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2024-04-28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共10篇)

篇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人格的发展上一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又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和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整个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①学习信任阶段;②成为自主者阶段; ③发展主动性阶段;④变得勤奋阶段;⑤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⑥显示充沛感阶段;⑦承担社会义务阶段;⑧达到完善阶段。教育意义:指出了人生的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素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在教育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勤奋感,教师和学校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设想和创造,对儿童的建议表示赞赏,并耐心的回答其问题,增强其自信心,发展其主动人格,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成败观,使其懂得成功的必然现象,不可因一时失败而丧失信心,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不要在同班或其他人员面前轻视和贬低他们。

篇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早期人格培养的启示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形成要经历8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阶段,其中幼儿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早期人格对人一生的健康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养者应高度重视幼儿早期人格培养,发展幼儿的信任感、自信心、独立性等良好的人格特征,为幼儿将来的健全人格打下坚实基础.

作 者:吴成艳 作者单位:四川省甘孜州康定民族师范学校,四川康定,626000刊 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17(11)分类号:B844.1关键词:人格 幼儿期 亲子依恋 自主性 自居作用

篇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大体而言, 模糊教学的发展, 主要经历了从中国古代朴素的模糊教学, 到近现代的精确教学, 再到当代的模糊教学理论的发展完善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1.1 中国古代教学闪烁着模糊教学的火花

在古代,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模糊思维为主要特点的文化, 这就使中国的古代教学长期以来都保持着相当浓厚的模糊特征。“意会法”的教学思想堪称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思想结晶, 它是以教师督促、学生熟读的方式来领悟文中以及文外的含义为特征的。这种以涵咏为主要方法的教学表现了古代传统文化朴素的整体观和自我醒悟的思维方式, 注重了教学过程中学的地位, 强调了学生自主思维的重要性。事实上,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的确培养了一大批文豪英才, 使得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能够世代相传, 发扬光大。但是, 由于缺乏必要的客观的正确的科学引导, 古代这种“意会法”的教学思想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它经常以貌似模糊的整体去取代清晰的分析, 也不重视各个侧面、细节、部分、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而使得它的总体认识渐渐进入笼统、含混、残缺、肤浅的种种误区, 而这种误区也正是很多后人提出质疑的地方。

1.2 模糊教学丰富了人文价值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 纷繁复杂的模糊性现象以及对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科学研究的前沿, 而精确方法无法对此给予系统的全面的解释和处理, 因此, 模糊性的思维方式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模糊理论的再次兴起, 从根本上打破了经典科学长期以来以追求定性定量分析为唯一方法的垄断地位, 并且提出了全新的非定性非定量的分析方法。模糊教学的方法重新受到重视, 用以弥补精确教学方法的缺点和不足, 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教学教学艺术模式的研究。

从理论上讲, 模糊教学法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模糊的思维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留意本学科领域中广泛存在的亦彼亦此的隶属于多值判断的非典型现象, 发掘学生的模糊认知心理, 充分利用大量的模糊语言、模糊环境, 运用暗含、隐喻等模糊化的方法解答课堂疑问, 处理教学问题, 设立知识方面和心理方面暂时性的模糊状态, 促使学生自己感悟、体会, 以此激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 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元素在学生心领神会中巩固教学效果的方法 (2) 。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这个大背景下, 模糊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教学方法。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式转换的问题, 更是一场深刻的教学观念的改革。因为模糊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非此即彼”二值逻辑的思维定势, 使得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在语言、环境、情感、意义等不同层面上有多种理解方式, 从根本上有利于深化思想内涵、丰富人文价值, 它与目前倡导的建构主义思想以及新课程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模糊教学已经为我国当前的教学研究和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

2. 模糊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2.1 模糊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穆勒在《论自由》中说:“人性不是一部可以按照固定模式建造, 并能精确按照程序工作的机器。人性宛如一棵树, 在内部力量的支配下, 充分地发挥各个部分的作用, 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此外, 布卢姆有关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信息化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虽然使得教学向精确化的境界迈进了一大步, 但却日益暴露出教学精确性的各种弊端, 并且严重干预、阻碍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进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精英主义”、“学科主义”、“功利主义”等等既成就了精确性教学, 同时又将葬送精确性教学, 因为任何思维模式的终极形成, 也就意味着方法探索的终极定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 这就要求广大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用相对模糊、不确定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 (3) 。对于教师来说, 自己学习的取向不再是学科中心而应是问题中心, 注重强调非外在的学习动机, 努力寻求自身人格化、素质化、文化化的过程。同时, 教师应当尽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人, 留给学生想象、思索、探讨的空间和余地, 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模糊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1943年,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创造宣言》, 明确地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主张。科学研究已经证实, 创新能力随着人的大脑的存在而存在, 随着大脑的进化而进化, 随着大脑的萎缩而萎缩。因而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应该具有的潜在能力, 对每一个人来说, 其创造力都是天赋的。换句话说, 教师并不是教给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神手, 而只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指引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助手。教学过程中追求精确性确实是其走向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显著标志, 但另一方面, 其对目标模式的定性以及主观感受的量化标准又严重姑息了学生思维的惰性, 最终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多元化发展。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大田尧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某小学考试时有这样一道填空题:“雪化了将变成__。”标准答案是“水”, 但有一位小朋友却在空格里填上“春”, 被老师判为错误。大田尧问道:“这样判断对错难道是公平的吗?这个答案恰恰表现了孩子思维的流畅。”世界无限复杂多样而精彩纷呈, 精确化的追求却忽视了这一客观事实, 只是一味执行标准答案, 量化主观感受, 扼杀学生个性。语言具有模糊多义性, 因此善于使用模糊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小朋友填出了自己对“雪化了变成春”的体会和感受, 是在模糊情感的带动下以一种想象和期待的心理去理解大自然, 这是一种还未被磨灭的灵性、感性、悟性的闪光。

参考文献

[1] (美) E.R.希尔加德.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l987.

[2]李如密, 李宝庆.模糊教学艺术探论[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3]汪刘生.模糊教学艺术的审美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 1996, (4) .

篇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埃里克森;人格;婴幼儿;教养行为;个性品质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性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而其中前三个阶段(0~1.5岁,1.5~3岁,3~6岁)便是婴幼儿成长和接受教育影响的关键时期,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人格就会向着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1]。埃里克森对亲子关系在儿童人格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视,尤其在前三个阶段,也就是婴幼儿阶段(0~6岁),家庭中的亲子之间互动对儿童的发展显示出了决定性的作用 [2]。

第一阶段: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

1岁以前的个体就是我们常说的乳儿期,这个阶段是孩童发展的第一页,是完完全全的一张白纸。乳儿对母亲的完全依赖来自于外界独立生活的开始,来自于脱离母体280天的温床寄生而产生的安全感缺乏。在此阶段,父母必须给乳儿以适宜的、稳定的、不间断的关切、照顾。例如,通过母亲或母性肢体温柔的抚摸、母亲的贴心哺育等行为给予乳儿以信赖感,让幼童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安全可靠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已逐渐从意识上开始认识亲近的人了,当孩子或哭或饿时,父母的教养行为,哪怕是父母及时出现,都对孩子建立信任感有着重要影响 [3]。

这种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也是希望社会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此类儿童以后的人格品质多为诚信可靠、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反之,则多会形成心理缺乏信任感、多疑多虑等消极的个性品质。

第二阶段: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感(1.5~3岁)

这个阶段的幼童处于心理发展的婴儿期。随着身体本能的发展,他们能越来越自如地控制自身活动,慢慢掌握了爬、走等动作活动,产生一种渴望独立活动,显示自己能力的意识。他们开始喜欢说“不……”“我要……”等,这些都表明幼童开始认识自己并且表现出自主感的发展,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和倾向 [4]。

此阶段幼童的父母要给予孩子肯定。通过慈爱、温和的态度,爱抚、微笑等亲切的动作行为都会使孩子快乐,达到自主感提升的目的。这样不但使幼童自身生理品质得以锻炼,而且可以促进幼童意志这一社会心理品质的发展。此类儿童以后便意志坚强,积极自主,活泼开朗。

若父母溺爱,过于担心孩子的身体安全而阻止了幼童的自主性建立,就会造成他们身体差、性格软弱、意志力薄弱等消极个性品质,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幼童产生不自主的怀疑感。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社会、怀疑父母。

此阶段的幼童偶尔还会表现出一些行为,如:“低头,眼神回避,躲避他人,咬手,遮脸”等等,这些都是幼儿羞耻感的代表性动作行为。健康的羞耻心是个体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改善自己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过多或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 [5]。幼童有一些错误行为时,父母应该给予正确指导,亲身引导,免于指责,而且千万不能放任、放纵,更要避免对幼童有过高的期望或不切实际的对比。否则,都有可能导致幼童出现沮丧、自卑、自我贬值、自我怀疑、自我孤立等不良个性品质。

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这个阶段的孩童心理发展处于幼儿期,随着语言、动作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孩童已经将自身的活动范围扩增至家庭之外,幼童已经有了新朋友,新的活动领域。这一时期如果幼儿主动表现出选择探究的行为并受到鼓励,就会促使其主动性的形成和发展。此时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对孩子天赋的发现或了解,适当地帮助孩子从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领域扩展幼儿的身心活动范围。当幼儿遇到问题时,父母应该耐心听取,细心作答;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建议要仔细分析,合理采纳,适当鼓励。在发展孩子主动性的同时,利用榜样或反例等替代性教育方式培育孩子健康适当的内疚感,同时初步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道德感,这为幼儿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创新精神的形成,又有助于孩童执著、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等积极人格特征的形成 [6]。

若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做法、建议等表现出不耐烦、嘲笑,或者使孩子的主动性与外界任何主动性发生矛盾时,幼儿便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父母要避免使幼儿过度体验内疚感,不要总让幼儿幼小的心灵受压抑,绝不能恐吓、威胁,更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父母最应该重视幼儿早期良好情感行为的培养,同时幼儿也需要自由的抒发感情。这样不仅能增强幼儿主动性,还可以帮助幼儿克服不合理的内疚感,以增进安全感受,从而适应环境,主动与周围人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

婴幼儿这张无色的纸,将染上怎样的人格色彩,与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是任何新兴的早教培训班或培训机构无可媲美的。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负责任的人类灵魂第一工程师。因此,我们要倡导亲子教育(Parental Education),父母亲以幼儿的中心为立场,结合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努力为孩童塑造积极健康的魅力人格!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7.

[2]袁红梅.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说看良好亲子关系模式的创立[J].学前教育研究,2004(9):32.

[3]郭婷.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理论导报,2010(6):26.

[4]刘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早教机构中亲子游戏的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21.

[5]竭婧.幼儿羞耻感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05).

[6]王家军.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与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1(6):39.

[7]蒋波.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主动性发展的启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8):16.

(作者单位 江西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篇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人格发展渐成论,挫折,健全人格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由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人们来越注重心理卫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开始重新界定自己生活的质量,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标准也由一元化发展为多元化。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又随即出现:一些家长由于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而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身心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于是在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中充满了鲜花、掌声,过分鼓励的话语,以及夸大其词的表扬,而“挫折”一词几乎不存在,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的确,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充满自信、乐观、开朗,但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是那么地脆弱,根本经受不起任何挫折,也许芝麻大的小事就会使他们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而这些却正是他们的父辈始料不及的。

一、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在他的人格发展渐成论中把人的发展看作一个进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分为八个阶段,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他们分别为:第一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第二个阶段,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第三个阶段,主动对内疚(3~5岁);第四个阶段,勤奋对自卑(5~12岁);第五个阶段,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同一性的形成对个体健康人格的发展十分重要;第六个阶段,亲密对孤独(20~24岁);第七个阶段,繁殖对停滞(25~65岁);第八个阶段,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如果每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增强自我力量,人格就会得到健全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适应,若危机消极解决,就会消弱自我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

同时,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前一阶段危机的消极解决则会缩小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每次危机的解决都存在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消极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挫折,即在动机的推动下,达到目标的行动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这主要来自客观外界因素和主观内在因素,具体来说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与愿望的实现以及自我尊重等几方面。当积极因素比例大时,危机就会顺利得以解决。但这决不意味着,只有积极因素,没有消极因素就是好的。健康人格的发展,必须综合每一次危机的正反两个方面,否则就会有弱点。

二、适度挫折在健全人格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论阐释了在一个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适度挫折所起的重要作用。

首先,适度挫折有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适应社会的过程,在婴儿期,个体已能在初步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前提下,做出一些合乎成人要求的行为;幼儿期,个体能在老师、家长的监控下减少侵犯行为,增加亲社会行为,以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少儿期,个体已能根据情况去做一些得到家长、老师、同伴认可的事情,这正是在适应社会的一种需要。青年期、成年期以及老年期则更是如此。个体就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要求的前提下一步步成长的,人格也随之顺利地发展。而当个体不能适应社会要求,也就是遇到挫折时,个体应适当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为,使自身适应社会需要,使这种危机得以积极解决,从而使自己的心理趋于成熟。

其次,适度挫折可以增强个体的免疫力。一个一帆风顺几乎从未经历过挫折的人,他今后的人生必然隐含着危机。就像一种病毒,若人们接种过此病毒的疫苗,就会使体内产生一些抗体,今后即便再次接触此类病毒,亦不易使自身感染,但若从未接触过,那么一旦接触,则极易感染。轻度的挫折有益而无害,它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健康心态。每战胜一次挫折,就会增强自我力量,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人格得以健全发展。

再次,适度挫折可以帮助个体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性格特点。性格指人的社会行为方式。经历过挫折,并战胜它的人会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意义,更易形成积极的处事方式,反之,则会形成不良的人生观和性格特点,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从2001年黄勇杀人案到2004年马加爵案,再到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杀案,无不使我们感到痛惜和遗憾,无论是黄勇、马加爵还是赵承熙,他们对他人生命蔑视以及对自身生命的轻视令我们震撼。在马家爵案发生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导致他杀人的真正动机是其扭曲的人生观以及“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马家爵从小受到父母和姐姐们的疼爱,又由于其学习成绩出色,家人对他十分宠爱,他虽家境不富余,但基本上是在顺境中长大的孩子,在心理上并没有体验到太多的挫折感,在此基础上他对生命的质疑的答案,以及人生观形成的基础竟是从一首歌的歌词中得到的,即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既然早死晚死都是死,那么在他杀害室友的时候也就不觉得内疚。他说:“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为了什么?”这种毫无目标的人生观最终使他走上一条不归路。同样,开枪杀死32人后自己也开枪自杀的赵承熙也有着和马加爵类似的心态。

第四,适度挫折可以帮助个体避免在认知领域出现片面性而产生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它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而社会认知的“自我中心”,则是指个体在与他人、集体或社会关系的认知上,往往从自我立场出发,而不能进行换位思考,不能从他人或社会角度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从发展心理学来看,这种社会认知的“自我中心”属于儿童时期社会认知的特点,但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家庭、社会、学校对其过度呵护,娇生惯养,使他们不懂得挫折,造成许多孩子从童年步入青年阶段后,对社会认知仍停留在儿童阶段,他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缺乏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其社会适应能力和情商都在下降。在这种认知结构下,个体往往只从自我的主观愿望去思考问题,因此,在处事时,也就无法了解他人对此事的真正态度,不能意识到社会规范对此行为的评价。在马晓明杀亲案件中这种社会认知的自我中心观得到具体体现。马晓明因功课不好,被校方“劝其退学”,在害怕告知父母真相并担心得知真相后会带给家人痛苦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条自以为一了百了灭绝人性的方式,将亲人杀死。此案件中,马晓明完全从自己的主观认识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酝成了此起悲剧。

最后,适度的挫折可以避免个体对自我认识的不客观性。一个很少受挫折的人对自我的认识往往表现为高估自我,低估现实条件。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个体往往盲目夸大现实自我的能力,形成不现实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自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人群往往妄自尊大,不切实际,自以为是,不易为他人和社会所接受,因此极易遭到失败,产生内心冲突,导致焦虑,进而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问题,如过分自卑,低估自我,而处于这种心态的个体,往往又一味低估现实自我的能力,在把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进行比较时,认为理想自我遥不可及,而对现实自我又不满意。

因此,出现自我矛盾的冲突,出现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从而导致一些痛苦的心理体验,如感情脆弱,缺乏意志,自信心丧失,抑郁等,而这些对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不利于个体适应环境。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剧烈的冲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大大小小的挫折,挫折会伴随着我们一生。青少年的挫折感主要来自人际交往的失败、学习竞争中的失意、家庭生活方面的不幸(如父母离异等)导致的心理失衡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但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挫折却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人会勇敢地面对挫折,调整心态,客观地分析原因,确立今后目标,走出心理低谷;而有些人则会一蹶不振,误入歧途,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对于以自我为中心、世界观、价值观有偏差的人来说,他们会夸大所受挫折和压力,不能全面地认知事物,只看到事情的消极一面;对于那些缺乏自我客观评价的人面对挫折则会陷入自卑,甚至自我放弃;而缺乏挫折免疫的人,面对挫折则往往不堪一击,点滴的挫折就能摧垮他的整个世界。2001年10月,广州某高校学生石某因谈朋友不顺利,学习又不好而投江自尽。2002年3月,黄毅声称因承受不住学习压力而坠楼自杀。2007年5月,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南汇分校小英因被疑偷窃而跳楼以示清白。更有甚者,有些中学生因在班内名次的稍微下滑,就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可见,挫折带来的真正威胁不在于挫折的本身,而在于如何对待挫折。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弹性的心态对待挫折,提高他们克服遇到挫折时不良心理体验的能力,对他们进行抗挫折教育势在必行。在挫折到来之前,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调适心理,如何战胜它,从而增强他们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挫折教育对个体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在公民素质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论指出人格的发展是一种循环的形式,互相联系着一环扣一环,且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挫折教育应该从孩子可能会遇到挫折的时期就开始,且越早越好。比如,如果幼儿期的儿童已经有了如何面对挫折的心理体验,那么当他到了少儿期时,当他遇到类似的挫折时,就会有一定抗挫心理,即使他遇到的是另类挫折,他也会知道如何去面对。同样,少儿期的这些挫折体验又可促进孩子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的获得和社会角色的建立,进一步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这样随着成长中所面对的挫折的增多,孩子的耐挫性也在加强。

今天,公民素质教育已提上日程,抗挫折教育也应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未来的公民应该是那些知识丰富、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理想远大、懂得生活的,而不是外表健康而内心脆弱,经不住风雨病怏怏的人。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高智商、低情商、无抗挫折能力的一代。在对公民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的同时,抗挫折教育至关重要。抗挫折教育应融于四育之中,这样,我们今后的公民才能真正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把自己融入滚滚的建设洪流之中,才能将自己所学变成祖国前进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71-375.

篇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等四则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在每个人的人格发展过程中均是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歲);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1岁以后)。

仰八脚效应(出丑效应):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此种现象仰八脚效应。

高曾制约学习:在制约学习历程中,原来的制约刺激,经制约束习达到取代非制约刺激的作用之后,即可进一步将该制约刺激当作非制约刺激来用,与另一新的制约刺激配合,从而建立高一曾次的制约学习,密为高曾制约学习。

罗嘉思的人格自我论:

(1)自我观念:自我观念的形成,是个人在其生活环境中对人、对己、对事物交感互动时所得经验的综合结果。

(2)积极关注:个体根据直接性经验与评价性经验形成自己观念时,对别人怀有一种强烈寻求种极关注的心理倾向。

篇7: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1网络发展对现阶段教育的消极影响

1.1网络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导致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急剧下降当今学生的生活、学习压力比较大, 部分学生对以后生活和工作的目标感到迷茫, 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加之现阶段传统教育还是处于主导地位, 尽管许多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 但总体来讲, 学习课程还是枯燥无味, 循序渐进。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 学生的网络资源开始变得丰富, 不单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聊天、游戏、阅读小说这些趣味性的活动, 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老师讲解或者将要讲解的知识, 获得知识的渠道不再只通过教师来传授, 知识的接收渠道得到了拓宽, 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在课堂上学习兴趣急剧下降。

1.2网络资源共享性导致学生自身惰性的延展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帮助, 另一方面却给教育带来了困扰, 当有的学生在思考和解答问题时, 有的学生却在网络上搜索答案, 或者通过聊天工具互相传送答案, 甚至有的网站提供问询方式, 解答人员包括各个职业、层次不同的各种人员, 问题解答的多样性甚至专业性会导致学生对教师水平的质疑, 进一步降低学习兴趣。学生这样轻而易举的得到答案的方式, 会增加他对知识理解的误区, 不再动脑思考问题, 增加自身惰性的延展, 有甚者耽误学业。

1.3网络资源的聚集性导致学生的人性法律意识淡漠网络带来大量知识信息的同时, 也将各种恶性事件传播开来, 虽然只是某个地区偶发的事件, 但是在全球网络中, 会把所有恶性事件变成频发事件, 导致群体性安全感降低, 社会负面影响加大。此时, 网络中各类人群的各种评价混合在一起, 网络人群与现实人群互不相识, 部分人群语言漠视法律, 只顾个人情感抒发, 对人情更加冷漠, 会导致学生的人性和法律意识越来越淡漠, 遇事容易激动, 发生恶性事件。

1.4网络导致犯罪行为增多新华网统计, 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中与网络有关的占八九成;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近年办理的未成年犯罪案件中涉及因上网导致的盗窃、抢劫、强奸、伤害等案件就占了70%以上。有的学生因上网费而偷盗, 模仿虚拟“英雄”而抢劫, 与陌生人聊天而早恋, 因浏览黄色、暴力网站, 无法自控而强奸、伤害等, 最终引发一些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2]。

2现阶段教育发展的研究和对策

2.1整合教学资源, 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思维现阶段教育仍是传统教育的延续, 我们需要换一种思考方式, 网络可以将全世界的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和其他各种信息资源连接起来,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对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分配, 使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自由的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 增加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会发生变革, 需要从传统教学上某种意义的知识传播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引导者, 因为学生的知识获取不再单一的从教师获得, 只要老师稍加引导, 网络中的共享资源足够学生遨游。

2.2加强校园网络监管校园网络是为教学及学校管理而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目的在于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实现校园内计算机互联、资源共享, 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网上资源。但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为了保护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 防止不健康信息在校园传播, 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促进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良性发展, 学校应配备素质较高的网络管理员, 对校园网络的流通信息进行筛选。

2.3建立心理咨询室学生作为个体, 在遇到问题和瓶颈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疑惑, 特别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 学生问题的多样性和心理健康也几经成为教育界的难题, 为了引导学生心理平衡发展,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针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特点, 促进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和人格完善, 在学校或者网络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4加大校园活动社团建设,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生加入某一类社团, 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 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锤炼, 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 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 增强自信心, 为培养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现今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兴世界, 它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不能单纯的拒绝它, 要培养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的努力。我们必须长期地、持续地关注这一问题, 因为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 还会出现一些新的教育问题。只有不断的思考, 不断的解决出现的新问题, 网络的发展才能更加的健康;只有不断的思考, 才能使网络朝着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更加有益的方向发展, 为新时期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0 (7) .

[2]王玉.网络对教育的影响[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11) .

[3]桂斌, 王永辉.网络时代须以正视的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2008 (3) .

[4]李兴保, 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 2001 (2) .

篇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人格结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14-02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其思想发展的早期,将人的精神结构分为意识与无意识两个层次;到了后期,他修正了自己的学说,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精神本性的理论。他用动力学的观点把人的整个精神状态看成一个能量系统、动态系统,这个系统服从物理与化学的规律,研究人的精神活动、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人的个性,就是研究这个动态能量系统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这个系统即人格。在人格的组织内部有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子系统。

本我,弗洛依德认为本我是人的心理本质,是最原始的主观实在,是在个体获得外界经验之前就存在的内部世界。凡本我的东西必然是无意识的,但无意识的东西未必是本我的,即是说本我包含在无意识之中,本我是人格中最难接近,但又最有力的部分。说它难以接近是因为它潜藏在无意识之中,说它最有力因为它是人所有精神活动所需能量的贮存库。本我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组成的。它与人的肉体过程相联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并且贮藏它们向自我和超我提供能量。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快乐,贪婪而不开化,只对自己的需要感兴趣,一点也不听从现实和理性的指引。本我是建立人格的基础,它始终保持着幼儿时期的特点,它不能容忍紧张状态,希望立即得到满足,它不断地提出要求;易于冲动,非理性,自私,偏爱快乐;它无所不能,可依靠幻想、想象和梦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但是现实世界不是伊甸园,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现实与本我的需求不可能完全一致,两者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同时在现实面前本我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不具备理智的功能,它不能区分自己和现实,只求趋乐避苦。这样,本我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求得生存,只靠自己的力量的是不行的。在本我与现实交往过程中,从自身分化出来一个新机构,专门负责与现实打交道,解决本我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这个机构就是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和外界打交道而形成的,它从来都得正视事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理性和逻辑行事。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自我是来帮助本我而不是妨碍本我,它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即自我总是根据现实情况来满足本我的欲求,当现实条件许可时,就立即满足本我的要求,当不许可时,就暂时延缓甚至否定本我欲求满足,以求得与现实的协调。自我活动过程具有逻辑性,符合现实的特点。

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它有两个方面:一是自我理想(奖励方面),另一个是良心(惩罚方面)。在儿童早期生活中,父母总是有意无意的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去评价、奖励或者惩罚儿童,父母对儿童的某些行为作出“好”的评价,给他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对另一些行为则作出“坏”的评价,并给与惩罚。长此以往,儿童就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坏的。父母关于奖惩儿童行为的标准就逐渐内化为儿童自己的行为规范,他们可以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自己评价自己,当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时,就感到愉快和满足(内在奖励);当违反时,就感到内疚(良心谴责),到这个时候,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好”的标准就内化为儿童的自我理想,父母关于什么是“坏”的惩罚规则就内化为儿童的良心,这样,超我就形成了。超我是一种道德监察官,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为现实或快乐操心,它奉行的是道德原则。

父母把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传授给儿童,超我就是这些观念和理想在儿童人格中的重现。除父母外,其他社会因素也对儿童的超我形成起作用。教师、警察——事实上任何对儿童有权威的人都可能产生跟父母一样的作用。不过,儿童对这些权威的反应如何,主要取决于他最初从父母那吸收了什么东西。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超我的形成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自我在满足本我欲求时,不仅要考虑现实条件的可能性,而且要受到超我的限制。与自我不同,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它总是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力图限制本我的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弗洛伊德把自我比喻为三个暴君统治下的臣民,它要尽力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自我在三者之间周旋、调停,力图使三者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以便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当自我能够很好的平衡三者的关系时,三者和谐统一,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人的精神就健全;当自我失去对本我和超我的控制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无法平衡,系统便陷于紊乱状态,人格就不正常,发展到极端,人的精神就失常。

在这三者中,如果把本我看作是生长进化的产物,是生理遗传的心理表现,而把自我看作是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较高级精神活动过程的领域,那么,超我则是社会化的产物,是文化传统的运载工具,人类文明正是通过超我一代代的传递和发展的。

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以提高其实效性。

(一)在教育方法上,要从灌输变为引导,以形成健康的超我

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中,本我和超我任何一方绝对性的强大,都会使另一方得不到适当的满足,从而使自我处于焦虑状态。那种一味地灌输式教育教学方式,无形中强化了超我的力量,打破了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平衡,使本我压抑,自我焦虑,被压抑了的本我并不是被消灭了,它时刻在给自我以压力,并会在适当的时候与焦虑的自我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貌似强大的超我,那时我们好不容易灌输进去的超我就会不堪一击。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有机结合,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入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让枯燥的政治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得到充分的提高与发展,并逐步形成稳定而健康的超我,从而不断完善其人格。endprint

(二)在教育观念上,将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有机结合,以形成理想人格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特别注重用整齐划一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等预先设定的模式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进行共性培养,而忽视了他们作为有自己独特的、丰富个性的个体的存在,轻视了对学生的个性教育。诚然,这种规范性的共性教育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当今青少年正处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生活环境、多规格的人才需求之下,如果一味地强调共性教育不仅会束缚个性发展、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对社会发展和创新也极端不利。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内心需要。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增加个性化教育的比重,更多地凸现它的个体价值,努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和理想的人格。

(三)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人文关怀,以增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和接受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疏导人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改变,必须把“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相应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那些与人们的相应需要及利益的实现有明确相关的事物,往往具有更大影响力和吸引力,而如果人自身的需要被忽视,正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生理、心理上没有得到必需的关怀时,不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还会在内心产生接受某种事物的内部障碍。因此,为了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让受教育者接受,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针对受教育者所处的实际环境及其兴趣、爱好和各种实际需要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一切工作都要适应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在教育模式上,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谐

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心理和谐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如此。所以,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教育模式上就需要把心理和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之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将心理健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和谐。

总之,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价值。我们应深入学习和大力挖掘这一理论的思想精髓,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地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开,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美)约瑟夫·洛斯奈.精神分析入门——150个问题的解说与释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

〔3〕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

〔5〕殷其雷,李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若干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7).

篇9: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一、在高中阶段开始体育专项选修课的理论探索

体育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在中国虽然起步晚, 但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积极的投入到了体育选修的研究中, 但关于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笔者通过期刊网及手工查询了大量的有关体育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文章。目前, 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关于中国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历史研究

关于体育专项选修课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刘丹、谭惠玲等在《对中学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回顾和反思》一文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刘丹认为要追溯选修课在中国的历史, 要从1918年谈起。20世纪初, 选修课盛行于美国各大学和部分中学。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杜威、孟禄等一些美国教育家相继来华访问, 中国有机会了解到美国中学选修制的教育注重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兴趣, 突出个性发展等方面的教育特点。这种授课形式正击中中国中学课程落后, 内容陈旧, 脱离实际的要害, 最终选修制在中国的教育改革史上诞生了。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专门组建“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 依照《学校系统案》的七条原则以及改革后学制、课程的要求, 刊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一册”, 将《学校系统改革案》对选修制的要求落到实处。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课程分三大类:公共必修科、分组选修科、纯粹选修科。必修科和分组选修科比例近似, 纯粹选修科比例较小, 约占整个课程的1/5左右。“新课程标准纲要”尽管未经教育部批准通过, 但鉴于全国教育联合会的权威以及“新课程标准纲要”的可行性, 当时选修制在全国仍被普遍推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到了1932年教育部公布的暂行课程标准又迅速回到了原有的固定、单一的课程模式。到1932年“中小学形式课程标准”的颁定, 几乎完全走到了选课制的对立面。解放后, 学校体育中的选修是出现在1961年的中小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中, 当时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教材纲要”、“选修教材纲要”。在这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全国各地发展极不平衡, 也不规范, 其间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学校体育处于瘫痪状态。自从1978年国家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后, 国家又相继在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1992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1997年颁布的高中新体育教学大纲中, 分别将选修课列人其中, 且比重不断加大。全国各地中小学不同程度地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了体育选修课。此间, 各种实验报告、实验总结不断见报。其中, 最有影响力的是1993年《中国学校体育》第6期刊发了孙耀鹏的《体育兴趣的培养与课程教学改革———为专项体育课立论》一文后, 引起了全国学校体育界的激烈讨论,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在1994年、1995年的近二年中, 用了大量的篇幅发表了来自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及体育理论工作者的不同观点。在讨论过程中, 大家普遍认为用教法手段的变化吸引学生只能解决短时间的体育兴趣, 而实施专项选修则克服了教材单一、统得过死的缺陷, 从而实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培养学生持久的体育兴趣。这一方案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与此同时, 在全国普通中小学中出现了“一主多副”、“一主多选”、“1+1+1”、“自主课”、“选项教学”、“两课一轮换、两周一循环”、“三自选”等不同形式的专项体育课课型。专项体育课在中国各级学校, 尤其是大学、重点中学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2. 关于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研究

有不少从事一线的体育教师及科研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及结合高中生生理特点来阐述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王晓君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运动能力及课业负担等, 提出小学不宜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初中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应具有趋向性;高中应积极全面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王晓君指出高中学生已基本发育成熟, 各项运动素质增长速度缓慢, 同时高中课业负担重, 导致了很多高中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断减弱, 从而使学生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压抑感。因此, 在高中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是改变目前这种现状的重要手段。高中体育课实行专项选修,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从实际需要出发的运动机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活动兴趣, 在“专选”体育课中学生必然会全身心地去对待, 学生的身体、身心健康水平以及运动机能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只有这样, 才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曾伟指出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有利用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及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王驭、冯利正通过试验对比研究得出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性, 能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 能更合理的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优越性, 更能缓解学校、场地与器材之间的矛盾。

总之, 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既符合了体育新课标的要求、更好的落实了素质教育, 又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 关于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的效果研究

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的效果方面, 屈正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高中专项选修有三个方面的效果: (1) 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作用; (2) 学生学有所长, 专项技术水平明显得到提高; (3) 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高。

张铁良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在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效果为: (1) 体育选修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上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 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 增强体质具有积极意义;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 培养了一批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骨干; (4) 体育选修课对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学生意志品质、竞争意识产生深远影响。

周峰通过对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 实验证明在高中进行体育选修的实施效果有: (1) 提高了学生运动水平和专项运动能力;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与能力; (3) 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从诸多学者的试验研究可以看出, 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正好符合了学生的需求。它不仅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运动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并能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总之, 高中体育选修课是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

4. 关于高中体育选修课的体系构建与探讨方面的研究

刘玮指出, 高中体育选修课的体系建构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保证一定的教学时数, 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 利于学生能更系统、更合理掌握所学的技术, 为今后从事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2) 上体育选修课可作为体育教学评价的一个因素, 这样才能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 又能满足学习的实际需求; (3) 在体育选修课开课门类上, 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 力争多开设学生喜欢的体育选修课; (4) 体育选修课要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所学的内容与体育选项课有所区别, 避免重复学习; (5) 体育选修课师资的配备应以专业技术强的教师优先排课, 保证体育选修课的质量。

张少卿、汤客指出体育选修课能使学生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但同时对于任课教师的知识水平也是一种促进和提高。构建体育选修课体系要求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派教师到全国各地办学突出的学校进修和学习, 扭转过去体育教师存在的素质薄弱、专业知识面窄而偏、知识技能不全面等现状。

总之, 体育选修课体系的构建, 不仅符合社会体育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符合时代的要求, 同时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型人才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体育选修课体系的建立, 在更新体育教育观念和改革原有课程结构上有明显的突破,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体育选修课的开设, 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产生正影响。

5. 关于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的重要性的研究

关于体育选修课的重要性的专门论述研究很少, 但在很多高中体育选修课的研究中都有涉及,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开设体育选修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增强学生体质; (2) 开设体育选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3) 开设体育选修课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养成; (4) 开展体育选修课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更好地学习; (5) 开设体育选修课拓宽了高中体育教学模式, 推动了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二、在高中阶段开始体育专项选修课的理论探索及其重要意义

1. 新体育教学大纲为高中体育教学实施“专项选修”体育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新的高中体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培养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些目标不但要求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 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 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并确立了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再只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教学目标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反映的是一种教育全人化的价值取向。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改变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可以看出,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发展将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2. 高中实施“专项选修”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革新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中国自1903年开始设置体育教学至今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体育教学的稳步发展、趋于定型的时期是在1927—1949年期间。这一时期政府先后进行了5次教学标准的修订。1951—1978年是中国教育比较动荡的时期, 全国各地没有比较统一的教学标准, 由于自然灾害和“文革”等客观的社会原因, 各地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受到重创, 停止不前。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 教学研究部门总结了体育教学发展和演变的规律, 为中国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这一轮课程教学持续到了20世纪末。进入21世纪以来, 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 体育教学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新一论的中国体育教学改革在这几年的尝试中, 出现了不少形式:男女分班上课, 按学生兴趣上课, 按照课本进行技能教学, 放羊式教学, 分专项上课等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 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等手段, 收到了良好效果。

体育新课标的颁布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明确指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新课标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因此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急于寻求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一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 “专项选修”体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不仅能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而且有利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专项选修”体育教学模式在国外体育教学中被证明是成功的体育教学模式

根据资料显示, 20世纪70年代初在英国, 在一个学年里有65%的课时采用了选修制, 随着年级的升高, 选修比例也随之升高, 完全采用必修制的中学只占5%, 根据研究报告, 他们在毕业后, 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业余时间, 继续坚持体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 这种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也有利于学生实现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适应。而美国也是同样注重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 美国、德国等国的体育课也大多根据学生兴趣采用自己选择体育项目的教学形式,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美国现在体育的强大与他们注重中学教学改革有着密切关系。

4.“专项选修体育课”已成为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门课题

在高中, 同一班级学生虽然年龄相近, 但由于个人生理、体育素质及主观努力等方面的差异, 具有不同的智力结构。而在当前体育教学中, 教师以同样的要求对待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群体, 势必会使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 阻碍了各种特长学生的发展。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现象,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体育科研工作者及从事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都非常关注“专项选修体育课”的效果与实施作用, 他们从理论上、实践上都进行过认真地、广泛地研究与探索。但从目前进行的研究和实践来看, 大多都仅限于在传统的体育课的教材内容选择上, 如:“一主多副”、“一主多选”、“选项教学”。但真正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的教学研究和实验却很少。由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 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紧缺, 选项教学模块的设置, 选项分班后学生走向管理, 模块学习的评价机制等等都是制约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前进步伐的瓶颈问题。

三、结语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适应学生个体差异, 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一二种比较系统的运动技能系统的学习, 让他们在学会如何进行健康的体育活动, 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更好的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使之逐渐形成一种终身健体的意识和方法的教学构想;促使与学生在校的学籍制度挂钩, 是进行这次试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做法, 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 依据教学分组的理论提出了“男女分班定项选修”的研究性学习实验模式。为高中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借鉴的作用。同时, 相关理论的成熟也为在高中阶段开始体育专项选修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摘要:现有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还停留于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被动吸收为主, 有些学习内容不仅枯燥无味, 也许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上, 学生对此产生了厌倦和抵触情绪。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这种情况, 为了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改革, 适应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需要,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专项选修”形式的实验尝试。充分的对专项选修课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探索, 同时, 进一步阐明了在高中阶段开始体育专项选修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阶段,体育专项选修课,理论探索,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邱永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 》条件下体育选修教学实验探索[J].中国学校体育, 2006, (4) :17-19.

[2]丁祥干, 张俊“.专项选修”课教学的特点和效果[J].体育教学, 2004, (2) :16-17.

[3]张少卿, 汤客.初探体育选修课体系的合理构建[J].科学教育研究, 2007, (8) :92.

[4]张志军.从个性的倾向性看高中生对体育课专项选修的态度[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 :79-81.

[5]周峰.对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 2003, (4) :76-77.

[6]刘丹, 谭惠玲.对中学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回顾和反思[J].体育教学, 2000, (4) :11-12.

[7]方毓臻.高职体育选修课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3) :196-197.

篇10: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学校 课程目标 埃里克森 正面成长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236-01

在我国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年龄大概在6-15岁之间。从心理学上来讲,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

1.学龄期(6-12岁)小学教育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存在“勤奋和自卑”的矛盾,如果学生的主动探究行为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学生很容易形成自主性,逐渐培养出自胜感和勤奋感,如果学生的行为遭到家长和老师的质疑,甚至是讽刺,学生在这一阶段就会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的心理。

2.青春期早期(12-15岁)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呈现出与学龄期完全不同的心理特点。他们特别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和在集体中的情感位置。如果能在集体中获得认同,就能向正面发展;如果没有获得认同感,就会出现角色混乱的危机。

综上,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和设置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调整教育策略和教育目标。学生所需要的基础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智育,更有德育、美育等多种形式。香港理工大学教授石丹理在其主编的《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概念构架及课程设计手册Ⅱ》中提出了青少年成长计划,并指出,青少年正面成长需要逐渐养成和具备15种能力和素养①,这对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设置改革有重大启示意义。对青少年产生正面影响的课程设置或教育目标设置都涵盖了这15种素养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如何将这15种能力在青少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设置中加以渗透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度来看,学校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教育目标的设置来看,学校是客体,学生是主体。学校要教给学生什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展开。

一、小学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改革

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矛盾是“勤奋和自卑”。正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勤奋而避免自卑,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同,让学生萌生出对自我的肯定,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我能行”的信念。从教育态度上来说,认同参与者的正面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赏识教育,教师以信任、真爱和鼓励为前提,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赏识和赞扬,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发展其潜能;从教育行为上来看,认同参与者要多角度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行为中的积极因素,加以表扬;从课程设置来看,当前小学课程单一,这一目标主要渗透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主要为语文和思想品德等课程)或开展专题课程,通过两个步骤构建学生对正面行为的认同,进而从教师的认同发展到学生的认同②。此外,认同小学生的正面行为更要注重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正面贡献(日常生活中的助人为乐行为等)。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发展胜任感和勤奋感,让学生觉得“天生我才必有用”。

二、初中生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改革

能正确树立正面身份的初中生通常能够顺利踏入成年期。有三个因素可以帮助初中生实现角色的同一性:

第一:提升自尊。应试教育背景下,针对中学生开设的课程往往较为单一,主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有所体现却往往不能得到落实。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学习压力加大,往往在学校和家庭中处于被动地位,一旦学习成绩不稳定,很容易收获的是消极负面的评价,自尊心受挫;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的过渡期:部分承袭小学阶段的心理特点的同时部分拥有对成年人生活的渴望,想称为一个“小大人”。因此,针对这一较为普遍的现象,提升学生自尊,尤其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自尊,开设特殊的课程能帮助学生度过“角色潜在混乱③”的时期。

第二:鼓励探索和投入。青少年需要接触不同机会和出境来考验他们理解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在特定的活动和环境中确立自身的角色。学校应该在课堂之外提供足够的活动建设引导学生更深入和多角度评价自己的经历,建立处理压力和解决问题的效力和能力。

第三:减少自我差距。

在寻群身份的过程中,青少年经常碰上自我之间的差距(理想中的自我、真实的自我、自己眼中的自我和别人眼中的自我)。这些自我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使得青少年在成长期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容易产生消极甚至是危险的情绪和行为(如厌学、轻生等)。

在此背景下,心理学课程或者一些有助于青少年成长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开设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目前,在香港地区和国内部分田家炳中学已经开设了“共创成长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习得15种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安全感的提升、独特感的培养、联系感的方向感的习得和能力感的发掘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尊能力,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确立正面身份。因而,在课程设置中,应该重视:

1.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可以搭建一个可供学生信赖、依靠和获得帮助的平台;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重点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学生的特点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校本课程,帮助学生订立目标,督促学生执行计划;

4.开设心理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室,疏导学生消极的情绪,帮助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总之,基础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当前,学龄期和青春早期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危机和诸多社会问题。学校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基础重审课程设置目标;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契机,设置全面的课程来补充和完善当前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相关文章:

埃里希·凯斯特纳:两个小洛特【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04-19

上一篇:举报信样本下一篇:徐月红浅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