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中的所思所想

2024-05-17

扶贫工作中的所思所想(通用6篇)

篇1:扶贫工作中的所思所想

所 见 所 思 所 想

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902班:王聪 学号:2009151204

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留给我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老师独特的授课方式,老师那种敢于打破传统授课模式而大胆启用新时代的教学方法的确让我有些意外。起初,第一节课上老师对本学期教学做了初步的安排,我以为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毕竟以前也曾经有很多人也是这么说,后来大多数人都是说一套做一套。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没有勇气去与国家的教学制度相抗衡,还说什么胳膊拧不过大腿。如今这个信息技术教学课前后上了也有一学期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一定要敢想敢做!

我们年轻的一代,从小到大的确承受了太多。大多数人梦想都被现实束缚,因此在这个本该激情四射活力迸放的年代,却不得不过早的为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未雨绸缪。于是好多过来人说我们没有活力,眼神都是黯然的,其实我们已经过早的成熟。然而有时候我们又是青涩而又幼稚的,我们的想法往往会被认为是不着边际好高骛远。就这样,一次次,我们不再有远大的抱负,而是在这个既定的生存环境里平定地度过自己简单的一生。

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有一颗勇敢的心。“谁敢,就赢”告诉我想要赢首先要敢赢。“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告诉我想要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关键还是要有梦想。我在课上讲的是“保持对成功的欲望”。在整个过程中,通过羽坛超级全满贯运动员林丹和国乒新锐外号藏獒张继科的经历来论证欲望对成功的重要性。我首先说了人们对成功的定义,有两种。其中有一种谈到成功就是一种心态,我个人更倾向于这个观点。当初在备课过程中,我想了很多也准备了很多,然而把这个内容放在课堂上作为交流的内容时,我发现同学们对国球乒乓球和羽毛球方面了解的东西太少了。或许是源自于我的个人崇拜和爱好,我是一个十足的乒乓球迷同时也是一个羽毛球爱好者,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在这一方面我知道的比较多。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同学知识面太窄了,他们见识少到无法想象的程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早已不再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志向,我们需要做的是走出去。说实话我很意外同学们对羽毛球乒乓球运动知之甚少,因为我一直认为羽毛球作为大众类运动,同学们完全应该有一定得了解。尤其是这两个让国人引以为豪的项目,曾经无数次的为国人争得荣誉。就今年5月份荷兰鹿特丹世乒赛,国乒就包揽了全部冠亚军;即使是8月份伦敦羽毛球世锦赛有李宗伟等一众高手围追堵截,更有赛前被看好的国羽新锐谌龙惨遭一轮游。超级丹还是突破重围勇夺分量最重的男单冠军,从而确保国羽的绝对优势,于是我们的运动健将包揽全部五金。我真的感觉到同学们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需要与这个时代合拍了。国家在不断进步,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这样才不至于与这个社会脱节。现在到处都可以听到大学无用论。我觉得不是大学无用,使我们没有在大学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不去更多的接触社会,而是一味的追求高学分。或许人各有志,但是必要的常识总该有的。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历史上的武昭仪就是武则天并且武则天曾经当过皇后。就这样的大学生,真可以说得上是孤陋寡闻了。我们过度的追求物质方面的丰富,却在精神方面极度匮乏。多少次在本该追梦的时候,我们说作业太多没时间,要知道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所以时间并不是我们通向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激情,是梦想,最重要的是心态。

我的主题是“保持对成功的欲望”,我记得老师说我可以举一些平凡人的例子,那些优秀运动员做出的成绩永远是可望不可即的。的确是我的不足,但是我想通过林丹和张继科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年轻的一代:有梦想才会有动力,保持欲望才会有所突破。一个不会追梦的人,即使他已经非常富有他也不能够算作是成功,因为他从来不曾有自己真正的梦想。一个梦想,当你去不断追逐并不断挑战自己去接近目标时,其实你已经成功了。一个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因此成功同样也没有一定的极限,有的只是对自己一次次提出的要求和面临挑战时沉着应战后所感受到的快感。

同学们为自己的主讲都做了精心准备,同时也得到了自己宝贵的经验,着同样也是一种成功。其实成功就是敢想敢做。“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诚然成功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但是去做自己想到的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说到底,成功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林丹在04年雅典奥运会惨遭一轮游被人们戏称“林一轮”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张继科在违反队规被下调至省队有经历了多大的失落。然而,他们站起来了,用惊人的成绩告诉我们:他们已经破茧成蝶,完成了蜕变。为什么?因为有梦想,因为时刻保持欲望,所以他们成功了!!

篇2:扶贫工作中的所思所想

来到这个期待许久的新环境已经一周了,虽然与想象中的情景有些许落差,但心中的欣喜远远大于落差所带来的困惑,新的起点,开启全新的人生。

曾经单位的同事经常问我,为什么那么想去大医院,我告诉他们,因为那里才是我真正的家,每一个离家的孩子都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所以,我神往。。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已经做好了为山西大医院奉献一切的准备!

大医院的未来由我们来创造,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单是自己,更代表着山西大医院员工的综合素质,我想说的是,来到这里,是因为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我很庆幸在二院工作的那四年,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从刚毕业的热血青年,到现在可以独档一面的医务工作者,这四年洗去了浮躁、冲动,留下的是认真和坚持,还有思考。不变的是,永远勇敢,强大,坦然的内心,承载着这个万千斑斓的世界可能发生的一切。无论好坏,无论高低,无论世人评论。恩,做那个内心不断强大,表面淡淡微笑的自己就很好。。

养好精神头,明早醒来,再混江湖去!

篇3:扶贫工作中的所思所想

——小议当代中国画的泛工笔化现象王伯勋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1959年,张仃引用黄宾虹的话来表达他对当时中国画创作格局的感受:“唐画如粬,宋画如醇,元以后的画,如酒加水,其味愈淡,今人之画,只有水而无酒矣!”将自己的失望与不满表露无遗。

我们知道,20世纪60年代中国画界正在试图通过“写生”对传统的艺术样式进行深度改造。尽管在此后的一定时期内,“写生”派占据了那场论证的上风,但是张仃仍然认为中国画应该固守自身的图式规律,无需以“写生”对之进行改造,或者说,中国画应该保持固有的“面孔”,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叶浅予等人。今天看来,当年张仃侧目以视的那些掺入了“写生”因素的作品却成为了当下中国画的经典。我不禁做出这样的假设:如果让黄宾虹、张仃等人穿过时间的隧道身处当下,他们对今天的中国画创作又会做出怎样的评价呢?

我想以当代最重要的主流展事“全国美术作品展”为例,来讨论当下中国画的创作现状。最近的一次“国展”2009年在上海举办。入选作品516件,获奖作品20件(含优秀奖),其中采用工笔技法制作完成的作品有10件,占获奖作品总数的50%。在入选作品中,工笔画所占的比重更高,很大数量的非工笔画画家自动放弃了向全国美展投稿。这一现实情况向我们传递了这样几个信息:1.中国工笔画在经历了80年代的复兴之后,在当代已然进入盛年时期;2.因为近些年工笔画成为获取全国大展奖项的便捷工具,使工笔画之外画种的发展显得较为滞后;3.工笔画创作本身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在发展中出现了深层危机,比如对于技术的过度嗜好、对于唯美风格的庸俗追求等;4.由于人们的趋利本性使然,很多画家投身于工笔画创作中,这种状况一方面壮大了工笔画家的队伍,同时也在改变着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格局;5.参展工笔画的艺术风格呈现出很大程度的趋同性,对于很多展品我们无需考察作者的学术背景,即可指出他(她)来自哪个单位,师从哪位名家,这种创作局面的出现对中国画的长远发展无疑是不利的;6.就工笔画创作本身而言,还需要探索更大的上升空间,工笔画的“写意精神”还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画面中的形象性格女性化特征极为明显。如此一来,难免使人怀疑这个时代的审美趋向。

十一届全国美展举行期间,雅昌艺术网举行了一次有关此次展览的网络讨论,一位匿名网友这样评论:“国画像(西方古典)油画,油画像(中国写意)国画。”在我看来,这位网友的评论颇有几分见地,同时我们也不禁要问,难道这就是当下中国画的时代“面孔”吗?好的,让我们再回到黄宾虹的比喻。如果说当时的中国画已经成了“水”,那么当下以工笔画为主要表现技法的中国画则是“汽水”。从营养的角度来看,对碳酸饮料的摄取过程除了满足对口腹的短暂刺激之外,与对肌体的健康发展而言显然是弊大于利的。

急于寻找不如踏实沉淀

吴强(浙江大学艺术学院)

对于中国画的当代面貌,我们不能简单地只从形式上去判断。传统中国画,自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背后遵循着一个特定的传统文化发展规律,从宏观上看,这是非常稳定而缓慢的。那么,对于当代中国画的精神面貌便存在两方面的判断:一、是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即是否遵循了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二、作为个体的艺术家是否把握住了当代现实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当然,这两方面都是由从事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人和具体的生活状态决定的。

文化传承和发展应该是通过文化对人的滋养得以实现的,这是一个缓慢影响和长期沉淀的过程。企图急躁地通过拼凑的方法达到发展新文化或创造当代文化面貌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产生繁荣的假象,但终究会被历史所抛弃。我们现在从上至下都在倡导“文化”,但是否能从真正意义上融入其中呢?穿一身汉服和唐装,手拿毛笔,口吟古诗,画出的未必就是纯正的中国画。同理,打着“全球化”和“同国际接轨”的旗帜也未必就是当代性,至少未必是中国画的当代性。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中国画教学的教师,笔者对于当代中国画发展基础力量的普遍状况是有一定了解的。现在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对画面之外的、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背景了解甚少,也不感兴趣,就更不用说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感受了。学生们大多倾向于对图式的学习和拼接,对于为何会形成如此图式或怎样的心理状态会产生如此的创作基本是忽略的。仅此一点,便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当一个有深厚文化背景支撑的画种仅被简单地图式化继承,要谈发展,要谈此画种的当代性不是成了一种奢望吗?正如前面提到的滋养,文化的状态和面貌最后需要被其滋养的艺术个体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应该是从骨子里发散出来。中国历代文化精神都可以在某些个人和其经典作品中折射出来。所以,我们是否该反思自己走得太急,是否因好高骛远而浮于表面呢?只以新与旧或以其他外在因素判断一个文化及其现象的状态,是否显得简单和草率呢?历史上成功的复古运动告诉我们,发展并非都一味走直线的,在特定时期适当地减速和反思更有利于扎稳前行的脚步。邻国和其他民族对待自身文化的传承态度和做法,邻国和其他民族对待我们文化的学习态度都是我们反省的好例子。

因此,与其急于寻找中国画的当代面貌,不如踏踏实实地深究中国画的基本规律,去找寻和品味孕育这个画种背后的文化生活细节。当这些细节真正融入我们的血液中时,或许我们会自然地找到当代中国画的文化面孔了。

成为当代的人

谭军(职业艺术家)

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面孔,这是一组非常宽泛的概念的集合。当代、中国画、文化、精神、面孔,这任何一个词都已涵盖太多太多的内容,而我作为一个创作实践的具体操作者,常常是从这些单个的概念出发来思考的,至于将所有的思考组合起来会怎样?虽然这是立足于自身艺术实践的个人思考,但会有小范围的共性。

我,或者说我这一代人,或者说这一代的某些人有着类似的、非传统的、独特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作为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学习经历是非常特别的。没有传统的私塾或更旧式的教育,没有经历“文革”,或者说“文革”没有对我产生直接的影响,改革开放的果实也没有直接惠及我(“80后”应当才是更直接的受益者)。本科之前的教育和社会的变化有严重的脱节,本科学习期间正好赶上电脑时代的来临和出版业的兴盛,本科毕业后所面临的社会与之前来自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自己通过书籍和互联网获得的信息与老师们所教授的知识相距甚远。我觉得自己急需整理混乱的头脑和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对世界的看法,以及自己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所以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是一件至关重要,却又相当艰难的事情,是我们这一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艺术,作为理想,也一再地被更新认识,对艺术概念的认识不断地在变。早期的学习基本以技法学习和技巧训练为主,对艺术的理解也就多从技法、技巧的角度来切入和衡量。后来因为接触更广泛的艺术样式和阅读艺术理论书籍,意识到创作者思考的具体方法、内容才应当是艺术更深层、更重要的核心,于是创作开始倾向于个人思想的表达。再后来,觉得技法、想法都不那么重要了,应当让人在面对作品时忽视技法和想法,毕竟技法只有经历训练的人才懂,而人与人之间思考的差异更是巨大。以简单、纯粹的绘画方式来描绘一个画面会更容易、更真实地传达自己的个体状态,也更容易感动观者。

艺术因为“人”的存在而出现,艺术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艺术就像一眼一眼不竭的泉,曾经艺术之泉在世界各地涌出和扩展,彼此没有融汇。如今艺术的边界仍在被不断地扩大,因为有人在不断冒险尝试而将前锋导向不同的“疆域”,世界各地的艺术之泉已经彼此或多或少地融汇,而且还在一再拓宽并重叠于其他非艺术的领域。

中国画作为这众多艺术之泉的一支涌动多年,形成了自己广大的领域和支流,如今已无可避免地与其他艺术之泉有了融合。如若还将自己囿于某段短暂的绘画历史中,就像将自己陷于艺术之泉涌成的支流或一潭之中,处于泉水涌成的某个水潭中的人很难意识到艺术之泉的边界和源头的存在,也可能失去好奇心去探索艺术之泉的前沿和源头,他们不会看到不断更新的边界和新鲜的事物,只会偶尔感觉到暗潮的涌动,这些沉溺于一汪小水的人可能长成了怪物而不自知。

人类的历史已经将这泉水的“疆域”拓展得非常宽广了,有人仍在开拓泉水的前锋,也有人游走于不同的水域,汲取不同的营养。在这种拓展和融合的趋势中,中国画也必然要放开语言的坚守,让中国画语言单纯地成为世界众多艺术语言的一种,供创作者自由地使用和发挥,这样才能使这一语言带有的独特精神性特征得以自然地显现,一切取决于创作者的表达需要。

创作者,作为个体“人”的决定性作用在不断拓宽和跨领域的艺术世界里尤为重要,关键是创作者能否成为或胜任一个当代“人”的角色。成为一个当代的人,不是活在这个时间点即可,这是一个问题,是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个体需要独自思考的问题,这是艺术在此时此刻成立的基础,也同样是中国画在当代成立的基础。

谁能具有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面孔?

——以当代花鸟画创作为例

沈莹(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有关“中国画”的讨论贯穿了整个20世纪,先后经历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次外作用力的冲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然而,喋喋不休的争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一是认为中国画的核心,比如材料与笔墨是面对国际化和现代化不得不坚守的底线;相反的观点则认为这是国际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不得不突破的桎梏。实际上,作为一个与现代国家同步形成的文化概念,“中国画”自其产生之日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身份。最原始的含义是与东渐而来的“西学”相对应的各种发端于中国的绘画。后来有了“国画”的说法,相比“中国之画”而言,范畴缩小到了毛笔画,这里既包括设色,也包括水墨,没有特别强调从传统文人画中延续下来的精英意识,而是在民主主义革命的呼声中反思“中国画”如何科学化——这是中国画向现代化迈出的第一步。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迫于与国际接轨的需求和对现代主义形式革命的回应,中国画坛以“新文人画”和“实践水墨”为代表,在两个方向上重拾一度缺失的精英意识。

上世纪90年代末的这次探索之所以重要,意义在于它重新确立了写意水墨优于工笔设色的人文价值,以到于当下有“水墨”逐渐取代“中国画”之趋势。“水墨”虽然强调的的是媒介本身,但这种媒介物化了“中国画”在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和抽象的哲学观念。因此,“水墨”也好,“中国画”也好,都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谁能具有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面孔呢?这个问题不是由某一个机制规定的,更不可能由某一种理论规划出来!相反,批评家要做的是从现象中寻找可以被建构的个体。中国画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尴尬,笔者认为能够代表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应该具备批判力量和前卫姿态,而在本质上,“前卫”是体制的对抗者,因此中国画想要“前卫”本身就成为一种悖论。

近年来,“中国画”再次成为当代艺术中的讨论焦点,从而反映出其他媒介在与国际对话过程中的弱势,以及对中国画能够“准前卫”的美好希冀。几次中国画的变革主要发生在人物画和山水画领域,这是由政治意图、生存空间的城市化和现代人精神面貌的整体转向决定的。相比之下,花鸟画领域的变革具有更大的难度。近年来,在花鸟画领域中我们见到了可以举例的新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保持传统功力的基础上,在精神层面上反映出现代因素,折射出从城市公共空间向乡村生活的回流,不同于“新文人画”对现状的回避;第二种是以抽象的手法象征性地预示当代社会的本质,作品以布面综合材料、陶瓷、装置等形式出现;第三种是在更大的强度上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在这部分作品中,中国画效果的画面仅是一种视觉表象,对“听觉”和“动态时间”的引入真实地补充了传统中国画需要借助想象力来完成的遐想空间。这些新的尝试能否代当代中国画的文化面孔,只能留给历史去评说!

深刻自省与理性自信

——构建当代中国画文化精神的两种心态

唐书安(职业艺术家)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首先要有深刻的“自省”能力。人无完人,但是敢不敢于认错和做深刻的自我检视,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其次,一个人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建立“理性的自信”。“自信”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盲目的自信,则变为自傲。中国画亦如此。近百年来的中国画,随着朝政更替、时序演进,经历了“德赛”之争、“为现实服务”、“为人民服务”、全盘西化、中西接轨、创新与正本清源等等时代观念的影响。中国画纵有铜墙铁壁之身,也会住时代风雨的浸泡下,日渐走形,变得面目全非。以至于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中国画”,其实早已没有了中国画的滋味。

仔细总结和分析近百来的中国画变革思想,我以为有两点原因导致艺术家既不自省,也不自信;第一,特定时期要求中国画从旧代的“鉴戒贤愚、怡悦情性”转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不如此者,即遭鞭挞。在一个不敢独立思考、不能自由思想的年代,中国画要想获得大的发展,是断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在一个连思想都不能自控的时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如何体现?普通大众只知道“这个画画得真像”,那么,“像”就是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吗?第二,上世纪末,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性解禁、思想开放,随后又遭到市场经济之“利”的大考验,艺术也开始迈入市场经济时代,画展、拍卖会、艺术博览会一场接一场。某某画家的作品在专机上展示、某某画家的作品被大会堂收藏、某某画家的作品在拍卖场过亿元等等,真可谓:满城尽是大画师,随处可见牡丹王。国画家们的工作室越来越宽大,座驾越来越豪华,口气个个赛文沈,做派一一盖朱耷。但他们大都在利禄和“愚乐”精神的安乐窝里悠然自得。

笔者觉得我们这些青年国画家是十分轻松的,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那些历史事件中去进行“深刻的自省”,找到“理性的自信”。何况现在大力倡导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假如不对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做出深刻认知,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怕也“硬”不起来。

当代青年国画家如何理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呢?还是逃脱不了中国古代圣贤指出的老路:“师传统、师造化、师心迹”。“师传统”是让我们敬畏古贤,对古贤之哲思和作品之技法做出深刻认知;“师造化”是让我们敬畏自然,去和山川万物、花鸟虫鱼做亲密的朋友,古人可以借梅兰竹菊喻君子之德,借松柏芙蕖喻高尚节操,我们为何不能将这样的文化精神加以传扬,去爱惜众生,和谐共处;“师心迹”是敬畏灵魂、净化心灵。一个国画家,在其一生的艺术征程中倘能做到“师传统、师造化、师心迹”,其中国画作品的“文化精神”就会自然呈现。

从审美变迁来反思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面孔

魏建明(湖北工业大学讲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

中国画语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笔墨、结构和造型。由于当代文化环境的变异,笔墨的生命根系被动摇,被迫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水墨材料、非传统材料的引入与拓新、西方艺术表现方式的借鉴与转化等等因素,使得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以新的审美内涵在滋生。传统笔墨规范悄然解体,它们已不再是评判中国画的唯一标准,诗、书、画、印并非缺一不可,画家为了画面的完整性、集中性甚至现代感,正在放弃或减少题诗盖印的方式,中国画也自然转向材料媒介、物象造型与结构图式等方面。其中,结构图式迅速走向前台,遮蔽笔墨内涵的失落,并成为中国画家特意追求与强调的重要因素。比如石鲁的躁动奇崛、李可染的光影意境都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还有一些画家运用地域构造符号与心理意象表现相暗合的具有地域审美特质的经典结构图式。画家们或隐匿具象事物的内在结构,或根据物象特征抽取对应符号,或观察宇宙时空,构建新的视觉资源,或直面都市,选取新物入画,如此等等形成当代中国画众多个性结构图式的面孔。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中国画这种所谓“创新的迁移转向”传达出一种扭曲与危机:图式建构的追求是西方视觉理论催生的产物,这不是说图式建构本身不能滋生于本土文化,但传统经典文化的疏离使传统图式的构建多半丧失了内在的张力,传统图式呈现出善和中正的自我平衡与人格完善的应和,在新时期将其延续、更新并非易事,虽然有部分艺术家似乎涉猎其中,然而对传统的粗浅理解、与现代生活结合生硬,是显而易见的。

图式建构是一种综合修养,艺术家要掌握形式心理学、哲学、构图学的知识,在大量实践中建构绘画语言谱系,艺术的敏锐与创新更为重要。所以,这要求艺术家从实践到理论进行积累、丰富与整合。可是,这些因素至今仍然处于“在路上”的状态,还没有一位集大成者竖立起实践的标杆,会引起后来继承者的困惑与犹豫,以及受众的游离与忽视。对图式建构的追求还可能引起对中国画探索的错误理解,部分艺术家在探索图式建构时以猎奇为目的,忽视情感与心性,掩盖笔墨本体语言,必将更远地偏离中国艺术本质而流于虚假与低俗。中国画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对其融合性、边际性、折中性、文化性与艺术性等方面的探索必须是深入而彻底的,这需要一批心智强大的艺术家,由他们带领中国画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无疑这是我们共同期待的。

篇4:香港作者的所思所想

香港作家高旅,早年常写杂文,在《文汇报》发表,生动泼辣。十三四年前,他封笔什么都不写,到一九八一年尾,才重新执笔写连载历史小说和每周一篇两千多字的杂文,刊在《大公报》上。

高旅对历史有研究,因此他的杂文大都引古证今,读了令人鉴往知来。他将一九八二年写的七十篇,交三联书店出版,沿用原来专栏名字《持故小集》,重新再读,觉得时间还未过去,足以令人深思。

在《孙行者不能代取经》一文中,他提到唐三藏取经事说:“软弱无能也不妨,有虔诚、坚定的心志,天助自助,必抵于成。最怕是取捷径,求捷法,一味偷巧,自以为得计,那么即使取得真经,也会视作等闲,甚至并不去读。”做学问的确不能用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只争朝夕急于求成,结果欲速不达,许多事情总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功德圆满。

《文学批评类喻》一文中,他认为文学批评的论高低、说好坏,不能搞实用主义,也不能受不了别人批评。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内容一点不理,只求其对自己合适,就说是高。关于受不了批评,高旅举传说中金圣叹批关圣人为例。圣人有青龙偃月刀,大可以砍其头,但关羽不这样做,只请批者笔下留情,以免打破饭碗,这倒是颇有量度,不像一些人一听批评,重者弃市鞭尸,轻者凌辱洗脑,叫你求生不得,求死无门。香港煮饭烧菜,早已淘汰柴炭,除用电力和煤气外,最多用的是罐装石油气,石油气本是天然废气,若不将其燃放会爆炸,科学将其压缩为液体装罐并加臭味,使人易于防范,这样就成家家户户的燃料,这是将糟粕变有用的例子。市面有售人参精,每次规定吃十滴,因为那是浓缩精华,有人一次饮几十滴,结果送医院,这是太多精华之害。高旅在《精华与精粕》那篇文章中另列实例,立论事物不能绝对,言之有物,令人深思。

他批评滑头文学家喜欢述而不作,把别人的东西抄一番。他在《述而不作谈诗人》中,自嘲滑头,其实是对时弊的讥刺。高旅认为,那些连写张便条都不通的青年却写新诗,请枪手的大人物却写旧诗,同样都是要不得,这与捧白卷英雄同样可笑。

高旅这个杂文集,是他重执笔头以来第一个集子,文如其名,文章立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对社会上发生的现象,说出他自己的见解,值得重视。

这些文章都是发表在香港,内地读者未必有机会读到,印成单行本,内地读者便可看到香港杂文以及香港人所思所想。当然也感到一些已成过去的社会烙印。

篇5:《线的认识》所思所想

加数学校本教研——教师课堂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了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一课。

主要过程呈现: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图形朋友“线”(板书:线)。你在生活中哪里看到过线?(学生说一说)它躲在屏幕上的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汇报,师点击)边找边电脑显示。

1.抽象出线

师:现在我们把它请出来。(电脑隐去实物,留下线)

2.分类

师:你能把这些线分一分类吗?

(预计学生会分成直的线和曲线,引出——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直的线,课件隐去曲线,显示直的线)

3.画一画

师:咱们先来画一画,好吗?请拿出纸和笔。我还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引导:画直直的线要用到尺子。)

(1)师:这是一根8厘米的小棒,你能把这根小棒用线画出来吗?

(摆三次第一次平的,师:这样会画吗?第二次斜着,师:这样你还会画吗?第三次竖着,师:这样呢?)

(2)再出示光棒射出一束光线。

师:这束光线会射向哪儿?如果没有遮挡,它会无限延伸,你能把其中的一条光线画下来吗?我往这个方向照,往这个方向照,如果朝这个方向呢?

师:这几条线与前面画的线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出:可以向一边无限延伸)

(3)师:现在向两边射,你还能把这束光线画下来吗?这边的光线会射向哪儿,这边的光线又会射向哪儿?(两边都可以无限延长)请你把它画出来。

4.讨论

(1)刚才,我们画了3种直的线,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呢?

(2)大家独立思考一下,(停3秒)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说。(巡视交流)

(3)汇报互动,教师板书。

5.进一步认识

(1)现在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张纸,画出一条射线、直线、线段。(拿学生画的展示)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他画得哪条是射线,哪条是线段,哪条是直线?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判断。

6.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关系(课间演示)

7.自学教材:看教材回顾知识点

师:你还学到了什么?

8.符号化表示

在读一读中明确,重点强调射线的表示方法。

课后反思: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实施空间观念领域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我在教学《线的认识》一课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立足生活经验

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问题:“生活中,你在哪看到过线?”来捕捉学生头脑中对线的印象。学生对线段认识并不是一张白纸,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抓住这一点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然后自然生成线的分类,这样的教学充分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二、提供观察和体验的平台

在画一画中,通过直观的操作和感知,加深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的理解。通过三线的仔细观察,比较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其特征。如射线和直线的认识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红外线,闭眼想象体验射线的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射线和直线的具体表象。

三、建立实物与图形的关系

学生在观察实物后,尝试着画出抽象图,这是一个由实物到图形的顺向思维过程。而看图判断实际上就是把抽象的图形还原为较为具体的事物的过程,是一个反向思维的过程。本节课安排了两次画图,一是实物中抽象出图形时画线段、射线和直线,建立实物与图形的关系,有利于探究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二是在探究“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和“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中,学生通过亲自画直线体验点的个数与线的条数之间的关系。

课后,我认真聆听了同伴们的宝贵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感触颇深。

片段重现:

播放课件,演示从直线中出现射线和线段: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

师:这位同学的意思,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1: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是的,课件出现: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我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虽然这个片段中的结论并不是一个错误的结论,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的关系,而是草率地以偏概全,单纯地完成了一个教学环节。因此,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应该是先出现一条直线,任意选取某一点,演示一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接着任意选取两点,出现线段,慢慢演示动画,引导学生在看动画时充分感知三者关系即可。

篇6:“三严三实”讲话所思所想

总的来说三严三实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坚持用权为民,遵守党纪国法,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作为审计成员一份子,笔者认为我们审计干部可以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研究学习和践行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修身体现在和人交往中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和思想境界。作为一个公仆人员来讲既要有道德修养又需要有法律和政治修养。道德上要学习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三省吾身,知礼义廉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人都能够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生活上懂得待人之道,追求崇高人格的信仰。法律上要学法懂法用法,敬畏法律的权威,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违法犯法。政治上要加强党性修养,正如习总书记所讲,“党员要讲党性”。审计干部作为国家公仆也要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和研究党的重要理论、党的方针路线和重要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党性,理解好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群众路线工作,与时俱进顺应国家形势,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发挥好审计促进国家良治的重要作用。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用权是每一个公仆人员的必修课。审计人员手中的权利是《审计法》赋予的,但审计人员要善于运用好监督检查权,处理处罚权,不能滥用,更不能有特权思想。监督检查时要和被审计单位平等协商,平等待人,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思想,处理处罚时要有法可依有据可考,耐心解释,提供良好建议,不能打着审计法的幌子,胡乱处罚,胡乱建议整改。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就是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遵守党纪国法。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严于律己就是遵守一切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是公仆人员的内在要求。审计人员应做到审计长刘家义所讲“用铁的纪律锤炼过硬的审计队伍”,打造一支纪律过硬素质过硬的国家审计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要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归根到底靠的是一支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审计队伍。要高度重视纪律建设,用铁的纪律打造对党绝对忠诚、依法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无私无畏、敢于亮剑的审计铁军。审计人员首先做好自己才有资格监督别人,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这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延伸。我们在办任何事情都不要盲目的跟从,盲目的否定。不要看到其他单位这样做,我们也跟着赶鸭子上架。要结合本单位本地实际经济情况、社会情况申请有利于经济有利于社会的审计项目。个人在处理审计项目时,应该根据财金法规,会计制度,审计法规,工程结算的运算结果得出结论,用数据说话,不要主观推测,盲目下结论。从审计证据的数据来源到出具审计报告全过程都应确保数据和运算的准确无误,如此才能做到谋事落到实处。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审计干部对审计项目、审计事业要敢于担当责任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更要严格把关、直面矛盾解决人民生活中利益攸关的事。审计过程中可以反馈和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要充分发挥审计建议和审计整改过程中的作用,对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建议要大胆提出,供政府部门参考,发挥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的作用。要勇于揭露某些部门单位不作为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发挥审计反腐利剑的作用,如此才能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审计部门是国家的重要政府部门,要把审计事业当做自己的创业对待,对审计的未来和审计的作用要充满信心,要相信审计会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和人民尊敬。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诚实做人是共产党员的本质要求,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秉承诚实守信的美德,对党忠诚,对人民有感情。工作要脚踏实地,对待他人要真诚。前国务院总理朱钅容基所讲“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腐败现象,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账分不开,而“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会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审计和会计有着“一脉相承,天然的血缘关系”。朱总理的话也是告诫我们每个审计工作者诚实做人,否则会重蹈会计案件的覆辙,造成重大经济和社会的损失。审计人员在审计的时候,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审计项目,诚实审计,忠于数据,忠于问题本身,保持韧劲,公道正派,不搞敷衍了事。这样才能安心踏实的做好审计工作。

上一篇:环境工程地质勘察原则实践论文下一篇:小学音乐教案《五十六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