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技能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2-09-11

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技能水平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 学生不论掌握了多少信息技术知识, 但如果不能动手操作, 就不能运用于实践。 基本技能课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 对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学生虽然自控能力较之于初中学生更强, 但他们对枯燥的理论讲解仍持有厌倦的态度, 而对于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却非常感兴趣。 但要提高技能课教学的成效, 必须讲究一定的策略。 下面, 笔者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 简谈一下体会和做法:

1打基础的策略

要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 首先应该掌握该技能的理论基础。 理论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的, 时“一张皮”, 而不是 “两张皮”。 一般来说, 在技能课教学之前, 要先进行该课程的理论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点讲清楚该技能操作, 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目的、操作实践方法, 可能会出现的操作结果等。 对于一些重要的原理, 要让学生加以注意, 在后续的技能课教学实践环节中, 注意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认识。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完成以后往往能做到融会贯通, 能知道“怎样做”, 更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2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分析学生, 把握学情。 由于家庭条件不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不均衡, 常常会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差异。 作为教师, 应了解差异, 采取有效措施, 因材施教。 在技能课的教学中, 笔者常用的方法多为任务法和讨论法, 分析好学情是实现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 首先要预测该操作在教师不演示的情况下, 会有多少学生能独立的用计算机完成;其次, 对于较活跃和较死板的学生要注意区别对待, 教学过程中要协调好这两类学生的学习进度。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节省实践, 强化技能课教学, 教师应事先准备好相应的课件及操作素材, 课件应该有完成该任务的详细操作步骤, 这样便于教师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 操作时得心应手, 并且便于学生自学。 (3) 设计好任务: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操作任务, 做到难度适中, 能让大部分学生都容易接受。 操作任务应该包含操作的常规方法和常用技巧, 并且能反映出实际应用中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在技能课教学中笔者一般使用任务法和讨论法。 这两种方法非常切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下面谈一谈其关键环节:

(1) 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入课程, 主要是提出本节课需要的一些基本理论、原理和概念, 让学生回答。 不要求学生准确, 但要求学生理解。

(2) 教师演示。 教师的演示大都在教师机上完成, 可以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一般只演示最终结果, 不演示操作过程。 在演示过程中, 主要让学生看清楚完成任务后出现的效果, 以及任务完成以后的状态等。 然后, 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学课件放置于服务器的学生区, 当学生在下一个环节“摸索”中遇到困难后, 可以方便使用课件进行自学。

(3) 摸索。 教师根据技能训练要求布置操作内容, 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自己摸索、自己尝试、自己动手。 这个环节应要求学生全部参与, 遇到障碍,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 通过相互协作尽可能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可以允许其看书或看课件, 了解操作步骤。

(4) 巡视。 教师巡视, 对学生的操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如遇到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困难或无从下手时, 则终止“摸索”过程, 进行统一教学。

(5) 学生演示。 学生演示的目的一般有三个:一是检查技能掌握情况;二是巩固训练, 提高技能水平;三是查漏补缺, 完善技能训练。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比较死板但已经完成了该任务的学生进行演示, 以利提高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演示后, 教师要指出学生操作过程的优点和存在问题, 讲解该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技巧和捷径, 便于学生进一步提高操作能力。

3课后训练、反思的策略

课程完成以后要及时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 最好能够是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或讨论解决。 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产生对学习理论的抵触情绪, 又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

此外, 信息技术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课内之所学进行反思。在技能课教学中, 学生通过对学习情境有效的利用, 建立了自己的思维方法,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虽然通过解决问题掌握了一些操作方法, 可他们已经建立的知识结构并不完善, 其头脑中建立的知识还不够系统, 知识是零散的、概念是模糊的。 有很多学生模仿能力很强, 教师每确定一个任务后, 学生均会操作, 但在总结其所学的知识系统时, 往往说不出来。 笔者在指导学生制作特效字时, 很多学生会模仿教师使用滤镜制作各种效果的特效字, 但却不能总结出滤镜的功能与使用技巧。 此时学生就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想一想自己掌握了什么原理和方法, 动手做了什么, 做的过程中存在什么瑕疵, 怎样进一步改进。 学生的反思的意义主要有: (1) 有效地将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 提高了理解能力, 提升了操作水平。 (2) 理解如何将具体策略应用到新的任务中。 (3) 将相关概念、具体技能、策略与当前问题联系起来, 形成协调一致的理解, 实现知识的迁移, 增强技能水平。

4结语

以上方法不但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认真探索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让每个学生都能具备娴熟的技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秀萍.高中信息技术技能教学的策略分析[J].华章, 2013 (5) .

[2] 杨丽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技能培养[J].高中生学习, 2014 (9) .

上一篇: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26例报告下一篇: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以中亚国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