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情感环境,将小学品德课程的价值体系引入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活动之中,将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思想持续的发展、品德初步的建立内化在生命成长与情感形成的社会活动之中,更好地、更全面地实现小学品德教育的目标。

4 全面推进小学品德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

进行小学品德课程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和主观感受做到系统协调和密切联系,真正将学会、养成、培育等教学目标落实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主动意识和积极性进行深入挖掘和深刻体验,理顺学生从情绪到情感、认识到认知、思想和意识、思维和品德之间的关系,在持续的社会活动和具体实践中实现小学品德课程的根本目标和教育价值。例如: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团体活动的方式进入公园、绿地、街道和社区,调查环境保护的基本信息,确定绿色植被的名称、分类和功能,记录绿化和环保的宣传标语和提示信息,引导学生扩大对社会环保事业的视野和关注度,在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下发展出学生健全而系统的环保意识。在学生安全教育中,教师可以将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各类具体要求和主要环境加以整合和模拟,采取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交通警示信息、手势,使学生具备食品和商品真伪的能力和保质期限,明确各类电器的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形成学生系统而深刻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周边示例的挖掘,将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名人、先进、模范引入到小学品德教学之中,组织学生走访身边的先进典型、劳动模范,采取有任务交流和持续性沟通的方式深化学生与他们的联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先进人物奋斗的历程和真实感受,为学生形成浓烈而真挚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思想提供社会实践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魏文光.浅谈小学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83-84.

[2] 郑然.信息时代小学品德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9(15):203-204.

[3] 包春芳.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实现高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06.

[4] 李莉.浅谈小学品德课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办法[J].学周刊,2019(26):119.

作者:孟繁娟

小学品德与社会安全教育论文 篇2: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摘 要:根据小学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特点,尝试将小学品德学科与学科课程、德育课程等生活性、活动性、社会性较强的课程整合,可以有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內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新课改下小学品德课程的整合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品德;学科;整合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传统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根本需求,将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割裂开来,使品德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实现其根本作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浙江省“品德课程”的改革,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品德课程整合是指将品德学科纵向同一主题内容的整合,或与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科学地渗透和融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学校通过品德课程整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各种能力,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学生学习的重复,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给儿童的童年带来真正的快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品德课程整合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品德学科纵向整合

在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章节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将具有关联的章节选出来整合在一起,并能更具体、实际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品德课程内容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合理安排难易程度,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有效掌握不同章节间的实质联系,让学生对品德课程构建出清晰、完善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例如,在品德课程一年级上册中《我爱我家》这一单元与三年级上册《我的家庭》和四年级上册《温馨一家人》在课程内容上具有较强的联系,主要内容都是以家庭成员、家庭生活以及家庭情感为主。这样教师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可以将它们精心设计,整合成有机整体进行教学。当教师讲述了“家”这一个概念后,还可进一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集体”“国家”的了解。这样就可根据由小及大的逻辑顺序,将品德课程中一年级课程《我的新生活》《你我他》等课程与四年级上册《生活在集体中》的单元教学内容有效整合,让学生的思维意识由“小家”上升到“集体”。当学生对“集体”有了一定的认知,教师这时可以继续深入引导学生掌握“国家”“民族”的概念,通过合理整合,形成系统化的脉络,引领学生从小家到大家,了解民族,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形成宽广的胸襟。

通过对小学品德教材中具有实质联系的课程的有机整合,构建品德课程的知识体系,这样使学生对同一主题内容形成系统化的认识,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并提升到良好品德的形成,自然提高了小学品德教学效率。

二、跨学科横向整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课程越来越丰富化和多样化。现在小学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也有音乐、美术赏析等艺术课程。同时不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还设有《地方课程》《综合课程》《校本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一系列的区域性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小学品德课程与综合课程进行跨学科横向整合,让品德教学更为高效、丰富、实用。

1.与基础课程整合

基础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础课程为例,语文是小学的主要课程之一。语文与品德有相互交叉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一些生字、阅读等教学,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感悟、提升,指向文本学习主题,潜移默化地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爱国主义、感恩情怀、和平教育等一系列情感教育,这与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实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小学品德课程也是以情感为第一要素,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目的的,因此,在教学中也可以将语文课程与品德课程相整合,将语文课程中的一些与情感教育相关的文章带入品德课程教学中,将语文教学中抽丝剥茧的情感导入教学方法运用到品德课堂的教学中。例如,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小英雄雨来》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文明古国的耻辱》有着一定的联系,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目的。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小英雄雨来》课文的回顾与讲解,让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有感同身受的理解和体会,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与区域性课程整合

在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很多内容与《地方课程》《综合课程》《校本课程》等区域性课程是重叠的,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事倍功半,学生在重复学习过程中也会缺乏兴趣,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品德课程与区域性课程进行有效整合,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好的效果。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我来做个小导游》与地方课程《浙江绿谷》整合学习。先让学生在《浙江绿谷》中了解我们的家乡缙云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其中,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然后让“我来做个小导游”作介绍,这样可以让品德课程与地区文化相整合,通过让学生对自然风光的讲述,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为长在自己的家乡而感到自豪。

3.与艺术课程整合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品德课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艺术课程与品德课程相整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例如,在《东西南北中》这一单元中“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一节课,可以将爱国歌曲《龙的传人》穿插进去,在《文明古国的耻辱》这一单元可以将《长征》组歌穿插教学。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学习中觉得趣味十足,更能让学生对品德课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与非学科活动的有机整合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了日常教学课程,活动也是小学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将活动与课程进行整合是一项有效的举措。通过活动与课程的整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1.与德育活动整合

德育活动是小学生的重要活动。在每年的特殊纪念日,如“九一八”“国庆节”“八一建党节”等都是学校举行德育活动的好时机,学校常常会组织一些爱国电影观看、主题作文比赛等一系列德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德育活动与品德课程的实质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可以将品德课程与德育活动相整合,通过在国庆节、建党纪念日等节日举办一些朗诵比赛、爱国历史故事讲述等活动,让学生对品德课程与爱国相关的课程进行有效的学习。

例如,在《安全伴我行》这一单元中会讲解一些与安全相关的知识,这与德育的部分内容是重复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少先队德育活动,有效地进行安全教育。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我是中国人》这一单元中有关于国庆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德育活动与品德课程相结合,在讲到国庆节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建国大业》,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国庆节的历史渊源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能通过影片的观看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爱国情怀。

2.与社会实践活动整合

教师可以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品德课程相整合,讓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六年级上册《劳动最光荣》这一单元,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劳动知识以及教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针对劳动内容,教师可以让品德课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相整合。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敬老院大扫除”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并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表彰,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光荣。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志愿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学生敬老的美德。

3.与校园文化活动整合

校园文化活动是一项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和精神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从某种角度而言,校园文化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将校园文化活动与品德课程相整合,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如,在《班级的荣誉》这一单元其中一课时内容是《我们的班级报》,这节课就可以和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整合,举行一次年级关于“班级报”的评比活动,年级主任可以根据授课的节日、节气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让年级所有班级参与进来进行评选。这样既将品德课程的知识有效渗透,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品德课程的变化不仅是教材的改变,更是课堂教学实质的变化。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基础性、开放性、民主性、个性化”的原则,以培养全面素质型人才为目的。因此,小学品德课程想要真正遵循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就需要跳出传统“照本宣科,紧扣教材”的教学方法,要学会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将小学品德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将更丰富、实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本文从与基础学科课程整合、与综合课程整合、与活动课程整合这三个方面,对小学品德课程的整合策略做出以上探究,希望通过以上的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品德课程的学习效率,让学生通过品德课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之才。

参考文献:

[1]张丽.合理加减,强化课程整合:小学品德课程的重复交叉及其应对策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5(4).

[2]王俊梅.提高品德学科培训效能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2(35).

编辑 张珍珍

作者:潜伟红

小学品德与社会安全教育论文 篇3: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摘 要】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针对原有课程标准存在的不足及新时代的要求,主要做了以下调整:内容表述更准确、更具操作性;内容更贴近社会发展新要求;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结合更紧密。另外,2011版课程标准还存在对全球教育不够重视等现象。

【关 键 词】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可操作性;全球教育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经过10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但作为实验稿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调适的内容与要求:如有些要求比较笼统,操作性较弱;课程定位不够清晰;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结合不够紧密等等。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下面简称2011版)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下面简称实验稿)存在的不足作了相应的调整,并与时俱进充实了新的内容,使得课程标准能更好地发挥其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课程实施与评价中的指导作用。下面主要通过对实验稿与2011版的比较,分析出2011版的变化与提高,以利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与使用;此外,还指出其尚未重视的相关内容,以利于课程标准以后的完善。

一、内容表述更准确、更具操作性

(一)课程定位更清楚

在2011版的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进行了清晰定位,而实验稿没有归纳其具体的课程性质。2011版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种课程性质,有利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对于教材编写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导。

(二)概念使用更准确

在2011版中,课程内容涉及的生活领域名称有所变化,由“家乡”变为“社区”,由“祖国”变为“国家”。从字面上来看,一般人会容易把家乡等同于农村地区,而忽视了城镇、大都市等领域。而社区概念就能全面反映这些领域,当一群人集中于个人家庭和工作地点,并且以社会互动的日常模式(例如与工作、购物和上学等相关的生活模式)为基础时,我们就把这种人群的集合叫做社区。村庄、小镇、城市、郊区和现代大都市都可以被看作社区的实例。使用社区这个概念能更好地反映当代人生活的实际。一方面,扩充了课程内容,由原先的家乡(主要理解为农村)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另一方面,更准确表达了概念的内涵。因为有一部分人几代都生活在城市,已经远离农村生活,他们的家乡就是大都市。

祖国与国家是区别较大的两个概念。祖国是对自己国家的亲切称呼,对于我国人民来说指的就是中国,是特指的一个国家。而国家是指一个独立的政权所统辖的区域,就是指世界上所有国家。用国家代替祖国这个领域,能更准确地表述内容范畴,也能进一步扩充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2011版中也去掉了一些抽象的表述,代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如,去掉了实验稿中的“了解一些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的表述,把“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改为“知道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

(三)内容表述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在2011版课程目标的“知识”部分,把实验稿中的“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调整为“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对共同问题所指进行了具体的列举。

2011版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在课程内容部分给出了对应的学段,如“(中)表示适用于中年级,(高)表示适用于高年级,(中、高)表示适用于中、高年级。”并且在每一项课程内容后面都有对应的教学活动建议,见下表一。

表一:我的健康成长

实验稿没有在课程内容中设置对应的学段要求,而且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有对应的教学活动建议。2011版的这个变化,使得各项课程内容有了对应的学段分级,更方便教材编写者具体把握相关内容在各个年级的合理分布;而且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也为教材编写者提供了一个设计的方向参考。

二、内容更新,与时俱进

在2011版中增加或是侧重突出了“安全教育”、“民族教育”、“全球问题”、“社会化”、“活动”、“家乡”、“上网”等内容,反映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具体列举说明如下:

课程内容范畴除了原有的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外,还明确增加了“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增加生命与安全教育,这是对现代社会儿童人身安全受到的威胁增大,及儿童对待自己生命态度出现偏差情况的积极回应;明确民族团结教育,也反映我国局部存在的民族冲突与不稳定,从而提出开展民族的多元文化教育从儿童阶段开始。

在课程目标的“知识”部分,明确提出“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增加了“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以上内容反映了对全球社会共同问题的关注及对学生全球视野的培养,是对全球化社会要求回应的表现。

2011版突出强调了社会化与活动教学的相关内容,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教学建议部分增加了“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具体介绍了其中四种教学活动方式。无论是社会化的内容,还是活动式的教学方式,均直接指向培养社会化的人,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积极反应。

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文明上网”的相关内容,这是对儿童在上网过程中因缺少指导与监管而出现的沉迷游戏、浏览不当网页等相关问题的积极回应。上网已成为很多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引导儿童正确使用网络来提升能力、恰当娱乐就成为今天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的内容;增加了“教师要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的内容。说明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给予学生享受民主的权利,正反映了国家长期以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内容调整,结合学生身心特点

2011版课程标准去掉了抽象的“社会主义”要求,增加了“热爱家乡,关注农村孩子”的内容以及内容主题跨学段的要求,这些改变均反映了课程标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做的恰当调整。具体列举说明如下:

在课程目标部分,由实验稿“……为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改为“……为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去掉了“社会主义合格”的定语。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与社会性,社会主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初中才提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要求,很好地结合了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

在课程目标部分增加了“热爱家乡”的内容,而且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也再次强调“教材编写应考虑不同地区,尤其是农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这反映了对农村学生身心特点的重视,我国城乡学生身心发展存在一些不同的特点,在教材中需要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特点,加入农村的相关内容。教材内容长期以来都偏重城市,轻农村。2011版强调爱家乡,突出农村学生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让农村的学生在教材中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内容,感受到农村内容也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另一方面,可以让城市的学生在教材中看到不同于自己却又是真实存在的农村生活内容,让他们了解真实的社会,感受农村生活美好的一面。

2011版课程内容部分,出现了6个内容主题,即我、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其中每一个主题又细分成许多的次主题,并对应了相应的学段(具体可参看上面的表一)。6个主题的次主题一共有“51”项,其中次主题对应两个学段的有“19”项。这说明各主题内容不只是对应一个学段,有超过1/3的主题内容对应了两个不同的学段,这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安排中提倡环境拓展法,即是在学习更遥远的环境之前先学习附近的环境,体现了始于具体、走向抽象的教育原则。但孩子的实际情况是,学习近的东西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易客观地去认识;而且在孩子的学习中,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所学事物的顺序;而且社会科各内容间没有明显的递进性与难度之分,先学习远的东西就孩子的理解力来说不存在问题。因此,同一主题在不同学段出现,即能弥补环境拓展法的不足,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四、对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思考

2011版课程标准针对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要求及学生身心发展都做出了恰当的调整,而且在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与时俱进地增加了与学生身心发展紧密结合的内容,可对它的完善与更新是没有止境的,展望全球未来,还可以进一步加以完善。

课程标准对国际教育、全球教育方面的关注较少。2011版课程标准主要立足培养一国之内的良好公民,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全球化背景下适合国际社会发展要求的国际公民,在国际教育、全球教育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少。国际理解教育、国际教育及全球教育早就不是新概念,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重视开展这些教育活动,开设的方式有单独设置抑或结合社会科课程设置,这正反映了全球社会现实发展需要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1世纪的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均已进入了全球化,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对全球化社会做出积极的回应。我国在没有单独开设国际教育、全球教育的情况下,把它们整合进社会科课程是恰当的选择。

另外,课程标准文本的组成部分还不够完善。如,各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数没有提及,与其它课程标准的关系没有提及,缺乏教材编写的相关实例,教学活动的实际运用案例也过于简单,以及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依据及小组成员也未做说明等。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李强译.社会学(第十一版)[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17.

[6][美]大卫·A.威尔顿著,吴玉军等译.美国中小学社会课教学策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74-76.

作者:姚冬琳 唐美霞

上一篇: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研究论文下一篇:研究微型课题 写好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