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2024-04-2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文(通用8篇)

篇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抓好学校内部管理

余庆县松烟中学韩天明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切实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贵州省是全国贫穷落后的省份之一,贵州的农村山脊,人贫,教育滞后。1986年国务院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并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03年起,国家相继召开了“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等重大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了“两基”攻坚、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国培计划”、“特岗计划”、“营养改善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措施。二十多年的逐步推进、实施,农村学校的基础建设、办学资源得到了改善;教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2008年我县接受了国家“普九”验收,已达合格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1、教育硬件设施完善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均衡配置学校办学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关精神。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加大经费配套投入、相关部门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依据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要求,农村各中小学配齐了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校舍面积增大,教学楼得到改建或重建;按要求修齐教室、专用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实验仪器室、实验室、团队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食堂生活设施得到改善;网络资源到到共享、班班通工程得到解决。美丽的教室,红色的塑胶跑道,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硬件设施按照要求得到了改善,基本达到国家提出的标准,缩小了农村区域之间的明显差距。平衡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公平。

2、教师素质提高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师是琢磨基石的工匠,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教师。贫穷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师资基本数量的缺

少、学科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短缺、师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这是之前存在的真实问题。但是,二十年来,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给予相关的优惠政府,引进优秀教师;加大对“豆芽科”教师的培养。1994年起,遵义师范院校开设音、体、美、幼专职教师专业,近20年,为遵义市农村中小学培养了大批合格专业教师;鼓励教师自学考试、函授学习、学历提升(农村各中小学教师学历,在2000年前后基本达到国家提出的要求),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新教师培训、骨干教育培训、学科培训;学校整合等一系列措施。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准、文化水平、业务能力等得到了提高,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突出矛盾象得到缓解。

3、教育质量提高

学校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素质的优劣,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为此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树立质量意识,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人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德育为先,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并重,打牢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省、市、县都拟有“素质教育评估指标”,各级分别对农村中小学进行评估验收。各中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如每年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田径运动会;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采茶、为城镇打扫街道等);组织开展文娱汇演、一二·九爱国演讲、读书征文竞赛等丰富的活动。全面推进了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综合发展。

(2)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过重的课业负担会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脱出来,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各地农村中小学享用先进资源,学习掌握先进教学理念,如在教学中采用“洋思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和堂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愿参加学校开设的音乐、美术、书法、文学等艺术教育兴趣小组。学生没有了学习压力,生活得更愉快了,成长得更健康了。

(3)重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身体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根据国家“阳光体育工程计划”,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心理健康、体魄强健。学校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锻炼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提高学生营养和健康水平,农村中小学基本解决了学生每天的“营养餐”生活问题。

(4)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学生接受公平教育,学校就必须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学校和老师要把全部精力用到促进孩子的成长进步上来,农村中小学基本实行了划区域招生,就近入学原则;学校不办实验班、重点班、实习班;教师不搞偿家教等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以“师德六条”、“五严禁五不准’”、“教学十不准”等规范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学校美了,教室亮了,设备齐全了,跑道红了,教师勤了,教育质量提高了,学生巩固了,家长满意了,但是,要让城市与农村中小学教育差距缩得更小,就必须切实抓好农村中小学校的内部管理。

二、切实抓好学校内部管理

教育要均衡,学校管理要跟上。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作为学校,教师是首要的管理对象,要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除了对教职工的学习、教育、关心、尊重、信任等之外,更重要的是拟有一套完整完善的管理制度。

1、学校教师的评优评先、竞聘等必须公平、公正、公开,具有鼓励性。

2、学校教师工作考核要完善,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师,理、化、生实验教师,信息课教师,后勤等工作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的肯定与评价、考核与奖励等措施。

3、完善实验仪器、乐器、电脑、班班通教学设备的开出使用及保管,图书借还阅览及保管等情况、达到的效果情况的评价等制度。不能完全以纸质资料印证工作完成情况。

4、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一个平台,结合实际扎实抓好,必须学有所得,得有所用。绝不能为了检查让教师花时间、费精力、做应付式的学习培训。

三、存在问题

“大班额”现象现在农村各中小学还很凸出。

学校管理不到位,“大班额”问题得不到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会严重失衡。这是上级主管部门及部分中小学领导思考、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篇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论文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在我国己经发展到重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平的今天,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重视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大问题,城乡教育差距的不断拉大成了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符。本文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和细致的调查研究,重点剖析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篇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为了寻找适合我校实际的最佳教学模式, 我校于2015年开始了一项名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分层导学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实验。 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探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小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及课堂评价体系, 打造出科学、和谐、高效、具有个性特色的轻松、高效课堂, 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开发, 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我校提出了“分层导学”的智慧“五环”教学流程, 这五个环节依次是新课导入, 展示目标的“导入”环节;知识导航, 自主学习的“导学”环节;组织讨论, 活动探究的“探究”环节;问题解决, 释疑解难的“释疑”环节和当堂练习, 反馈矫正的“反馈”环节。 教学策略流程的确定为我校的新型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指明了方向。 在接下来的实验探究过程中, 我们要辨析几个关键的问题, 并在解决关键问题的前提下促进研究的不断深入, 使细节得到修正, 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一、科学分层是先决

“分层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这一点毫无疑问。 单就字面义看, “导学”并不新鲜, 反而“分层”容易让人产生疑问, 比如说什么是分层? 如何分层? 分成什么样的层次, 又是如何地区别辅导?等等。 所以, 要很好地把分层导学这种先进的设想贯彻落到实处, 首要的事情就是先把分层的概念及诸多细节辨析清楚。 只有把分层这个问题搞清楚了, 导学才能顺利地开展。 因此, 可以说, 科学分层是顺利实施导学的先决条件。

关于分层的含义, 教育界普遍定义为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思维素质和潜力倾向等综合因素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在能力、兴趣爱好等相近的群体以便更好地进行集中辅导。 含义具有普适性, 关键是如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出修正。 在进行“分层导学教学模式”实验探究的过程中, 我们的做法是先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和情感、思维方面的问卷调查, 在综合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主申报、自由组合的方式对实验班级进行分层。 分层后, 全班学生按1:3:2的比例分为基础组、提高组和拓展组。 需要学生进行集中讨论的时候或是需要教师进行集体辅导时, 就以小组为单位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心理辅导等方面进行有区别的引领。

二、阶梯辅导是关键

科学分层为顺利实施导学提供了可能, 但是如果仅是停留在分层的基础上, 那么不能在阶梯辅导上做出应有的突破是不行的。 毕竟, 课堂教学的中心和重心在于学生到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到了什么, 解决了什么疑问, 获得了什么体会? 在这个问题上, 我校进行了慎重的考虑并做了一些尝试。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验证, 我们发现, 为了保证阶梯辅导的实效, 较好的办法是发挥在学案的编写、使用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以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为例。 在编写学案的时候,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力和情感上的差异, 针对不同的学生体现分层次的学习任务。 比如我能读懂生字, 把难写的字写好,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判断对错等基础的知识属于基础组必须完成的任务, 我能理解词句, 在课文上批注和句、段、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等问题就属于提高组应该完成的任务。 又如教学“读了《桂林山水》一文, “我发现了什么”和“学习完《桂林山水》一文后, 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等问题可以鼓励拓展组的学生积极探讨。 这样的话,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能得到强化, 在保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学有所得也激发他们进阶的愿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相互合作, 进行活动探究, 既培养合作意识, 又解决相应的疑难, 共同提高。

三、全面提高是目标

“分层导学教学模式”的以分层导学和发展性课堂教学策略为主要理论依据, 立足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全面提高就成为本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 因此, 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 我们要积极探索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 教学策略及课堂评价体系, 尽可能地将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有机结合, 致力于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打造轻松、高效、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优质课堂, 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开发, 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分层导学教学模式”是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指引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从实验探究的过程看, 这种教学模式有很强的生命力, 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并不断完善。 但是一个成熟、高效的教学模式不是轻易就能够形成的, 还需要我们大胆探索, 深入论证, 不断修正。

摘要:分层导学实践研究的目的是打造科学、和谐、高效、具有个性特色的高效课堂, 期望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挖掘, 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分层导学实践研究要辨析清楚科学分层是先决、阶梯辅导是关键和全面提高是目标等基本问题。

关键词:分层导学,阶梯辅导,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国网, 2010.

[2]王锡连.“分层导学”的实践与研究.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

篇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关键词:优质;义务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01-03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近几年,一批专家学者也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别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原因、目标、途径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这些法律条文和专家的研究为义务教育的深入开展指引了发展的方向。但是这些研究多是从外因的角度展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讨的,笔者认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通过内外因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即既要通过外部向学校输入资源,更要通过内部的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即是通过外部资源的输入与学校自身的发展的有效结合,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的方式来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其实质就是通过学校的优质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这一过程也无形中提高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它无疑走的是一条均衡的优质,优质的均衡的道路。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将优质与均衡对立起来,结果使均衡发展也陷入僵局。笔者认为,就现阶段我国已经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可以将追求优质的过程与追求均衡的过程统一起来。

二、优质均衡的内涵

优质均衡具有优质教育的特征,但是它不是要把每所学校办成国际一流或是全国百强,而是要使县区范围内的每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有效利用内外的资源,通过内涵发展,不断增强实力,使其在县区范围内的实力势均力敌、不相上下,成为令县区范围内的老百姓满意的学校。其最关键的是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薄弱学校。

要使全国或全省范围的学校达到均衡是不现实的,需要先实现区域范围,即县区内的均衡,然后逐步扩大到更大范围。我国新《义务教育法》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也为县区范围的均衡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上的保障。

因此,文中所说的优质均衡是指在县区范围内实现同类学校之间的各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发展。均衡地优质,从而也实现了优质的均衡。

三、优质均衡的原因

(一)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来看

《国教育报》编审翟博博士认为,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享受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按照戴维·伊斯顿的观点,任何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都是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的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就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内的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内的每一位学生获得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而学生获得的利益是社会系统或教育系统内的利益分配到学生所在学校,再由学校分配给学生个人的。因此,要想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利益,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每所学校,提升每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即优质。

(二)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来看

劳凯声教授认为,每个学习者或其家长都将变被动为一种积极主动的选择,他们是这场贸易的消费者,因而有权选择和获得满意的教育服务。在不久的将来,学习者或其家长自己来规划真正适合和有利于自己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形式,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消费类别、水平和品味,从而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而且有效的教育服务。而作为教育的提供者,则应想方设法地提高教育的服务质量和品味,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目前,已有研究者发现了与之类似的现象,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出现三种现象:一是大量农村家长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到城市读书,二是城市家长千方百计将孩子送到重点学校读书,三是社会中的主流人群千方百计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可见,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是教育所应背负的现实重任。

翟博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均衡发展是人们相对于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的美好理想。换句话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实际供给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即提高每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即是优质的途径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只有均衡地优质,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从义务教育发展的阶段来看

2000年,我国普及义务教育,达到了低水平的均衡阶段。翟博认为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与条件来看,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目标,进入了第二三阶段,即主要以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为目的与追求教育质量均等的阶段。但是,笔者认为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绝不是要等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之后再去追求质量的提高,而是应同时追求二者,因为,教育质量的追求始终应是学校的首要目标,教育资源的补充只是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优质是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通过这种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消灭薄弱学校,从而最终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要优质地均衡。

(四)从不均衡产生的历史原因来看

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除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外,还有深层的历史原因。它是我国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策导向下应运而生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人才,然而在今天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它也成为滋生众多教育问题的源头。一方面有的学校人满为患、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有的学校门可罗雀,资源浪费。择校、教育乱收费等问题与学校问的不均衡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追求一种不均衡的优质,使学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优质必与均衡矛盾的思维定势也长久存在着。笔者认为,没有均衡的优质

是难以长久的;没有优质的均衡只是空洞的自欺欺人。

四、优质均衡的举措

(一)科学规划,合理设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在学校优质化建设过程中,并不是要对已经存在的每一所学校都投A--定的人力、物力来予以发展,而是应根据各县区的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各校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撤、并、扩、带等方式来科学规划县区内的学校布局,合理设置教学点,这样既可以避免资源的无效使用,又可以相对集中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果。山东寿光市可谓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典型。他们遵循“整体规划、适当集中、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方针,开创了一个布局合理、规模适当、齐头并进的均衡发展的局面。据笔者所见,A市B区将实力相当的四所重点学校分置该区的东南西北四方,并与各方的薄弱学校合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亦有学者提出,县镇布局应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建制镇为中心,以小集镇为外围的县域小城镇网络体系,而教育的布局设点要与城镇布局设点相照应。

(二)制定标准,核实指标

笔者认为国家应制定全国学校生均经费、教师学历与职称、学校教学设施、教师工资待遇的标准,各省、地级市、县应根据这一标准核实各县区需设学校的各项指标的情况,估算所需教育经费。需要指出的是,标准的设立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因为我们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们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现在应追求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同时,有研究者建议应取消中心学校的特权地位,学校之间只有设置地点的不同,而没有级别之分。换句话说,县区范围内各校各项指标的标准应是一致的。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说,“要从教育开支上求得更大的收获,财政资源的总量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许多方面,如何分配财源的方式更为重要。”

(三)逐县核实财力,根据各县、省财力确定中央转移支付的比例。

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01%,尽管还未达到4%的目标,但是从公共教育支出占政府支出比例这一指标来看,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15%,超过了除美国以外的英、法、德、日、意等发达国家。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8.36%。换句话说,尽管我国GDP大幅增长,但是国家可以支配的财政总收入并不是极大丰富。因此,试图全部依靠中央财力来发展优质化义务教育的做法有待商榷。而完全依靠县级政府的财力也难以完全达到上述目标。在张志勇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在他们调查的5个县中,至少有2个县的财力难以承担中央要求的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换句话说有3个县可以达到国家的要求。因此,综合专家建议,笔者认为应逐县核实财力,制定各县财政所应承担的教育支出的比例,所差部分再根据各省的财力确定省的支出比例,仍差部分由中央予以补充。公共财政应重点扶持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四)促进教师均衡流动。增强教师培训实效

原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老师认为,“结构工资”现存的差距不仅成了实施教师合理流动的障碍,而且对教师流动产生了负面的导向作用。它导致了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或称优秀教师)从薄弱学校向重点学校的流动。农村的骨干教师往城镇流动,城镇的骨干教师往城里流动。教师的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学生的流动,学生不断向城镇学校、重点学校流动;生源的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重点学校之间办学质量上的差距。工作在重点学校的教师不仅待遇高,由于学校经济实力雄厚。得到发展的机会也多,进修、外出交流、出国的机会多,职称评定、评优评特的名额也多。这样一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与重点学校相比)越来越弱。虽然中央启动了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与教师交流办法,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有人认为是岗位津贴与工作条件的艰苦程度之间没有很好的契合。笔者认为应将岗位津贴与进修、外出交流、出国、职称评定、评优、子女成长环境等结合起来,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来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从而促进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提高。

从某种程度来说,义务教育学校的优质化仅仅依靠个别教师的优秀是不够的,主要还是要依靠广大普普通通的教师们。因此,学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培训。

(五)学校应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

无论是科学设置教学点,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的力度,还是师资的补充,都只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外在的支持;真正要促进学校的发展,还需学校综合利用这些资源,依靠自身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正如陈小娅副部长所说,在人人“有学上”和“上得起学”之后,“上好学”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期待,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所学校可以实施一系列改革,大力提倡科研,促进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管理、教育和教学质量。深圳宝安中学通过建立“一个脊梁,两个翅膀”的教学管理模式,即以年级工作领导小组为脊梁、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师团队与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团队为翅膀,极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均衡,但只有促进每所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即均衡地优质,才能满足老百姓的迫切需求;而在此实践过程中,教育将收获优质的均衡。无论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弱势群体的教育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直面的内容的分类,只是从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的视角进行的分类,其实质是学校之间的差距。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县区范围内学校之间的差距问题,使县区范围内的学校实现均衡的优质,从而最终使县区范围内的学校呈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景象。

参考文献

[1][5][7]翟博,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J],教育研究,2008,(1):3-9

[2]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2,(10):45-49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7(2):3-11

[4]劳凯声,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教育研究,2002,(2):3-7,30

[6]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教育研究,2002,(2):8-20

[8]李振村梁伟国,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山东省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透视,人民教育,2002,(3):8-31

[9]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60-62,76

[10][13]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69,165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9

[12]王蓉,加大教育财政投入需完善相关体制与机制,人民教育,2008,(9):2-5

[14]王晋堂,教育均衡发展重在规范教师工资待遇,人民教育。2008,(2):26-29

[15]陈小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人民教育,2008,(13、14):2-6

[16]彭锻华,激发成就动机打造团队精神,人民教育,2008,(5):21-22

篇5:周家学区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周家学区路亚宁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我们的基础教育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各方面较为突出,教育分配很不平衡,而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就我乡目前小学教育的现状来说看,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学校多,学生锐减,办学规模很小。大多数学校在百人以下,教师为6至7人,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加之教师老龄化严重,128名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上44人,英语教师非常短缺,学校工作难于开展;教师课头多,一个人承担许多项工作任务,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钻研教材,教学质量提升缓慢。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县城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师资水平等方面。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政策向农村倾斜,对于新录用上岗的青年教师先分配基层学校,但是由于乡村人口少,生源少,人员很难搭配,导致了教育发展的失衡。

2、学校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如桌子头小学与燕家小学相邻,桌子头小学房屋破旧有些已成危房,仅有50多名学生,教师5人,学校经费少,经费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燕家小学有新建两层教学楼1幢,有些教室桌凳闲置。二年级教室里只坐9名学生,全校学生100名,教师6人,两校完全可以合并。惠塬小学二年级3个学生坐在40平方米的教室,仍然是每班每节都有一个教师上课,设备、师资浪费严重。较小的学校按班级数配备教师,教师数量少,教学工

作无法正常开展,有些学校英语课无人带,相当数量的学校音、体、美等课程没法开设。按班级数配备教师,师生比又非常低,达不到规定的标准。

3学校管理不规范,管理水平低,由于学校规模小,教师工作任务多,校长、教导主任带两门以上基础课,学校管理落实得不到保障。

4.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大多数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实验设备、配套教具和文体器材几乎空白,远教设备无法使用。室外活动课仅有1个篮球,基本上是自由活动。有些学校虽然远程教育设备正常,但由于培训跟不上,多数教师不会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师信息闭塞、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学生无效作业多,课业负担重,根本谈不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新课程教学要求相差甚远。尤其是一些偏远学校和川区学校,显得特别严重。年轻教师分配不进去,学校大多数是45以上长期在家门口任教的老教师。

5、后勤服务跟不上,教师不安心。由于学校生活设施简陋,后勤保障和服务功能差,有些村长时间没有水,师生用水成为困难,农村小学教师留不住,强留下来也不安心教学工作。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以人为本,以农为重,要求我们真正解决失衡的城乡教育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问题。和谐社会既是物质生态、制度结构的和谐,更是人的和谐,而和谐人群的形成依赖于和谐教育。我们应该追求教育投入的均衡与增长,以现代公平理念为指导,重视教育立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

段,实现社会公平及社会和谐发展。

2006 年9 月我国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写入国家法律。在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必须依靠政府补偿性的倾斜政策对弱势地区、弱势人群予以特别关注。同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根源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新兴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直接导致他们收入水平低,生活困难,成为新经济穷人。只有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使农村教育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通过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资金,取得更大的办学效益。同时通过城乡学校互助,拓宽当地农民的视野, 转变落后观念,促使学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 以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我们应该继续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加以整合,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快教育布局调整,进行教育布局调整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如果进行了教育布局调整,撤并村小学,建办乡镇中心小学,办学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教师达到100人以上,将十几所学校的资源合并一所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办学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也能有所发展,教学质量会得到很大提升。或者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

近入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4至5所学校就近合并。农村小学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矛盾,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步伐,优化师资队伍,解决教师冗员问题,加强教育管理,实施素质教育

其次,努力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大胆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改变农村学校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现象。学校之间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和学习各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每年互派管理人员到双方学校进行挂职锻炼,实现共同发展。同时发挥特色名校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将其优质资源向城乡、区域学校进行辐射。转变办学观念,进行新课程改革,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

再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分层次培养青年教师,形成合理的师资队伍梯队。教师的素质是教育之本,但是目前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政策鼓励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推进教师交流制度,派出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挂职,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传送给农村学校,开展课题示范,进行教学专题研讨,提升偏远地区农村教师滞后的教育理念,并充分利用教育网、远程教育等手段,达成教师备课、学生练习、音像资料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县城优秀教师与乡村学校青年教师结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应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吸收最新教育信息。而且应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放宽评聘职称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针对农村学校举办的优秀活动设立专项基金予以鼓励。

最后,加强学生相互交流,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运用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等多种手段扶困帮贫,每年帮扶一定数量的农村贫困学生。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内部制定结对互助计划,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通过学校间的互动机制,共同参与信息互递、教研观摩、师生活动。互助团体内部以科研为龙头,提升教育理念,成立师生结对互助,规范学校结对互助行为,确保互助行为的可持续性。建立专项基金奖励生活困难、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构建城乡一体化德育网络,让城乡学生都受到教育。同时加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树立其文化个性和特色。最后,全面推进农村学校布局的结构调整。通过相对集中的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农村学校的建设标准,又可集中农村可贵的优秀教师,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步撤销规模过小、布点分散的学校,推动学校布局合理化,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办学水平,改善以往教育投资分散等诸多弊端。总之,在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像我们广大的乡村小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均衡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应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促进速度慢、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加快发展。也要坚持教育均衡的内涵发展方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提高办学水

篇6:乡村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探讨论文

城乡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20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保障了广大儿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当前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缩小区域之间,如一个县、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省之间的教育差距,特别是在教育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的保障上,都应当保持均衡的发展,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因此农村地区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统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使得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依然是影响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总结下来,当前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主要如下:

(一)办学条件不均衡

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山村地区办学条件较差,有些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都比较简陋,还有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村民所居住的地理位置比较分散,致使学生上学得走很长时间的山路。同时,学校缺乏相应的设施设备,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些农村地区的学校除了基本的功能教室,连个运动的场地也没有,和条件好点的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地区的学校何止是“简陋”二字可以形容的。

(二)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均衡

在农村地区,没有校车,学生大部分是处于走读的状态。对于一些较远的学生而言,每天花费在走路的时间上就比较多,而且回家还得帮助父母干农活,这就直接减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还有的农村地区,学生接受的其他教育较少,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对一些拓展和延伸的知识知之甚少,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相比较城镇的学生而言,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视野、文化综合素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距。

(三)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

在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致使农村地区的教师在收入的分配上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难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从而使得优势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城镇学校,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在配比上和城镇就具有很大的差距;二是在农村地区,优势的教育资源都不愿意留下,致使农村地区的教师数量也格外欠缺。虽然近年来国家实行特岗教师制度,使得一些大学毕业的学生到农村地区任教,但是这些人到农村任教之后,也会在特岗服务期满便会跳槽前往城镇,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建设。

二、关于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

以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各种现象,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教育质量以及办学条件等的差异化发展,严重制约了当前农村地区的教育均等化发展,也不利于农村地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针对这样的教育现状,在社会政治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当加大力度改变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以确保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学生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一)加大对农村地区办学经费的投入力度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并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两免一补”政策,有力地促进着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窃以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地方和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重点抓农村的教育工作,在办学条件上应当积极改善当前乡村学校落后的教学设施和设备,给农村地区的教育增加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气息,确保农村地区的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二)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

师资力量建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对于学校的教育而言,师资力量是直接决定教育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一个学校,无论教育条件多好,教学设施设备如何完善,如果缺乏得力、高水平的教师,教学质量依然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加强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建设,确保农村地区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是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基础。对于师资力量的建设而言,一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形成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制度,吸引一些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如在工资待遇水平上或者一些其他的政策措施促进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靠拢,确保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均衡化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要采取相应的激励制度争取留住现有的优秀教师,如对优秀教师实行相应的奖励,让优秀教师觉得在学校受到重视,从而愿意留下来。

(三)改变农村音、体、美等“副科”的教学现状

篇7: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探讨论文

4结语总之,幼儿教育属于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政府承担着发展优化幼儿教育的重要职责。而城乡幼儿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则是确保教育管理以及社会良性发展、公正和平的基础指标。为此,幼儿教育身为起点环节,应积极促进城乡地区均衡性,明确该项工作的战略意义,方能夯实基础,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文.刍议我国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J].新课程学习,2013,(3).

篇8: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关键词:均衡发展,非均衡惯性,形成机制,惯性突破

为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 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 21世纪初我国就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近十年来, 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 各级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然而, 理想固然美好, 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当前我国区域间和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局面未能根本改变。究其缘由, 区域间与校际间资源配置和发展能力差异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但非均衡发展惯性也是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隐性因素。因此, 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又好又快实现均衡发展目标, 我们就必须充分认识和全面分析非均衡发展的本质属性及其形成机制, 突破非均衡发展惯性的束缚。

一、非均衡发展惯性的科学意蕴

惯性原为物理学概念, 意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所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 它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后来一些学者在探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时, 也将惯性纳入其研究范畴, 认为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惯性现象。教育活动是否同样存在惯性呢?已有研究对此做出了肯定回答。郑丽娜等认为, 由于组织惯性压力的存在, 大学改革中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则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和对改革的抵抗力;[1]孙亚蜀认为应试教育之所以不能向素质教育有效转变, 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2]由此可见, 教育领域广泛存在着惯性现象。

20世纪70年代末期, 我国开始实施重点学校制度, 在之后构建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的经费投入和管理体制, 并最终确立了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模式。随着外在因素的持续作用和内在动能的不断增强, 地区间、城乡间和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差距不断拉大。当前, 尽管我国积极采取各项措施, 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但地区间、城乡间和校际间办学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格局未能根本改变, 择校现象仍较普遍, 义务教育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发展惯性特征。

所谓非均衡发展惯性, 是指人们在非均衡发展环境下所形成的对非均衡发展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偏好, 以及事物自身维持原有非均衡发展样态的内在力量。由于非均衡发展惯性描述的是一种沿袭以往行为模式和发展样态的运动方式, 呈现的是一种不易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改变而做出及时调整的教育现象, 因而常常表现出主体对政策反应迟缓和积极性不高、原有实践方式和利益格局自我保护等行为, 甚至出现抗拒变革、抵制均衡发展的现象。

非均衡发展惯性具有延承性、持久性和可变性等特点。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惯性作为描述义务教育发展样态和运动方式的一种属性, 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其思维结构和实践方式必然会持续作用于义务教育发展。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期, 非均衡发展惯性的作用尤为明显。即使外在社会环境已经发生改变, 即使新的制度体系已经建立, 即使作用对象的内在属性已经发生变化, 但非均衡发展惯性并不会瞬间消逝, 它将在较长时期内左右着人们的发展理念和实施策略。当然, 非均衡发展惯性并非不可突破, 只要政府和社会强烈期望改变非均衡发展样态, 只要我们对其给予强有力的干预, 非均衡发展惯性力量将会逐渐减弱直至最终消失。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其提出的力学惯性定律中所说的那样:“每个物体将继续保持其静止或沿一直线做匀速运动状态, 除非有力加于其上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3]

非均衡发展惯性力量的大小主要通过非均衡发展的外在特征及非均衡发展样态所持续的时间来加以衡量, 外在特征越明显, 持续的时间越长, 非均衡发展惯性就越强。非均衡发展惯性力量是一个由弱到强、逐渐积累的过程。我国最初的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样态主要是制度安排的结果, 其影响因素较为单一, 内在动能较为弱小, 外在特征也不十分明显, 惯性强度较低。但随着非均衡发展政策的不断强化, 加之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和主体间自我发展能力差异的逐步扩大, 非均衡发展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并日趋明显, 非均衡发展的内在动能越来越强劲, 外在特征也越来越鲜明, 形成了较高的惯性强度, 极大地影响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惯性的形成机理

1. 思维定式

由于“先入为主”效应, 人们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 往往会遵循既有的思维方式, 形成思维定式。思维定式虽然能使主体凭着直觉, 很自然地将以往经验移植于当前决策和社会实践中, 但其消极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思维定式常常导致主体不自觉地依赖于过去经验而忽略了对当前客观环境的理性分析, 造成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产生较多盲点, 缺乏理论创新和实践方式改变。

20世纪70年代末期, 我国实施了重点学校制度, 并在之后确立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使我国义务教育走上了非均衡发展的道路。几十年来, 由于人们长时间在这种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的非均衡发展制度的安排下从事着教育活动, 对既有的制度框架已深刻认同, 人们心中已形成了既定的发展观念和思维定势, 对以后的义务教育发展路径选择产生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无论是政府人员还是学校领导抑或教师, 他们往往都习惯于过去的义务教育发展思维模式, 潜意识地将学校分为三六九等, 优先发展城市教育, 着力办好城市学校和示范学校, 重点培养善于应试教育的“优秀”人才。

2. 制度惯性

制度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 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制度一旦产生就具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实践的有效性, 它不仅得到制度制定者的偏好和认可, 而且会得到广大制度执行者的认同和遵守, 并在长期的作用中形成牢固的生存根基, 在全力维护原有路径选择的同时, 也会极力阻碍新的制度设计。正如英国制度经济学家哈奇森所说:“制度维护共同的观念和预期, 且被共同的观念和预期维护;即使它们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道德的, 制度相对具有耐久性、自我强制性和永续性。”[4]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不仅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与遵守, 且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自我强化而发挥作用, 表现出强大的社会适应性和生命力。当前, 尽管原有非均衡发展制度所适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 尽管国家已出台了均衡发展战略, 但非均衡发展制度并不会马上解构与消亡, 在均衡发展制度中仍将保留其影子, 潜在地影响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历史表明, 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5]

3. 合法性机制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下, 学校特别是优势学校维护切身利益、保持自身“优势”地位的做法所带来的校际发展差距行为, 主要是通过合法性机制建立并驱动的。“所谓合法性机制是对某个实体所进行的行动, 在社会建构的规范、价值、信念和身份系统中是有价值的和适当的假定”。[6]

多元化、差异性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价值诉求的一部分, 不仅为政策法规所允许, 而且也为社会各界所认可和接受。既要使好的更好, 又要使差的变好。这些主张正是对这一价值诉求的回应。然而, 也正是这些不具有明确性的主张, 成为优势学校继续保持“优势”的合法托词。它们不仅通过政策的规制性权力维护着自身既得利益, 通过过去积累的社会资本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而且通过帮扶与支援获得了更高的合法性和地位上的崇高性, 为诸多弱势学校所仰望不及。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政策术语也仅仅是改善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美丽说词而已。

同时, 教育评价机制也为优势学校继续保持“优势”提供了合法的外衣。为了在极具等级评价标准和“学而优则仕”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社会认可, 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发展出了一整套非常成熟的应试教育模式, 贯穿于招生、教学、学校管理等各个环节之中, 并在学校办学理念、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行为中不断给予强化。普通学校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和社会认可, 也不得不模仿那些处于中心位置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 然而他们从一开始就已处于劣势。

4. 利益诱导

在过去几十年的实施过程中,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制度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心理认同, 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利益分配格局。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 就必须对已经形成的心理认同和利益格局加以解构, 这就势必导致部分社会成员, 特别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他们就会想方设法阻碍或拖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一种体制形成以后, 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的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 阻碍进一步的改革, 哪怕新的体制较之现存的体制更有效率”。[7]如果继续强制性地、大规模地推行, 势必造成原有利益格局的剧烈震荡, 使得改革成本加大。同时, 变革总是有风险的, 既可能成功, 也可能失败, 即使成功, 其推行成本也较高。对原有制度的维系既不存在变革风险, 其推行的成本也较低。

另外, 就个体而言, 当人们在非均衡发展制度安排下习得了一套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后, 就会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被复制而得到固化, 并成为行为习惯。要使个体突破行为习惯, 就必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和行为模式, 而新的知识结构和行为模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 它必须在多次学习和重复的博弈中才能实现, 这都需要一定的成本。于是, 个体头脑中的认知惰性就会发生效应, 他们往往会转向选择那些业已形成的低成本、低风险、便捷的行为方式。

5. 正反馈效应

过去几十年来, 在非均衡发展思想指导下, 我国确立了“先重点后普通、先城市后农村、先发达地区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思路, 实施了重点学校制度, 出台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使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这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同, 而且也被人们在一定意义上认为非均衡发展模式是成功的。由于这种肯定和认同强化了过去义务教育发展推进路径和实施模式的有效性, 从而对人们现有的观念和行为产生误导, 认为只要沿着原有的路径走下去, 就会取得良好的结果, 由此产生正反馈效应。

三、突破非均衡发展惯性束缚, 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尽管非均衡发展惯性有利于原有成功经验的移植, 但它增加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的成本, 阻碍了均衡发展的有效推进, 延缓了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 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就必须突破非均衡发展惯性的束缚。

1. 创新发展理念, 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要突破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惯性束缚, 我们首先就必须扫除一切意识障碍和思维成见, 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中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 引导人们不断向过去义务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行质疑和挑战, 改变保守、过于求稳的想法, 注入求变精神、创新精神和挑战精神, 确立“无功就是过, 无绩就是错”的思想和正确导向。

在创新发展理念的同时, 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正如美国当代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所说:“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旧有组织再延持一年的可能性要比一个仅有一年历史的组织再延持一年的可能性———这当然是高度假设的———或许要高出一百倍。”[8]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惯性是在各种因素长期作用下的结果, 具有较强的内在动能和稳固的社会根基, 削弱乃至消除其影响并非易事。因此, 我们应引导各主体有意识地偏离非均衡发展路径, 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要引导各主体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实践程序、应用环境、评价机制等不断反思, 要在分析成绩及经验的基础上对认知结构进行修订, 构建起一个动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维框架。

2. 强化政府和社会监管, 提高均衡发展政策的执行效度

要削弱非均衡发展惯性的作用, 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强力干预, 而最有效的干预措施则是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事实上, 为消除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 我国实施了均衡发展战略,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均衡发展政策措施, 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保障。但政策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然过程, 需要一定主体的贯彻落实。如果政策执行不力, 就难以发挥政策对非均衡惯性的制约作用。从现实来看,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对均衡发展政策意义认识不清,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过程中存在政策执行不力的行为, 他们在非均衡发展惯性的作用下仍然我行我素,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为此, 在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同时, 上级政府应强化对政策执行主体———基层政府及学校的监管, 提高政策的执行效度。一是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权力机关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执行的外部监督, 积极发挥广大社会民众的监督作用;二是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对地方政府和学校未按政策要求及实施办法而附加执行、替换执行、选择执行、敷衍执行等行为, 应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如问责制度、奖惩制度、引咎辞职制度等。

3. 加大社会引导, 提高均衡发展政策的社会认同感

从制度变迁的方式看,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并非教育自身演化的结果, 主要体现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 它是为了应对社会发展和民众愿望对义务教育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实施的一种制度选择。杨令平等对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表明, 仅有38.6%的乡村校长对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充满信心, 有69%的农村教师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不可能实现”。[9]这表明广大中小学校对均衡发展目标缺乏信心, 政策认同度偏低, 这也为非均衡发展惯性继续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

要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社会认同度, 首先必须加强政策宣传。通过人员培训、政策宣讲等多种途径和手段, 对均衡发展政策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及成功经验进行大力宣传, 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社会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释疑解惑, 为有效实施政策营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在对地方政府绩效、学校办学水平、教师绩效和学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时, 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及主要内容贯穿于整个指标体系, 引导和激励人们积极参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三, 建立健全依法决策、公民有序参与的协商机制。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及具体措施出台前, 决策者应广泛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 使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得到表达和实现。“单独的政府不能满足公众的社会政策提供和公共管理的需求, 市民社会正在复兴。传统的政府‘指令和控制模式’正在向‘社会———政治治理’转变, 政府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作更能促进公共事务的发展”。[10]

4. 加强县级以上政府统筹, 实行倾斜性发展政策

由于非均衡发展惯性在于维持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路径和发展的样态, 因此, 要突破非均衡发展惯性的束缚, 我们就必须采取反制措施, 实行倾斜性发展政策, 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著名学者查有梁先生曾指出, 要改变“恶性循环”的状况, 就不能平均用力, 而应采用“大涨落”的办法。[11]世界各国经验也表明, 要改变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局面, 就必须采用倾斜性公共政策。为此, 我们不仅需要结合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环境、区域教育及学校发展现状科学规划, 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区域教育及学校发展对策,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平衡和协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导者———政府需要逆非均衡发展惯性而行。在遵循异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 借鉴经济学的梯度推进和反梯度推进理论, 结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目标指向, 加强县级以上政府统筹, 实行“扶贫扶弱”政策, 形成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性转移支付为辅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求教育资源向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 以教育资源的补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推进, 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5. 加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 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和政策干预特别是对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支持和援助的同时, 政府应更多地授之以“渔”, 着力培育地方和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因为只有增强落后地区和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 才能真正缩小区域间和校际间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差距, 也才能更大地消解非均衡发展惯性的影响。

教育管理部门要引导学校在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找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制定出科学的改造计划, 并分步骤、分阶段加以实施, 提高独立解决问题以及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重点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 主要涉及领导能力的培养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在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选派优秀师范院校毕业生和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的同时, 我们更应注重本土培养, 提高薄弱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 因为他们才是学校的真正主人, 他们更熟悉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人文环境, 更有亲如自家的感情。我们可以通过在岗培训、经验交流和外出进修, 改良薄弱学校领导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式,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通过课题研究、团队合作和自我反思, 促进学校领导和教师专业成长。

总之, “历史的发展是有惯性的, 支持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马太效应是普遍存在的”。[12]只有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多维的视角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 只有我们因势利导, 积极采取各项措施, 非均衡发展惯性才会最终被突破。

参考文献

[1]郑丽娜.大学变革中的组织惯性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101-103.

[2]孙亚蜀.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惯性影响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4) :24-25.

[3]梁昌洪, 陈曦.论电磁惯性[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 (2) :1-7.

[4]秦海.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J].社会学研究, 1999 (5) :36-65.

[5]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 1991:1.

[6]李旭.学校声誉制度:学校同质化的制度根源[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4) :27-30.

[7]吴敬琏.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J].改革, 1995 (3) :57-59.

[8]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89:13.

[9]杨令平, 司晓宏.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12 (4) :35-42.

[10]Kooiman J.Modern Governance: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M].London:SAGE.Cooper, 1995:206-207.

[11]查有梁.建立教育的“良性循环”[J].新华文摘, 1987 (4) :188-189.

上一篇:质朴的爷爷作文下一篇:沈括《梦溪笔谈 虹》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