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种植业调研报告

2022-08-26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西种植业调研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山西种植业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调研组

2011年10月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计划安排,经主任会议研究,成立了以常委会副主任**同志为组长的种植业结构工作调研组,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实地查看了谭棚镇、范兴集乡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粮食等主产品产量逐年提高。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整合投入项目资金2400多万元,建设14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8个千亩方,382个百亩点,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粮食作物面积达到290万亩,粮食总产量108万吨,分别比2006年增长11.1%、24.1%。我县还多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小麦高产攻关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县”等称号。

(二)优势农产品基地蓬勃发展。按照做大优势、做强特色的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合理区域布局,

注重培育特色,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全县共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56个,其中:南瓜专业村12个、西瓜专业村15个、甜叶菊专业村8个、水果专业村4个、食用菌专业村4个、中药材专业村3个,其他专业村10个。建成优质小麦、玉米、芝麻、红薯、蔬菜瓜果、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200多万亩。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科技,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推动我县传统农产品上档次。初步形成了以“双杨”牌西洋南瓜、“半截楼”和“早春甜”牌早春西瓜、“吕大寨”牌延秋辣椒、“鲁阁”牌大葱等为代表的品牌。

(四)龙头示范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加大财政以奖代补政策,连续5年每年安排100-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和培育县级以上粮油加工、林木加工、果蔬加工等骨干龙头企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有效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目前,全县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8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7家,县级龙头企业4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4个。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190万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达到60万亩。全县有15无公害农产品和20绿色食品。

二、种植业调整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色种植业不断培育壮大,种植结构得到进一

步优化。但也应看到当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和影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1、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当前,我县种植业尚未突破传统种植模式,大市场、大流通、高效益的产业发展观念更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不强,仍然停留在自产自销的经营状态。

2、农业产业投入不足。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影响规模化生产,尤其是种植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影响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二是资金问题制约。调研中,有农户反映,金融机构农业信贷项目少且手续繁杂。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全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是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农产品加工链条较短。广大农民的质量标准意识不高,农产品生产中化肥、农药、激素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比较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还存有诸多隐患。

4、市场导向作用发挥不明显。一是缺乏大型综合农产品市场,市场信息不灵,直接影响种植业的发展。二是农产品优势不优,特色不特,产品粗糙、档次低。三是与市场对接能力不足,看准市场调结构的意识不强,生产和流通存在一定盲目性。

三、几点建议

为加快推进我县种植业调整工作,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农业产业思路。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进一步拓宽发展种植业产业的新思路。一是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制定激励和奖励措施。同时还要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二是积极争取农产品开发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三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正确引导农民进一步解放思路,更新观念。四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扩大生产经营领域,全面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现效益最大化。依托科技支撑,合理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以品种调新、质量调高、结构调优、产业调整、产业链调长的原则,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巩固目前成效的基础上,逐步向优势领域延伸,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规范农药、种子经营市场。

(三)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培育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使之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有效解决农产品出路,拉动订单农业的规模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种植业的整体效益。三是加快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培育有较大能力的流通企业,以流通促生产。四是加快农副产品专

业市场建设,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促进农产品的多项增值。

(四)强化服务职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保证。一是要加强产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准确把握市场走向,帮助农民提高种植业生产的科学性、前瞻性,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网上农业。二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咨询、科技示范、技术指导,及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农民破解种植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是要建立一套预防和抵御自然灾害的有效保障方案,指导帮助农民提高应急抗灾的能力。

第二篇:周庄镇秋播及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周庄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为切实抓好我镇秋播工作及种植业结构调整,使我镇传统农业上台阶,高效农业上水平,在局、直属站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今年秋播形势分析

(一)秋播存在的问题

1、秋播面积。从调研结果来看,今年我镇的秋播面积仍然呈递减态势,预计今年的秋播面积55500亩左右,较去年的61387亩减5887亩,导致秋播面积逐年递减的最直接原因是无序的推掉粮田搞提水养殖。一个伍张村今年就计划开挖3000亩搞养殖。如长期以往,不加制止,势必对我市年增亿斤粮的计划产生重要影响。

2、品种利用。随着种子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个体户进货渠道增多,种子市场一片混乱,鱼龙混杂,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逾演逾烈。如市场得不到净化,势必对我镇小麦的品质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我镇以宁麦系列为主,其中尤以宁麦13最多,占总面积的70%以上。而扬麦16等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只占5%左右。

3、播种方式。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由于农业种植业收

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继续降低。加之农村实际从事种植业者严重老龄化,新技术的推广对象缺失,全镇现有条播机18台,其中6台已不能使用,因此仍然以撒播为主要播种方式,同时播种量逐年增加,去年近40%的田块每亩播量就已达30斤,造成后期群体过大,增加了倒伏的风险,从而影响单产的提高。

4、种植规模。现行小麦生产的零散性未变,仍然是千家万户分散式种麦方式,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小麦生产的组织化缺陷仍十分明显,以企业为主导的标准化产业基地了了无几;个体种麦规模太小是种麦比较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从调研结果来看,我镇20亩以上的种植户只有104户,占全镇农业户数的0.69%,30亩以上的19户,40亩以上的7户,50亩以上的4户,其中100亩以上的2户,种植最多的也只有147亩,是连云港人承包的,而我镇农民人均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面积平均只有1.5亩左右,如此低的规模自然谈不上什么比较效益。更谈不上抵御市场风险。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稳定种粮面积。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势介入,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对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挖田搞养殖的现象加以制止,同时依据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从根本上抑制种粮面积逐年下滑的趋势。

2、净化种子市场。种子市场的净化必须以工商、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为主体,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同时有必要赋予乡镇农业部门一定的协查权限,以便增强监管的时效性。

3、改变传统播种方式。一是政府加大对农业机械的补助力度,二是做好机条播技术指导,三是加大机条播宣传力度,四是继续抓好小麦双高创建示范方建设,做到以点带面。

4、发展规模种植。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契机,积极动员种植大户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土地流转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争取将生产基地纳入到项目建设中,同时要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扩大专业化服务规模,这应当成小麦生产重中之重的首要工作。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

由于去冬今春的低温干旱,加之7月份的洪灾、8月份的连阴雨,今年我镇高效农业效益整体上下降,个别生产基地还出现了巨额亏损,这势必对我镇今后高效农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为使我镇的高效农业能够稳定、良性发展,建议政府和上级部门,一是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扶持政策到位。二是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障体系,尤其是要加大农业保险投入,特别是把露地蔬菜种植纳入农业保险范围,三是要创品牌,做精品,四是要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尤其是各合作社要依托江苏优质农产品营销网,拓展销售渠道。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种植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 论

(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2.承办单位概况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二)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2.建设规模与目标3.主要建设条件4.项目投人总资金效益情况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问题与建议

二、币场预测

(一)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

(二)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预测

(三)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四)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1.主要竞争对手2.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3.产品目标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1.苗、种场规模(种植面积、果木株数2.种植基地规模(种植面积、果木株数)3.中低产田改造规模(种植面积、年生产能力) 4.保鲜加工规 5.水利工程设施6.工程造林面积7.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站等)

(二)产品方案(各类种植作物的品种、质量及其数量,其中种籽良种数量)

四、场址条件

(一)地点与地理位置(二)土地利用现状(三)地形、地貌条件(四)气候条件(五)土壤条件(六)水质条件(七)交通运输条件 (八)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九)环境保护条件(十)项目所在地法律支持条件(十一)征地、拆迁条件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苗、种场生产技术与生产流程2.种植基地种植技术与生产流程3.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技术4.保鲜加工工艺技术与生产流程 5.水利工程技术6.工程造林技术

(二)设备方案1.育种设备 2.耕作设备 3.收割设备 4.农副产品加工设备5.仓储设备

(三)工程方案

1、主要建、构筑面积,土石方量

2、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3、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六、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种子和种苗品种、数量、价格、来源及运输方式

(二)肥料品种、数量、价格、来源及运输方式

(三)农药品种、数量、价格、来源及运输方式

(四)燃料品种、数量、价格、来源及运输方式

七、项目总体布置

(一)总体布置1.项目构成 列出各功能分区及单项工程2.总体布置园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运输1.场内外运输量2.运输方式与运输设备

(三)公用辅助工程

八、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九、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调查

(二)项目对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兴修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2.复垦弃耕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4.加工保鲜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设施与投资

(四)环境影响评价

十、经营管理

(一)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二)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四)经营方式(如产、供、销经营方式 )

十一、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

十二、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估算

2、流动资金估算

3、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表

4、分年投资计划表

(二)资金筹措

1、资本金筹措

2、债务资金筹措

十三、财务评价

(一)项目财务评价

1、财务评价基出数据与参数选取

2、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3、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4、编制财务评价报表

5、财务评价

指标(1)财务内部收益表(2)投资回收(3)投资利润率 (4)借款偿还期

(二)农户收支状况分析

(三)财务评价结论

十四、风险分析

(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二)风险程度分析

(三)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十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推荐方案总体描述

(二)推荐方案优缺点描述

1、优点

2、存在问题

3、主要争论与分歧意见

(三)结论与建议

附图、附表、附件

(一)附图

1、场址地理位置图

2、项目总体布置图

(二)附表

1、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表

2、财务评价报表

(三)附件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

2、环保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的批复文件

3、主要原材料供应的意向性协议

4、项目资本金的承诺证明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项目贷款的承诺函

5、土地主管部门对场址的批复文件

6、良种作物新技术开发的鉴定报告

7、组织股份公司的草签协议

第四篇:种植蓝莓的调研报告

关于在长白县蓝莓种植调研报告

蓝莓学名越桔,属于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被人们称为"世界水果之王",是一个发展潜力十分可观的高效农业产业。蓝莓种植业完全可以成为我县新的致富产业,将成为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我县已于2002年从吉林农业大学引进蓝莓苗木开展蓝莓人工栽培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从2006年开始大力发展蓝莓人工栽培,已经累计发展蓝莓种植基地1000多亩。蓝莓产业正在发展成为我县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做大我县的蓝莓产业我们在适宜蓝莓种植的龙岗区域(马鹿沟镇二道岗、下二道岗、龙岗、龙泉镇,梨树沟、小农场等地)进行了调研。

一、适宜蓝莓种植的区域: 我县低岗台地气候区的马鹿沟镇龙岗区域、宝泉山镇岗上及新房子北岗一带平均海拔在800-1200米左右;地势平坦,耕地资源丰富,土壤PH值在

5.5-6.5之间。但由于无霜期较短,不适合粮食生产却完全适合优质蓝莓种植。

二、适宜蓝莓人工栽培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据调查仅二道岗、下二道岗、龙岗、龙泉镇、小农场等地方海拨高度在1000米以上不适宜粮食生产适宜蓝莓种植 1

的耕地面积就有233公顷。估计全县适合蓝莓种植的耕地面积应在万亩左右。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种植蓝莓的积极性

我县适合种植蓝莓的地方有很多,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广播、电视、专家授课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提高农民对种植蓝莓的认识,增加其积极性。

(二)在政策资金上对种植蓝莓的农户给予一定的支持。 由于蓝莓种苗价格较高,加上进行蓝莓种植的土地需要采取增加有机质、调整土壤酸度;苗木定植后第四年才可以少量挂果(尽管苗木定植后既可以坐果但是为了保证苗木生长的速度和后期产量前几年都摘除花蕾不孕,促进营养生长的措施);因此蓝莓种植业前期投入较大(据测算前期投入大约在5000元左右);其中仅苗木费用就需要2000多元。为此建议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1、抓紧建立建好种苗基地。蓝莓苗木价格高是制约蓝莓种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抓紧建立蓝莓种苗基地建设,通过苗木基地建设大量繁育优质蓝莓苗木,并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或以苗木入股的形式提供给种植业户,以促进蓝莓产业的迅速发展。

2、龙头带动实现蓝莓产业化发展。蓝莓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以解除广大蓝莓种植户的

后顾之忧,确保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要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引进蓝莓加工销售方面的龙头企业;才能尽快做到蓝莓产业。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蓝莓种植业前期投入较大,农民的资金压力重,因此应为农民发展蓝莓提供信贷支持,并在贷款利息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

4、整合项目资源减轻蓝莓种植业成本。通过争取土地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解决土壤增施有机质,调整土壤酸度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发展蓝莓产业切实减轻农民的投入。

(三)提高蓝莓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为了确保蓝莓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水平,应鼓励和支持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龙头企业带农户的发展模式。

(四)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加大技术服务力度。蓝莓种植业是新兴的种植业蓝莓的日常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越冬管理等技术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生产管理技术进行培训和服务,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对相关的技术进行研究和推广,为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四、效益分析

蓝莓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高科技农业项目,每亩前期投入大约在3000~5000元之间,后期

投入相对要少一些。进入盛果期亩产蓝莓500公斤计算,市场最低鲜果售价为每公斤20元,每亩收入1万元左右,而且蓝莓是高产作物,一般定植第4年允许少量挂果,定植第5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量可达500公斤以上,并且它是多年生灌木,其经济寿命长达50年~60年,由此可见经济效益确实十分可观。但是蓝莓的种植从基地选择、土地整理、土壤改良(蓝莓土壤的最佳PH值要求是

4.5~5.5之间,强酸性透气性的土壤)、种植、肥水、修剪整形、病虫鸟害防治、日常管理、采收加工、市场销售等全部环节上没有充分可靠的技术支持,因此它又是一项高风险的农业项目。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

第五篇:种植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发展我社区种植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养白牛社区发展山区种植业的调查报告 作者:王建寿 学号:1053004457213 养白牛社区在全县是最贫困的社区之一,长期以来,社区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作为典型的山区,几乎全部人口都为农业人口,种植业是农业社会的基础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养白牛发展具有特色的山区种植业,是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方法。

一、养白牛社区具有适宜发展种植业的优越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养白牛地处山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呈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海拔不同,海拔在1800-1900米,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冬暖夏凉,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8℃(11.9~17.5℃),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3.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0毫米(900~1200毫米),雨季降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能够满足旱季灌溉所需。耕地1558亩、林地8000亩,土地储量充足,气候适宜。

适宜生长的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包谷、蚕豆、马铃薯、红薯、荞、黄豆、刀豆、杂豆等3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籽、胡麻等20多个品种;蔬菜有青菜、白菜、花菜、萝卜、葱、大蒜、菠菜、茨菇、韭菜、瓜类等30多个品种;用材林有华山松、云南松、水冬瓜、杉树、柏树、桉树、银槐树、楸木、樟木等;灌木林有栎树、野梨枝、小红木、水马桑等;果木林有桃、梨、核桃、板栗、枣子、柿子、软枣、拐枣、花红、石榴、山渣、柑桔、黄果、杏、李等。

(二)具有富余的劳动力

全社区有336户农户,农民1323人,除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具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

(三)种植业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随着近年来周边地区种植业的发展,养白牛社区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的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逐步转变,开始种植各类经济作物,以菜豌豆、青花、白花、刀豆等蔬菜为主,部分林地种植核桃、竹子,已初具规模。随着现在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野生植物、原生态食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养白牛林地丰富,有着多种野生植物资源,如蕨菜、野生菌、药材以及多种山林野果等等。

二、良好的发展山区种植业,还有多种制约因素

(一)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目前,绝大多数山区农民仍然把传统种植生产作为收入主要来源和生活保障,但由于山区土地瘠薄、耕地资源分散,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加之退耕还林实施后可用土地有限,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生产状态。山区的农业生产现状,致使种植业效益低下,与坝区相比,同样的投入亩产收益山区只占坝区的30%左右,山区种植业的增收空间和潜力小。

种地是一项大学问,从种到收,几乎每个环节都很有讲究,包括节气的掌握、良种的选择、耕作方式、设施的运用、田间的管理、适时的收获、高效的储运和销售等等,无不渗透着科学技术有形无形的作用。但很多农民习惯了传统的种植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农耕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山区出现了一些新型农民,懂得经营土地,懂得科技应用,但大多数山区农民虽然体格健壮却缺少新的生产技能,仍然采用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耕作方式,生产技术落后,土地利用率低,产出低。

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参加任何技术培训,没有一技之长。表现在,一方面劳务输出人员中技能型人才极少,大多数从事强体力、高难度、多危险、低收入的苦力劳动,挣的“血汗钱”,劳务增收潜力不大。另一方面,因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低,掌握不了一些农业及主导产业发展的新技术,现代农业新技术推不开,制约和阻碍了农业内部增效和产业发展。

(二)没有形成独特的山区种植特点

尽管养白牛社区随着当地总体产业结构转型也就行了转型,比如改变了传统的种植粮食作物的习惯而种植蔬菜,但由于山地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改为种植蔬菜难以精耕细作,管理难度大,种植出的农产品比起坝区种植的品质也相对较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坝区少见或没有的山地作物及野生植物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缺乏山区种植特点。

(三)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

当前的种植业发展,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种什么,怎么种,都由自己说了算,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由此造成种植的农产品品种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给社区种植业的总体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

全社区没有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企业带动,无法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种植技术,种植业的发展缺乏排头兵。

(四)销路不畅

农户种植了农产品,最终的目的是就行出售,获得经济效益。但养白牛地处山区,距县城20公里,距澄川二级公路3公路,距离县城附近的农产品收购市场15公里,运输不便且成本高,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很大不便。部分居民小组地处偏远山区,道路交通十分不便,遇到下雨等情况,只能眼看着种植的农产品烂到地里而无法出售,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对发展山区种植业的意见

(一)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

除了农忙季节,只要到村子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聊天或喝酒,碰到红白喜事,三亲六戚都要杀猪宰羊喝上几天,不醉不罢休,风俗习惯特别的不好,他们好象固守着一个模式,有饭吃就足够了,从没有想方设法去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那怕是三代同堂地住在十几平方米的茅草屋里,等、靠、要的观念很严重。思想观念一旦形成,我们要改变它是非常困难的。尽管社区及小组干部经常宣传发动,但效果不是很好,仅仅靠说教的方法来改变他们的思想是很困难的。一方面要带他们出去外面看看别人是怎么发展的,别人的居住环境是怎么样的,让他们心里有个触动。另一方面,我们要着力树立了一些致富典型,其它地方的到致富典型说服力不强,毕竟不同的地方,基础不同,主客观条件不同,可比性很低,有些是无法比的。但是如果我们树立起本地区的典型,这是群众有目共睹的,实实在在感触到的,让这部分致富带头人起示范的作用,就会逐渐地扭转了本地区群众的观念,改变了本地区的种植产业结构。

(二)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一要立足于“围绕主导产业、培育专业农民”的思路,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通过培训,造就一批“拓展产业项目、带动一方农民、发展一片经济”的人才队伍,带动引导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二要加强技能培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通过带出去、引进来、榜样带动的办法,使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逐步推广到田间地头,渗透到种植业的每一个环节。

(三)建议组建一个中型的农产品收购市场

销售难制约着山区农副产品的种植。许多蔬菜收购商都到村里收购,行情好时,本地收购商恐吓威胁外来收购商,让外来收购商不敢来收购,以达压低价格的目的。一些种植的面积比较少,产量较少的品种,没人来收购,农民要么用车运到距离15公里的蔬菜交易市场去卖,要么拿去农贸市场零售贱卖。不仅费时费力,还买不上好价钱,那份辛苦可想而知。建议组建一个中型的农产品收购市场,指定专人管理,不仅可以改善市场环境,对社区一定创收,更能方便群众出售各类农产品。

(四)充分发挥山区特殊优势,发展山区种植业。

养白牛社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当地带来了很多具有特色的野生植物资源,各类山地野菜如蕨菜、香椿、梁王茶等纯天然无公害野生蔬菜不仅价格高而且很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山区林地中改良林木品种,发展核桃、竹子等经济林,同时林地出产的野生食用菌、药材在市场上有着很好的销售价格和竞争力。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野生植物资源给当地老百姓创收才能在种植行业中享有有一席之地。

(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实施基地带动战略,以“点”为中心,主要着手建设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的示范基地。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把种植大户引进来了,盘活我们的土地资源,种植大户一来,就把先进的技术、思想带过来,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多余的劳动力,还能带动当地种植业的发展,给当地种植户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具有山区特色的野生植物资源。比如开展林区野生菌规模化种植,发展香椿、梁王茶规模化种植等,不仅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山区环境,而且成本低,产出高,效益好。

(六)因地制宜,发展与保护并重

养白牛地处高原湖泊抚仙湖流域,当地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周边环境及抚仙湖水质。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种植业,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尤为重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同时要因地制宜,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现有生态环境不被破坏,避免过度开发,毁坏林地,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充分发展生态经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产品生态、绿色、无公害,从一开始就给消费者形成生态、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形象,进一步提示市场竞争力。

如何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种植业,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它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当地老百姓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但我们相信,随着市场的转变,科技的进步,在政府和当地百姓不断努力下,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山区百姓会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澄江县2011年统计年鉴》

2、《中共澄江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工作报告》

3、《澄江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篇二:核桃种植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宁蒗县发展核桃种植的调查

哲学与政法学院 2009级政教b班张立芳 094020146 调查时间: 2011年10月10日-2011年12月1日 调查地点: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翠玉乡

调查对象: 丽江市宁蒗县翠玉乡的核桃种植情况 调查目的:

由于宁蒗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想通 过此次调查,研究在当地发展核桃种植的可行性,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

正文

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川、滇交界处,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山峰林立,沟壑交错,属典型山原地貌。绵绵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绵绵山以西属金沙江高山峡谷地貌,群山争峙,河谷深切,海拔悬殊。绵绵山以东大部属山原区,山势较浑厚。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干湿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20毫米,年均日照2298小时,年均无霜期220天,年均气温12°7c。

宁蒗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增收,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由于民族众多,文化落后,宁蒗县的经济发展也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缓慢的发展速度。在宁蒗县,有部分农民种植了不少核桃,因此,为了了解当地核桃种植的情况,探索的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找到一条可行的出路,我对丽江市宁蒗县的核桃种植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以翠玉乡为例)。主要情况如下:

一、 翠玉乡的核桃种植现状

翠玉乡地形为山地地形,粮食作物多种植玉米、小麦、和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是核桃、板栗和葵花籽。

核桃在当地是一种很常见的经济作物,产的核桃多用于自己使用,只有少部分作为经济作物卖给收核桃的商贩。因此,核桃在当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 核桃的生长条件 核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核桃属于喜温树种,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及无霜期是:年平均温度9度--16度,极端最低温度负25度--负2度 ,极端最高温度38度 以下,有霜期150天以下。

2、光照。核桃喜光。进入结果期以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全年日照时数要在2000小时以上,才能保证核桃的正常生长发育,如低于1000小时,核壳,核仁均发育不良。栽培中,从园地选择,栽植密度,栽培方式及整形修剪等,均必须考虑采光问题。

3、土壤。 土壤是一切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核桃庞大的根系和树体首先要求深厚的土层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核桃喜疏松土质和排水良好,在地下水位过高和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而在含钙的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佳。对土壤ph值适应范围为6--8,生长结实有影响,核桃喜肥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4、水分。 核桃耐干燥的空气,而对土壤水分状况却比较敏感,土壤过旱或过湿均不利于核桃的生长与结实。所以,山地核桃园需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而在平地则要解决排水问题。

三、 翠玉乡发展核桃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川、滇交界处,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山峰林立,沟壑交错,属典型山原地貌。绵绵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绵绵山以西属金沙江高山峡谷地貌,群山争峙,河谷深切,海拔悬殊。绵绵山以东大部属山原区,山势较浑厚。

宁蒗县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干湿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20毫米,年均日照2298小时,年均无霜期220天,年均气温12°7c。这些都符合核桃的生长条件,从自然气候方面看,在当地发展核桃种植是可行的。

四、 在翠玉乡发展核桃种植的经济因素和政策条件

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脂,食后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因此,可作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滋补品。此外,这些油脂还可供给大脑基质的需要。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作用。另外,核桃还是很多食品的原材料。核桃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以通过加工提炼出来作为食用香油。因此,核桃的经济效益是不容小觑的。

此外,宁蒗县正在拟建一个核桃油加工厂,项目建成后年加工能力2000吨以上,实现年产出并销售核桃精炼油500吨以上。投资效益分析:总投资108.4万美元。建设期3年,年销售额116.6万美元,年经营成本67.5万美元,年利润49.1万美元,投资利润率45.3%,投资回收期2.8年。已完成项目建设书,正在寻求能提供资金、市场(国外)、设备、技术的投资伙伴,投资方式可合作,也可独资。若果此加工厂建成,将会为核桃的销售提供出路,核桃的产业化链条也将自然形成。 综上所述,经过这次调查和分析研究,我认为在宁蒗县翠玉乡发展核桃种植是可行的。但是,鉴于当地的文化水平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我对于核桃种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核桃种植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由于当地多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另外,交通不是很方便,物品流通慢,粮食大多是自家产的,很少通过外买的方式,因此既要发展经济作物,又不能将粮食生产放弃,所以对于核桃种植要合理规划,调整好农业结构。

二、核桃种植要大力宣传,发动农民。核桃种植需要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产业链,才能持续发展,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如果不发动农民,只是少部分种植,规模小,则会加大成本,而且经济效益得不到提高。

三、政府要给予技术支持。由于当地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科学技术掌握比较困难,因此政府一定加大科技投入,例如补贴农药,派遣技术人员下乡等等。

四、核桃种植有了产出还要有销路,保证销路,才能保证农民的收入稳定。因此,对于核桃产出后的销售,政府也要支持,可以通过发动农民和企业签订单的形式保证核桃的销售。篇三:xxx地农户种植结构调查报告 xxx地种植结构调查报告

xxx地处xxx县城东西部,临接xx乡、xx乡,靠近xxx,常年降雨较少,四季气候明显,属典型的半干旱地带。由于地理条件,当地农民一直在沿用古老的耕作方式,种植结构单一,人均收入过低,使得农民生活水平一直处在较低程度。随着近几年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不断渗透,该地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多样性种植,发展特色农业,对种植、养殖结构开始逐步认识,也逐渐形成了一条以设施农业牵头,特色养殖并举的适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当地农村种植结构,了解农民生活水平,以便更好的帮助他们走一条适合于当地地理环境的特色种植道路,我们特开展了“农户种植结构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式,选择走访xx、xx、xx三个村,每个村随机选择三个组共100户群众,共计调查300户群众,卷面设计六部分,分为农户基本信息、农作物种植结构、外出务工情况、其他、收入核算及农户意见和建议。后期采用图表统计方式,随机抽取100户农户进行统计分析。

一、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玉米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小麦的种植面积基本保持不变,马铃薯及其他经济作物由于市场难以把握,随机性比较大,所以农户的种植多存在盲目性。农户基本依靠信息链最底层信息来决定来年种植什么作物。由于日光温室效益明显,种植面积将不断增大,但在短期内由于规模较小,市场尚不完善,所以农户种植心依然比较保守。习惯了以往的种植结构习惯,农户对种植结构的调整不太看好,对新品种种植思想包袱较大,例如对金盏花种植意向调查发现农户只是试试心里。外出务工人数虽多但工种简单单一,且季节性强,收入不稳定。

(一)所抽取的100户农户,在2010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小麦186亩,大麦69亩,马铃薯76亩,大田玉米种植面积为390亩,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0亩。从人均纯收入来看,大田玉米的人均出收入最高为866.67元,其次是马铃薯为295.56元,小麦和大麦分别为152.93元和49.07元。玉米的种植面积占整个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7.5%,已经成为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最主要支柱。因为对于大麦的价格市场难于掌握,所以农户的种植存在较为严重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往往是以自己的经验来控制种植面积,由于2009年大麦单价不稳,且均浮动于1.5元/kg,所以在今年种植面积只有69亩,但是由于今年价格仍延续了去年的收购价,导致大麦产值持续低下。

(表一)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查统计表 单位:亩、kg、元

(二)油料作物和经济类作物在2010年种植面积为油菜32亩,胡麻32亩,葵花55亩,夏季蔬菜25亩,2009年冬天至2010年春天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为26亩,人均纯收入为大棚蔬菜居高为705.81元,其次为向日葵为415.56元。日光温室是近几年在政府的支持辅助下建成的,为当地一特色农业,适合该地经济发展条件,也为该地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其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市场尚不成熟健全,对蔬菜的种植品类和价格尚未把握,也存在一定风险。向日葵的种植是在近一两年发展起来的,由于其种植成本高,风险大,所以有些农户依然不敢接受。其他一些油料作物则完全是为了自给自足。

(表二)油料及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调查统计表 单位:亩、kg、元

(三)从表一及表二综合分析,共计100户450口人,耕地面积为991亩,人均更地面积2.2亩,累计纯收入为127.9616万元,全部人均纯收入为2843.59元。 (四) 由于受今年收入水平的影响,明年种植面积将主要倾向于大田玉米,增幅预计可能达到79%。小麦种植面积将与今年基本持平,马铃薯种植面积将增加2倍,达到150亩。由于夏季蔬菜价格低,收入少,预计在2011年夏季蔬菜的种植面积将会缩减50%,日光温室蔬菜由于是反季节栽培,且选择的时间正是农闲期间,而且人均纯收入要比陆地蔬菜高466元,所以种植面积增幅可达到50%以上。另外通过对100户农户对金盏花种植意向的走访调查,其中85户农户表示愿意种植,合计种植面积为80亩,基本保持在0.8亩/每户左右。当地农户对新的作物抱有比较高的积极性,对种植结构调整参与度高,但是由于多年种植风险的教训,思想比较保守,对新作物往往抱有试试看态度。 2010年及2011年种植结构总览

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 2010年 2011年

(五)通过对该地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当地有接近30%的劳动力在春季种田以后就开始外出务工,务工地点多积聚于城市建筑或道路桥梁建设。劳务收入平均为1456元/人.月。有29%的农户认为外出务工比在家里种地要好。47%的农户认为外出务工工种单一,而且辛苦,以后可能会缩短外出务工时间,转而通过寻求合理的种植结构来增加种植收入。其余24%认为如果条件成熟应该两者兼顾。

二、存在的问题

积极推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农

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调查,我们深感这场调整任重道远,有许多新的问题亟待研究,也有许多问题和困难必须迅速得到解决和克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大多数种植都属粗放式种植,不仅大大提高了种植成本,而且也降低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从根本上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资金不足,财政投入少,形不成较大的规模生产和加工销售,没有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如当地蔬菜品质优良,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销售形不成规模,无法发挥出良好效应。另外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对科技的投入较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因此产量低下,效益不高,成为障碍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在种植业中,农技服务是决定蔬菜是否保有优良品质和高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由于农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盲目种植、施肥、用药、采摘,往往破坏了粮食作物和蔬菜的品质,降低了产量,严重影响了该地农业种植的经济收入。

4、市场信息环节十分薄弱。农业产业链被割裂、信息不通、农工商分离、产加销脱节、城乡分隔、等,严重阻碍了农业结构调

上一篇:事业单位的辞职报告下一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