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亚欧大陆桥与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2024-05-09

论新亚欧大陆桥与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共7篇)

篇1:论新亚欧大陆桥与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农业,科技创新战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 是一项事关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建国以来, 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 人均占有粮食和肉类量比建国前分别提高了两倍和12倍, 小麦、稻谷、肉类、水产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满足了人口由5.4亿增长到13亿的需求和人民营养水平提高的需求, 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1~2]。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代的过程中, 更有效地依靠科技, 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问题。本人以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探讨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问题。

一、南通农业及其发展的主要特征与优势

南通市属长江下游、东部沿海地区, 地处北纬31°41′06″~32°42′44″, 东经120°11′47″~121°54′33″, 东濒黄海, 南临长江, 滨江临海, 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属亚热带温湿季气区, 全年平均气温15℃左右, 全年降雨量在1 000mm~1 100mm, 常年平均雨日110d~130d, 江、海、河贯通, 水系发达, 灌排方便。温光水土等自然资源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极有利于农业生产。南通农业具有集约化、高产出的农作特点, 又有着滨江临海、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 更面临着沿江、沿海联动开发的发展机遇, 从而形成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功能、目标等方面诸多更迫切的需求。

(一) 具有高度集约、多元高产的农作特点

南通人多地少, 是全国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总人口约770万左右、耕地约710万亩左右, 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2亩左右。南通市的东部沿海区域为旱作地区, 西部沿江和里下河区域为稻作区, 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类型多样, 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多熟集约化的生产特点。它既是我省的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弱筋小麦和高品棉等大宗型作物的优势产区, 又是中国的蚕豆、蚕茧和花木等特色作物的优势产区, 同时也适宜多个类型与品种的特粮、特菜、特经及其果蔬作物的生长。通过精耕细作、间套复种等方式, 农田的复种指数、耕地的产出率高[3]。蚕茧生产遥居全省领先水平, 全市的蚕茧产量为5.34万吨, 占到了全省的43.44%。以多元多熟为特点推进集约化种植的同时, 南通市的畜禽养殖业也呈现集约化规模发展的态势, 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1/4。畜禽养殖业的发展, 主要通过规模养殖的途径, 近年来畜禽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的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 涌现出年饲养50万羽蛋鸡、200万羽肉鸡、20万羽肉鸽、10万头生猪的规模养殖场。据初步统计, 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户7 500户 (规模占比达到45%) , 肉鸡规模养殖户6 050户 (规模比重达到84%) , 蛋鸡规模养殖户12 600户 (规模比重达到80) 。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技术开发使其单位面积的产出显著提高, 占江苏全省9.89%的耕地产生了占全省的11.36%的农业总产值。人多地少、而产出和产品要求又很高, 突显出农牧业集约化生产、协调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需求。

(二) 具有滨江临海、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

南通处于沿海经济发展轴和沿江经济发展轴“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的北翼, 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 使得南通具有着丰富的沿海土地资源、渔业资源、风力资源和水资源 (长江年均提供淡水达50余亿t) , 全市的海岸线433Km, 其中江岸线227Km、海岸线206Km, 分别占全省的28.1%和21.3%。海岸带面积13 240平方公里, 其中潮上带面积近30万亩、潮间带270万亩 (含0m以上的辐射性状沙州近100万亩) 、潮下带 (-15m等深线内浅海) 400万亩。在长江入海口有永隆沙、兴隆沙两个岛屿, 面积30.31 Km2。全市沿海有近海鱼类约130多种, 多获性鱼类75种, 优势种有七至八种,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虽然天然苗种优势已不复存在, 但人工繁育成为新的优势。滩涂贝类资源仍居全省沿海各市之首。适宜藻类生长的面积有30多万亩。海岸带内还有较为充足的林业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有14科48种之多, 栽培植物及药用植物有100多种。森林覆盖率4%~5%, 林木蓄种量达10万m3, 其中防护林占28.6%。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 具有上海经济向北辐射的巨大市场空间和发展经济的广阔腹地, 随着沿江三大过江通道的建设, 使南通与上海、苏南的联系更加紧密, 特别是苏通大桥的建成, 一个小时的车程将使南通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一小时产业圈和一小时核心圈, 使地理优势突变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优势。必须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 瞄准把南通建设成为上海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的战略目标, 突显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 找准资源型特色农业与外向型农业的连结点, 在海洋渔业、滩涂农牧业、鲜食果品业、创汇蔬菜业、畜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等方面谋求技术突破。

(三) 具有沿江开发、沿海开发的发展机遇

200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 南通市区和如皋、通州、海门、启东4个县 (市、区) 拥有长江岸线的沿江地区成为江苏沿江开发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沿海开发战略, 前不久国务院第六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随后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 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付诸实施。南通位于长三角北部沿海经济带, 作为江苏省的海洋大市 (6个县市中除如皋之外的5个县市具有沿海岸线) , 其独特的优势决定了南通在江苏省沿海开发和“两个率先”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沿江、沿海开发的战略布局, 给通江达海的南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 农业将面临着新的问题并承载着新的功能。在人口不断扩张的同时, 农村人员将向非行业转移, 导致务农人口减少、素质下降;以耕地为主的农业资源将减少, 在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不减少的情况下 (甚至还要求持续性的提高与改善) , 对土地产出的要求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将面临着来自非农和农业内部两个方面空前的压力, 来自工业和生活的点源污染可能引起面源化, 而农业面源污染 (化肥、农药因素以及秸秆、畜禽排泄物等废弃物) 势必不断加剧。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 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 在南通快速推进“大港口、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发展形势下, 农业在就业增收、农民致富中的作用越来越小, 实际功能越来越偏向于食物安全、能源安全、社会和环境的安全保障作用。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 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延伸, 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开展基于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农业功能拓展领域的技术创新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分析

(一) 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党中央根据中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开展新农村建设,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以科技进步引领农村建设, 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农业作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不仅具有经济功能, 而且还具有生态与社会功能。由于农业科技战略重点一直集中在提高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 而对农业生产发展至关重要的整体技术和基础环境条件创新投资不足, 致使目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农田水利、农机等配套率不高;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 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也十分严重。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 土地锐减和劳动力质量下降已成为当前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必须发展多路径、多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农业现代化以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

(二) 提升产业质量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增产不增收, 农产品品质低、品种单一、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是导致农业效益低下的关键性因素, 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落后、产业不发达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专家测算, 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 在美国可增至3.72元、日本为2.20元, 而中国只有0.38元,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多在 (2.0~3.7) ∶1以上, 中国在2002年该比例才达到0.60∶1。从一定意义上讲, 目前中国农产品供给过剩乃是农产品结构趋同和精深加工不足而引起的结构性过剩, 市场对高质量、高水准的新型农产品仍表现出旺盛的消费需求。2007年7月产自日本新县的“越光”和宫城县的“一见钟情”大米在北京、上海销售, 两千克包装的售价分别是198元和188元, 可视作一个例证。而有赖于粮棉油等传统作物的生产格局, 适应市场的能力弱, 种植效益难有突破与提升, 以南通如皋等地为例, 通过对如皋的17个行政村、总面积11.07万亩农田的调查显示 (2006年) , 水稻、小麦、油菜、棉花、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效益处于较低状态, 上述一茬作物每亩净收益分别为450.4元、338.3元、328.9元、674元、366.6元、426.5元和490元, 而桑园、花卉苗木、蔬菜等作物效益较高 (净收益均在2 000元以上) , 分别达2 902.4元、2 864.3元和2 228.6元。因此, 要实现农民增收, 仅靠传统式的稻麦棉油等作物的增产是远远不够的, 要加大区域优势高效作物的规模化种植, 延长农业生产的价值链, 建立起“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食品安全供应体系。

(三) 改善生态环境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农业生产长期以来高度依赖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 结果以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解决了10多亿人的温饱。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 大量的化肥、添加剂、塑料薄膜等被投人生产过程, 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处于优势产业和主柱产业的畜牧业, 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相伴随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畜禽粪便总排放量逐年增大, 在非用肥季节随意露天堆积, 臭气四溢, 蚊蝇乱飞, 导致疾病传播。作为农业生产主要副产品的农作物秸秆, 每年大量地就地焚烧, 造成资源浪费, 严重地污染大气, 危害人体健康。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 新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出现, 土壤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土壤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由于上述诸多因素, 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渐趋恶化。据叶飞、卞新民等 (2006) [4]对江苏省农业非点源污染地区差异评价结果, 南通的非点源污染源的等标排放量分别是化肥污染2.304万m3、畜禽粪便2.222万m3、生活污染1.741万m3、精养鱼塘1.740万m3, 可见化肥污染、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染是制约南通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关键污染源, 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多种有助于各类农业要素投入的平衡的技术创新和成果扩散, 以迅速遏制农业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恶化的势头, 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人居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的改善等都迫切需要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 特别是污染土壤的修复、农业废弃物无公害与资源化利用及其各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创新。

三、策应经济快速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与重点

(一) 动植物新品种研发领域

重点研究具有区域特色的动植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 应用常规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定向育种技术以及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等进行培育 (或是引进筛选) 动植物新品种。对于优势农作物, 如迟熟中粳稻或早熟晚粳稻、饲用或青鲜食特用 (糯、甜) 杂玉米、双低油菜、春性弱筋或中筋小麦、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大粒型蚕豆等应注重高产、优质、多抗等性状的协调;应注重特粮、特经、特菜等作物地方优异种质保纯、新品种引进和新种质的创制;对于出口创汇型经济植动物, 高效外向型的果蔬、桑蚕、花木以及适于滩涂等边际农田生长的盐生作物、能源作物等, 应注重新品种引选和种质创新;应注重猪、羊、禽等畜禽和水产等优质品种的引进和培育。

(二) 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研发领域

重点突破 (引进集成) 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和环境中化学污染物快速在线检测等检验检测技术。以农产品的优质、安全为目标, 引进筛选或研制生物农药、新型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新产品, 研究以“阻隔、诱杀防虫和设施避雨、控湿防病”等为途径的无害化生产关键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沿海、沿江和里下河三大生态区农业生产物质要素、技术优化组合及科学配置模式及基于主要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生态的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设施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研究开发不同饲养规模畜禽和水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开发养殖高效节粮、节能减排新技术。

(三) 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领域

研究新型高效分离、分级、杀菌、防腐、保鲜、干燥等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 引进 (或开发) 利用酶工程、生物工程、现代发酵工程所开发的新型、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健康食品和配料等, 引进 (或开发) 超高压加工、脉冲电场杀菌、微波真空干燥、超微粉碎等新型加工设备, 促进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四)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研发领域。

注重研究和推广节约型 (节水、节地、节肥、节能、节工) 农业技术, 保护性土壤耕作技术, 高效施肥技术, 病虫草兽禽害综合防治技术, 秸秆粪便安全资源化技术。集成和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 农牧农渔农林结合的立体农业模式, 秸秆粪便安全资源化的产业化开发模式, 高效高产优质生态化农产品 (无公害、绿色、有机) 生产模式。探索基于基地和信誉的安全农产品销售模式, 加快推进生态农业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循环经济建设, 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动态监控体系和农产品安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 推进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发展, 拓展农业功能,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五) 农业装备研发领域

引进或开发园艺设施用微型耕整机械, 开发渔船节能机械、助航、捕捞等关键技术及装备, 加强对水产品加工和船网机具修造耗能设备节能技术改造。注重引进和开发在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设施农业、设施渔业、渔业节能、农产品加工与贮运等成套技术装备。

(六) 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领域

引进或集成研发动植物虚拟表达和数字化设计、作物生命过程信息探测、农业遥感等数字农业核心技术以及一批农业信息采集、农情监测、耕地质量测定、农产品质量检测等软硬件产品, 逐步形成并完善我市主导性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的数字农业技术和应用体系。

参考文献

[1]郑建初, 高旺盛.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4.

[2]郑建初, 刘华周, 黄俊, 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J].江苏农业科学, 2006, (1) .

[3]刘建.发挥区域优势, 建立现代生态高效农作制度[J].南京农专学报, 2001, (2) .

篇2: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发展;区域经济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是去我国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开拓出经济发展的区域。依托长江水道、欧亚大陆桥以及西南出海通道等重要的交通线路,发挥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以中心城市的点带动区域的面,并以交通要道的线串通城市的点,实现西部地区的点和面共同增长。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等领导人曾经对我国在区域开发的战略布局上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指出:“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城市要加快其对外开放进程,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区域,能够较快地先发展起来,此时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而另一个大局就是当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要拿出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来帮助欠发展的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此时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西部大开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包括了西部地区建设的“十大工程”,到青藏铁路建设通车;从能源方面的西气东输项目,到西电东送工程进展稳定;从西部各城市大规模的机场建设,到西部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建设的全面启动;再从大规模的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到大面积的农村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试点。西部大开发—这一具有跨世纪意义的伟大工程,正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稳步地推进。同样,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伟大建设与实践,也是促进我国各民族在共同发展和富裕这条道路上的重要举措,是积极保障边疆地区的巩固和国家安全举措,它关系到全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发展影响

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其市场经济依旧处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处于初始阶段的市场经济,除了现有的现代市场经济一般表现特征和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属性外,还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区情”协调,总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提高西部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首先,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看,我国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特别是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其次,从经济结构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中,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农业和工业所占的重高,而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低。最后,从具体收入情况看,西部地区市场经济水平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2)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平衡、机构的改善。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就其主导力量而言为现代市场经济,但也保留着较多的原始市场经济和古典市场经济。其中,陕西省的经济呈现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多重二元型”,这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进程当中较为普遍现象。从现实出发,考虑好西部地区的复杂情况,而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当中,应该从落后的发展制度和发展理念的改革出发,从制度上完善西部地区发展的情况。(3)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系统的完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后,党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宣布提出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并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到2012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整体保持上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表现出的指标稳中趋好态势明显,其中呈现出:工业发展企稳向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消费市场成交总额增长稳定,地方财政收入也保持良好增势,对外贸易在外围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有所好转。这些都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西部地区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发展的具体表现,是西部地区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区域间平衡发展的前提。(4)改善西部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近几年来,国务院在西部地区设置了科技开发项目2100余个、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达到400多个、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00个左右,其中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建设,加快建设西部陕西杨凌地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川绵阳科技城等高新产业技术基地。西部大开发对促进西部科技、教育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

三、国家战略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展望

篇3:应用心理学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

一、心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往往其自然环境条件也相对较差。就拿苏南苏北相比较来说, 苏南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沿线, 交通便利, 因此有利于其工业、商业的发展, 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重视。苏北地区离长江相对较远, 在地理位置上就处于不利地位, 导致其在经济上一直落后于苏南。先天的不利环境因素, 使得领导者在心理上就将苏北划为弱势地区, 受到的关注与重视自然远远不如苏南地区。领导者的这种心理, 又打击了该地区生产生活的积极性, 使人们产生了安于现状、懈怠的心理, 这又对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

其次, 与苏南相比, 苏北地区由于资金欠缺, 对公共设施、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投资也相对较少, 导致该地区教育、科技水平明显落后于苏南地区。使苏北地区人们在心理上就将自己摆在了弱势地位上, 而这种观念又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由此可见, 地区经济发展与弱势心理是相互影响的, 弱势心理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同时经济的落后也会导致弱势心理的存在, 两者是相互作用的。

二、心理与企业发展

企业决策者的决策行为, 决定了企业能否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 以致于能以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企业决策者的决策能力首先取决于其教育程度,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决策者的心理。如果决策者心理保守, 积极性较弱, 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那么企业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若是决策者大胆积极, 勇于创新, 那么他会积极考察市场的需求, 做到市场需要什么, 我就生产什么, 那么企业的发展前景自然就好。苏南地区由于企业众多, 竞争压力大, 公司决策者们必须要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才能让自己不被淘汰。因此, 在心理上必须保持着积极的状态。而苏北地区的竞争压力相对苏南则小得多, 这就导致了部分决策者懈怠、安于现状的心理。与苏南地区的企业决策者相比, 他们在心理上就处在了弱势地位。

从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来看, 劳动者的积极性与生产者的心理状态是有直接关系的。当劳动者的心理需求与生产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时, 劳动者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生产效率自然也会上升, 这样企业的效益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苏南地区由于就业压力较大, 劳动者往往被迫需要不断调整心理需求, 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同时, 考虑到劳动者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企业决策者也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整劳动者的心理需求, 以求达到效益最大化。在苏北地区, 因为竞争压力较小, 劳动者常常处于随遇而安的心理状态, 容易产生懒散、懈怠的心理, 这就使他们难以实现高效的生产活动。

三、心理与家庭经济行为

家庭经济行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消费和储蓄。

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该地区的消费水平及消费观念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 消费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购买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形势、可使用的资金和购买的财力, 而且取决于它的心理情绪、它对经济形势的心理倾向, 即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动机、期望, 以及对消费对象的渴望程度, 总之取决于它的意向”。人们消费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生理上或是心理上的需求, 因此, 消费是与心理密切相关的。人们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三种需要:一是生存的需要, 二是发展的需要, 三是享受的需要。在不同的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不同, 人们的消费心理也是不同的。消费观点作为一种心理因素, 对消费的决策起着重要作用。

储蓄是家庭经济行为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通常来说, 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要有更强烈的储蓄动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人们的忧患意识往往比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强烈, 由于对未来不可知性的恐惧, 他们通常不会将收入的全部或大部分用于消费, 而是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保障。但是过多的储蓄行为不仅不利于商品市场的发展, 也将影响地区经济的活力, 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苏南地区, 人们收入较高, 消费水平也相应较高, 大多数人都将他们的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 这也就极大地刺激了商品生产,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苏北地区, 人们的消费习惯较苏南地区就显得保守一点, 在消费行为上往往表现出抑制消费的现象, 他们更倾向于将钱存入银行, 这与他们持有“存钱养老”、“预防额外支出”的经济心理是息息相关的。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他们预防不测、精打细算的心理状态。目前国家正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苏北地区的这种保守消费心理不仅不利于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 也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更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改变心理,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1. 运用心理学提升苏北地区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1) 综合运用管理心理学, 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 从而科学地了解企业员工的行为。这样就能使企业决策者合理利用和安排人才, 对企业员工进行动机激励, 还能在形成高效的管理制度和创造和谐的生产环境的过程中, 将员工心理因素考虑进去, 让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 形成富有人性的企业文化。同时, 使企业决策者获得科学、有效的心理学管理方法。

(2)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向企业员工提供心理咨询, 为员工的自我完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服务。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员工承受着种种的心理压力, 并由此产生各种困惑与心理问题, 而员工的心理状态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为员工减少心理压力, 使员工能正确处理各种心理问题, 消除不良情绪, 促进人格完善, 化解企业生产活动中的人际冲突, 增强团体凝聚力, 激发员工的潜能等。

(3) 运用应激心理学, 为企业决策者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应激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企业中经常出现的如人员变动、工资增减、生产事故等, 都有可能让员工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这时, 如果决策者管理失误, 事态可能会愈加严重, 进而导致各种突发事件的产生。而应激心理学则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 对这些紧急事件做出心理学干预, 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这些紧急事件对企业造成的消极影响。

2. 运用消费心理学原理, 提高消费水平

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消费者的各种消费行为都是在相应的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的, 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选择商品的心理, 同时支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的不同使得人们对商品的判断标准也不同, 从而使人们对商品选择也产生了差异。因此, 深入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有利于苏北地区经济的振兴。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政策刺激消费, 苏北地区可采取消费信贷、对消费进行补贴等方式来刺激当地居民的消费欲望, 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同时也可以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改变人们的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特定的价值导向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教育与宣传方式, 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 为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的观念以及心理的改变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了苏北地区居民的思想观念和各种消极心理, 才能保证苏北地区经济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本然.商业心理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4.

篇4:论新亚欧大陆桥与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2006年,江苏昌昇为实现从普通装配制造业向精密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决定添置进口机床,以打造高端精密加工工艺平台。但一下子要购买数千万元的设备,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优化,既要能购买设备,又要让公司日常生产运营不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江苏昌昇与江苏金融租赁公司有了首次接触与合作。江苏昌昇引进的德国肖特外圆磨,也是迄今国内第一台高精密数控外圆磨床,主要用于高端胶印机的精加工滚筒外圆。该设备可加工最大外径630mm,长度3000mm的加工件,其加工精度各类滚筒精磨后整体圆度、径向跳动、同轴度控制在0.004mm以内,为昌昇高端胶印机的制造再添利器。由此,江苏昌昇与江苏金融租赁公司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后期的长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后,江苏昌昇在为客户提供印刷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资金短缺的客户提供了融资解决方案,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从江苏金融租赁公司融资,速度快,手续简便,政策灵活,从申请到审批最多不超过10天,为他们融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而且节约了融资的时间成本。2006年,江苏昌昇成功帮助客户达成了6个融资租赁项目。随着融资租赁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客户融资需求的增多,江苏昌昇帮助客户实现融资租赁的业务逐年呈翻番的发展态势,年业务量约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半,据统计,近6年来昌昇的客户融资租赁业务总量达5亿多元。

随着江苏昌昇胶印机产品档次的不断提升,业已形成以单色、双色、四色;高速、中速;对开、大对开、全张、大全张等各种规格的全系列胶印机产品,所拥有的胶印机全线产品足以覆盖全国90%以上的印刷客户,更加贴近了国内印品的需求。根据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江苏昌昇不断为客户寻求拓展新的融资渠道,除江苏金融租赁公司外,还与上海远东国际租赁、恒信租赁、欧力士租赁公司达成合作。其中,与江苏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关系尤为紧密,双方遵循着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始终站在客户立场上予以考虑,成就了“制造商、融资租赁公司。客户”三方共赢的局面。

篇5:论新亚欧大陆桥与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 1 研究方法

变异系数: 利用变异系数对江苏区域旅游经济差异进行分析,计算公式为:

式中,CVt为变异系数,Yit为第i年第t个区域的旅游收入,n为区域个数,Yt表示平均旅游收入。

旅游效率: 旅游效率是旅游生产单元要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研究者多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 测度和分析旅游效率问题,其中也涉及到沿海城市旅游效率研究[10]。本文运用DEA研究江苏沿海旅游经济发展的效率特征。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 DMU) ,每个单元有m种输入和S种输出,分别运用Xj和Yj表示,则Xj= ( x1j,x2j…,xmj)T> 0,Yj= ( y1j,y2j…,ymj)T> 0。引入虚拟的最优决策单元DMUj + 1= ( min ( x1j,x2j…,xmj) ,max( y1j,y2j…,ysj) ) ,具体测量模型参考了相关文献[11]。投入和产出指标对测度结果影响较大,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选择反映旅游经济发展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投入指标包括劳动要素投入和资本要素投入,以每万人第三产业从业数表征劳动要素投入,以4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数、星级饭店数、旅行社数综合表征资本要素投入; 产出指标以不同城市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表征其效率产出。

重心分析模型: 重心分析旨在揭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动态特征。假设某一区域由n个平面空间单元构成,第i个单元的地理中心坐标或行政中心坐标为( xi,yi) ,Gi为该平面单元的旅游总收入量[1],基于经济重心模型和方法,运用Arc GIS 10. 1 重心计算模型分析,计算公式为:

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本文从经济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交通条件和旅游资源禀赋等旅游供给因素来分析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12],同时构建面板回归模型: ln INCit= α1ln GDP+ α2ln PGDPit+ α3STRSit+ α4STRTit+ α5ln TRAit+ α6ln FORit+ α7ln TRAFit+ α8SCEit+ λi+ εit。式中,INCit表示第i市第t年的旅游总收入; 以GDP、PGDP、STRS、STRT分别表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二产比重和三产比重,综合反映市域经济和服务业发展水平; TRA、FOR分别表示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衡量对外开放程度; TRAF表征交通条件,以等级公路里程表示; SCE表示旅游资源禀赋,国家旅游局评选的A级景区与其他景区兼容程度最高。截止到2013 年底,江苏省有17 家5A级景区、126 家4A级景区,位居全国第一。旅游资源禀赋测算选择5A和4A级景区,并参考已有成果的评价细则[13],5A级和4A级旅游景区分别赋予90 分和85 分,资源禀赋用区域所有景区个数得分加总表征; λi表示各市的固定效应,不随时间变化影响旅游经济的因素; εit表示随机干扰项。

1. 2 数据来源

根据江苏区域经济与地理空间特征,将江苏13 个城市分为南京旅游圈( 南京、扬州、镇江、泰州) 、苏南旅游圈( 苏州、无锡、常州) 、徐州旅游圈( 徐州、淮安、宿迁) 和沿海旅游圈( 南通、盐城、连云港) ,以更好地反映江苏沿海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旅游发展差异。A级景区数据来自国家旅游局网站中关于A级景区各批次的评定公告,其他研究数据来源于2002—2014 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2 江苏沿海旅游经济发展特征

2. 1 旅游经济处于相对落后地位,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

江苏旅游经济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沿海区域旅游经济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江苏13 个地级市中,2013 年南通、连云港的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都分别位居全省的第八位、第九位,盐城的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分别位居第十一位、第十二位,排名较靠后。江苏沿海旅游圈总人次、总收入分别从2001 年的1041 万人次、86 亿元增加到2013 年的6633 万人次、781 亿元,占全省的比例分别是12. 8% 、11. 02% 。虽然沿海三市旅游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全省其他城市相比,旅游经济规模明显低于苏南旅游圈和南京旅游圈,仅略高于徐州旅游圈( 图1) ,旅游发展速度没有明显优势。相对而言,全国大部分沿海城市旅游经济较发达,在本省都占有较高的地位,而江苏沿海旅游经济是全省旅游发展的“凹地”。

江苏沿海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南通处于较领先地位。图2 显示,2001 年江苏沿海三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并不显著,南通略高于其他两市,但因发展速度不同,2013 年沿海旅游经济水平呈现较大的差异,南通旅游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占三市的比重分别从2001 年的35. 1% 、40% 提升到2013年的41. 3% 、45. 5% ,尤其是入境人次的总体规模和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城市。总体上而言,三市入境旅游发展速度都高于国内旅游,但不同城市之间又存在差异。就入境旅游而言,南通规模最大,连云港发展速度最快。三个城市的国内旅游发展相对均衡,南通旅游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江苏沿海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2. 2 沿海旅游经济发展快,但旅游发展效率低

本文运用变异系数测算了江苏四大旅游圈的区域差异( 表1) ,并分为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两个方面。四大旅游圈的国内旅游变异系数从2001 的0. 637 下降到2013 年的0. 612,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入境旅游从1. 056 下降到0. 901,呈现缓慢下降的态势,显示江苏四大旅游圈的入境旅游差异明显大于国内旅游,但都趋于下降趋势。江苏省沿海入境旅游的发展速度快于相对滞后的国内旅游,且增长速度高于本省和沿海城市的平均水平,但这种较快的发展速度也缘于其入境人次总体规模偏低的原因。总之,与其他区域相比,江苏沿海旅游经济板块仍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

2001—2013 年江苏各市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率值见表2。在13 个地级市中,南京、苏州、无锡、镇江等城市的综合效率基本为1,反映在大多数年份旅游经济发展都处于有效率状态。沿海三市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资源冗余和开发低效状态,其中南通旅游经济综合效率值为0. 6—0. 9,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盐城在2008年以前旅游经济效率较为有效,而之后的效率值在0. 6 左右,这可能与统计数据有一定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连云港的旅游效率值为0. 5,总体上反映出江苏沿海区域旅游经济效率较低、波动性较大,尤其与本省发达地区相比,旅游发展效率更为滞后。

2. 3 江苏旅游经济重心为苏南地区

江苏省域旅游经济重心位置和移动的轨迹见图3。从图3可见,2001—2013 年江苏旅游经济重心虽然有向北推移的趋势,但是并不非常显著。13 年的旅游经济重心都位于镇江市丹阳西部,与江苏省的几何中心相比,旅游经济重心明显偏南,这与江苏省的经济重心基本一致。2013 年,苏南旅游圈和南京旅游圈的旅游总收入占江苏全省的79. 65% ,而沿海旅游圈仅占11.02% ,且13 年间基本维持在11% 左右; 苏北旅游圈旅游经济比重更低,但呈现上升趋势,从2001 年的6. 8% 提升到9. 33% ,验证了苏南旅游经济较为发达,而沿海旅游经济板块较落后的现状。

3 江苏沿海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本文利用Eviews 6. 0 软件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了回归检验,回归结果见表3。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良好,除了三产比重和交通变量外,其他变量都通过了不同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DW值也达到1. 992,模型的解释力较强。

注: ***、**、* 分别表示在1% 、5% 和10% 水平下显著。

3. 1 经济水平是沿海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

GDP、人均GDP、二产比重对旅游经济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区域经济水平增强了城乡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拉动了旅游消费的提升,推进了旅游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2000—2013年,南通GDP平均增长率为15. 9% ,高于盐连两市,但江苏沿海三市的平均增长速度( 15. 5% ) 略低于全省( 16. 5% )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也相对滞后。城市服务业水平是促进沿海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回归模型显示,三产对沿海旅游经济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沿海区域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3. 2 对外开放是沿海旅游发展的先导

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对沿海旅游经济有积极的显著影响。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与对外开放程度密切相关,三市中连云港入境旅游发展速度最快,对外开放程度对连云港入境旅游发展影响显著。这与苏州类似。苏州的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半壁江山,对外交流程度的增强吸引了大量商务、会展等类型游客,有助于区域旅游知名度的提升,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增强吸引力。江苏沿海应充分借助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新时期沿海大开发、交通条件大改善的区位优势,密切对外交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提升旅游发展规模和水平。

3. 3 旅游景区是增强沿海旅游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旅游景区数量和质量是衡量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回归方程显示,旅游景区对沿海旅游经济有显著的积极影响。A级景区的数量和级别可反映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和潜力。截止到2013 年底,苏州有6 家5A、26 家4A级景区,而沿海三市仅南通有1 家5A景区,三市4A景区共20 家,与苏州等城市的景区数量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江苏沿海区域旅游景区点建设水平和产品开发的落后直接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4 我国沿海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启示

4. 1 较高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突出的旅游形象

在我国主要沿海城市中,多数城市的三产比重都超过了40% ,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的三产比重超过了50%[14]。三产比重较高的城市旅游服务基础和配套设施都较完善,但江苏沿海城市在经济实力等方面落后于沿海发达城市。沿海发达城市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塑造了独特的形象口号,如大连的“浪漫之都,时尚大连”、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厦门的“海上花园”等。江苏沿海城市的旅游形象知名度较低,且难以体现区域自然和文化特色,缺乏标识性; 再加上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不够,江苏沿海旅游的知名度低于其他沿海城市。

4. 2 自然和人文景观类旅游产品丰富多彩

旅游业较发达的沿海城市以基岩质海岸为主,传统“3S”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相对成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海洋旅游产品。沿海发达城市的主城区多濒临大海,海城相依,历史底蕴深厚、海洋文化丰富,现代景观与古典建筑交相辉映,如上海外滩、天津五大关、青岛八大关、厦门鼓浪屿、福州三坊七巷等,给旅游者留下了醒目丰厚的城市印象。在此基础上,沿海城市设计并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满足了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江苏沿海海岸线从北面的绣针河口至兴庄河口为砂质海岸,连云港西墅至烧香河北口为基岩海岸,其余为总长883. 2km的粉沙淤泥质海岸[14],因此除了连云港部分海岸线,大部分岸线并不适合开发传统的“3S”滨海旅游产品。

4. 3 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齐全,特色节事旅游产品众多

旅游是一个综合性服务产业,沿海发达城市拥有众多高星级景区、饭店和旅行社,旅游交通发达,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齐全。江苏沿海城市在旅游要素的配套方面滞后于其他沿海城市[14],高星级饭店较少、旅游交通设施不发达、品牌旅游景区建设滞后,反映沿海旅游产业要素不完善甚至较落后,制约了旅游经济水平的提高。此外,我国发达沿海旅游城市拥有众多特色的节事旅游产品,如上海旅游节、大连国际服装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广州广交会等,众多节庆旅游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在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也增强了沿海城市的知名度,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4. 4 地理区位和制度政策优势

地理区位是沿海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优势,东部沿海城市区位优势明显,上海、广州、深圳是国家级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天津、福州、宁波、厦门、珠海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区域级的城市旅游集散地[15]。同时,沿海城市优惠的制度政策直接刺激了沿海旅游产业发展。但经历了近30 年左右的发展,各地的制度和政策已基本实现了水平化,沿海特区和开放城市原来享受的制度政策优势对旅游发展的正面效应被逐渐削弱。江苏沿海区域虽然具有一定的沿海地理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扶持,但与我国其他沿海城市、江苏苏南等城市相比,区位和政策优势并不突出。

5 江苏沿海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基于SWOT法( 表4) ,梳理和剖析了江苏沿海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根据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5. 1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统一规划,树立整体旅游形象

江苏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阻碍了资源的统一保护与产品的联动开发。江苏沿海旅游资源分布于三市和市内的不同区县,不利于旅游资源的统一保护与旅游联动开发。江苏沿海旅游开发要突破行政区划的壁垒效应,统一旅游规划,构建常规合作机制,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产品的联动开发。连云港是沿海三市中唯一一个“山海城”相拥的地级市,而盐城、南通主城区离海岸有一定距离。从各市沿海旅游资源特色、区域经济水平和地理区位而言,建设南通( 南部) 江海文化旅游区、盐城( 中部) 生态湿地旅游区和连云港( 北部) 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休闲度假、生态湿地和江海文化三个核心旅游产品( 表5) ,形成独特的滨海旅游风光带,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沿海地区的新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共同树立江苏沿海“黄金海岸之旅”的旅游品牌。

5. 2 严格保护沿海景观,挖掘沿海文化特色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沿海大开发的浪潮在促进沿海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可能破坏沿海生态资源和文化景观破坏。首先要注重生态保护,尤其是具有一定国际吸引力,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生态湿地资源,是生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但也是容易被破坏的旅游资源,可在整合沿海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或世界遗产。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源泉和灵魂,如韩国济州岛将濒临消亡的“海女”文化打造成为该岛一个著名的人文景观,深受游客喜爱[14]。江苏沿海各市首先要保护沿海区域特色文化景观,在此基础上,挖掘海洋文化主题,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江苏沿海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如民俗文化、盐业文化、民间信仰、神话传说、饮食文化和新产业文化等,形成创新旅游产品的文化主题,打造富有江苏沿海特色和个性的海洋文化[14]。

5. 3 加强市场营销力度,提升现有节庆规模和影响力

上海、苏南等长三角市场是江苏沿海旅游的营销重点,同时兼顾省内外其他旅游市场,通过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网站的“热门线路”查询,涉及到较少的江苏沿海线路,仅有的几条主要是将南通启东海鲜和上海崇明生态旅游联合开发,说明苏南、上海等主要客源市场对江苏沿海旅游的认知度较低、旅游产品影响力弱[14]。韩国济州岛采取多样化旅游营销策略,强化了其品牌效应,江苏沿海也应借助《西游记》、《一个真实的故事》、张謇等影视歌曲和名人,加强营销力度。此外,提升沿海城市现有节庆知名度,如南通“国际江海旅游节”、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连云港“西游记旅游文化节”,增强沿海城市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5. 4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培育沿海旅游新产品

海南“国际旅游岛”和韩国济州岛“特别自治道”等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岛上实行了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优惠政策,刺激了旅游业发展[1]。同样,江苏沿海也应借助沿海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国家政策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支持,建立“江苏沿海旅游改革试验区”,或建立湿地、岛屿等特殊区域的旅游试验区,出台配套的旅游优惠政策,扶持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江苏沿海旅游经济开发和“凹地”经济带的隆起。沿海区域在加强旅游交通、景区、饭店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培育旅游新业态,满足日趋增长的休闲需求,开通邮轮观光线路; 在利用其通江达海的旅游区位优势的同时,满足旅游者需要。针对我国自驾游的热潮,建立完善的自驾导航系统和服务营地网络,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顺应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发挥旅游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建设一批沿海、沿江特色旅游休闲小城镇或村庄。

摘要:利用旅游经济统计数据,基于比较的视角,运用变异系数、DEA和重心分析方法构建回归模型分析江苏沿海旅游经济发展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江苏沿海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旅游发展效率较低,经济水平、对外开放和景区数量等因素对沿海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借鉴其他沿海城市旅游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提出推进南通沿海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包括统一规划和产品形象建设、海洋文化挖掘和特色化产品打造、市场营销和产品品牌塑造、完善设施和新产品培育等方面。

篇6:论新亚欧大陆桥与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波动;多轮驱动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深水区,需要区域经济统筹发展,不在是以往单方面依靠东部的“单项驱动”,而更是多区域带动的“多项驱动”的发展战略。我国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这些战略的实行使得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平稳、和谐。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影响。 首先就是使得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更趋平稳。区域经济的“多项驱动”使得经济发展更趋合理,宏观经济的波动也就较为平稳,趋向正向波动。其次,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对于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得我国的各个区域的经济都得到发展,而且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与外部冲击有关

(一)文献回顾。本文从以往的文献、经济的测度、实证分析几个方面来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是因为外部的冲击。在以往的文献中,如李云娥(2008)利用VAR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得出结论是,我国经济宏观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波动,而非第三产业的波动。刘树成(2004)在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出发提出,第二产业具有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波动性。这也说明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外部冲击导致的。

(二)经济的测度。在宏观经济的测度上,宏观经济测度之一就是潜在产出水平,这里存在两种情况,实际产出水平大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经济就是正向波动。另一种情况,当实际产出水平小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经济就在负向波动。负向波动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宏观经济的测度之二就是产出缺口的部分。而估算产出缺口部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生产函数的方法,另一种就是实际产出时间序列进行分解的方法。这两种测度表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是由于外部冲击而导致的。

(三)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通过模型构建、模型估计等得出我国经济宏观发展主要是通过外部冲击来加以影响的。模型的建构和模型的估计都是从一定的公式出发,得出结论。在实践的基础,通过建构一定的模型对模型进行估计,从而估算出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变量。这就如同在建筑房子之前,通过一定的模型来选择一定的布局。从模型的构建和估计当中,我们也得出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是由通过外部冲击影响的。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是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趋于平稳的深层次原因

(一)文献综述。在以往的文献中,有很多言论阐明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是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更趋平稳的深层次原因。

(二)模型的建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在拘泥于温饱问题上,更多的人重视精神上的消费,我国的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年的增长。通过一定的模型建构,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模型建构的另一方面就是生产部门,生产是为了消费,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水平。区域的协调发展战略转变改变了以往东部的生产能力远远高于中西部的生产能力这一格局。通过建构生产部门的模型,可以得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是引起宏观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四、两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启示

首先,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由“一元”到“多元”的全面发展,使得各个地区的经济既竞争又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只有我国的经济协调同步的发展才能使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更趋平稳。再有就是两者的关系表明,加快统筹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的迫切性,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使宏观经济波动趋于正向波动,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最后,我们要抓住两者联系,努力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结语: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在不断的转变,区域经济的转变主要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而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来自于外部的冲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是我国宏观经济趋于稳定的深层次原因,这就告诉我们要紧紧抓住两者之间的联系,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论新亚欧大陆桥与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宏观背景

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化, 源自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刺激、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行政保障与国际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驱动。加强区域高等教育互动与合作, 推进区域高等教育联动发展, 共建高等教育发展增长极, 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社会需求。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为区域高等教育互动与合作提供了现实需求。改革开放30年来, 遵循“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四大板块、四大功能区、三大城市群和四大协调互动机制”的总体战略架构。“四大板块”, 即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四大战略, 形成东中西互动的全国联动大格局。“四大功能区”, 即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 将全国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地区, 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 形成特色化区域发展格局。“三大城市群”, 即重视发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和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四大机制”, 即健全区域协调互动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有效发挥政府引导和调控作用的有机结合,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依此战略构架, 未来10~20年, 全国由南到北将形成由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和大东北经济区, 再加上珠三角、泛珠三角、长三角、泛长三角和以京津冀都市圈为核心的环渤海, 构成“四带一区多元”的经济协作格局。在此总体战略构架下, 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区域内各省区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协调和整合, 而各省区富有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的形成, 客观上刺激着区域高等教育的主动适应和重新建构, 进而需要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布局、类型、层次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通过人力资本的供应、技术转让、校企合作、高校科技产业等方式和途径,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为此, 高等教育区域化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各省区高等教育系统应充分与其它地区特别是同属一个经济区域的省区开展交流和合作, 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确保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相适应的多样化、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服务和强大的助推力。

(二) 高等教育管理属地化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有助于为高等教育区域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行政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四次大的调整, 从中央集权、条块分权、三级分权跨地区、跨部门管理, 到目前的两级管理、以省级为主, 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调整。然而, 从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看, 长期以来, 在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下, 国家对高等学校管得过多统得过死, 高教管理行政化倾向极其严重, 地方政府无法统筹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相脱节, 高等学校与社会相脱离, 高等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近年来,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实施,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经过高等教育机构的“共建、合作、合并、协作、划转”等改革的推行, 长期以来“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开始打破, 省级政府进行高等教育决策和统筹的权力与责任逐步加大, “两级管理、以地方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区域化的行政体制已基本形成。地方政府根据地方实际, 立足地方, 面向区域, 因地制宜, 灵活有效地对当地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统筹与管理, 服务区域, 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 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 国际教育联盟化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技术国际化和科技高速化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 西方跨国公司首先出现了战略联盟, 并发展成为当代组织变革的重要趋势。战略联盟带来的巨大效益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变革, 同时也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后工业化社会的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迅速变化, 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 无论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学校自身发展都在探求新的发展战略, 以应对未来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寻找合作伙伴, 探求“战略联盟”, 重视高等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以应对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冲击。美国高等教育一再强调培养“有全球意识的人”“有国际眼光的人”。日本强调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 “能够领导世界的真正具有独创精神的人才”。各国高等教育的相互融通, 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高校战略联盟得以迅速发展, 出现了不少成功的典范。美国3000多所高校中最负盛名的校际联盟是由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等8所高校组成的“常青藤盟校”, 此外还有中西部12所研究型大学组建的“CIC大学联盟” (Committee on Instituional Cooperation) 、“克莱蒙特大学联盟”“五校联盟”“十大联盟”“大东方联盟”“东南联盟”等。这些大学通过联盟和合作,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共同制定出了科学的规章制度, 保持了其在学术领域内的领先地位, 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享有盛誉。英国罗素大学集团由牛津、剑桥等19所研究型大学组成, 其核心在于提升研究水平, 增加学校收入, 招聘最优秀教职工与学生, 降低政府干预, 提倡大学合作, 为大学向政府国会争取到很多利益, 维护大学精神。欧洲科技型大学联盟是一个由欧洲各国顶尖工科大学组成的联盟, 其基本任务是促进工程师、科学家、建筑学家的高端研究和培养, 通过紧密的国际协作, 实现高效的研究、学习和教学。总体而言, 作为一种发展策略, 西方高校战略联盟密切了高校之间及高校与其它组织间的合作, 实现了高教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生态性。就高校自身而言, 实现了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降低了办学成本,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办学效益, 提升了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从学生层面看, 高校战略联盟聚合了各方优势, 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多元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条件。国外高校战略联盟的有效运行, 无疑对当前我国区域高校不失时机地发挥政治优势、调动各方积极因素, 因地制宜, 因校制宜, 建立面向长远的互惠、互利、互动关系, 强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 整合教育资源, 拓展发展空间,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增强师资队伍, 提升办学实力, 具有重大示范辐射效应与驱动作用。

二、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价值目标

区域高等教育的整合联动、分工合作, 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 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 运用新思路, 采取新办法, 建立新机制, 统筹兼顾, 优势互补, 合理布局, 协调发展, 必将有力推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的有机结合与功能发挥, 提高高等教育产出的质量和效益, 加速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 创新合作机制, 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加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 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化, 其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于区域建设发展对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需要, 在于不断满足人民对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 既要有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水平, 又要有适应区域建设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比较完善、协调的结构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众教育时代的到来,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面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多元化、小批量和适时变动, 使得高校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僵化的问题日显突出, 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更加严重, 劳动力市场“人找事”与“事找人”的现象并存, 由此导致本来十分紧缺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造成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就业不足, 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下降, 影响了高等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互动与合作, 必须进一步创新合作平台, 完善合作机制, 强化政府对区域合作的引导, 统筹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与规划, 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学历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办学类型结构、地区布局结构、学校规模结构等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切实扭转高校布局失衡、学科专业重复、层次类型单一的不良发展局面, 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功能水平。

(二) 发挥协同作用, 培育核心竞争力

培育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教育联盟化、高教管理属地化背景下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分工与合作的必然选择, 是高等教育区域化的重要目标。麻省理工大学第十四任校长保尔E格雷在1983~1984年校长报告中说, 一个大学的质量在于它为自己制定的发展水平和前景以及它的原动力和潜在能力, 即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任何高校都只能在办学的某些环节上拥有优势, 而不可能拥有全部的优势。为达到“双赢”或“多赢”的协同效应, 注重区域高校之间的携手联合,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彼此在各自关键优势环节上展开合作, 努力采用外部资源, 实现内外资源的优势相长, 可以求得整体竞争力的最大化。区域高等教育互动与合作, 使区域高校在组织上突破有形边界, 因校制宜, 将其某些功能使命依托于区域高校战略联盟之中, 借助外力实现大学办学功能的整合弥补, 在竞争中以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习惯于“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管理理念, 把精力耗散在众多低附加值的活动上, 使高校难以积累具有竞争优势的教育资源, 丧失了许多可以发展的机会。当前, 区域高等教育亟需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 从战略高度出发, 确立与区域高校或组织、机构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采用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战略整合, 不断提高资源的互补与加强外部力量的配置与扩张, 融合各自核心能力, 形成某种聚合效应, 使自身学科与专业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思路、治校理念得到优化, 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培育和增强高校的核心能力, 提升高校竞争力。

(三) 破除“孤岛效应”, 提升办学效益水平

从全局出发, 统筹思考, 发挥特色, 优势互补, 全面协调, 形成合力, 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这是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首要目的与意义。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和高等教育活动的互补性, 区域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互动通过其特有的协同效应, 促使其短缺资源和单向活动在联合与合作中得以优化组合与多向拓展, 增强了区域高校与外部环境的深度融合, 既可避免规模扩张的压力, 又可促进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与共享, 降低办学成本, 获取潜在利益。区域高等教育互动与合作, 拓展了区域高校对资源的支配界限与能力, 化解了内涵建设、外延拓展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不断开拓新的增长点, 使不同区域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得以高效整合, 增强高校战略调整的灵活性, 最大限度地降低办学成本, 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生存能力, 提高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当前, 资源紧张, 经费短缺, 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 各区域应立足现实, 着眼长远, 统筹规划, 打破行政壁垒, 破除各自为阵的“孤岛效应”, 盘活区域高等教育资源,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切实提高整体办学效益, 努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当然, 要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价值目标, 必须注重政策性, 坚持市场性, 体现灵活性, 凸显区域性等原则。通过政策引导, 加强国家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宏观统筹调控;引进市场机制, 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平等竞争, 互助合作, 共谋发展;立足区域发展优势, 坚持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道路。

三、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战略策略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努力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合力作用, 维护不同区域高等教育主体利益, 提升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效益, 推动区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 科学制定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 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性。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 必须首先制定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所谓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政府在一定时期为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而做出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谋划。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必须立足区域高等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要求, 通过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目标的描述, 根据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区域文化、区域人口、区域生态发展的总趋势、总目标, 经分析诊断、科学论证, 提出一个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发展目标、战略发展对策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既要考虑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也要考虑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法规, 同时还必须切合区域发展实际, 遵循先进性和可行性、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整体效益与局部效益、适切性与针对性、阶段性与衔接性相统一的原则, 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 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二) 协商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组织

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机构, 是区域高等教育互动合作的组织保障。合作各方可以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的原则, 根据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差异, 有选择地组建区域性服务意识强、精干高效、具有权威性的合作组织, 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区域合作的实际协调运作和管理监督工作。借鉴美国“常青藤盟校”、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欧洲科技型大学联盟的运行模式, 根据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聚集国内一半以上一流高校的发展实际, 组建区域性大学联盟董事会民间组织, 加强合作,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提升区域高校学术声誉与社会地位, 扩大资源的产出效益。由于区域民间合作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受多因素制约, 其合作的深度、广度时有不尽如人意, 因此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与推动, 组建区域性官方合作组织, 比如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 可以将高等教育的合作纳入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 形成区域合作的一揽子计划, 以保证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顺利开展。当然, 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也可以因地制宜在国内、国际范围内寻求合作, 成立横向松散性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组织, 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资源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

(三) 研究制定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章程

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章程, 是由区域政府、高等教育行政机关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参与制定的, 受国家、政府政策或法律法规约束的, 对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实施管理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治教总纲, 是按照区域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生态和高等教育良性互动发展要求, 将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形成的, 由区域内合作各方共同制定, 认可并严格遵守, 规范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关系和规定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目标、手段、方法、途径、内容等的一套制度性规范的总和, 对区域各方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具有约束力、保障力。按照区域合作章程的规定, 针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 东、中、西部与东北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 以及对人才、科技、信息等的不同需要, 要科学制定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确立区域适度超前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设计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制度规则和操作原则, 以确保区域高等教育依法合作, 健康运行。

(四) 共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既包括人、才、物等有形资源, 也包括时间、信息、文化等无形资源, 其相对稀缺性, 决定了资源优化配置、整合共享的重要功能价值。构筑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建设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资源服务体系, 消除资源孤岛、信息孤岛现象, 化解高等教育资源老化、同质化、优质资源匮乏等突出矛盾, 必将有力推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倍增效应。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互动, 要善于借船下海, 借鸡生蛋, 不断提高区域公共设施共享程度。鼓励区域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之间开展合作, 打破封闭式管理模式, 实行公共设施相互开放。同时, 借助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 优化资源开发服务模式。积极开发教师资源与课程资源, 实施课程移植、学分互换、教师互聘、学生交流, 建设区域共同师资市场与课程资源库, 设立“联合教授”席位, 搭建科研平台, 组建科研梯队, 提高优质教师资源利用率与区域高校科研整体水平。切实强化区域高等教育信息互动与共享, 克服区域高等教育信息不对称的局限性, 实施区域高等教育信息发布制度, 增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互动的可预测性。规避信息不对称所潜在的合作风险, 使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更加有效快捷, 区域内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达到最大范围的共享。根据不同区域、同一区域内不同高校、高校不同合作项目特点, 因地制宜构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利益补偿和激励机制, 积极争取中央或上级组织的政策支持, 通过制度安排与评估监督, 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健康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 (美)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12-14.

[2]高洪源.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220.

[3]桂慕文.人类社会协同论--对生态、经济、社会三个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5-6.

[4]董泽芳, 柯佑祥.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J].江苏高教, 2000, (5) .

[5]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讨[A].//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1:233.

[6]黄孟源.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100.

[7]樊彩萍.战略联盟:中国高校发展的新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11) .

[8]傅毓维, 邵争艳.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6) .

[9]赵庆年.分工与合作: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与理性诉求[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论新亚欧大陆桥与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相关文章:

亚欧博览会总结04-10

亚欧商务网建设方案04-16

亚欧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04-27

关于亚欧博览会的论文题目05-03

新欧亚大陆桥发展前景04-21

上一篇:南华工商学院清远校区校园展会策划书下一篇:衡水中学手写英语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