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智慧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2023-01-13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 旅游业在信息化领域的发展更为广泛, 以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为平台, 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的智慧旅游应运而生。“智慧旅游”本身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它是一种以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 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

二、研究调查

(一)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文献数据的方法。

通过提供大量涉及到了智能旅游发展和智能旅游研究国内外文献中, 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和理论知识的支持。

2、问卷调查法。

问卷法是在社会调查中, 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方法。泰州老街, 芜湖, 扬州的瘦西湖:在2019年2月, 项目组在三个地方分布1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研究结果。

(二) 研究结果分析

据调查, 在泰州老街, 溱湖, 扬州市瘦西湖的调查游客中, 有更多的女性游客, 其中47%的男性和53%的女性;年龄组为19-30岁, 占40%, 30-50岁游客是32%, 小于等于18岁 (15%) 和50岁 (13%) 。由此不难看出, 年轻人和年轻的中年人占据游客人数的主导力量。只有6%的接受调查的游客每年出行超过六次;其次3-6次, 31%;大部分出游为3次以下, 为6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将增加, 更多的人将在网上收集。

表1显示, 泰州、扬州游客在出游时习惯通过上网查询相关出行事项, 其中泰州所占比例为64%, 扬州所占比例为74%。这组数据表明, 通过互联网获取旅游相关信息已经成为常见手段。智能旅游以智能设备为基础, 允许游客在整个旅程中获取信息服务, 因此智能旅游已成为趋势。

表2显示, 泰州、扬州游客在收集食、住、游、购、娱行方面的信息时差距较大, 扬州游客收集的住宿、交通、购物、娱乐方面的信息较多, 所占比例分别为34%、52%、42%和46%;泰州则是饮食、游览方面的信息居多, 所占比例分别为82%和86%。泰州和扬州的数据相比, 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但并不明显, 但另一方面, 它显示了游客收集旅游信息的多样性。

三、江苏省智慧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一) 智慧旅游知名度不高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大众更加偏向于传统旅游的方式, 而智慧旅游只是一小众的选择。这也是由于政府以及旅游企业对智慧旅游的宣传不到位同时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和营销手段, 导致了智慧旅游概念的传播受阻。

(二) 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自从智慧旅游有所发展以来, 各种旅游信息平台良莠不齐, 操作方式不同, 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困难。其对于路线的规划和冷热景点的选择等都各不相同, 使其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游客旅游体验方面的作用。

(三) 智慧旅游缺乏技术人才

由于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 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为了能更好地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 其对于技术性人才的要求就相对较高。在江苏省, 虽然对智慧旅游的建设的企业较多, 但是很少有既熟知旅游基础知识, 又有互联网思维, 同时还具备网络运用能力的人才。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江苏省智慧旅游的建设发展。

四、江苏省智慧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 提高江苏省智慧旅游的社会知名度

江苏省智慧旅游应该利用网络传播技术, 来提高江苏省智慧旅游的知名度。通过网络技术开发新型的沟通与咨询软件, 如南京的"南京旅游住手"能够将相关景区的信息传输到游客手中, 这种方式方便了景点消息的传播, 也为游客带来很大的便利性。

(二) 规范江苏省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江苏省有500多家A级景区, 但是建立网站的只有百余家, 由此可见江苏省绝大部分景区都没有建立健全的电子商务功能。因为旅游信息平台在智慧旅游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 所以江苏省的景区要加快建立弟子商务功能, 使得智慧旅游的信息平台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三) 江苏政府鼓励技术创新, 加强人才培养

江苏省政府应与江苏各大高校建立以大学和科研所为主体的高端人才培养中心, 鼓励技术创新, 培养多层次多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人才引进计划和科研设备的资金投入。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更好的社会福利, 以便于为智慧旅游储备更多专业化人才。

摘要:智能旅游是旅游互联网, 云计算, 下一代通信网络, 高性能信息处理, 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 产业发展, 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今天的现代旅游和智能旅游必将成为大势所趋。文章通过问卷调查, 进一步分析了江苏省智能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江苏,智慧旅游,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文鑫.《试论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旅游的开发政策》[M].西藏大学.

[2] 曹灿明.《江苏省智慧旅游研究》[J].经济师, 2014年第5期:195-197.

[3] 吴高莉.《江苏智慧旅游建设现状与思考》[J].旅游纵览, 2015年9月:96-97.

上一篇:环氧树脂耐磨地坪施工工法下一篇:民用无人机企业天生国际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