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学的教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文章对我国保险教育的基本体系进行研究,回顾我国保险学历教育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保险教育的主要模式及其办学的特色,指出保险学历教育是基础,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深化。最后对我国保险教育提出一些思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保险学的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保险学的教学论文 篇1:

建立与大国金融相适应的高等金融教育

摘要:高层次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金融做强的主要瓶颈。我国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进程中,必须把金融教育置于更加基础、更加重要的先行地位。要振兴我国的高等金融教育,建立与金融崛起相适应的高等金融教育,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必须从数量扩张向注重学科建设转变,还要抓好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并逐步从模仿和跟随向自觉发展转变。

关键词:人才;金融教育;教育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的当今世界,各国的战略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国已从争夺自然资源转向争相开发金融资源领域,包括国际货币的发行权、货币资本的配置权、金融衍生品的开发权和资产、资源的定价权在内的全球金融控制权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各国都力争能在国际金融新格局中抢占更有利的地位。例如美国早已有所行动。美国著名的国家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明确地把“控制国际银行系统”、“控制硬通货”和“掌握国际资本市场”这三项,列为控制世界的14个战略要点的第一、第二和第五项。又如,日本在1998年时也已把金融列为安全保障七大要点的首位。

我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金融格局的深刻变革,客观上形成了促使我国金融崛起并迈向金融大国的历史机遇。近年来,我国金融的实力扩张迅速,国际地位空前提升。银行业是我国金融的主体,银行业的市值国际排名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国际公认最权威的英国《The Banker》杂志公布的世界大银行排名看,2008年前10家大银行中,我国占据四席,工、建、中、农四大国有银行分别列第1、2、4、8名。前1000家大银行最新排名,我国占据52席。我国的股票市场从无到有,发展迅速。2008年年底,上交所股票市值已位居全球第六,亚太第二。从外汇储备规模看,2009年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雄踞世界第一位。

从以上几个数量型指标来看,毋庸置疑,我国已进入了金融大国的行列。但是,从创新水平、监管能力、国际化程度和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以及人才资源等质量型指标来看,我国的金融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特别是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缺乏具有战略眼光、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并具有防范金融风险能力的高层次金融人才。

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匮乏,致使金融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和创新能力不强,这既与金融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也不能适应我国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学校是知识的生产地、集散地和输出地,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等金融院校。我国高等金融教育具有起步晚、起点低的特点。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高等金融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的势头。在“金融热”的驱动下,除众多财经院校一般都设有金融专业外,一些理工、农业、师范甚至外语等院校也不顾条件,追逐热点,纷纷增设金融专业。金融热使得各高校的金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据不完全统计,至1999年时全国高校金融类专业的设点已超过600个。众多高校金融类专业的开办,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教育和金融学科的发展,但我国高校金融类专业数量多,却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够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不够新,教学改革滞后等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金融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不够高。

目前,我国金融人才市场已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供需脱节的矛盾:一方面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供给过剩,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金融企业却又找不到适用的高层次人才,影响到业务的拓展。据《羊城晚报》所作的2003年高校毕业生供销调查,金融专业毕业生最为过剩(《羊城晚报》2002年12月24日)。金融专业“产品”买方市场的出现,意味着社会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当今我国金融业最为短缺的已不再是一般的从业人员,而主要是以下几种高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1、以金融企业家为主要代表的领军人物和经营管理人才;2、精通研究分析、产品开发、风险控制、熟悉和掌握国际金融操作规则的高端应用型人才;3、在金融学一个或几个相关领域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复合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

市场既是企业也同时是高校发展的指挥棒。创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是高校金融专业生存和发展之根本。我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和金融大国应该认真思考金融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进程中,必须把金融教育置于更加基础、更加重要的先行地位。金融教育在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如何顺应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建立金融强国的需要,提升我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水平,尽快培养出大批高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已是摆在我国广大金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振兴我国的高等金融教育,建立与金融大国相适应的高等金融教育呢?笔者拟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的浅见。

一、从数量扩张到注重学科建设转变

鉴于我国开设金融专业的高校数量已不少,但针对大多数学术层次和教学水平不够高,培养高层次人才能力薄弱的状况,我国的高等金融教育必须从粗放型、外延式的数量扩张转变到注重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上来。金融专业的数量需要稳定,重点需要突出,质量需要提高,切实把学科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学科建设是承载高校教学、科研等项工作的基础和载体,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声望的主要标志。高校科研能力的增强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要办好高等金融教育,就必须充分重视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花大力气抓好学科建设。笔者认为,从我国高校金融类专业目前的状况看,要重视和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稳定专业数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目前高校金融专业尽管已是数量偏多,但有的高等院校甚至还在争取办金融专业。这只是过热的一种表现,并不能代表该学科的发展方向。金融教育分散办学,不但难以形成一定的优势和合力,反而会造成明显的教育投入的分散与不足。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稳定金融专业的数量,适当控制招生规模,特别是要限制那些没有条件的高校再开设金融专业。对于已开设的金融专业要进行严格评估,质量太差的要限期整顿或撤并,适当淘汰一些没有竞争实力的高校金融专业。通过调整全国各高校金融专业的设置,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突出重点,塑造品牌

要提高高等金融教育的质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政府教育主

管部门应根据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和学术声誉,择优挑选若干所高校的金融专业作为重点扶持的对象,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大投资力度,使之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方面更加突出,成为社会公众认可的“国家队”或品牌。在金融类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中,塑造几个品牌,并重视充分发挥品牌的先导和辐射效应,有助于带动中国高等金融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要抓好金融学科建设,必须注重专业特色。注重特色是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魅力之所在。每所高校都应当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体现出与别的大学的差异性。纵观中外高校名牌专业,无不是各具特色,没有特色就不可能成为品牌。这就如同一个企业没有品牌产品,就不可能成为知名企业一样。现代金融学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由许多分支学科组合而成的。其分支学科众多,除传统的货币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农村金融学等之外,还有金融工程学、行为金融学等。这些学科都是从某一个侧面人手对某方面的金融问题进行研究的。设有金融专业的高等院校,应根据国内外金融学理论发展的情况、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扬己所长,发挥自身的优势,选择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具体分支金融学科。即使金融类专业具有较强实力的高校,也不可能使其每门分支金融学科都居于国内一流的地位,但必须有一个或几个分支金融学科跻身全国高校同类金融学科的前列。不论中外,凡具有较强实力而能有较高社会声誉的高等院校,从其学科结构上看,大都是通过突出一个或几个优势专业,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而屹立于世。一所高校,如果有一个或几个真正的高水平的分支金融学科或独具特色的金融学科,这所高校就会在国内金融界乃至国际学术界产生影响,就能在金融教育界立足,并带动整个学校的金融类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

二、转变金融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设置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主旨。因此,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理应成为评价高等教育对社会贡献大小最重要的指标。“金融教育”也不例外,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顺应社会对金融人才需求的变化,转变金融教育的理念,以便为社会培养出更加符合需求的合格人才。

(一)要从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向传授金融理论和实务知识并重转变

金融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应突出实用特征。金融教育要重在务实,金融教育能否突出务实,能否培养出大批善于资金运作并具有风险防范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是衡量金融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

(二)要从培养单一的专门型人才向培养适应能力更强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现代科学与技术出现的不断交叉和融合的趋势,使得各职业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这种发展趋势,对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其他相关专业更为宽广的知识与技能。目前高等教育已呈现出从专才教育向复合型“通才”教育变化的趋势,金融是一门涵盖内容十分广泛的学科,更应当重视具有多学科最新综合知识的“通才教育”。

(三)要从只注重为国内金融业培养人才向重视培养外向型人才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高等金融教育不仅要面向本国金融业,也应当面向国际金融市场。高等金融院校要努力培养出更多掌握国际金融运作规则和具备博弈能力,能够代表国家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发挥作用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最终需要落实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上。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的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改革和更新金融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

1.课程设置微观化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教学改革,我国高等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已有很大程度的改进,但还有必要进一步优化。与国外著名大学相比,我国目前的金融专业与金融市场相关的微观金融和务实性类课程偏少,宏观金融类课程偏多。我国高等金融专业在课程体系调整中,要在适当压缩宏观金融理论课程的同时,增设一些能反映金融微观运行需要并有助于培养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课程,这样可以使金融教育更接近于现实和服务于社会,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适应性和就业能力。

2.教学内容综合化

针对我国金融教育领域里专业设置比较单一及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要培养出“金融通才”,就必须在课程设置的部署中,特别重视金融学与数学、统计、法学、网络技术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尽可能多开发一些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力求使金融专业的教学内容趋向于综合化。重视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通才教育”,能使从业人员在学生时代就已从狭隘的专业中走出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3.教材选用国际化

我国金融教育,应立足长远,面向国际,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诸方面都应瞄准国际先进,逐步与国际接轨。金融教育要面向国际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积极引进国外近年来出版的关于金融业经营管理和业务操作方面的教材与资料,重视跟踪当今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教材的选用上要尽量采用能反映现代金融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的原版教材,力求教学内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这不仅能使学生在采用原版的双语教学中提高专业外语水平,而且还有助于培养掌握现代金融最新知识的高层次金融人才。

4.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金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大力推广启发式、专题讨论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对于操作性强的金融学课程,要特别重视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能使金融教学更贴近实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对金融实务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已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具有一定水平和实力的教师队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师资队伍,无论从规模、层次、数量还是质量等方面近年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看,这支队伍还远远不能适应金融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师资队伍仍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学术层次不够高,为学术界公认的高层次专家所占比例较低。特别是能站在高端位置,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拔尖人才奇缺,能跻身国际学术前沿并享有国际声誉的金融学教授更是凤毛麟角。二是由于受传统高等金融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专业课教师都缺乏在金融机构一线工作或培训的经历,往往是教期货投资理论的不懂得做期货,教国际金融方面理论的不会外汇交易操作。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教育大计,教

师为本。我国的高等教育要跟上世界一流水平,就必须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与金融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教师队伍,乃是我国金融教育界的一项带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大事。针对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高起点,大力度地从海外引进杰出人才

任何一门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最关键的因素是要有学术带头人。我国金融教育的发展,需要高起点大力度地从海外引进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许多身在海外的优秀人才在国外高校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有的甚至还有在国外著名金融机构担任职务的经历,他们具有扎实的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并比较熟悉现代资金运作规则。他们作为学术骨干加盟进来,有助于加速我国金融教育发展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我国金融教育师资队伍的学术层次和整体实力。

(二)重视培养在国内受过教育和训练的教师

由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多数高校金融学科的师资主体仍将是在国内高校受过教育和训练的教师。因此,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当实行“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重在培养”的方针,舍得花大力气培养在国内受过教育和训练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为了营造使现有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1、通过举办各类针对性强的高级研修班,利用发达国家的师资队伍和教材举办系统的专题讲座,选派有潜力的专业教师到国外著名学府或金融机构学习和深造,以提高现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2、完善师资队伍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公平竞争,择优聘用,努力创造良好环境能激励人人不甘落后,勤奋向上增长才干。3、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使尽可能多的功底扎实的青年教师有机会出现在国内外金融界的学术论坛上,进行交流和研讨。通过参加学术和教学方面的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加强学校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往来

高等金融院校应努力加强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争取让专业教师能有较多的机会与金融机构的有关人员合作从事项目研究,同时邀请有关金融机构的专家到学校担任教职。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策略,通过与金融机构有关人员的频繁接触和紧密联系,提高专业教师对现代金融实务知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并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教学和研究能力紧跟金融发展的客观实际,与金融业的发展同步前进。

四、逐步实现从模仿和跟随向自觉发展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金融教育主要是照搬前苏联的教育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金融院校在课程设置、教材、案例等诸方面,越来越多地模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教育。笔者认为,对国际一流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的学习和借鉴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与国际金融教育界的沟通、对话和交流,而且还有助于加快中国金融教育的发展步伐。我国金融教育存在着与其他许多学科教育相同或相似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习和借鉴多,自主创新少。我国的金融教育不能老是停留在“拿来主义”的阶段,不能老是主要依靠从国外“拿来”需要的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我国的金融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通过勤奋努力迅速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教学水平,争取推出一些能被国内外特别是国外金融教育界认可的有分量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我国金融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应当逐步实现从模仿和跟随向自觉发展的转变。这不仅关乎着我国金融教育的兴衰成败,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及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地位和实力。

强国必须强教。面对未来经济战争的主战场已悄悄转移到金融领域的现实,我国需要一批世界顶级的金融家,谋划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应当站在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国的高等金融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当中国的金融教育能够做出原创性的重大贡献,从中国高等金融院校的校园里能走出大批系统掌握现代金融最新知识,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具有金融风险决策能力并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搏风击浪的高级金融人才时,我国金融市场必将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最富活力的重要部分,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也将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建立金融强国的梦想则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贾伟)

作者:邱兆祥

我国保险学的教学论文 篇2:

中国保险教育的模式与思考

[摘要]文章对我国保险教育的基本体系进行研究,回顾我国保险学历教育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保险教育的主要模式及其办学的特色,指出保险学历教育是基础,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深化。最后对我国保险教育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保险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办学特色

我国保险教育体系可分为全日制保险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其中学历教育是基础,继续教育是深化。全日制保险学历教育是各种保险教育形式中最全面、最系统的一种,它属于基础性教育,是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具有决定性的教育阶段和形式。在保险学历教育方面,我国目前已形成了职业学校、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的多层次、多等级的学历建设体系。

在保险市场日益发展的今天,学历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保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时,保险继续教育就成了保险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和深化。通过保险继续教育计划可望达到如下目标:第一,提升个人在该职业上的专业层次;第二,与最新的保险知识和技能同步;第三,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目前,保险继续教育体系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发展。

一、我国保险学历教育的历史与模式

(一)我国保险学历教育的历史回顾

总的来看,我国保险学历教育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我国保险教育的兴起。这个阶段大致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中国保险业经过20年的停办,于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保险专门人才的培养第一次提上了议事日程。顺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一批院校,率先设立了保险专业,培养全日制保险专业本科学生。

第二个阶段是我国保险教育的稳健发展和壮大时期。这个阶段大致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当时由于保险业的蓬勃发展,对保险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全国很多高校为适应时代需要,纷纷开设保险专业,形成了原有保险专业的院校稳扎稳打,新开设保险专业的院校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三个阶段是中国保险教育的变革时期。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事件就是国家对高校进行合并及国家教委对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与之相适应,教育部于1998年批准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保险专业为保留专业,随后又批准了上海财经大学等两所大学保留保险学专业,其他已经开办保险专业但未获得教育部批准为保留专业的院校,只能将保险专业作为金融专业的一个方向进行招生。有的或者私自继续以保险专业的名义招生。保险教育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保险专业陷入了不知何去何从的尴尬境地。

第四个阶段是我国保险教育的“群雄割据”时期。这个阶段主要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到现在。随着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海外保险公司的大量进入推动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创新,从而对保险教育乃至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大量的人才需求。国内各高等院校争相恢复、增设保险专业,形成了保险专业遍地开花的局面。

(二)我国高校保险教育的主要办学模式

从国家对高校进行合并及国家教委对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以来,全国各高校保险专业也相应进行了调整,目前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不同风格的办学模式。

一是保险专业开办历史长,专业性与综合性并重发展的办学模式。这类高校主要是一些第一批介入保险教育的老牌综合性大学。它们依托所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实现了保险专业与相关专业间发展的互补性。同时这些高校保险师资、科研力量都较雄厚,保险专业的发展持续、健康、稳定,影响较大。这类院校以南开大学最为典型,所以又称南开模式。

二是强调保险专业的独立性,以特色求发展。这类高校最大的优势是强调其在经贸、财经领域的专业特色,某些优势专业(如保险专业),与超一流大学相比毫不逊色。高校进行合并后,这些大学继续巩固并进一步加强其在保险专业上传统的优势,发展势头非常好。这类院校以西南财经大学最为典型,所以又称西财模式。

三是依托所在高校的名气,以综合性和全面性见长,以学校带动保险专业发展。这类高校主要是一些名牌大学。开设保险专业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声誉卓著,为保险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社会认同度高、学科体系的搭建完善、跨学科领域合作机会众多、对外学术交流频繁,使得其保险专业能够依托名校,高举高打,很快获得大发展,在保险学术界和保险业界有一定知名度。同时,名牌大学开办保险专业注重学科基础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宽口径、重基础”,发展后劲较足。这类院校以武汉大学最为典型,所以又称武大模式。

(三)我国高校保险教育的主要办学特色

在目前已经开办保险专业的高校中,其人才培养模式分成以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为代表的几种保险教育模式。由于办学历史、资源禀赋等条件各不相同,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

1.西南财经大学模式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专业的办学历史悠久,依托于财经类院校的资源禀赋,成立了保险学院来完成对保险人才的培养,其办学模式较大,学科区隔比较明显。其保险人才的整体培养是教学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其继续巩固并进一步加强其在保险专业上传统的优势,发展势头非常好。

2.南开大学模式

南开大学的保险专业的办学历史悠久,依托于综合类高校的资源禀赋,在经济学院架构下设置与金融系平行的保险系,开设了保险专业,本科阶段的保险教育保持相对独立。其保险人才的整体培养是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3.武汉大学模式

武汉大学的保险专业的办学历史悠久。借助于综合类高校的力量,将原来的保险与精算学系和金融学系“合署办公”,成为新金融系,保险与金融朝融合方向发展。在整个金融系内开设了保险专业、金融专业、金融工程专业、数理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规格比较高,其保险人才的整体培养是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保险继续教育的概况

最近一些年来,一些高校在加强与保险业界合作、加强中外保险教育交流、开展保险人才继续教育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主要的做法有:

建立国内保险专业证书考试中心。主要是开设了各类保险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中心,有保险经纪人考试中心和保险公估人考试中心以及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引入国外各种职业资格考试。主要有:英国保险从业资格考试体系——“CII考试”;国外的精算师考试体系,目前开办的主要有北美精算师学会创办的北美精算师考试、英国精算师学会北京考试中心、日本精算师学会资助

的日本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美国寿险管理学会的“LOMA(寿险管理师)”考试体系;其他合作开办的专业资格考试和培训中心,如西南财经大学与英国商联保险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澳大利亚安盛·国卫集团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中介人培训中心”和中央财经大学的“澳大利亚保险学会北京考试中心”。

与国外保险业界开展丰富的合作,创建中外高级保险培训中心。各高校与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司、大学、保险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办学关系,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保险人才合作培训项目。曾经与中国各高校合作的大多是国外一些知名保险企业,如英国保诚保险公司、德国格宁保险公司等。

三、对我国保险教育的若干思考

(一)保险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待完善

近些年来,大量设有保险专业的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集中在本科和研究生层面,而保险中等职业学校出现萎缩的态势。从保险教育体系层面上考虑,其表现必然是重视理论人才优于重视实践人才,重视学生知识的培养优于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了保险供给人才的技能不能充分满足保险人才需求的矛盾。另一方面,目前保险高端理论教育受制于师资限制,保险博士生的培养跟不上,博士后的培养更是凤毛麟角,高端理论教育发展缓慢。而保险继续教育刚刚起步,没有与保险学历教育形成适当的衔接,从而导致保险教育体系出现了两头轻、中间重的严重不均衡发展态势。因此,迫切需要改变歧视保险职业技能学校建设,忽视保险高等专科学校建设的观念和现实。应努力实现保险教育资源在各层次教育主体上的有机分布,从而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技能到理论的丰富,完善保险教育层次。

(二)专业发展、办学方针亟待明确

尽管“保险热”导致全国保险专业遍地开花,国内各高等院校却没有提出相应的办学思路和明确的办学方针。保险学历教育资源大量集中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层次,各个高校从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来看趋同,各高校没有形成自身的保险专业特色。由此,保险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人才浪费严重的现象在所难免。

(三)师资力量稀缺

这是目前保险教育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具体来看。保险教育师资方面的矛盾突出体现为:一是保险师资从总量上看,人数奇缺。现在除了一些老牌保险专业的高校外,其余各高校保险系的教师编制普遍是五至六人,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一个人、一支笔”教保险的局面。二是保险师资的专业结构严重失衡。目前保险专业教师大多属于保险学领域,急需保险精算和社会保障专业方面的教师。三是保险师资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突出矛盾之一是保险师资的学历结构有待完善,这些年各高校虽陆续引入博士生来充实保险教师队伍,但总体来看,保险教师中具有高学历和高级职称的人数仍然是相当奇缺的。保险师资的另一个突出矛盾是保险教育院校主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与保险业界接触不多。绝大多数的保险专业教师没有在保险公司从业的经历,教师本身就缺乏保险专业技能和对保险实务的理解。

(四)保险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保险业的发展对保险人才的要求,总的来说是宏观上要求越来越宽,微观上要求越来越专,即要实现宽与专的有机结合。而目前我国保险教育普遍“重知识,轻技能”。保险教材陈旧、教学手段陈旧,所学知识与保险市场需求相脱节。例如,目前保险业界大量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如保险承保、理赔、财务管理、资金运用等方面人才,而经过保险学历教育后的学生,往往实务性不强,从而出现了保险人才理念应体现为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创新。为适应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保险学专业的特色应体现为:“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通用型”。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使保险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以及与保险相关的金融、国际贸易与法律知识,并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坚实的保险学理论基础与应用知识,掌握保险从业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保险与金融经营管理能力,通晓国际保险经营规则,能从事现代保险商务活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五)保险基础学历教育与保险继续教育严重脱节

从目前继续教育的情况来看,保险教育界与保险业界存在广泛脱节的现象,保险公司对保险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的关切度不高,介入保险学历教育的程度不深,往往是学生进入保险业界后,才开始由保险公司进行保险继续教育,从而在保险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出现严重脱节。同时,二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上均存在很大差异,没能实现从基础理论向专业深度的合理过渡。要实现保险基础学历教育与保险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其有效途径包括:一是提升保险继续教育的地位。强调保险继续教育在保险人才培养机制中的核心地位,确立保险继续教育为保险教育中的主要形式,实现保险继续教育的法制化、规范化。二是借鉴国外在保险继续教育中的先进经验,广泛开展中外保险教育的交流和合作,使之为我国保险事业培养国际通用型的人才服务,为促进我国保险人才培养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服务,为提高我国保险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服务。

锻造中国保险教育链,可以发展保险继续教育作为契机。建议由保险监管部门、保险行业协会、保险业界以及保险教育界共同参加,由保险监管部门领导、保险行业协会牵头组成的组织,统一协调中国保险教育的运行机制,建立保险产、学、研相结合的保险教育和学术研究基地。对我国的教育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各方共享、合理利用、力求节省,为我国保险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作者:刘家养

我国保险学的教学论文 篇3:

高职高专《金融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金融行业的各岗位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也逐步提高。本文就高职高专《金融英语》课程的开设现状,对学习动机、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师资等方面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改革设想。

关键词:高职高专;金融英语;学习动机;课程设置;情境教学

2006年末,我国的金融业全面开放,随着我国的金融行业逐渐走向世界。涉外业务日益增多,金融行业对各岗位人员的英语能力和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不再仅仅需求单一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金融人才,而是进一步要求金融从业人员能适应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即既要精通现代金融知识,又要能运用英语处理金融业务及从事管理工作。2009年,台湾语言训练测验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国内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位越高,其英语水平越好,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熟练掌握英语在金融业中的重要性。因此,学好金融英语对金融专业人才而言非常重要,而《金融英语》课程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金融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课程,进入大学课堂已有很长时间,其目的在于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与实际运用英语处理业务的能力,即将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但笔者从部分高职高专的《金融英语》课程开设情况中了解到,尽管《金融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动机不足、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材不适用、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各种问题。笔者拟针对上述问题,从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仅在于通过期末考试,或者获得证书以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那么,学习英语就变成仅仅是出于外在的动机或压力,而缺乏对课程本身的正确认识以及对语言的兴趣。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整个社会对英语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加上考研和找工作等都需要一定的英语水平,很多学生因此都把大部分学习英语的时间用在通过各种考试和获取等级证书上,为了通过考试,以题海战术学习英语,并没有明确学习英语是为了应用。因此,也很少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将培养学生对金融英语的学习动机放在首位,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入手,如经常找一些当今热门的金融现象,并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讨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中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金融英语知识。同时,作为教师,也可以经常性地用实例强调英语作为工具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金融英语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在金融业国际化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金融英语的必要性,从而主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英语学习。

准确定位,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各高校金融类专业大都开设了《金融英语》课程,首先,应明确该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即要培养既懂金融,又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根据高职高专的总体培养目标,应该着重强调其实践性和操作性,即必须实施“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金融英语教学,其培养目标具体表现为:能进行行业日常会话及一般业务交谈,能看懂与金融业务有关的一般性英文材料,具备在金融业务中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这一目标出发,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可以考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先听说(听力和口语),后读写(资料和单据)。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行业情境对话的听和说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也相对简单。可从这一部分由浅入深地引入相关术语和概念,并在对话和听力练习过程中不断强化,再进行与概念相关的资料阅读及单据处理等。总之,要对课程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以便教师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

课程的合理设置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金融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其教学内容涉及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专业词汇量大,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还要求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由于大多数高职高专采用的是“5+1”的模式,即前面五个学期在校学习,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到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进行相关的毕业实训,如何合理地衔接各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各学校大都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基础英语词汇及语法等,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也都逐步开设,如《会计原理》、《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与结算》、《商业银行业务》、《保险学》、《证券投资》等,这能够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金融英语》课程应该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开设比较合理,由于各学校对专业的侧重有所不同,具体安排可视各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情况而定,总之,应该将《金融英语》课程设置在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否则,在学生不具备基本的金融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开设该课程,很容易使课堂教学变成单一的单词和段落的翻译,学生对相关的概念和术语很难理解,课堂也会因此变得极其乏味,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授课教材

在确定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就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从前面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到,《金融英语》不仅要包括听说训练,也要有阅读和单据处理训练,包括金融英语阅读、金融函电写作和金融英语听说等,若课程设置有足够的课时,这样的课程安排和教材选择应该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针对目前各高职高专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在五个学期的在校学习中,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需要大量的课时实施教学,客观上并不允许《金融英语》占用大量的课时。因此,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几方面的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更加关键。应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尽量选择集听说、阅读和单据处理等于一体但各部分又相互融合的教材。在没有合适教材的情况下,即使同时使用几种侧重点不同的教材,也最好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有所取舍,针对同一主题就不同能力进行系统性练习,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因材施教,而不应不加选择地使用教材。

实践ESP,实施情境和任务教学

随着《金融英语》课程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明确,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仅靠传统的课程讲授模式是无法进行课程内容应用和实践的,因此,应该依据课程的特性以及高职高专的总体培养目标,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是指由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决定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一种教学形式。ESP是一种语言教学方式,一种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方式,其目标性和针对性使之明显有别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即EGP),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均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此,课程的设计应围绕所涉专业学科知识的应用而不是语言知识本身。目前,仍然有很多学生甚至包括部分教师还是将专业英语等同于通用英语,将其归类于文化课,而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项技能。根据课程的性质及高职高专的总体培养目标,《金融英语》的教学可以实施ESP的教学方式,即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根据职业岗位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可以对职业岗位语境中所要求的交际任务进行模拟。如在讲授“Credit Card(信用卡)”时,除了涉及信用卡的各种专业词汇及相关知识以外,还要注重一些具体业务的操作,因此,教学任务应该包括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英语完成业务咨询、信用卡的开卡流程、操作步骤等一系列目的明确的语言活动。

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的情境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由于情境练习要求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语言,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这样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实践中来,有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如“Credit Card(信用卡)”这部分教学内容,在完成相关知识的教学后,可让学生针对业务咨询、信用卡的开卡流程等进行相互之间的角色模拟,更好地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强化练习。

任务型教学是指根据现实生活的交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在任务型教学中,通常以每个模块中的主题作为该阶段的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语言的应用。例如,教师可以先引入话题,如:Checking Account(支票账户),并介绍新的词汇和短语,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进行讨论或者根据给定的情境进行对话练习。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由于入校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独自面对学习任务时往往有焦虑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置小组练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组成员搭配,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不同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在每次课程后,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此次课程的学习进行评估,看有没有实现课程任务的目标,并找出自己需要加强练习之处。

另外,运用现代教学工具也很重要,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工具,图、文、声情并茂,创造与每次课程主题相对应的语境,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激发他们的兴趣,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强化师资,注重教师的专业性

就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金融英语》的授课教师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课教师中英语较好的,另一种则是英语专业的教师。这两种教师各有自己的长处,前者专业基础较好,在文献理解和专业术语方面有较强优势;后者则在语言功底上更有优势,听力和口语等水平较高。若两者能够结合起来,则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可以通过单独参加或者统一组织相关培训,定期针对专业课教师的听力和口语及英语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强化,通过《金融英语》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更好地进行《金融英语》课程教学。

考核多元,鼓励考取行业证书

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评价,要以金融专业知识和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为主要内容。除了笔试外,应逐步增加口试、小组讨论等考核方法,使金融专业英语教育真正达到课程培养目标。同时,为满足高职学生“双证书”的要求,金融英语教学可以尝试与行业英语证书考试相结合,如鼓励学生参加金融英语证书考试(FECT)等。

面对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社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高职高专院校应从各方面入手,培养出既懂英语,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高职高专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李玲玲,陈枫.基于能力本位的金融英语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

[2]李长华,徐辉.依托金融行业探索高职金融英语教学改革[J].商业经济,2009(12).

[3]朱琳.浅谈高职金融英语教材与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9(11).

[4]郭磊.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5]蒋兰.从几种金融英语教材的比较看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J].语文学刊,2008(8).

[6]何安坤.论培养和激发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J].中国成人教育,2007(6).

[7]胡慧民.金融英语的几种教学方法[J].科学教育论坛,2005(7).

作者简介:

董芳(1982—),女,湖北恩施人,金融学硕士,广东省南华工商学院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与金融英语教学。

作者:董芳

上一篇:工程造价市政工程论文下一篇:作文能力修改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