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哲论文范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大学马哲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他一边跟美国叫板,抨击美元霸权,另一边却不断拓展在美业务;他与“邪恶轴心”伊朗过从甚密,却又强势得令萨达姆让步;他被普京称为“俄罗斯真正的朋友”,却在一场引起各方猜测的神秘空难中“魂断俄罗斯”。

第一篇:大学马哲论文范文

从西方哲学研究看中哲、西哲、马哲的学术范式对话

20世纪中国大陆的哲学学科作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学术领域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变过程。在21世纪初,反观这一进程,从学科取向上看,大致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学术范式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与时俱进的开拓;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与创新;西方哲学的译介与研究。这三大学术范式群早已处在互动和对话当中了,前辈学者所展开的对话业已给予我们一个在先的视域,也使我们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地反思。当前,国内学人面对古往今来如此众多的思想资源和观念冲突而能保持相当开阔而宽容的心态,展开平等而建设性的思想对话,实为中国哲学研究走向成熟并取得创造性思想成果的契机。本文试图从西方哲学的视角出发,就三者在学术范式层面上的对话做初步的反思。

作者:韩东晖

第二篇:马哲睿 投机分子魂断俄罗斯

他一边跟美国叫板,抨击美元霸权,另一边却不断拓展在美业务;他与“邪恶轴心”伊朗过从甚密,却又强势得令萨达姆让步;他被普京称为“俄罗斯真正的朋友”,却在一场引起各方猜测的神秘空难中“魂断俄罗斯”。

如果不是10月21日凌晨莫斯科郊外的一场小型空难,全球第四大石油公司——法国道达尔石油集团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哲睿或将继续自己特立独行的传奇生活。

这个看起来很温和慈祥的老头以形似“圣诞老人”的灰色八字胡著称,但其温和的外表之下,却潜藏着善以金钱撬动世界的圆滑手段。他在石油业处于最低谷时加入道达尔,承担起道达尔救世主的重任,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既左右逢源又出淤泥而不染。“在动荡的政治格局中寻找商机”,这种颇具冒险性的思路,成为他引领道达尔出奇制胜的法宝,也为他冒险家般的人生画上了独特的句号。

一家美国经济咨询公司能源专家评价马哲睿时说:“他是儒雅法国贵族和狂热投机分子的矛盾结合体。”

冒险中东

一场小型空难令世界震动。

当地时间10月20日23时58分,莫斯科郊外寒冷的伏努科沃机场。大雾笼罩中一架“猎鹰-50”小型飞机正要起飞。飞机在跑道上滑行,起落架撞到了一辆扫雪车,随后发动机着火,飞机最终翻滚坠毁在跑道上,紧接着被大火吞噬。这架飞机上唯一的乘客马哲睿去世。

马哲睿的意外去世,让道达尔这家全球排名第四的石油巨头陷入了史无前例的紧张期,位于法国巴黎城西La Défense商务区的道达尔总部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份声明,并要求各国分公司暂时不得对外发表任何置评。

从2007年担任公司总裁至今,马哲睿是道达尔在新时期的另一个标签,他浓密的胡须和直言不讳的说话方式,使其成为识别度最高的世界几大石油公司总裁之一。

谁也想不到,这位曾经的石油大亨,却出生于香槟世家。1951年马哲睿出生在法国西部的旺代省,他的外祖父是皮埃尔·泰亭哲,法国知名香槟酒品牌泰亭哲的创始人。

马哲睿本可以像很多富家子弟一样,加入家族企业从此衣食无忧,但偏爱冒险的他1974年从巴黎高等商学院毕业后,竟在众人的质疑声中加入了道达尔公司。当时正值中东石油危机,马哲睿却认为“正是这种围绕着政治的动荡行业,完全吸引了我,我一直认为石油是这个世界上最迷人的行业”。

除了“冒险家”,马哲睿还有很多别号,“问题处理能手”、“大胡子”、“中东先生”等等,都可以反映他的一个侧面。

在担任道达尔全球CEO的7年时间里,他重构了这家石油巨头。

2007年马哲睿接管道达尔全球CEO一职时,国际油价正处于最后的巅峰,经济危机的严寒来临,道达尔开始遭遇转型阵痛。

马哲睿上任后,带领道达尔寻求突围,积极扩宽国际合作,并进军核电行业、发展新能源业务等。2008年,在全球炼化行业陷入低迷时,道达尔仍实现了106亿欧元的净利润。

“马哲睿担任总裁后,在业务结构和企业社会责任上作出了很多调整,他喜欢听取不同的意见,除了管理层,他每到一个国家的分公司都会和员工代表吃一顿饭,这些基层的声音也会影响他对公司的决策。”道达尔员工说。

马哲睿接管道达尔前后的两组财务数据,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他7年CEO职业生涯的辉煌。

来自美国《石油情报周刊》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道达尔2006年总收入为1685亿美元,在全球50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七,来自道达尔2013年的财务报表则显示,道达尔去年的总收入约合2575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四。

一个英国的前外交官回忆与马哲睿的初次见面时则说:“在递上名片之前,我根本不相信这个和我侃侃而谈的普通老家伙,原来是道达尔的头儿,他看起来真不像个精明的商人。”

尽管马哲睿以形似“圣诞老人”的灰色八字胡著称,但其温和的外表之下,却潜藏着善以金钱撬动世界的圆滑手段。“在动荡的政治格局中寻找商机”,这种颇具冒险性的思路,成为他引领道达尔出奇制胜的法宝,也为他冒险家般的人生画上了独特的句号。

马哲睿个性鲜明而又善于外交。马哲睿一向直言不讳,风格较为强势。当奥朗德政府要对大企业施行新税收政策时,他公开反对:“我的梦想是为法国纳税,但只缴盈利税,别的税一概不缴!”

不过,马哲睿的强势背后,实际上闪耀着此人出众的外交智慧。他特立独行的风格,不仅未使自己四面树敌,反而成为他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的利器。一个粗暴简单的人,可能做到这一点吗?

马哲睿到中东后不久,就以直爽和幽默,以及对东方人思维方式的迅速理解,很快打破文化隔阂,和方方面面建立起融洽的关系。为此,他在44岁时也让自己获得了另一个名字——“中东先生”。

1995年,美国对伊朗进行制裁。但彼时担任道达尔中东地区总裁的马哲睿却选择继续推进在伊朗的石油开采业务,当时的媒体如此描述,“负责这项工程的人正是马哲睿,他将法国的国旗插在了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最大的土地上。”

事实上,这仅仅是让马哲睿名声大振的注脚之一。在道达尔进入伊拉克境内开采油气田时,萨达姆政府正执掌伊拉克政权,而在与伊拉克政府的谈判中,马哲睿最终让萨达姆政府不得不在几大油田的勘探开发合同上作出让步,一连串的成功谈判最终让其赢得了“中东先生”的称号。

马哲睿在中东地区的合纵连横为道达尔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此后的数年时间里,他在集团内连年晋升。2007年,这位在外人眼里带着明显冒险气质的“中东先生”赢得了公司董事会的信任,接掌道达尔全球帅印,管理这家总资产达850亿欧元的“巨无霸”。

一家美国经济咨询公司能源专家评价马哲睿时说:“他是儒雅法国贵族和狂热投机分子的矛盾结合体。”

殒命俄罗斯

事实上,马哲睿的挑战个性并非止于中东。

今年8月1日,欧盟和美国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禁止本国企业对俄罗斯供应用于北极以及页岩油田开发和勘探的石油设备,并于一个月后加大制裁力度,禁止本国企业向俄罗斯提供开发此类项目的服务。欧盟还针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领域采取限制措施,并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和苏古特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进行制裁。

由于欧盟及美国与俄罗斯关系紧张,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公司纷纷撤离俄罗斯,相比之下,马哲睿掌舵的道达尔则选择继续开拓俄罗斯市场。

上个月在俄罗斯举行的索契国际投资论坛上,道达尔再次重申“尽管俄罗斯遭到制裁,但我们仍会继续工作,我们将坚持到底”。

道达尔公司在俄罗斯有诸多业务,该公司跟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Lukoil签订了合约,共同开发页岩油和页岩气资源。道达尔还参股诺瓦泰克(Novatek)公司,该公司正在俄罗斯北部靠近北冰洋的地方开发LNG(液化天然气)项目。2013年,道达尔在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9%。

因乌克兰问题,西方联手制裁俄罗斯时,马哲睿一直对俄罗斯持同情态度,他经常往返于俄法之间,最近还同欧美“制裁名单”中的一名俄罗斯人在巴黎共同进餐。对于极度依赖油气出口的俄罗斯而言,马哲睿领导的道达尔是可依赖的“伙伴”。

马哲睿多次为俄罗斯“站台”,他宣称孤立俄罗斯将有损全球经济,并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呼吁欧洲放弃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念头,而应集中精力保障供应安全,包括绕过乌克兰从俄获得天然气。

他表示:“我们能否在没有俄罗斯天然气的情况下生存?答案是否定的。有理由在没有它的情况下生活吗?我认为也没有,我并不是站在保护道达尔公司在俄利益的立场上这样说的。”

他的态度,普京极为欣赏。事故发生后,普京10月21日向法国总统奥朗德发电报,就马哲睿遇难表示哀悼,并称他为俄罗斯的“真朋友”。

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说,普京和马哲睿很早以前就相识,两人有着亲密的工作关系。他说:“普京总统高度赞赏马哲睿的商界才华和他为俄法双边关系发展作出的持续努力。”

对普京来说,马哲睿是俄罗斯的“真朋友”。但对美国来说,马睿哲却是不折不扣的“麻烦制造者”。

从伊朗到伊拉克,再到如今的俄罗斯,道达尔的合作伙伴名单几乎与美国的制裁名单重合。

在出事的前几天,他更是呼吁在石油结算中增加使用欧元。他说:“尽管不能不使用美元,但欧元应该在国际贸易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没有理由以美元支付石油款项。”

作为世界第四号石油巨头,马哲睿和道达尔的表态,无疑是对美元主导的石油结算现有体系的“冒犯”。

马哲睿领导下的道达尔的强硬立场,不免也惹来了麻烦。

2005年,道达尔等数千家公司卷入伊拉克“石油换食品”丑闻,被指在1996~2003年参加该项人道主义行动时加价和收取回扣。由于马哲睿曾长期负责集团在中东的业务,他本人也在2006年被强制拘留48小时。2013年7月因查无证据,巴黎某法院撤销了对道达尔的指控。

2007年3月,刚刚上任CEO一个月的马哲睿就被法国当局抓去接受了36小时的审讯,原因是1997年马哲睿与伊朗达成的一笔20亿美元的交易。当时他批准向中间人支付了4000万美元的咨询与游说费用,而这位中间人被指与伊朗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及其儿子存在往来。

其实,马哲睿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倒不是他特别喜欢跟独裁者做生意,而是“因为我们既没有石油也没有天然气……这就是为什么法国公司始终都在寻找合作伙伴”。

道达尔的合作伙伴,同样也包括中国。

道达尔中国官网显示,20世纪80年代,道达尔进入中国并成为首家在中国开展海上油气勘探的国际石油公司,如今在中国拥有20多家子公司以及5000名本地员工。其在华主要合作伙伴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团、中电投等。

今年春天,中国油气央企高管纷纷表态,要推行混合所有制,欢迎包括外资在内的社会资本,进入石油行业的上中下游。对此,马哲睿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放开当然是好事,但更希望中国政府能够缩短审批流程,在与外方合作时注重合同框架的质量。”

马哲睿的罹难,不但可能带来汇率市场的“蝴蝶效应”,使人民币汇率暴露在风险之中,更是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业务。

道达尔持有诺瓦泰克公司18%的股份,该公司正在俄罗斯北部开发LNG(液化天然气),诺瓦泰克公司持有该项目60%的股份,道达尔持有20%股份,同样,中国石油也拥有该项目20%股份。马哲睿去世后,这些项目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石油的利益。

生前,马哲睿多次来到中国。2009年12月22日,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的蒋洁敏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马哲睿,那次会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薄启亮在座。2012年3月20日,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会见了马哲睿。如今,马哲睿罹难,刘铁男、蒋洁敏、薄启亮都身陷囹圄,令人唏嘘不已。

作者:尹永光

第三篇: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

中国大学已走过百年历史,培养了无数人才,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不少高校竞相升级达标。有些高校为争夺生源、人才和科研项目盲目扩招和扩大办学规模等,学校建立实体企业,大搞经济建设。不少高校自觉不自觉偏离了办学方向,更注重学校经济收入,高校教师也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不少教师放弃了把教育和学术作为毕生事业的追求。高校的学术氛围大大减弱,甚至不自觉的向学生灌输为挣钱而读书的观念。一些名校搞校友富豪排行榜,比毕业生中富豪人数,而不是比科研成果,比社会贡献。高等学校似乎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大学精神出现了危机。教授们热衷于行政,对教学工作不热心;热衷于做科研项目,不热心学问。还有一些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也热衷于做行政。大学教师们急功近利的心态突出,对科研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粗制乱造,甚至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还有些大学校长在毕业生的毕业典礼上,对学生灌输媚俗的价值观。高校教师道德滑坡甚至贪污腐败时有发生。高校人际关系也不尽人意,圈子主义盛行。大学行政化现象严重。

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教师待遇偏低,同时应该看到不纯粹是经济问题,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削弱密切相关。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大学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念。大学肩负塑造人的重任,处于文化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前沿,引领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因此弄清什么是大学精神,搞好大学文化建设,十分必要。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世俗化。今天的大学不再是一个象牙塔,不少大学走上了和企业相结合的路子,有自己的企业。为提高教师待遇,提高科研条件和水平,服务社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等学校适当的搞经济建设也是必要的,但是经济建设毕竟不是高校的主要功能。过于偏重于经济建设,就会偏离办学目标。大学精神和文化研究,可以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

大学的功能就是传承和创新文化[1],培养合格公民和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提供社会服务。大学文化的建设就是服务这些功能的。毋庸置疑,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对于充分发挥大学功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和创造者,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职业地位观,保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成为一名“大学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高等学校良好大学制度和风气的形成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大学精神和文化滋润着莘莘学子,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翻阅百年高等教育历史文献,发现对于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并少见,但是缺乏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不少研究者仅仅研究了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将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形成相对系统和全面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理论。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1传道精神

培养合格公民,培养治国理政的人才,是大学肩负的使命。我国古籍《四书》中对大学定义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大学任务就是发扬道德,教化民众,使人心向善。我国古代先贤很早就认识到道德教化的重要意义,给大学正确的定位。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角度论述了大学的传道功能。我国历史上从汉代确立儒家的正统学说后,历代的学者都以传播儒学为己任,建立书院,讲述儒学,到宋代理学发展到极盛。近代的中国的大学,都开设了社会政治理论,宣传民主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大学,把传播共产主义,培养接班人作为首要的任务。当代中国的大学,要向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有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的传道作用,在他们创立的学园中都要讲伦理学,政治学等为人治国之道[2]。中世纪的大学,不管是专门的神学院,还是设立的神学系,教授神学,其实神学不过是披着神秘外衣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我国古代的佛寺和道观,主持方丈和道长也讲学传道,培养弟子门生!

2创新精神

大学所传之道,要通过学者研究获得的。学者要研究学问,研究就意味着创新。在研究过程中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和新的发展。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时代显示不同的意义。所以任何一种研究和当时的社会结合起来,就是创新。如今,学者们把目光投向社会,针对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创造新的理论。创新越来越成为大学的前进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时代的发展,除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之外,还需要迫切的政治社会理论创新。科技革命,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多挑战,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占据知识前沿的大学,对于各种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决,方可引领社会前进。事实上,大学在知识创新领域越来越重要,做出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也是大学肩负的使命[3]。大学的创新是有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体民众的创新。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

3民主精神

所谓民主,可以理解为多数人的管理。把民主理解为自治也是可以的。就西方大学而言,大学的管理,很多学校不是校长一人说了算,而是有各种管理委员会来决定大学的重要事务。大学各种制度的设立,应由管理委员会来决定[4]。

由校长主持日常工作,重大问题,提交管理委员会决定。虽然,管理委员会对于整个大学而言,仍然是少数,但是在委员的产生方面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学术问题上,也体现民主精神,以理服人。大学是对话的地方,不是一言堂,不能打棍子。学术上可以广泛争论,不能由哪个权威人物说了算,研究政治社会问题没有禁区。在教师聘任,职称晋升方面,要公平公正,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

4独立精神

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物,尽管政府可以扶持大学,支付办学经费,甚至可以监督大学,但是大学还是有其独立的地位[5]。最早的大学都不是政府办的,古代的人才也不是政府培养的,往往是私塾和私立书院培养的,一开始就独立于政府。招什么学生,讲什么课程,费用收取,教师任用都由大学自己决定。孔夫子的私塾,没有政府的扶持,据说学徒三千,培养有名门徒七十二人。大学办学不是政府的行为,从一定意义上,大学没有义务接受政府的支配。政府也不宜给大学指定开什么课。

5批判精神

大学是精英的聚集地,是创新知识的机构。对社会提出批评和建议,是学者的任务和使命。学者不能唯政府是从,做政府的代言人或者傀儡。坚持真理是学者的最基本的品格。对于学者的言论,不给予政治上的评价,不用政府的权势来压制。如果该言论不对,自然会有其他的学者站出来反驳。在论争中谬误和真理自然会显现出来,谬误得以纠正,真理得以传播。

批判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是不能压制的[6]。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也会主动树立起社会责任感的。如果教师不敢批评社会,一味媚俗,那么学生也会表现出同样的冷漠态度,成为一名不负责任的公民。可以说,批判精神是一种书生意气。所谓书生意气就是崇尚理想,坚持真理,以天下为己任。一所大学培养不出书生气,那是很失败的大学。

6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尊重生命和人格的品质[7]。在人类的历史上,因为战争和债务产生了奴隶,作为同类的人,遭到非人的待遇,沦落到动物的境地,这是对人类尊严的亵渎,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非人道制度被淘汰,人们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进步,这就是人文精神。人类的发展,向着尊重生命和尊严的方向,也就是文明的方向发展。

各大学中都把人格尊严放在重要位置,尊重美德,弘扬真善美,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促进公平,消除贫困,维护和平,促进和谐,发扬平等自由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即使是军校,也讲人文精神的,培养学员不虐待俘虏,不伤害贫民,不使用使受伤者十分痛苦的武器等品德。

7理性和科学精神

大学从创立之初,就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知识就是理性的经验。没有理性的知识,是迷信,不登大学之堂。伦理道德是理性的东西,神学也是具有理性的知识。在大学中,几乎很少有什么神秘的教条,一切知识都会受到质疑,受到理性的检阅。从《道德经》到儒家经典,到《佛经》,再到《圣经》都渗透着理性精神。在古希腊的学院中,很早就开始讲几何、逻辑等课程,随着近代科学的出现,数学理性和实证主义逐渐发展起来,渗透到大学的各个角落。现在教师们讲课或者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理性,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工作[8]。

8自由精神

蔡元培做北大校长时提出,兼容并包,容纳不同的学派同时存在,不搞清一色。表现大学学术自由的精神。大学毕竟不是政治机构,不能用政治手段来管理大学。因为大学本身的创新,大学经常是思想革命的地方,但是不是政治革命的地方。不过历史上的北大,却独具特色,从五四运动开始,涌现出很多爱国大学生,参与了很多爱国活动。爱国和革命是北大的光荣传统。但是不能由此把北大作为一个政治机构。大学可以容纳不同的学科,人文、科学和宗教的都可以讲授研究。大学生可以换专业,也可以选修第二学位,也是大学自由精神的表现。当然还包括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不受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制[9]。

9殉道精神

在大学产生的思想,如何实施?这句需要大学师生有种殉道精神。孔夫子的学生毕业后,周游列国,把孔夫子的学说传到四方诸侯,为官辅政,实施孔子的主张。所谓学而优则仕,就包含了殉道精神。苏格拉底为自己的学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拿北大来说吧,李大钊是一个典型例子,还有很多北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或者三民主义,毕业后好多投身革命,坚持真理和正义,为理想而奋斗。还有云南大学任教的闻一多先生,为民主献身。这些都是大学殉道精神的表现。今天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一项主要职能,大学以及师生都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不能坐而论道,要置身于社会活动。

二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的培养,需经过大学文化的建设来实现。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搞好大学文化建设,是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大学文化:

1搞好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和管理

学校的基本设施主要是教学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宿舍楼,办公楼,食堂,澡堂、超市和道路等生活服务设施。

教学楼不要太高,像个商务大厦似的。以前的教学楼基本在五层左右,现在有的教学楼建得很高,上下要乘电梯。这就不利于学生下楼活动。高大的教学楼造成了一种压迫感和隔离感,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室不能太大,由于高校扩招,很多学校都建设了大教室,能容纳120人以上,甚至达到200人左右。因为人多,教师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机会相对就少,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图书馆里的图书要体现学术性,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全套一定要有。这些书大都是西学经典著作,包含十分丰富的人文内容,是做人和学术研究必须了解的书籍。不能为了别的目的购进一些不具有学术性和知识性的低质量、价格昂贵的书。那些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

食堂要卫生,质量要好,经济实惠。

学校大门不要搞得太豪华,培养师生的节俭意识;各种设施坏了要及时维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一草一木都要优美,环境绿化要赏心悦目,校园面积足够大,师生在校园中放松精神,陶冶情操,开阔思维。在校园散步时,就能产生灵感,启发思想和创新。校园周边最好不要有医院(医学院校除外)、工厂。学生宿舍要与外单位隔离,而且与居民区要有些距离。大学校园称为相对封闭的环境。附属中小学也不要接近大学,以免产生不好的影响。

3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身正为师,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廉洁自律,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学校都受到腐败的影响,走到社会也很难廉洁。要坚决反对高校腐败。杜绝招生、工程承包和设备购买等领域的腐败。反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杜绝学术腐败。对于不具有学术性的著作,不论是什么层次的项目或者期刊,都不能作为科研成果,只能当做一般著作。反对抄袭和粗制滥造,维护学术的纯洁性、严肃性和科学性。

4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这与廉洁文化直接相关,腐败往往利用不诚信的作法来达到目的。学术作弊,既是学术腐败,也是违背诚信的。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多招生,往往虚报就业率;为通过评估,让学生反复地做评估应对演练。为吸引学生,开设就业率不高,不具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专业,华而不实,不关心学生前途命运。这样做都降低了大学声望和信誉。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和玩世不恭态度,不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些教师,平时根本没有搞科研,但是职称评审时拿出一大推科研成果,这就要考察一下是本人亲自做的,还是别人代笔。有些领导自己从来不搞科研或者写论文,都是别人做的,签自己的名字,职称照样过。这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做领导的职称比专任教师晋升的快。这直接败坏大学了风气。

5完善大学人事制度

大学是学术型单位,不能作为解决就业的机构,所以政府最好不要把退役军人安排进大学。军人的教育和大学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能用军校的那种管理制度来管理普通大学。教师子弟最好不要进入本校,避免近亲繁殖,影响学校的公正。美国大学对此有严格规定。

在对教师的考评中,要公正合理,客观的对待每一位教师,不能凭关系定等次。教师职级工资不要差别太大,否则一些教师就会为工资去不择手段地晋职称。

6加强大学的民主管理

目前,我国大学管理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干部都来自行政部门委任,教师们没有选择权。这样一来,教师意愿和利益很难得到表达。学校在很多方面不得不屈从政府,动摇大学的自主地位。为维护大学的独立,大学校长最好由大学教师推选后报政府任命。这样既能制约校长的权力,又能维护校长的权威。当然大学的管理还要成立管理委员会,和大学校党委一同管理学校。

7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为了防止学术垃圾,一定要在科研成果结项和晋升职称方面审查论著论文的创新程度,不具有实质创新的东西,坚决否定,杜绝学术腐败。形成下真功夫,作学问的文化氛围。

8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儒学文化中有很多超越越时空的精华,伴随着华夏民族走了几千年,这份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不能丢失。实践证明,儒学文化对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的让师生接受完整的儒学教育,有助于大学精神和文化建设[10]。应该把《四书五经》作为选修课,如果有中文系的话,把它作为必修课来开设。

参考文献

[1]张忠华.高等教育专题新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09.

[2]雷通群.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1,33-34

[3]钱学森.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共产党员(下半月),2009(12):54.

[4]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167.

[5]温翠莲.浅论中国大学的自治精神[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67.[6]禹旭才.社会批判:大学必要的职能[J].2007(6):20-21.[7]解丽霞.近二十年人精神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人文版),2006(6):35.

[8]王丰.现代大学理性精神之反思与回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3):296.

[9]刘爽,赵俊芳.论耶鲁大学的自由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2008(3),41.

[10]蔡文鹏.优秀文化传统,大学精神的根[J].政工研究动态,2008(1).

作者:黄传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学马哲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马哲史论文范文05-12

马哲全部范文05-16

马哲感想范文05-17

马哲辨析题范文05-20

马哲课感想范文05-20

马哲试题及范文05-20

马哲大作业范文05-20

马哲作业二范文05-20

学马哲有感范文05-22

马哲作业案例范文05-30

上一篇:免费剪纸论文范文下一篇:反腐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