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媒介 读书笔记

2024-05-04

新新媒介 读书笔记(精选4篇)

篇1:新新媒介 读书笔记

保罗莱文森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研究涉及到好几个领域,首先他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是尼尔波兹曼的博士生,现为纽约福德汉姆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教授;他又是一名科幻小说家,曾任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会会长,屡获世界级大奖和提名;另外,他的身份还包括在音乐领域小有成就的音乐人,社会批评家、以及教育公司的总裁。

就学术而言,保罗莱文森是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用媒介乐观主义、人类沙文主义、知识技术进化论等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媒介环境学思想,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其继承和发扬了麦克卢汉和波兹曼的思想,著作包括《思想无羁》、《软利器》、《数字麦克卢汉》、《真实空间》、《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学习赛博空间》等,《新新媒介》是其2010年的新作。

媒介环境学派将媒介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着重考察传播媒介的结构冲击和形式影响,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性质

二、内容介绍

《新新媒介》全书包括13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新新媒介的产生及其原理,第二部分则包括第二到第十章,作者逐个介绍了各种新新媒介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第三部分则是作者对新新媒介的冷静思考。那么我的读书报告的第二部分的思路也是按照作者的思路展开。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新新媒介的主要原理,为什么要叫新新媒介?其特点是什么? 按我们以往的归类,其实将网络上的所有媒介归为了新媒介,而在第一章保罗莱文森提出了当代媒介的三分说,即媒介可分为旧媒介、新媒介、以及本书研究的新新媒介。

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都是旧媒介,它们是空间和时间定位不变的媒介,比如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话、电影等。书籍里的知识锁死在一个地方,不去翻检就不能获取。报刊有周期,出版之前只能苦等。电影电视有节目表,不到时候你就看不到。旧媒介的突出特征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专业人士的生产。

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其界定特征是:一旦上传到互联网上,人们就可以使用、欣赏,并从中获益,而且是按照使用者方便的时间去使用,而不是按照媒介确定的时间表去使用。新媒介的例子有电子邮件、亚马逊网上书店、itunes播放器、报刊的网络版、留言板、聊天室等。

新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产生与20世纪末,兴盛与21世纪。其界定性特征和原理是:

1)其消费者即生产者

2)其生产者多半是非专业人士

3)个人能选择适合自己才能和兴趣的新新媒介去表达和出版

4)新新媒介一般免费,付钱是不是必需的5)新新媒介之间的关系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

6)新新媒介的服务功能胜过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

7)新新媒介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

8)新新媒介使人人成为出版人、制作人和促销人

其例子主要有博客、优视(youtube)、维基网、掘客网、聚友网、脸谱网(facebook)、推特网(twitter)、第二人生、博客网等。在第二部分,作者就是以这些网站作为章节为我们逐一分析各个新新媒介。

第二部分博客网

本章作者的主要内容有介绍博客的主要特性、如何使用博客获取经济效益以及博客与旧媒介之间的紧张关系。

2优视网(youtube)

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优视网的运作机制了,本章中作者对优视网在08年总统选举中发挥的作用、优视网造就的业余明星以及病毒式营销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关注了优视网的发展的阿喀琉斯脚踵:版权问题。维基网

我们已经习惯知识是必须得到专家的保证、授权和批准然后送到我们手里的过程,而其实呢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看见、听见、或者发现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事实、谬误,但是,没有专家的许可和批准,这些是不能被认为值得学习和进一步传播的。而维基百科则为这些信息提供传播的途径。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维基网上撰写词条。作者在对维基百科这种新新媒介进行研究的时候,着重解决一下几个问题,我想也是大家很关注的两个问题: 一是维基百科的词条准确性到底有多少,怎样保证维基百科不被恶意篡改?

由于维基网管理参与的最大化,在维基网上不用注册就可以编辑词条,但维基网还是有一些机制来维持词条的准确性。首先,维基网有通过公开讨论提名当选的网管,其权力包括查封有恶搞行为的账户、固定一些敏感词条不被修改等等。另外呢,维基网还有一种内置的防御恶搞的机制。即维基网的每一个网页或词条的编辑工作的全部历史都可以调阅。所以只要恶搞者对词条进行了恶意的编辑和修改,都会被记录在案。

其实《自然》杂志的专家组曾研究过《维基百科》和《不列颠百科全书》各42篇文章,结果专家们发现《维基百科》平均每篇文章有四处欠准确,《不列颠百科全书》平均每篇文章有三处欠准确,换言之,两者差异不大。这下《不列颠百科全书》不乐意了。要求科学杂志社收回报告,他们认为调查人员提出的是意见而不是专家判断。但《科学》以长篇的答复解释其研究方法和发现,并拒绝收回报告。其实这个案例无论结果如何都有利于维基百科,要么《科学》错了,要么《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科学》的批评错了。这都在说明专家的意见未必就像他们自己坚守的那样可靠。

二是维基百科与旧媒介的关系如何,比如说,有了维基百科,我们是不是都不用图书馆了?维基百科与传统百科全书的关系貌似不甚友好,其与报纸、广播、电视等旧媒介的新闻报道都处于竞争关系。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维基网在报道一些突发性新闻的时候比那些旧媒介更迅速及时。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把关,许多误传的新闻也常常出现在维基网上,虽然虚假新闻很快会被删掉,但是其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恶劣的。掘客网

掘客网与韩国的ohmynews网站都是大家研究公民新闻网站必举的例子。其运作机制都是由用户提交新闻内容,博客啊文章啊,照片啊视频啊都可以,然后大家通过按文章下方的挖掘或埋葬按钮表示自己喜不喜欢该文,当挖掘的次数达到一定的标准,文章就可以被置于网站首页被更多人看到。

作者在本章主要研究了掘客网的一些弊端,包括推销新闻以赚取广告费用,以及在政治选举中,恶意埋葬竞争对手的新闻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等问题。社交网络(聚友网与脸谱网)

社交网络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六度分割理论: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其实所有的新新媒介都是具有一定的社交性,但是社交网络的与众不同在于其本身的目的就是要创建和发展社交网络。这两章作者集中探讨了社交网络的几个功能:

1)网络文化传播(音乐、诗歌等)作者发现社交网络为文化的传播与一些人才的成功提供了新的路径。如传统的唱片艺术家的成功之路就是引起唱片公司的注意,然后被大众所认知。而现在的音乐人可以不再依靠中间人,直接将自己的音乐上传到聚友网的音乐网页,给大众欣赏。诗歌也一样,作者的一位朋友就是典型的利用新新媒介的非专业生产者,最终还出版了纸质诗集。

2)互动的实时资源库

3)社会政治力量社交网络上的小组应用是指用户的社群,在这个社群中兴趣相投的人们共享或讨论兴趣类似的链接、文本、照片和视频。作者提到奥巴马在大选过程中的脸谱网小组百万之众已超过1000万人,除此之外,各种涉及到政治活动的小组都让作者感觉像小型的政治酒吧。微博

作为微博人的麦克卢汉第二人生

第二人生的历史与运行机制播客网

播客指记录和传播声音包括 音乐、访谈和独白的新新媒介。本章作者关注的问题包括播客的版权问题以及播客广告等问题。

第三部分

在本书的结尾,保罗莱文森单独辟出三章讨论新新媒介的三个问题,其分别是新新媒介的阴暗面、新新媒介与2008年的总统选举、新新媒介的硬件。

在新新媒介的阴暗面一章中,作者在发掘新新媒介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之余,清醒地认知到新新媒介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对网络流言、网络欺凌、网络盯梢、网络恐怖主义、网络垃圾、网络招募犯罪同伙等大量实例的分析,作者在提醒读者也是各种新新媒介的使用者要提防新新媒介的滥用。

第十二章 新新媒介与2008年的总统选举,一共只有短短的六页文字,作者采取的依然是用事实说话的方法,阐述新新媒介在奥巴马2008年选举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第十三章 作者就这一小章研究了新新媒介的硬件,在作者看来,你能在自己选择的任何时间地点措施这些活动,这就是新新媒介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而实现这一特征的媒介的设备就是以iphone为代表的移动媒介。本章着重研究两个问题。一是iphone手机和移动媒介出现的必然性,在这作者提及到他的著作《软利器》中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即作者发现,在媒介的演化过程中,在一个接一个的发明中,媒介的功能越来越人性化。起初静态、黑白、无声的摄影技术变成有声有色的电影,变成我们很容易收发的静照,就像打电话一样容易。而iphone满足的是人类悠久的信息需求:我们需要任何信息和一切信息,无论何时何地都

需要,只要信息存在我们就要去寻求。Iphone使一句名言“你不能总是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不再那么正确。二是移动性能的代价与软肋。移动媒介的缺憾在于两点:价格与电池。总结与思考

总结

1.媒介三分说

2.媒介进化理论

思考

1.新新媒介与旧媒介的共生与发展

新新媒介与旧媒介之间的关系除了相互竞争之外,最大的矛盾在于版权问题。并非所有的新新媒介内容都是用户原创,播客中的音乐、博客中的转帖、优视网中的视频大多都是从传统媒介中截取。文化产业高端论坛王辉编辑就说过网络上很多的新闻都是从报纸上偷过去的。

另一方面,传统媒介与新新媒介又相互促进 互相转化。

首先:许多媒体不仅开设网络版,更在新新媒介上申请账户以扩大影响力。

其次:在新新媒介又影响力的内容结集在传统媒介出版。我们熟悉的包括韩寒的新书就是他的博客文集,还有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朋友出版的诗集。

此外,新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弥补。传统媒介拥有权威的话语权,但是其在播报新闻等信息的时候往往不如新新媒介及时有效,这就是公民新闻的优势所在。包括伦敦地铁站爆炸、911事件等突发事件中新新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介的缺位。而新新媒介的把关人缺失却容易导致虚假新闻以及舆论的混乱状态,传统媒介则可以在这时发挥权威话语的影响力,正确引导大众舆论。政务微博

2011年12月12日,2011政务微博年度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超过200位政府代表出席论坛。论坛期间,正式发布全国首份政务微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政务机构和官员微博在2010年“微博元年”之后高速攀升,增长率超过200%。数据显示,截至11月初,仅在新浪通过认证的各政府机构及官员的微博就已超过18500个。不过,政务微博虽然堪称海量,“质”却不尽如人意。部分政务微博成为“僵尸”,几个月不更新或“三分钟热度”;政务微博标志体系目前没有统一,命名、认证和定位存在混乱模糊现象,很多政务微博分不清部门工作人员职务、私人身份与机构职能等的区别;沿用传统的“宣传思维”,互动性不足,对网民诉求敷衍,或者干脆直接关闭评论和私信功能,陷入形式主义;言辞不当,出现“雷语”、“悍语”和“官话套话”;决策者重视程度不够;部门利益冲突推卸责任;部门联动机制不畅通;运行制度不规范。

篇2:新新媒介 读书笔记

媒介事件——上一轮新媒体冲击

——《媒介事件》读书笔记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余波之下,电视这一影响深远的媒介横空出世,给整个传播界带来了一场前所唯一的变革。

在电视走入千家万户逐渐取代了广播,把信息以更多维的方式引入家庭后,由“新媒体”带来的各种变化都不可抑制地发生了。如果说日常电视节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休闲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那么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所提出的媒介事件则改变了更多——相比之下日常电视节目所带来的改变只能算是表层。什么是“媒介事件”?在《媒介事件》一书中,该词被定义为“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书中为媒介事件规定了三种基本脚本:“竞赛”,譬如奥运会与总统竞选辩论;“征服”,譬如登月航行及1977萨达特出行;“加冕”,譬如查尔斯王子婚礼与肯尼迪的葬礼。对以上三种事件的电视报道均属于媒介事件的范畴。当然,媒介事件的内涵并不仅仅局限于此。除遵循以上三种基本脚本运行的事件之外,还存在其他类型的媒介事件,比如纽约城市马拉松和韩国团聚事件。

不论是“竞赛”、“征服”、“加冕”这三种基本脚本还是其他类型的媒介事件,都拥有一些特殊性使其与日常的电视节目区分开来,使之事件化。从符号关系学上讲,媒介事件按的首要特征取决于干扰性、垄断性、直播性和远地点性这些要素。媒介事件一经出现,势必干扰其他日常电视节目的播送,并且使得许多同期频道的混响合并成一条单声道;对事件的传播与事件的发展同时进行,且重视语言的交通化与画面的质量。从语义层面看,媒介事件一般是由组织者定位并由电视台认同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的播出过程被赋予了其特殊的核心意义,把一种或多种社会核心价值相关的象征性动作的表现置于突出地位。而从语用学上讲,媒介使得巨大的观众群心驰神往,与事件播出相伴而生的是一种收视状态:结伴观看、排斥除观看相关事件之外的其他行为、为观看做特别的准备——所谓“节日性收看”。

在《媒介事件》一书中,第三、四、五、六章分别从媒介事件的协商、媒介事件的表演、媒介事件的庆典以及媒介事件的萨满教化四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媒介事件的运行机制。简而言之,媒介事件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媒介事件是事件组织者、电视台及观众三方协商而得的产物;电视这一媒介以试图补偿观众的“在场感”而对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义,使之不同于其本身却拥有更多的意义;观众在媒介事件之中不再是完全的观看者,而是通过积极参与扮演了一些特定的角色,继而媒介事件在某种条件下真正引发了实际的变革。

由上述原理即可对媒介事件的革命性与影响力窥见一斑——电视媒介所派生的媒介事件使得传播本身第一次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但是媒介事件的效果并不仅限于此,而是在纵向、横向上都有更为广泛的延展。

这些影响纷繁错杂,但是归纳下来大致可一找到两个维度来进行归纳,即发生在事件的“内部”、“外部”与所针对的对象。

对于参与者的内部效果主要集中在组织者、传播者和观众身上。

对组织者而言,发动事件的公开承诺使得组织者在事件之前就容易在政治上受到攻击,在事件期间扮演媒介所分配的神话角色,与此同时的事件直播创造了对事件成功的压力但又提高了主演的地位,授予了他们在事件期间和之后的合法性和超凡魅力。

对传播者而言,媒介事件重新定义了新闻的原则,赢得拥护与“捐赠者”的地位,甚至提供了实验新形式新技术的机会以及也许已经衰减的热情。

对于观众而言,日常的生活节奏与焦点被打乱了,甚至自身被置于仪式脚本提议的角色

戴畅 ***

里,原有的价值观、社会界限均受到挑战,当然副产品还有家庭环境的重构和情感的宣泄。

对于机构的外部效果则更为广泛,其影响波及大众舆论、政治机构、外交、家庭、闲暇、宗教、大众仪式乃至集体记忆等等。

从大众舆论的角度看,媒介事件给其设计的机构授予地位,聚焦大众舆论并激发关于某一给定问题或一系列问题的辩论,并通过鼓励或抑制等手段影响大众舆论,有时也可使潜在的舆论趋势成型,甚至催化实质上的社会运动或影响其所在社会的国际形象。

对政治机构而言,媒介事件使公民适应社会的政治结构的需要,巩固了领袖的地位,消弱了诸如议会之类中间人的地位与直接接近高层领导人在政治传播时的选择作用,政治组织的形式与社会、政治本身也发生变化;媒介事件培育对政治和外交的公开性的期望,而其直播有时能维护国家的完整。

对外交而言,媒介事件鼓动了以峰会作为外交手段,促进外交公开并创造了一种新的外交策略——姿态外交。

对家庭而言,媒介事件暂时扭转了朝着家庭收拾模式的个体化和部分化的发展趋势,并通过与朋友、邻居的结伴观看形成了“大众空间”,便利了舆论的阐发与交流。

媒介事件还影响了人们闲暇活动的结构,并为某些体育事件创造新的交际形式。

从媒介事件对宗教的效果来看,媒介事件创造了“世俗节日”,承担一些与宗教节日一样的功能,继而模糊了神圣与世俗、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界限,但也强化了宗教等级并使权力人格化、公开教会内部的紧张和斗争。

对大众仪式而言,媒介事件使得大众意识发生重组,推动仪式形式沿小说体发方向发展,使一种“大众化”的电影摄影模式机构化,并转移了仪式的场地与形式——起居室里的小群体。

对于集体意义而言,媒介事件不仅赋予集体记忆一种物质的载体,还赋予一种框架;媒体事件打断本来的时间流向,扰乱现行的日历。媒体事件甚至编辑、再编辑集体意义,担任与宗教节目同样的功能,继而与历史的书写在定义集体记忆的内容的过程中竞争。

篇3:新新媒介 读书笔记

一、新新媒介的产生与大学生的网络化生存

新新媒介一词源于美国理论学家、科幻小说家保罗·莱文森。他认为:新新媒介是互联网的第二代媒介, 兴起于20世纪末, 兴盛于21世纪。其界定性原理是:一、消费者即生产者;二、生产者多半是非专业人士;三、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兴趣和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四、大部分新新媒介是免费的;五、新新媒介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六、新新媒介具有比搜索引擎、电子邮件更强大的功能。[1]如国外的第二人生 (Second Life) 、聚友网 (My Space) 、脸谱网 (Facebook) 、掘客网 (Dig) 、优视网 (You Tube) 、推特网 (Twitter) 等。

在我国, 新新媒介的发展一直紧跟国外步伐, 并呈现出新的表现形态和特点。2000年, 博客的引入使中国从强调“精英群体”的新媒介时代逐渐过渡到强调“社会分享”的新新媒介时代;2005年, 在Facebook的影响下, 人人网的强势来袭拉开了中国社交网络发展的序幕;2006年, 优酷的正式上线让“拍客无处不在”的理念深入人心;2008年, 开心网入世既脱俗的娱乐气质让起早贪黑的偷菜、乐此不彼的抢车位和买卖奴隶成为一种独特的办公室文化;2009年, 在新浪微博的带领下中国微博产品遍地开花, 中国进入了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2011年, 微信、唱吧等新兴即时通讯工具和手机KTV的闪亮登场给新新媒介用户带来了新的移动化立体式沟通体验。

网络化生存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依托的生活方式, 它表现为人们随时随地都离不开互联网, 对网络产生了严重的心理依赖和行为依赖的一种生存状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3G+Wi-Fi”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完善, 有人的地方就有网络, 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 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使用媒介做任何事成为可能, 网络化生存成为多数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网民的主要生存方式。首先, 大学生追求时尚、潮流、敢于尝试新事物、新想法的特点, 使其对移动互联网、高科技电子移动终端的熟悉程度和新新媒介所打造的时尚的、新潮的社交方式的亲和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年龄层次的群体, 他们比任何其他年龄层次的群体都更早地、更快地接触到各种社交媒介, 同时更频繁地使用这些媒介。其次, 传统媒介时代“象牙塔”式的学术环境在日益丰富的互联网信息系统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 新新媒介所打造的开放性、隐蔽性、集群性的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群体批判现实、发泄不满的革命阵地。

二、新新媒介中大学生信息传播的另类表达

大学生追求自我、个性的群体特征以及非主流、感性化的信息接收方式, 让他们更容易在日新月异的媒介环境中, 在新新媒介所营造的游戏规则和舆论氛围中缺乏理性的思考, 更多地凭借我喜欢、我觉得、我愿意等个人的主观感受来选择、判断媒介信息, 更容易对社会的各种“不公正”现象和偏颇的言论从个人的喜恶出发打抱不平, 更容易在多数人的怂恿特别是意见领袖的鼓吹下、在势如猛兽的信息洪流中随波逐流, 更容易沉溺于社交网络的大众狂欢而无法自拔。正如马尔库塞所描绘的“单向度的人”, 他们心甘情愿地被媒介所绑架, 心甘情愿地依赖于媒介所营造虚拟的互动人生, 却在过度的依赖中逐渐失去真实的自我, 让网络依赖成为一种求生的本能。

(一) 自我麻醉———媒介包装下的“完美”使自我实现成为一种赝品

作为一个崇尚个性自由, 敢于挑战冒险的年轻群体, 大学生不仅喜欢尝试新事物所带来的刺激感, 同时又惧怕被漠视的孤独感。面对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竞争压力和人际关系中的备受冷落, 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他人尤其是同龄人的关注和陪伴。而新新媒介我的相册、我的日志、我的个性签名等以“我”为中心的设计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实现”的舞台, 让他们的存在感、归属感空前膨胀。于是,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乐衷于在社交网络上依赖于他人的肯定和关注寻求自我存在的价值, 他们就像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 在现实的迷茫和孤单的驱使下, 在网友毫不吝啬的溢美、极尽谄媚的奉承甚至极端的嘲讽挪移中不余其力地通过晒幸福、秀恩爱、求关注等不断地演绎着自己的“完美”人生, 陷入自我麻醉的大众狂欢。

这种“狂欢”平衡了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精神落差, 是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意见领袖和精英群体的奋力抗争, 更是大学生内心孤单脆弱的强烈表现。当大众狂欢的喧嚣过后, 孤单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女教授谢丽·图尔克所说:“科技最吸引我们的, 也是我们最脆弱的地方, 我们内心特别脆弱, 既不希望体验孤独, 又怕亲密关系的束缚, 我们可以发明出代替人的友情的机器人来陪我们说话, 感受到一种被关心和陪伴, 但那只是一种幻觉。”[2]这种不敢直面孤独的依赖, 只是大学生内心成熟的姗姗来迟, 它将大学生带入了大数据时代媒体包装下的自我麻醉, 让大众狂欢成了一群人的孤独。

(二) 集群放纵———“本我”解放下的话语暴力到行动暴力

弗洛伊德认为, 人类精神生活的大部分以无意识 (潜在) 的形态存在, 意识的表达相当于浮在海面上的冰山, 而无意识则深藏在水下。人有一种把内心的积蓄力量外发的倾向, 这种愿望得到适当的满足便会有一种快感, 否则会感到压抑。[3]大学作为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 也是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重要时期。作为最活跃多变的社会群体, 大学生有着比常人更为

东南传播2013年第8期 (总第108期)

强烈的内心冲动和表达欲望, 而新新媒介赋予的真正的充分的权力, 对个体“本我”的解放无疑让这种外发的言行放纵倾向更加突出。

受强烈的民族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以及在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压力和意见领袖的鼓吹和煽动下, 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放纵呈现出强烈的暴力化倾向。在人肉搜索、网络围观、网络论战等集群事件中, 新新媒介的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集群性使得大学生网民容易失去对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从而以情绪化、粗俗化、偏激化、极端化的言语进行非理性的以讹传讹、肆意的指责发难、攻击谩骂。如针对近年来的中日钓鱼岛等问题的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争端以及民与官、贫与富的冲突等个体权利保护和社会阶层的矛盾, 一些“网络愤青”满怀对民族命运和社会公平的忧虑和使命感, 打着爱国爱民的口号, 以“庶民胜利”的姿态肆无忌惮地发泄内心的情绪, 表达激烈、偏激的言辞。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群情激愤中以“轰炸式”的情绪宣泄加入巨大的舆论洪流中, 陷入“沉默的螺旋”, 话语暴力就很容易演变革命性的力量, 成为行动暴力。

(三) “娱乐至死”———娱乐的精神霸权下的媒介奴隶

在大学生平静的生活里, 娱乐是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一个重要诱因。他们喜欢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畅聊明星八卦, 观看各种娱乐节目, 调侃各种具备成为大众嘲讽挪移、谈笑的有趣对象, 喜欢任何具有娱乐性质的“屌丝文化”。因此, 在充满娱乐气质的社交网络里, 大学生网络群体张扬的个性, 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表现欲望和自我意识以及深层的诉求都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抒写。但是, 在不断膨胀的物欲积压下, 在疯狂的时间追逐下, 在不知疲倦的娱乐生产下, 大学生很容易陷入过度娱乐的调味中。

面对越来越多港台腔、伊妹儿, 黄段子;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肆无忌惮地通过粗味的语言、另类的角色扮演等放纵的言行进行哗众取宠;越来越多的明星偶像千方百计地通过作秀、绯闻、私生活爆料等杀手锏来迎合大众的“偷窥”欲, 大学生就像一群乌合之众, 在虚幻迷城中, 让娱乐超越了躯体的欲望, 成为一种精神霸权。它不断侵蚀人们的思想, 消解大众的记忆, 最终, 将我们打上“娱乐至死”的烙印。就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惊呼:“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4]

由此可见, 这种表达变形是基于新新媒介的高度去中心化的, 个体的破碎并没有简单的换来主体的自由, 而是使自我的认知与表达成为脱缰的野马, 变得放荡而不羁。人性中一切肮脏的东西开始滋生, 自我实现变成了自我麻醉, 自我解放变成了自我放纵, 自我思考变成了自我娱乐。解构与娱乐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二者是否具有真正的理性思维, 解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追求一种更大的表达自由, 而娱乐只是为了逃避险境, 而寻求的一种自我满足。因此, 当代大学生的表达变形, 既缺乏启蒙运动中那种挑战一切的革命精神, 也缺乏解构主义中那种质疑一切的理性思考, 而是当代大学生面对大数据的一种自我逃避。暴露在信息的洪流中, 我们是迷茫一代, 我们不知道善恶、无法辨别真假, 我们被媒体左右, 我们也是媒体。新新媒介催生并引发了这一切,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自我认知的缺失

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状态, 不断地发表心情, 不断地上传照片, 不断从相似的群体中寻求现实生活中缺少的存在感和心理安慰, 这种为了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和欢迎的刻意迎合和取悦, 很容易造成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缺失。首先, 社交网络的普及, 让大学生几乎每时每刻都腻在一起, 一起聊天, 一起分享照片, 一起八卦娱乐, 他们习惯了网络化生存的人际交往, 习惯了网友之间的众星捧月。为了更好的融入朋友圈, 为了更受欢迎, 他们会因为怕被同伴排挤而放弃自我的选择, 会在同龄人的相互比较和心理压力下, 被迫去穿“合适”的衣服, 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说违心的话, 甚至挑衅、恐吓、伤害他人。这种朋友之间要做同样的事, 说同样的话, 过同样的生活的“同辈压力”不可避免会让大学生在现实的失落与虚拟世界的得意中迷失自我, 造成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缺失。

2. 代际之间的断裂

可以这么说, 社交网络并没有实质上提升用户的交流能力, 反而信息的碎片化和加速度所带来的肤浅使得更多的网络交流意味着更少的意义, 这种局限在年轻人之间的网络交往, 无论是幽默的语言, 创意的生活, 还是搞怪的风格, 都让用户保持在青春期水平, 尤其让大学生拘限于同龄人之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种拘限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 加上失去耐性的交流与沟通, 将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沟通困难, 最终导致代际之间的断裂。也就是说, 社交网络消耗了用户过多的时间而妨碍了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 它们就像一只爬虫, 正一口一口地吞噬着大学生应有的生活情趣, 让他们失去耐心与父母、家人坐着聊天, 吃饭。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试图走出长辈的桎梏, 同时越来越多的父母长辈找不到和孩子沟通的时间和基点, 即使身在咫尺, 心各一方, 代际之间的断裂也就不可避免。

3. 社会阶层的仇视

社会阶层仇视主要指的是公众尤其是平民阶层的仇富、仇官心态, 还有仇视非法致富、为富不仁、贪污腐败、与民争利的个体和组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兴盛, 嫉恶如仇的大学生网民很容易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形象进行以偏概全的描述和总结, 并在社交网络的集群放纵和群情激愤下进一步进行非理性的夸大和偏激化, 从而让社会阶层的仇视和抵触日益凸显, 具体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和形象标签化。如富人的标签就是骄奢淫逸、为富不仁;公务员的标签就是待遇丰厚, 假公济私;官员的标签就是贪污腐化, 官官相互;农民工的标签就是集群闹事, 素质低下;餐厅都用地沟油, 农民喂猪都用瘦肉精等。这种不公正、非理性的形象标签就像一道无形的墙立在社会阶层中间, 隔阂着社会公众的和谐与信任, 成为仇视滋生的肥沃土壤。

三、大学生主体重构的外在优化与内在超越

大学是人生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 也是青年学生开始主动接受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塑造的时期。因此,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也更容易在势如猛兽的新新洪流中随波逐流, 丧失真实的自我。面对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表达变形, 将外在环境的优化逐步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自我超越和表达以促进大学生的主体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 社会文化和网络语境的营造

大学生主体的重构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和网络语境的营造, 即需要连接学校、家庭、传媒组织等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主体重构的外在优化。首先, 网络的自净化, 不仅需要官方媒介组织的中坚力量, 还需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理性的舆论导向, 即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层次的众多的理性网民和意见领袖的参与, 通过理性的辩论和各抒己见, 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信息, 做到理性的网络表达。这就需要鼓励不同领域的社会精英更多的进入社交网络平台, 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导向作用。其次, 社区和家庭作为大学生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 具有早期性、权威性、日常性、长久性等特点, 其特有的家庭文化和社区环境, 能对大学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父母和亲人作为大学生亲密的接触群体和最早的老师和朋友, 其具有道德感染力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的主体重构的内化具有重要作用。再次, 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还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用优秀的媒介作品、媒介文化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价值观, 并通过深入大学校园的双向互动沟通和积极的活动参与推进大学生主体重构有外向内的转化。

(二) 媒体赋权与自我意识的确立

当今传媒业巨头鲁伯特·默多克有句名言:“谁掌握了传播的入口, 谁就掌握了世界。”网络传播的把关人指在网络传播系统之中, 对传受者发布的新闻、信息、资讯、广告、娱乐等进行中继和过滤, 并对传受者的思想和网络行为、媒介素养进行约束和塑造的人、组织或技术、制度、公德、体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5]在新新媒介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中, 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生产者和传播者, 其“把关人”的角色也越来越明显。因此, 树立大学生自我把关的意识, 做到信息的理性收发对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表达变形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自我把关意识的树立, 一方面需要大学生明确自己作为“媒介人”的身份和地位, 从而更加注重自己在社交网络使用和表达中拥有的权利和义务, 主动的约束和规范自己的媒介行为;另一方面, 也需要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

2013年第8期 (总第108期) 东南传播116

实践中形成符合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 成为一个符合时代媒介文化和审美品位但又不失个性和创造性的真正的“媒介人”。

(三) 媒介素养与公民意识的提升

“媒介素养”一词最早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姆森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目前, 国内外学者比较认同的是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所下的定义: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6]这个定义是基于传统媒体框架下的思考, 并未考虑到信息社会互联网媒介的日新月异。在新新媒介时代, 传统媒介素养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等在新的媒介形式下, 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挑战和削弱, 可以说与今天建立在Web2.0时代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在Web2.0时代, 用户的媒介素养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生产者、传播者的媒介素养, 又是受传者的媒介素养。作为一个多变性和可塑性极强的群体,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它不仅需要国家、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共同重视和努力, 更需要充分贯彻大学生自我个性特性的主动学习和自我教育, 形成大学生作为有意识的“媒介人”的内在超越和自觉。因此, 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到媒介素质的锻造, 强调将外在的优化转化为内在的并自发的表达, 是媒介素养人格化的核心, 也是真正解决表达变形问题的关键。

1. 批判性媒介素养的形成

在媒介理论中, 单向度的人是指一味认同、被动地接受媒介信息, 心甘情愿被媒介牵着鼻子走的人。媒介传授真理, 他们欣然接受, 媒介散布谬论, 他们依然接受, 他们就像媒介精心安置的木偶, 通过媒介感知世界、认识世界, 并在媒介的强大的影响下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单向度”到“多维度”。在新新媒介的视阈下, 批判性媒介素养要求人们摒弃对新兴媒介诚惶诚恐的消极态度, 从而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被媒介影响甚至被异化的命运。也就是说, 批判性媒介素养的形成要求大学生实现从一味认同、被动的“单向度”到敢于质疑、批判的“多维度”的转变。这种“多维度”不仅是指对客观真实信息的的认知, 也包括对信息传达情感的理性接收, 对信息审美内容的甄别和欣赏以及对媒介价值观的认同和解读。正如美国学者大卫·波特所说:“媒介信息中包含认知信息、情感信息、审美信息、道德信息, 正是信息的多种构成形式决定了媒介素养是多维度的。”[7]

2.“媒介人”的形成

从大众狂欢到审美自觉。媒介素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文化, 如果缺乏对美的理解, 就无法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的认知、甄别和解读。因此, 在新新媒介视阈中,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将媒介内容作为大学生审美实践的活动对象, 通过网络流行文化的超越与解读、书画美学的学习与鉴赏、网络文学的解构和再创造等美育形式将大学美育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 不断塑造大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 形成大学生作为“媒介人”的审美自觉, 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自觉”不同于单一的审美文化, 更不是对“存在即是美”的简单理解, 而是从媒介认知、媒介内容甄别、媒介价值认同等角度出发通过对本我的塑造不断形成地对媒介美、信息美的自我有意识的认同和品读。它要求大学生在新新媒介环境中摒弃传统大众狂欢中受众对信息的简单娱乐需求, 摒弃作为感性的个体对信息的非理性接收和评判, 摒弃对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理念的冷漠和疏离。

3. 完美人格的进化:从“本我”到“自我”到“超我”

自我、本我、超我人格的三重结构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 “本我”代表潜意识的欲望, 奉行快乐原则;“自我”是有意识的感觉、思考、判断和记忆, 奉行现实原则;“超我”则是“完美”支配下的个体内化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念, 奉行道德原则。在“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中, 媒介能直接影响的部分是“本我”。媒介技术的发展, 使得本我的内在冲动和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 这种潜意识的满足带来的快乐使得人们在媒介文化消费中越来越注重感官刺激和情绪发泄带来的娱乐需求, 而忽视和弱化了媒介的负面传播对人们的侵蚀和影响。因此, 从“本我”到“自我”到“超我”人格的演进不仅需要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的感化和塑造, 还需要大学生在媒介的使用过程中主动地弱化自我潜意识里对娱乐的强烈欲望, 通过有意识地压制和摒弃内心的浮躁和冲动, 不断地加强本我有意识的思考、判断和记忆, 逐渐形成奉行道德原则的超我状态。

摘要:随着人类互联网朝着Web.3移动融合时代演进, 比新媒介更“新”的媒介——新新媒介应运而生, 推动中国从社交网络时代进入移动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新媒介的使用主体, 其对社交网络的过度依赖、集群放纵、自我麻醉等表达变形问题也更加凸显。笔者认为, 从大学生主体重构的外在优化和内在超越出发, 注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到媒介素质的锻造, 强调将外在转化为内在的自发的表达, 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人格化的核心, 也是真正解决表达变形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新新媒介,社交网络,网络化生存,大学生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1) .[1]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1) .

[2]刘莹.浅析新新媒介的媒介伤害[J].东南传播, 2013 (2) .[2]刘莹.浅析新新媒介的媒介伤害[J].东南传播, 2013 (2) .

[3]陈力丹.舆论——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1) .[3]陈力丹.舆论——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1) .

[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 .[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 .

[5][7]彭涛.网络传播把关的张力与限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1.[5][7]彭涛.网络传播把关的张力与限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1.

篇4: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英尼斯是第一个研究专题的研究者,在1950年,1951年分别出版了两本著作《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他采用了经济史和文明史的角度,反复证明了一个基本观点:一种新的媒介(包括广义语言、文字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

而在英尼斯之后,麦克卢汉因对媒体在思想和社会上的效应的研究而闻名世界。麦克卢汉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他提出“媒介是人体的眼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媒介的形态比其传递的内容更重要,一种新媒介问世,不管传递了什么内容,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些变化。媒介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象征,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告诉人们存在着什么样的世界,通过改变我们使用传感系统的比例来改变我们的性格。鉴于电子媒体的普及,他认为整个地球的时空已经缩小成一个村庄,“产生一个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地球村”,尽管那时的传播科技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而不是传递的内容。他认为新店子媒介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居然缩短,打破了就得时空概念,整个世界似乎浓缩成了“地球村”。麦克卢汉认为,通过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介人们重新“部落化”,可以使得人们彼此间的亲情重新燃烧起来。麦克卢汉指出:演讲是人们互相交流最有力的表现方式。因为他是多种感觉的融合,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电视演讲和人们面对面地交谈几乎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因此当电视经常播放谈话节目时,主持人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盯着摄像机,用充满感情的言语与观众交流因此颇受观众欢迎,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在媒介和文明的进程中,麦克卢汉以敏锐的眼光和督导的分析能力,将人类传播历史中的环境特征、正要媒体、文化特征等结合起来得到一个历史演变的三大阶段,即由于使用的主要媒体不同,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脱部落化——再度部落化”这样三个阶段。而文字的普及特别是文字印刷物——书刊的出现,则是导致个人超越他所处的部落或群体、环境,发展起独特个性人格的主要原因。而电子则会“使人们重新体验部落化社会中村庄式的接触交流”。

上一篇:体育教师安全工作责任状下一篇:握鸡蛋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