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论文

2024-05-08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论文(精选8篇)

篇1: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论文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尝试研究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不容忽视,它不仅是短期内降低教学质量那么简单,更为严重的是会阻碍学生的长效发展。因此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及纵深发展,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课堂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一、萌生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尝试探讨的背景:

(一)来自全县教学质量分析会上的“不和谐音符”

“按一年级平均分95、90、85、80(一、二、三、四类学校),二年级平均分90、85、80、75,三年级平均分85、80、75、70,四年级平均分80、75、70、65,五年级平均分75、70、65、60,六年级平均分70、65、60、55的标准来评选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居然一个都没有,最后只好按本次考试成绩由高到低评出了十个教学质量优秀奖单位”

——这是在2010年春开学初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上颁奖结束后分管教学的教委副主任的讲话。

09年秋,我县在实施义务教育以来第一次组织全县中小学期末统一考试。在分析会上的一些数据和管学主任的这段话就像一串不和谐的音符扰人心智:一组低标准的数据中透出的是什么呢?

(二)赛课的困惑

根据县级各部要求几乎是每期各校都要组织不同学科的赛课活动,赛课中,尽管执教者都在尽力演绎着一些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什么的,但一种“主持”与“观众”的心照不宣、“演员”与“编导”精神分离的破败感依然显露无遗。那么真正的好课是什么样的呢?

(三)我县有效教学研究的呼唤及此次“国培”的启迪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及纵深发展,2009年我县教研室在全县提出要求:实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呢?如何从有效走向优质高效呢?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低下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带着这些困惑,结合此次培训引发的启迪思考,我对我镇所有学校及毗邻乡镇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分析研究,现将所得成果分享同行,以利共勉。

二、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基本情况

在认真听课和有效访谈后我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归纳为大概以下四种课堂教学类型: 1.“经验型”课堂

这种现象大概占30%左右,多出现在四十岁以上的教师中,他们教书多年,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中能凭借经验有效处理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但是缺少深层次的理论指导,于是巧取捷径直达目的,全无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分析探究。如我在兴隆村小听到的教学百分数应用题:①出示例题:在“绿化长江”植树活动中,有男同学84人,占总数的60%,参加这次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②请读题找出谁是“1”,思考求的是总数还是部分数?③师引导学生分析:我们知道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是相通的,那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总数用什么方法?生答:用除法。④师:那怎么列式呢?然后生口述师板书:84÷60%=140(人),答:参加这次活动的一共有140人。接下来如法刨制进行相关的求部分数、求百分比的变式练习。为什么不知道“1”就要除?很显然,在整个过程中根本就看不到学生的深层思考,更不要说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完全是借助多年的解题经验在教学,学生也只是机械模仿,死搬教条,这与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

显性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隐性知识即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相悖。2.“老黄牛型”课堂

这种课堂约占10%——15%。这类课堂教学呈现的是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和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精神以及对学生细致入微的慈母情怀,还有课后那不厌其烦的重复演练。没有创造也没有投机取巧,没有花样也没有教学的懒散,只觉“老黄牛”般的任劳任怨,学生主体荡然无存,情感体验也依旧浅薄。3.“华丽时髦”型课堂

这种课堂常出现在能与时俱进的年轻教师中,约50%左右。这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敢于尝试,但缺少引领,尝试带有盲目性,于是课堂呈现的是新课程理念下各种教、学方式的机械重组、无效叠加,最终是穿新鞋走老路,真正的“我——你”师生关系未能体现,学生乐在玩中而不是乐在学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依然处于“游离”状态,我称之为“华丽时髦”型课堂。

4.“朴实有效”型课堂(10%左右)这类课堂教学较之前面来说算是有效且能谓之高效的课堂了。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言语精炼、评价适当;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较强,能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师也能上出数学的特点——逻辑性强,常在检测中取得好成绩。但也没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运用生成的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

“知识——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1]。”记得日本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学生们在初中或高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真正的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所学知识对人生质的影响,而不是掌握了多少个知识点。从这个角度说,统观以上种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属低效、甚或无效。

(二)原因分析

1.抵触新理念,淡化学习实践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理念的陈旧落后是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首要因素。基础教育改革推行这么多年,素质教育口号也喊了这么多年,可在我们农村学校来说,要么是追着改革的尾巴散步——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忘了赶路的目的(只观不做);要么是忙着寻踪而至,忘了风景的美丽迷人(盲目追从,无独到见解)。特别是一些老教师总觉得自己资历高,年轻时也曾在教学中显山露水,觉得这么多年来教育不都是这么干的吗?不也出了很多人才吗?所以虽然举着课改的旗,唱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歌,但对新的理念却不加理会,或者干脆就持怀疑、旁观的态度,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2.陈旧的教材观使教材成为“法典圣经 ”

访谈调研中发现,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教教材,能基本做到用教材教的老师比率几乎为零。在老师们的眼里,教材即知识,所以只要认真地教完教材中的知识就是完成了本期的所有教学任务,显然这种陈旧的教材观展现的就是教材即法典圣经,教师必须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这在新课程理念是不合时宜的。新课程指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其表现形式: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体的图书教材,又包括各种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等[2]。如何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载体,就有赖于老师准确地理解教材,有效地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真正体现“用教材教”这一基本原则。3.“三维目标”与“数学活动”游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知识获得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

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依托科学合理的数学活动实现其价值所在。但教学中却因为盲目追求形式上的三维目标而失去使其能真正落到实处的有效数学活动的支撑致使三维目标被割裂的现象。案例:《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

师:那能不能用转化的方法来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试试(学生兴趣盎然,拿出学具拼摆只见许多同学左比划右比划可就是没能拼成平行四边形。过了大约两三分钟左右,估计学生应该已拼摆转化出来了。师:哪位同学愿到黑板上来展示展示?(顿时鸦雀无声)师:看看谁最勇敢(教师激励)终于有人举手了。老师让他到黑板上拼摆,比划了半天没能拼出老师想要的图形,老师急了,一下就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接下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也分别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引领分析推导: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板书: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而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在平行四边形面积下边板书: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 像这种盲目追求形式让三维目标游离于数学活动之外,常常是以牺牲学生的创造性、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为代价的。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关于有效教学有很多种解释,不同的领域其生发的内涵也就不同,而我侧重于用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变化来作为检验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介于此我认为真正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知识技能、方式方法、过程体验、情感态度等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变化的教学[3]。”其关注的是学生有无发展变化及学习效率的高低。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第一》),这话原意是君子要致力于根本的修养,有了正确的根本自然就能衍生出良好的德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只有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我们才能在教育之道上越走越远[4]。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只有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指导我们教育教学有效高效。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

曾经有一位家长问孩子所在校的校长:你说我们送孩子上学是为了什么呢?校长反问道:你认为呢?家长说:我觉得是为了学习未来成功和幸福人生的智慧。家长的话很有道理,教育的真正的目的就是人的发展,是使人成“人”的过程,即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于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不再是“师送生接”的机械过程而是一个“以理解为前提的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5]。”

(2)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改革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指出:课程不仅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它不是静态的、预设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也就是说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大胆改革课堂,运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模式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参与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充满喜悦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我改变传统的按部就班式教学思路这样设计: 激趣导入:

①把哭脸娃娃变成笑脸娃娃(笑脸娃娃具有对称性)

②欣赏具有对称性特征的精美美工剪纸作品(引导欣赏、感悟、发现,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③挑战:你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剪出具有这样特征的作品吗?(学生兴趣高、借助经验跃跃欲试)

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创作,积极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汇报交流:

①展示作品,共同欣赏。[创设时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②汇报过程,展现思维:说说你是怎样剪出这么精美的`作品的?(总结归纳构思、折、画、剪的过程)

③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师:像这样的实物或图形我们把它称为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哪些同学能根据自已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④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出示实物图形生判断练习。应用拓展,抽象理解:

①猜想:已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②验证: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小组交流讨论方案)③操作:在方格纸上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剪下折一折。④统计:小组合作完成预设表格。(分类整理统计)小结:反馈归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留足时空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参与学习探究活动,体现了课程的认知、经验和活动,使课堂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得以充分体现。

2.准确解读教材,实现有效重组与整合新课程赋予教师整合教材的权力,但是当我们由一个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课程的开发者的时候是需要主见、需要智慧、需要研究、需要创造的,而静下心来正确解读教材、悟透编者意图、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前提。只有在准确解读教材之后才能抓住教学内容本质进行有效重组与整合,实现在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实现直正意义上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3.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卢梭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种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儿童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必须十分谨慎地对儿童接触的事物加以选择,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与合理的教益[6]。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养。所以我们不能把儿童看成是空空的容器,他们来到学校不只是让教师通过特别的方法给他们灌输课程内容,达成教师当前在功利驱动下的某种目标,而应该引领儿童回归生活世界去学习数学。

4.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尽管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提倡多元评价,但考试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并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犹如一根杠杆引导着数学教育的趋向,调节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且在我县成为一种教育制度而存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7]。评价教师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着于现实,更要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时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我们不妨突破过去“唯知识”的考试窠臼,把新课程理念有机融进考试之中,借助考试的正面导向功能,以考导教。把教师的教学引向着眼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新天地,让考试成为促进数学课堂教

学有效高效的一剂新的药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教学有效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而且也因不同地域而存在差异,但是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却不容忽视,它不仅是短期内降低教学质量那么简单,更为严重的是会阻碍学生的长效发展。因此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施有效教学并逐步走向优质高效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参考文献: [1]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第21页第七条,1984年6月第2版,杜殿坤编译。[2孔企平、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3]王元寿,有效教学研究[R](重庆南岸区进修学院2010年11月26日讲座)[4]胡爱民,《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M]第三章“本立而道生”(2010年4月第一版)[5]靳玉乐,《理解教学》[M],2006年12月第一版 [6]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M]第28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第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2: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论文

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有效课堂,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教学方法,寻求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我校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研究活动。在活动中,我校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和途径,不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使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得以改变,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我校数学组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汇报如下: 一,我们的工作。

1.学习培训---丰富“有效”源泉

课题研究与否,与课题研究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业务素养使教师认识到有效教学的意义,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我们先后组织老师学习了有效教学理论和策略,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学习的方式有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集中学习由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分散学习主要由个人自学,各校研讨。“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转变乐教师观念,提升了教师素养,丰富了教师知识储备,加强了课题与课堂教学的认识,为课题开展开辟了方向。如我们先后学习了《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案例和分析》,《从迷恋浮华到追求实效》等理论,为教师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探索磨炼----营造“有效”课堂

学习和培训,是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如何落实在行为转化上是本课题的重难点。我们以一线课堂为主阵地,让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促进行为的转变。一年以来,我们以课题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途径,有的放矢,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1)、围绕主题,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备好课是实施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有效备课这一环节。要做到有效教学,我们既从目标的纬度加以考量,又要从过程的纬度加以落实。在预设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时,课题组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大家一致认为,数学虽然是抽象的,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周围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去学习数学,尽量让学生亲历实践过程。(2)、课堂是课题研究的实验基地,而为学生奉献一节有效的数学课也是我们直接追求的目标。在课题组教师的实验课上,我们力求体现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做到一节课上,学生有知识的收获,思维发展,情感的积极体验,让学生获得好吃又营养的数学。(3)、课后反思,丰富课题研究的内核,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千金难买回头看”,反思和研究,是一对连体婴儿。反思就是研究,反思需要进一步研究,离开了研究,反思就成了单纯的回忆,同样研究少不了反思,离开了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研究就显得很苍白。如何反思,课题组的教师采用“纪实+思考”的方式,真实地记录课堂教学实践与当时的想法。教学预案中的灵光闪现,课堂上的尴尬败笔抑或精彩纷呈,以致学生的奇思妙想,都是我们反思的对象。反思做到有思想,有根基,有个性,而这些切肤的火热的反思无不彰显教师对有效课堂求新,求变的创造。(4)、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升有效课堂的研究层次。先后组织教师多次到省内外观摩学习;学区组织骨干教师观摩课,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评比;和兄弟学校组织“同课异构”,结对学习;校内“青蓝”结对共成长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实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拓宽研究渠道,营造教研大舞台,提升研究的质量。

3、小中见大----深掘“有效”内涵

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有效教学追求的脚步,为提高全学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以课题组为核心,辐射到年级备课组。每学期课题组教师在年级组内要展示一节研讨课,经过这一系列的观课,练课,评课,研课的活动,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各年级组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或困惑,选择适当的角度,以尽可能小的切入口进行课堂有效性研究。如:“新课程导入的有效性”、“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等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为确保课堂有效,加强教师对教学常规的认识,教务室、教科室不定期对教师的教案,作业进行督查。并对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跟踪了解。通过管理和检查,对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反馈处理,这也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日常的工作到位细致。每一学期,我们会下发教师教学问题调查表,了解教师教学的困惑,提炼共性问题作为教研主题进行研讨。“滴水可以映射太阳”,拾起这些日常教学中散落的思考珍珠,串起来必然是一条思想光洁的项链。二.我们的收获

1.课题组教师通过实践,已经初步掌握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体现,教师素养得到提升,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教师教得省时省力,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被开发。教师“满堂灌,满堂问,满堂动,满堂夸,满堂放”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变,以“启发,讨论,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走入课堂,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到凸显。

2.教师脚踏实地的进行集体备课,取得良好的效果。无论是“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学情境的创设,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备课组的老师都做到最大程度的统一,遵循“集中讨论—资源共享—个人微调”的原则。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有的教师可根据本班的教学学情,因才施教,进行二次备课。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创新。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师单打独斗的教学方式,发挥了团队的合力,凝聚了人心,锤炼了队伍,收获了成绩。

三,我们的困惑。

虽然在课题研讨的路上,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面貌有了改变,但我们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刻,离结题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也留下一些困惑: 1.个别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搞课题研究是走形式,摆花架子,自己多年习惯的教学模式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表面上有新理念,根子里是老传统。公开课上,按要求模式走走,没人听课时,又是涛声依旧,回归自己的老模式。2..在追求课堂灵动的同时丢失了实在,而关注了课堂的朴实却又缺少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统一,走到它的中间地带呢? 3.我们目前没有一套评价有效课堂和一堂好课的量化标准。对于学生的后劲学习发展,如果用一些指标去衡量,是不全面和残酷的。目前我们只能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模糊把握一堂课是否有效。

4.“唯分”优劣的评价考核制度约束了教师的改革步伐和力度。教学成绩的评比使部分教师心理不自信。只重结果的纸笔测试潜规则让“题海战术”,‘苦讲苦练“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些影响。

四,我们的计划

我们课题组的第一步工作已打下较好基础,但以后的研究工作难度还很大。按照课题组的实施方案和前期工作的体会,我们会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进一步细化研讨主题,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自主能动性,提高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2.继续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管理,重点开展“上好有效的课”活动,关注学生学习行为活动,研究寻找学生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

3.提炼研究成果,总结经验,收集资料,提交论文,撰写课题研讨报告,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篇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好

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 他们在学习中面对的难度也不一样,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就要及时的把握这个思维力度的大小, 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能够将问题思考出来, 否则根本不能得出问题的答案, 使得学习变得很是困难。

(二) 课堂提问的层次排列不好

在进行相关的问题设计的时候, 要按照课程的顺序进行安排, 提问的内容要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不能前后颠倒, 扰乱学生的学习顺序, 导致无效的提问。在小学的数学课中, 问题之间的设置都是相互联系的, 这样学生才能对问题有所思考, 否则根本无法将问题解答出来, 导致课堂的低效。

(三) 课堂提问后学生的思考时间太短

针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提问后, 老师要给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时间, 不能要求学生马上进行作答。但是思考的时间太长, 就会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 课堂知识内容根本完成不了。经过相关的调查, 学生都认为老师提问后, 留出的思考时间太短, 对于问题没有进行很好的梳理[2]。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 提高所提问题的效率

第一, 给教师提的要求是准确的发音、清楚的吐字, 这样学生就能听得清楚;第二, 在提问时, 教师应用准确的数学语言, 数学式子能够正确地读与写, 反之, 学生会有歧义和误解。因此,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 教师通过普通话进行教学, 在特殊情况下, 可以引用生活语言, 即通过生活语言的解释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原理等。

(二) 提升所提问题的固有功能的实现程度

1. 问题梯度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问题合理分配

对于两个策略, 其具有联系、制约的关系。有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层次上很单一, 即依据单一的特征, 找到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以及把问题设计好, 并把问题延展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样就能让学生对其进行思考, 使新与旧知识之间进行交互、连接, 逐步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融到一起, 或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把新的知识结构派生出来[3]。

2.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对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要估计出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需的时间, 教师以对应层次的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以便能够确定出所需的时间, 而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这些问题, 就必须有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这样就能把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准确地反映出来;反之, 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这样就会让教师得到错误的信息, 如, 本应该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而能回答这些问题, 但是, 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时间去思考, 结果是学生没能及时回答出来, 这样一来, 教师认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 即有关的知识、技能。在这之后, 教师为了弥补不足, 会想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去问, 而这些辅助性的问题, 有可能学生早就把握好了, 这样的话, 时间白白的浪费了, 而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几乎没有作用;或者有的教师分析到时间的关系, 为了追上进度, 甚至把结果直接告诉了学生, 这样一来, 学生思维的启发、学生智力的开发又失去了一次机会。

3.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评价

在学生进行问题回答时, 一般不属于惩罚式的提问的话, 学生往往都能积极去思考, 但不一定所有的学生回答都很好。一旦学生回答的很完美, 教师就要及时的表扬学生, 使得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即由成功更加成功;而一些不是很完美的作答, 教师把其正确的一面给予肯定, 再把其回答不足的一面指出来, 同时, 把其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学生回答错误, 要让学生进行分析, 即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 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去纠正自己的错误;对于有一部分学生, 即对问题没有任何的反应, 教师对待这些学生, 即积极引导学生去回答, 在遇到学生对问题没有任何的反应时, 教师要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形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 有的学生胆小、即害怕在众人的面前说话, 而教师要积极鼓励他说;而有些学生根本不会, 教师要提一些辅助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

结语

本文研究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对其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能够认识到一个课堂提问是否有效, 还能说出如何有效, 如何无效。为今后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奠定了基础。但是,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需要对课堂有效性提问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淑婷.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J].语数外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 , 2014 (01) .

[2]王世锋.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J].新课程 (上) , 2012 (11) .

篇4: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下面从四个方面介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有效性

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让学生学习什么,学生就要学习什么,而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很少,课堂效率低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则从课堂主体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比如:《认识钟表》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前预习,看学生能学习到什么程度,毕竟钟表这个东西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和思考,从中学到一定东西。预习之后,教师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准备好几个不同样子的钟表,让几个同学上去讲解自己对钟表的认识,检验预习效果。如果学生有什么讲的不好或者不对的地方,教师可以纠正学生。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知道自己哪里掌握得不好,需要好好听教师讲解,提高课堂有效性。

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有效性

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单纯给学生讲解数学中的理论内容,课堂气氛很死板,学生无法跟随教师的思路,课堂效率低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提高。只有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才不会感到数学学习是一种负担,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方式很多,如列举生活化实例、游戏、竞赛,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比如:《口算乘法》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出几组口算乘法的题目,通过接龙方式让学生按次序说出结果,三十秒内回答不出来就算不过关,由下一位同学接着计算,如果两次回答失败,这位同学将被淘汰,看哪位同学能坚持到最后,教师给予奖励。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出几道题目让学生进行口算,但不要说出来,要落实到纸上,看哪位同学算得又快又准,教师给予奖励,并让该同学给其他同学讲解自己的计算技巧,提高全班同学的计算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

三、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同样教学方法,数学基础好的同学能很快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而基础差的同学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全班同学的整体数学水平不能得到提高。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争取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出数学水平特别高的尖子生,而是让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有一个稳定的提高,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不好的同学,通过分小组学习方式实现,每个学习小组中都安排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让优等生带动中等生学习,让优等生和中等生共同带动后进生,让后进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比如:《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提高整体数学水平。教师还要对后进生给予关照,多询问后进生的学习情况,看他们的学习哪里存在困难,多给他们整理归纳知识,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多向优等生和中等生请教,以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对于中等生教师要想办法帮他们拔高,让他们向优等生行列靠拢,中等生缺乏的是一种钻研能力,教师可以找一些拔高的题目让中等生做,做完之后给他们讲解;对于优等生,教师不用操心,让他们保持住当前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主要运用板书形式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把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而且板书形式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效率低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现在多媒体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多媒体可以给教师的教学起到很大作用。教师不用再辛苦地板书了,多姿多彩的多媒体图片、视频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眼球,而且把教学内容展现得全面、生动,在多媒体指引下,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教学内容,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比如:《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个图形是经过怎样平移和旋转得到新图片的,教师要把动态过程放映出来,让学生看到直观、生动的过程,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学习平移和旋转内容。

以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分别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实施分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这只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种方法,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要不断总结、不断寻找更多有效方法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小学数学参考,2012.

篇5: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来源:大学生论文网

作者:admin 添加日期:2010年08月28日

点击数:1 【字体:大 中 小】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思考价值不强的、指向不明确的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就会使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长此以往,一定会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stulunwen.com 提问;有效性;学习兴趣;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实施校本小课题的意义

校本小课题研究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旨在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因为这种小课题研究具有“小”、“近”、“实”、“真”的特点,所以实施校本小课题研究,对于促进我们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更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

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可以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听别人的课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却发现我们的有些课堂提问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其中这样几个问题比较突出:提问过于频繁,思考价值不强;提问过于追求标准答案;不重视学生的提问;提问指向不明确;不讲究提问方式。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研究,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力。

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在研究过程中,觉得有这样几种研究策略对课题研究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问卷调查,准确把握问题重点

在课题研究中,我采取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方法。比如在研究的初期,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后,我就针对自己的课堂提问,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首先列出了本节课我提出的所有问题,以便学生回忆。接着问卷中对学生进行了这样一些调查:(1)在本节课中你感兴趣的问题有几个,请标明序号;(2)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些问题过浅,请标明序号;(3)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些问题过深,请标明序号;(4)在本节课中是否有没听懂老师问什么的问题,请标明序号;(5)在本节课你是否回答了问题?回答了几次?请标明回答几次;(6)回答问题后老师是否及时给以评价?评价对你是否有帮助?请标明有帮助的评价次数;(7)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个问题可以不问?请标明序号。

这份调查问卷暴露了自己当时的课堂提问中存在一些问题:问题设计只顾数量,不求质最;难易不尽得当;有些问题的提出目标指向不明,含混不清等等。既然找到了自己问题的症结,下一阶段的研究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后来的研究工作中,我也定期的进行这类的问卷调查,这样不但随时了解了自己一阶段以来研究的实效,而且为下一阶段的研究确定了重点,避免了课题研究的盲目性。理论引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问卷调查的结果更加明确了我的研究方向。为深入开展研究,我开始认真学习课堂提问的相关理论,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课堂提问的基本原理,课堂提问的优化原则、方法、设计艺术等。在有效性课堂提问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课堂问题设计。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针对巩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目标,我曾经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根据给出的底和高,你能计算出下列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对照皮亚杰式的提问分析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只是让学生套用公式,而不是为学生设立自己学习和发现的环境,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于是我转换了问题设计的角度,把问题设计成:“你能画几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试试看?”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学生对这一问题饶有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主题听课,剖析案例推进研究

在运用课堂提问相关理论指导自己设计课堂问题的同时,我也把运用理论分析别人的(名师课例、同事常规课)课堂提问当作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我把这种方法叫做“主题听课”法,这个主题就是我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有效性提问”。听课后再针对此类问题进行自我感悟、自我反思。通过在“主题听课”中持之以恒的观察与反思,自己也形成了一些有关提问的策略。

四、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导入环节的提问策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好的导入能够激活相关知识间的链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为下一步的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这里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般不需学生作深入思考,问题的答案也要简单明了。在课题研究中,我针对几种不同的导人方式,总结出了这样一些提问策略,以达到“问必简洁明了”的目的。

(1)精选指向明确的问题谈话导入

(2)巧设来源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

(3)采用突出主题的问题多媒体导人 引领探究处的提问策略

通过理论学习,我认识到在意义的重建过程中,探究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才能更深刻地领会知识,获得体验与感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开放有度”成为我提问的标准,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策略:

(1)设计思考角度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动态性原则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处理。如果对同一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设计成问题,由于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颖,方式丰富多彩,学生对问题就会饶有兴趣,就会有好奇心。

(2)设计解答方法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设计的问题解答方法是开放式的,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问题的解答方法的开放,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能回答。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解答方法开放的问题。如有軙样一道怍考题,要求学生唨多种方法比“998/999和997/998的大小”,学生可能想到化同分母比较、化倌分子比较、化小数比躃等不同方法。在解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发散的。也只有发散思维,才能于多种可能中捕捉机会,提高创造成功的概㎇。

(3)设计最终答案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我们一线教师都非常熟悉“一题多解”,“一题多解”的问题答案就是开放的,标准化答案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导致死记硬背,而开放性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重视的是问题的解决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讲的三点“开放性”,必须在“有度”的原则下开展,否则就可能成为漫无边际、目标不明、甚至正误不分的“开放性”,那样的问题又怎么能成为有效的问题呢? 巩固深化环节的提问策略

在课堂巩固和深化环节,我注意把问题设计在以下几个关键之处,以促进学生的思考:(1)抓住知识的兴趣点提问

(2)抓住知识的重难点提问

(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4)抓住知识的聚合点提问 总结延伸处的提问策略

一节数学课成功与否,课堂总结应该是画龙点睛的一笔。那么,如何运用有效的问题进行课堂总结呢?我认为“全面有序”非常重要。具体提问策略有这样几个:

(1)结合知识目标设计问题,梳理全课知识

(2 1 2 下一页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大学生论文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 大学生论文网(/jy/jyll/15917.html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来源:大学生论文网

作者:admin 添加日期:2010年08月28日

点击数:2 【字体:大 中 小】)针对数学思想方法设计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围绕后续学习设计问题,激发求知欲望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效果促进了课堂的高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句话其实就说出了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秘诀。每天的有效提问催生了学生的有效思维,促进了课堂的高效。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走上了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化的道路。两年来,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了一些相关论文,其中《反思我的课堂提问》、《有效提问催生高效课堂》等文章发表在省市区级各类报刊上。同时也带动身边的同伴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在2010年上学期,我与我们学校的老师以及松原市四县一区的网络成员还专门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在真心教育房间进行了两次网络研修。通过这些活动,更多的老师开始关注有效提问策略,并投入到研究有效提问的队伍中。

上一页 1 2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大学生论文网

喜欢就分享给大家:

篇6: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论文

中段数学科组

内容摘要: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随意练习、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实效,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通过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本组研究成员的教学业务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了很大改变,但其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数学练习活动设计上依然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操作。成绩主导,多练多算使学生成为做题机器。练习模式单一化,毫无新鲜感可言,这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急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练习活动”的改革之路,所以提出“课堂有效练习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2、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3、《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数学练习和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学会在学习中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创新,让学生在数学练习活动中,形成获取数学知识的技能,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素质基础。力争使课堂练习有效、高效,为促进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内容。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内练习的设计和课外作业的布置

①课内练习的设计:

A、课内练习设计的多样化;(丰富性、趣味性)

B、课内练习设计的兴趣化;(开放性、实践性)

C、课内练习设计的人性化。(层次性)

②课外作业的布置:

A、课后小测作业;(检查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以使查漏补缺)

B、操作性实践作业;(巩固理解课堂学到的知识)

C、探究性实践作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方法,形成规律)

D、应用性实践作业。(学以致用,激发兴趣)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广泛收集、阅读、研究有关“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教育教学文章和新课程的理论专著,我们三四年级课题组全体成员利用单周星期五下午教研时间掀起了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高潮。学习了《小学数学练习泊有效性研究与探索》的文章、《小学探讨合作学习模式的措施》、《数学科合作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设计的方法》、《浅谈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设计小学数学练习》、《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等科研文章。并灵活地运用于课题研究之中,使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上。

2、个案研究法

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经验总结法。

用科学的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成果,以教学设计案例、反思、课后小测设计集、学生作业展示、学科知识竞赛、练习后的反思、教师感言、教育叙事、案例分析、研究收获与体会,用论文等的形式汇报科研成果。

六、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

时间:2009年9月至2009年10月

理论学习,利用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共同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和有关课堂练习设计的论文及教学经验,发动教师积极收集网络资料,分享交流。每次活动确定中心发言人(即沙龙主),沙龙后让组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共同探讨,要求老

师结合教学实际,各抒己见,并做好学习记录。这样促使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借鉴成功经验,达到活用教材,优化教与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第二阶段:实施

时间:2009年10月至2009年11月

实践研究,以课堂为主要研究基地,着实研究课堂练习设计、课后小测练习设计和单元检测作业设计。课堂练习设计主要研究“课前练习设计、巩固练习设计、拓展练习设计”三个方面。通过实践研究转变教师、学生的教与学方式,形成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策略。通过实践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具丰富性和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爱学、会学。通过实践研究,已经慢慢地形成一支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数学教师队伍。

第三阶段:中期总结

时间:2009年12月

课题组成员上研究课,运用自然观察法,跟踪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取得相关资料。运用课堂测量法对课堂学习效果作出客观评价。课后课题组成员聚在一起探讨,进行反思,调整和修改研究策略。

整理课题相关研究材料(研究课教学设计、教后反思、研究课照片、评课记录表、课后小测作业设计汇编、口算竞赛题、期末命题试卷资料等等),撰写与本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教师感言、教育叙事、案例分析。

第四阶段:结题

时间: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

课题组成员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全面反思、总结,撰写研究报告,上结题课。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通过研究,从各个环节摸索了练习设计的有效方法。从精心设计练习,改革批改作业的方法,对学生作业的有效评价策略并上好作业讲评课,以及练习后做好反思和总结等,基本上实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练习环节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作业批改与否以及批改的质量和学生的整体进步有密切相关,为后进生转化和临界生的管理找到了一种合适的途径。

3、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练习的有效性既体现在量上,也体现在质上,而且是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但最终应反应在学生身上。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学生在成绩上有所提升外,学生的学业负担真正得到了减轻,从而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4、提炼并撰写出了相当数量的案例、感言、叙事、心得和论文等。罗顺景、梁裕洁老师的教学论文获镇的三等奖。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本着认真、扎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与实验,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提炼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体会,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资料和素材。

八、研究反思与设想

(一)收获

经过一年的时间研究和实验,除了取得上面的成果为,我们觉得还有以下收获: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巩固并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拓宽了教师对教学方式改变的思路,促进

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2、促进了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密不可分,同样,教师的督导和学生督促缺一不可。良好的习惯在相互监督和相互学习中逐步养成。在作业检查过程中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校本研究的思想,本着从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让教师们从行动研究中尝到了甜头,利于今后真正做到教与研的有机结合。

4、结题不息题。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结题了,但我们仍要坚持本课题研究内容,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研究的成果、好的做法加以巩固与推广,并准备往下延伸。

(二)主要问题和今后设想

篇7: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论文

---------课题研究总结 李家完小

卫学兵

我校为了推进我校科研工作,向山西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组申报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在学校课题启动后,我们根据低中高年级成立了课题小组,认真学习了学校的总课题方案,对照新的课程理念,经过全面的课堂教学分析,反复思考,最后确立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的研究》课题。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研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进行了具体分工。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积极搜集资料,查找理论依据。由老师们分工拟稿,制定了课题方案,经过课题组成员讨论和专家的指导,完成了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实践情况

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具体而言,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我们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还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解读、《数学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搞专题研究等活动形式,要求写好一定的读书笔记。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因课制宜地设计好练习活动,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有效组织练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乐练习”、“会练习”。通过学习和研究,几乎每个成员都撰写了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

(二)研讨争鸣

抓实过程

“课题进课堂”是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的基本模式。以课题组成员为纽带,带动其他教师密切结合本校本班的教学实际,经历课题教研过程必要的调查(前测、后测)——整理、分析数据——实验——收集材料——总结等各项活动,并立足于自己或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关注实验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变化和学生的发展,把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把握和思考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共同分析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和问题,总结实验成果。所以我们扎实开展好每一次研讨活动:在研究课之前有集体备课研讨,在研究课之后有评课研讨,有观摩优质录像课的案例研讨等等。

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的校本参与式研讨,把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来一起讨论,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想出来的点子和解决的方法也很多,促进了课题的发展。我们还多次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和多次开展课题研究课。同时,学校领导也为教师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互动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本课题研究的发展。

(三)反思过程

不断校正

课题从开题到现在,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期间,我们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对课题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正,当然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边研究边反思,以便寻求小学数学练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的基本方式,并能给广大数学教师以普遍的模式。

1.努力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再次展开课题理论学习、课标学习、典型课例、典型案

例学习与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与交流。

2.围绕课题,继续“同课异构”或某一内容的连续教学研讨活动,以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形式围绕数学课题进行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探讨、交流。

3.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将当前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数学教育传统中的有效做法、经验有机结合,在实验中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练习活动有效实践模式,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4.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观摩学习,组内教师都能根据所执教班级的不同情况,尝试着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再实践,反思,逐步积累经验。

5.认真总结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做到以问题促反思,以反思促教研。对后阶段研究工作的几点设想

1.努力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再次展开课题理论学习、课标学习、典型课例、典型案例学习与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与交流。

2.围绕课题,继续“同课异构”或某一内容的连续教学研讨活动,以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形式围绕数学课题进行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探讨、交流。

3.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将当前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数学教育传统中的有效做法、经验有机结合,在实验中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练习活动有效实践模式,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4.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观摩学习,组内教师都能根据所执教班级的不同情况,尝试着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再实践,反思,逐步积累经验。

(五)认真总结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做到以问题促反思,以反思促教研。

回顾一阶段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计划,使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通过阶段性研究活动,我们对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课题研究活动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度,同时也初步探究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1、注重生活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小小装潢设计师:如果你家的新居要进行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潢建议书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

①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②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③如果在厨房、阳台、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餐厅、客厅的地面铺上地板共需要多少米?

材料表:

大理石价格表

地砖价格表

地板价格表

规格

品名

每块的价格(元)

规格

品名

每块的价格(元)

品名

每平方米的价格(元)

边长4分米

A号

长3分米宽2分米

a号 ①号

180

B号 b号 ②号

C号

c号 ③号

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2、注重童趣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曾听过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课,课后是这样设计的:小民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回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 白天,我们坐在高约 4 米 的椅子上,每节课都能认真听讲,并不时举起面积约 1平方米的小手,积极要求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时,还不时露出可爱甜美的笑容和几颗面积约为 1平方分米的门牙;到了晚上,睡在面积约 3平方厘米的床上,做着各种古怪离奇的梦。”学生看完后,哈哈大笑,教师顺势惊讶的说:“笑什么呢?”学生便一一找到了小民日记错误的地方并改正了。这样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养成学生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

3、注重层次性,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的 “套餐”型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

A级:(1)5.6×62+5.6×38

(2)(1.25+2.5)×4

B级:(1)6.4×99+5.4

(2)8.5×10.1

C级:(1)8.4×5.6+8.4×5.4-8.4

(2)3.4×7.2+0.34×28

这样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使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4、注意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因此,课堂练习一定要注重“开放性”。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了“长方形的周长”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一个长方形足球场,长100米,宽60米,沿边线铺设了一圈跑道。如果让你在这条跑道上跑步锻炼,你想怎么跑?约跑了多少米?”由于问题情境中的主角是学生自己,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学生兴趣浓厚,思维积极主动,解题策略丰富多彩。

①跑一圈:(100+60)×2=320(米)

②跑一短边:60米

③跑一长边:100米

④跑一相邻的长边和短边:100+60=160(米)

⑤按顺序跑长边→短边→长边:100×2+60=260(米)

⑥按顺序跑短边→长边→短边:60×2+100=220(米)

⑦跑两圈:(100+60)×2×2=640(米)

⑧跑三圈:(100+60)×2×3=960(米)„„

像这样开放性的练习,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到数学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切实做到练习设计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才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

定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达到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这一根本目的。

(三)反思过程

不断校正

课题从开题到现在,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期间,我们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对课题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正,当然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边研究边反思,以便寻求小学数学练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的基本方式,并能给广大数学教师以普遍的模式。

四、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一)学生方面:

由于练习活动的精心设计和有效组织,学生参与练习活动热情明显高涨,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回归,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具有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转变了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二)教师方面:

1、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增强了对教学的自我意识,建构起自己对教学、练习设计的独特理解。

他们不再是唯教材中练习而教,而是在充分挖掘教材练习编排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深加工:有的进行重组,将练习纳入一个生动的情境,使练习不再枯燥,让学生乐于练习;有的改编练习,使练习呈现出阶梯性,增强学生对练习的自信心;还有的在现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拓展,让优秀学生能够吃饱、吃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课题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教师的科研意识、教改意识增强。课堂教学开放而实效,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经历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的能力。

教师们还及时反思研究过程,总结研究经验,撰写了有关练习设计的教学论文、案例和反思。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或问题

(一)大班化教学,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练习活动怎样合理分层?让学困生吃得好、学优生吃得饱,真正让每个学生的数学素养都得到提高。

(二)教师对预设外生成的信息如何调控与反馈?如何把握好对练习活动引导的“度”?

(三)数学教材中有实践性的练习活动,由于场地、条件或其它方面的原因很难组织实施,无法较好的达到预期目标和课堂教学的有效。

(四)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练习活动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六、对后阶段研究工作的几点设想

(一)努力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再次展开课题理论学习、课标学习、典型课例、典型案例学习与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与交流。

(二)围绕课题,继续“同课异构”或某一内容的连续教学研讨活动,以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形式围绕数学课题进行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探讨、交流。

(三)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将当前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数学教育传统中的有效做法、经验有机结合,在实验中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练习活动有效实践模式,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四)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观摩学习,组内教师都能根据所执教班级的不同情况,尝试着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再实践,反思,逐步积累经验。

(五)认真总结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做到以问题促反思,以反思促教研。

回顾一阶段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计划,使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只有练习的设计和组织,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承,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课堂练习有效、高效。

如何让数学课堂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进一步优化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思考的问题。本人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及研究,浅谈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一、课堂练习的内容灵活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设计游戏、猜谜语、走数学迷宫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可以补充、匹配、补缺、画图等,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质

数与合数》一课,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概念教学,为了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我精心设计了如下练习。在1-20中,奇数有___,偶数有___,合数有___,质数有___,这一练习让学生个体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得出了很多结论,如:质数不一定全是奇数;合数不一定全是偶数等。这样不仅题型有所改变,而且练习形式也体现了个体与小组结合的特点。为了不失趣味性,又设计了一道猜电话号码的题目:⑴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⑵最小的奇质数;⑶6的最大约数;⑷9的最小倍数;⑸最小的奇数;⑹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积;⑺只有一个约数的数;⑻最小的自然数;⑼能整除25的质数;⑽最小的能被2、3同时整除的数;⑾最小的偶数。接下来还设计了用学过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学号这一活动。这样的设计使知识性与趣味性得到了统一。

二、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设计课堂练习。

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其教学重点是“一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除数成为整数,再相应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只列了竖式,先不要求计算的习题:0.36÷0.9;2.8÷0.07;2.8÷0.14;0.102÷0.51。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以后的练习就容易了。又如,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我就设计了一组层次性非常强的习题:第一层次(基本题)简便计算下列各题:35+240+25,56+75+44+15。第二层次(变式题)简便计算下列各题:(72+33)+(67+28),(143+69)+(57+131)。第三层次(综合题,新知适当结合旧知)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简便计算:(96+49)+157,(92+58)+(45+108),(68+76)+32+24。第四层次(发展题,供学有余力者用)计算:2+3-4+5-6+7-8+9-10+11-12+13-14+15。这样,所有学生都能量力而行,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了,使他们学习更加主动与积极。

三、设计有典型性和生活化的课堂练习。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有限,因此我们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少而精,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练习具备典型性,既能集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做到题量适当,恰到好处,又能通过设计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

三、拓展思维、培养基本技能的目的。如在教学《求组合图形面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通过交流和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联系,让四块阴影动起来,利用移动后产生的变化,不仅求出了阴影部分的面积,而且总结出了中间空白部分处于图形中任何位置时,求阴影部分面积的方法。设计一道题得出了多道题的解法,可谓一举多得。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练习题:“超市购物”。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最会计划用钱,买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备好各种商品及标价)。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认识商品标价,这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源于生活。因此创设

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而且,可以巩固人民币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等,亦是一举数得。

四、开放性的进行课堂练习。

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

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文字题》时,我是这样设计习题的:请学生任意报出四个数字,如32.8、4.2、0.5、18.7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编文字题,看哪组编得最多(不考虑除尽除不尽)。一改以往由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互相出题、解题。可谓条件、问题、方式全部开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再如,在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给学生创设了一道开放题:“计算装修自己家的房子要用多少钱?看谁家的装修既漂亮又省钱?”不要以为这样的题目很简单,其实不然。大家想想要用到多少知识:长度的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商品价格的调查、装修材料的选择„„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化和个性化,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练习不能局限于巩固知识、操作技能和对常规问题的解决,应有注重预感实验、尝试、归纳、猜想、类比等非形式推理的问题,有条件不完备、解题策略多样或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有在求解时无现成步骤可循的非常规问题等。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组织行之有效的练习,使之能有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能从质、量两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总之,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如何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论文

作业反馈

落到“错”处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课题实验总结

浔中中心小学名师工作室

2010.11.25 黄民忠执笔

一、问题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这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

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作业设置“一刀切”,不能做到“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一个班的学生来说,布置同样质与量的练习,就是学生的“错例集锦”也存在千篇一律,造成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状况。练习题的设置,常常是整齐单一,不能使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样的练习对学生的学习不具备潜在意义,无法实现有意义学习。

二是题型体现“数学化”,不能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不少教师认为练习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练习停留在简单模仿重复上,忽视练习中的思维因素。侧重书面练习、技能训练,局限于封闭性的练习,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确定的习题,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一题多变的习题,缺少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扩展延伸的习题,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还认为采用“题海战术”是巩固知识、提高学业成绩的最佳手段,这样纯粹的强调数学认知,只能造成学生常感疲惫不堪。违背《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不仅巩固数学知识,还要明白基本思想,感悟数学价值,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

三是反馈作业“片面性”,不能做到“人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是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社会文化氛围与不同的智商,这导致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发展潜能。新体系下的数学课程将在使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练习的有效设计与实施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优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本工作室提出“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与实施”要注重实效,开放过程,突出主体。旨在通过研究,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既内化又延伸,实现 “减负增效”。

二、理论依据

(一)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二)建构主义理论

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必须要经过自己亲身探索、体验、认知,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知,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才能完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形成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创设灵活多样、富有激情的练习,诱发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巧妙地启发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识,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价值学习理论

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三、研究项目

(一)研究目的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作业反馈能力。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有效练习的基本特征;

2)小学数学有效练习的基本原则;

3)小学数学有效练习的教学策略;

4)小学数学有效练习的反馈策略。

(三)研究方法

主要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采取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查阅法、调查法等。

(四)研究对象

浔北分校一年7班,实验教师:陈玉芳

中心小学六年3、4班,实验教师:黄彩虹、黄民忠

(五)时间安排

2010年1月—2010年月。针对研究内容,灵活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开展研讨活动,形成有效练习的内容、方式和有效练习实施与反馈策略。

2010年11月—2010年12月。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开展学习心得体会交流、讲座、公开教学研讨、展示等活动。

四、研究结论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吸取了国内外前人的研究的经验,以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理论等为指导,初步探讨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与实施”的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总结了有效练习的内容、练习的方式和有效练习的策略,使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与探索”实验,减轻了小学生数学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推进学校有效教学活动的进程。具体阐述如下:

(一)小学数学有效练习的基本特性——●灵活多样●激情四溢●

有效练习要做到回归生活情境,关注动手实践,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练习应具这样几个特性,才能确保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

1)重点突出,具有基础性;2)突破难点,具有针对性;

3)纵横联系,具有综合性;4)激活思维,具有开放性。

5)循序渐进,具有层次性;6)扩展延伸,具有应用性;

7)动手实践,具有发展性;8)新颖有趣,具有激励性。

(二)小学数学有效练习的基本原则——真·精·趣·新·活

如何考虑练习的质和量及其实施,才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达到有效练习训。可以从 “真、精、趣、新、活”五个原则着手。

1)真——务实求真(不慌)。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一些有“弹性”作业,不千篇一律,得因人而异,根据学生水平把学生分成A、B、C三类,分类布置作业,让学困生巩固基础

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优生优化知识结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2)精——少而精练(不忙)。根据每课时的重点、难点设计以“巩固为主,发展为辅”的作业,力求做到少而精练,不搞“题海战术”。尽量做到当堂学、当堂做、当堂反馈、当堂纠正、当堂完成。但对难度较大、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要求学生不但要做,而且要会说解题过程,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3)趣——生动有趣(不烦)。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作业有了深厚的兴趣,做作业才能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来设计富有情境的作业。第一学段可以设计猜迷语、讲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戏、各类小竞赛等生动有趣的作业;第二学段可让学生课前完成预习作业、课堂建构单元知识网络,合作交流学习体会,课后撰写数学日誌。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作业的乐趣。

4)新——独特创新(不厌)。从内容入手,让题目新颖一些,以“新”吸引学生,产生直接兴趣。要设计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强的内容,适应学生新鲜感的心理特点。可以换个形式把课本练习填空、选择、判断、改错、匹配等形式的题目,特别是把知识、技能和能力合为一体的题目,学生解答有一定困难,更应把这样的题目在内容不改变的情况下,进行分解,加入生活情境。这样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做起来有新鲜感。

5)活——活灵活现(开心)。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单一的作业不感兴趣,特别是练习时,作业题型设计要力求多样灵活。属于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方面的大多设计一些填空、选择、判断、改错等题型;属于式题计算等方面的一般设计比较、变换式题数字、改错、填空等类型题;属于应用题方面的则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验、补充条件、补充问题、自编类型题,另外,也可以设计让学生说算理或实际操作等题目。教师引导优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被指导者掌握新知的实际情况选择作业题目,这样更能突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小学数学有效练习的教学策略——●突出主体●提高实效●

有效练习的实施要突出主体,提高实效。

1)基本练习,突出实效性。

练习是巩固拓展知识的有效手段,但要讲究练习的形式、练习的实效。如概念的练习课,知识点容易相互混淆,那么在题型的选择上要侧重于“辩析题”;又如计算练习课,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灵活性,那么改错题和开放题比较好。有针对性的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综合训练,突出灵活性。

要求学生能通过题目解答建立起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把一些教学难点安排在综合练习

中,利于学生分散突破难点,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与方法。也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精于求精、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3)扩展创新,体现发展性。

要求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合理选择信息、抽取问题实质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要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必需扩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密切联系实际,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后,找到问题的答案,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总之,数学练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它的教学目标更注重认知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有机整合,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学数学有效练习的反馈策略——反馈作业●落到错处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当前,作业设置“一刀切”,就是学生的“错例集锦”也存在千篇一律,造成作业效率甚微,无法起到高效巩固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为了学生的作业形形色色,体现自主,落到“错”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力,让学生针对作业错题,剖析错因,纠正错处,及时反思作业情况,使学生的“学”激情有劲;同时,教师通过错题记录,归纳总结,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教”轻松实效。第二学段学生反馈作业具体做法如下:

1)作业活动,自主化

①课前阅读,收集信息

迅速浏览,新知内容;带着疑问,独立思考;自我检查,模拟练习。为新课质疑反馈、探索新知建设平台。在充分的探究空间里,许多学生对新课的内容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究,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课前预习的成功快乐!为了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还鼓励学生主动到图书室或图书馆等场所去阅读数学家的故事,感受数学家钻研数学的精神和毅力;特优生还可以阅读一些数学奥林匹克读物,挑战自我,充实数学生活。让学生都能亲身感受到数学的无穷乐趣与魅力。

②课堂交流,合作反馈

首先将课前阅读所得(感想、心情、困惑、疑问、觉得会的地方、觉得不太懂的地方、自己解题的独特方法甚至是自己的一些心里话等等),分别在小组内和全班交流时提出来,并对症下药,针对自己预习错例,自编习题,及时反馈,互动解决,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纠错的积极性。还可以举行“对比感悟、探查错误、对症下药”等纠错分析活动,从中也对一些由

于态度不端正、习惯不好而造成的经常性错误的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并帮助提出相应措施,起到1+1>2的作业活动效果。当然教师组织纠错活动时,得因材施教,可以让学困生在“小老师”的帮助下纠错更新,优生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自选题目(带※题、思考题、奥数题)进行提升。使人人都能体验到圆满反馈作业的喜悦。

③课后反思,各具特色

《新课标》指出:“人人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此,我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以生为本,给学生充分的作业自主权。根据课前阅读中出现的错题、课堂上的错题,自主进行错题结构分析,试着归纳,独立纠错,并在小组中合作交流,互批互改,主动反思,有效评价,丰富错例本。为了进一步激起学生自主纠错的热情,降低数学作业中的错误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数学反思活动,开展错题分析课,举行写“作业反思、数学日记、纠错日记、数学周记”等竞赛活动,减少学生错题再错的现象,提高学生“学”的效率。

2)作业管理,互动化

在数学活动时间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树立良好学风,形成健康人格。建立学生能管的事,教师不管的全员参与管理制度,努力达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的学习目标。

①每周1小时数学兴趣活动。

周二、周四07∶30~08∶00,开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展评作业成果等活动。让学生读懂数学,学会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让进步典范展示自我学习成果(日日评优秀错题案例、数学日记;周周评进步作业、优秀周记;每学期谈作业体会,总结作业历程,评优秀作业之星)。帮助大家树立勇于挑战自我,学好数学的信心。

②每天半小时自学实践活动。

每天18∶30~19∶00回顾反思当天学习情况,预习再续学习新知及阅读课外资源。

③每天15分钟互助互评活动。

周一、周二、周四13∶15~13∶30,周三、周五13∶30~13∶45,由值日数学小老师组织,针对学习同伴的预习困惑、课堂错例、课外错例,聚众合力解决,养成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提高批判与自我批判的能力。

今天学生的作业习惯改善了,明天又一个好习惯养成了„„那么我们的“浔小模式”的自主功效发挥了,“问题——自主解决”的魄力越来越强盛了。路慢慢长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研究所得

一、研读专著:《教育新理念》和《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1)[2010-6-28 11:32:00 | By: 雾迪 ]

[步步为营]《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

2)[2010-11-30 14:38:00 | By: 雾迪 ]

[步步为营]《新课程与学生发展》读书心得

二、研究课题: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

1)[ 2010-3-12 12:51:00 | By: 雾迪 ]

[先走一步]浔中中心小学数学科“名师工作室”活动方案

2)[ 2010-3-16 21:26:00 | By: 雾迪 ]

[先走一步]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镇级:一导师二成员)

3)[ 2010-3-28 12:24:00 | By: 雾迪 ]

[先走一步]——“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问题的提出

4)[2010-11-23 10:52:00 | By: 雾迪 ]

[步步为营]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课题总结

相关链接:

1)[ 2010-2-2 18:19:00 | By: 雾迪 ]

[步步为营]五性问题 五类课型

2)[ 2009-9-4 9:58:00 | By: 雾迪 ]

[步步为营]知识整合--单元“浏览课”教学“三到位”(先走一步四年总结)

3)[ 2010-1-16 9:56:00 | By: 雾迪 ]

[步步为营]突出主体

提高实效(复习课教学策略)

4)[ 2009-10-8 13:53:00 | By: 雾迪 ] 阅读全文(1451)| 回复(110)

[共享之处]数学日记集锦(学生作业反思)

5)[ 2009-10-19 13:51:00 | By: 雾迪 ] 阅读全文(221)| 回复(16)

[共享之处]错例研究行动方案(学生错例集)

6)[ 2010-3-17 12:56:00 | By: 雾迪 ]

[共享之处]动中感悟

提升素养(数学广角)

三、主题讲座:挖掘学生潜力

提高复习效率

[ 2010-5-20 9:55:00 | By: 雾迪 ]

[步步为营]挖掘学生潜力

提高复习效率(讲座稿)

四、公开教学:师徒(黄彩虹)磨课《抽屉原理》

第一轮:教者:黄民忠

时间:2010.4.16 参与者:黄彩虹、陈玉芳

第二轮:教者:黄彩虹

时间:2010.4.22 级别:校级

参加对象:中心小学第二学段全体数学教师及学校行政。

相关链接:[2010-4-15 10:27:00 | By: 雾迪] 工作室师徒磨课之一

五、经验论文(5篇)

[ 2010-5-10 13:43:00 | By: 雾迪 ] 阅读全文(110)|

[步步为营]小学数学评价策略的初探

[ 2010-6-4 19:41:00 | By: 雾迪 ] 阅读全文(153)| 回复(1)|

[步步为营]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

[ 2010-7-3 13:04:00 | By: 雾迪 ] 阅读全文(107)| 回复(1)|

[步步为营]反馈作业落到“错”处

[ 2010-10-9 20:11:00 | By: 雾迪 ] 阅读全文(28)|

[步步为营]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 2010-10-20 20:18:00 | By: 雾迪 ] 阅读全文(26)|

[步步为营]感悟 建构 体验——自主探究“三策略”

六、培带教师(2名)

1)黄民忠和黄彩虹被评为最佳拍档

2)黄彩虹2010年以来,执教《三角形的分类》一课荣获县级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被评为县级“教坛新秀”,执教的《数学广角》、《乘法估算》均获得好评,参加中心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现场赛、课堂教学大比武和卡拉OK比赛均获得二等奖;撰写的《和谐互动,自主探索》在泉州市教育科学汇编;指导学生参加县奥数竞赛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考核分居大中心榜首。

3)陈玉芳2010年以来,执教的《整十数加减法》得好与会者的好评,撰写的《自主探究促进发展》一文在省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会汇编,指导的学生县级三等奖3人,镇级数学竞赛二等奖2人次。

相关链接:

1)2010-6-29 15:07:05 2009-2010学年最佳拍档评选结果 2)2010-04-19 18:24《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3)2010-04-26 15:36《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2010-04-26 15:46《抽屉原理》教学反思

4)2010-11-22 09:35:00 [教学设计]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2010-11-23 20:40:00 [反思平台]《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5)黄彩虹县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荣获县“教坛新秀”

七、测评编制

编制期末6卷及所有“龙鹏杯”数学竞赛的练习试卷。

相关链接:

1)[2010-1-29 14:23:00][先走一步]浔中中心小学数学科试卷编制任务情况表

2)[2010-11-16 11:33:00][再走一步]难题巧解系列

3)[2010-10-9 20:49:00][再走一步]最小公倍数“妙”化两数比为三数比

4)[步步为赢]2010年德化县第五届“龙鹏杯”小学数学竞赛获奖名单

八、博客建设 : 狂峰的博客2010.06.17被评为“教育博客之星”

相关链接:

首页 管理 相册 标签

·

先走一步(17)步步为营(43)共享之处(10)再走一步(4)

·

步步尽兴(18)人生感悟(31)步步为赢(13)教学案例(29)

·

哈哈奥数(18)精品书屋(28)生命化语(19)考察风光(12)

[步步为赢]关于公布浔中中心小学“优秀教育网站”“教育博客之星„

九、资源建设

1)[ 2009-9-6 23:38:00 | By: 雾迪 ]

[共享之处]六年上册数学科教学设计与反思

2)[ 2010-1-16 22:38:00 | By: 雾迪 ]

[共享之处]六年下册数学科教学设计与反思

3)[ 2010-1-23 10:28:00 | By: 雾迪 ]

[共享之处]浔中中心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资源库

4)[ 2009-10-12 15:19:00 | By: 雾迪 ]

[共享之处]09年秋浔中中心校数学教研活动足迹

十、教研风采

相关链接:

1)[ 2009-9-11 21:41:00 | By: 雾迪 ] 阅读全文(169)| 回复(0)

[先走一步]浔小2009-2010学年教研计划

2)[ 2010-3-25 12:39:00 | By: 雾迪 ]

[共享之处]10年春浔中中心校数学教研活动足迹

3)[ 2010-6-8 13:28:00 | By: 雾迪 ] 阅读全文(409)| 回复(33)|

[步步为营]减负增效

幸福快乐(述职报告——教研工作总结)

在实践研究中,实验教师积极实践,勇于探索。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大为提高,课题组成员在自己的博客上写出近10余篇有一定价值的教学论文、案例,发表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上作资源共享。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有了提高,逐渐向“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转变。

六、努力方向

1、深入研究,丰富课题内涵。

课题研究一定要小步走,不停步;重基础,求合格;进课堂,促成长。做好课题的加大研究进程的检查和指导,做好平常点滴的积累与反思,再推敲再研讨,丰富课题内涵,深入实验教师内心。

2、学以致用,提升课题价值。

篇8: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价值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价值指的是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价值, 学生学到的内容有价值.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在相关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中, 很多教育学家及相关学者越来越关注对教学效果的价值性的研究, 探索现代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突破, 以此来提高现代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目前,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价值研究也日益备受教师和家长的关注, 在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中, 让小学生集中精力, 吸取知识, 更加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 减轻小学生课下的负担.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缺乏课堂有效性价值教学理念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很多小学教师对数学课堂有效性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 不懂得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对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没有深入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 依然我行我素, 也没有将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在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下, 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 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另一方面也很难从根本上激励小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得小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而把学习数学看成是一种负担, 一种压力.这种违背新课改教学标准的教学思想, 需要打破, 除旧革新, 重视起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价值的意义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最大的教学价值.

(二) 缺乏情景模式创设教学

兴趣, 是小学生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调动他们对数学的感情认识, 才能在课堂上让他们集中精力, 积极动脑筋学习数学.目前,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 就是缺乏情景模式的创设, 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着在教学方法上过于传统的问题,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模拟情景、故事、竞赛等实践性教学方式很少在教学中运用, 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 无法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 缺乏情感式教学

目前, 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注重自我讲授, 忽视小学生的学习情感, 造成了小学生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 也不知道教师让自己明白什么, 正所谓“云里雾里, 不知所云”.情感式教学要求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 了解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存在哪些疑惑, 学习数学的困难在哪里, 是不是真正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等, 有的小学教师在这个环节上做得不到位, 所以会造成小学生有的时候学习数学兴趣高涨, 有的时候不想学, 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心.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价值的策略

(一) 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可以建立互帮互助、相互沟通的学习气氛, 提高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转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 由被动到主动, 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体性.实施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 首先, 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小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愉悦的学习心情来学习数学, 感受到学数学的快乐.其次, 构建合作学习, 以小学生为中心, 启发引导小学生主体参与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配、活动交流等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进行有效的指引, 同时教师也要亲身参与到学生的数学活动中来, 成为其中的一员, 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 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 通过创设情景模式, 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 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创设情景模式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学生之间的模拟演练、故事讲解、实例演示等教学手段.无疑, 创设情景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 它是满足的源泉.”小学生爱玩好动, 教师在教学时设计各种游戏, 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 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例如:在学习图形与变换的课程中, 教小学生认识锐角、钝角、直角时, 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动手用三角板拼一拼, 拼出不同的角;在学习旋转和平移时, 大家动手剪一剪, 剪出平移的小纸人;在学习乘法时, 组织小学生到校门口看看摆的花, 一行摆了多少, 一共几行, 一共摆了多少?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游戏揭示了一定的数学方法, 引导了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激发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小学生学好数学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教师对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即时性评价, 引导和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正确的学习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在40分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 如果仅仅是教师单纯的讲授, 就会让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倦感、枯燥感.通过小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同时教师能够通过课堂即时性评价对小学生的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 可以迅速地调动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学习能够在课堂上掌握,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适度、合理、准确的即时性评价有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拉近师生情感, 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激发他们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教师带有激励性的评价, 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 增添了小学生的成就感;带有针对性的评价, 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而富有启发性的评价, 使学生思考更深刻, 学习更钻研, 从而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 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有效的课堂提问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价值的重要方式, 科学、合理的提问方式既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 又可以让学生在提问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四边形时, 教师提问长方形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图形, 那么正方形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启发性的问题给予小学生一定的自我思考空间, 让他们在思考和观察中, 领悟数学知识.二是问题要具有评价性和总结性.学生回答问题后, 无论是对还是错, 教师都要作出合理的评价和总结, 这种评价性和总结性的用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三是问题要根据学习的内容而定, 既不能太简单, 也不能太复杂.如果太简单也就不能起到相应的启发作用, 太复杂让小学生学得一团糟.此外, 还要注意提问的语言要亲切、提问的形式要多样等.

(五) 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

依据心理学, 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可以加强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 起到强化和巩固的作用.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练习内容要合理.练习的内容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点进行设置, 并在练习过程中将知识点组成知识链, 形成知识面, 让小学生对所学的重点知识加深记忆, 梳理成章.二是练习的时间要恰当.小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很短, 因此, 教师在练习时要避免占用课堂上太多的时间, 将练习时间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三是练习的方式要科学.小学生活泼好动, 教师在练习时, 要采用多样化、开放式、生活化、层次性的形式,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激发小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 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 使小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练习中去.

三、总结

我国的教育体制在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健全完善, 国民素质整体上得以提高.目前, 在新课改理念的提倡下,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价值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教学创新方式.通过将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来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价值, 使现代的小学数学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向前迈进.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缺乏课堂有效性价值教学理念、缺乏情景模式创设教学、缺乏情感式教学, 提出了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 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情景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入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3) :p12.

上一篇: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下一篇:上海如何申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