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义

2024-04-08

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义(精选8篇)

篇1: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义

(1)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2)运用科学技术作用的双重性原理,写一篇论文,说明当前解决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应具备的哲学理念,说明我们当前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谈谈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义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并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同样具有两重性。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的巨大的干涉能力,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现代技术对自然平衡的干涉已经超过了自然界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承受范围,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这种平衡的改变明显的带来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果,从而引起了所谓“全球性问题”。“全球性问题”主要包括了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

一、造成“全球性问题”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全球性问题”?“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

(一)科学技术的运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在研究和应用时,会引起多种不同的变化,有的变化对我们有利,有的变化对我们有害。好像是一块硬币的两面,由于目的不同,科学与技术既可以造福也可以闯祸。例如,原子能技术即可用来建造核电站,也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网络可以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又可以给社会造成很大麻烦,现在网络是许多恋人认识的媒介,又是许多家庭出现问题的原因。

(二)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负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 从认识规律上讲,我们对技术应用负面作用的认识是一个过程,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才能达到对事物正反两方面的深刻认识。一项新技术究竟有什么负作用,这些负面作用在什么具体条件下会出现,技术创新者和应用者在一段时间里都不很清楚,对要滞后很长时期才出现的恶果,更难做出准确的预言。例如,对使用DDT的评估就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开始人们发现利用它可以消灭害虫,提高农业产量,主张推广;后来才发现,开始使用这种农药又威胁生态环境,不仅大量的生物死亡,甚至终生生活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含有农药TTD。TTD通过食物链已经影响到所有的生物包括我们自己。

(三)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错误政策是造成科学技术负作用的根本原因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所带来的生态问题还不是很严重。尽管如此,马克思、恩格斯以哲人特有的敏锐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运用的后果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特别是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具体分析了当时英国环境污染发生的过程、类型、状况、危害和根源。例如磨工由于长时间的在有大量灰尘状的、极细微的、有尖锐棱角的金属屑弥漫的空气中工作,从而不可避免的要吸到肺里去,干磨工平均很难活到35岁。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分析了造成环境问题的认识根源,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它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指出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提高工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彻底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变革现存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尽管已经离开我们100多年了,但他们的观点对我们认识和解决今天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解决“全球性问题”应具备的哲学理念

我认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要反对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盲目悲观主义,片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弊端;第二种观点是盲目乐观主义,片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这两种观点都不能正确评价和分析科学技术的作用,均不能对实际起到正确的引导。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我们不能将这些问题看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后果。想用取消科学技术的方式解决“全球性问题”,像老子认为的那样,人类回到结绳记事的状态中去,即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

“全球性问题”的本质是人和人之间的失调以及人和自然的冲突,它体现“全球性问题”了科学和价值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为了解决“全球性问题”,我们应该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三、解决“全球性问题”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一剂良方。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学发展观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全球和谐打开了认识的视野;为人类反思自身发展、探索人的全面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示。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目标,更体现了一种方法。尽管全球不同国家间政治制度、发展层次、文化传统迥异,但和谐的理念和方法,对其他国家如何研究社会问题、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风险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对各国共同探讨全球性争端,解决全球性矛盾,促进全球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全球和谐,拓宽了认识的思路。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把着眼点放在人身上,不是囿于人权的抽象概念,而是强调根据国情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等基本人权的基础上,尊重和保障人们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社会诸方面的具体利益,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化对人的发展规律的认识。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看,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三种资源要素的可持续性:一是物质资源,即自然、环境等资源;二是人文资源,即知识、信息、思想、道德、文化等资源;三是政治资源,即良好的民主政治、健全的法律体系、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坚强的领导核心等资源。这是一个至今为止尚未解决好的世界性难题。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这“三种资源”的可持续性与“三大基本问题”紧密相连,从理论和实践上很好地解决了发展三大要素的可持续性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一剂良药,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才能真正解决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彻底解决“全球性问题”。

篇2: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当前我国的民生现状隐藏着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要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基本生活生计问题。就我国目前而言,民生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所以,民生问题在我国今天,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民生问题,古已有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更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共产党人十分重视民生问题,更是我党的立党宗旨和执政理念所决定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指出:“党的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要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只有这样,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也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可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

1. 改善民生与民生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向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与理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党三代领导集体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科学发展观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是民生问题解决的具体行动指南。2. 发展“第一要义”:民生改善与民生发展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义。民生问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产生和遇到的,本身即是发展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的重要矛盾。发展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创造条件。

3. 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方法原则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为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法治保障、思想条件、社会基础;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减少民忧,化解民争,促进民富,实现和谐;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条件下源源不息,永续发展。

4.六项任务:民生问题的着力抓手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个人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存境况、追求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和途径。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是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社会条件,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

5.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保障条件

民生改善和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民生改善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也要充分重视政府在民生改善和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完善民生权利的保障制度,政府要在民生问题解决中切实担负起主导角色。

政府在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中要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提供完善的民生改善与发展的制度保障;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角色;真正落实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制度安排,改变部门利益主导公共政策制定的状况。

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在统筹发展中着力改善民生。

1.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解决关切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为政府的支民、惠民政策提供经济基石。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绝对值虽然较高,但人均量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增长方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这些都极大程度地影响着相关民生的有效缓解。

因此,我们要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保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使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连续地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尽最大努力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

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和政府。以往党和政府的发展框架中唯经济论,政府实践中忽视社会均衡发展,是导致当前民生问题显性化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政府运作过程相应制度层面的缺陷,导致民生矛盾凸显。如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政绩评估制度等等。因此,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一体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统筹发展中,才能化解民生冲突。

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目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层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因此,我们党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就必须为那些在改革中承受牺牲的弱势群体在失业、养老、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建立起相应的保障体系,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安定民生,体现社会公正的原则,也是为了给改革铺平道路。一味地让改革成本的承担者增强承受能力,却不让他们分享改革成果,不但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会把改革引入死胡同,甚至引发社会危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加明显。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国人民要紧密围绕在党中央的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民心向之,民力凝之。只有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定信心推进改革与发展,才能克服时艰,开创发展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 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J].求是,2009-01-0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7:88.[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1:1 031.[5] 肖陆军.科学发展观与构建民生型政府[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篇3: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义

1 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

现在的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民人口众多。至今还有9亿多农民。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国家, 不应是一个农民占到了75%的国家。如何减少农民这是我们今后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

2) 农民较穷。农民穷是比较城市居民而言的, 是比较我们的经济成就而言的。十六大报告说我们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的小康社会。从1978年到2001年, 我国的GDP翻了三番多, 年递增9.35%, 但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得到很大的增加。这几年略有增加, 主要是靠打工和非农经营收入。事实上中国现在还有62%的农民单靠农业收入, 而这部分农民的收入, 这些年是在减少的。

3) 农民内部的分化。有些农民增收较快, 但有些农民在贫困线下。

4) 当前农民失地带来的问题。有不少地区在加快城镇化、经营城市等口号下, 空前规模地侵夺强占农民的土地。这种征地办法, 现在看是多快好省的, 实际上后患无穷, 既对农民不利, 对农村发展不利, 对国家对城市发展也是不利的。

2 导致农民问题的成因

对于我国的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 需要进行认真反思, 找准原因, 科学制定出相应的方针和政策。我国存在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根本上说, 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套农村、农业政策还没有得到改变。因此, 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个深化改革的问题。

2) 户口制度形成了我国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社会结构。在经济上, 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在税赋、就业等方面所享有的国民待遇不同, 农村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人口所享有的国民待遇也是不一样的。

3) 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以卫生经费的分配为例, 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 但是绝大多数分配给城市, 很多地区的农村缺医少药。

4) 认识上的严重滞后。我国的城乡差距这些年不仅没有逐步缩小, 反而使得城乡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大。

3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新的发展观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要求把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3.1 科学发展观为解决“三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 提出了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落实, 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与深远的政治意义。我们是一个农民大国, 现在正在向农业大国的行列前进。近几年城乡的收入并没有缩短而是拉大了距离, 农民人均收入明显滞后于国家工作人员与城镇居民。基于这些历史现状与我国九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局,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我国目前经济结构中, 必须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 不断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 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2 科学发展观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在达到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同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也指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的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 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提供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 或者说当前农村工作的任务有三条:保证有效供给, 增加农民收入, 保持社会稳定。

坚持科学发展观,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 并遵循以下“三个共同”原则:

1) 共同发展原则, 即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正常关系不是谁先富谁后富, 而应当是共同发展、相互支持、相互带动;

2) 共同分享原则, 就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不仅要关心经济增长, 更要关心这种增长能否使包括低收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内的所有人共享;

3) 共同富裕原则, 从现实条件看, 中国发展极不平衡, 存在发达和欠发达地区, 要求各地达到共同富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但共同富裕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目标而不懈追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 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也就会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因此, 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并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以人为本, 坚持“五个统筹”, 尤其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就农业自身来讲, 要努力实现优质化、科技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就一定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S

[责任编辑:杨扬]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 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 势必影响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和健康地发展。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 针对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笔者分析了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讨论了运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并探讨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原则。

篇4: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伟大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践内在的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它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发展的途径和手段。生产实践是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体现为主客体的对立形式。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起人与人的分工、协作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正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成为了社会存在物,创造出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无疑应当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目标。但同时也应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人的目的只是改造自然,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而不是要消灭自然,人必须与自然共存。所以,要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论述、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构成了马克思在发展问题上的基本理论,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胡锦涛总书记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如此系统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首创的。“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全新发展理论的名称,它概括了这个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表明了发展观的本质特征——科学性,强调发展要尊重科学、符合客观规律;“以人为本”揭示出发展的目的是人,是发展观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民主和人权的更好的落实,是马克思的“人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观点的升华;“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强调发展的广度,要兼顾经济、社会、人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发展不能单一冒进,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人和社会的发展。“协调”要求发展的比例适度,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的眼界审视发展的全局,从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可持续”是说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保障资源再生。我们不能为了满足当代人的幸福,而过度向自然索取,使自然不能再生。这样就会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没有可利用的资源,从而走向灭亡;“统筹兼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方法。它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方面,有效的保障科学发展观的实施。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出我们党经济建设能力、执政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的提升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走的是一条资本主义道路,占有生产资料的少数资本家个人疯狂的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外在没有控制和约束,导致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无法弥补,从而定期爆发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市场经济,加入了“宏观调控”这一味良药,从而避免了市场的盲目性,必将收到优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效果。我们的改革开放就证明了这一点。从开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今,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经济建设领域的伟大创举。它改变了旧有的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增,成绩令世界瞩目。这充分肯定了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性。但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存在着不够完善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存在的固有缺陷,我们没有完全克服;二、在某些领域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今后的市场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发展的核心,这是发展观史上的重大转向,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一致性。它明确了我们今后经济发展方式将由粗犷型、消耗型向集约型、知识性转变。环境保护受到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以可能,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各个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协调一致。发展成了整体性的前进运动。不但造福当代人民,而且造福子孙万代。科学发展观解决了过去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问题,体现出我们党经济建设能力、执政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史上的伟大变革

我国在过去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生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过快,精神生活相对落后、迟缓,在这个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也出现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如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极度破坏;个人自我膨胀,道德沦丧;拜金主义等。为此,竟然有个别人悲观的认为“科技的发展必将导致人文精神的陷落”,进而荒唐的提出应该限制科技、停止发展,倡导回到男耕女织、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以便为我们的人文精神的回归保留地盘。

如果科学、理智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决定的,是必然存在和无法避免的;我国在过去十几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制度造成的,是可以消除和避免的。过去的发展之所以带来一些问题,其实存在着深层的客观的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之时,我们的经济、国防等等各个方面实力都很薄弱。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过去的发展观把发展的核心定义在“物”上。即更多的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

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看到了这一弊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向西方学习。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方针,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与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相结合,创造性的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先进的体制下,我国的经济蓬勃发展,但其他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甚至出现了一些问题。

篇5: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义

1 坚持发展观, 促进医院发展

构建和谐医院, 首先要发展。我院作为西部地区由大型国有企业医院改制为民营性质的医院, 在全国各地医院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下, 亦步亦趋只会拉大差距, 惟有跨越式发展才能奋力崛起, 为构建和谐医院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 我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加快推进医院发展, 完成从普通综合医院向新型特色名院的跨越。近几年, 医院精神文明建设连跨三个台阶, 先后被授予市“文明单位”、中石化“先进医院”、湖北省“文明医院”称号。在全省第一轮医院评审中, 我院率先晋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已成为湖北省8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

1.1 改变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我院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精神,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不断强化发展观念, 积极开展“学习先进经验, 拓展生存空间”的思想大讨论, 全面落实市委提出的“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率先崛起”和“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号召, 紧紧围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这个根本目标, 紧紧抓住医院跨越式发展这个关键任务, 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积极开展创建国家“文明”医院、“节约型医院”和“创新型医院”活动。筹资兴建了12层13 000 m2的门诊综合大楼, 利用贷款和招商引资购置了一大批现代化医疗设备, 如螺旋CT、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仪、DIS、大型X线机、彩超、内窥镜等百余台医疗设备以及多辆奔驰救护车, 安装了供电二回路, 建立了医院信息网络系统, 开设了计算机远程会诊系统, 极大地改变了医院设备落后的局面, 大大提高了医院科技含量和诊疗水平。医院按照工作中充满“诚心、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的要求, 不断优化就诊条件, 大大改善了患者就医的硬件设备和文化服务环境。目前, 医院旧住院部得以维修, 新外科大楼已竣工。

1.2 改造运营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是推进医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 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逐步提高。我院紧紧围绕改进“两风”和增进“两情”的要求, 认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院率先在全省医疗行业实行药品和医疗耗材竞价招标采购, 遏制药品价格虚高, 实行医院药房托管, 开设平价药房, 设立扶贫病房, 发放“扶贫卡”, 推行单病种限价和医学检查“一单通”, 让利于患者。推行以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 以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改革, 以医院后勤“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后勤制度改革, 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开展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我院坚持以改革求生存, 以创新促发展, 进一步推动创新机制, 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医患和谐, 不断为医院发展注入活力。

1.3 开展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保持医院在竞争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坚持科技兴院和人才强院战略, 着力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 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全力发展特色专科和特色项目, 建成了一批省市级重点临床科室, 我院的泌尿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小儿科、骨科、肿瘤科在江汉平原享有盛誉。先后开展了一批在全市、全省都处于领先优势的先进技术项目, 如造血干细胞移植、肾移植、眼角膜移植、心脏瓣膜移植、心血管搭桥等。医院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 每年选派30多名业务骨干到北京、上海、武汉等高级医学院校进修学习, 以提高专业技能。每年拨款20余万元作为科研基金, 支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课题研究。我院瞄准国际医学新进展, 加强横向联合, 经常派专家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 与湖北省人民医院等著名医院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协作关系。我院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 着力培育崇尚创新、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努力建设江汉平原新型医院。近2年, 医院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0多篇, 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 开展新技术项目28项。

2 注重质量, 提高效益,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院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 坚持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加快发展的先决条件, 坚持以增长方式转变为着力点, 更加注重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环境、管理、稳定相统一, 注重医院人际关系相协调, 注重医患关系相协调, 注重医院与社会相协调, 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做到好中求快, 又好又快。实践表明:完善的医疗设备、设施, 加上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又有对患者充满爱心的医护人员, 才有可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院坚持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作为加快发展的先决条件, 始终坚持以医疗服务质量为生命的办院宗旨, 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坚持“三基”、“三严”培训和考核, 认真执行十三项核心制度, 确保患者得到快捷、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医院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 坚持“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在门诊大厅设立一站式服务总台, 成立医助服务中心, 开设危重急诊患者救助绿色通道, 实行单病种限价, 积极打造“患者满意、百姓放心、社会认可”的医院品牌形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08年, 医院门诊量突破20多万人次, 甲级病案率达98%, 处方合格率达98%, 院内感染率低于5.0%, 医疗总收入达到1.60亿元, 创建院以来最好水平。

3 坚持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院把维护患者和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更加注重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建立有序的竞争机制, 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更加注重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真正维护职工利益, 做好构建和谐医院的各项工作。

3.1 关心群众利益, 融洽人际关系, 打牢创建基础

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医院和谐的基础。我院在实践中注意把维护好医务人员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切身利益、当前利益相结合, 在注重医疗事业发展的效率和活力的同时, 首先和谐干群关系, 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为员工作出榜样和表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关心职工生活, 积极帮助职工解决住房、子女就业等问题, 密切干群关系。其次是和谐员工关系, 在职称评聘、评先树优、入党提拔、干部任用及外出进修培训等热点问题上, 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用良好的竞争机制, 密切员工关系。三是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开展优质规范服务, 弘扬扶危济困传统美德, 积极为特困急危患者捐款、献血。四是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积极改进医疗行风。围绕“一心为群众, 满意在医院”, 积极落实“三个下降10%”, 即人均门诊费用、人均出院费用、药品费用下降10%。认真执行医护人员“十不准”, 坚决实行投诉追究, 切实做到一次投诉查实待岗, 二次下岗, 三次解聘。妥善化解医院热点、难点问题, 为和谐医院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3.2 着力建设医院文化, 提供和谐医院思想道德保证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医院的重要任务。我们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以“博爱、诚信、精湛、热情”的院训作为医院文化的核心, 努力为构建和谐医院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全院形成“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共同信念, 坚持对矿区特困患者和低保患者来院就诊减免相关费用。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进一步打牢全院职工共同的道德基础。继承发扬“医乃仁术、仁者爱人”、“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弘扬“发展为上、改革为先、创新为魂、正气为本”的崛起精神和“艰苦创业、诚信行医”的医院精神, 引导全院职工把热爱祖国与热爱医院、热爱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进一步把全院职工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加快医院发展、构建和谐医院上来。凡是有利于医院改革发展、有利于患者医疗康复、有利于职工文化生活的建议, 医院都给予鼓励支持。医院扩建了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 成立了书画、摄影、读书协会, 开展了棋、牌、球、舞多种文体活动, 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工作, 绿化、美化、靓化院区, 为职工提供优美温馨的工作生活环境, 为患者创建有利于康复的便利条件。2008年医院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18位医学专家被评为德技双馨的“江汉名医”, 2名护理人员被授予潜江市“十佳护士”荣誉称号, 7个家庭分别被评为江汉油田“学习型家庭”和“五好家庭”, 10名职工被评为“服务名星”。

3.3 大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打牢和谐医院坚实基础

篇6: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社会科学发展

20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科学的成就广泛而深入地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它所具有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充满智慧的创见,不仅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更以多种形式增强了人们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感受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能力,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并寄予期望的科学。

1.全球化意味着时代变迁

全球化的时代正是一个制度变迁的新时代,将人们心中传统的社会科学更扩张化。传统的田园诗的生活已经或正在被打破,代之以核心家庭结构、高度个人自主的、等价交换形式的、强烈竞争性的、以个人才能和业绩为主要价值衡量的社会体系。全球化正向我们走来,咄咄逼人地走来。跨国公司打进来,中国产品走出去。加入WTO不只是贸易的国际化,而且意味着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巨大革新,贸易的一体化迟早促成人的观念的国际化,这同样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2.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更是展现了它独有的魅力

2.1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能够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

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目前为止,我國学者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分期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历史事件划分,即戊戌至五四、五四到建国、建国至文革、文革后的新时期,第二种是新中国成立为界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社会科学的中国化(30年代初到1949年),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日益成为了中国学术各派代表人物的共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科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1949-1977年,社会科学经历了非常坎坷的时期。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科学的教育研究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教育事业一直处于萎缩状态。1978至今,为第二个时期,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走出了困境,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不得不说的就是打破僵局,走向世界的全球化新时代。

2.2年轻人需要承担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中国,出生于1990年代的一代年轻人曾经被视为“垮掉的一代”,社会上曾经对这一代人抱有较多的担忧。主要原因是,经过1980 年代的十年改革,中国社会家庭的收入状况普遍得到改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技术上基于互联网的兴起和迅速普及。而出生于1990年代的这一代的成长与电脑和互联网普及几乎同步,因此他们在观念上天然地亲近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区域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同时扩大,这就为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年轻人渴望的生活是像美国人那样的物质丰富的生活,而这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支撑,就业机会减少了,他们过上心目中渴望的那种生活的机会也就减少了。因此,在反服贸运动中,有人公然打出了反对全球化的横幅。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一代年轻人可谓“全球化的一代”,既享受到了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也要承担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2.3全球化作为当代经验的一部分已是无可辩驳的存在

这首先是对经济活动的描述,高科技装备的通讯交往、低廉的运输成本、没有国界的自由贸易等等正在把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统一市场,这又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以市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与民主政治为主导的现代制度,以自由、人权和公正为主导的现代价值观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在不断增长的国际间货币、商品、人员、影像和信息之流日趋强劲的调和下,历史地形成的各种特殊文化以当代传媒技术为支持,借助不断扩张的资本运作,在全球规模上持续、深入地交流与互动,越来越呈现出整体性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相似性在增加,色彩鲜明的差异在消失,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越来越有超越本土化的趋势。

2.4全球化的内涵其实是一种‘美国化’的过程

然而,什么是‘中国全球化’呢?这个词其实是有问题的。影响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是什么‘力量’在转化谁?谁被谁‘化’掉啊?渗透到我的24小时生活细节里来的,难道是印度的或埃及或阿拉伯的影响吗?不是,仔细看这24小时的内容,代表着‘中国全球化’东西中,其实99%是西方的影响,是西化,然后再细看西化的内容,譬如说物质的品牌,非常高的比例是美国来的东西。所以对于我们而言,所谓全球化的内涵其实是一种‘美国化’的过程。我们则根本不可能在修改未来生活规则的方面做出中国自己独特的贡献,而只能要么拥抱西方的既有规则,要么退回来重谈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中国的传统。全球化是我们认为合适的全球化等这方面的理想图景。

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科学的未来趋势

3.1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一切文明成果的中国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又是怎样的未来趋势呢?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虽然纷繁复杂,但究其根本,是在路径选择上处理好几个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 不能否认,有的人一看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就认为不是真学问,竭尽贬低排斥之能事,而看到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文化的文章,就认为是真学问,将其奉作圭臬,当作至宝,真所谓“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全球性本身就是一种对话。全球性的多元对话既保存了各文化样式中的普遍性,又能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殊性得以共存在肯定差异性的前提下,承认不同文化及其价值的合法性,向着共生共创的方向发展,是营造对话语境的价值基础。

3.2秉持中国化的核心理念

文明间就没有对话的余地,而只有模仿、复制和单方面的文化输出。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涵盖了不同文明实体发展机会和发展环境的平等,无视这一根本的平等权利,其直接的后果必然是语境对现实的分离,各文明实体被拒绝从本国的现实出发进行世界交往与对话,实际上就被取消了霸权之外的发展的权利。破解中国学术潜藏的各种危机,必须确立一个核心理念,即“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一切文明成果的中国化。“中国化”不是抽象的或象征性的话语,也不是学术史意义上的脉络梳理,而是一种理论的现实途径和实现方式。

3.3全球化要求中国科学站在最前沿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这个国家对理论的需要程度。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勇敢地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自觉地将探索的目光投向当前最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投向党中央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投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解决的重大基础性学术课题,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文明对话的世界语境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世界文明对话的语境问题,是文明对话得以展开的前提。

4.结语

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来讲,全球化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对中国社会科学来讲,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等国际组织进入世界体系以后,迎来了学术国际化和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机遇。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西方理论对中国的支配关系与现代化时代的那种支配关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事实上也为中国提供了修改世界结构规则的机遇。

参考文献:

[1]邓正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9

篇7: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意义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日益国际化,世界经济是由一个单一市场和生产区组成,而不是由各国经济通过贸易和投资流动连接而成,区域或国家只是分支单位而已。”

一、全球化经济的主要特征

通过众多学者对全球化经济的全方面研究,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做了阐述。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市场全球化

市场经济和开放政策己经在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世界贸易体系已经融入了很多国家。同时世界自由化贸易也在不停的扩大:同时也在进行着货物贸易同服务贸易的转化。

(二)全球化生产

全球化经济的重要标志是全球化生产。当今国际上的生产分工是以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工艺为基础的,已经完全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转化出来。于是,“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生产模式日益崛起。从产业部门间分工发展到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

(三)贸易全球化

贸易规模的扩大,是经济全球化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如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增长,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3倍的速度增长;在商品贸易增长的同时,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也是相当快的;随着世界贸易障碍的消除,同时贸易自由化也不断在提高;世界贸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交易的信息化,有形商品愈来愈被无形商品所代替。国际贸易量迅速增长。

(四)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某一个国家的金融业走了本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金融业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把资金筹集在一块,统一运用和分配,走出本国领土,在全世界范围内运行。当今世界上金融发展有三种趋势:(1)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合作趋势:世界各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全球性、区域性金融组织;(2)证券化融资的趋势: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方式转向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发行长短期债券的方式;(3)增强金融合作利益的趋势: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金融市场为各国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了各国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筹资成本。

金融全球化是指某一个国家的金融业走了本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金融业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把资金筹集在一块,统一运用和分配,走出本国领土,在全世界范围内运行。

(五)全球化投资,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集团军”,跨国公司的地位更加突出

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经济的载体,截止至目前,世界上70%和1/3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由跨国公司控制的。

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随着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向前发展,跨国公司的工厂是整个地球,它的车间是它所在的每个国家,在全世界寻找有利的优势进行生产活动。所以,跨国公司有利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和商品在全球的流通,促进了生产在国家间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

(六)科学技术进步的全球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全球化扩大化的主要因素,最大程度的改变了工业竞争力的范围、特点及企业上的组织结构,有力地控制着国际贸易环境和工业化的进程。使创新能力和技术的竞争代替了传统的价格竞争,同时也使竞争超越了国界,全部的工业部门都进行了改造,包括了一直停滞的劳动紧密型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不仅令信息产业成为全世界最大、最有活力的产业,而且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化经济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一)资本的魔力

全球化及其进程,本质是根源于资本的本性驱动。资本作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本性是唯利是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借用别人的语言对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进行了形象又深刻的描写:资本“这种不可遏止的追逐利润的狂热,这种可诅咒的求金欲,始终左右着资本家”。资本家为了谋求利润必然是“无休止的运动”:“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这些都是资本的魔力而创造的“效力”。

(二)技术的进步

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决定社会发展与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因素。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 (在有分工的条件下) 的方式说的。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装备。这种技术装备,以我们的观点看来,同时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因此,技术因素构成物品交换得以深化,国际贸易得以扩展,生产要素得以跨国流动的基础条件。运输和通讯设备的革命,提高了运输和通讯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制造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产品的零部件和生产阶段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可分性,特别是增长最快的电了机械和信息技术在各国制造业的广泛使用,使产品的标准化、精密化程度越来越高。

(三)制度的创新

美国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拉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讲,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规则”。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它能够确立社会中人与人 (或集团与集团) 之间的权力与利益,进而规范人 (或集团) 及其相互之间的行为,创造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稳定交易行为,减少不确定性。制度创新就是“人类”认识——实践——反映——学习——适应——再认识环境及其变化,不断否定或修正旧制度和新选择新制度的过程。一系列协定、公约等相继推出,从而统一了世界市场的运行框架和规则,为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正像中国那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世界规则体系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能顺利实现。

(四)经济自由化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技术扩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比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不仅输出初级产品,已逐渐成为世界上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主要供应者,一些甚至从资本净输入国成为资本净出口国,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战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转型。尽快摆脱了原来计划经济的束缚,在追求全球的发展机遇,也有一个政策选择。发展中国家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政策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动选择。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自由化经济政策,对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创造广阔的空间。

然而,因为世界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自由化不同步推进。因此,一些地理位置相邻,发展水平相差不远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相互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促进经济一体化,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他们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安排,与多边贸易关系的目的并行不悖。只要没有排他性区域集团化趋势,也可以从另一方面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意义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

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中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给了中国企业管理者很多启迪和借鉴。

(二)有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发展本国的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的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四)有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一国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更体现在现代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变革。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促使国家间专业分工和产品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应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根据市场的需要,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阶梯式转移的有利时机、引进一些技术含量较高、产品附加值较大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加速工业改造与发展,不断调整和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技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当前尤其要大力推进技术进步,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引进,提高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现有的技术差距,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实现我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经济,绕过传统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弯路,发挥“后发优势”,在建立现代经济结构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发育

中国发展动力不足,缺乏新的投资来源和技术来源,同时改革动力不足,缺乏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世贸国际经济组织的规则是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我国可以借助外力消除壁垒。经济全球化将引进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和紧迫感,促进改革和发展,以便更好地确定以规则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可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划发展对外经贸合作,这有利于消除我国目前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弊端,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发展动力不足,缺乏新的投资来源和技术来源,同时改革动力不足,缺乏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世贸国际经济组织的规则是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我国可以借助外力消除壁垒。经济全球化将引进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和紧迫感,促进改革和发展,以便更好地确定以规则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 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客观现实, 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 对中国来说, 是利大于弊, 能在整体上推进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加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程伟.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互动研究.商务印书馆.

[2]汪水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能力现代化.人民出版社.

[3]姜新姚.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新浪财经, 2006-6-16.

[4]史乾.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创新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意义.商场现代化, 2008 (27) .

篇8: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效工会;工作管理

我国一直提倡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不仅要促进人民聪明才智的发挥,还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全面的发展。高校的工会是教职工自发成立的团体组织。目的是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协调高校中各种劳动关系。并且倡导广大教职工为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多做贡献。对于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高校工会的发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新形势对高校工会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教师群体结构逐渐发生变化,青年教师的数量迅速增长,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增加促进高校师资力量的年轻化,同时也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另一方面,教师的福利待遇的差异扩大和住房问题紧张。以上这些问题都给高校工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

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由于高校中的青年教师和低职称教师除了获得基本的工资和课时费以外,基本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因此,面临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还有一些教师要解决住房和婚姻问题,同时要进行教书育人,这些问题都为高校工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教育发展加快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蓬勃发扎,高校工会工作的管理模式必须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也在不断的变化。在高校教职工的权益维护上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新环境下,高校教育的发展对工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为教职工创造更好的工作平台,建立新的管理模式。

二、现阶段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工会管理创新不够

目前,高校工会的管理创新程度不够。首先,很多工作还存在行政机关的工作倾向。而且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工作需求。高校工会在自身管理方式上的创新意识缺乏,并且忽视管理模式的转变。其次,一些学校领导对工会观念不清,认为民主管理是学校党政的事,与工会关系不大,主张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是硬任务。是干实事,而工会工作是软任务,是干虚事,思想认识不到位。忽视高校工会的政治性、群众性,高校工会工作实效性无法保证。工会在通过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不少高校的工会存在着干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年龄老化和青黄不接的现象。工会干部后继乏人,高校现有的部分工会干部对工会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做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拓进取精神和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不少工会干部认为工会工作在高校行政管理职能中作用有限,有其名无其实,而相形比较之下,其他职能部门更受领导重视,干部职权大,晋升提拔快、发展前途好、调换工作岗位容易,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三)工会工作不适应教师的期望

教师满意度是检验高校工会工作的基本标准。总体来看,高校工会在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两级教代会制度等方面落后于教师的实际需要,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对教职工的吸引力、凝聚力还不够强。高校基层工会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会员的权利没有完全落实、会员和非会员在高校生活中并无多大区别。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工会合法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如此种种都严重影响工会组织在高校教职工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工会工作

(一)以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工会队伍建设

工会干部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和制约工会工作好坏的关键,必须要加大工会干部的培养力度,用科学发展观重要理念武装工会干部的头脑。按照王兆国在全总十四届三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提出的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造就一大批熟悉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和劳动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工会工作专家,要求完善干部管理,使用和考评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标准,努力调动广大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创新高校工会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对二级学院及各系部基层工会干部的业务培训,完善工会干部保护机制,逐步建设一支职业化。社会化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努力构建工会、高校,社会协调发展的高校工会工作新格局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工会组织功能的日益完善,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工会工作,确立工会工作新理念,努力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工会工作新格局,必须破除原有的工会工作是职能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的事的思想,建立健全校内全方位的工会工作新机制,要在全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中建立、协调发展。共享和谐的工会工作新格局,把管理、服务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管理与服务的统一,树立管理工作要为教师发展服务的思想,建立完善的管理服务功能体系。

(二)提高高校工会的创新能力

高校工会的创新能力高校工会要积极进行思路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和服务创新等。高校工会工作要创新。1.须加强调研,在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中提升水平,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要坚持与时俱进的观点,主动研究高校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2.工会干部要始终保持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形成高校工会工作的特色。3.进行理论创新。工会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实、与时俱进、把握高校面临时代发展特点。高校改革趋势和高校工会工作规律、不断推进工会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公务员、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下一篇:平舆县交通运输局作风效能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