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2024-05-08

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精选8篇)

篇1: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我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论文

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飞速的发展,培养出了如郎朗、李云迪等一批较为优秀的年轻钢琴家,并在国际上的重大赛事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更加注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的完善钢琴教育理论,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技术理论,不断的推进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理论的萌芽期

(一)民国时期的钢琴教学

这一时期是中华民国成立的初期,在文化领域不再受到传统的八股思想的制约,对欧美文化的研究风潮形成,创办新式的学校和组织各项文化交流活动不断的盛行。钢琴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在新式的学堂中,并不断的得到推广。[1]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澳门、香港、上海,教会利用传教士在教堂中传播圣经,就是利用钢琴伴奏来配合圣经的传唱,从而钢琴不断的进入中国,并盛行起来。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量的贵族家庭子女赴美留学,不断的受到美国文化的熏陶,钢琴的学习不断的兴起,并成为一种时尚。

(二)主要理论和代表人物

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意大利钢琴家梅·帕契, 1904年在上海徳侨俱乐部举行独奏会,成为最早在中国举办演奏会的外国钢琴家。梅·帕契是当时著名的钢琴家李斯特的弟子,长期居住在上海,担任上海市工部局管弦乐队的指挥,在中国栽培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我国老一辈的钢琴家俞便民、张隽伟和后来的年轻钢琴家朱工一、周广仁、巫漪丽、傅聪都接受过梅.帕契的指导。

梅·帕契在钢琴教学中非常严格,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和对指尖的训练,严格的手指技术是其教学的重点。其认为坚实的指尖基础不仅可以将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表现的更有张力,同时还可以将印象派情调的音乐更加张扬的表现出来。他的理论对中国的钢琴教育影响较大,逐渐的被应用到钢琴的教学中去,成为中国钢琴教学技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起步时期

(一)1930年-1950年的钢琴教学

在一九二七年,上海成立了第一所专业的音乐学院,主要设立声乐、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四个专业,成为中国第一所以西洋音乐为主的专门学校,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十分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邀请大量优秀的钢琴家来到中国进行学习和交流,使得中国的钢琴事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国家聘请了俄国著名钢琴家对中国的钢琴教学进行一定的指导,将一些优秀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的传输给中国,带来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钢琴杰出代表及主要教学技术理论

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俄国著名的钢琴家鲍里斯·查哈罗夫,其不仅担任钢琴演奏家,同时作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教师,使得中国在钢琴教学方面更加的专业正规。作为音乐方面地位较高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查哈罗夫的带领下不断的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李献敏、丁善德、李翠贞、吴乐懿、范继森等中国第一代钢琴家。

查哈罗夫在钢琴的教学中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其基本功带有浓厚的俄罗斯色彩。首先其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的是将美学和教学进行融合,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重视美感,将优美的旋律和扎实的技巧进行结合,这样使演奏既干净有力同时具有技巧性,可以将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来。其次,在其教学中同样重视手型的训练,将手指的技巧和手型进行结合。总体来讲,查哈罗夫注重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情投入,讲究严谨的音乐个性和周密的布局,并严格的要求学生,成为中国以后钢琴教学的优良传统。

三、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探索时期

(一)1950-1970年的钢琴教学

这一时期的钢琴教学处于探索时期,我国的钢琴教学中心除了上海音乐学院以外还有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在较多省市设立了专门的音乐学院,系统的进行钢琴的教学。在这一时期较为出色的音乐学家有周广仁、傅聪等,在国际性的比赛中获得较为优秀的成绩,促进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进步。中国的钢琴选手在国际上取得重要的奖项表明中国的钢琴演奏水平得到空前的提升,为中国的钢琴教育工作提供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指法进行一定的探索,不断的进行指法的训练,对指法的严格要求可以将学生的基本功更加扎实的进行体现,将学生的基本工和基本的技巧进行更加深入的训练,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的要求自己,在学习和训练中不断的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职业素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后在钢琴领域更好的发展。

(二)代表人物和主要教学技术理论

傅聪,著名的钢琴家,中国第一位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钢琴家,将中国的文化和钢琴进行融合,使得钢琴在中国不再仅仅是舶来品,而是真正的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中,成为表现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

傅聪不仅仅是杰出的钢琴家,也是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在钢琴的教学方面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在教学中傅先生要求在演奏中要重视对速度和节奏的把握,将音乐进行一定的组织。[3]同时演奏要一气呵成,将音乐有顺序的组织起来,这样整个曲目才会更加完整。傅先生在音乐的.演奏中较为重视句法的安排和布局,并且将中国的传统音乐和文化与钢琴进行结合、将西方的音乐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结合,使得中西方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中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价值。音乐自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完善的过程才能将音乐的情感进行深入的表达和交流,因此,傅聪的教学方法在现在来讲还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进行学生的培训中需要将音乐的整体性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全局的角度上进行音乐的学习,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领悟音乐更深层次的含义而不仅仅是进行相关技巧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发展时期

(一)改革开放以后的钢琴教学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钢琴教学不断的推进,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的提升,给中国的音乐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活力,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钢琴的发展进入到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层面。同时国家不断的创办各项刊物,保证钢琴领域的各项先进经验的传输和交流,使得我国的钢琴教学技术理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钢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的加强,国外的钢琴家不断的来到举办各种音乐会,而中国的钢琴家也不断的走向世界,在国际上进行音乐会的演奏和交流,促进了中国音乐的不断进步,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的提升,影响力不断的增加。可以更加又有利于国际间在钢琴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不断的促进钢琴文化的交流。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教学技术理论

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教育家和作曲家赵晓生,其著作《钢琴演奏之道》将中国特色钢琴教学理论提出并发展起来,为中国的钢琴民族化带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在其著作中,将中国古代的阴阳哲学理论进行探讨,并引用到钢琴演奏的理论体系中,将琴法、琴艺和琴韵进行结合,统一的运用到演奏中,以琴法为器、琴艺为用、琴韵为理,将虚无的情境运用到演奏中,贯穿到情感表达之间,使钢琴的演奏更加打动人心。同时,赵先生创造性的将中国传统乐器和西洋乐器进行结合,将钢琴赋予中国独有的特色,对以后钢琴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传统的音乐和钢琴的结合可以体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将中国的音乐和西方的音乐进行融合是进行音乐创新的重要方面,中国的传统乐器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印证,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展现了自身的独特魅力,与中国的传统艺术进行融合,可以激发更多的音乐创作,展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更好的在世界上展示中国的风采。

结束语

中国钢琴教育技术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钢琴家在钢琴事业的发展中贡献自身的力量,使得钢琴教育技术不断的进步,凸显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以后的发展中,中国的钢琴家会不断的将钢琴弹奏技术进行完善,挖掘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音乐美学知识,发展中国钢琴教学的理论。

篇2: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政务逐渐兴起社会化的发展程度不断的提高,我国传统的公共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的公共管理要改进新的方式,向着新的发展趋势发展以更好地服务我国的公共管理的实践。我国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呢?

1. 公共管理理论的信息化研究

电子政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公共管理的运作方式以及社会的民主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运作效率,电子政务的开启也增进了公用组织以及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面对信息化的发展,公共管理理论要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化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并且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水平,这就是新时代背景下公用管理的发展方向。

2. 公共管理理论的社会化研究

公共管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政府将以前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的方式逐渐的改变,将一些公共职能转化为社会公共职能,政府的决策都要以社会的公用利益为目的的,促进公用管理的多元化的方式的`发展。

3. 公共管理理论的全球化研究

篇3: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一、发展性教学理论综述

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和教学专家列·符·赞可夫经过20年的持续研究于1975年总结形成的。其教学论思想反映了国际上20世纪50年代以后共同性的教育思潮,代表了教学论发展的新趋势,成为世界上现代教学论的一个最有影响的典型流派。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在他的老师、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两种发展水平”,也即“最近发展区”理论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维果茨基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这样的道理:教学不能只是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应积极地创造最近发展水平,让学生经过紧张的努力,将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机能的形成不断推向前进。赞可夫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理论,提出了“教学的结构决定学生发展进程”的重要思想,指出:“教育作用的完整性是保证教育作用对发展有高效率的关键所在。”主张以整体性观点来安排教学结构,组织教学过程。

在用整体性观点安排教学结构、组织教学过程时,赞可夫夫认为:“必须有这样一些安排教学过程的原则,使这些原则能够成为所有学科教学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他在实验过程中制定的五项教学论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针对传统教学内容贫乏、陈旧、过易而提出的,它是整个实验教学论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条原则。赞可夫认为“难度”在教学论中的涵义是指克服困难和学生作出努力的程度。依这条原则进行教学的模式是:设置由困难造成的障碍—激发学生智力情绪—学生努力工作—排除障碍,解决疑难。教学进程从设置障碍开始,以学生的努力为中介,以排疑解难告终。按这条原则教学,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和兴趣浓厚,并且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实施这条原则的关键是要把握难度的分寸,把难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能达到的程度上。因此教师要有区别地准确判断全班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和特点,使难度分寸适合于全班学生和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教师还应随着学生水平从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的转换相应提高难度,引导学生逐步向更高目标前进。

(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这条原则在赞可夫的教学论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是针对传统教学论形而上学地看待巩固性原则造成的进度慢、重复多的弊端提出的。这种弊端使学生失去蓬勃向上的学习热情和不断前进的内部动力。高速度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向前运动,不断用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创造条件。

但“高速度”绝不等于“开快车”“赶进度”,绝不意味“越快越好”。高速度也有一个掌握分寸的问题,即根据能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速度。贯彻这条原则要与贯彻高难度原则相联系,高难度要靠高速度来辅佐,即最根本的是要从减少重复中加快教学速度,从加快速度中扩大知识广度,从扩大知识广度中提高理论深度。就是说,通过加快教学速度来扩大学生视野,深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来达到知识的巩固度。

(三)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这条原则是对高难度原则的补充和限定,它要求高难度必须体现在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上,而不是追求一般抽象的难度标准。所谓理论知识,是针对具体的技能技巧而言的,指的是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赞可夫指出,传统教学论片面强调传授经验型知识,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理论知识的传授仅为技能训练服务。赞可认为,把教学内容的重心转移到学科的知识结构上,就能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得的知识能融会贯通,也就加快了思维发展过程,促进心理机能的早日完善。

(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这条原则与传统教学论的掌握知识的自觉性原则既近似,又有很大区别。就理解的对象和性质而言,自觉性原则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外部因素,即把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作为理解的对象。赞可夫的这条原则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部机制,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过程,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贯彻这条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前面四条原则的总结,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赞可夫认为,在传统教学条件下,即使完全落实个别对待的教学要求,优生的发展仍会受阻,而“差生”在发展上则几乎毫无进展,这是因为没有把致力于学生的一般发展看作最重要的任务。赞可夫的实验教学特别注意对“差生”的帮助。他领导的实验室对“差生”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比较研究,指出从心理学角度看,“差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自尊心强;不合群,思想负担重;求知欲低,甚至对学习、学校有反感;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差。传统教学不能为“差生”提供真正的智力活动,把补课和布置大量训练性练习看做克服学业落后的必要手段。其结果是加重“差生”负担,阻碍其发展,拉大了他们与其他学生的距离。赞可认为这些学生尤其需要在发展上下功夫,教师要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力、思考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取得好成绩。

这条原则绝不是要拉齐学生的水平,降低教学要求,限制优生的发展,而是要让优、中、差三类学生都以自己现在的智力水平为起点,按照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得到理想的一般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目标明确地做工作,发现、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能力,力求将相同的或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上。

以上五条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与整个实验教学论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密切的联系。以这五条原则为重要标志的实验教学论体系,是赞可夫首创的苏联发展性教学的第一例完整体系。这一体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以整体性观点为具体的方法论基础,揭示了教学的结构与学生的发展进程之间的因果联系,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原则和具体途径。赞可夫的五条教学论原则都包含一定的合理思想,他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在教学原则上着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在学习动机上重视激发学生的内部诱因,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主张灵活多样,在巩固知识上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些是他对教育理论作出的贡献。

但是,赞可夫把他的新体系与“传统教学论和教学法”截然对立起来,以革新派自居,这是欠妥的。他对某些问题的论述,理论论证不充分,概括不够科学。

发展性教学这五项原则的使命都在于指导和调节教学的发展作用。但是,这里赞可夫所探讨和强调的是教学对学生一般发展的影响。赞可夫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探讨和研究的是“教学与学生的心理一般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说,赞可夫所强调的“一般发展”,既不同于“智力发展”,又不同于“特殊发展”。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强调“一般发展”,就是不片面地分析研究个别的特殊能力,而是强调一些个性属性的形成和质变,这些个性是学生顺利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教材的基础,从学校毕业以后,又是他们在任何一种领域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基础。

在这里,赞可夫又提出了通过观察活动、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活动来研究一般发展的创见。这三条线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它们中的每一条线索都是一般发展的一定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学生在周密设计的观察活动、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发展水平,都是一般发展的水平,而并不是个别的具体能力的水平。赞可夫的这一创见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解决了具体的研究方法问题本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数量来判别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

二、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一)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影响

1. 我国语文教育强调课程、教材、教法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发展作用,而不是简单地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文学教育、情感熏陶过去一直,现在更是愈来愈受到语文教育家们的青睐和重视。虽然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一直被认为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但这“工具性”并不同于美国一度盛行的“纯实用性”。尽管在语文教育过于追求“科学化”、“技术化”的过程中,文学教育、情感熏陶不免有“淡化”甚至“阉割”或“扭曲”的现象,但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仍占“大头”这一事实,使文学客观上对学生还是起着或深或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历史、情感的历史。文学教育说到底是情感熏陶、情感教育。情感是生命的源泉。就人的培养来说,离开情感的熏陶,也即生命激情的张扬,就不会有灵性、创造力,也不会有信仰和人格,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智育。同时,文学又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是语言的最高层次。民族情感的熏陶、文学语言的感染区别于一般实用性文字“模仿”的地方就在于它对人的灵性、创造力的“提升”作用、发展作用。显然,我国语文教育重视文学教育、情感熏陶与发展性教学理论中强调积极创造最近发展水平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2. 我国语文教育强调在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品格的养成。这与发展性教学理论中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是基本相通的。我国语文教育一贯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虽然这里所说的“道”许多年来不少人将它自觉不自觉地混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但将“道”视为“文”中固有之“道”者大有人在。他们在引导学生品味“文”即作品言语时,强调领悟“文中固有之道”,也即把握作者及作品人物的品性、趣味、爱好和胸怀;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强调创造能力的发挥,强调写作是一个方面的“立人”技能,强调写作是个体对群体、对社会的“发言”。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语文教育不单是传授知识,也不仅仅停留在或满足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而是追求更全面的发展。积极发扬我国语文教育的这些思想和实践,有利于推进当前“素质教育”的开展。

3. 我国语文教育也非常强调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记叙文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点。记叙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贯受到重视。学生要求在阅读记叙文时,注意作者的“观察点”、“观察顺序”;在写作记叙文时,注意留心他们周围的人和物,特别是要注意观察不同人物的行为举止、性格特点等。

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也受重视。在进行这两种文体的教学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逐步深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结构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也就是说,学生不是单纯地在记叙文学习中得到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而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理论思维有先有后、有主有次逐步完善起来。

应用文的教学时下也开始“景气”起来。这当然也有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的影响。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个体行为日益频繁和复杂,自然、社会对应用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学生的语言实际操作能力需要有大的提高。但是,对学生语言实际操作能力的不断重视,恐怕还要归因到我国语文界“语感说”的日渐“深入人心”。“语感论”者认为,真正的语文能力是在“语言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以提高的。学生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通过“分析”达到“理解”就可以奏效的。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历练的过程、顿悟的过程。那种以为“理解”了自然就可以“运用”了的想法,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因为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充其量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语文能力的发展须臾离不开学生自己的语言实际操作、实际运用。

(二)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

1. 要恰当地把握好我们的“高难度”、“高速度”。

一方面,我们的课程与教材要有足够的“难度”和“速度”,保证学生适度的紧张,让他们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愿望,另一方面,学生又不至于因为“难度”太大,或“速度”过高,而望洋兴叹,信心不足。应当指出的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势下,一些课程与教材的“难度”有盲目“攀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及有关方面的关注。

2.“理论知识”应成为教材的“主线”,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语文教材的线索不够清晰、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教材线索在教材中表现得不够鲜明,这已为不少学者明确指出。因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当然,语文教材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不可能像理科教材那样表现为非常明晰、非常清爽的“直线型”结构,而只能“螺旋型”地呈现其结构。但是,“螺旋型”结构也必须有一个相当清晰的线索,学生的发展才有一个清晰的轨迹。

3. 学生要理解“学习过程”,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当学生不了解学习过程,或者根本不去了解学习过程的时候,他们除了盲目地跟着老师转,机械地做些“例行”的活动和作业外,别无其它选择。他们没有主动性,更无创造性。因而他们很少能够尝到学习的乐趣、创造的快感。他们的发展因而受到极大的限制。更主要的是,正如上文所论述的,学生语言的发展,不是仅仅依靠他们对语言现象的“理解”,更不能仰仗教师对课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它总是与“体验”,而且是学生自己的“体验”分不开的。只有学生理解了“学习过程”,他们才能积极地寻求这一过程,创造性地完成这一过程。

4. 让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得到发展。

增加课程与教材的弹性,让程度不同的学生各“展”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一做法我国语文界正被逐步吸纳和采用。目前需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实验与研究。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家庭,其个性、爱好、兴趣点都有差异,所以他们发展的起点、方向都不同。课程与教材要能照顾到这些差异,让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参考文献

[1]赞可夫著.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3.

篇4: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会计 环境保护 发展

一、企业环境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企业环境会计研究的理论支撑,是指对构建企业环境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起着支撑或指导作用的理论,是企业环境会计产生、完善和发展的基础理论,建立企业环境会计不仅有来自于多方面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具备坚实的理论支撑。没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企业的整个环境会计理论框架和实务方法就无从构建。需要指出的是,理论支撑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它可以发生变化或用新的理论补充,它具有动态的性质。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所包含的内在要求是环境会计得以建立的基本前提,是构成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根本性制约条件,企业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经济组织,在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前提被破坏的条件下是无法生存的。所以说,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境会计也就失去了基本的理论支撑。

(二)会计学理论

企业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因此企业环境会计必然要充分继承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而且,还需指出的是,现代会计最近几十年的发展更为企业环境会计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多样和有关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会计学的传统观念已经有所发展变化,如人们认识到会计中可以采取非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甚至是非货币计量尺度,人们认识到财务报表之还应该有一些表外的披露工具或者新增某种报表,人们认识到会计工作应该积极参与企业的内部管理并使用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和方法,人们认识到会计也应该考察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如此等等,这些发展和变化使得我们今天可以提出环境会计的问题,并有可能相对比较容易地解决企业环境会计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问题。

(三)经济学理论

1.产权理论。产权是一系列权利的集合,或者说是一束权力,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所有权、支配权、保管权、控制权等,不愿意分离产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会计中诸多争论的根源。会计处理对产权问题的冷落产生于权利的“要么全部、要么没有”的传统二分法,忽略了产权部分界定的中间状态的可能性。对于以公共產品形式出现的环境资源,其所有权应当属于某一范围内全体公民共同所有,政府机构实际上拥有的是经营权,企业则拥有使用权。

2.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它表现为多种形式,有些是正的,可以称为外部经济;有些是负的,可以称为外部不经济。外部性决定了企业不会自觉控制环境资源的占用,环境资源使用中存在着外部不经济是被广泛接受的现实。例如,企业通过向大自然排放生产废渣而节约排污成本的现象在各国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况则更为严重,但是这种外部不经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讨论的重点不是“禁止”,而是如何合理“优化”。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干预是一个有效的方式,要把环境资源作为一种有价资源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外部不经济内部化,而这种方式离不开充分的有效的环境信息。

二、现有与企业环境会计相关的会计准则及规范

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理念在资产、负债的计量方面有较为充分的体现。如《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将生物资产列入会计准则体系的一部分,充分结合了我国国情的特点,运用了多种计量模式,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计量中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规范了企业农业经济活动的会计行为,同时也为企业对生物资产污染赔偿的计量提供了依据。

《2006新中国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中第5条规定:对环境事项的恰当确认、计量和列报(包括披露)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至此,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层责任得以明确,此条规定将拉开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新篇章。

法律法规方面,自1979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已颁布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法律10余部,行政法规30余部,国家环境标准360多项。例如《清洁生产促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003年《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中要求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环保部门要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定期公布污染超标企业名单、公开企业相关环境信息。2007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强制环保部门和污染企业向社会公开重要环境信息,为公众参与污染减排工作提供依据。

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征收企业的环境税,是中国税制改革的一个方向,现在已经列入财政部、税务总局和环保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正在协作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条件成熟时将会推出对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的制度。综上所述,现行的法律法规主要在企业排污费用的处理要求和对加强污染防治的鼓励两方面起约束作用,但还缺乏一个统筹性的征收管理制度。

三、我国环境会计发展方向

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与环境的联系将越来越强,用会计处理一些环境问题会成为当代和未来会计学发展的一个趋势,环境会计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途。因为从长远来看,环境会计的推行与企业利益是不相矛盾的:一方面,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将环境信息充分披露,即表明了自己环保经营理念的增强,这将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从另一角度看,这也将有利于企业的筹资,有利于客户的增加,有利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但我们也注意到,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所产生的效益具有远期性且环境效益不像经济效益那么直接,企业首先看到的是资金流出的增加,这是企业不情愿的,长期以来形成的依赖性已使企业习惯于将环境责任推给政府,因而对企业环境会计的推行一方面需鼓励和引导,另一方面更需将其法规化。所以,政府在环境会计的推行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应注重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有关环境会计方面的规定以便让企业有章可循,应加强使用多种经济手段(如环境税、排污费等)进行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应积极利用每年“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的契机开展多主题、多层次的环保宣传和教育,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及贯彻执行等等。

篇5: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理论模型与对策

环保产业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经济中最具潜力的新增长点之一.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环保产业发展的三维理论模型,并从政府作为、环保产业自身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作 者:李纪武 作者单位: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湖北,武汉,430061刊 名:科技进步与对策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年,卷(期):200320(1)分类号:X324关键词:环保产业 理论模型 对策建议

篇6: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及时进行解决。数字媒体艺术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推动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贝焕钦.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8384.

杨益.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现 状反思.青年文学家,2010(7):138.

张晖.解读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文学与艺术,2010(3):273.

李若岩.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与本体探究.艺术探索,2012(1):3940.

篇7: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摘 要:近年来,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跨行业、跨市场的交叉性金融产品爆发式增长,使得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增加,凸显出现有金融监管体系与金融发展的不适应性。通过“穿透式”监管,消除监管真空、监管重叠和监管套利,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各方共识,但在具体执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对国际主要经济体“穿透式”监管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穿透式”监管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穿透式”监管;金融监管体系;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8(2)-0064-03

一、“穿透式”监管的理论基础

所谓“穿透式监管”,就是指透过金融产品的表面形态,看清金融业务和行为的实质,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穿透链接起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甄别金融业务和行为的性质,根据产品功能、业务性质和法律属性明确监管主体和使用规则,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行为实施全流程监管。穿透式监管的提法由来已久,主要是由功能监管理论和行为监管理论衍化而来。

20世纪90年代,针对美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哈佛大学商学院默顿教授第一次提出通过功能监管理论解决其固有缺陷。他认为,随着金融业的日益发展,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范畴日益增加,由此产生了金融监管的空白地段以及相关金融监管套利的问题。要解决这一困境,可以对现有监管主体的范围按照不同产品的属性以及开展业务的特征进行整合,通过确立相对统一的监管规则,有针对性地对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和业务进行规制,从而减少了因重复监管而产生的监管漏洞,有效遏制监管套利。

同一时期,针对金融机构审慎性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英国经济学家泰勒提出了针对系统性风险的审慎监管和金融机构机会主义行为的合规监管“双峰”设想。他认为在金融市场上,不论是何种形式的行业设置,其本质区别应当是其所作出的行为本身。通过对金融机构行为模式的监管,以达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健康长效发展的作用,因此被称为行为监管理论。

因此,无论是功能监管理论还是行为监管理论,都想要突破金融监管桎梏的藩篱,填补监管空白,维护金融稳定。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就需要结合上述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理论,采用穿透式监管模式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行为实施全流程监管。

二、世界主要国家“穿透式”监管的实践

(一)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出台相关法律规定的国家,美国尽力将穿透式监管应用至多部法律法规当中。194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投资公司法》,其中第2(a)28条就规定了“看穿条款”(Look-through Provision):如果某一投资公司持有第3(c)(1)条下基金10%以上份额,则该投资公司所有受益人也被计入合格投资者人数限制。

2010年7月,《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的出台,对美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设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对美联储、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财政部、证券交易委员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等多部门进行统筹协调,维护金融稳定。同时成立金融研究办公室,专门为FSOC提供相关金融支撑(如每年金融机构压力测试的数据等);通过法案扩大了美联储金融监管的权利,不仅对社区银行全权监管,同时对所有可能对金融市场稳定产生影响的大型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对冲基金、证券机构、保险公司等机构进行全方位监管。

(二)英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对金融监管也开始了强有力的改革,发布了《2009银行法案白皮书》《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金融监管新方法:改革蓝图》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将原先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分拆成英格兰银行内部审慎监管署(PRA)和金融政策委员会(FPC)两个机构,分别执行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职能,对金融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从P2P的监管来看,英国FCA发布的《关于通过互联网众筹及通过其他媒介发行非易于变现证券的监管方法:对于CP13/13的反馈说明及最终规则》中就有涉及到穿透式监管的规定。其中,PS14/4确立了对P2P网络借贷进行监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七项基本监管规则。监管当局要求所有P2P网贷平台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其商业模式及延期或违约贷款评估方式等信息,同时网站和贷款的细节被归为金融推广纳入监管,网络借贷平台要定期向FCA报告相关审慎和财务状况、客户资金、客户投诉情况、上一季度贷款信息等。

(三)欧盟。2010年欧盟率先通过《泛欧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将欧洲系统性风险管理委员(ESRB)和欧洲金融监管者体系(ESFS)作为欧洲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高层协调者,由欧洲中央银行进行统一监测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转和监控。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美国、英国、欧盟都通过建立高位阶的中央监管机构,采用穿透式的监管方式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行为实施全流程监管。一方面,强调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与微观审慎监管机构的信息合作,将相关领域的各个环节穿透链接起来。如建立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B)同欧洲其他成员国中央监管机构之间的政府间信息蹉商机制,将分散的金融监管信息集中起来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欧洲各国间的互联互通和金融监管协作,如意大利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由经济与财政部联合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多家金融机构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产品及相关业务活动进行强有力地全覆盖监管,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现对金融市场的常态化监测和有效监管。

总体来看,穿透式监管在各国监管实践中已初现雏形,针对当前各国金融监管模式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手段,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金融领域,尤其是时下火热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都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价值。

三、我??实施“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和“穿透式”监管的原则

(一)我国实施“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市场乱象凸显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近年来,在资产管理市场出现了一些具有交易结构复杂、交易链条较长、信息不透明等典型跨市场、跨行业特征的新业务模式。从当前分业监管的模式看来,虽然这些新业务模式都符合法律规范且风险可控,但是纵观全局,其在资产、市场、信息公开等环节都难以达到监管要求,导致市场乱象频繁发生,引发交易风险。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穿透式监管的需求。与目前我国分业监管模式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本身存在的道德风险、资金流动风险、行业链条风险等让互联网金融天然地就带有混业监管的特点。因此,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互联网金融经营过程的层层壁垒,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就迫切需要进行穿透式监管。

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对穿透式监管的需求。在混业经营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各监管机构“自扫门前雪”的情形往往导致缺乏必要的协作机制,从而致使资本在杠杆作用下产生泡沫,资金在市场上的流动急负风险,从而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逃避监管。

综上所述,不管是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还是大量结构化产品通过互联网金融绕道进入高风险行业和领域,都凸显出加强金融监管、弥补监管短板的紧迫性。因此在目前分业监管不变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穿透式监管的方式打破监管的多重标准,填补监管空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二)“穿透式”监管的原则。“同一”原则。“穿透式”监管需要一个“同一”标准,即对同一行为有同一对待,对不同领域间的相似业务要探究其本质属性,从事实质相同或类似业务时要遵从相对统一的监管标准,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

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相结合原则。功能监管的实质是对现有监管主体的范围按照不同产品的属性以及开展业务的特征进行整合,通过确立相对统一的监管规则(即“打破身份标签,从业务本质入手”)。而行为监管则更多关注重点金融机构行为模式本身。因此,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以达到金融市场全方位监管的最优成果。

防范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相结合原则。金融监管的核心,就是要多管齐下达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因此,“穿透式”监管需要将防范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结合起来,促进金融稳定健康发展。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原则。在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中,消费者不仅面临各类交易信息如身份信息、账户信息、资金信息等个人隐私被盗取、恶意泄露等可能,而且还存在着被勒索、被欺诈的风险。所以在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同时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筑牢金融信息安全的防线。

四、启示及建议

(一)健全法律制度体系。要构建穿透式监管的法律制度体系,首先应当加强法律顶层设计,通过进一步完善配套法律制度,明确跨市场行业的监管主体,制定对应的监管规则,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问责机制,让监管真正“长牙齿”。其次,参考美国功能监管理论的内涵,穿透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的表象制定相对统一的监管标准,最大限度地消除监管套利。

(二)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微观审慎监管的目的在于控制个体金融机构或行业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宏观审慎监管的首要任务就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因此,穿透式监管应当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优监管效果。

(三)强化全流程监管。穿透式监管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金融行业的层层阻隔,穿透金融服务的表征,彰显金融服务实质,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穿透联接起来,明确对于跨市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监管规则。因此,需要强化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行为全流程监管,填补监管短板,防止监管套利,实现金融风险监管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董国红,封美霞.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监管[J].现代金融,2005,(9):22-24。

[2]董龙.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J].现代经济信息,2011,(7):38-40。

[3]苟文均.市场乱象凸显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J].新浪财经,2017,(3):32-33。

[4]黄志强.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新架构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2,(5):51-53。

[5]雷萍萍.浅析互联网金融监管[J].现代商业,2016,(5):40-42。

[6]李利平.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的对立统一性[N].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5-8(5)。

[7]吕红星.穿透式监管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N].中国经济时报,2016-10-16(10)。

[8]潘功胜.互联网金融应实施穿透式监管[N].中国经营报,2016-10-5(3)。

[9]王晓平.浅谈我国金融监管[J].财政监督,2010,(12):85-88。

[10]张久琴.金融弱国向金融强国迈进――入世十年我国金融业发展及展望[J],中国经贸导刊,2011,(6):22-25。

[11]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基层央行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的困难及建议[J].华北金融,2005,(8):64-70。

[12]周炎.采取穿透式监管方式整治综合经营互联网金融机构[N]金融时报,2016-7-30(10)。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Penetrative” Regulation Theory to China

Research Group

篇8: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一) 评价理论的兴起以及发展历程

学校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 西方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教育测验运动以及评价理论产生和发展两大时期, 其中教育测验运动时期可划分为萌芽、开拓、兴盛三个阶段;评价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则包括泰勒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兴盛阶段和专业化阶段[1]。也有的学者认为评价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教育评价的萌动时期 (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 、教育评价的探索时期 (20世纪30—40年代) 、教育评价的发展时期 (20世纪50—60年代) 和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20世纪70—80年代) [2]。美国当代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等人将教育评价的发展划分为七个时期:变革时期 (1792—1900) 、效率与测验时期 (1900—1930) 、泰勒时期 (1930—1945) 、萌芽时期 (1946—1957) 、发展时期 (1958—1972) 、专业化时期 (1973—1983) 、扩展与整合时期 (1983—2001) [3]。而当前颇为流行的划分, 则是20世纪80年代库巴和林肯在其著作《第四代评价》中提出的现代教育评价发展“四代论”。在这部著作中, 库巴和林肯将教育评价的理论发展分为四代, 并在深入批判传统评价观的基础上, 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4]。

(二) 发展性学校评价理论的特点

1989年, 库巴和林肯出版了《第四代评价》, 在反思、批判传统评价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第四代评价理论”。库巴和林肯认为, 前三代评价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评价的“管理主义倾向”太浓, 把评价对象及其他一切有关的人都排除在外, 致使评价工作不够全面、深入。另外传统的评价理论还“忽视价值的多元化”, 将评价者的评价观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没有考虑到评价中其他人的价值观念, 过分强调“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 在评价的方法上忽视了质性等其他方法的运用[5]。

“第四代评价”从建构主义的哲学出发, 认为现实并不是纯“客观”的、“外在于人”的东西, 它不过是人们在与对象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建构物”。因此, 评价亦并不是“外在于人的”、“纯客观”的过程, 而是参与评价的所有的人形成共同的心理建构的过程。人头脑中的“建构”是以人们的价值观为基础而形成的,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里, 评价活动就需要综合考虑如何融合或沟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而评价者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收集各种资料, 梳理出不同人、不同环境中的建构, 并运用协商的方式, 逐步改变、统筹不同意见上的分歧, 引导他们达成共识。因而, 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建构时代”。

二、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现状

自1985年首次明确地提出了“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以来,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演变, 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评估体系。该体系以“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原则, 包括下列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 (1) 一套科学完善的大学内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2) 一个严格有效的大学内部教育质量审核体系; (3) 一个专业化的外部教育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 即:内外结合、以内为主、以外促内的开放性、综合性的评价体系[6]。

(二) 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

1. 评估制度建设的滞后。

1990年10月原国家教委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是我国目前为止最为系统的与教育评估相关的专门性制度。但由于它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 许多原则和规定已与现实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 以此来指导现行的高等教育评估明显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他的一些法律法规虽对高等教育评估有所提及, 但都过于原则, 操作性不强。

2. 评估指标体系单一, 定量成分太多, 定性成分太少。

现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只有一个评估指标体系, 不管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院校, 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 都使用同一个指标体系。这将直接导致评估工作难以全面、客观评价不同学校的真实办学水平, 甚至产生误导。

3. 评估工作静态多, 动态少;

结论多, 过程少。目前开展的各类评估, 大都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终结后对静态结果的评估, 是一种被动的评估, 且周期长, 所以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最终解决往往较滞后。另外, 本科教学评估的目的在于以评促建, 评估是手段, 是过程, 是通过自评自建, 促进学校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人们往往重结果, 忽视过程, 重评轻建。

4. 评估主体单一, 社会参与不够。

目前,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主体是政府以及代表它的教育行政部门。但它存在着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社会基本上不参与评估, 评估主体过于单一, 评估工作难以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价值观, 难以反映社会各个方面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二是目前除了正在发展中的民办高等教育外,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举办者是政府, 这就形成了它既是高等教育举办者又是高等教育评估者的现状。这会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

5. 学校自评突击应付, 缺乏长效发展机制。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应以学校自评为基础和前提, 但由于评估主体的单一以及学校长效发展机制的不完善, 这种自我评估在很多方面有着突击性、应付性、被动性的特征, 存在着为了迎接上面的评估而评估, 为了达标而达标的问题。不仅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反而使教学评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三、发展性学校评价理论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启示

本科教学评估归根结底还是对学校的评价, 正如斯塔弗尔比姆所说的,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然而, 长期以来, 以泰勒模式为首的前三代评价观采用“预定式的评价” (Preordinate Evaluation) , 强调评价的鉴定、选拔和奖惩功能, 而忽视了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工作。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的提出, 使学校评价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也对我们当下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有着有益的启示[7]。

(一) 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发展性学校评价的理念

当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阶段, 体系单一, 建设滞后。无论是从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质性需要出发, 还是从市场经济体制对规范评估市场的内在要求上看, 我们都需要尽快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评估体系。我们应将发展性学校评价的理念以立法的形式体现出来, 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 实现评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 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注重全面质量管理和指标体系的个性化、弹性化

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只注重绩效的输入因素和输出因素, 而忽视其他众多的潜在因素, 比如学校办学的价值理念、文化氛围、发展过程等。发展性学校评价认为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就评价学校效能的因素系统而言, 就有背景因素、输入因素、过程因素和结果因素等。因此, 在评价中要综合考虑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 强调全方位的质量观。评估指标的设计要完善化、多样化。

(三) 从注重结果的鉴定性评价转向重视过程的诊断性评价

目前, 本科教学评估尽管同样关注学校在评价前的实际表现, 但是它更加关注学校在现有基础上的进步和未来发展。为减轻压力、平衡心态, 引导学校尊重教育规律, 避免急功近利、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现象发生, 可将教学评估的性质由水平性评估变为合格性评估过渡一段时间, 即评估结果仅分为合格、不合格。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校既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通过对话和协商, 设计出切合的校本评价指标, 寻找出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 促进学校效能的提升、能力的增长和发展氛围的和谐。

(四) 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

本科教学评估应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自我评价是学校评价的核心, 历时时间最长, 在改革与管理中能做的工作最多, 能取得的实效也理应最大和最明显, 在此阶段, 学校应是评价的重要主体。同时, 评价者与被评学校之间是一种平等协商的关系, 双方共同参与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案、评价方法等。只有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在达成共识基础上进行的评价, 评价对象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来, 并有效地防止在鉴定性评价中容易出现的防卫、应付、作假等不良心态。

(五) 建立健全学校自我评估的长效机制

单靠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鉴定难以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 一个持久良好的教育质量应当是学校内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就好比一个好的肌体必须通过自身不断的锻炼和增强体质才能够实现。因此, 我们更需要努力完善高等学校自我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高等学校自我评估、自我诊断、自我修复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金娣, 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10.

[2]刘校梅.教育评价的演进[J].东岳论丛, 2002, (3) .

[3]G.F.Madaus, D.L.Stufflebeam, T.Kellaghan.Evaluation Models: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Evaluation[M].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 lishers, 2000:8.

[4][5]Egon, G.Guba&Yvonna, S.Lincoln.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M].Newbury Park, Calif:Sage Publi-cations, 1989:15.

[6]金贞淑.当前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2) .

上一篇:总经理工作部2010年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