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2024-04-22

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共12篇)

篇1: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我国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师生交流讨论,明确进一步研究的任务和方法,形成小组活动方案,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教学重点】

明确进一步研究的任务和方法,形成小组活动方案。【教学难点】 确定课题方向。【教具准备】:

幻灯片课件、中国传统节日视频 【活动设计】

一、导入活动: 导语:

(1)“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又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节日,下面请同学们写出你自己最喜欢的4个节日。”

(2)“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这一组所写的节日分一下类,哪些是中华的传统节日。”(4)“什么是中华传统节日?” 板书:我国的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的定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和凝聚,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节日。

(5)播放幻灯片,举例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让我们来看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二、确定活动主题:

“看过短片之后,你想对中华传统节日进行哪方面的研究?你对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教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

课题方向:《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习俗》、《描写节日的古诗名句》、《与外国节日的差异》《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差异》、《传统节日渐受淡漠的原因》、《怎样使中国的节日受到更多的关注》„„ 板书: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 节日的习俗 描写节日的古诗名句 与外国节日的差异 传统节日渐受淡漠的原因 怎样使中国的节日受到更多的关注 3)学生分组,确立小组长。

(4)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确立要研究的问题。(1)回顾上一节课确立好的研究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对要研究的课题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播放幻灯片)

幻灯片: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

节日的习俗

描写节日的古诗名句

与外国节日的差异

传统节日渐受淡漠的原因

怎样使中国的节日受到更多的关注

各个节日的专题研究:春节、端午、元宵、清明、七夕、中秋、重阳、腊八

二、制定活动方案

“这节课我们来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1、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

(教师要鼓励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这样可以增加集体的凝聚力。)

“在制定活动方案之前,我们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

2、教师小结宣布活动开始

“各小组的口号都非常有号召力。下面,让我们来制定活动方案。”

3、讲解制定活动方案的要求。

幻灯片讲解:“大家在活动方案的开始部分把你要研究的问题先写上,接下来是组长、组员,在再接下来重点写每个组员具体研究的问题和谁来研究。”

4、各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

(1)小组合作: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为了便于操作,可以参考所提供的表格)。

5、教师巡视,倾听并给与建议。

三、集体交流:交流、评价各组方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下面,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组的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说完后,你来给他们的活动计划讲评。找出可行与不可行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评价方向:(幻灯出示)(1)

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2)

小组组员是否全体参与,分工是否合理。(3)

研究途径是否科学、高效。(4)

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高效。(5)

方案是否全面细致,考虑周全。

四、针对各组情况讨论修改。

“需要修改的小组修改你组的活动方案,不需要修改的小组研究怎样搜集资料更有效。”

五、确定活动方案,各组按照方案开展实施。(方案也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这节课我们制定了活动计划表,各小组做的都很好。接下来两周时间里同学们就开

始搜集资料。在下节课时,同学们把你一周搜集到的资料带到学校来,进行小组讨论。”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2课时)【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多渠道获取信息。

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掌握收集、整理、保存资料的基本方法。

3、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快乐。【教学重点】:

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

1、深入调查,有目的地搜集、采访。

2、选择和筛选出出自己需要的资料。【活动设计】

学生大概需要2周时间开展活动,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资料,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这2周的时间里学生在后一周课上用15—20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内的汇报,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一、谈一谈你搜集到的资料。

“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搜集、查阅,你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这一组搜集的资料及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的趣闻、趣事。”

1、指导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包括查阅资料、上网、对周围的人进行调查。

2、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动画、图片等资料,丰富活

动内容,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学们要多渠道的去获取信息,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3、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民间收集,不能忽视自己身边的宝贵人力资源。“同学们可以找年纪大一些的人,如:我们的爷爷、奶奶或邻居中年纪较大的老人,去和他们聊聊。长辈们有几十年的节日经历和丰富的节日体验,他们对传统节日有着独到的见解。” “从他们那里可以获得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信息。”

4、与被咨询人沟通中态度要诚恳虚心,言谈举止要得体,有礼貌。

二、根据小组计划开展特色活动,记下活动过程和活动体验。“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采访演练,你怎样采访他人。”

“台上的小组在采访时,我们其他组的同学要认真的看,认真的听,然后你给台上的同学进行评议。”

(1)深入社会调查,有目的地进行采访。各小组在调查采访前建议学生先做采访演练,小组间互提建议,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提高调查采访的有效性。

(2)、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总结。

第三阶段:阶段成果交流阶段(2课时)【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活动成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教学重点】: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资料汇报。【教学难点】:

1、掌握汇报的时间。

2、引导不汇报的学生注意倾听,相互学习。【活动设计】:

一、小组内交流汇报。

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筛选、整理确定小组汇报方式。(1)、小组内汇报

(2)、确定小组汇报的方式,要有小组的特点。“给你的小组选一个汇报方式,要突出小组的特点。” “在下周的课上,进行小组全班汇报。”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语言要简练、形式简单明了,要有小组风格。”

1、各组确定本组的交流汇报内容及汇报形式。

(1)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提示学生,选择汇报形式的时候,不能盲目,一定要联系自己的主题内容和资料的类型。(2)根据资料和现实情况去选择汇报方式。

(3)汇报的形式不要太繁琐,应该简单、生动,并且有小组的风格。

2、汇报的语言要通俗易懂。

3、掌握每组的汇报时间。

4、各组在汇报时还可以说说你组在活动的过程中的趣闻、趣事。

二、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时,请其他组同学对汇报组的汇报内容、形式及效果给予一定的评价。

“现在,请同学们对这一组的汇报给予以一定的评价。”“你觉得他们的汇报哪里最精彩?哪里应该在丰富一点?”

三、总结

篇2: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下午,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姥姥家过中秋节。姥爷正在为晚餐做准备,香味儿传到了我的鼻子里,我都馋得流口水了。姥爷为我们做了美味的晚餐。吃过晚饭,我们一起等待月亮的升起。过了好一会儿,我们发现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月亮越来越大,越来越圆,皎洁的月光美丽极了。

这时候,妈妈端来了一盘月饼,月饼很圆,像月亮一样圆,圆圆的月亮和圆圆的月饼都象征着团圆美满,就像我们一家人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多么温馨啊!

篇3:浅谈我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关键词:传统节日,淡化原因,保护建议

1 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意义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 是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得以形成的, 它们作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社会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形态, 也已成为民族主体意识的主要载体与鲜明象征, 是中华文化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的形象写照。传统节日所凝聚的民族精神, 集中体现在寻根爱国意识、安定圆满意识等两方面。

2 传统节日的生存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中的生存现状

2.1.1 年味变淡

满溢着喜庆和温暖的春节, 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 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 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发展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虽然“年”还是年年过, 但明显的“年”味不再像以前那样浓郁, 不但过年的内容和形式都起了不小的变化, 就是内心那种憧憬与期盼也无从捡拾了。于是感叹, 这年味怎么越来越淡了呢?其他的传统节日更是没落。传统节日与现代节日的断裂有着社会经济原因,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新的形势下, 审时度势的传承。

2.1.2 传统节日面对外来节日的“尴尬”

比起春节, 其他同样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就更显颓落了。虽然我们依然会在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包粽子, 但是参与的热情却与日俱减, 更不要说“人胜”、“中和”、“上巳”这些几近消失的节日了。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一些舶来的“洋节”却是越过越红火, 青年人尤其是都市里的青年人在圣诞节、情人节间迸发出的热情, 也足以燃起“冬天里的一把火”。

2.2 传统节日淡化的原因

2.2.1 百姓生活城市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经济迅速发展, 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越来越少的人继续在田间劳作, 更多的农民兄弟进入城市, 渐渐远离了农时节令。这无疑是使人们疏远节令, 淡忘节日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者, 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在一年四季里都可以吃到任何时令季节的瓜果菜肴, 鸡鸭鱼肉也是日常食品, 这样的情况再次使人们对节日的渴望程度降低。

2.2.2 思想越来越开明, 对迷信活动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我国的传统节日几乎都和祭祀有关, 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 对鬼神、先祖有着一种神圣的敬畏, 这便致使人们在每一个约定的日子里对鬼神先人进行祭拜。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这些祭祀的日子变得神圣, 从而更增强了人们对节日的重视。

在思想高度开化的今天,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并不存在鬼神, 人死之后也并不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 “无神论”被更多的人认可。这就导致更多的家庭在节日里少了祭祀这一形式的活动, 在无形中也冲淡了对节日的重视。

2.2.3 政府的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和语言教育的误区, 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缺乏认同感

第一, 政府对节日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不够。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并且需要长期进行的系统工程, 这就令其很难进入部分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逢年过节放放假了事, 无法形成浓厚的节日大氛围。

第二, 传统节日的危机, 也是我们长期以来割裂传统、破坏文化的结果。胡适在1921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各地纷纷响应, 到1929年甚至废除了农历。20世纪50年代以来, 政府发动大规模社会运动破除节庆、婚庆、丧葬习俗, 试图代之以新风尚。到了20世纪80年代, 很多城市禁止民众燃放烟花爆竹。这种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两三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 使得他们没有通过家庭这一节日礼仪和风俗传承的主要载体把这些传给自己的孩子, 从而使孩子们过传统节日的文化本能趋向微弱。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化也仅存一些形式上的东西, 难有吸引力。

第三, 青少年之所以热衷于洋节日, 与目前我国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外国语言学习特别是英语学习不无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如果把他国语言被强调到不切实际的程度, 甚至超过本国语言, 那么, 外国文化“乘虚而入”乃至“后来居上”也就在所难免了。

2.2.4 商家为获利而对洋节日进行炒作, 冷落了传统节日

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 没有固定模式, 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商家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商机, 使出浑身解数将洋节日演绎成一个商味十足的“消费日”, 其威力甚至让传统的春节消费相形见绌。例如, 每年2月14日情人节与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相差仅有几天, 情人节的风头显然已经盖过了传统的元宵节, 各大商家为情人节所做的准备远远超过了为元宵节做的准备。玫瑰花、巧克力、情人套餐、情侣手机、情侣饰品、甚至内裤卷成的“玫瑰花”等极具特色的情人节商品风靡整个中国。

2.2.5 对传统节日的挖掘和创新不够, 只停留在物质消费上

我国有很多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 但这些传统节日缺乏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 以至于对于节日内涵的理解越来越单面和一元。

在古代社会,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最热闹的节日, 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丰富多彩。但遗憾的是, 今天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吃”字上做文章, 其他内容已被遗忘。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日”;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 而洋节日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日轻松自在, 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3 传统节日保护建议

3.1 重视传统节日应从政府、媒体、社会各界人士做起

3.1.1 政府出台政策

政府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力度, 充当先锋的作用, 我们应该设立更多的相关法律法规, 还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定节假日系统。最近几年, 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传统节日的保护, 进一步调整了传统节日的放假时间, 新增了端午节、清明节等放假日, 在时间上为人们提供了欢度传统节日的有利条件。

我国应积极向联合国申报民族传统节日这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法律上把我国传统节日确定下来, 从法律的角度有效地把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避免出现文化流失的问题。

3.1.2 政府对其他媒介的干预

政府可以规定传媒和商家参与宣传民俗文化的重任, 有系统的对民众进行传统知识的普及。例如建立专门电视节目介绍传统节日, 设立专门网站等。

各商家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到来之际, 进行各种商场包装、促销等。如果操作成功, 不但会丰富传统节日文化, 也会为企业和商家带来丰厚的利润前景。20世纪20年代, 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广告重塑圣诞老人的形象, 使圣诞节和可口可乐产品一道成功进入众多非基督教国家。今天, 我们利用商业途径重建传统节日的文化体系并借此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是一条值得考虑的策略。

3.2 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去其糟粕求其精华, 重建节日文化

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创建“统一安排、分项承办、部门配合、责权包干”的新组织机构, 按照“谁主办, 谁受益”的原则, 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 积极吸引民间力量介入, 真正起到社会办节日、办群众文化的作用。对作为民族标志象征的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节日文化, 如剪纸、年画、戏剧、皮影, 以及重要的文化方式, 如除夕团圆守岁、闹元宵等, 进行传承保护。与此同时, 需要将西方节日文化中的文明的、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吸纳进来, 充实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 做到中西结合, 共存共融, 促进中华节日文化的健康发展, 从而让世界更加细化而全面地了解中华文明, 让中华文明为人类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树立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他们接受传统节日的优秀文化内涵创造良好的环境。

3.3 积极发挥学校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与重建中的作用

少年强则国兴旺, 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它的未来是否有更好的发展力。年轻人作为当代文化最主要的继承者, 传播者和发扬者, 应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增强对自我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且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全面深刻地认识中西方节日, 培养自觉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的意识, 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传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奉献自身的力量。关于这一切思想的宣传教育, 各类学校责无旁贷。学校要有一种要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与传播责任感, 要培养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包括民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要通过学校校报、网站、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媒体, 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起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 认可其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 喜爱传统节日,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赵美玲, 赵以保.对“洋节”热的思考[J].当代社科视野, 2008 (6) .

[2]韩晓东.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N].中华读书报, 2005-02-07.

篇4: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色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时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当中,它们层层积淀了并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

永恒不变的祈福纳祥主题。考察各大传统节日的起源与重要的节俗活动,几乎都与原始崇拜、巫术有关,春节的大傩,元宵节的太一神祭祀,清明节的禁火,端午节的插艾、饮菖蒲酒、雄黄酒,中秋节的祭月,重阳节的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腊八节的腊祭等等,几乎无一例外地表达人们远离灾疫的强烈愿望;传统八大节日中有元宵节、中秋节两个节日都以十五月圆为节期,以象征团圆美满的元宵、月饼为美食,再加上春节这一最隆重的节日,都以阖家团圆为主旋律;还有在节日中形成的一套吉祥语、祝福语,如“长命百岁”、“年年有余”、“步步登高”、“吉祥如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无一不表达获得吉祥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成为中国老百姓千古不变的民族文化心态,缭绕萦回于节日民俗生活之中。

贯穿始终的伦理道德意识。传统节日活动中,处处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因素,它在传播道德规范、塑造人的品格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养成作用。首先,传统节日中渗透着浓郁的敬老爱幼的家庭伦理意识,如年节中给年长者拜年,各种祭祀活动中对祖先的礼敬,节日宴席上长幼座次的排定,给孩子买新衣裳、给“压岁钱”,端午节给孩子系五彩线、香荷包,中秋节给孩子买“兔儿爷”等,无不表现出对年幼者的悉心关爱和体贴。七夕节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赞美和认同,反映了对爱情忠贞的美德的态度与观念。其次,传统节日中也渗透着浓厚的人际和谐的群体意识,不仅年节中有很强的亲戚朋友拜年问安的习俗活动,其他节中还以节令美食为人际往来的最佳馈赠,甚至到了现代人们还利用卡片、电话、手机短信、网络邮件等现代化工具进行节日问候。其三,传统节日中还渗透着浓重的社会道德情感意识,传统节日中有一类是以纪念古圣先贤为主题的节日,如端午节对屈原的纪念,反映出强烈的爱国的道德理念;中秋节关于八月十五送月饼造反的传说,反映了反抗强敌、维护和平的社会道德理想;寒食节对介子推的纪念,反映了人们推崇居功不自傲的人格与美德。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儒家思想的教化当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儒家文化是精英文化,广大普通民众对这种精英文化能够心领神会的人恐怕很少,他们更多的是靠生活民俗的塑造和养成。而岁时节目具有这样的优势,它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因素,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因此,在道德教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无法磨灭的农业文明印记。岁时节日具有中国农业文明的详明印记,反映了农业社会生活的规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度之一,传统岁节中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应农业生产的需要确定的,与农事生产息息相关,是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丰富多彩的节日,也都具有鲜明农业文明印记。如八大传统节日中的春节源于上古时候丰收吉庆活动,清明节突出天气回暖,绿草萌生,具有提醒人安排春耕生产的意味,七夕节中两位主人公牛郎、织女,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传统农耕生活模式,腊八节祭祀的诸神,其职责都是保护人们农业生产顺利。其他节日如二月二龙头节,是乞求一年风调雨顺的节日,春秋的社日是专门祭祀土神与谷神的节日。古人还将从正月初一始,定为鸡、狗、猪、羊、牛、马、人、谷日,是家庭畜牧业和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的写照。正因如此,我国从古至今广为流传的许多关于岁时节日的谚语,都鲜明表现了这一特点,如“干冬湿年,禾谷满田”,“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周而复始的心理调节契机。不难发现,我国各个传统节日不论它最初发源时出于什么目的,但在不断发展演变之后,沉积下来的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欢乐、放松、追求吉祥如意等,包含了丰富的娱乐、喜庆的内涵和永恒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即使像端午节祭屈、清明节扫墓祭祖这样以悼念死去的人为目标的节日,也被龙舟竞渡、郊野踏青这样的娱乐性活动占据了主要地位;传统社会禁止男女之间的往来,限制自由恋爱,但是却在七夕节安排了一个闺中少女月下看牛郎织女相会的机会;传统社会妇女生活在最底层,她们不仅不能人身独立,还要忍受来自丈夫、公婆、族人的虐待和折磨,但却在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安排女子回家休息,暂时得到修养生息;由于生产力低下,男男女女几乎天天在劳作之中,但却在正月里提出了做活的禁忌,使人们在民俗禁忌中得到休息和调养。总之,在这些节日中,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种种规范,都利用岁时节日进行了冲击,使人们得到暂时的放松和心理调节,缓和了紧张的情绪。

沉积于心灵深处的民族认同载体。传统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它是民族文化的最有代表性的承载体,是民族共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心理模式的集中反映,在一定意义上说,传统节日是民族的文化标志和精神纽带,不仅生活在本土中的人们通过共同参与的节日风俗活动来证明自己是民族的一员,数千年没有改变,即使身居异国广大华侨,至今仍有许多人保持着它的深厚影响,成为他们心向祖国、不忘祖宗的强大精神动力。如美国许多城市的唐人街,始终保持着过中国传统的春节,他们也和国内的同胞一样,春节时守岁、放鞭炮、舞龙灯等等,这一切都是在向别人昭示自己是炎黄子孙。可以这样说,传统节日习俗带给他们的是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篇5: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冬至,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节日是春节,接下来就听我好好给你们介绍介绍一下春节吧!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新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那一天,每当到春节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开心,因为在这一天里,大人们都要给小孩们买新衣服,新鞋子,而大人们就没有我们这么开心了,因为大人们得花钱给我们买东西,在这一天中,大人们没有一刻是闲着的,他们一会儿要贴春联,一会儿要做菜,一会儿又要打电话叫亲戚们到自己家里去,可是,一等到大家团聚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最开心的了,大人们在一起可以叙叙旧,小孩们在一起,开心的吃饭,吃完饭呢又在一起玩,男生在一起玩变形金刚,女孩子们在一起玩玩芭比娃娃呀!可是每当分离的时候,大家又开始盼望下一个春节了,因为大家都舍不得互相分离。

这就是春节为什么成为我印象中最深的一个节日了,春节带给了我们开心,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伤心。

篇6: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作文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 端午节,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农历是:“5月5日”。羊历是:“6月6日”。这个节日里很多很多人吃粽子.赛龙舟。赛龙舟是为了找到古代一个人的.尸体。那个人的名字其实我也不知道作文 你也可以投稿,我只是听说过。

我听过那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从前,有一位坏国王和一位坏公主。他们两个人想抓住那一群人就叫他们跳江自杀。但是他们只抓住了其中一个人。就叫这个人跳江自杀了。他跳江自杀前想:我上坏人。于是他就跳江自杀了。他的家人到江边非常着急就去买了好几大包大米,用树叶包起来再放到河里给小鱼吃,希望小鱼不吃那个人的尸体。”

这样端午节就有了,相信你和我一样会喜欢端午节的!

二年级(13)班卞建洲

篇7:我国传统的节日演讲稿

端午节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欢乐详和的春节、大闹花灯的元宵节、赛龙舟的端午节、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在这许许多多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每到这一天,妈妈就会给我戴上提前准备好的香包,胳膊上系上五彩绳,据说这样就不会招惹蚊虫的叮咬。然后妈妈会端上来飘着棕叶清香的棕子,一年人吃着香香甜甜的棕子,其乐融融……

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深受楚怀王重用。一些奸臣看到了,非常嫉妒屈原。于是他们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听信了馋言,渐渐地就疏远了屈原。屈原悲愤不已,就写下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来,秦国攻占了楚国一些领土,要求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出这是秦王的一个阴谋,于是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向楚怀王进谏,楚怀王非但不听,还将屈原逐出都城。楚怀王客死秦国。秦王又一次攻占了楚国,并占领了楚国国都。屈原见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又不愿做亡国奴,便仰天长叹一声,抱着石头投入滚滚的汩罗江。当地百姓悲痛不已,他们纷纷划着船来到江面上打捞屈原的尸体。他们往江里投棕子、鸡蛋,希望鱼儿不要吃屈原的尸体;他们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在江面上划来划去,以此驱赶水怪。

从此,人们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孩子们系香包,戴花线……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春节

中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从落魄到战争,从和平到富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春节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铺都挂满了红灯笼,贴上了闪闪发光的对联,有着一派辞旧迎新的气氛,商店里的墙壁都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莹透亮。这时候,庞大的人群带着迎春的喜悦涌进大商店购年货,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多得让你眼花缭乱,无法选择。来来往往的汽车的鸣叫声、小商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为这热闹的大街谱上一曲欢快的交响曲。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热闹了!我家的桌子上摆着许多美味佳肴:淌着汁水的红烧羊肉,有香气扑鼻的火锅,还有很多美味水果,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举杯祝福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也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边吃边聊着这一年来的变化,聊到高兴之处,大家都开怀大笑。

夜晚,人们把一个个烟花点燃。烟花在天上喷出了一个个美丽的“花朵”,美丽极了。我看见小伙伴都在放,我想:让我的烟花也为这灿烂多彩的夜空画上美丽的一笔吧!于是我把烟花点燃,“砰!”的一声,烟花在空中烁出一道道绚丽无比的彩虹。“哇!好漂亮!”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向这里看过来,异口同声地喊道。我哈哈一笑,又点燃了第二个……

春节真开心呀!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啊!

宣扬传统,守正创新,舍我其谁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鼠年景色依然艳,龙岁春光格外明;鼠年的春天到来了,龙是中国的图腾,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到这其中的典故呢?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是要靠我们这一代人一脉相承,而我们又要怎样星火传递。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宣扬传统,守正创新,舍我其谁?》。

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深远的未来意义。对于我们新一代接班人尤为重要。

有种种迹象表明,在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的转变中,科学可能不再完全沿着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时期确定下来的路线前进。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为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1985年英国天文学家抄里斯认为:“前进的唯一道路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离开西方的污秽,朝着神圣的东方前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比利时化学家普里高津说,新的自然观“将把西方传统连同它对实验的强调和定量的表述,同以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观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而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则说,他所创立的协同学,同时受到了西方的分析思维和东方的整体性思维的影响。

人类意义世界所作出的这种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历史转折时代的传统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会获得其生命力。而这种可能需要我们的创新,我们需要在创新中推动中国优秀传统个文化。

然而我们又将如何进行用创新的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又将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主流舞台,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只是辉煌的过去?不,我认为,中国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做的就是用创新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做为手段,影视做为载体,再以特色做为亮点努力开辟世界这个窗口。

美国可以用肯德基推广美式快餐和美式文化,将两百多年的美国历史推向了世界的舞台,而我们有各种菜系和多元文化,没有理由挤不进世界的前列。日本,韩国等国民族单一,文化也没有呈现多元化,但是他们善于在自已的影视作品中添加本国传统文化,通过影视媒介很好的弘扬了本国传统文化。我们也可以在一些好的作品里添加中国元素,努力发展影视产业的同时,注意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功夫熊猫》不用改是外国人的作品。

我觉得,人类总是生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历史在前进,人的思维也从不停止,不断寻求新的、迄今无人知晓的目标。基于世界文化走向趋同这一时代的新特征,提倡一种以科学新成就为根据的贯通古今、契合东西的新文化观,就成为建构世界主义的后现代科学观的基本进路。当代新科学的世界观向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某些思想归复的特征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现代性研究不失为在历史转折关头全人类的文化战略研究之一隅。

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家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包括《老子》《论语》《易经》在内的中国经典受到重视。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处在科学发展新阶段的科学家们寻找世界观启发的努力,而不是由于什么一时的感情冲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可以为新科学的诞生提供有意的启示,就成为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西方人能如此的重要,做为东方的雄狮更应该利用创新的手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传统,底蕴厚重。上下五千年东方文明需要我们守正创新再创辉煌!

篇8: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自古便是一个农业大国,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天候、气候和物候的周期性转换,排定了一系列的节气时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民俗节日中的仪式与娱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跟民族传统体育相关。节日作为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将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在其中,从祭祀祖先、婚庆嫁娶﹑纪念英雄到游戏玩耍、聚会欢娱莫不如此。这些不仅为传统体育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丰富了节日文化本身。

2 传统节日中与历法节气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一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历法节气歌流传千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也成为一定节日产生的前提。下面选择有代表性的具体论述:

壮族在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或三月三歌节都要进行投绣球、投绣球抓卒、三人板鞋竞技赛等体育活动,还伴有歌舞,同时也是青年男女爱意表达的一种别致方式。鄂伦春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举行射击比赛。京族村落在正月二十五日哈节 “跳竹杠” [1]。黎族正月十五日,“木脑纵歌”活动,男子都拿着长刀跳舞。苗族正月十六和八月十六的古龙坡会要举行走竹竿比赛﹑芦笙赛、踩堂歌、斗马、斗鸟、赛马、舞狮等等。侗族正月初三(农历)花炮节,“抢花炮”是主要活动.基诺族的“特莫克节”打陀螺即为传统项目。 黎族“三月三”进行射 箭、爬竿、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傣族公历四月中旬的“泼水节”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放河船、跳象脚鼓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壮族三月三有抛绣球、打扁担活动。白族三月街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节日期间有赛马活动。汉族民间清明时到郊外远足旅游的习俗,谓之“踏青”,在踏青活动中,放风筝是一项非常惹人喜爱的内容。 猴儿鼓是苗族传统体育活动,多在苗族传统的“跳鼓会”、“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节日表演。鄂温克族“来阔勒节”中有套马活动。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跳舞、赛马、斗牛、摔跤等体育活动。西藏“达玛节”每年藏历五月在江孜宗山脚下举行,节期5—7天。主要内容是跑马射箭。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瑶族人民都要举行盛大的“达努节”,亦称“祖娘节”。活动内容中有一项打铜鼓比赛,打鼓人边打边舞,相互间进行比赛。农历九月初九重阳是汉族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举行各种活动:登高秋游、赏菊、佩茱萸、放风筝、饮酒、吃重阳糕、吃补等风俗,还开展各种老年娱乐体育活动和慰问老人活动。重阳放风筝也是很多地方的风俗。 侗族的“侗年”,遵照传统习俗,跳芦笙舞、踩歌堂、斗牛。

3 传统节日中与原始信仰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

对自然以及灵魂等超自然力的崇拜是我国岁时节日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其中诸如对日月星辰和各种动植物的崇拜。例如:对超自然的表征物—龙的崇拜。在我国汉族,壮族、瑶族、高山族、怒族均认为龙或者蛇与本族的产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都以蛇(小龙)为其图腾。这些民族虽然敬龙,祀龙的形式很多,但最一致的是以祭龙为目的的赛龙舟。早在宋代,广东地区每到二月赛龙舟,目的是去“赛海神祠”。其中“海神”即龙。湖南黎族于四月八日竞龙舟,目的是“祀神及先神,濒江诸庙,皆有船,各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在沿江龙王庙祭祀水神,也是祭龙的举动。时至近现代,畲族、毛南族有“龙节”,东南沿海福建安福有“水龙会”,人们聚集于水边举行射水比赛。

内蒙古的许多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起源传说,诸如鹰和水鸟就是一些蒙古族的图腾。这种图腾必然会表现在它们体育风俗的形成中。蒙古族“那达慕”等重要节日有摔跤比赛,每次比赛都按蒙古族习俗进行,摔跤手跳着鹰步出场,他们身穿牛皮背心,颈套上有五彩带和穿肥大的摔跤裤,并甩开两臂,完全是模仿雄鹰展翅的形态,显得十分威武雄壮。

龙图腾的苗族民间宗教节日“祭龙节”,要举行拉鼓、走竹竿、打手健、跳鼓、跳竹和武术表演。

以竹为图腾的高山族的排湾人每五年举行一次“马乃波”节,即“竹竿祭”,节日期间最热闹的活动是“打腾球比赛”。

农历七月二十五“转山节”是以凤为图腾的摩梭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最热闹的庆典是“凤凰舞”。

4 传统节日中与宗教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

4.1 伊斯兰教与民族传统体育

我国回、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东乡、撒拉、塔塔尔、保安和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与伊斯兰教密切关联。这些民族最传统的节日有“宰牲节”和“肉孜节”等,这些节日是伊斯兰教徒们一年中最欢庆的节日,每当节庆来临,人们就像过新年一样,载歌载舞,其中还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体育活动,如回族在这样的喜庆日要举行一种叫“掼牛”的传统体育活动[2]。新疆哈萨克每过大年,要上演传统的“刁羊比赛”。而柯尔克孜每年三月二十二日,欢庆新年“诺劳孜节”(伊朗语),习俗是骑马拜年,同时举行赛马、叼羊、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多种体育活动。另外,哈萨克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上,要举行骑马、拔河和马上摔跤,都表现了马背民族的特色体育,这些体育活动虽然是源自宗教仪式,但比赛中却需要很高的身体技巧、力量、耐力,至今仍是这些民族全民健身不可却少的锻炼项目。

4.2 佛教与民族传统体育

藏族“望果节” 是一种宗教祭祀节日,一般在秋收前的八月选择吉日举行,为期1-3天。节日期间举行角力、击剑、射碧秀、赛马、赛牦牛、藏族式摔跤、蹬棍、抱石头等体育活动[3]。藏历五月一日 “逛林卡” (又称“林卡节”),佛教徒集中在林卡(天然公园)比试坐骑和射箭,射技高超的人受到人们的尊重。藏族的赛马与藏民族的宗教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藏族的赛马节有很多,如藏北赛马节,江孜达玛节,康定赛马节,盘坡赛马节,天祝赛马节,当雄赛马节,定日赛马节。赛马节期间的宗教仪式,民风民俗,都可看出赛马文化中的藏传佛教的影响。

汉族佛教孟兰盆会和道教地官斋会中元节在夏历七月十五日,是个宗教色彩较浓的节日,主要体育民俗事项如下: 赛威呼(“威呼”是满语船的意思)、放河灯、歌舞赏月[4]。

蒙古族每年7、8月举行“那达慕”大会,举行赛马、套马、射箭、摔跤、赛布鲁和下蒙古棋等体育活动[5]。“那达慕”成了蒙古族一年一度的体育盛会。

傣历六月,布朗族要“过新年”(布朗语为“宋调”,傣语称“景比迈”)。小伙子们参加“打竹球”比赛。

5 小结

在我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是人们的生活节奏。以畜牧与狩猎为主的草原民族,同样也受到气候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文化生活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许多民族体育活动往往源自某一农时节令或节日庆典,并在该节令庆典中开展。如,蒙古族的那达慕、苗族的赶秋节、傣族的泼水节等活动都有相应的民族体育活动内容,从而使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呈现出鲜明的岁时性。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贯穿于岁时节日中,成了岁时节日传承的载体,同时也使得这些项目成为一种传统,得以继承与发展,二者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互为寄生体,在历史长河中命运与共,成为罕见的共生体并共同向前发展。

摘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节日众多,节日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本文依传统节日的起源按时间顺序对民俗节日中的传统体育活动进行了列举与分类,把节日庆典中有特色的体育活动进行描述、介绍与比较,旨在为广大爱好中国传统文化,喜欢传统体育活动的人们了解与比较传统体育提供资料。

关键词:民族,节日,传统体育,历法节气,宗教

参考文献

[1]郑传锋,周勇,雷敏.从历史起源看民俗体育的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23(4):122-125.

[2]何艳君,胡冬波.论宗教与东西方体育形成的关系[J].军事进修学院学报,2005,24(1):7-9.

[3]丁玲辉,丁文倩.“望果节”上的娱乐与体育活动[J].中国西藏文化与宗教,2005,(5):64-67.

[4]蔡罕.略论我国汉族与少数民族节令体育之异同[J].杭州大学学报,1995,25(1):130-135.

篇9: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关键词】汉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传统节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上千年历史的沉淀,它是中国文化的历史缩影,具有强大的生命感、认同感、鲜活感。“传统节日是普天之下普遍共享的生命感恩,这是节日最深刻的人类学意义:正如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可能去爱别人,一个缺少亲情体验者无法拥有真正人性的同情。节日因此拥有一种神圣性和宗教意味。”传统节日中所体现的饮食文化,也烘托出了中国人追求健康长寿的主题。

我们的祖先依靠着耕种年复一年的生活,在长期的耕种生活下,他们根据自然规律创造了“二十四节气”,在每个特定的节气,都有其特定的规律。“‘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而中国传统节日也就顺其自然依托二十四节气依次产生。春天,是一个让人如痴如醉的季节,春意阑珊、桂馥兰香。春节、清明节等接踵而来。秋高气爽之时,我们迎来了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家登高、赏月、吃月饼等,来庆祝大丰收。入冬,寒冬腊月,人们迎来了腊八节、小年、除夕,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借着节日的热火朝天驱赶严寒。每一个节日的到来都伴随着节气,这也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

每个节日的到来,少不了的是节日中的饮食文化。大自然赋予了我们食物,我们的祖先怀揣着感恩,在节日中用美味佳肴祭祀。在传统节日中,每个节日中都有其特定的饮食文化,它寓意了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文化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一种文化,其物质带来的是质感,而真正意义上的是精神层面带给人的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

“汉语热”越来越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看重,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实力的雄起,同时汉语作为一种软实力也在茁壮成长。面对突如其来的汉语学习者的大量涌入,汉语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起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如端午节吃粽子等,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在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犹如没有过端午节一样,节日的习俗中蕴含了一个节日所涵盖的文化内涵。在汉语教学中,要做到真正教汉语学习者学习传统节日文化,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东西。

二、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策略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能更好让学习者掌握汉文化知识,是汉语教师值得考量之处。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针对每节课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建立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进而辅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帮助学生心理得到发展的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插入,能够让汉语学习者在听、说、读上面一起练习,这就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法。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习者都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在参与中学习文化。同时在情境中,适当穿插有关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作为一种扩展学习,在诗词的韵律中感受中秋节带来的文化气息。

(二)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上,即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转由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体验性质的课堂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体验为主,教师教授为辅。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让学习者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进行交际和练习。传统的文化教学,大都以“灌输式”的教学法授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等,对传统节日文化“泛泛而谈”,并没有真正把节日文化讲透彻。例如,在讲解春节的专题时,大家都众所周知只知道在中国春节作为一种象征有很多饮食讲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吃饺子。同时,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习者的文化差异,帮助学习者排忧解惑。

(三)专题讲座法

专题讲座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根据不同的专题进行讲解的教学法。专题讲座法针对的汉语学习者是中高级水平,具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对汉文化相对感兴趣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对汉文化有进一步的扩展学习,在专题讲座中,深入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在专题讲座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讲座的主体虽然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讲解做笔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感到乏味无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增加互动的环节,让学习者通过听讲座,在互动中查漏补缺,也大大提高了讲座的学习效果;其次是文化节日讲座的选题适应问题,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但是他们毕竟了解的只是皮毛,教师在选题的时候,要考虑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和适应性,内容难度要适中。不能让学习者产生“一头雾水”的效果;最后是对汉语学习者的要求,在讲座开始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布置讲座中所涉及的内容,让学生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并预习。

三、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教学内容上存在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是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知识的能力。而传统节日文化属于文化知识,在传统节日选材方面应该注意普遍性、典型性以及接受的能力。应该避免和没有太大价值意义的节日。同时,对于传统节日,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取其精髓,重点分析。由于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水平的学生,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教学。

(二)文化教材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各类教材大量涌入市场。而专门的文化教材却少之又少。对于教材的编写,学者对语言和文化的界定比较模糊,现在大量的教材中,涉及文化课方面都是穿插语言要素教学中,归结于综合课型。在节日内容的制定上,编者所编写的书籍较为广泛,根据调查显示,我们的教学对象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同样的一本教材被各个层次的学习者所用。的确,一本好的教材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而一个好的编者却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教学的展望

对外汉语教学炙手可热,近几年来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问题。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文化的越来越重视,让学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如何更好进行教学。首先,汉语教师需要学习的不再只是单纯的专业技能,我们需要的是预备综合性知识的教师,对传统文化要有深入了解。其次是要制定明确的教学大纲,根据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侧重点也不同,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再者,是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汉语课堂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不能停留在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上,借鉴新的教学法,势必会让汉语学习者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最后,是对教材的编写,文化被重视起来了,但是教材却没有跟上步伐。希望编者能在教材的改进上推陈出新。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窗口,我们必须更好地利用它,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历史留给了我们宝贵的财富,教师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将文化内涵带入课堂,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传道授业解惑。文化是没有国界的,节日作为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能更好地让学习者学习,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宋)陈元靓. 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

[2]李冬梅.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模式初探[J].华夏文化论坛,2014(20).

[3]邓夏.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篇10: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漫谈我国的传统节日

唐代诗人王维十七岁时游历长安,重阳节那天,他目睹着别人头插茱英,手携佳酿,呼朋唤友,登高赏秋,不禁勾起怀乡思亲之情,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一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篇。诗中不仅饱含着王维深沉而孤独的情感,千百年来引起无数羁客行人的共鸣,而且还透露出古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为我们更深人地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形象的材料。

我国古代的节日很多,有许多一直流传到今天。这些节日保留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热爱生活、向往未来、富有创造性的文化象征。因此,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习俗特色是有意义的。下面把一些重要的节日按月加以介绍。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殷商时期,春节叫“元旦”,指正月初一,从每年的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在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则把整个春季都称为春节。今天,我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是从辛亥革命以后实行的。围绕着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许多习俗。主要有:(一)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是春节的准备,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宗教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二)守岁。除夕之夜,阖家围坐,通宵不寐,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挽留,也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的期待。一般认为,守岁之举在唐代就有了,杜甫在《杜位宅守岁》中就描述过他“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的情景。(三)放鞭炮。清人翟灏《通俗编.徘优》:“古时爆竹,皆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春节放鞭炮的作用,原来也是为了惊惮驱逐鬼魅,今天却成为除旧迎新、吉祥喜庆的象征了。(四)贴春联。春联由最早的桃符演变而来。原意也是为了驱灾压邪,保佑平安。《燕京岁时记》描述清代北京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盛况:“自人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家百户,焕然一春。”春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不等,上下联要求对仗工整,格律严谨,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春联自从后蜀孟昶开始以来,出现了许多佳联妙对,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品。(五)拜年。这是春节期间极富人情味的一种礼仪习俗。“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清.柴萼《梵天庐丛录》)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拜年由亲谒转化为佣仆持名刺代往致意。清代还时兴一种“拜盒”,把“贺年片”放在锦盒里送给对方表示祝贺。除以上五种风俗习惯外,古代还盛行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踩高跷、赏冰灯等喜庆活动。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最早来源于道教的陈规。道教把农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但在古代民间,元宵节实际上是春节喜庆活动的又一个高潮。在这一天里,人们要张灯结彩,进行猜谜活动,还要吃元宵、包饺子。元宵节张灯为戏之俗始于汉朝,到了唐代盛况空前,如杨贵妃的二姐。韩夫人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也。”(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猜灯谜是随着元宵花灯活动开展起来的一种游戏,在南宋时非常流行,“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宋·周密《武林旧事》)古代许多文人都是制谜猜谜专家。流传下来的谜语也有不少是极富特色的艺术珍品。

社日,古代农民祭社祈年的节日,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春分前后。杜甫《遭田夫泥饮美严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王驾《社日诗》:“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讲的都是当时春社庆祝的景象。另外,在秋分前后还有一个社日,叫作秋社,古代人民照例也要庆祝一番。

清明节。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方面,“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岁时百问》)清明左右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另一方面,清明的前两日为寒食,寒食原本为祭祀之节,由于古人往往把寒食节延续到清明,这样一来,两者就很难分辨了。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被民间演变为传统节日。古人在清明这天要禁火寒食,上坟扫墓。“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盒,轿马后挂褚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醉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褚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旧时文人在寒食清时期间,外出踏青,写下不少佳作名篇。杜牧的《清明》诗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上巳节和浴佛节。上巳原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称为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便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了。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写的就是唐代上巳节的盛况。浴佛节,为四月初八,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的诞生之日,故诸寺在这天都要设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浴佛节后来也演变为民间的节日了。

端午,也叫端阳,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传说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在端午节里,民间要举行龙舟竞赛活动,还要吃棕子,喝雄黄酒,悬艾驱邪。唐以后,端午被正式规定为大节日。

端午节后,到了七月七日,古代人民有七夕乞巧的风俗。民间传说中,“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硢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所以,七夕又称为少女节或乞巧节。这种乞巧活动既是一种游戏,也寓含着古代妇女对爱情、智慧和幸运的期望,有着迷人的诗情画意和浪漫主义色彩。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人们觉得这时的月亮分外明亮,因此,赏月成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此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的另一项活动是吃月饼。这个习俗在传说中与元代张士诚起义有关,其实它不过以月饼之圆象征着合家欢庆之意罢了。整个秋季除了八月十五中秋外,还有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在这个秋高气爽的节日里,古代人民“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齐人月令》)重阳节里放风筝,也是一项喜庆活动。

冬至以后,距离春节期间,还有一两个传统节日。一个是腊八节,这个节日最早与佛教有关。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佛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这一天就叫做腊八(见宋吴自牧《梦梁录》)。后来民间争相效仿,腊八粥成为一种传统的节令小吃。另一个节日是小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民间有祭灶之俗。

篇11: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这天刚好又是我外公的生日,所以我们每次都去外婆家过节,过节这天可热闹啦,早上我们都吃粽子。外婆包的粽子很特别,上面尖尖的,下面是三角形的,像个漏斗。有的豆沙馅,花生馅。沾上一点白糖,吃到嘴里甜到心里,可好吃了。

中午外婆煮了一大桌菜,其中有我爱吃的春卷,那是用豆芽菜放在面粉做的薄薄的春饼上卷起来吃,真好吃,我一下能吃好几个。吃到一个半时,外婆去厨房拿了一个装有白酒的杯子,喝一口把酒喷在房前屋后,我奇怪的.问妈妈:“外婆会喝白酒吗?”妈妈笑着说:“外婆没有喝白酒,那是雄黄酒,外婆是喝一口把它含在嘴里,然后喷到房屋四周,那是因为冬眠的蛇现在醒过来了,喷一下雄黄酒,蛇就不会跑到家里来了”。正说着,外婆走到我们身边往我们身上喷了一口,我吓得赶紧躲开了,外婆笑着说:“别怕,喷一下你就不会被蚊虫叮咬了。”外婆弄好以后,又用手指在杯子旁边沾上一点雄黄涂在我们耳朵上,她说那样蚊虫就不会飞到我们耳朵里。我觉得很好笑。

篇12: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七(4)班

第一小组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泼水节

春节

即夏历(农历)新年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俗称“过大年”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起源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春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夏商时代产生的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现称朔望月,即后所述“阴月”)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朔日)为月首,同时以冬至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现称回归年或太阳年,即后所述“阳年”)为年,并设闰月调整阴月阳年。以正月朔日的子时(夜半)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岁末年初要进行旧一年丰收的庆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祷,于是产生一系列祭神、祭祖、庆祝、祈祷等活动。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于岁首(一年开始)时间的确定(换言之,月序的排列)还与天文历法有关(如前所述),传说夏在寅月(今农历正月),商在丑月(今农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农历十月),到西汉才又恢复夏正,定寅月(今农历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元日、新正等,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其实指导农时的是夏历的阳历部分-二十四节气),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农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纪年不用公元纪年法而用民国纪年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夏历(农历)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习俗 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语:Dragon Boat Festival 又名:龙舟节 释义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端午节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来源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著名爱国诗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习俗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代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来源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特别是月饼,边吃月饼等边在庭院赏月。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同学们的感想

通过班级开展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探究活动,我们不光书本上了解了知识,还了解了我国最传统的一些节日,让我们懂得了流传下来的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如:重阳节为敬老节,教师节辛勤园丁的节日,中秋节为团圆节,国庆节,劳动节广大劳动人民的节日,还有春节等等。这都能教育现在的我们,让我们从小懂得敬老爱幼,团结互助,尊师重道。但我想:在保留我国的一些基本节日时也可引进西方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日如:父亲节和母亲节,让孩子懂得父母之恩重于泰山的道理。它能更好的引导我们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一些传统节日的由来——中秋节、端午节等,并且懂得了一些相关的诗歌、民俗。老师教我们如何制作小报,听了老师的教导,我们小组做的是电子小报,在做电子小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了许多关于节日的习俗,更明白了小组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七(4)

张缘

31号

传统的节日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风。赏菊饮酒、吃糕、拜祭祖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通过节日的各项活动,联络亲友间的感情。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风光。使传统的节日充满无比的幸福和快乐。伴随着中国梦,传承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从而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重阳节又是敬老节。关爱老人、尊敬老人,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老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对他们的关爱,又是年轻人继承“财富”的需要。一句话: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从身边事做起,当老人需要帮助时,让个座位或扶一把、聊聊天问个好等等,以此献出一份爱心来展示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

总之,传统的节日,传承着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精神,必须持之以恒。

——七(4)

陆轶之

22号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和形成的必要条件。

——七(4)夏鑫 19号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传统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的,是由一系列信仰和习俗形成的,都与祭祀、神话或佛、道信仰有关。节日形式多样,而最主要的有新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此外还有浴佛节、盂兰盆会、七夕等,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卷。古人谈论节俗,总关乎伦理道德,无不强调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达弃恶扬善,激浊扬清,如西汉贾山在《至言》中说:“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

——七(4)

杨浩

30号

探究了各名族传统节日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可远远比汉族多多了。但有些民族竟然不过春节,例如藏族。而且它每个月都有两三个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而且又很多节日最后一个字不是“节”,而是“年”,例如“藏历年”,“苗年”等等。有很多节日,都是因为人们渴望丰收而创造的节日,我觉得这些节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当然,传统节日中也不缺一些奇怪的节日,例如“沐浴节”,“雪顿节”,“踩鼓节”等等。这些我认为奇怪的节日,也为各民族传统节日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中也有一些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的节日,也就是一些迷信活动吧,比如“驱鬼节”之类的节日。还有一些节日就是纪念一些人或事情的节日,像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之类的。从传统节日中,我们可以了解以往的历史,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七(4)

姚韵

6号

探究是一门学科,它并不需要语文强大的语言沟通能力,也不需要数学缜密的思维,同时也不需要英语超常的词汇记忆力。它只是一门附科,却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剂,它只需要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大脑,便能一展宏图。通过办小报,做实验竞争比赛评分获得成绩,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上进。探究课可以开发人的右脑,是将人进阶的一个过程。初中的探究课所剩无几了,我们更应该去珍惜那每周一节的探究课。

——七(4)胡锦江 27号

总结:

上一篇:西峰所积极组织开展下一篇:尤镇中心小学规范用字用语检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