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高校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以贵州大学帮扶贵州省贞丰县脱贫攻坚的工作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选派驻村干部、校农合作、“一院一品”及“博士村长”项目等为研究内容,就高校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帮扶地方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贵州省决战脱贫攻坚和实现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参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准扶贫工作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精准扶贫工作论文 篇1:

精准扶贫,让扶贫工作更高效

【摘要】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他对当前中国的扶贫工作给予了长期的高度的关注,本文结合习近平同志精准扶贫的教育理念,从五个方面对民办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现实;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寻求贫困生积极的心理回应;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促进贫困生成为社会公益活动倡导者;励志教育为手段,促使贫困生成为优良学风代表;校内勤工助学为平台,提倡“助人自助”指导思想。

【关键词】民办高校 精准扶贫工作 有效开展

精准扶贫是我国的新型扶贫理念及扶贫方式,自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精准扶贫”这一理念以来,对于彻底解决目前仍旧处于贫困的几千万人口来说,确实也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对于我国民办高校扶贫工作的后续开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扶贫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程之一。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点问题及难点问题。精准扶贫是我国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而提出的扶贫战略,这也是我国今后若干年扶贫工作的一个指导方向。

时光追溯到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他结合多次的调研,在多个场合就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并在他的调研下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安徽金寨考察时提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打好扶贫攻坚战,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

二、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策略开展探索

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民办高校,扶贫工作一直以来也是一项重点的管理内容。扶贫工作应该如何开展?仅仅是通过给予的方式吗?通过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精准扶贫工作的理念,我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现实

对于很多高校贫困生来说,他们自身的自尊心比较强,因为自己家境不好遭到同學的讥笑、嘲弄、排挤等等,很可能出现心理方面的偏差。所以在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我认为首先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现实,树立“我贫穷,但我坚强”的精神,为实现贫困生问题首先帮助这些学生解决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让贫困生意识到磨难和贫困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二)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寻求贫困生积极的心理回应

感恩教育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从社会层面的角度来看,国家、社会的筹措帮助体现了对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从贫困生角度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个人关爱,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积极引导贫困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回应,以感恩教育作为突破口,引导贫困生克服不良的消极的情绪。

(三)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促进贫困生成为社会公益活动倡导者

结合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内容:“大学生在享有申请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获得助学贷款等相应义务。”当前也有不少高校是按照捐赠人意图设置助学金的同时,将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工作作为学生受助的条件之一,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在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下成长的,他们在受到关爱的同时,应当将爱传递下去。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也应当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促进贫困生成为社会公益活动的倡导者。

(四)励志教育为手段,促使贫困生成为优良学风代表

有不少贫困生,由于自身心理上遭受了挫折,这种挫折感带来的消极情绪,促使这类学生成为了学困生、后进生,如果不能有效的对这样的问题加以重视并实施改革,很有可能促使这类学生成为“问题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学校要培养贫困生坚强的意志,引导贫困生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激励措施,引导贫困生成为校风学风建设的排头兵。可以设置一些专项奖学金,例如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奖学金等,通过这类激励措施,促进贫困生不畏困难、奋发成才。

(五)校内勤工助学为平台,提倡“助人自助”指导思想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勤工助学基金,在全校范围内设置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深化勤工助学的思想内涵,渗透“助人自助”的指导思想,力促广大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获得经济报酬。贫困生还可以通过协助学校科研部门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總之,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后努力着眼于“精准”二字,开启更为全面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雨晴,镶嵌式公益扶贫模式与反思——对K基金会扶贫模式的个案研究,[J],学术论坛,2016年2期

[2]虞崇胜、余杨,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J],行政论坛,2016年1期

[3]洪名勇、洪霞,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6期

作者:陈飞

精准扶贫工作论文 篇2:

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扶贫工作路径浅析

摘 要:随着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高校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以贵州大学帮扶贵州省贞丰县脱贫攻坚的工作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选派驻村干部、校农合作、“一院一品”及“博士村长”项目等为研究内容,就高校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帮扶地方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贵州省决战脱贫攻坚和实现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参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扶贫;工作路径;校农合作;以人民为中心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0.02.008

Key words: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universities in the wor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pat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rural areas; centering on the people

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和使命的表现,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体现,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1]162因此说,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现实任务就是动员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各领域协同治理的合力,攻克贫困难题,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和消除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而“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1]163高校作为科技人才的集聚地,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在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中大有可为,也必能大有作为。

一、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1.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生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2]83当前,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绝对贫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脱贫攻坚路线的方针和最后期限,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消灭农村绝对贫困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1]161而精准扶贫是攻克贫困地区贫困难题的有效之举。精准扶贫,其政策核心在于“精”和“准”。“精”意味着对于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的精细化分析和科学化考证,“准”则意味着对于贫困地区拔出穷根,走向小康富裕的准确性帮扶和根本性的造血。只有实事求是,科学研究,才能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根除贫困。所以说,精准扶贫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需要。

2.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2]1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体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两个必备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实践,两个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荣誉、成果和福利也必将由全体人民群众共同享有。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即是说,在社会主义视域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野中,实现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关于反贫困理论的时代创新和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就是要重点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需求问题,打通为人民谋幸福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挪穷窝、拔穷根、立富志、抓发展、享幸福,确保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能够共享发展成果,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所以说,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3.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思想的本质特征和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立场和宗旨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43因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国家治理的鲜明价值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精准扶贫部署脱贫攻坚战略等,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发展理念的有力彰显。“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2]40从政治上看,精准扶贫工作中提出的消除贫困奔小康,实现美好中国梦,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径,突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民执政的政治理念。从社会治理上看,精准扶贫中的“精准到人到户”“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切实”“六个到村到户”“十项行动”“六大体系”“五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构建”等扶贫制度体系,不仅是对现代贫困治理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向基层延伸,向贫困群众延伸的时代体现,表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诠释。

二、贞丰县的贫困概况及致贫原因

贞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行政区划面积1 511.9平方公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66个贫困县之一,辖9镇3乡2街道(其中鲁容乡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168个村(居、社区),全县总人口42万,居住着汉、苗、回、布依、仡佬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数的49%,农村户籍人口近40万。国办系统中共有贫困人口22 865户103 510人。贫困发生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有交通闭塞、教育资源短缺、产业支撑缺乏、扶贫资金缺乏、贫困内生动力不足、农村青壮年劳力流失、农村党建工作长期滞后等。具体来说,贞丰县致贫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基层党组织涣散,村支两委执行力差;二是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主要在边远山区,发展资源条件相对缺乏,产业发展难以实现规模化、效益化;三是石漠化问题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四是工程性缺水、综合基础性设施改善难度大;五是贫困户自身发展意愿相对较低,主动脱贫意愿相对缺乏;六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县域经济薄弱。

三、高校扶贫工作路径分析——以贵州大学帮扶贞丰县为例

1.选优配强驻村干部,实现精准派驻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坚决贯彻党中央精准扶贫战略的前沿阵地,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以准确实施的根本组织保障。农村基层党支部在农村精準扶贫战略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着团结动员和教育引导广大贫困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联系群众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近距离倾听广大贫困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同时也可以宣传党和国家脱贫致富的方针政策,促使贫困群众转变之前被动“等靠要”的错误思维,进而萌生主动改变贫困现状的思维意识,增强贫困群众内生脱贫动力;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服务贫困群众的最前沿,也是为群众提供政策支持、智力支撑的大后方。农村基层党组织因其政治性、组织性和群众性等特征,不仅可以利用自身作为基层治理的主体而为群众提供政策支持和智力支撑,同时也可依据自身治理的工作要求,通过基层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群众,精准掌握群众贫困原因,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提供精准的政策、智力支撑与保障,履行好“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职责;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正确宣传国家扶贫政策,精准引导国家实施扶贫工作的排头兵。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和调查研究等方式,精细化讲解和宣传扶贫政策,真实掌握群众脱贫的困难和诉求,为国家制定相关扶贫政策提供依据,做到“精准制策”。

抓好党建促脱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带出一个好班子、培养一名村级后备干部”[3]是驻村干部重要任务之一。2015年以来,贵州大学先后选派了33名优秀干部到贞丰县任驻村扶贫干部,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帮助建强基层党组织,落实精准扶贫任务,推动基层依法治理,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长期滞后、基层党组织涣散等问题。

选派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是党中央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双联行动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有效载体。具体来说,首先,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应该是“政策宣讲员”。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都是精心选派政治素质高、党性修养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具有丰富的政策知识储备,不仅了解掌握国家相关扶贫政策,而且能很好地将国家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去;其次,驻村干部、第一书记还应该是“信息调研员”。他们在开展驻村工作和走访困难群众的过程中,可以近距离倾听广大贫困群众的心声,收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为党和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最后,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更应该成为老百姓的“致富引路人”。由于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来自各机关单位、高校科研院所,拥有丰富的政策、信息、人脉资源,能够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思路,为技术资金下乡牵线塔桥,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贵州大学特别重视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的选派工作,将政治素质作为首要选拔条件,着重考核选派干部的政治、品行、廉政和能力,确保精准选派驻村干部。贵州大学选派到贞丰县的 33名驻村干部中,有副处级3人、正科级6人、副科级2人,具有副高职称以上4人。这些被选派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一是拥有思政或党建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选派干部不仅考虑思政党建等学科专业,同时考虑担任高校党支部书记、支委等职务因素,力争选派一支党建业务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干部队伍;二是综合能力突出,环境适应能力较强。选派干部重点考察其政策理论水平、人际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以便这些干部在深入农村基层时能够迅速转变角色,扎实开展工作;三是工作创新能力强,善于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长期的高校教学科研和党建工作经验,为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们摸索出“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思路提供了经验积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成功扭转了当地基层党支部涣散和党建工作不强的局面。

2.结合学院专业特色,打造“一院一品”扶贫项目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一项需要举国上下同心同向才能完成的历史任务。精准扶贫讲求社会协同,特别是在人才科技方面更需要精准。高校是教学科研的前沿阵地,是培育扶贫人才的主阵地,也应该成为助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桥头堡,为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贵州大学立足专业和精准帮扶,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实施“一院一品”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发挥学院学科专业和师资优势,整合脱贫攻坚资源,主动激发学院助力脱贫攻坚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围绕学校定点帮扶点——贞丰县的实际需求,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开展组团式对口帮扶,在党建扶贫、科技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教育文化扶贫、学生实践扶贫、产销对接等方面,结合帮扶点实际,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为主攻方向,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形成贵大品牌。

例如,阳明学院在小屯镇利用自身教育优势,对小屯镇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任课教师等70 余人开展教学能力专题提升培训活动;茶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及美术学院通过对长田镇的实地座谈、走访调研后,结合各学院优势,在人才培养、地方文化发掘和保护、品牌推广设计、茶产业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精细化工中心派出博士村长科研团队,深入贵州各地州市农村地区,在田间地头开展农药病虫害防治课题研究,并指导农民进行病虫害预防;动物科学学院利用专业知识赴农村指导农民开展牲畜养殖指导……总的来说,贵州大学各学院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打造特色帮扶项目和产品,在助力贵州省精准扶贫工作中展现了贵州大学服务国家和社会建设而积极作为、主动担当的品质,展现出贵大师生心系祖国、情系家乡的崇高情怀。

3.立足自身优势,扶贫扶智紧密结合

扶贫必先扶智,扶贫必须扶智。脱贫致富的根本是自力更生,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扶贫归根到底是围绕着人做文章[4]。教育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肩负着转变贫困人口落后意识,激发贫困群众决战贫困,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扶贫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打破贫困恶性循环链条的关键措施,通过教育激发贫困人口“要脱贫”“要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

贵州大学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结合贞丰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立足贫困人口脱贫后继续增收致富等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科研技术优势,不断创新扶贫模式和方法,探索出一条依靠教育提供人力资源扶贫的道路。贵州大学围绕贞丰县当地自然条件与文化特色,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到帮扶点开展政策宣讲或基础素质培训,将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相结合,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同时,组织在校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讲座宣讲等方式,宣传讲解脱贫惠民政策、脱贫攻坚成效、脱贫致富事例等,对引导贫困农户轉变观念、克服“等人扶”“等脱贫”的消极思想产生了积极作用,极大地激发了贞丰县贫困居民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

4.依托高校资源,实施“校农结合”

“校农结合”一直以来都是各高校开展扶贫工作的主要思路,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举措,更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贵州大学在绿色协调发展的理念下明确目标,成立专班专门对接指导,完善相应行动及帮扶机制,拓展农副产品宣传渠道,发挥学校的桥梁作用,将市场与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对接,坚持迎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创新“食堂+校农直销超市”的运行模式,为贫困地区提供长期稳定且数量巨大的产品需求。截止目前,贵州大学总计采购贞丰县蔬菜、鸡蛋、猪肉、红糖、蜂蜜、糯米、水果(香蕉、甘蔗、李子、百香果)合计10万余斤,采购粽子2.7万盒、糯米饭16万份,合计采购金额近170万元。

扶贫不是始终“扶”着贫困户,而是引导其在站起来的基础下走起来,甚至跑起来。为此,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培育市场意识,转变农户种植思维。改变农户原有的自身“有什么卖什么”的被动意识,引导其关注市场需求,培育市场意识,树立“市场需要什么种植什么”的思维,利用贵州大学技术人才优势加强种植、养殖方式与技术培训,提升种植、养殖技能,充分发挥贞丰县各乡镇自然地理优势,发展精品农业,种植优势果蔬;其次,帮助推进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引进技术生产装配,研究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品牌影响力。利用贵州大学教学、科研和师资等优势力量,深入研究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化现代化,以实现种植、养殖、加工、产业和销售一体化,提升产品含金量和影响力;最后,多方联动,加大宣传力度,拓展销售渠道。通过与校园食堂建立长期订购关系,解决农产品、养殖业等销路问题,此外,开办校农直销超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参与全省甚至全国各地展销会等,大力推进黔货出山,打开贞丰县农产品销售市场与出路,促进贫困户的增收和地方产业的发展。

5.实施“博士村长”计划,助力农村产业革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发挥贵州大学服务贵州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优势,自2017年底启动实施了贵州大学“博士村长”研究生实践计划,构建了博士生带硕士生的精准扶贫团队,在助力贵州地方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方面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撑。截至目前,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团队规模已经扩大到1 000人左右,涵盖农、林、食品、艺术等各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以贵州省重点贫困村为主要服务对象,精准制定产业扶贫计划和精准帮扶计划,切实帮扶农村产业发展,加快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优势学科组合,发挥团队优势助力产业升级;发挥技术优势服务农业发展;发挥智力优势做好宣传引导[5],助力乡村实现产业振兴。贵州大学在前期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需求和实际产业发展情况制定了专门帮扶计划,从全校范围内优选相关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组建了“博士村长”帮扶团队,在产业扶贫、科技服务、人才支持等方面积极行动[6],先后组织约百余支实践队伍,以贞丰县和大塘镇为主,同时深入25个贫困乡村,共开展服务活动500余次,涉及茶叶、水果、水稻、辣椒、烟草、家禽等产业,积极服务地方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针对一些土地贫瘠地区水稻产量不高的问题,精细化工研究中心农药学研究相关博士生组建小分队,深入这些地区开展水稻病虫害控制和农药化肥科学使用以及科学种植相关技术等培训。通过培训,该地区水稻产量和质量均得到很大提高,水稻市场价格平均提升2倍以上。目前,该项目技术已在贞丰、天柱、黎平、三穗、思南、石阡、播州、湄潭等20余个县示范推广。2019年8月,“博士村长”计划项目团队再次深入贞丰县长田镇、者相镇、鲁贡镇等地,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教育服务和科技扶贫调研,为当地开设指导学习班,进行技能培训与技术指导、土地采样、学生家访、农户结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等活动,将科研论文写在扶贫的实践中。

四、结语

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是新时代具有伟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国家战略和国家行动。高校作为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输送的主渠道,重任在肩,责无旁贷,也义无反顾。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精準扶贫工作,不仅是赢得脱贫攻坚胜利的重要之举,也是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高校在扶智、校农结合、专家智库等方面的优势,在资源开发、技术引进、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合作与支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拓宽致富渠道[7],创新“校农结合”的深度融合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强化“三农”问题及培扶产业研究,助推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8],全面助力帮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为人才储备和科研高地,高校在贵州省决战脱贫攻坚和同步全面小康战略中应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高校帮扶地方脱贫攻坚,要注重结合学科专业和精准到位,这也是高校助力地方脱贫攻坚的重要价值所在。高校在帮扶地方的同时,也能与地方开展合作,为学校科研平台和团队提供产学研融合的机会,对提升地方高校的综合实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贵州大学作为文化积淀深厚、发展潜力巨大的百年学府,在贵州省当前决战脱贫攻坚和同步全面小康征程中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贵州省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精准深入作出了积极贡献,贵州大学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探索出的高校扶贫工作路径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 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许成坤.发挥高校自身优势 助力精准扶贫脱贫——以黑龙江省选派中省直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为视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8):8-11.

[4] 曾天山.以新理念新机制精准提升教育扶贫成效——以教育部滇西扶贫实践为例[J].教育研究,2016(12):35-4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大学实施“博士村长”计划助力乡村振兴[EB/OL].(2019-06-18)[2019-11-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56/201906/t20190619_386467.html.

[6] 媒体贵大.教育部官网:贵州大学实施“博士村长”计划助力乡村振兴[EB/OL].(2019-06-21)[2019-11-20].http://news.gzu.edu.cn/2019/0621/c11068a118612/page.htm.

[7] 周小韵.精准扶贫中高校主体参与优势及作用提升路径——以南京邮电大学定点帮扶村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75-83.

[8] 吴忠权.高校“校农结合”的问题及路径创新[J].科技和产业,2019(3):52-56.

(责任编辑:杨 波)

作者:李昕昌

精准扶贫工作论文 篇3:

精准扶贫视域下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精神贫困是兰州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主要方面,同时也是制约兰州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因素。当前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的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对精神扶贫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农村地区精神扶贫的方式方法陈旧呆板,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三个大的方面,通过对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可以对当前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现状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只有理清问题,找出原因,问题的解决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找准弱项短板,全力以赴推进,才能切实把各项脱贫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最终实现农村地区的“精神脱贫”,打赢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关键词:精准扶贫;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

“精准扶贫”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 年10 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的。在举国上下全力实施精准扶贫这一现实背景之下,兰州要打赢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应将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而兰州农村地区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农民在思想认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精准扶贫工作受到较大的阻碍,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开拓创新,此时农村精神扶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课题组的调研,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农村党员干部在精神扶贫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认为,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意味着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精准扶贫就等于物质扶贫,没有意识到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没有认识到精神扶贫是农村精准扶贫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侧重于或单一性地抓物质扶贫而忽略了精神扶贫,使得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在具体工作中没有针对农民群众的个体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机械地贯彻上面的政策,简单地上传下达,工作方式简单、机械。还有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认为精神扶贫是领导干部的事,是政工人员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是那些农村不在领导岗位的普通党员。

二、农村地区精神扶贫的方法陈旧呆板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永恒的,而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根据事物永恒发展的特定,根据变化了的实际,针对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精准扶贫问题上,农民群众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认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农村精神扶贫的方式方法也应根据农民群众思想变化的实际情况相应调整变化,增强精神扶贫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当前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工作方式依然以单向灌输为主,对农民群众缺乏吸引力

这里单向灌输指的是精神扶贫工作的主体自上而下地对精神扶贫的客体简单地灌输思想观念、相应政策,作为精神扶贫的客体处于一种完全被动接受的状态,毫无质疑与选择的余地。单项灌输式的工作方式没有针对客体(农民群众)的思想感受和想法,即使能够在短时期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因没有针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感受和变化了的实际,终会挫伤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丧失主动性,进而影响农村精神扶贫的精准性和实效。

2. 教育手段陈旧落后,与时代发展和农民群众的新需求不相适应

进入21世纪以来,手机、电脑、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新媒体作为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在广大农村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并融入到农民群众的生活,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日益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在新的模式下,信息的发布渠道更为多样,信息的来源更为丰富,信息的发布更为自由,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部分农村地区在精神扶贫工作中依然采用以“大喇叭宣传政策,大会上讲道理,大墙上写标语”等为主的陈旧的教育手段,其实效性可想而知。

三、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兰州农村地区开展精神扶贫工作之所以实效不明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政治精神扶贫工作的运行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缺乏健全的领导机制

当前兰州农村地区的精神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在总体上采用的是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共抓,专职兼职结合的格局。在处理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问题上,往往是一手软一手硬,做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是松一时,紧一时,有的地方在分工上更体现出这种不重视,存在“一把手抓物质文明,副职抓精神文明”的问题。而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农村地区的精神扶贫工作责任制不完善,精神扶贫工作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

2. 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缺乏健全的舆情调查和信息反馈机制

对农民群众的精神扶贫工作一定要把握农民群众思想等方面的多样性,才能确保精神扶贫决策的正确方向,才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在舆情调查和信息反馈方面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调查研究,没有专门设立相应的信息联络员,在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方面存在随意性。更有甚者将这个环节省略不计,存在重要情况迟报、漏报等情况,致使农村地区的精神扶贫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从而影响着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开展。

3. 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缺乏健全的考核奖惩机制

随着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的开展,当前主要问题在于对精神扶贫工作的考核量化标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缺乏可操作性的能够直接反映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实效的考核奖惩机制。兰州农村地区的精神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相应的激励与鞭策。只有针对农村地区的精神扶贫工作者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农村地区的精神扶贫工作才能有效开展,真抓实干、落到实处。

4. 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缺乏健全的督察机制

目前,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在督察机制上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其一,无论是部门之间的横向监督检查,抑或是上下级之间的纵向监督检查,普遍存在着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的情况,这就使得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的开展主要依赖于相应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部分工作者一旦出现决策和政策实施上的失误,便会因缺少必要的监督而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精神扶贫工作的成效。其二,督察机制在精神扶贫工作的考核奖惩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只有在动力和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地区的精神扶贫工作者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者的监督和检查结果只有在其考核奖惩中有明显体现,才能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进而才能督促他们时刻注意检查和检讨自身的工作及实效,加强自律。

四、结语

为有效应对目前兰州农村地区农民群众思想认识中存在的严峻问题,加强和改进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势在必行。首先,精神扶贫工作要适应农村的新形势、新要求,要精准分析农民群众思想方面的新变化、新特点,在教育方法上要选择更能适应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特点和需求的、民主的、多样灵活的方法。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相应分工和领导责任,健全舆情调查和信息反馈机制、考核奖惩机制以及督察机制,充分发挥好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问题导向。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新阶段,任务倍加艰巨、时间尤为紧迫、形势仍然严峻,兰州市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取决于对当前農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现状的科学认识,只有理清问题,找出原因,问题的解决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找准弱项短板,全力以赴推进,才能切实把各项脱贫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最终实现农村地区的“精神脱贫”,打赢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张琦,刘欣.加强“精神扶贫”助推脱贫攻坚质量提升[J].国家治理,2018(05).

[2]令小雄.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脱贫[J].行政与法,2017(12).

[3]程肇基.精神扶贫:一个亟待关注的精准扶贫新领域[J].江西社会科学,2016(11).

*本文系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精准扶贫视域下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研究”(项目批号:18-014E)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作者:胡国霞

上一篇:秘书工作研究论文下一篇:视觉趣味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