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山西水资源瓶颈制约调研报告

2024-05-17

解决山西水资源瓶颈制约调研报告(共6篇)

篇1:解决山西水资源瓶颈制约调研报告

解决山西水资源瓶颈制约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以省水利厅、省引黄局负责同志及水利专家为主要成员,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为技术顾问的“加快转型发展解决水资源瓶颈制约问题”调研组,主要围绕如何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展开调查研究。为突出调研的重点,便于省委、省政府据此做出决策,本调研分为“山西省供水保障能力及山西大水网建设”、“山西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山西省城乡统筹供水体制构建及政策创新”和“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扩大供水量”四项子课题。在综合子课题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面临水资源瓶颈的严重制约

(一)山西水资源概况

干旱缺水是山西的基本省情。全省近10年平均降水量473 mm。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0.4%,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值的17%。我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其中黄河流域占62%,海河流域占38%。我省绝大多数河流呈辐射状自省内向四周发散,山西也因此称为华北“水塔”。全省多年平均用水量60亿m3,其中地下水利用量为40亿m3,占2/3;地表水利用量为20亿m3。按照用水分类,全省城乡生活用水9亿m3,工业用水15亿m3,农业用水35亿m3,生态用水1亿m3。2009年全省人均供水量174 m3,为全国平均值的40%;城镇生活人均日用水量99L,为全国平均值的46%。这两项指标均处全国最末位。

(二)水资源瓶颈制约的主要症结

1、地表水利用不足,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全省地表水总量年均72亿m3,其中48亿m3流出省境。各主要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仅为30%左右,还达不到低开发率的上限(40%)。地表水利用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调蓄汛期来水的水库工程。全省现有水库总数739座,库容53亿m3,总库容为全国的0.8%。与周边省份相比,河南水库总库容396亿m3,河北156亿m3,北京100亿m3,内蒙古、陕西的水库总数及总库容均远超过我省。不仅如此,山西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现在已有三分之一左右库容被泥沙淤积,调蓄量不到河川径流量的十分之一。山西这样一个高原台地、降雨多集中于7、8两月的省份,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调蓄和调水工程,水资源很难得到有效利用。

2、地下水严重超采,供水结构不合理。1971年全省地下水年开采量约为11亿m3,到2005年开采量已达40亿m3。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5大盆地地下水均严重超采,超采区面积约为6500km2,浅层地下水已基本疏干,深层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2至30m不等,有的水井深度已超过1000m。全省19个岩溶大泉3个完全断流,2个基本断流,12个流量严重衰减。地下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一般年份应该充分涵养与有效保护,遭遇干旱年份用于保障应急。从用水结构讲,也应该是以地表水利用为主,以地下水利用为辅。而我省恰恰相反,三分之二为地下水,三分之一为地表水。这种用水结构如得不到根本扭转,山西一旦出现类似光绪年间连年特大干旱,河流干涸,地下无水可抽,我们将失去以地下水资源来保障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最后手段。

3、采煤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水煤共生,水在“楼上”,煤在“楼下”。采煤直接导致含水层破坏、水量漏失、水质污染为不争的事实。每开采1吨煤影响、破坏2.48 m3水资源。全省按年煤开采量7亿吨计,每年就要破坏17亿m3左右的水资源。目前,我省采矿区及周边都存在水位下降、水井报废、泉水断流的突出问题。

4、黄河水资源利用远远不够。国务院分配山西年可耗用黄河水量43.1亿m3,目前我省在黄河干流年提水量仅为4.5亿m3,而其他沿黄各省都已达到或超过分配指标。内蒙古用水超过分配指标12亿m3,并多次向我省商借黄河用水指标。

(三)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分析与预测

根据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山西省“十二五”期间GDP要年均增长13%,到2015年全省GDP达到1.7万亿元,工业年均增长超过15%,城镇化率达到55%。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目前全省供给能力仅为60亿m3左右。据此,即使采取严厉的节水措施,全省总需水量仍将达到85亿m3,缺口25亿m3。按照年均增长15%的速度,预计2015年全省工业用水量增加12亿m3,达27亿m3;按照2015年55%的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将增加315万人,需增加供水2亿m3,加之原有城乡人口供水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将增加4亿m3,达到13亿m3;预计“十二五”末,农业灌溉面积增加200万亩,达到2100万亩,灌溉用水量增加7亿m3,达到42亿m3;生态用水量将增加2亿m3,达到3亿m3。

综合分析,我省面临的水资源瓶颈制约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供水总量不足的瓶颈制约。供水量存在较大缺口,支撑和保障1.7万亿的GDP及55%的城镇化率,需要新增25亿m3的供水量。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瓶颈制约。经济较发达、适宜发展煤化工的地区缺水严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能源、矿产资源等工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三是水管理体制不顺的瓶颈制约。“城乡分割、部门分割、多龙治水”的水管理体制造成的体制性缺水,增加了解决水资源瓶颈制约的难度。

二、山西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根据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对水资源支撑与保障能力的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障碍,山西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兴水战略,以保障转型跨越发展用水为目标,优化配置水资源,努力增加供水量,构建管水用水新体制;以加大利用黄河水为重点,西引黄河、东抓拦蓄、腹部盆地调水节水并重,用好国家分配我省的黄河水量;新建一批蓄、引、提工程,建成覆盖全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经济中心区的十大供水体系,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保障应急,丰枯调剂、促进发展”的山西大水网。到“十二五”末,全省供水能力从现状的 60亿m3提高到85~90亿m3,有效满足我省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用水需求;全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由“水瓶颈”向“水支撑”的转变,为我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主要措施是:

(一)充分拦蓄地表水

通过完建“十一五”确定的35项应急水源工程,新建晋中东山供水等一批调水工程,提高现有供水工程实际供水能力,使“十二五”末境内地表水供水能力由目前的20亿m3增加到37亿m3,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51%,达到中等开发利用程度。我省“十二五”期间拦蓄工程建设的重点,一是长治吴家庄水库。该工程位于黎城县浊漳河干流上,为一座蓄水3.64亿m3的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可以满足长治盆地今后较长时期的需水要求。二是新建晋中东山供水工程。从晋中东部的石匣、关河、云竹等水库调水至晋中盆地南部人口密集、经济活跃的介休、灵石、太谷、祁县、平遥5县市。吴家庄水库和东山供水工程水源地均处水量较为充沛的漳河,是目前我省海河流域出境水量最多的河流。建设吴家庄水库和实施东山

供水工程,不仅可实现长治盆地、晋中盆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对我省跨省河流的水权占有具有战略意义。

(二)加大利用黄河水

黄河流经我省西部与南部边界,是我省极为重要的水源保障。我省要切实加大黄河干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用好国家分配我省的黄河水量,“十二五”末黄河干流水的利用量将由2009年的4.5亿m3增加到24亿m3。

1、扩大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量

规划“十二五”末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量从2009年的0.9亿m3增加到8亿m3以上。首先要扩大南干线供水量。一要全面推进关井压采。太原市关闭348眼自备井,全部用引黄水置换,年供水量增加0.66亿m3。二要加快供水配套工程。完善太原市城区供水配套工程,建设阳曲县和清徐县两条支线,年供水量增加0.78亿m3。三要实施汾河生态供水,年供水量1.5亿m3。采取以上措施后,南干线供水量将达3.85亿m3。同时,要抓紧抓好北干线建设。北干线将于2011年10月建成,配套工程正在同步建设。“十二五”末,北干线供水量可达到4.77亿m

3。其中,向大同、朔州城市和工业供水2.41亿m3;向左云县供水0.36亿m3;通过桑干河向东榆林和册田水库补水,增加桑干河灌溉和生态用水2亿m3。

2、发挥禹门口和浪店提黄工程的供水能力

“十二五”期间,通过建设禹门口东扩工程、禹门口一级站扩建工程和西范东扩工程,提黄能力达到66 m3/s,年供水能力12亿m3;浪店水源工程(含尊村和夹马口提黄工程等)提黄能力达到65 m3/s,年供水能力11亿m3。主要措施是:对沿黄的禹门口、夹马口、尊村、大禹渡和用黄河水置换汾河水的西范和汾南6处大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继续推进禹门口、夹马口、尊村和大禹渡等大型灌区以及元上、回龙、杨范等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将禹门口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扩大到曲沃、襄汾、侯马、翼城。

3、加快实施西山沿黄地区黄河水利用工程

按照王君省长的要求,今年省政府启动了西山沿黄地区黄河水利用工程,范围包括忻州、吕梁、临汾三市沿黄的11个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9个,省级贫困县2个。“十二五”期间,在西山沿黄地区建设提黄灌溉工程145处,发展灌溉面积122万亩,同时利用其中的90处工程来建设306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河曲龙口工业供水工程、兴县循环工业园区、临县三交工业园区和柳林高红工业园区等7项工业供水工程。这些工程设计年供水量4.5亿m3,其中农业供水3亿m3,工业供水量1.5亿m3。

4、积极争取黄河古贤和碛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位于吉县古贤村附近的黄河北干流,坝址在壶口瀑布以上10km。水库设计总库容160亿m3,坝高199m,正常蓄水位640m,水电装机210万千瓦,年发电70亿度,枢纽工程总投资400亿元。该工程具有较大的供水、发电、生态效益。工程建成后,汾河下游和运城盆地的500多万亩提黄灌区可以实现自流灌溉,彻底解决脱流问题;还可新发展400多万亩自流灌溉面积;运城市、临汾市的城市生活、工业用水短缺问题可以稳定解决。该水库回水到临县的碛口镇,形成长210km的湖泊和湿地,可极大改善我省西部沿黄地区的生态环境。该水利枢纽的水电站和管理机构已经确定设在山西一侧。

黄河碛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临县碛口镇上游5km处,控制流域面积43.1万km2,是黄河干流梯级开发规划中的骨干工程。总库容124亿m3,正常蓄水位785m,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年发电量47亿度,枢纽工程总投资300亿元。该工

程具有较大的发电、供水效益,可为工业和城市供水4亿m3。该水库库区与古贤枢纽相连,可形成从忻州保德县至临汾吉县长达400余公里的湖泊和湿地区,使我省西部沿黄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变。

(三)有效涵养地下水

涵养地下水的主要措施:一是新建地表水源工程能够满足需求的灌区,严禁开采地下水;二是在地表水源覆盖的城市供水管网范围内,除保留生活用水井外,其它地下水井全部关闭;三是建设地下水监控系统;四是实行水权分配。关闭的开采井应加强管理和维护,在遇到严重干旱时启用,作为应急水源。“十二五”末,全省包括黄河干流提水在内的地表水供水量将达到61亿m3,为有效涵养地下水创造条件。在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用地表水置换12亿m3的地下水开采量,其中5亿m3用于置换超采地下水量,7亿m3用于涵养补充地下水,在全省范围实现地下水止降返升,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到28亿m3,用水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还要加大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力度,扩大人工增雨规模,抓好人工增雨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努力使全省年均人工增雨量达到20亿m3以上。

(四)构建“两纵十横”山西大水网

根据山西的自然地理条件,水系的天然分布情况,主要区域供水体系的布局,以黄河干流和境内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六大主要河流和区域性供水体系为主骨架,通过建设必要的连通工程,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的山西大水网。

第一纵:黄河北干流线。北起偏关县老牛湾,经已建的万家寨水利枢纽,规划的碛口、古贤水利枢纽,南至风陵渡,全长763km,多年平均径流量280亿m3,构成山西大水网的一条天然纵向水道。

第二纵:汾河~涑水河线。以汾河为主干,通过已建的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将黄河与汾河连通,远期通过黄河古贤供水工程将汾河与涑水河连通,最终可形成近千公里、纵贯山西南北的又一条纵向水道。

第一横:朔州~大同线。连通黄河、桑干河、册田水库,向朔同地区供水。已建工程主要有册田水库、东榆林水库和册田调水工程。在建的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设计年提水量5.6亿m3,除通过管线向朔州和大同供水外,其余水量可通过七里河进入桑干河输送,向东榆林和册田水库补水。

第二横:忻州~阳泉线。自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宁武县周家堡支洞口,经滹沱河支流阳武河,将黄河水自流到滹沱河,经坪上水库或王家庄水库与龙华口水电站的连接管线,从龙华口水电站提水至盂县县城,可自流到阳泉市区。在建的坪上应急引水工程和龙华口水电站,年供水能力可达1.5亿m3。

第三横:晋中北线。自潇河上游通过在建的松塔水电站调节向西连通汾河,向东通过已建的昔阳县龙门口引水工程连通滹沱河支流松溪河,主要向晋中北部供水。在建的松塔水电站设计总库容0.98亿m3,年供水量0.3亿m3。

第四横:吕梁线。西起黄河碛口,通过黄河碛口供水工程经横泉水库与三川河连通后,穿越关帝山进入文峪河,经柏叶口、文峪河两座水库调节,东至汾河,向吕梁山区及平川四县供水。在建的柏叶口水库年供水能力1亿m3,龙门渠引水工程年引水能力0.18亿m3。

第五横:晋中~长治线。通过晋中东山供水工程将清漳河、浊漳河与汾河连通。在建工程泽城西安水电站(二期),具有0.5亿m3的供水能力。规划晋中东山

供水工程,设计年供水量1.13亿m3,浊漳河黎城吴家庄水库工程,年供水能力0.8亿m3。

第六横:黄河古贤~临汾~运城线。通过拟建的黄河古贤供水工程将黄河古贤水利枢纽与汾河、涑水河连通。该线供水区是山西主要的粮棉基地,灌溉面积750多万亩,煤炭、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制造等工业发达。

第七横:临汾~晋城线。通过引沁入汾工程和张峰水库供水工程连通汾河、沁河、丹河。新建的张峰水库设计供水能力2.07亿m3,和川取水输水工程年供水能力1亿m3,在建的五马水库设计供水能力420万m3。

第八横:黄河禹门口~翼城线。西起黄河禹门口,经禹门口东扩工程东至汾河流域翼城县。在建工程包括禹门口东扩工程、禹门口一级站扩建工程和西范东扩工程,主要为北赵引黄工程和西范东扩工程113万亩灌溉面积提供水源。

第九横:黄河~涑水河线。通过浪店提黄工程与黄河小浪底调水工程将黄河和涑水河连通。已建浪店水源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90万亩。规划的黄河小浪底调水工程设计年提水能力1.7亿m3,扬程260m。该线建成后,可满足涑水河供水区的需水要求。

第十横:黄河三门峡~小浪底线。为黄河风陵渡以下的天然河道,包括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库区河段。已建工程主要有大禹渡提黄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1.4万亩,最大扬程330m。

以上“两纵十横”山西大水网,供水区总面积7.66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9%,覆盖六大盆地、11个中心城市、70个县(市、区),受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2%,占全省GDP的83%,有效灌溉面积占全省的76%。35项应急水源工程完建后,大部分线路的框架即可拉开,十大区域性供水体系初具雏形。“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吴家庄水库、晋中东山供水工程和禹门口东扩三大工程,山西大水网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供水量和安全性得到较大提高。2015年,大水网地表水供水量可达到43亿m3,较现状增加26亿m3,有效灌溉面积增加200万亩,正常年份和一般干旱年份可满足供水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水要求。严重干旱年份和特大干旱年份动用地下水储备水源,增加外调水量,可保证城乡生活用水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用水。

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还将做好民生水利和水土保持及水生态修复等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全面普及自来水,力争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快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2015年实现农村人口人均一亩水浇地的目标。三是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再建设4456座水保淤地坝,为山区群众增加旱涝保收的沟坝地,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0万亩,治理度达到59%,林草恢复度达到31%,减少入黄泥沙量1.5亿吨。四是加快以汾河为重点的生态修复与保护,修复河道自然形态,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使山西母亲河汾河实现长流常清;加强河流水资源的统一配置与管理,加强入河排污口的水质监测,改善河流水质;加强对汾河、桑干河、沁河、滹沱河等主要河流源头的保护,使全省主要河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规定标准。

三、我省水利转型跨越发展的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创新

(一)资金保障

按照正在研究编制的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全省拟建工程约需中央和省级投资320亿元,加上引黄后续项目30亿元,约需资金350亿元。

主要包括:一是大水网建设项目,需80亿元;二是西山沿黄145处泵站需32亿元;三是小型水库及河道治理需80亿元;四是大中型灌区与农田水利及饮水

安全资金需68亿元;五是水土保持需40亿元;六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需20亿元。以上六大部分除大水网按项目计算外,其余项目按投资强度计算。

按照现有资金来源,中央投资和各种水规费征收可解决190亿元,省级发改、财政可安排65亿元。剩余95亿元的资金缺口建议通过以下措施筹集:一是提高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水利建设的比例,按每年增加7亿元计算,五年可解决35亿元;二是社会融资建设水利工程解决30亿元;三是延期水资源补偿费专项用于引黄工程,解决资金30亿元。

(二)政策支持

1、实行严格的关井压采政策。抓紧编制并组织实施关井压采规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限制地下水开采。并建议通过省人大立法的形式推动这项工作。特别是引黄水已经到达的太原市和即将到达的大同、朔州两市,要坚决完成关井压采任务。

2、实行有效的水价调节政策。建议责成省物价局、水利厅等部门,抓紧制定完善以差别水价和阶梯式水价为重点的水价政策。自备井的水价要高于城市公共供水和回用水的价格,回用水的价格要高于污水处理成本且低于公共供水价格,逐步形成公共供水、自备井、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四水”价格联动机制。

3、全面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议修订完善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全面开征水资源费。逐步提高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特别是对超采区的用水户,要大幅度提高地下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为保证足额征收,建议由目前水利厅负责征收改为由地税部门负责代征。

4、实行优惠的黄河水利用政策。为确保山西黄河水权,在目前沿黄地区工业利用黄河水有限的情况下,建议先通过农业灌溉途径把黄河水利用起来,储水于农。鼓励兴建引黄工程项目,优先列入水利工程建设计划。逐步提高补贴标准,调动农民提黄灌溉积极性。

5、实行严格的节水政策。强化节水政策措施,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指标分类核定,定额管理,节奖超罚。对高耗水建设项目,实施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和整改要求。积极鼓励支持地方和企业,加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促进水循环利用效率。

(三)体制机制创新

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特许经营的办法,全面放开水利建设市场。所有新建大中型水库、水电、污水处理、供水等工程,都可以由用水大户和其他民资外资企业投资入股建设。大型水库既可以政府投入为主、实行绝对控股,也可以政府参股、实行相对控股,还可以民资投入为主,明确民资的社会责任。中小型水利工程,鼓励民资占大股,允许其优先用水、优惠价用水。

2、提高城乡供水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开放城乡供水经营市场,深化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盘活水利资产,实行公司化运作。推进引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积极组建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回用为一体的城市水业集团。农村供水工程要走管理专业化、供水商品化、服务社会化和持续利用的新路子。

3、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在引黄水到达的市县率先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从转型跨越发展的大局出发,打破部门分割,结束“多龙治水”局面。由水行政管理部门对县域范围内包括污水在内的水资源权属管理、规划和调配等重要水事活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篇2:解决山西水资源瓶颈制约调研报告

南充市嘉陵区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区国土局副局长 唐林

近年来,嘉陵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川东北新兴经济强区”目标,大力实施“四城两园一山”发展战略,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使全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随着全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发展建设和用地供给矛盾日益突出,严格土地管理形势十分严峻。

一、当前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形势

(一)从国家土地政策走向看,土地“闸门”不断收紧。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第15号令,下发的《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这些是近年来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土地管理处分的最全面、最明确、最严格的文件,在土地审批权、更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理顺各级政府土地管理的责任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也向我们传出了明确的信息。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对用地政策只会从严从紧,不会放宽放松。

(二)从省、市用地计划管理看,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得越来越紧。南充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每年基本保持在几千亩,可利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相当有限。市政府在实际报批用地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主城区和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对各县区的用地是从严从紧进行控制。这对我区来说,每年需求用地指标在2500亩左右,而仅有400多亩计划指标更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我区建设用地的需求。只有靠年底追加指标和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获得指标,以解决用地需求。2011年,嘉陵区共获得了省厅追加指标1000余亩。

(三)从我区产业发展用地情况看,工业用地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嘉陵作为一个新区,发展工业经济尤为重要。虽然我区近几年来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却越来越突出。

(四)从征地工作情况看,难度日益增大。无论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还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工程,在征地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征地难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征地补偿标准较低。二是失地农民就业难。由于部分农民一直都是以种地为生,没有多少文化和技能,致使再就业比较困难。三是失地农民心态变化。一方面,农民失地后彻底割断了与土地的联系,也就意味着土地对其社会保障功能彻底丧失。虽有不少人通过各种途径再就业,但很多人认为没有了土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必然会受到影响。四是农民小农意识严重。在征地的过程中,很多建设项目地上附着物的赔偿费用远高于土地。主要是农民为私利所为,抢建、抢栽导致补偿费用很高,致使企业的征地成本大幅增加。

二、我区土地资源及规划利用情况

嘉陵区土地总面积117039.5公顷,其中农用地98889.5公顷,建设用地11888公顷,未利用地6262公顷。

(一)城市建设用地情况

近几年来,嘉陵城市用地增长率为13%、人口增长率为2%,城市用地规模增长系数为6.5。按照控制性规划要求建筑容积率为2.0——4.5之间,城市人均用地面积50平方米。

目前,嘉陵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3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小山子河、风垭河城区共占地1平方公里),城市土地利用系数为0.92。全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指标分配优先考虑嘉陵中心城区,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确定中心城区分配规划指标12450亩(8.3平方公里),同时安排了8130亩(5.42平方公里)有条件建设区(弹性区),以满足建设需要调规和挂钩项目土地报征。

(二)工业企业用地情况

自2003年以来,全区共引进企业75家,用地面积共6262.8亩。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2011年4月,我区开展了嘉陵工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绩效评估工作,整个嘉陵工业园区企业平均投资强度为103万元/亩、平均产出强度为96万元/亩,不存在闲置土地情况。但对主城区原工业用地,区政府按照城市规划已经启动企业收储工作。

(三)农村发展用地情况

总体说来,呈现出农用地类型多样、利用程度高、后备资源不足、居民点比重大、分布零散等特点。

三、解决土地资源瓶颈制约的几点建议

嘉陵要建设现代新城,必须推进产城互动,走出符合嘉陵实际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加速器。二者都需要土地来支撑、来助推。只有进一步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找准着力点、选准突破口,加快解决土地资源瓶颈制约问题,才能为嘉陵的经济社会发展赢得先机。

(一)坚决有力保护土地资源

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明确乡镇(街道办)的保护责任主体,加强监管,确保完成保护目标。二是抓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前沿哨兵”的作用,在全区聘请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建立村级协管员工作职责、动态巡查、报告等制度,对违法用地实行零报告、周报、月分析等制度,确保在第一时间获得违法用地信息。三是建立执法监察联席会议制度,改变执法监察单家独斗的局面。建设、纪检、监察、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做好案件的调查、立案、查处及移送工作。四是全力推进国土资源工作问责制,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以及各类建设用地进行全程、全方位监管,切实建立巡查、发现、制止、报告、处理等一整套完整的责任体系,环环相扣,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监督一级,达到“地动人知”,一有违法,立即查处。对因管理不力或是带头违法的基层地方政府报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保护国土资源的良好包围,使土地管理秩序明显好转,力求做到每年的卫片执法检查“零问责”。

(二)全力以赴保障项目用地

一是用足政策,全力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嘉陵是穷区,城市建设和发展工业迫在眉睫,土地成了构建产城互动发展平台最重要的载体。为此,我们将调动一切人脉关系,加大与省、市的协调力度,力求在每年省、市下达计划指标和分配预留指标时对我区给予倾斜和关照。二是用严政策,合理使用指标。将有限的用地指标重点向工业园区倾斜,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招商引资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用地倾斜;鼓励非工业性项目使用储备土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尽量少占转用计划,切实将有限用地计划用在刀刃上。三是用活政策,努力创造指标。积极申报、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土地挂钩项目。四是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土地报批工作。突出重点,把各类建设的土地报批和用地服务、保障工作作为国土资源工作之首抓好抓实,以保证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五是依法搞好征地拆迁工作,维护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建设“四城两园一山”需要实施的项目多,用地量大,涉及范围广,情况较为复杂,征地拆迁工作必须做到程序合法、补偿合理、公正透明、依法报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竭力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好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到和谐用地。

(三)改革创新搞好土地经营

深化土地挖潜,在盘活存量上做文章。一是摸清存量制定整合方案。对存量土地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整合利用方案,切实经营好、利用好这些土地。二是依法依规收回盘活。大力开展闲置土地清理,依法对闲置土地采取收闲置费,责令限期开发建设和收回的方式处置,对以圈地为目的的投机行为依法给予查处;三是拆除、改造、扩建盘活。对符合规划,但建筑密度过低、容积率小或是城市形象不好的已建和在建项目,采取政府统一收储,重新定位规划条件公开出让或是增容部份免收城市配套费、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对企业用地鼓励现有厂房进行改造扩建,实现二次利用,甚至复合利用。

强化用地管理,在推进集约节约利用上做文章。研究制定《加强国有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和《鼓励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的奖励意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杜绝低效用地、或乘机圈占土地的行为发生,着实推进集约节约用地。一是严把土地供应关。按照“规划定方向、项目定土地、投入产出定面积”的原则,建立健全项目供地预审、供地备案、投资强度审核和供后监管制度,强化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和用地定额管理。二是大力推行“借天生地”。适度提高容积率、建筑密度、高度要求,倡导厂房向空中发展,并鼓励搞多层标准厂房建设。三是鼓励实施“零地技改”项目。鼓励工业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改造等技术创新途径上项目、扩规模,做到“增资不增地”,不断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和总体效益。四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认真研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有效盘活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化解疏导农村集体土地利用方面的违法违规隐患。

加强土地运营管理,为城市建设积聚资金。一是抓规划。加强土地储备运营,首先要从抓规划入手。着力抓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三规”的衔接工作。二是抓整合。开展工业用地绩效评估,对绩效低的企业采取收回、退城进园或是共同开发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储备整合。三是抓运营。明确土地功能定位,完善配套设施,做好推广,通过舆论宣传对土地进行文化包装,提升土地价值,尽最大努力为嘉陵城市建设积聚资金。

(四)充分利用政策激活土地资源

篇3:解决山西水资源瓶颈制约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历经改革开放3 0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 目前我国民营经济为国家GDP贡献率达60%以上, 为国家财政收入贡献率达55%以上, 为工业率贡献率78.5%以上;民营企业掌握或管理着2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创造了全国50%以上的专利技术、贡献了全国1/3以上的税收, 吸纳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民营经济已撑起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是,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仍很复杂,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将进入关键时期。从国际看, 美欧债务危机,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 全球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加。在国内经济领域中,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输入型通胀压力显现,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经济的过程中, 必将对那些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的民营企业带来生存压力。

基于以上国内外经济形势, 导致目前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更加突出,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难题:

1、市场准入遇阻挡, 利好政策落实难。

从部分经济发达省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看, 民营经济仍然主要集中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一些基础产业领域, 国有资本依然处于绝对控制地位, 仍存在排斥和限制竞争等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行为。尽管国务院先后在2005年、2009年出台“非公经济36条”、“中小企业29条”和2010年出台“新三十六条”, 明确要进一步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 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领域准入条件, 对民间投资与其他投资一视同仁, 但到目前为止还很难落到实处。很多领域依然存在一道“玻璃门” (看得见进不去) , 阻挡着民营企业进入。全国工商联关于“非公经济36条”落实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 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面临最大障碍的五个行业分别是电力、电信、石油、金融服务业和公用事业, 而障碍主要来自技术、资金以及从业经验要求等。政府部门对开放的行业准入规范化管理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多数行业缺少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 相关法律法规缺乏, 配套机制不完善, 民营企业投资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难于获得投资和银行贷款。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银行融资难、上市难、投资机构少 (如风险投资) 。长期以来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 从金融机构直接和间接融资都存在较大困难, 特别是广大中小民营企业面临融资渠道少、门槛高的限制。主要表现为贷款担保难、抵押手续繁、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融资渠道不多, 除了短期信贷以外, 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 金融机构, 特别是能够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明显发育不足。2011年上半年, 全国工商联在对包括吉林、辽宁、河南等17个省的中小企业进行调研中了解到, 90%以上的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 微型企业的融资状态更为窘迫, 中小企业能从银行拿到2-3分利 (月息) 的贷款已经相当不错, 浙江地下金融的月息利率甚至已经高达5分以上。在融资困境下, 企业的产品价格难以同步提升, 使得利润持续被挤压, 利润空间越发薄弱, 相当一部分企业出现亏损。

3、管理机制落后, 优秀人才匮乏。

在管理模式上, 大量中小型民营企业仍以家族式管理为主, 管理水平低下, 存在治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 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 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 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 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 缺乏“纠偏”机制。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用人机制, 普遍感到严重缺乏创新人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些民营企业家存在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观念, 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 只要有高薪, 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 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人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加之有些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 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 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 只关心眼前利益, 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 自主创新意识普遍较弱, 创新投入不足, 也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更新的速度。

二、解决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瓶颈问题的主要措施

当前, 民营经济发展尽管存在诸多挑战和瓶颈问题, 但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要保持健康发展, 离不开发展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等转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拓展领域、调整结构、提升质量为重点, 增强民营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 把民营经济打造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内生增长的主体力量。

1、创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环境, 完善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

首先,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无民不稳、无民不富、无民不活, 全社会必须充分认识促进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 破除思想和体制上的障碍, 平等地对待国有、民营、外资的发展问题, 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民间投资。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理直气壮地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民营业主鼓与呼, 增强他们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 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改变一些人对民营经济的歧视态度。

第二, 优化发展民营经济的法制环境。各级政府要全面清理和修改歧视民营经济的不合理、不合时的政策法规, 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和作为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 进一步完善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营造和维护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要明晰投资者与经营者对资产和收益的权利归属关系, 严禁行政权力强制干涉民营企业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 严厉查处利用行政权力对民营企业乱摊派、乱检查、乱收费等违法行为。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法律服务水平。加强民营企业民商事纠纷仲裁工作, 探索建立公正便捷的民商事纠纷调处工作机制。

第三,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 完善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要继续加大对《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0]13号) 的贯彻落实力度, 大力推进政府管理机制创新, 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搭建支撑平台。要着力构建符合科学发展的民间投资政策支持体系, 以解决市场准入、融资困局等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 所有领域应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 支持民间资本加快进入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尤其是涉及电信、电力、石油、铁路、军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配套细则, 要加快制定贯彻, 并且贯穿到市场准入、监督管理、退出机制以及宏观调控等各个环节, 坚持国有和民营一视同仁、公平竞争, 突出政策的针对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优化民间投资的审批登记程序, 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型规范设置民营经济的投资准入门槛, 市场准入标准要公开透明, 对各类主体同等对待, 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

2、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1) 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加快民营银行的建设, 在改善和加强金融监管条件下发展民营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支持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市场, 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开展民营企业融资租赁业务试点工作;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 (V C)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PE) 、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直接融资方式;积极支持民间资本为主导发展设立县域银行、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 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立民营经济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整合银行、税务、海关、工商、质监、保险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 加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征信评价体系和守信受益、失信受惩机制。支持各地设立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中心 (平台) 。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建设, 推动设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基金, 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备案管理和评级制度, 每年认定和扶持一批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示范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建立互助资金和联保制度, 通过企业入股、社会筹集和政府支持建立互助资金, 发展以市场机制运作的信用担保机构, 积极推动居民储蓄投向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 由保险机构实施或由地方财政出资并及时进行补偿, 以保持担保基金金额的动态平衡。支持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以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机构, 为区域内、行业内、群体内的民营企业贷款提供规范有效的担保。

(3) 加大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力度。支持、引导和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指导和推进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实施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的民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

要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 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 丰富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改制, 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 制定并执行股票市场统一的上市标准, 消除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歧视性待遇, 加大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力度。

(4) 要建立和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经济金融政策体系。各级政府应建立专门服务管理民营企业发展的机构, 专门研究并负责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扶持。政府部门应专门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困难出台一系列扶持的政策、措施, 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银监会近期发布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 要认真贯彻执行。随着新政策出台, 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贷款将“轻装上阵”, 小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将有所缓解。但改善小企业融资环境不能仅仅依靠信贷政策, 还需多措并举, 要进一步完善财税及对于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配套政策, 以发挥政策合力的作用。

3、深化民营企业内部机制改革, 增强其发展动力。

(1) 首先要创优管理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引导民营企业实现“三个转变”, 即不断由家族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由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由个体分散经营向集体、规模经营转变。要引导民营企业突破所有制结构、地域界限、行业分类, 实行强强联合、优势扩张和资产重组, 组建民营经济的“航空母舰”。要引导民营经济积极推进机制创新, 实行公司制改造, 建立规范化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 用先进手段实现科学管理, 逐步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过渡, 建立起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司制度。

(2) 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打开国际国内市场。自主创新是推进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要将转变发展方式中的巨大压力, 转化为推动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在这种外在的“倒逼”机制下, 民营企业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要制定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 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 推进税费改革, 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收激励。

(3) 民营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建立良好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的机制。民营企业家自身要加强学习, 了解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 了解世界经济形势, 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民营企业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储备, 引进、培养优秀的专业化管理团队, 使公司的经营管理在更加专业化、决策更加科学化的框架下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 重点培养一批会管理、懂技术的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形成一套促进创业人才汇聚的机制, 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从而根本扭转民营经济长期以来形成的外延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摘要:民营经济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民营企业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 出现的瓶颈问题更加突出, 主要有市场准入遇阻挡, 利好政策落实难;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管理机制落后, 优秀人才匮乏等。本文在简要分析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基础上, 提出创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环境, 完善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化民营企业内部机制改革, 增强其发展动力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瓶颈分析,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在“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的演讲。2010年6月19日

[2]、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是转方式保民生的重要力量”的主旨演讲。2010年1月18日

[3]、周德文:在“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2010年12月28日

篇4:金融支农的瓶颈制约及解决途径

(一)农村金融主体萎缩,服务竞争乏力。由于商业金融信贷投向高赢利性与农业固有的高风险性和弱质性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经营目标,大量撤并农村乡镇的营业网点,向县城甚至市内收缩。国有商业银行的纷纷弃农,使农村信用社成为承担农村金融服务使命和垄断农村金融资源的唯一正规金融机构,出现了“一农”服务“三农”而独木难支的局面。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农信社,由于自身包袱沉重,基础薄弱,资金实力不强,经营困难,加上市场竞争不足,“一社独大”的垄断地位十分突出,服务功能弱化,极大地制约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从农村信贷供给状况我们发现,农村信用社垄断了县域金融信贷供给,农村信用社信贷供给的特点是利率高、额度小,贷款方式以抵押担保为主,而农村抵押物稀缺,又缺乏有效担保,农村贷款难便应运而生。

(二)农村金融资源外流,服务资金短缺。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资金需求呈多元化、多层次的刚性增长态势,迫切需要与其相适应的金融资金支持,但现有的农村金融资金供给却出现了与其反方向的发展趋势:国有商业银行多存限贷、邮政储蓄机构只存难贷,在各项存款持续大幅增长的同时,各项贷款增幅甚微乃至不升反降,大量资金抽离县域农村市场,造成农村资金供求失衡,抑制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当前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是金融资源总量不足,而是金融资源在城乡经济结构间的非均衡配置,而影响这一非均衡配置的深层次原因则是信贷配给条件下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持续向城市等强势经济体倾斜而造成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三)信贷管理机制不畅,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当前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增幅低于有效需求增幅,低于从农村吸收资金的幅度,“虹吸效应”明显,不同形式的金融抑制,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瓶颈。目前农村信贷管理机制不畅,就连在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也因诸多缺陷,在许多农村难以开展或渐呈萎缩之势,造成农村资金供需矛盾加剧。一是信贷权限上收。伴随着机构收缩,人员精减,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普遍上收,除了质押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由县级支行审批以外,项目资金全部要上级行审批,农村信用社除了1万元以下(含)的小额农贷和4万元以下(含)的联保贷款和抵押贷款以外,其他贷款要上级联社审批。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投资的长期性、高风险性和低盈利性,吸引金融资金及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的机制难以建立起来。二是贷款利率过高。在执行利率政策上,没有考虑借款人信誉、不同类贷款风险程度等实行差别利率,而是简单地套用政策规定,一浮到顶。 贷款利率过高已成为农民对金融服务满意度最低的一项。再者,央行对农信社发放的支农再贷款,政策要求农信社把这一部分资金贷给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利率不上浮或少上浮,但实际上,农村信用社这一部分贷款利率同样向农民一浮到顶,政策给农民的优惠全部落到了农村信用社头上。三是贷款额度、期限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农村信用社收贷时间与农副产品出售时间相矛盾。当前农户贷款需求已从过去单纯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简单的农业生产,逐步向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的家庭作坊、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村工商业方向转变,贷款额已由过去几百元至几千元为主,逐步向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需求转变,在贷款使用的时间上已打破了过去“春放秋收冬不贷”的常规,向反季节、长周期发展,甚至出现了四季有贷有还的需求形势。而小额农贷联保贷款是针对传统农业设计,额度小、期限短、支持范围窄,农村信用社受其资本约束以及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制约,其贷款主要以短期非跨年度性贷款为主,规定当年贷款当年回笼,现行小额农贷推广模式与现实的不匹配束缚了小额农贷的可持续发展。四是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小额农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农户,贷款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种养殖业,而农业是弱质产业,其潜在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言而喻,而目前农村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部分农户虽然参加了农业保险,但第一受益人并非银信部门,小额农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使其发展后劲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信部门对小额农贷的进一步投入。五是小额农贷服务成本偏高,降低了支持“三农”的内在动力。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小、面广、分散,管理成本和隐含风险都比较高,基层社却难以根据分险程度自主进行贷款定价。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最多只能上浮20%,远低于小额农贷的风险水平和管理成本,支出不能有效抵补。六是责、权、利不对称。当前金融机构普遍实行严格的贷款回收个人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基层行没有贷款审批权却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旦发生贷款偿还违约,信贷人员及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处分、罚款、内部下岗。而对贷款放得好收得回的信贷人员奖励则相对不足。因此,面对贷款风险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反映即是“慎贷” 和“惧贷”,致使部分银信部门宁可放弃放贷高额利润回报也愿将存款上存上级以保平安。七是风险防范与农户“联富不联穷”之间的矛盾。为了防控风险农信社推动农户间实行强弱联合,而在实际执行中农户普遍存在联强不联弱的心理,导致经济条件较差但实际上最需要资金支持的贫困农户被排除在联保贷款支持的范围外,一定程度上使得弱势农户群体通过联保获取贷款难的问题凸显。八是联保规则存在一些负面效应。如,联保贷款小组当中有一户人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归还贷款,而其他四户又无力替他偿还,直接导致该小组其他四户即使还上各自承贷的贷款,第二年也不能再次获得信用社贷款支持。有时甚至会出现极端的情况,即一个联保小组当中有一户未归还贷款,其它四户有偿还能力的也不归还贷款。九是民间借贷“有为无位”。由于民间借贷机制灵活、方便、快捷,在农户和中小企业难以从正规金融获贷的情况下,民间借贷活动十分活跃, 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补缺效应”正日益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农村金融萎缩所带来的市场空白。但由于其没有取得合法地位,被视为“草根金融”,“有为而无位”,一直潜行在非明非暗之间,博弈于合理性与非法性之中。

(四)农村保障机制缺失,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在我国,农业经济一直是弱势产业,风险大、利润低。目前,农户和农村企业普遍存在贷款抵押难、担保难和分散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担保体系不健全。一些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由于注册资本不足而一直无法开展担保业务,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担保需要。二是抵押担保条件要求过高。担保机构为防范风险,普遍设定较高的担保条件,农业和小规模的农矿产品加工企业,往往被拒之担保大门之外。三是商业性农业保险日趋萎缩。农业是弱势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属于高风险、低效益产业。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回报率低,保险公司在商业化经营中追求经济效益,使得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目前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对农村种植、养殖业的保险业务品种极少,保额低,导致农产业防灾避险能力较弱,也影响了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积极性。保险对农村经济的风险补偿作用几乎丧失殆尽。由于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没有建立,农业生产风险完全由农民自己承担。而由于收益得不到保证,农民不能通过生产收益获得优惠的农业贷款,导致优惠的农业贷款不能到达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五)农村金融创新滞后,服务功能弱化。随着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金融部门在信贷、结算、委托代理、投资理财、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引导支持,但目前乡镇农村金融产品匮乏,服务功能明显欠缺,难以适应新农村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主要是一个银行的市场,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贷款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的内容都很少,也正是这两部分缺位导致信贷市场也不完善。一是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金融机构仍以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为主,除有些开办了代收水电费、代发工资外,农产品期货市场、代销国债、基金、代理保险及代理理财等技术含量高的业务几乎没有。信贷服务品种更是缺乏创新,县域一般没有农业商业保险和担保机构,已设立的市级及以上担保机构一般也未对涉农贷款提供担保,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困扰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二是农民住房、看病、就学等消费性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信贷消费形成城乡二元体制。当前,农民消费正处在迈向小康型的重要阶段,消费支出增长迅速,农村消费性需求趋旺,但消费性金融创新不够而严重滞后。 新的消费支出如新建住房、购买耐用消费品以及子女就业教育、医疗保险等支出大幅度上升。据调查,摩托车、农用车、收割机、电脑、私家车等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约20%,子女就业教育、医疗保险等综合支出增长约38.7%。除此以外,农村旅游、度假等隐性消费需求均有大幅度增长。而同期,涉农金融机构除经办少量助学贷款外,对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较少涉足。

(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优,与金融本身安全性要求相悖。毋庸讳言,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和金融机构本身安全性要求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信用环境欠佳,信用意识淡薄。目前,在许多农村,由于对信用的宣传教育还没有到位,信用意识普遍不强,特别是过去许多乡镇企业贷款没有按时偿还已成呆帐,部分乡镇干部对贷款久拖不还等,在农村中产生了不良的负面示范效应,使不少农户受到影响,贷款到期不主动偿还,导致农村信用环境欠佳,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不得不慎重,发放大额贷款必须得慎重考察,还要有足够的担保抵押等。这样,不但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成本,降低了服务效率,而且,有效的信贷需求也难以满足。一些地方和企业恶意悬空、逃废贷款债权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村民误认为农户小额贷款是扶贫贷款,还款意识不强,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时有发生。二是法制不够健全和完善,金融债权难以落实。当前,由于缺乏正向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失信者得不到严厉制裁,加之司法支持乏力,金融案件执法不到位,存在执行时间长、程序复杂、执行费用高、效果差等现象,金融机构甚至陷入“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窘境,导致金融债权难以落实,严重挫伤了金融支农的积极性,致使农民“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放贷难”矛盾日益突出。

二、解决金融支农瓶颈制约的途径选择

农业的先天弱质性及金融体制改革的商业化取向,决定了仅仅依靠市场手段在农业领域的不适应性,有必要在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中,配合行政主导机制,通过一揽子制度设计或政策安排,破解金融支持“三农”的瓶颈制约。

(一)以竞争为导向,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尽管从商业化原则的角度来看,资本的本质是不愿意支持“三农”的,但公司治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相关利益的原则,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有支持“三农”的社会责任。为此,金融改革必须兼顾农村经济发展的利益,应重点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地区设立机构、开办业务,大力培育一个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农村金融和民间金融共存的格局,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发展社区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小型金融机构,确立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发展非正式金融,为“三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主体。

(二)以利益为导向,再造农村资金供给和回流机制。农业是弱质产业,自身高投入、低产出的特征决定了其资金运营成本高、风险高,效益低的特点,金融资本的逐利性和农业较低的产出特征形成天然矛盾,资金逃离农村是资金逐利性的理性和必然选择。要引导资金回流,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解决资金的收益问题。因此,应制定财政(支农贷款财政贴息或贷款风险补偿)、税收(涉农贷款税收减免和优惠)、货币政策(央行对涉农金融机构实行利率优惠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一揽子经济政策,完善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吸引社会资源向农业领域配置。

(三)以创新为导向,积极探索有效的信贷支农模式。包括改进授权授信方式, 强化信贷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管理下的信贷免责机制,下放审批权限,简化信贷手续,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在利用房产、土地做抵押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采用土地承包权、宅基地、林权质押、无形资产、应收帐款、在建工程、订单、仓单质押等多种抵押形式,积极开展农村住房、医疗、教育、耐用消费品等消费信贷,开办大额农业贷款、农业生产合作社贷款、林业长期贷款,果木业长期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劳务贷款,提供农村自然灾害应急贷款,完善贷款定价方式,大力支持“公司+基地+农户+担保”和“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模式,借助社会组织平台,创新信用模式,提高小额农贷覆盖面,打通供给与需求的连接渠道,真正将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愿望转变为现实的信贷需求,将滞留于金融机构的闲置资金转变为现实的信贷投放。

(四)以补偿为导向,完善风险担保机制和保险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有效解决“三农”经济融资担保难问题。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投保模式,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引导或吸引商业性保险公司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加快在农村推广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开发农业贷款补偿保险品种,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设置一条保障线,增加银行持续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完善相应配套体系建设问题,如农村财产制度安排的相关法律保障问题,农村资金互助会管理与即将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接轨问题,人民银行对新设立机构的帐户开户、资金清算、发行库存取款、信贷登记咨询、征信管理等系统接入管理问题等。

(五)以需求为导向,重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基于解决农村信贷融资需求的视角,把资本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业保险市场、农业信贷市场、农业资产评估市场、产权交易等相关市场有机地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链条,有效解决政策性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农村政策性小额信贷目标客户达到率低的问题。完善结算工具,解决农村资金汇划难、异地存取款难等问题。大力发展如代理保险、代理收付款、投资理财、保管、结算、担保、租赁等中间业务。

篇5:解决山西水资源瓶颈制约调研报告

第7期

地区人社局驻宗雄村组编 2011年10月31日

━━━━━━━━━━━━━━━━━━━━━

申报基础建设项目 解决农业制约瓶颈

――地区人社局驻村工作队为甲措雄乡宗雄村开展项目调研工作

为加强日喀则市甲措雄乡宗雄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该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地区人社局驻村工作队以深入开展强基惠民活动为契机,结合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实践经验,深入开展项目调研工作,努力解决影响该村在农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方面的关键问题。

篇6:解决山西水资源瓶颈制约调研报告

为规范监督执法行为,提高各级安监机构全面建设水平和监督员的监督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层级安全监管力度,按照年初厅长调研会议纪要,针对如何解决县级安监机构不健全和监督员素质低这一制约安全监督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河北省安监办开展了对全省各级安监机构进行资格认证和对安监员进行考核工作,一是起草并由建设厅下发了<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认证和安全监督员考核工作的通知>(冀建质[2007]268号),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作 者:河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作者单位: 刊 名:建筑安全 英文刊名:CONSTRUCTION SAFETY 年,卷(期):2008 “”(z1) 分类号:X9 关键词: 

★ 北京高考高分作文:制约与发展900字

★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 可能自我:自我概念与个体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

★ 浅议制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 又一年深秋

★ 大学生就业应看重发展空间

★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论文

★ 《高等教育》阅读及答案

上一篇:尖子生的十大学习习惯下一篇:服务员辞职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