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后反思

2024-05-13

认识厘米教后反思(精选8篇)

篇1:认识厘米教后反思

导入时先让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随后通过一个“为什么结果都不一样”的提问很自然地引出测量单位和测量方法。教学认识厘米时,先让学生发挥想象,随后通过实物来感受1厘米的长度,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量小棒长度时,我能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探索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教师以规范的动作,标准的测量方法量给学生看,让学生与自己的操作产生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产生顿悟,从而掌握量的要领;最后再亲自实践,使知识技能的掌握经历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这样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1、作业批改:

复习了100以内一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学生能比较正确的进行计算,但在计算的准确率上有了下降的现象,很多学生不认真看清符号,在计算上出现了计算上的错误。因此,需要在早自习中对学生进行分类的计算方法复习与练习,同时,要在计算前督促和提醒学生要认真看清楚符号,认真的进行计算。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跟踪记录:

新学期开始,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多数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在课堂上,还需要教师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周我预设跟踪整体,使全体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篇2:认识厘米教后反思

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这是我任教数学的第二年,在这个学期里,每一节课我都努力做到认真对待,课前踏踏实实备课,课后对课堂上的得与失进行反思。上完《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这一内容,我的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利用“教师节的到来”创设情境,“教师节要到了,我们班准备搞一个庆祝活动,但是在布置教室时,老师发现拉花短了一截,怎么办?”“用彩纸补上。”“那么用多长的彩纸呢?老师量得这一节拉花的长度和你们的铅笔一样,请你们选择喜欢的一种实物为标准,测量铅笔的长度。”因为情境的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而生动有趣的资源。

二、重视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知识 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量一量说一说,让学生在亲身测量中感受并得到结论:测量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同一件物品的长度数据的表示就不同。鼓励学生在操作中思考,让学生体会到测量长度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如我让学生测量书本、文具的长度,在量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审视周围的世界,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活动多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好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地“玩”,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数学活动多样化更易于学生接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数学活动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再将这个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灵活地运用,通过动手测量、测量周围的东西、猜一猜填合适的单位等多种实践,提高知识的应用意识。所以说多种活动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法宝。

四、巧妙练习,使学生新学的知识得到强化

练习设计也围绕着有趣的故事来展开,让学生的巩固练习有了情境为依托,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知识得到了强化,又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设计的练习针对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薄弱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三个练习题层层紧扣。最后的开放题是让学生把生活知道的有关长度的知识说出来,丰富了课堂内容。

五、交流合作,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本节课我建立了二人小组,二人小组在合作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培养了言语表达能力,养成了细心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在活动取得成功时,那些单独完不成任务的,平时很少能获得成功的同学也享受到了成功带给他的愉悦。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学生活动时没有做到全面指导,导致有的小组里你说我也说,听不清谁在发言,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嘈杂声一片;有的小组里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评说,学习较困难者根本不参与,自己玩自己的,似乎活动与己无关。

2、课堂教学中,反馈评价不及时。这节课活动较多,我没有做到随时根据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评价,致使本节课的部分注意事项占用了下节练习课的时间。

3、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多媒体课件设计没能够推陈出新。整节课上,虽然能够运用多媒教学但是没有体现出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4、没有采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本节课中做到了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但没有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等方面,在评价方式上,也没有做到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

篇3:“认识厘米”教学实录与反思

“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也是小学阶段学习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开始。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长度, 但对厘米、米等“单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 让学生比较深刻地感知并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呢?又怎样让学生真切感受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初步的长度观念呢?

一、创设情境, 引入“厘米”

(……经过用回形针、蜡笔、小刀、橡皮等工具测量同一课本后得出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测量单位测量, 结果不一样。从而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

师:小朋友, 你们刚才测量了课本的长, 为什么测量的长度不一样呢?

生:我们用了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 所以结果不一样。

师:怎样测量物体才会有一个统一的结果呢?请观察你们手中的尺子。 (学生自主观察、交流) 现在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怎样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2:我想知道尺子上一小格表示什么?一大格表示什么?

师: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

(播放课件:小朋友好, 我是长度单位“厘米”, 平时你们测量物体时, 可以用上我, 比如说铅笔长15厘米, 课本长20厘米, 课桌边长100厘米。小朋友们, 初次见面, 你想对刚才的介绍说点什么?)

生1:我想认识厘米这个新朋友。

生2:我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

二、参与活动, 体验“1厘米”

1. 认识“1厘米”。活动一:找一找

师: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出示课件:闪动1厘米的距离)

师:直尺上闪动部分的长度就是1厘米, 也就是从0到1的距离叫1厘米, 也可写作1cm。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 看看直尺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1厘米长, 同桌相互指着说一说。

生1:从刻度1到刻度2是1cm。

生2: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cm。

……

师:你发现了什么?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9·633

生:直尺上每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

总结并板书:直尺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或者每一大格间的长度都是1cm。

2. 感受“1厘米”。活动二:量一量

师:请拿出学具盒里棱长1cm的正方体, 它宽度就是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 不信, 量一量看。 (教师巡视并用实物投影演示) 还可以怎样量? (学生测量, 初识将物体的一端对尺子上任意一个刻度, 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活动三:比一比

师:请每位小朋友用左手 (或右手) 大拇指和食指拿住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 然后抽掉小正方体, 手指不要移动, 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 (让学生比一比再用直尺量一量, 反复多次, 直到学生比的长度大约在1厘米左右。)

活动四: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1厘米有多长, 用手比出1厘米的长度, 再次验证你比的是否正确。

活动五:摸一摸

师:现在我们把1厘米记在脑子里, 请从信封里摸出1cm的物体。

(学生动手摸后回答。)

生1:小正方体的每一条边长是1厘米。

生2: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

生3:小棒长1厘米。

生4:钢笔粗大约1厘米。

生5:火柴盒的厚大约是1厘米。

活动六:说一说

师:请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也是1厘米。

(学生争先恐后发言, 有的说小手指1节的长约1厘米, 有的说大拇指甲的宽大约1厘米, 还有的说1粒大豆的长大约1厘米, 钢笔上橡皮头的长大约1厘米……)

三、汇报交流, 拓展新知

1. 仔细观察先估一估再填空。

2. 认识“几厘米”

师:现在我们一起仔细观察各人手中的直尺。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10厘米的长度, 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0厘米。

生2:10厘米里面有10个大格, 也就是说10厘米有10个1厘米。

生3: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厘米。

生4:不对, 是3厘米。

师:为什么是2厘米?

生1:因为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大格, 尺子上1大格表示1cm, 所以是2cm。

四、课堂小结 (略)

课后反思:

“认识厘米”, 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教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 但具体比较操作与应用有一定难度。由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常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 从朦胧到明晰, 直到灵活运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感知、体验、实践、交流反思、产生情感从而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所以, 要上好此课, 必须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如何让学生认识“厘米”这一单位呢?片段一设计了用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 结果不一样, 使学生产生疑问, 为什么同一物体的长度, 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矛盾冲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接着教师拿出直尺让学生观察, 并辅以课件演示启发学生找出长度单位“厘米”, 初步建立1cm的表象, 为进一步认识厘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将1厘米的教学转变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过程呢?活动中的找一找———初步认识刻度;量一量———尝试体验初步建立表象;比一比———感受新知, 形成数学模型;想一想———抽象概念, 建立空间观念;摸一摸———反思实践, 应用数学模型;说一说———联系生活, 拓展想象等环节都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 让学生自己去经历、体验、想象, 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感受, 并形成1cm的空间观念, 从而促进对“1厘米”认识。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进一步构建所学知识系统。

如何强化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呢?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直尺, 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等活动加强个性化记忆和理解。如, 摸出一支粗约1厘米的钢笔、厚1厘米的火柴盒, 观察小手指一节的长……这些都是学生体验的结果。用蔬菜图估计长度, 强调体验过程, 把对1cm的体验最终落实在生活实践中。二度开发教材、灵活使用教材, 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在创新中反思, 在反思中调整, 在调整中建构。

篇4:“认识厘米”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材简析:

“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开始。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长度,但对厘米、米等“单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感知并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呢?又怎样让学生真切感受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初步的长度观念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厘米”

(……经过用回形针、蜡笔、小刀、橡皮等工具测量同一课本后得出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测量单位测量,结果不一样。从而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测量了课本的长,为什么测量的长度不一样呢?

生:我们用了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所以结果不一样。

师:怎样测量物体才会有一个统一的结果呢?请观察你们手中的尺子。(学生自主观察、交流)现在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怎样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2:我想知道尺子上一小格表示什么?一大格表示什么?

师: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

(播放课件:小朋友好,我是长度单位“厘米”,平时你们测量物体时,可以用上我,比如说铅笔长15厘米,课本长20厘米,课桌边长100厘米。小朋友们,初次见面,你想对刚才的介绍说点什么?)

生1:我想认识厘米这个新朋友。

生2:我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

二、参与活动,体验“1厘米”

1、认识“1厘米”。

活动一:找一找

师: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出示课件:闪动1厘米的距离)

师:直尺上闪动部分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从0到1的距离叫1厘米,也可写作1cm。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直尺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1厘米长,同桌相互指着说一说。

生1:从刻度1到刻度2是1cm。

生2: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cm。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直尺上每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

总结并板书:直尺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或者每一大格间的长度都是1cm。

2、感受“1厘米”。

活动二:量一量

师:请拿出学具盒里棱长1cm的正方体,它宽度就是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不信,量一量看。(教师巡视并用实物投影演示)还可以怎样量?(学生测量,初识将物体的一端对尺子上任意一个刻度,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活动三:比一比

师:请每位小朋友用左手(或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住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抽掉小正方体,手指不要移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比一比再用直尺量一量,反复多次,直到学生比的长度大约在1厘米左右。)

活动四: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出1厘米的长度,再次验证你比的是否正确。

活动五:摸一摸

师:现在我们把1厘米记在脑子里,请从信封里摸出1cm的物体。

(学生动手摸后回答。)

生1:小正方体的每一条边长是1厘米。

生2: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

生3:小棒长1厘米。

生4:钢笔粗大约1厘米。

生5:火柴盒的厚大约是1厘米。

活动六:说一说

师:请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也是1厘米。

(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小手指1节的长约1厘米,有的说大拇指甲的宽大约1厘米,还有的说1粒大豆的长大约1厘米,钢笔上橡皮头的长大约1厘米……)

三、汇报交流,拓展新知

1、仔细观察先估一估再填空。

2、认识“几厘米”

师:现在我们一起仔细观察各人手中的直尺。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10厘米的长度,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0厘米。

生2:10厘米里面有10个大格,也就是说10厘米有10个1厘米。

生3: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厘米。

生4:不对,是3厘米。

师:为什么是2厘米?

生1:因为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大格,尺子上1大格表示1cm,所以是2cm。

四、课堂小结(略)

课后反思:

“认识厘米”,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教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具体比较操作与应用有一定难度。由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常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明晰,直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感知、体验、实践、交流反思、产生情感从而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要上好此课,必须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如何让学生认识“厘米”这一单位呢?片段一设计了用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结果不一样,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矛盾冲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接着教师拿出直尺让学生观察,并辅以课件演示启发学生找出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cm的表象,为进一步认识厘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将1厘米的教学转变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过程呢?活动中的找一找——初步认识刻度;量一量——尝试体验初步建立表象;比一比——感受新知,形成数学模型;想一想——抽象概念,建立空间观念;摸一摸——反思实践,应用数学模型;说一说——联系生活,拓展想象等环节都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经历、体验、想象,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感受,并形成1cm的空间观念,从而促进对“1厘米”认识。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构建所学知识系统。

如何强化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呢?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直尺,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等活动加强个性化记忆和理解。如,摸出一支粗约1厘米的钢笔、厚1厘米的火柴盒,观察小手指一节的长……这些都是学生体验的结果。用蔬菜图估计长度,强调体验过程,把对1cm的体验最终落实在生活实践中。二度开发教材、灵活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建构。

由于整堂课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所以学生学得非常兴奋,兴趣非常浓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种变教材为“学材”,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体验”的空间,还使他们牢固地建构了1厘米的长度概念。

篇5:《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这节课,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节课,本次授课我继续使用了我几年前设计的教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成功一: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如果是悠扬的和弦。由于厘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小的单位,所以我创设了一个以蚂蚁王国为主题的童话故事,以蚂蚁王国里的天仙桥被狂风吹断了,小蚂蚁们需要重新修建一座,但不知道长度,而这座桥的长度刚好和我们的课桌的长差不多,请小朋友们帮忙量一量为切入口,突出“为什么你们所说的数是不同的?”引起小朋友们的思想冲突,引出统一测量工具的重要性。成功二:合作探究,发散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我注意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认识厘米的时候,先是呈现给学生一个1厘米的表象,让学生说说对1厘米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学生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少加深对1厘米的表象。再是让小朋友们找找我们生活中或者身体上的一些1厘米的物体,再一次的让孩子们感受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体验。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尝试测量3厘米的蓝色纸条的长度,并通过交流掌握测量较短物品长度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成功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本节课教学时,我通过测量比赛,让学生测量我们的学习用品的长度,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感触一:功在课前

篇6: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讲课流程比较顺,语言及课堂组织比较顺,不混乱。

2.重点把握准确,放在认识厘米和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上。

3.时间观念还需再加强,导入过长,需删减部分,给最后挑战题留足时间。

4.课堂语言还需精练、准确。

5.课堂内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调0刻度是尺子的起始点,用尺子测量时,直尺紧贴被测物体,可以从0刻度开始测量,也可以从中间测量。

6.挑战题方法多样性,给学生机会展示不同的方法。

7.学生回答或有向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二、自我反思

本节课聚焦认识厘米和用直尺测量。

(一)认识厘米的部分思路梳理:

1.产生必须要出现厘米的需求。“步、拃、庹”的复习导入可以砍掉,节省出一部分时间,到最后能把挑战题讲完整。课堂直接从矛盾入手,同一个课桌,学生和老师用手“拃”出的结果不同,让学生来提出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了解决交流不方便,我们就要统一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厘米。(导入)

2.找尺子中的一厘米。首先要让学生对直尺上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直尺上有数字、有长度单位(厘米或cm),有三种长短不一的刻度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0刻度线,它是直尺的起始点。对名称的认识要有但是要快。找尺子中的一厘米是重点,直尺上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让学生用手指去比这个长度,只有这一段是一厘米吗?拿着这个标准在直尺上移动找到别的一厘米。1-2、2-3、3-4、4-5、5-6......得出结论: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3.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这一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长度”、“图钉的长度”,应该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边隐藏的1厘米的物品。如“纽扣的宽度、圆珠笔的笔帽的长、语文书和数学书合起来的厚度......”学生发现的越多,就对1厘米了解的越透彻,对1厘米的长度越敏感,为之后填合适的单位的学习做铺垫。

(二)用直尺测量的部分思路梳理:

设计课堂测量的活动,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提前截取好的纸条(5厘米),让学生试着去测量并在展台上演示,教师最后总结方法:

1.被测物体紧贴直尺。

2.物体左边对着0刻度线,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发散学生思维,如果尺子的前半部分断了,这把断尺能不能继续测量呢?当然是可以的,用尺子测量,既可以从0开始量,也可以从中间开始量,从0开始测量是一种最为便捷的方法。而查格子是最接近测量本质的方法,看物体里面有几个1厘米,无论从哪里开始测量,都能够得出结果。

(三)关于挑战题

这道挑战题,方法多样,而且,每一个答案背后的设计都引人深思。我们都知道正确的选项是3,有很多种方法。

1.分段法,其中,分段的方法也可以具体有两种操作。

第一种:分为上中下三段,用加法:3+1+3=7(厘米)

第二种:分为左中右三段,用加法:2+3+2=7(厘米)

2.查格子的方法,1+1+1+1+1+1+1=7(厘米)

3.拉伸法,孩子们能够想到这个方法其实不易,它对空间观念的要求很高,把绳子向左拉直,绳子左端对着1厘米,右端对着8厘米,那么绳长7厘米。

而这道题的另外三个选项真的是把孩子们迷得团团转。有同学选1,咋一看,他们貌似很”听话”地吸收了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从绳子左端的3开始查起,到绳子右端的8结束,每格1厘米,一共5厘米。但是很快就被选2的同学反驳,“绝对不可能,你看中间还多了1厘米,是6厘米。”哦,原来2似乎也有点道理。孩子们似乎离真相近了一步,然而还有一步始终无法迈过去。这时候怎么办呢?查格子似乎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7为什么是正确答案?7比5多的2在哪?到底是哪两条线段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玩起了“躲猫猫”?一切的语言解释都很苍白,此时,“割补”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醒脑。我们把从6-8的线段剪下来挪到跟上面的绳子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有两段1厘米的绳子在这条5厘米的绳子下面“盘旋”着,弄丢的2厘米被我们捡了回来。而至于选4的同学,真的很多,那为什么是4?他们也说不上来,不可置否,他们有些小聪明,能够看到这根绳子是比5厘米要长的,但是他们没有实践,也没有通过方法去解答,甚至根本没有付诸思考的脑细胞。他们看到了重叠的绳子,用自己的所谓的想象力觉察着,如果把绳子向左拉,一定能拉到0刻度线的位置,这样左端对着0,右端对着8,这就是8厘米的线段,而且对自己的答案充满着信心。这种思想往往是很可怕的,脱离实际,一意孤行,容易在自己的聪明中迷失自我。(扯远了)

(四)关于评价

篇7:《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篇8:认识厘米教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借助身边的事物, 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体会数学的价值和魅力。下面是我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一、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观察, 学习新知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这种经验正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宝贵财富。在教学中, 本着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学习新知和解决问题。

尺子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它是小学生学习的好助手。可能有许多学生早就观察过自己的尺子了, 知道在尺子上有长短不一的线、有数字等。但由于小学生在观察尺子时是无意识的, 往往观察不够精确, 没有注意到细小部分, 不会抓住事物的本质。他们不知道那些线和数字该如何用。因此, 在认识尺的时候, 教师问学生“尺子上有什么呀?”是让每个学生通过仔细观察, 都能真正地认识尺子上刻度线和数的价值。学生认识1厘米的时候, 先是告诉学生, 尺子上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学生观察后, 老师接着问:“只有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吗?”学生观察交流后体验:直尺上不光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刻度“1”到刻度“2”, 刻度“2”到刻度“3”……都是1厘米, 即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刻度之间长度都是1厘米。

二、借助身边事物, 理解记忆新知

记忆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 不过是记忆。”想一想, 如果学生记不住所学的知识, 以后的新知识就会很难学会。因此, 学生学习了1厘米的长度后, 为了让学生记住1厘米的长度, 为后继学习做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手指的宽、图钉的长, 让形象记忆辅助理解记忆, 随后量铅笔的长, 量练习本的长、宽, 量文具盒的长、宽等动手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应用新知。

三、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中指出, 要使学生在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发展数学。要通过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数学思维、方法, 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应用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数学回归生活, 并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在教学量长度后, 教师接着问学生:“破尺子能量吗?”课堂短时的沉寂给了学生强烈的思维冲突, 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于是教师边出示尺子边说: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 可是它断了一节, 没有刻度“0”, 只剩下刻度“3”到刻度“10”, 那么这把尺子能不能用来量物体的长度呢?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办法, 好吗?教室里马上沸腾了,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并且很快就利用前面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像这样用断尺量物体的长度在生活中是经常碰到的。接着, 教师又设计了这样一题:“一只小蚂蚁从尺子的刻度‘4’爬到刻度‘9’的地方, 你知道蚂蚁爬了几厘米吗?”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四、先估计, 再测量,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渗透估计的意识, 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感。教材在想想做做的练习中安排了估一估、量一量的练习。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读一读要求, 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估量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估量决不是瞎猜, 而是应有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我们随时带在身上, 是我们身上的尺子。比如, 我们知道自己手掌的宽度大约是7厘米, 那我们估计文具盒的宽度时, 就把文具盒放在手掌上, 和手掌比较一下, 看是比手掌的宽长一些还是短一些, 这样估计的结果才能更准确。活动后, 让学生交流, 比一比谁估得准, 量得对。同时指出估计与测量结果不一样是正常的。这一练习,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体验: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 可以用我们身上的尺子作为参照, 增加估计的准确性。

总之, 这节课的活动都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体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 学习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 本人深刻地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这种“体验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 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注重实践, 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 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 从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心理体验, 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也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 去构想社会现实, 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

摘要:数学“体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 亲身经历, 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它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 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从而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会数学。

上一篇:白桦的意思, 白桦的解释下一篇:快乐的一天日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