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试题集

2024-05-09

马哲试题集(精选6篇)

篇1:马哲试题集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D)

A、一分为二 B、运动就是一切

C、坚持斗争就能发展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C)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3、在工作中防止“过”和“不及”的关键在于(D)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C、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B)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

C、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 D、动即是静,静也是动

6、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B)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7、“扬弃”是指(D)

A、抛弃 B、否定一切 C、既前进又倒退 D、既克服又保留

8、因果关系反映的是(C)

A、所有事物先后相继的现象 B、所有事物彼此制约的现象

C、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关系 D、事物或现象之间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9、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C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0、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A、有时起作用

B、有时不起作用 C、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D、起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11、系统是指(D)A、承前启后 B、发展顺序

C、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

D、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12、“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结论是(B)

A、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机械论观点

13、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C)A、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共性与矛盾的个性 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14、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D)A、外力的的推动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事物内部矛盾

15、黑格尔说:“从人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这句话说明了(A A、系统的整体性 B、系统的结构性 C、系统的层次性 D、系统的开放性

16、事物矛盾的精髓是(B)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17、或然率是(A)

A、对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规定 B、对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补充说明 C、对现实性在量上的一种说明

D、对现实性在质上的一种说明

18、“白马非马”说法的错误在于割裂了(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

19、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C)

A、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B、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C、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D、事物的永恒运动

20、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三)多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是(ACD B)A、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B、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宇宙观

C、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的内在联系所构成的科学体系 D、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否定 E、对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否定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AB C DE A、它最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B、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C、它揭示了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D、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E、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3、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AB E)A、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C、事物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 D、事物之间的界限是固定的不变的 E、事物之间的界限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ABDE)

A、事物的本质联系 B、事物的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事物的稳定联系 E、和本质同等程度的概念

5、可以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理解为(ACD)A、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B、同一性和斗争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E、斗争性决定同一性,同一性反作用于斗争性

6、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是(ACE)A、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解决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就容易得到解决 D、主要矛盾解决了,非主要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E、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影响作用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表现为(ADE)A、两者相互区别、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B、重点论是一点论,与两点论对立 C、两点论是均衡论,与重点论对立 D、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E、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

8、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有(ACE)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B、矛盾双方调和,形成一个新事物

C、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双方所代替 D、矛盾双方达到绝对统一

E、矛盾双方通过缩小差别达到对立面的融合

9、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ACDE)A、个性中包含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E、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有人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对抗。这种观点(BCD)

A、揭示了矛盾的斗争性的深刻含义

B、错误地把矛盾的斗争性归结为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 C、用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抹杀了矛盾的斗争性的普遍性 D、否定了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 E、是对矛盾的斗争性简要而明确的表述

11、系统的主要特点(ABCDE)A、整体性 B、统一性

C、复合性 D、稳定性 E、有序性

12、要素的基本特点是(ABCDE)

A、个别性 B、局部性 C、多样化

D、不确定性 E、不可分性

13、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B D)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E、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14、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 BDE)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1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16、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ADE)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蚊穴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BDE C)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18、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BE)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19、中国传统哲学主张有差别的矛盾的统一,更重视“和合”的统一,其表现(ABC)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礼之用,和为贵”

D、“一分为二”

E、“动非自外” 20、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ABDE)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面使自己获得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C

3、D

4、D

5、B

6、B

7、D

8、C

9、C

10、C

11、D

12、B

13、C

14、D

15、A

16、B

17、A

18、B

19、C 20、C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 B C D

2、A B C D E

3、A B E

4、A B D E

5、A C D

6、A C E

7、A D E

8、A C E

9、A C D E

10、B C D

11、A B C D E

12、A B C D E

13、A B D

14、A B D E

15、A B D

16、A D E

17、B C D E

18、A B E

19、A B C

20、A B D E

篇2:马哲试题集

1.试述辩证的否定观?

答: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定之否定规律要求我们: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例 用辩论的否定观论如何正确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 在如何对待我国文化和国外文化问题上的一点意见。(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3)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3)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对待我国历史遗产,要采取批判地继承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必须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在对外开放中,既要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必须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2.试述科技革命的社会作用?

答: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发展离不开科技革命。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技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即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3.试述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内容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的贯彻和体现。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一切为了群众“,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既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的贯彻和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的运用。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重大意义。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根本前提。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实现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才能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从而使党的事业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服官僚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从而使党的事业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4.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及作用?

1、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并不是商品经济中唯一的经济规律。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基本的规律。

(2)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同其他任何规律一样,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原因:

①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

②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那么这样的商品交换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理解这一问题,要注意三点:

(1)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原因:虽然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价格不只受这一个因素的制约,价格还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的变化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如下图:

(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原因:虽然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使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但另一方面,价格的变化也会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如下图所示: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的原因:

①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轴的,不是脱离价值的无限上升或下降,所以仍然是价值决定价格。

②虽然每一次交易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是一致的。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二、重难点讲析

(一)、等价交换

1、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

2、不等价交换会挫伤一部分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只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各个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商品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3、货币出现后,商品和商品就不直接交换了,而必须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商品—货币—商品。每次交换都是商品与货币直接交换。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因此,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以后就逐渐变成了价格与价值相符。

4、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之间的交换,就变成了商品交换时价格与价值相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供求与价格的双向制约而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某个静止的点看,价格与价值不完全一致是经常的,完全一致也是偶然的。但是从长远看,从整个商品交换发展过程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与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是可以抵消的。价格和价值是相符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和卖的关系当中,而是从一定时期,从社会的总体来看买和卖的关系时,才体现着等价交换的原则。

5、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它本身的价值成正比。所以商品价格要反映商品价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高于价值。所以,商品的价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等价交换又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所以,当供不应求时,就会使价格上涨,从而使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会使价格下跌,从而使生产缩减。这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当一种商品供大于求时,价值规律就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流出;相反,则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

当然,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也会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因而需要国家宏观调控。这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效。

2、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谁首先改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利较多。因而,同部门同行业中必然要有竞争,这种情况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3、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

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是第二个作用的结果。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竞争,由于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想方设法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促使优胜劣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因此,优胜劣汰不会导致我国出现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两极分化局面。

优胜劣汰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对于破产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毕竟不是一件好事,会给这些企业及其职工带来较大影响。这就需要国家、企业、职工三方面的努力:作为国家,要依法治国,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下岗职工的基本权益;作为企业,必须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职工,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逐步加以完善。市场经济就是靠市场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在市场调节资源的配置中必须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和商业时代的基础规律,在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上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比如织布,如果社会上绝大部分布匹是用机器织出来的,而手工织的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用电脑操作织的布更是极少数,那么使用机器就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不同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同样一匹布,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同。如果有的用8小时,有的用13小时,而大多数用10小时,那么生产一匹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接近于10小时,一匹布的价值量就相当于10小时。

商品交换要以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因为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劳动,两种商品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才能使交换成为互利的事情。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交换的一方占便宜,另一方吃亏,商品交换就不能长久持续下去。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并不总是与价值相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表现出来的。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买者同买者就会竞争,从而使价格高于价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卖者同卖者就会竞争,从而使价格低于价值。可见,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引起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反过来,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供给和需求。当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时,会吸引商品生产者增加该种商品的生产,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价格下降;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时,会使商品生产者减少或停止该商品的生产,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价格上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价格上下波动的运动,这个运动表现为一条曲线。人们在市场上能够看见和接触的,就是价格上下波动的曲线。但是,价格的涨落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的,这个中心就是商品的价值。恩格斯说:“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

事实上,价格上涨或下降,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价格不能无限制的上涨,也不能无限制的下降,价格的上下波动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的。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虽然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如果你们不是只考察每天的变动,而是分析较长时间里的市场价格的运动,那么一切种类的商品,平均说来总是按它们各自的价值,即它们的自然价格出手的。”[1]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所以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的表现形式。

二、价值规律在国内市场上的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哪里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在哪里起作用。价值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它,也不能取消它,只能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利用它。价值规律在国内市场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商品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时,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生产部门,导致这个生产部门的扩大和产品供应的增加。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时,由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使某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退出,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缩小和产品供应的减少。这样,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可以大体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所以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调解者。

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因此,某个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在交换中就获利较多。反之,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个别劳动耗费较高的生产者,便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甚至不能弥补自己的劳动耗费。这种情况必然会刺激商品生产者努力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获利较多,能够不断扩大生产,更新设备,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不断地因优取胜。生产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生产者,物无力改善生产条件,处境更加不利,在竞争中就会遭到失败,以致被淘汰。

三、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发生作用,同时也在世界市场上发生作用,但是,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与其在国内市场上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在一国范围内,商品交换是等量劳动的交换。在世界市场上,商品的价值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由于生产要素在国际上缺乏流动性,导致各国国民经济的相对孤立性,从而各国有着相对独立的民族市场和商品的国民价值。

另一方面,他们又被国际分工、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商品的国际价值。由于各国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是有差异的,因而商品的国际价值和国民价值也存在差异,而在世界市场上商品的交换只能按照国际价值进行,于是便出现包含相等国际价值的不同国别价值相交换,即不等量劳动相交换,这正是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与它在一国内市场上的作用的区别所在。[2]马克思指出:在不同国家的相互关系中,“一国的三个劳动日可以和别一国的一个劳动日相交换。价值规律在这里有重要的修正。”[3]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三个劳动日”和“一个劳动日”是指国别社会劳动时间或国民价值。如果以“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这一国际统一尺度来衡量,那么它们有相等的国际价值。

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发生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如前所述,在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换是按照国际价值进行的。因此,一国专业化生产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即国别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少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耗费的产品,便可通过对外贸易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并盈利。世界各国正是根据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提供的价格信息来安排其生产和开展对外贸易的。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就像只看不见的手,不断地指挥和调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目前,拥有高科技、资本又丰富的国家专门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劳动力较多的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出口,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发展“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出口,这些都是国际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由于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国别价值越是低于国际价值或符合国际价值的价格的商品获利越多。因此,世界各国均致力于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在商品质量、包装装潢、销售技术等方面下功夫,以在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胜,从对外贸易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在世界市场上,由于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商品交换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各国的不平衡发展。不发达国家因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小,所生产的商品国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耗费较多,国民价值较大,但在世界市场上却只能以低于其国民价值而符合国际价值的价格出售,因而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民经济发展缓慢。而发达国家由于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强度大,所生产的商品国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耗费少,国民价值小,在世界市场上按照高于其国民价值而符合国际价值的价格出售,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利益,而且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有利于其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当然,发达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也存在差异,加之他们的生产状况、原料供应和对外贸易政策各不相同,因而他们生产的商品国民价值大小、从而国际竞争力强弱也不同,这就决定了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5]

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和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各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强有弱。为了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各国政府往往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商品竞争能力强的国家,往往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让有竞争力的商品打入国际市场。而商品竞争力弱的国家,则执行保护贸易的政策,通过各种奖出限入得措施来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和限制别国产品的进口。当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生了变化,该国政府便会相应的调整其对外贸易政策。

总之,无论在国内市场或是世界市场,价值规律都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在国内市场,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在世界市场,价值规律调节国际分工;刺激各国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

5.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主要内容有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商品的二因素是价值与使用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价值——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4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有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该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型劳动。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的发展。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在当今时代,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创造价值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因此,因充分肯定他们在创造价值中所付出的劳动。在收入分配等发面相对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课后题

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答: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此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 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 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 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 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 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4、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篇3:马哲指导下的当代体育价值观研究

1 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1.1 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价值关系的根本观点或一般观点, 反映人们的价值态度和价值取向, 是人们关于各种价值现象的观点和看法中比较稳定的、深层次的东西, 是系统化了的相对稳定的价值选择体系, 是具有普遍规范意义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思想的总和。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客观的关系状态;价值观是对这一客观状态的主观认识或表达。简单地说, 价值观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关于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的一套观念。

1.2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批判了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虚伪与自相矛盾, 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抽象和非实践性缺陷。最重要的是,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把每个人以及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尺度和目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思想,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评价标准,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核心, 都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时俱进的表现。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7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 体育价值与体育价值观

2.1 体育价值

美国体育哲学家齐格勒 (Earle Zeigler, 1919-) 认为:哲学可分为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和价值论四个部分, 价值论是进行哲学研究的结尾。每个人都必须去发展与其它部分信念相一致的价值体系。不难看出, 齐格勒已经认识到价值论应该成为体育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哲学的一般观点看, 所谓体育价值即体育的功能对主体所呈现出的意义, 既有静态的体育价值现象, 也有动态的体育价值冲突和体育价值变迁;既有手段性的体育价值, 也有目的性的体育价值。体育价值产生的基础是由人类社会对于这种特殊的身体实践形式的需要所决定的。人们出于自身的需要从事体育实践, 并通过这种特殊的实践来调节自己或者他人的身心, 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或竞争关系, 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乃至整个社会共同的发展, 就是这种价值关系的客观反映。

2.2 体育价值观

体育价值观就是对体育价值以及体育价值关系的整体的、根本的观点和态度, 就是对体育与作为主体的个体、群体或整个人类发展的特定关系的根本认识, 它包括体育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的认识, 还包括了体育对主体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功能以及对主客体相互关系产生的特定效应等方面的认识。体育价值观是价值观在体育方面的具体化, 是人们对体育感知和认识的重要内容, 是指导、支配和评价体育实践活动和功效的核心观念。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当代体育价值观

过去由于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体育相结合的误解, 常常脱离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来看待马克思关于体育的论述, 形成单一的体质派观点。现在, 又在不断放大体育的经济、社会功能, 过分突出体育的社会价值, 而掩盖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造成中国体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我们既要看到马克思当时对体育所进行的个别针对性的论述的历史局限性, 以及过去“苏联体育模式”的束缚, 同时也要看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伟大的思想光芒, 不能否定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体育发展中的现实指导作用。

该文以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国体育价值取向的指导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3.1 为中国体育确立现实中多数人和每个人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以现实的、实践的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更加突出了这一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观点。

中国已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 体育的功能正在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重大改变, 体育越来越贴近人民群众的个人生活, 各种体育理论见解和探讨虽层出不穷, 但最终都要围绕体育如何为人的发展服务。长期以来, 中国体育以社会为本, 重视极少数竞技精英夺取金牌带来的政治效益, 忽视现实的绝大多数个体人的体育需求。这样的观念导致制度缺陷, 形成两极分化, 一面是体制内集权管理“为国争光”, 一面是体制外失控的“丁俊晖现象”和足球市场化后的“百战百败”;要么是放任百姓盲目的“喊山晨练”, 要么无视城乡不同的体育需求而计划在每个村都修球场。中国体育丢失了现实中的多数人和个体人, 致使中国体育游离于社会发展的大好环境之外,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体育服务大众的方向和出路问题。现在, 人们迫切需要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为中国体会重新确立起“现实的人”的地位和价值, 特别是让个体人的创新能力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也就是说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自由地享有体育, 拥有体育权, 提高生活质量。

3.2 避免运动精英片面发展带来的异化和物化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具备了全体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充分条件后, 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崇高理想。高度的分工是从人的初级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转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 马克思是在专业化相当成熟的情况下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这似乎与我国现阶段需要各种各样专业化人才不相适应, 特别是对专业竞技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其实, 马克思对分工后大生产强制人、奴役人、束缚人的丑恶现象的批判, 正是人们现在努力摆脱体育只重视经济、社会效益, 只强调形象工程、金牌奖金, 而漠视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 忽视体育为百姓生活服务所需要的批判理论和精神。我们既要看到体育作为工具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同时, 也不能忘记马克思对这种分工带来的弊端和负面因素的批判, 并努力使其积极作用发挥多一些。

3.3 积极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以后, 中国体育向何处去?这似乎是许多人极力回避的问题, 更不用说几十年、几百年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当中国顺应时代潮流走在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时, 体育价值目标理应内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系统整合, 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反映了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居于支配地位。体育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子系统, 必然服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 当代体育发展目标价值应与之契合。

重新寻回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理想,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发展之路, 以体育的价值来提升国人的思想境界, 并自觉地汲取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营养, 弘扬爱国、拼搏和创新精神, 完善当代中国的体育制度, 维护人的美和尊严, 中国体育正致力于寻找回自己的理想家园。

4 结语

人们在体育的奋斗拼搏中, 展现了人类生命力的旺盛与永不衰竭, 拼搏和奋斗的最终结果是人超越了自我, 实现了自我价值和潜能, 发展和完善了自我, 从而使主体深感成功的快乐与自豪。作为精神动力, 体育价值观能改变部分中国人消沉困惑的不佳状态, 积极引导人们以自尊、自信、自强的战斗姿态去迎接各种挑战和风险, 去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与对手和困难的奋力拼杀中去感受生活的乐趣, 去品尝胜利的欢欣, 去体验人生的真谛。它激励人们在公正对等的规则下, 尽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去争取人应拥有的基本权利与尊严,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们潜在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社会也在人们规范竞争和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中变得更有活力。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文价值观念是构建新体育的航标, 以体育的价值来提升国人身体素质和思想境界,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体育发展的崇高理想, 进行价值重建, 将新的体育观念撒播繁华的城市和广袤的山村, 触及每个人的内心, 是体育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我们希望中国体育能够在新的价值观的指引下, 走向崭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髙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胡小明, 石龙.体育价值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3]惠蜀.体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2.

篇4:马哲试题集

关键词:中国和谐思想;西方和谐思想;和谐哲学;发展形态

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时代课题,古今中外的历代哲人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形成了本质相同而又各具特色的和谐思想。在人类认识的历史长河中,中西和谐思想作为人类理性自觉的产物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就像两颗璀璨的明星,交相辉映,照耀和引导着人类及其社会文明发展的道路。在全球化时代,面对和谐与冲突张力失衡而导致的种种危机和紧张局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聚焦两颗“明星”的光芒。在寻求“中西马哲学”的对话空间中,整合两种和谐思想的共同智慧,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需要的现代辩证的和谐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的新形态,也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重大理论课题。

一、中西和谐思想资源:构建和谐哲学的主要生长点

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西周的史伯最先提出著名的和谐哲学思想:“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先秦思想中,儒家从孔子开始研究“中和”,强调“适中”而不偏颇。道教讲究“太和”、“至和”,崇尚自然,把”和谐“作为宇宙造化生命精神的体现。古代的阴阳学说把“和谐”视为一种宇宙观或者说宇宙演化的图景,认为阴阳二气两者阳出阴迫,只有阴和阳之间达到和谐才能生成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国哲学从整体性思维出发,把人、自然和社会看成是一个统一体,强调“直觉体悟”。这种和谐思想外化到社会历史领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修身,以缓和社会关系矛盾和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宁有序。中国哲学的和谐思想突出强调人和、强调人伦关系的和谐,家国一体、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家和国和”、“天下为公”、“万邦协和”、“和为贵”、“求同存异”、“家和万事兴”、“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等等,都是和谐本体论外化为伦理政治的表现。在这种和谐思想的深刻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体系和“分子”式的“个人”。

西方哲学中的“和谐”思想是从宇宙万物的状态出发来阐述的。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强调对立和斗争产生和谐。他认为和谐是对立的和谐,没有绝对的和谐,万物是和谐和不和谐的统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天体和谐论强调作为本原的“数”之间的关系和比例的运动变化产生和谐。莱布尼茨则把“单子”之间的和谐说成是上帝预先安排好了的。西方和谐哲学思想从发散性思维出发,把人、自然和社会看成是一个对立的矛盾体。这种和谐哲学思想外化于自然界,出现了人与自然界的道德话语和环境伦理学思想;外化到社会历史领域,强调人与人之间是不和谐的,强调通过建立社会制度的约束和限制来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公民社会,从霍布斯的市民社会到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从孔德的社会动力说和社会静力说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等等和谐社会观念,无一不是从制度的设立、安排上与和谐联结起来,都是强调社会的外部制度和机制的安排,甚至于把这种制度安排归结为上帝或神的意志。在这种和谐思想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西方社会所独有的以地域和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契约社会、公民社会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体系和“原子”式的“个人”。

中西哲学沿着各自的哲学旨趣出发,形成了不同的和谐思想和和谐社会理想。中国哲学注重整体性、全局性的、综合性的思维,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当中的和谐,认为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并从人自身出发,强调人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肯定社会内部各种力量的中和有序,形成了一种向内探求和谐的演进路径和图景。而西方哲学则注重理性、抽象、分析性的思维,重视人与自然的对立当中的和谐,这种和谐哲学思想认为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对立。强调人要积极变革自然,并从人以外的制度和机制出发,强调外在强力对不和谐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形成了一条向外探求和谐的演进路径和图景。中西方和谐哲学本体观为全世界各民族人民提供了一个可以相互学习、借鉴、融合、发展的思想资源,从而为促进整个人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互补互用:构建和谐哲学的基础

追求和谐、构建和谐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归宿。然而在相同理论统摄下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因其赖以生长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的不同而显出不同的特征,但这并不防碍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谐思想与中西和谐思想在互补互用中达到会通与融合。

1.从理论精髓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更高级的唯物辩证法形式扬弃和兼容中西和谐哲学的朴素的辩证法。和谐是在矛盾的不断产生而又不断解决的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和谐哲学都看到了这一点,即都具有辩证法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列宁也曾说过,“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2]。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用中国化的语言即“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表达出来。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同样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先哲在探讨自己的哲学问题时达到了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根据冯契先生的观点,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是由“两个圆圈”画成的。一是“先秦时期争论‘天人’、‘名实’关系问题,由苟子作了比较正确、比较全面的总结,达到了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二是“秦汉以后,哲学上关于‘有无’、‘理气’、‘形神’、‘心物’等问题的争论,由王夫之作了比较正确、比较全面的总结,在更高阶段上达到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完成了又一个圆圈”[3]。在西方哲学中,最早论及“和谐”的是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在肯定事物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对立和谐观”,认为“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面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毕达哥拉斯提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认为天体按一定的和谐的数的关系运动,形成“天体和谐”。理论在任何时候都是生长在现实的土壤中,正是客观历史条件上的巨大落差,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得以在更高的形式上实现了对中西和谐哲学中朴素辩证法的扬弃和兼容。

2.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孕育着中西哲学和谐思想的朴素的历史唯物论的光辉思想。中西哲学中包含着很多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在“古今之辩”问题上,中国古代哲学阐述了历史进化以及社会变革的思想。如苟子说“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是说历史是前进的而不是倒退的,应当变革过时了的历史传统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韩非的“上古”、“中世”、“当今”,《春秋公羊传》中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等概念都体现了历史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思想萌芽。在“君民”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阐述了极其深刻的民本思想,与唯物史观对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的强调不谋而合。早在《古文尚书·子五之歌》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论述,成为民本思想的源头。在“食礼”关系上,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已经触及到了物质与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深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了。在财产分配问题上,中国古代哲学强调财富均等分配对于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如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与唯物史观在分配问题上有相通之处。在西方,如斯宾诺莎认为在理性指导下,遵从自然必然性,使人的身心和谐,实现国家内部的和谐;洛克和孟德斯鸠提出以“三权分立”来确立了国家权力运行的平衡和谐;卢梭在社会契约理论中,论述了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康德以“人为自然立法”之说,实现了人的自由与自然规律的统一和谐。

3.从理论的终极关怀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合、会通和超越了中西和谐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和谐哲学在先哲们描述的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这种社会理想最初反映在对《诗经》中的“乐土”的向往而后在《礼记·礼运》篇中得到经典表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最后由康有为著《大同书》而得到全面阐发。从这些表达中可以看出“大同”社会至少有这几个特点:一是在经济制度上实行财产公有;二是在政治制度上实行民主政治,推行选举制度;三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互相关爱,各尽所能。这些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论述是一致的,都是一幅和谐美好、其乐融融的生活图画。中国古代圣贤终究未能找到通往这一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他们要么以神秘主义的方式来幻想它,要么提出一些超越历史的要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中的“和谐”和公平正义联系在一起,认为正义就是社会和谐。柏拉图继承和发挥了苏格拉底的观点,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认为通过理性和正义以控制人们的行为就可以达到和谐和至善。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政体应该是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就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前提的,并科学揭示了到达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从而使这一和谐美好的社会理想找到了其实现的切实途径,从而超越了中西和谐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运动的、发展的、开放的、多元的理论体系。“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4]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自身的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时代,人的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在寻求中西马哲学的对话过程中,建立一种新的哲学形态,从冲突哲学、斗争哲学走向和谐哲学,即构建和谐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

1.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发展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哲学经历斗争与融合后将进入和谐状态。整个2l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与这一大背景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斗争和融合将继续深化。在这次交锋中,各方都试图吸收他方的有益成果以便发扬自身,哲学大融合的时代将真正到来。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进一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将与中国的哲学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自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发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加以提炼和改造,使之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更加扎实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将自觉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从当代中国现实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吸取鲜活的思想内容和理论营养,在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创造中提炼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续大胆吸收西方哲学和文化中的理论成果。在全球化的时代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要求我们以一种真正广阔博大的世界胸怀来从事真正科学的批判和建设性的探索,从中提炼出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丰富与发展的新元素、新材料,吸取其中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式发展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由矛盾辩证法向和谐辩证法转变。自马克思以来,唯物辩证法、实践辩证法、自然辩证法、革命辩证法,其核心都是否定性,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矛盾辩证法。尽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矛盾辩证法作为人类智慧的积淀成果仍然是有效的,但是,历史进入了新的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辩证法的理解和需求发生相应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要由过去向斗争性倾斜而转变为向对立面同一的全面回归。这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改革开放的深厚的思想积淀。中国改革开放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深重灾难向传统理解的矛盾辩证法提出了尖锐挑战。辩证法不能只诱导人们进行残酷的大批判,还应该带领人们驶向稳定、团结与和谐的彼岸。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矛盾辩证法走向和谐辩证法的思想动力和不竭的力量源泉。这既是对过去矛盾辩证法向斗争性倾斜的反思,又是对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和谐辩证法是对对立面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和对待,是向对立面的同一性的倾斜。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思想;江泽民提出以“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力量的和谐”为中心的和谐思想;胡锦涛在中共中央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里,进一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现阶段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贯穿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主旋律,郑重提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5]等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任务。

3.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发展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由体系研究向问题研究转变,而和谐社会问题研究将成为其研究焦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过分地强调体系化、公式化,从而扼杀了哲学发展的活力,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远离现实生活,自觉不自觉地脱离了社会实际。当前,哲学面临的困境是没有积极地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主要的表现是当理论成为一种需要时,哲学则表现为“缺失”或“不在场”。因此,我们需要反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需要在注重体系研究的同时,更要加强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是从建构新的体系开始,而是从解决时代性问题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建构不在于体系的完成,而在于它对时代性问题的科学解答和科学阐释。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6]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构建一个怎样的和谐社会和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科学回答的问题,解决当代中国和谐发展道路问题的现成答案不在马克思的书本中,而在运用各种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当代中国问题进行不懈探索的过程中。从和谐社会问题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焦点。这对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冲突走向和谐起到积极作用。体系是维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框架,而对社会问题和时代问题的解答,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

4.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发展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由战争年代的革命批判功能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功能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发挥哲学批判的革命的功能,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是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在于实现人和人类的解放。改造世界既包含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旧世界的批判,也包含对新世界的发现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以往主要是发挥了它的“批判与解释的功能”。在革命战争时期,更多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对旧制度的破坏与摧毁联系在一起,由于民族解放的优先性与重要性,革命战争形势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决定不应当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新社会建设中去。建国之后,由于认识上的失误,也没有很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功能,由此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由主要发挥其批判和革命的功能转到以建设和创新为重心的轨道上来。在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和创造功能,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第一位历史使命。就建设与批判来说,建设第一,批判第二,批判应围绕建设的主题而展开。建设与批判两者之间,批判侧重的是破旧,是“破”;而建设则是以立新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立”。我们经常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是强调“建设”的重要性。建设是以“创新”为主旨,以“创新”为导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重要的是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创造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成为国家建设、创新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功能和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89.

[3]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0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

For "Chinese Philosophy ,Western philosophy and Marxist philosophy," a space for dialogue and build a harmonious philosophy

—— Shap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Wang Xin-xi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49 China)

Abstract: Chinese and Western thought is profound and long established harmony, essentially the same features but complementary, which makes human beings to adapt to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its social objectiv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in times of Marxist Philosophy,in the search for "Chinese and Western and Marxism" dialogue space,subject to approval beyond the Western Historical limitations of harmony,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his thinking and rational kernel. Achieve their integration innovation, scientif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form of the dialectical philosophy of harmon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is the new form will also inevitably become a world-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major theoretical issues of the times.

Keywords: Chinese harmonious thought; Western harmonious thought; Harmonious philosophy; Development patterns

篇5:马哲原理试题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形成了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7.下列选项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 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11.生产方式是()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

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自由竞争规律 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价值规律 l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18.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 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

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D.专制独裁制和二元君主制 19.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 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 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B.平均利润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 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

21.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 B.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

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

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B.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23.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汇率

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 24.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A.借贷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商业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

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A.卡特尔和托拉斯 B.辛迪加和托拉斯

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

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

多新变化属于()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

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

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斯大林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共产主义

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2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3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和压迫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多选

3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 D.适可而止 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A.产生 B.性质

C.具体特点 D.变化发展 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3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

37.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金融寡头

B.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

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B.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 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

B.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自由选择职业 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共产党宣言》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进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社会发展的()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种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B

3.A

4.A

5.B

6.D

7.C

8.C

9.D

10.D

11.D

12.A

13.D

14.A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规律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3.下列现象属于共产主义

社会特征的有()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6.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7.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

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

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9.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A.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

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D.有其历史局限性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

1.ABCD

2.ABC

3.ACD

4.BCD

5.ABCD

6.BCD

7.CD

8.ABC

9.BCD

10.ABCD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巳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是矛盾的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

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l.D2.B3.A4.A5.B6.D7.C8.C9.D10.D11.D12.A13.D14.A15.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3.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马克思和思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又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6.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矗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A.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

B.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c.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7.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旨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8.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

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10.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1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12.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A.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

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c.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

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D.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13.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A.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D.有其历史局限性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1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A.共产主义渺茫论

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篇6:马哲试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B)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6、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7、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8、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D)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9、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AB)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12、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AB)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BC)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1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CD)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6、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ABCD)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17、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CD)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18、“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19、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cd)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B)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21、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BC)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22、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ABCD)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23、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AB)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2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ABCD)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6、“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27、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BCD)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28、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B)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30、社会形态是(B)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3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3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35、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BD)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36、商品的本质因素是(B)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37、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

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4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41、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4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B)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4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CD)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45、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B)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46、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CD)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4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ABC)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8、剩余价值规律(ABCD)

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 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

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49、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AB)

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 B、历史传统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地域环境不同 50、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生产要遵循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答:

1、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些目标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2、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次,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再次,从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看,曲折和反复总是不可避免的。凡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产生就十全十美,只有在发展中才能逐步自我完善。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试验。既然如此,作为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其实现就必然是一个更加漫长的历史过程。3.社会主义有哪些方面的基本特征?

答: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治国家;

思想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概括,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说明应该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第一 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二 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第三 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社会主义必然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定会取得成功。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三、论述题(1题,共30分。要求:答案要点明确,论述充分,不少于600字。)

1.结合教材所学内容,谈谈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科学的理论体系就是正确的理论体系,能为当今的社会所接受,能为当今的社会服务。马克思主义成功地解释了剩余价值,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理论依据。是指引人类进步的航标。所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用实践完善马克思主义,使之更好地成为人类前行的指路灯。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它把严格的科学性与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哲理,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严密科学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丰碑。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不是自封的,它已经并将继续得到许多国家实践的证明。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许多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尽管社会主义运动在取得震撼世界的伟大胜利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曾遭遇了严重挫折,特别是苏东剧变后,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理论家甚至断言马克思主义“失败了”。但是,正如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20世纪下半叶,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国内社会矛盾趋于缓和,管理行为也曾得到认可。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借鉴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积极对资本主义进行修补的结果。正如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自己所坦白的那样:《资本论》把资本主义描绘得千疮百孔,我们正是按照《资本论》的描绘来修补资本主义这条船,才使它没有沉没,照样在航行。但不论航行多久,最终是要沉没的。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纵观当今世界,不管各种学说、理论、主义多么纷纭繁杂,没有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对改变世界面貌发挥了如此巨大的作用。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不断遭到各种诽谤、歪曲和谩骂,但马克思主义真理如同燧石一样,越敲击越放出耀眼的光芒。

2.结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相关理论,谈谈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有哪些,及其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理论根据,也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社会发展规律。是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论依据。

3、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在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5、人的本质和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人创造客体价值的过程也是人实现主体价值的过程。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两者应该是统一的。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必然性根源于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基本矛盾。

上一篇:多措并举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下一篇:8下地理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