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

2024-05-03

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精选9篇)

篇1: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

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概念辨析

就人才类型而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总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其中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由职业教育来培养,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技术型人才也称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他们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只有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转换成物质形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这种人才又可分为三类:生产类,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畜牧师、植保技术员等;管理类,如车间主任、作业长、工段长、设备科长、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以及行政机关中的中高级职员;职业类,如会计、统计、牙技师、导游、空勤人员、农业生产经营者等。技术型人才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不必达到工程型人才要求,而更应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由于他们大都是在生产现场工作,因而与工程型人才相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相关专业知识面要更宽广,如工艺人员除需要工艺知识外,尚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二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特别要具备解决现场社会性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及一定的操作技能;三是由于生产现场的劳动常常是协同工作的群体活动,因此,人际关系能力、组织能力是这类人才极为重要的素质;四是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更强调工作实践的作用。

技能型人才也称技艺型、操作型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主要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他们与技术型人才的区别在于主要依靠操作技能进行工作。技术工人不属于这类人才,一些高技术设备的操作者,虽有操作任务,但不能简单地归入技能型人才,尚须分析其智力含量的多寡,才能决定其是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

把上述各种人才类型与教育联系起来,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可称之为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可称之为职业教育(或技能教育)。①在国外,同样存在这两种教育,分别为vocational education和technical education。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既能够培养技术型人才又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

从中可见,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不仅有分工二的区别,还有层次的区别。同时,不可否认两者有交叉重叠之处。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含量在许多工二作中都占一定的比例,其交叉重叠之处确实在加宽。尽管如此,两者仍然不可等同。

篇2: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概念

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从事技术操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够解决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服务等职业领域。比如高级钳工、中式烹调师等。

篇3: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调研分析

1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 区域内及周边的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冶金、电子通信等新区支柱产业不断壮大, 航空航天、船舶修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蓬勃发展, 这一切都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目前, 企业招聘人员主要有两个途径, 即通过劳动市场招聘和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在劳动市场招聘主要目的为招到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熟练焊工, 解决或缓解生产任务繁重的燃眉之急;而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是为了拥有具有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实践操作技能、又有可塑性强的年轻技术工人, 作为技术人才储备。企业看重员工是否能够积极、主动、踏实、有责任心地去为企业服务, 是否能够忠于职守、服从调动、遵守制度等方面。国有企业重视员工的培训环节, 注重员工的知识更新和技能的提升, 制定明确的培训计划和安排, 而民营企业更加注重生产效率, 更愿一步招到所需岗位的合适人才。

2 职业岗位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 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与设备的升级, 生产企业对高职焊接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不仅要求这些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焊接操作技能、实施焊接工艺能力、焊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也突出强调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造力, 并要求能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在高新技术信息的学习、消化吸收和应用方面应具有很强的拓展能力。

3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调研了解到, 不同的企业对岗位的设置各有所异, 岗位职责略有出入, 但对高职层次的焊接专业来说其人员大多分布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质量检验部门、设备维护 (维修) 部门、焊接技术培训部门、产品和焊机销售部门等, 岗位可大体归类为焊接技术操作、焊接工艺管理、焊接质量管理、焊接营销管理等, 具有基本相同或类似的岗位 (群) 典型工作任务。

3.1 焊接技术操作

典型工作任务:焊接操作、焊接设备的选用、运行与维护等。

职业能力、素质要求:能够正确识读图纸和焊接工艺卡;能够按图纸进行划线、下料操作;能够按照图纸及焊接工艺卡的要求进行焊接操作熟悉焊接设备性能和参数选择;掌握各种常用焊接方法的操作技术;具备预防、减小和消除焊接应力与变形的能力;能够进行焊接设备的选用、运行与维护等;爱岗敬业, 具备安全意识、团队意识、质量与效率意识。

3.2 焊接工艺管理

典型工作任务:焊接工艺编制、焊接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现场工艺控制与管理等。

职业能力、素质要求:能够正确识读图纸;熟悉产品标准和工艺规范;熟悉焊接工艺过程;具备焊材与焊接方法选用能力;能够进行焊接试验;能够按照设计图纸和设计要求编制焊接工艺;具备焊接工艺评定能力;具备技术改进和创新能力;具备职业规范意识、质量与效率意识、责任意识和学习能力等。

3.3 焊接质量管理

典型工作任务:焊接质量检验、产品检验、无损检测等。

职业能力、素质要求:能够正确识读图纸;具备外观质量检测的能力;具备X射线探伤的能力;具备超声波探伤的能力;具备磁粉探伤的能力;具备渗透探伤的能力;具备致密性检测的能力;具备编写检验工艺卡的能力;按照质量要求进行焊接质量、装配质量检验的能力;能够进行焊接质量评定;具备职业规范意识、质量与效率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等。

3.4 焊接营销管理

典型工作任务:成本核算、焊材管理、设备推销等。

职业能力、素质要求:具有编制安全培训的相关知识及安全隐患识别能力;具备资源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具备焊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能力;具备生产与质量的检查、发现、处理以及反馈问题的能力;具备全局意识、沟通意识、企业文化意识、成本意识、质量与效率意识、责任意识等。

4 调研建议

4.1 专业培养目标

综合以上分析, 我院的焊接专业应该以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为主战场, 主要面向石油化工、船舶修造、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及其相关产业,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常用焊接操作技能及设备运行维护、焊接工艺管理、焊接质量控制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够独立完成职业工作任务, 具备中级以上焊接国家职业资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随着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行业产业技术不断进步, 人才需求也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变化。建议根据市场变化, 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定期修订。

4.2 专业培养要求

4.2.1 个人素质高

个人素质包括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 多数企业认为:个人素质高的人, 即便职业技能逊色, 也可以通过培养得以提高;但是, 个人素质低的人, 即使职业技能突出, 也不能给予重用。因此, 个人素质的高低成为企业选择人才的首选。

4.2.2 专业技能扎实, 特长明显

当前, 很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 短时间内无法准确进行岗位定位, 工作发展势头低迷。究其原因, 主要是个人专业技能表现平平、理论基础薄弱, 造成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哪在方面会更有优势的局面。因此专业技能成为职业岗位发展的关键前提。

4.2.3 实践经验丰富

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企业均表示更喜欢招收有经验的人员, 对应届毕业生较失望。招收的人才能不能较快地为企业所用, 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上岗形成生产能力, 是否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 是否具备实战能力, 这也是目前应届毕业生求职的关键。

4.2.4 学习能力强

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当学会自主学习, 不能让老师手把手地教, 必须学会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来解决实际问题, 将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4.2.5 合作精神强

企业的生产环节均为团队制作, 这就需要很强的团队精神。企业在招收人员时非常强调人才的团队合作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4.2.6 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焊接专业毕业生还有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从事本专业岗位的基础上, 可以扩展到焊接设备、技术、材料的销售与售后服务、焊接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企业管理等工作。

摘要:本文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焊接企业或相关行业的岗位设置及人才需求调研, 分析焊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提出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关键词: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Z].2012, 6.

[2]王振洪, 高职如何打造“中国教育升级版[N].光明日报, 2013, 11.

[3]李兴旺, 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2005, 1.

[4]朱志敏, 技能人才短缺状况为何难以改变[J].中国人才, 2013, 07.

篇4: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技术技能型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徐亚凤。(项目编号:JG2014020166)。

一、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着重考虑下几个因素。(1)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原则。在人才培养方式和专业设置上,要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适时地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据职业岗位群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按照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进行教育活动,体现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原则。以现代社会区域经济需求为依据,置身于区域发展规划中,遵循市场规律,满足社会需求。(2)职业性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培养学生拥有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原则,通过市场调查与本行业第一线实际工作者及有关专家了解人才岗位职责、基本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行分析,构建起专业人才结构。(4)工学结合原则。坚持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生产过程,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工作过程对接。

(三)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既包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又包含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等。(1)教学内容改革,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以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落脚点,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专业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实行项目化教学、启发式教学、微课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两层含义:(1)“双师型”教师是指在职业教育中既能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又能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师。(2)“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指在专业师资队伍群体结构上,由学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任教经验丰富的“理论型”专职教师和部分从企业聘请的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技能型”兼职教师构成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的形式主要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实践、岗位培训等功能的结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体是高职院校,最直接的收益者是企业,实训基地的建需结合自身办学实践、相关政策法规、同类院校办学成果、企业用人标准及人才需求,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二、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质量无法贴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但实质上仍然没有走出“学科中心”的阴影,培养出的学生无法很快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深入市场、深入企业了解需求不足,在专业设置上跟着潮流走,或是自己能办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企业对人才规格和质量的需求,导致人才培养不实用。(2)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少,仅仅依靠学校有限的实验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没有充足的实践锻炼机会,必然会导致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性不强,无法满足市场人才需求。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存在不合理性。课程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和基础,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仍存在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1)专业核心知识技能更新速度较慢。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和变化,高职教育中专业核心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更是不容忽视,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应该紧跟时代脉搏,将新的知识体系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真正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生产实践接轨。(2)偏重理论教学,忽视能力培养。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侧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总之,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力依赖于其所培养的人才质量,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如何构建高职计算机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

篇5: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

论文关键词:技能型 口腔工艺技术人才 校外实训基地

论文摘要:技能型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应当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此,除稳定现有实训基地外,还要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开拓新的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要有效地利用实训基地,加强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一定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实践性教学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心环节,而校外实训基地在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从事和胜任口腔工艺技术职业岗位的能力,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因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至关重要。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既要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此,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稳定现有的实训基地

为了满足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我校与国内行业、企业紧密联手,建立了26个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参观、见习、实习的场所,国内知名的义齿加工企业,如深圳现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珠海维登国际义齿研发制造有限公司等都是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了解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同时体验不同的企业文化,从而让学生走出课堂,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真实的工作过程,真正实现学校学习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最佳场所,也是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了稳定和加强与这些实训基地的合作,我校还与之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从以下几方面达到校企互助共赢:(1)充分利用各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并保证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2)加深彼此在专业领域的交流,把专家请进校园,讲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发展规划,介绍生产、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3)建立专家聘任制,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管理。(4)鼓励教师进入生产一线进修学习,把实际问题和实际经验传授给学生。

依托区域经济优势,开辟新的校外实训基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我们需要开拓新的校外实训基地,更为广泛地与全国乃至海外的同行进行交流,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保证毕业生就业。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域位置独特,面对台湾,北联浙江,南引广东,西靠江西,辐射内陆广大腹地。而厦门和台湾一水相隔,与金门咫尺相望,“五缘”关系密切,地理位置独特,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位置。近年来,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口腔学术会议多次在厦门召开,吸引了海内外口腔工艺技术院校及专家来到我校进行参观指导。5月,在厦门举办海峡论坛期间,我校与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并选派教师及学生赴台进行学习交流。7月,台湾口腔工艺技术专家团赴我校参观考察,与我校洽谈合作办学事项。学校还在广州、深圳等地与国内口腔工艺技术一线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成立校外实训基地,如深圳市现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洋紫荆牙科器材(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泰健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珠海维登国际义齿研发制造有限公司等,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实习计划,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充足和完备的实训基地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实训基地来培养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要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第二学年,定期组织学生到义齿加工企业和附属口腔医院即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见习,体验生产一线的工作,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了解未来的就业环境;安排企业一线技师带教,为学生介绍义齿制作流程,加深学生对义齿制作流程的认识,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在两年的校内学习结束后,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岗位上学习,尽早熟悉就业环境,并聘请义齿加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立刻顶岗上班,而不需要漫长的.培训期和试用期。实习期间,定期由企业一线技师为学生开设“小讲堂”,讲授工艺行业的新技术和新进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每个岗位实习结束时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成绩评定,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以上措施使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实现了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向技能型转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上岗,承担主要专业技术工作。另外,要注意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应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我校在校内课程安排方面加强了对口腔工艺技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原有的口腔工艺专业课程外,还新增了心理健康、生涯体验与就业、人际沟通、社交礼仪等课程。生涯体验与就业课程为学生做好人生指导,将就业指导变为生涯辅导、生存教育,真正做到普遍指导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引导学生“干哪行爱哪行”,做到不论在何种就业环境下都能正确客观地面对自己的职业;人际沟通、社交礼仪课程让“90后”的一代能在为人处事方面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能在集体生活中做到相互关爱、融洽相处。

实习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这个过渡,在全真的实训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经过职业规范化训练,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以达到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妥善处理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较不稳定,很多学生在入校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是医生。学生在实习期间难以适应“学生”和“技术工人”两种身份的转换。学生与企业召集的未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农民工同工同酬,也造成高职学生心理极端不平衡。因此,学校与实习生应保持紧密联系,发现问题时辅导员及实习管理教师应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增强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身份的变化,与其他员工和睦相处,为实习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人际氛围。专业教师应根据口腔工艺技术行业发展趋势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高职的学生经历了正规的专业教育后,跟速成的农民工相比,有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能更快接受国际口腔工艺新理念和新材料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总之,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一方面,应当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除稳定现有实训基地外,还要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开拓新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利用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并借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成为合格的口腔工艺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会兰,张亚荣,欧洲,王艳玲.以能力为核心的护理教学模式在内科实习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5(5):1-3.

[2]焦雨梅.探索口腔医学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44.

[3]郭素华,王二丽,蔡扬帆.药学系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2):139-140.

[4]杨晓新,杨勇,孙巨峰,雒新峰.产学结合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其效益[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1):55-56.

篇6: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

公司各单位:

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落实公司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良好环境,决定开展届优秀 技术技能人才评选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人才观,紧紧围绕公司改革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人 才强企”战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积极挖 掘公司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资源,努力实现人才集聚新突破,更好 地发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二、遵循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围绕提高经济效益中心,切实发 挥人才对落实公司改革发展目标的支撑保障作用。

(二)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坚持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相结合,重点选拔既有良好思想品德,又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既注重 对成果、论文和荣誉的要求,更注重对实践、能力、业绩和贡献 的评价。

(三)民主公开、群众公认。严格按照评选标准和程序选拔,坚持公开透明,择优遴选,群众认可。

(四)突出主业、倾斜一线。坚持向生产一线、重点岗位、青 年人才倾斜,合理控制各级机关技术人员入选比率,生产一线技 术人员的推荐评选率不低于50%,一般管理岗位技术人员 入选比率不低于20%。

三、评选名额

本届共评选优秀技术人才***名。其中评选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名,从评选出的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中向集团公司 推荐技术专家候选人**名;评选优秀技能人才**名。具体分配名额见附件。

四、津贴标准

聘期内发给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一定数额的特殊技术津贴,标 准为:技术专家***元/月,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元/月,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元/月,优秀技能人才***元/月。特殊技术 津贴由所在单位按月标准的70%随工资发放,剩余部分根据 考核结果予以兑现,考核为优秀和合格的全额兑现剩余部 分,基本合格的兑现剩余部分的50%,不合格的不予兑现并予以 解聘。

五、评选程序方式方法

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由所属各单位按照分配的名额,根据公司 规定的条件组织评选。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由所属各单位按照 分配的推荐名额从评选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中推荐到煤业公 司,由煤业公司组织评选。技术专家候选人由煤业公司按照分配 的推荐名额从评选出的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中推荐到集团公 司。优秀技能人才由所属单位按照分配名额,根据公司规定的条 件严格按程序组织评选。

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评选成绩由专家综合评审和群众认可度 测评两部分组成,均实行百分制。其中:专家评审成绩占80%,群众认可度测评占20%。群众认可度测评低于80 分的取消评选资 格。技术专家候选人、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成绩以专家 综合评审为主。

优秀技能人才评选成绩由现场操作考核(或专业理论知识考 试)和群众认可度测评两部分组成,均实行百分制,现场操作考 核(或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占80%,群众认可度测评占20%。群众认可度测评低于80 分的取消评选资格。评选、推荐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

六、实施步骤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评选从****年**月开始到**月结 束,分四个阶段进行。(一)部署动员阶段

**月下旬,公司及各单位成立评选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广泛 宣传,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二)矿处评选阶段

**月**日前,所属各单位完成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评选及专业 技术(学科)带头人推荐上报。**月**日前,按分配的推荐名额,完成优秀技能人才推荐上报。(三)煤业公司评选阶段

**月**日前,完成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评选及技术专家推荐上报。**月**日前,完成优秀技能人才评审及上报。

(四)命名表彰阶段 对评选出的第五届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将由集团公司进行命 名表彰。

七、组织领导

(一)为切实做好第五届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评选工作,成立煤 业公司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评选领导小组。相关部室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公司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评选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等工作。

(二)公司成立相应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委由公司领导、有 关专家组成,负责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评审工作。

(三)所属各单位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做好优秀技术技能 人才的评选、推荐等工作。

八、有关要求

(一)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评选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 务繁重的系统工程。各单位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扎实做 好评选工作。

(二)各单位要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 动和激发广大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促使更多的优秀技 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三)各单位要严格标准,规范操作,层层把关,好中选优,优中拔尖,切实评选出有真才实学、有突出贡献、群众认可度高 的优秀人才。

附件:1.优秀技术人才评选推荐名额分配表 2.优秀技能人才评选名额分配表

篇7: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

【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作者:时间:2010-6-27 17:36:50点

击率:3816

非调动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申请迁入落户的条件及所需材料: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高级人才本人、配偶、未婚子女和共同居住的父母需要迁入本市落非农业户口的,由市政府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直接受理,审批,凭市政府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开具的《户口准入通知》和《西安市迁入市区人员准入证》及有关材料,到入户地派出所将资料信息录入数据库,由市局户籍管理科审核后开具《户口准迁证》,在派出所办理入户。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科技奖获得者。

(3)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4)进入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人选。

(5)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6)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

(7)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和国家级工程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

(8)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一、二等奖科技成果的主要研制者。

(9)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获得者。

(10)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11)博士后研究人员。

(12)省、市人民政府文件明确规定引进的其它高级人才。

所需材料:

(1)由本人和用人单位分别提出申请;

(2)本人学历学位证书或获奖证书、荣誉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及其他相关证明文件(核原件,留复印件);从国外留学归国的人员还须提供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明(核原件,留复印件);

(3)合法固定住所证明、证件(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核原件,留复印件)或用人单位出具的合法固定住所证明;

(4)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户籍证明。

2、被用人单位聘(招)用,按规定办理聘(招)用手续或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才本人、配偶、未婚子女需要办理本市非农业户口的,由市政府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直接受理,审批,凭市政府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开具的《户口准入通知》和《西安市迁入市区人员准入证》及有关材料,到入户地派出所将资料信息录入数据库,由市局户籍管理科审核后开具《户口准迁证》,在派出所办理入户。

(1)拥有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

(3)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或在国外留学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并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4)本市市区内无法调剂解决并经省、市人事部门核准的其他特殊专业技术人才。

所需材料:

(1)由本人和用人单位分别提出申请;

(2)申请人和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聘(招)用合同或劳动合同(核原件,留复印件);

(3)拥有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人员须提供专利证书或经法定机构鉴定的专有技术证明文件(核原件,留复印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收的人员须提供相应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核原件,留复印件);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须提供学历学位证书(核原件,留复印件);在国外留学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须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和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明(核原件,留复印件);

(4)合法固定住所的证明、证件(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核原件,留复印件);

(5)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户籍证明。

3、依法与本市市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在本市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技能人才,需要办理迁入本市市区非农业户口的,由市政府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直接受理,审批,凭市政府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开具的《户籍准入通知》和《西安市迁入市区人员准入证》及有关材料,到入户地派出所将资料信息录入数据库,由市局户籍管理科审核后开具《户口准迁证》,在派出所办理入户。

(1)省级和行业(部级)技能大奖、技术能手称号获得者。

(2)具有高级技师技术等级,年龄在50周岁以下。

(3)具有技师技术等级,与本市市区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本市社会保险,年龄在40周岁以下。

(4)具有高级工技术等级,在本市企业连续就业满2年,依法参加本市社会保险实际缴费满1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

(5)具有中级工技术等级,在本市企业连续就业满3年,依法参加本市社会保险实际缴费2年,年龄在30周岁以下。

(6)具有中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周至、户县、蓝田、高陵四县和本市市区农村生源应届毕业生。

(7)本市市区内无法调剂解决并经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的其他特殊技能人才。符合(1)、(2)、(3)、(7)项规定的,其配偶、未婚子女可以随迁。

所需材料:

(1)由本人和用人单位分别提出申请;

(2)申请人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核原件,留复印件);

(3)申请人获省级或行业(部级)技能大奖的获奖证书、或省级(含副省级城市)以上劳动技能鉴定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证(核原件,留复印件),学历证书(核原件,留复印件);

(4)申请人为技师、高级工、中级工的,须提供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证明(原件);(5)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户籍证明;

篇8: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2012年, 在教育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从国家层面, 把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一个新的起点。

我校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2005年9月第一次招生, 至今已有9年的历程。结合我校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谈谈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1 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以焊接生产为主的制造型企业,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焊接工程领域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从事焊接技术操作、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结构生产组织管理、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焊接设备的选用、运行与维护等职业岗位, 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实行“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在校内完成理论学习、技能实训和技术等级取证。

“1”———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 并完成毕业设计。

3 课程体系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为: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技能训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公选课程五个教学模块, 总计2634学时。

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等课程, 共计622学时。

职业技术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与工程识图、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熔焊原理及材料焊接性、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与生产、焊接检验、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 共计626学时。

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包括金工实习、电工实训、电气焊安全上岗培训、焊工中级取证、机械加工实习、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等课程, 共计1242学时。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特种焊接方法与工艺、弧焊电源、焊接生产管理、焊接自动化等课程, 共计96学时。

公选课程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概论、创新思维方法训练、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修养、现代商业理论等课程, 共计48学时。

4 教材选择与建设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构建是从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 以培养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重点培养职业岗位能力所需的核心素质, 拓展培养相关的职业素质, 将“工学结合”式的教学模式贯穿于始终。

所以, 专业教学在教材选取方面有严格规定, 尽量选择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本科教材杜绝使用。

专业课程可以结合地域工业发展水平、就业需求、订单培养、教学目标等具体情况, 组织专业课教师编制合适的教材。在教材编制方面, 可以与相关企业技术专家合作, 实施校企合作, 这样的教材既能贴近前沿技术, 又能与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紧密相接, 更能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

5 教育教学过程

我校焊接专业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焊接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学习型公民。

教育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课下自学、教学辅导、教学考核、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等七个教学环节, 其中前五个教学环节是各个学期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后两个教学环节则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校焊接专业学生第三学年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5.1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教师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 主要工作包括教材知识的梳理与整合、教案的编写、课件的制作、任务工单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授课计划的制定、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教学设备的检查与熟悉、教学视频的收集、前言技术的学习等内容。

5.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融合, 教师在向学生教授知识、传授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的活动的同时, 让学生参与“做”的学习过程, 在“做”的过程中完成“学”, 这样才能融会贯通理论知识, 掌握、提高技术技能, 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 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 教师需具体精而广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操作技能、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等。

第二, 需要具备适当的教学条件, 例如完善的实训基地及设施, 充足的教学经费等。

5.3 课下自学

学生课下自学环节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预习、复习、完成作业和拓展知识能力等方面, 学习方法主要是阅读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观看微课、课程网站学习、设计图纸、完成创新作品等。

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 学生课下时间却很充足, 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下时间, 准备、布置充足的课下任务, 让课下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5.4 教学辅导

教学辅导即答疑辅导, 是教师辅导课下任务, 解答学生自学中的知识问题和技术问题的经常性教学指导活动, 辅导环节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辅导、课下辅导等。课下辅导方式可以通过QQ、微信、短信、打电话、面对面等方式实施。

5.5 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学活动。课程考核的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查两类, 考核的形式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答辩、小论文、大作业、课程设计、实际操作等。每门课程的考核形式、考核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实施。

5.6 顶岗实习

毕业顶岗实习是焊接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各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后, 又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顶岗实习是将专业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到顶岗实习中, 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习企业的生产、管理与服务。鼓励学生结合岗位, 针对在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中技能要求, 跟踪最新的理论、技术、工艺、流程的发展, 进行各个环节的实战演练, 学用结合, 与企业对接, 为毕业后直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7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是完成焊接专业培养目标最后一个环节, 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环节, 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检验, 也是对学校阶段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 它应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6 校企合作

焊接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有多种形式。第一种形式, 职业技术课程或职业实践课程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或技师来校内上课或实践指导;第二种形式, 将部分或全部教学安排到企业, 让学生和任课教师进入企业, 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这两种模式, 可以根据课程的情况不同灵活采用。

7 结论

篇9: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

【关键词】高职 技术技能型人才 连锁经营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1-02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义及其要求

1.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要深入认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了解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通常又被称作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这些人才主要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工作,通过技术型人才的劳动,可以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以及决策等变换为直接物质形态,并对社会做出相应的共享。 而技能型人才,又称技艺型、操作型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效益的工作,主要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技术型人才,强调的理论在实践的应用,侧重对技术设备的操作,尤其是动手能力,一般智力含量较少。而技能型人才,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及专业知识,智力含量比较高。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要培养同时具备技术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既要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又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同时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熟练掌握技能与专业知识。

2.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就要进一步加快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的技工教育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跟随职业教育事业的步伐,坚持学制教育与实训产业、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强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同时要促进就业创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改善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要完善课程建设,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

二、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90后与70、80后相比,有其明显的特点。90后学生从小受到家人的呵护与宠爱,可以说是在“蜜糖”中长大,在面对社会各种问题的时候,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人生道路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表现出畏惧退缩,心理比较脆弱,抗压能力较差。另外,90后大学生比较明显的特点是非常自信,认为自己能力比较强,缺乏谦虚谨慎的态度。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上做到“因材施教”。高职院校90后学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知识不够扎实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虽然理论知识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是必须要具备的。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反映,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管理学、连锁企业经营等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让一些学生写策划书或者计划书,不能熟练地运用管理学基础理论,连锁经营理论去撰写,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整份计划书显得微弱无力。学生在遇到一些战略经营上的问题,不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解决,这样整个问题解决的构成都是零散,缺乏系统性的。

2.职业技能比较薄弱

据用人单位反映,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比较薄弱,尤其是门店、超市营业操作技术,卖场的设计与策划技术等比较薄弱,甚至有一些学生对这些技能完全不懂,工作效率低下,给企业和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

3.沟通和谈判能力较差

连锁经营行业的员工,会遇到各种客户,需要学会和不同的人沟通,同时需要参加公司的一些业务交流和商务谈判。但是现在很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会与客户进行交流和沟通,经常在商务谈判环节阻挡不了对手的进攻,总是吃亏。在开拓业务的时候,很多学生不能为公司争取更多利益,说话底气不足,严重的甚至让公司的经济利益受损。

4.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越来越广,基本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更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很多刚出来的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差,特别是在软件处理上,对文档的处理能力较弱,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也有一些学生在操作办公软件方面很不熟练,尤其是对常用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都不会操作。 现代企业特别是连锁超市中,需要运用大量的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的处理,如果对这些数据处理不熟悉的话,将会大大的降低工作效率。

5.外语基本运用能力较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外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英语。一些外资连锁企业在中国的分公司,招聘了大量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这些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英语运用能力较差,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很多学生,在面对外国客户的时候,交流十分胆怯,由于口语不流利,无法听明白客户的需求,导致客户的丧失。一些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也比较差,遇到一些英文函电,不能快速阅读和翻译,总是求助于网络在线翻译。

6.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用人单位的反馈中,具备这两种能力的学生很少。首先,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安于现状,对于不懂的知识缺乏自主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敢请教同事。还有一些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每天就是按要求完成基本工作,在岗位上做事情比较死板,不会灵活变通,不懂在工作中进行方法或形式的创新。

三、高职连锁专业学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专业课程都比较雷同,例如《连锁经营原理》《店铺开发规划》《门店运营管理》等专业课程,同时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对本区域产业的深入了解,没有根据本区域经济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导致课程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

2.轻视实践环节

现在的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主要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安排中虽然设置了大量的实践学时,但老师讲课的时候并没有按照要求从事实践教学,仅仅是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解释,没有实际的工作让学生去实践,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例如《连锁企业配送管理》,很多教师从开课到期末,都是给学生讲授连锁企业的相关理论,没有让学生去参与到配送实训中,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的到实践中,长期下去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弱,出去工作时不知所措。

3.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方法古板

由于我国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时间较晚,导致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很多学校的连锁专业课程,是由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相近专业课程的教师担任,这样只能勉强能给学生上课,却不能传授更专业、更深入的知识。同时,由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缺乏,也导致在授课中的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无法施展,陈旧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聊和专业的沉闷,长期下去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4.教学硬件及设施投入不够

影响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学硬件及设施水平。由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开设时间较短,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招收学生较少,因此,为了节省成本,不愿意进行过多的教学设施的投入。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没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专用的实验实训室,比如商品陈列室、商务谈判室等,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四、高职学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

1.走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路线

高职院校要增强学生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学生竞争的筹码,就要走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路线。以往很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特色,教学模式缺乏个性,模仿其他高校,甚至是直接复制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不利于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高职院校,要整合本校的所有资源,根据学院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等条件,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道路。 例如,某高职院校的外语专业具有很强的优势,师资力量也不错,学校在设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结合学校的外语优势,开设一些双语课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同时,也可以借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或“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也就是由某个企业提出相应的岗位人才需求,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符合岗位特定需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的相应岗位工作。例如某高职院校与七天连锁酒店联合培养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由该酒店提出明确的岗位要求,技能要求,高职院校根据酒店的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目的十分明确,教师授课目的也很有针对性,这样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

2.增设创业学院,打造专业品牌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很多高职学生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因此,为了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打造专业品牌,高职院校可以增设创业学院,开设创业课程,满足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连锁专业学生,可以在创业课程中,学习到如何注册一家公司,如何设计商标,如何进行商务谈判,如何开拓市场等。同时,在创业课程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自身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强化相关的技能,加强动手能力,加强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以此来提升连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来就算不创业,也有利于学生在职场上拼搏和奋斗。

3.加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加强的重要方面,但是,很多学校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就业方面的合作,或者校企合作停留在形式上,成为高职院校提升知名度的工具。 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应该用心做好校企合作,真正从学生和企业角度去搭建一座桥梁。一方面,要安排学生周末或者假期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熟悉连锁企业的运营过程,强化自身的职业技能。顶岗实习,不能流行于形式,要以学分制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及格要继续进行实习,直接考核及格为止。暑假或者寒假等长时间的实习,就要安排教师带队实习,做好学生实习和生活上的思想辅导,同时监督学生的实习,协助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邀请企业的管理者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给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上进行指导。

4.完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设备

为了保证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正常进行,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就要完善相关的教学设备。要根据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配备相关的教学硬件和软件设备,比如设立商品展销室,为学生提供商品摆放的实践场所;开辟商务谈判实训室,让学生体验谈判的实践场景。有能力的院校,可以在学校设立小卖部或校内实训超市,让连锁专业学生进行经营和管理,将理论知识真正用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5.加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就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学校要招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连锁经营管理经验的教师,这样可以为学生传授更专业、更具体的连锁经营管理知识,强化学生的相关技能。同时要加强对现有连锁专业教师的培训,安排教师到企业或者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并将学习的经验带到课堂上。

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系统学习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减少“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的模式,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职业技能的学习。

6.丰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校园生活

教师可以将课堂带到企业中,例如将学生带到沃尔玛等大型连锁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扩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积累相关的企业知识。增设连锁专业相关的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还可以邀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行业精英到校开展讲座,让学生与名人近距离接触,感受名人的魅力,感受连锁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举办一些竞赛,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例如“连锁经营技能比赛”“大学生创业比赛”“连锁企业营销案例分析大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在比赛中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7.加强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的教学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假若完全脱离信息化技术去发展连锁经营,连锁企业将难以实现的规模持续扩张,因此连锁经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出现新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时候,要设置相应的电子商务课程,将连锁经营的门店管理与网络运用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能够使用先进的网络知识进行店铺的开发和门店的管理,增强学生的网络实际运用能力。

五、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走上了连锁经营的发展道路,对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的应用型连锁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因此,作为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加强走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之间的融合,完善教学设备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连锁经营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增加竞争的资本。

参考文献:

[1]郝强,李春杰,柳娜.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北方经贸,2012(09).

[2]王东林.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浅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4).

[3]沈秀梅.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

[4]刘予.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教育,2013(39).

[5]王青.基于连锁企业人才需求变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思考——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时代教育,2013(09).

上一篇:读朋友作文下一篇: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