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2024-05-0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精选6篇)

篇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晏田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结

我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履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责,努力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优化管理,深化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创设条件,树立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大教育观念,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所有适龄少年都能按时入学。

(二)师资水平:

(1)我乡所设有的校长及副校长均取得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为100%。

(2)我乡在职教职工和专任教师,取得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3)学校有党支部、总务处、教务处、、工会等组织机构,下设有安全、卫生、后勤、图书等专项管理机构,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保证学生入学机会和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

(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常抓不懈。充分利用专题讲座、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法规知识讲座。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 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教职工宿舍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和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广泛宣传,鼓励学生自愿投保,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四是组织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由于我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不安全事故。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新课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直以来,我乡坚持以育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

我们始终把德育工作摆放在首位,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班级、各学科各展其长、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制定计划、落实措施,齐抓共管,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

一是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常抓不懈。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争当文明学生、争当文明教师、创建文明班级、创建文明学校活动,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学校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二是严格执行升国旗制度,坚持每周推荐一名优秀班级代表进行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

三是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守则》的教育、训练和学习,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到思品课、班队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课外活动,坚持从严、从细、从实、经常抓,抓经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抓行政管理,做到服务育人。

学校健立健全合理的行政机构,目标一致,灵活运转;实行计划决策,稳步推进学校工作;有明确的校风、校训和办学方略,强化师生养成教育训练;完善各种制度,依法按章治理学校;严控学籍管理,控制流生取消重复教育现象,禁止择校生,收齐适龄生,培养合格生。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一是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环境。

二是绿化、美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布置板报,定时、不定时检查、评比,奖优促劣。

4、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

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行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重视语文、数学,突出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二是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练、辅、改、考、评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严格考勤坐班制度,教师实行签到签退制,坐班查堂制,保障教学时间的投入。

三是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能力。

四是加强教研活动,积级推动新课改教案,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我乡积极开展新课程的交流、观摩和示范课,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

五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的环境,激励教师通过进修、自学、培训、岗练等,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

六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后进生管理制度,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所有的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七是完善考评制度,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地考评师生的成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乡也是多方面争取,办学条件逐步改善。通过争取资金,我们更新了教师宿舍、办公设备和学生的课桌椅。

优化师资力量,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教师全部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在岗位中练兵,在岗位中成长。多年来,中心学校在市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每年排名都能进入市农村组前三名,每年都能评为武冈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教师的教学比武、论文撰写、晒课活动等等及学生的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科技创新等等都能获市级奖。总之,中心学校各项工作都能进入市先进行列。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因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晏田乡人民政府

2018年9月

篇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

豫政 〔2011〕26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以县为主,统筹城乡、区域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师资力量均衡配置为重点,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2.目标任务。到2015年,全省70%左右的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教育投入、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到2020年,全省所有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辖市率先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部分县(市、区)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均衡。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

3.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各地要统筹考虑城镇化发展、未来人口变动、城乡布局结构调整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组织教育、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抓紧编制、完善中小学布局规划,并纳入城乡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合理布局学校校点,明确永久性保留学校、过渡性保留学校和撤并学校。中小学布局规划和调整方案要经过认真调查论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由县级或县级以上政府批准后实施。在调整过程中,既要坚持适度集中、积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又要坚持稳妥推进、注重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对确定保留的学校,要依据办学规模,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教学设施,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后的学校资产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0〕143号)规定处理。要认真解决人口集中的城镇学位紧缺问题,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城市新区开发或旧城区改造时,各省辖市、县(市、区)要严格按照中小学布局规划配套新建、改建或扩建中小学校,并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4.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省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实际,修订义务教育

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各地要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等工程的实施,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凡新建学校必须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集中开展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率先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尽快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音美设施等基本达标;加强农村特别是劳务输出大市以及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保证基本满足需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主要由省辖市、县(市、区)组织实施,省财政依据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力度和工程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奖励。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在学校规划、用地划拨和建设费用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各地要抓紧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制定计划、落实资金,加快建设和改造步伐,尽快提高本地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比例。

5.提升中小学信息化水平。要把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普及和应用水平。加大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用足用好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中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力争到2015年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班班通”,有条件的地方为成建制小学配备计算机教室。加强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把优质教育资源引进课堂教学,有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

6.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并严格实行教师准入制度,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编制部门,结合国家或地方“特岗计划”的实施,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教师岗位需求情况,合理安排中小学教师自然减员补充,组织教师公开招聘,按规定程序择优聘用。坚决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7.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2012年前落实国家关于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的要求,参照县镇标准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解决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偏紧的问题。对人口居住分散的农村偏远地区、山区必须保留的学校和教学点,在核定教职工编制时给予倾斜,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需求。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特别要及时补充接收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义务教育学校的编制。县级教育部门要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具体分配和调整各校人员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各地要对中小学编制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编制。对中小学教职工实行实名制管理。空出的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每年都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及时补充,对挤占、挪用、截留教职工编制和有编不补、空编不用的县(市、区),一经查实,将扣减相应的编制数量。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实行竞聘上岗,对不能胜任教师岗位、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教职工,依照国家及省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退、退休、退职等相关规定,妥善进行处理。空出的编制和岗位由新教师充实。

8.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高等师范院校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强化教师基本

技能教育,不断提高师范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小学名师培育工程”,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市、县两级教师继续教育经常性经费要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有条件的地方可达到2.5%,并纳入预算安排。各中小学校要按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9.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落实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的规定,规范中小学校长选任办法。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落实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

10.健全教师交流机制。各省辖市、县(市、区)教育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编制部门,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教师资源的调配力度,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合理流动,逐步扩大交流比例。积极推行校长任期制和轮岗制,加大优质学校校长和中层管理人员到薄弱学校交流任职的力度。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合理设置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任教。城镇同类学校之间、城镇学校与农村同类学校之间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应相对均衡,农村地区学校应不低于城镇同类学校标准。

11.切实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按照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应该享受的工资、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待遇,必须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依法保证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实行倾斜,完善津贴补贴政策。加快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建设教师居住小区。要优先从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中评选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四、关爱特殊群体,保障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2.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确保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畅通入学渠道,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划定服务学区或定点学校,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就读。在免除学杂费、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与流入地学生同等待遇。按照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实际接收人数,对接收学校及时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加强对以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

13.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积极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程,着力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监护、帮扶体系,形成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整体合力。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要建立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完善学校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联系,注重心理疏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14.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力度,改建和新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使省辖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

育学校;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办法,建立残疾儿童少年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5.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在以县(市、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鼓励各地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资源共享等区域性改革实验。本着“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可以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个学区,学区内的学校实行联合办学,互派师资、统一教学、资源共享、捆绑考核。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各阶段同层次学校“老校+新校”、“强校+弱校”等模式探索及“教育联盟”、“强校托管”的试点运作,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1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艺术普及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落实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入学制度,任何学校不得采取考试或者变相考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进一步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方式,发挥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导向作用。改革考试评价办法,建立完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17.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不下达升学指标,不统计、不公布升学人数、升学率等信息,不依据升学考试成绩进行排名,不单纯以升学考试成绩奖惩学校和教师。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校、重点班;中小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程或课时,不得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不得违反规定向学生和家长乱收费。积极开展管理规范化学校创建活动,促进中小学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特色发展。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和师生安全教育,建设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确保学生安全。

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保障能力

18.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各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义务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省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省以下各级政府应负担的经费,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按照规定征足、管好、用好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主要用于义务教育,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豫政〔2010〕54号)文件规定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用于中小学建设的比例。加强学校必需的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

书资料等购置经费保障力度。逐步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19.加大专项经费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等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规范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提高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黄淮四市等困难地区义务教育保障能力。

七、加强领导,完善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

20.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贯彻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各省辖市政府要制定到2015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落实到各县(市、区)。各县(市、区)要制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做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跟踪掌握工作进度,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

21.完善表彰奖励机制。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的县(市、区),省政府给予表彰奖励,每两年表彰一次,原则上每次表彰20个县(市、区)。各省辖市政府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着力发掘、培育典型,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缩小区域内县(市、区)之间义务教育差距。

篇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关键词:均衡发展,非均衡惯性,形成机制,惯性突破

为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 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 21世纪初我国就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近十年来, 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 各级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然而, 理想固然美好, 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当前我国区域间和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局面未能根本改变。究其缘由, 区域间与校际间资源配置和发展能力差异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但非均衡发展惯性也是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隐性因素。因此, 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又好又快实现均衡发展目标, 我们就必须充分认识和全面分析非均衡发展的本质属性及其形成机制, 突破非均衡发展惯性的束缚。

一、非均衡发展惯性的科学意蕴

惯性原为物理学概念, 意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所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 它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后来一些学者在探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时, 也将惯性纳入其研究范畴, 认为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惯性现象。教育活动是否同样存在惯性呢?已有研究对此做出了肯定回答。郑丽娜等认为, 由于组织惯性压力的存在, 大学改革中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则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和对改革的抵抗力;[1]孙亚蜀认为应试教育之所以不能向素质教育有效转变, 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2]由此可见, 教育领域广泛存在着惯性现象。

20世纪70年代末期, 我国开始实施重点学校制度, 在之后构建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的经费投入和管理体制, 并最终确立了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模式。随着外在因素的持续作用和内在动能的不断增强, 地区间、城乡间和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差距不断拉大。当前, 尽管我国积极采取各项措施, 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但地区间、城乡间和校际间办学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格局未能根本改变, 择校现象仍较普遍, 义务教育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发展惯性特征。

所谓非均衡发展惯性, 是指人们在非均衡发展环境下所形成的对非均衡发展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偏好, 以及事物自身维持原有非均衡发展样态的内在力量。由于非均衡发展惯性描述的是一种沿袭以往行为模式和发展样态的运动方式, 呈现的是一种不易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改变而做出及时调整的教育现象, 因而常常表现出主体对政策反应迟缓和积极性不高、原有实践方式和利益格局自我保护等行为, 甚至出现抗拒变革、抵制均衡发展的现象。

非均衡发展惯性具有延承性、持久性和可变性等特点。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惯性作为描述义务教育发展样态和运动方式的一种属性, 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其思维结构和实践方式必然会持续作用于义务教育发展。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期, 非均衡发展惯性的作用尤为明显。即使外在社会环境已经发生改变, 即使新的制度体系已经建立, 即使作用对象的内在属性已经发生变化, 但非均衡发展惯性并不会瞬间消逝, 它将在较长时期内左右着人们的发展理念和实施策略。当然, 非均衡发展惯性并非不可突破, 只要政府和社会强烈期望改变非均衡发展样态, 只要我们对其给予强有力的干预, 非均衡发展惯性力量将会逐渐减弱直至最终消失。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其提出的力学惯性定律中所说的那样:“每个物体将继续保持其静止或沿一直线做匀速运动状态, 除非有力加于其上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3]

非均衡发展惯性力量的大小主要通过非均衡发展的外在特征及非均衡发展样态所持续的时间来加以衡量, 外在特征越明显, 持续的时间越长, 非均衡发展惯性就越强。非均衡发展惯性力量是一个由弱到强、逐渐积累的过程。我国最初的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样态主要是制度安排的结果, 其影响因素较为单一, 内在动能较为弱小, 外在特征也不十分明显, 惯性强度较低。但随着非均衡发展政策的不断强化, 加之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和主体间自我发展能力差异的逐步扩大, 非均衡发展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并日趋明显, 非均衡发展的内在动能越来越强劲, 外在特征也越来越鲜明, 形成了较高的惯性强度, 极大地影响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惯性的形成机理

1. 思维定式

由于“先入为主”效应, 人们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 往往会遵循既有的思维方式, 形成思维定式。思维定式虽然能使主体凭着直觉, 很自然地将以往经验移植于当前决策和社会实践中, 但其消极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思维定式常常导致主体不自觉地依赖于过去经验而忽略了对当前客观环境的理性分析, 造成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产生较多盲点, 缺乏理论创新和实践方式改变。

20世纪70年代末期, 我国实施了重点学校制度, 并在之后确立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使我国义务教育走上了非均衡发展的道路。几十年来, 由于人们长时间在这种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的非均衡发展制度的安排下从事着教育活动, 对既有的制度框架已深刻认同, 人们心中已形成了既定的发展观念和思维定势, 对以后的义务教育发展路径选择产生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无论是政府人员还是学校领导抑或教师, 他们往往都习惯于过去的义务教育发展思维模式, 潜意识地将学校分为三六九等, 优先发展城市教育, 着力办好城市学校和示范学校, 重点培养善于应试教育的“优秀”人才。

2. 制度惯性

制度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 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制度一旦产生就具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实践的有效性, 它不仅得到制度制定者的偏好和认可, 而且会得到广大制度执行者的认同和遵守, 并在长期的作用中形成牢固的生存根基, 在全力维护原有路径选择的同时, 也会极力阻碍新的制度设计。正如英国制度经济学家哈奇森所说:“制度维护共同的观念和预期, 且被共同的观念和预期维护;即使它们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道德的, 制度相对具有耐久性、自我强制性和永续性。”[4]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不仅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与遵守, 且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自我强化而发挥作用, 表现出强大的社会适应性和生命力。当前, 尽管原有非均衡发展制度所适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 尽管国家已出台了均衡发展战略, 但非均衡发展制度并不会马上解构与消亡, 在均衡发展制度中仍将保留其影子, 潜在地影响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历史表明, 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5]

3. 合法性机制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下, 学校特别是优势学校维护切身利益、保持自身“优势”地位的做法所带来的校际发展差距行为, 主要是通过合法性机制建立并驱动的。“所谓合法性机制是对某个实体所进行的行动, 在社会建构的规范、价值、信念和身份系统中是有价值的和适当的假定”。[6]

多元化、差异性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价值诉求的一部分, 不仅为政策法规所允许, 而且也为社会各界所认可和接受。既要使好的更好, 又要使差的变好。这些主张正是对这一价值诉求的回应。然而, 也正是这些不具有明确性的主张, 成为优势学校继续保持“优势”的合法托词。它们不仅通过政策的规制性权力维护着自身既得利益, 通过过去积累的社会资本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而且通过帮扶与支援获得了更高的合法性和地位上的崇高性, 为诸多弱势学校所仰望不及。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政策术语也仅仅是改善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美丽说词而已。

同时, 教育评价机制也为优势学校继续保持“优势”提供了合法的外衣。为了在极具等级评价标准和“学而优则仕”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社会认可, 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发展出了一整套非常成熟的应试教育模式, 贯穿于招生、教学、学校管理等各个环节之中, 并在学校办学理念、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行为中不断给予强化。普通学校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和社会认可, 也不得不模仿那些处于中心位置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 然而他们从一开始就已处于劣势。

4. 利益诱导

在过去几十年的实施过程中,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制度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心理认同, 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利益分配格局。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 就必须对已经形成的心理认同和利益格局加以解构, 这就势必导致部分社会成员, 特别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他们就会想方设法阻碍或拖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一种体制形成以后, 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的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 阻碍进一步的改革, 哪怕新的体制较之现存的体制更有效率”。[7]如果继续强制性地、大规模地推行, 势必造成原有利益格局的剧烈震荡, 使得改革成本加大。同时, 变革总是有风险的, 既可能成功, 也可能失败, 即使成功, 其推行成本也较高。对原有制度的维系既不存在变革风险, 其推行的成本也较低。

另外, 就个体而言, 当人们在非均衡发展制度安排下习得了一套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后, 就会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被复制而得到固化, 并成为行为习惯。要使个体突破行为习惯, 就必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和行为模式, 而新的知识结构和行为模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 它必须在多次学习和重复的博弈中才能实现, 这都需要一定的成本。于是, 个体头脑中的认知惰性就会发生效应, 他们往往会转向选择那些业已形成的低成本、低风险、便捷的行为方式。

5. 正反馈效应

过去几十年来, 在非均衡发展思想指导下, 我国确立了“先重点后普通、先城市后农村、先发达地区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思路, 实施了重点学校制度, 出台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使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这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同, 而且也被人们在一定意义上认为非均衡发展模式是成功的。由于这种肯定和认同强化了过去义务教育发展推进路径和实施模式的有效性, 从而对人们现有的观念和行为产生误导, 认为只要沿着原有的路径走下去, 就会取得良好的结果, 由此产生正反馈效应。

三、突破非均衡发展惯性束缚, 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尽管非均衡发展惯性有利于原有成功经验的移植, 但它增加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的成本, 阻碍了均衡发展的有效推进, 延缓了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 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就必须突破非均衡发展惯性的束缚。

1. 创新发展理念, 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要突破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惯性束缚, 我们首先就必须扫除一切意识障碍和思维成见, 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中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 引导人们不断向过去义务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行质疑和挑战, 改变保守、过于求稳的想法, 注入求变精神、创新精神和挑战精神, 确立“无功就是过, 无绩就是错”的思想和正确导向。

在创新发展理念的同时, 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正如美国当代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所说:“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旧有组织再延持一年的可能性要比一个仅有一年历史的组织再延持一年的可能性———这当然是高度假设的———或许要高出一百倍。”[8]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惯性是在各种因素长期作用下的结果, 具有较强的内在动能和稳固的社会根基, 削弱乃至消除其影响并非易事。因此, 我们应引导各主体有意识地偏离非均衡发展路径, 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要引导各主体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实践程序、应用环境、评价机制等不断反思, 要在分析成绩及经验的基础上对认知结构进行修订, 构建起一个动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维框架。

2. 强化政府和社会监管, 提高均衡发展政策的执行效度

要削弱非均衡发展惯性的作用, 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强力干预, 而最有效的干预措施则是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事实上, 为消除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 我国实施了均衡发展战略,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均衡发展政策措施, 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保障。但政策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然过程, 需要一定主体的贯彻落实。如果政策执行不力, 就难以发挥政策对非均衡惯性的制约作用。从现实来看,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对均衡发展政策意义认识不清,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过程中存在政策执行不力的行为, 他们在非均衡发展惯性的作用下仍然我行我素,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为此, 在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同时, 上级政府应强化对政策执行主体———基层政府及学校的监管, 提高政策的执行效度。一是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权力机关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执行的外部监督, 积极发挥广大社会民众的监督作用;二是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对地方政府和学校未按政策要求及实施办法而附加执行、替换执行、选择执行、敷衍执行等行为, 应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如问责制度、奖惩制度、引咎辞职制度等。

3. 加大社会引导, 提高均衡发展政策的社会认同感

从制度变迁的方式看,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并非教育自身演化的结果, 主要体现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 它是为了应对社会发展和民众愿望对义务教育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实施的一种制度选择。杨令平等对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表明, 仅有38.6%的乡村校长对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充满信心, 有69%的农村教师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不可能实现”。[9]这表明广大中小学校对均衡发展目标缺乏信心, 政策认同度偏低, 这也为非均衡发展惯性继续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

要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社会认同度, 首先必须加强政策宣传。通过人员培训、政策宣讲等多种途径和手段, 对均衡发展政策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及成功经验进行大力宣传, 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社会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释疑解惑, 为有效实施政策营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在对地方政府绩效、学校办学水平、教师绩效和学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时, 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及主要内容贯穿于整个指标体系, 引导和激励人们积极参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三, 建立健全依法决策、公民有序参与的协商机制。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及具体措施出台前, 决策者应广泛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 使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得到表达和实现。“单独的政府不能满足公众的社会政策提供和公共管理的需求, 市民社会正在复兴。传统的政府‘指令和控制模式’正在向‘社会———政治治理’转变, 政府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作更能促进公共事务的发展”。[10]

4. 加强县级以上政府统筹, 实行倾斜性发展政策

由于非均衡发展惯性在于维持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路径和发展的样态, 因此, 要突破非均衡发展惯性的束缚, 我们就必须采取反制措施, 实行倾斜性发展政策, 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著名学者查有梁先生曾指出, 要改变“恶性循环”的状况, 就不能平均用力, 而应采用“大涨落”的办法。[11]世界各国经验也表明, 要改变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局面, 就必须采用倾斜性公共政策。为此, 我们不仅需要结合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环境、区域教育及学校发展现状科学规划, 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区域教育及学校发展对策,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平衡和协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导者———政府需要逆非均衡发展惯性而行。在遵循异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 借鉴经济学的梯度推进和反梯度推进理论, 结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目标指向, 加强县级以上政府统筹, 实行“扶贫扶弱”政策, 形成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性转移支付为辅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求教育资源向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 以教育资源的补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推进, 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5. 加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 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和政策干预特别是对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支持和援助的同时, 政府应更多地授之以“渔”, 着力培育地方和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因为只有增强落后地区和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 才能真正缩小区域间和校际间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差距, 也才能更大地消解非均衡发展惯性的影响。

教育管理部门要引导学校在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找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制定出科学的改造计划, 并分步骤、分阶段加以实施, 提高独立解决问题以及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重点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 主要涉及领导能力的培养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在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选派优秀师范院校毕业生和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的同时, 我们更应注重本土培养, 提高薄弱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 因为他们才是学校的真正主人, 他们更熟悉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人文环境, 更有亲如自家的感情。我们可以通过在岗培训、经验交流和外出进修, 改良薄弱学校领导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式,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通过课题研究、团队合作和自我反思, 促进学校领导和教师专业成长。

总之, “历史的发展是有惯性的, 支持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马太效应是普遍存在的”。[12]只有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多维的视角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 只有我们因势利导, 积极采取各项措施, 非均衡发展惯性才会最终被突破。

参考文献

[1]郑丽娜.大学变革中的组织惯性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101-103.

[2]孙亚蜀.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惯性影响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4) :24-25.

[3]梁昌洪, 陈曦.论电磁惯性[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 (2) :1-7.

[4]秦海.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J].社会学研究, 1999 (5) :36-65.

[5]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 1991:1.

[6]李旭.学校声誉制度:学校同质化的制度根源[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4) :27-30.

[7]吴敬琏.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J].改革, 1995 (3) :57-59.

[8]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89:13.

[9]杨令平, 司晓宏.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12 (4) :35-42.

[10]Kooiman J.Modern Governance: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M].London:SAGE.Cooper, 1995:206-207.

[11]查有梁.建立教育的“良性循环”[J].新华文摘, 1987 (4) :188-189.

篇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关键词:优质;义务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01-03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近几年,一批专家学者也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别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原因、目标、途径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这些法律条文和专家的研究为义务教育的深入开展指引了发展的方向。但是这些研究多是从外因的角度展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讨的,笔者认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通过内外因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即既要通过外部向学校输入资源,更要通过内部的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即是通过外部资源的输入与学校自身的发展的有效结合,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的方式来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其实质就是通过学校的优质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这一过程也无形中提高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它无疑走的是一条均衡的优质,优质的均衡的道路。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将优质与均衡对立起来,结果使均衡发展也陷入僵局。笔者认为,就现阶段我国已经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可以将追求优质的过程与追求均衡的过程统一起来。

二、优质均衡的内涵

优质均衡具有优质教育的特征,但是它不是要把每所学校办成国际一流或是全国百强,而是要使县区范围内的每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有效利用内外的资源,通过内涵发展,不断增强实力,使其在县区范围内的实力势均力敌、不相上下,成为令县区范围内的老百姓满意的学校。其最关键的是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薄弱学校。

要使全国或全省范围的学校达到均衡是不现实的,需要先实现区域范围,即县区内的均衡,然后逐步扩大到更大范围。我国新《义务教育法》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也为县区范围的均衡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上的保障。

因此,文中所说的优质均衡是指在县区范围内实现同类学校之间的各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发展。均衡地优质,从而也实现了优质的均衡。

三、优质均衡的原因

(一)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来看

《国教育报》编审翟博博士认为,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享受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按照戴维·伊斯顿的观点,任何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都是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的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就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内的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内的每一位学生获得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而学生获得的利益是社会系统或教育系统内的利益分配到学生所在学校,再由学校分配给学生个人的。因此,要想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利益,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每所学校,提升每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即优质。

(二)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来看

劳凯声教授认为,每个学习者或其家长都将变被动为一种积极主动的选择,他们是这场贸易的消费者,因而有权选择和获得满意的教育服务。在不久的将来,学习者或其家长自己来规划真正适合和有利于自己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形式,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消费类别、水平和品味,从而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而且有效的教育服务。而作为教育的提供者,则应想方设法地提高教育的服务质量和品味,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目前,已有研究者发现了与之类似的现象,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出现三种现象:一是大量农村家长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到城市读书,二是城市家长千方百计将孩子送到重点学校读书,三是社会中的主流人群千方百计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可见,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是教育所应背负的现实重任。

翟博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均衡发展是人们相对于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的美好理想。换句话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实际供给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即提高每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即是优质的途径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只有均衡地优质,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从义务教育发展的阶段来看

2000年,我国普及义务教育,达到了低水平的均衡阶段。翟博认为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与条件来看,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目标,进入了第二三阶段,即主要以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为目的与追求教育质量均等的阶段。但是,笔者认为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绝不是要等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之后再去追求质量的提高,而是应同时追求二者,因为,教育质量的追求始终应是学校的首要目标,教育资源的补充只是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优质是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通过这种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消灭薄弱学校,从而最终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要优质地均衡。

(四)从不均衡产生的历史原因来看

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除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外,还有深层的历史原因。它是我国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策导向下应运而生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人才,然而在今天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它也成为滋生众多教育问题的源头。一方面有的学校人满为患、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有的学校门可罗雀,资源浪费。择校、教育乱收费等问题与学校问的不均衡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追求一种不均衡的优质,使学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优质必与均衡矛盾的思维定势也长久存在着。笔者认为,没有均衡的优质

是难以长久的;没有优质的均衡只是空洞的自欺欺人。

四、优质均衡的举措

(一)科学规划,合理设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在学校优质化建设过程中,并不是要对已经存在的每一所学校都投A--定的人力、物力来予以发展,而是应根据各县区的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各校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撤、并、扩、带等方式来科学规划县区内的学校布局,合理设置教学点,这样既可以避免资源的无效使用,又可以相对集中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果。山东寿光市可谓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典型。他们遵循“整体规划、适当集中、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方针,开创了一个布局合理、规模适当、齐头并进的均衡发展的局面。据笔者所见,A市B区将实力相当的四所重点学校分置该区的东南西北四方,并与各方的薄弱学校合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亦有学者提出,县镇布局应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建制镇为中心,以小集镇为外围的县域小城镇网络体系,而教育的布局设点要与城镇布局设点相照应。

(二)制定标准,核实指标

笔者认为国家应制定全国学校生均经费、教师学历与职称、学校教学设施、教师工资待遇的标准,各省、地级市、县应根据这一标准核实各县区需设学校的各项指标的情况,估算所需教育经费。需要指出的是,标准的设立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因为我们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们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现在应追求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同时,有研究者建议应取消中心学校的特权地位,学校之间只有设置地点的不同,而没有级别之分。换句话说,县区范围内各校各项指标的标准应是一致的。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说,“要从教育开支上求得更大的收获,财政资源的总量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许多方面,如何分配财源的方式更为重要。”

(三)逐县核实财力,根据各县、省财力确定中央转移支付的比例。

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01%,尽管还未达到4%的目标,但是从公共教育支出占政府支出比例这一指标来看,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15%,超过了除美国以外的英、法、德、日、意等发达国家。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8.36%。换句话说,尽管我国GDP大幅增长,但是国家可以支配的财政总收入并不是极大丰富。因此,试图全部依靠中央财力来发展优质化义务教育的做法有待商榷。而完全依靠县级政府的财力也难以完全达到上述目标。在张志勇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在他们调查的5个县中,至少有2个县的财力难以承担中央要求的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换句话说有3个县可以达到国家的要求。因此,综合专家建议,笔者认为应逐县核实财力,制定各县财政所应承担的教育支出的比例,所差部分再根据各省的财力确定省的支出比例,仍差部分由中央予以补充。公共财政应重点扶持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四)促进教师均衡流动。增强教师培训实效

原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老师认为,“结构工资”现存的差距不仅成了实施教师合理流动的障碍,而且对教师流动产生了负面的导向作用。它导致了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或称优秀教师)从薄弱学校向重点学校的流动。农村的骨干教师往城镇流动,城镇的骨干教师往城里流动。教师的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学生的流动,学生不断向城镇学校、重点学校流动;生源的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重点学校之间办学质量上的差距。工作在重点学校的教师不仅待遇高,由于学校经济实力雄厚。得到发展的机会也多,进修、外出交流、出国的机会多,职称评定、评优评特的名额也多。这样一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与重点学校相比)越来越弱。虽然中央启动了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与教师交流办法,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有人认为是岗位津贴与工作条件的艰苦程度之间没有很好的契合。笔者认为应将岗位津贴与进修、外出交流、出国、职称评定、评优、子女成长环境等结合起来,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来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从而促进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提高。

从某种程度来说,义务教育学校的优质化仅仅依靠个别教师的优秀是不够的,主要还是要依靠广大普普通通的教师们。因此,学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培训。

(五)学校应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

无论是科学设置教学点,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的力度,还是师资的补充,都只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外在的支持;真正要促进学校的发展,还需学校综合利用这些资源,依靠自身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正如陈小娅副部长所说,在人人“有学上”和“上得起学”之后,“上好学”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期待,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所学校可以实施一系列改革,大力提倡科研,促进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管理、教育和教学质量。深圳宝安中学通过建立“一个脊梁,两个翅膀”的教学管理模式,即以年级工作领导小组为脊梁、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师团队与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团队为翅膀,极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均衡,但只有促进每所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即均衡地优质,才能满足老百姓的迫切需求;而在此实践过程中,教育将收获优质的均衡。无论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弱势群体的教育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直面的内容的分类,只是从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的视角进行的分类,其实质是学校之间的差距。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县区范围内学校之间的差距问题,使县区范围内的学校实现均衡的优质,从而最终使县区范围内的学校呈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景象。

参考文献

[1][5][7]翟博,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J],教育研究,2008,(1):3-9

[2]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2,(10):45-49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7(2):3-11

[4]劳凯声,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教育研究,2002,(2):3-7,30

[6]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教育研究,2002,(2):8-20

[8]李振村梁伟国,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山东省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透视,人民教育,2002,(3):8-31

[9]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60-62,76

[10][13]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69,165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9

[12]王蓉,加大教育财政投入需完善相关体制与机制,人民教育,2008,(9):2-5

[14]王晋堂,教育均衡发展重在规范教师工资待遇,人民教育。2008,(2):26-29

[15]陈小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人民教育,2008,(13、14):2-6

[16]彭锻华,激发成就动机打造团队精神,人民教育,2008,(5):21-22

篇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巩固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内容。该纲要认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想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然后制定相应对策,加以实施监督,最终促进稳定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教育上的平均主义,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所有受教育者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接受本应享受到的社会给予的公平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和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背景。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均衡发展的问题。首先是地区之间由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差异,东部和西部、中部,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现实背景;第二,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出的制度背景;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均衡发展就其实质而言,它要使尽可能多的孩子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要求教育公正地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上的深刻体现,同时也是人本主义的体现,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政治背景。

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都比改革开放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义务教育要推行均衡化发展战略,就不能忽视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主要表现为:

(一)区域不均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差距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其中各区域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最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西部地区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使得农村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都低于城市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民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也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也有差异,女童失学率高于男童。

(二)城乡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中心倾向使得我国广大的地区显现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这使得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城乡教育严重失衡状态,并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备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在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率远远高于城市。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也逐渐拉大。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相互交织在一起,使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失衡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

(三)校际不均衡。城市中心倾向和精英主义教育思想,使大多数地方政府执行的是重点与倾斜的教育政策,直接表现为在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向所谓重点学校倾斜,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窗口学校、示范学校数量虽少,但是占有的财政资源、教师资源越来越多,而大部分的薄弱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却越来越少。由此也导致了择校风热愈演愈热,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时常上演,同时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各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中小学还出现大班额问题。而普通学校却越办越弱,师资流失,生源减少。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类学校在生源、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经济基础中的重要元素,而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已成为中国国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东部地区生产力较发达,因而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梯度也较高;而西部地区生产力则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也相对滞后,产业梯度也较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也大。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其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制度性不平等,政治因素是现实原因之一。制度性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然而针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当前的配置并未体现出“注意规则的公平,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的发展要求,而相反的是教育资源明显向发达地区、城镇地区倾斜,从而愈发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定势,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包括教育政策之中,并致使国家的公共政策往往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其中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对重点学校的帮扶,普通学校不加重视投入不够,就会直接导致

校际差距。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使各个学校之间、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被明显忽略,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区域间、城乡间的文化差异也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各区域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的思想观念、教育价值观念、办学条件以及人口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贫因地区,计划生育不但得不到落实,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且优生优育也难以保证。大量早婚、近亲结婚的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口生育的质量,致使低能或身心发育不全儿童大量产生,也对我国普及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增加了负担。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导致教学要求、水平也不同,导致教育发展速度不平衡。还有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很低,父母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导致有些学生辍学或没有入学,而且贫困地区交通也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不仅增加了办学布局和学生就学的难度,而且也造成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封闭性,由此来看,今后若干年贫困地区必将是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惠及全民,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作用。“十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及时作出西部“两基”攻坚的战略部署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但要消除地区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拟定相关改进措施。

(一)要建立健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保障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改变教育观念,减少歧视与区别对待,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择校热问题。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三)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重点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励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机制,完善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措施,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城镇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当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在教育领域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其他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健全。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一个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

篇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分析】

一、机制的创新

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当前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一一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学习教育政策的有关知识。

说实话,如果不是沈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我自己应该是不会主动来关注教育政策的,因为,我总觉得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感觉都是在泛泛而谈,很笼统,针对性不够。而且虽然隔段时间国家就会出台新的教育政策,但其实许多根本性的“疑难杂症”就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强调,具体有没有实现目标或者有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

不过,查阅了之前的一些教育政策或者法规文本,我发现这一次的纲要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很多地方都强调了——机制,都提到了要建立教育的监督,教育质量的评估,均衡状况的保障机制,均衡状况的监督督导制度。经过资料查阅,我找到了,国家在这一“新机制”上建立了具体、详细的标准,简单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制度”。

第一个制度,纲要建立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制度。在一个区域内重点校或者非重点校的存在,或者差距的扩大或缩小,都意味着在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变化的状况,对这个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因此要制定一个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指标体系、评估的方法,要以客观科学的数据来说明各个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程度,它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针对这一制度,最典型的实例就是关于国务院提出的: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的督导评估工作,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在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状况和校际在相应方面的差距进行重点评估;对地方政府在入学机会保障、投入保障、教师队伍保障以及缓解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第二个制度,建立一个科学正确的绩效政绩的考核制度,也是充分利用这种均衡发展的数据,对各级政府、党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究竟做得怎么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不均衡还是更均衡了,要把这个和对他的政绩的评估、考核结合起来,这需要相关的组织部门在干部考核评估中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政治的高度、老百姓满意的高度,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履行的职责。

第三个制度,建立了一个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做得怎么样的公示制度,可以让全国老百姓、让媒体、让社会大众来监督。

第四个制度,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会上,有关负责人就此有明确的说:“对做得好的一定要大力表扬,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工作不力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不是等十年以后看做得怎么样,而是今后每一年或者每几年都要进行评估,看看各地的义务均衡发展状况如何。这其实是以教育政策的评价为基础的,既是对政策执行结果的评价,其实更是对执行情况的评价,由此可以了解政策实行的方向是否正确,或者这个政策实行之后是否正确,是否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以及哪里需要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对比评价”的好处。

我觉得,这些制度的建设与配套执行可以说是我们在未来十年内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非常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措施。同时,对于社会公众,也更加具有说服力,政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应的肯定会得到社会的更多支持,那么政策、规划的实施将顺利不少。这样在良性循环之下,国家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将更加有效,更加有益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内容的全面

机制的创新是这次纲要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亮点。同时,在内容上,教育部门也较全面的分析概括了引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就此系统地提出相应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是在校际差距上。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二是在城乡差距上,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

三是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加大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支付力度,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缩小区域差异。

接下来,我想结合第一、第二大点,谈谈我的一点小想法。

(一)校际差距

其中,在第一块内容里面,教育部提到了“择校”这一热点话题,这是咱们老百姓“既爱又恨”的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我们知道,学校之间的差距是由历史和现实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在这一次的规划中,教育部相应的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从根本上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规范招生秩序,治理择校乱收费现象,从完善政策角度来缓解城市择校现象。

“从根本上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具体实际,我认为,政府应该致力于改造薄弱学校,教师校长的交流制度的建立,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等一系列措施;另外,还可以通过集团化办学,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扩大优质学校的服务半径、覆盖半径等一系列措施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别。按照规划纲要所指明的方向去努力实施,缩小校际差距,“择校”这一问题才有可能有所缓解。

而影响校际差距的一个大因素可以说是——师资水平。哪里的师资力量强大,家长就采取各种“手段”拼了命地往里钻。出现这样的不平衡现象,就是因为城乡师资水平差异太大。针对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就是,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从而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逐渐缩小差距。

另外,“加强薄弱学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待重视的。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教师信息化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化教师”的标志。这几次的见习下来,我有去过大家口中的像湖师附小、爱山这样的“一线小学”,也去过环渚、龙泉、凤凰等相对薄弱的小学。见习期间,这两类学校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教师信息化能力差距甚大。记得有一次去凤凰小学,学校大队部下通知需要各中队辅导员帮助队员申请雏鹰章,而这个活动需要通过网络来进行,我们的指导老师完全不会,也没有意识通过这样的活动去提高自己的信息化能力,而是完全的分配给我们去完成。教师也是“社会人”,更加是社会人的“引领者”,所以现代教师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可喜的是,这次会议中,教育部有提到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要加强师资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也包括我们家长的信息素养。在整个规划纲要当中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能力培训,在里面都有专门安排。

(二)城乡差距

第二块内容主要针对“城乡差距”的缩小,提出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这里我将从两大方面进行阐述我的观点。

首先,“财政投入”和“学校建设”在一定意义上是成正比的,因此可以合为一块讲。国家应该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妥善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人员配置问题;有一个工程非常好,那就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要继续施行;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

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另外,我认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比如,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提倡对口帮扶,整体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等机构应该积极开展面向薄弱学校学生的公益性教育活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努力创造条件,将适合开展薄弱学校学生实践教育的资源开发为社会实践基地。因此,教育部门要统筹安排学校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

其次是“教师配置”问题,我认为以下五个小策略可以考虑考虑。

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为农村中小学配置各学科教师,配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师;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只有这样,加大财政投入与基础设施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

第二块内容里面还提到了“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其中,有一个定语“区域内”,我认为它其实相当的重要。

“区域内”,为什么只是区域内呢?很明显,这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而且,一项政策法规的制定原本就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例子都可以说明,比如2007年的统计:我们国家较发达的某个地区省会城市,小学的平均经费是4314元,最少的某些省,有的是264块,有的是378块,有的是382块„„相差了十几倍,说明我们国家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非常大,这是国家的一个基本国情。国家从整个战略发展来讲,大力加强中西部的发展,使我们全国都能够有一个更均衡的全国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能够达到更高的状态。这个问题的解决因为是一个过程,在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是省级统筹,区县为主,这样的话各个省之间财力,以经济为主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带来对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基础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这个差距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国家对中西部的重视会逐步的缩小,但是可能会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即使在一个省,当我们实现省级统筹,区县为主的时候,在同一个省,包括在东部的发达省市,区县之间的差异也是相当巨大的。所以从解决这个问题来讲,政府以省级统筹区县为主,对一些东部的发达省,我国认为对于那些经济确实比较困难,在短期内经济很难发展起来的甚至应该变为以省为主,来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光靠一个县的财力,光靠目前某些只能解决部分资金的专项支付力度是不够的,从中央政府现在也在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特别对薄弱地区、中西部地区。所以策略上,首先在县域内实现均衡。要强调的是,所有目标都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因为均衡是相对的,会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会提出更高的均衡发展的目标。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个美好愿望,也是国家的一个美好愿望,虽然过程很漫长,路上会有各种艰难险阻,但是在相关条例纲要的日趋完善之下,加上社会、学校、个体的共同努力,不敢保证这个“愿望”能够完全

上一篇:春嫩不惧寒的中考满分作文下一篇:住宅质量保证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