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导论试题

2024-04-18

教学方法导论试题(共6篇)

篇1:教学方法导论试题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研究变量的是()

A. 因变量 B.分析变量 C.自变量 D.控制变量

2.当已知研究总体由不同性质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我们适合采用()取样方法。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3.取样过程中,除少数情况,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少于()A.200 B.150 C.50 D.100

4、以下不属于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的是()

A.明确规定总体 B.合理的样本容量 C.取样的代表性 D.取样的随便性

5、以下不属于形成科学假设的条件的是()

A.经验基础 B.客观条件 C.思想方法论 D.背景知识

6、()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假设。

A.归纳假设 B.演绎假设 C.研究假设 D.描述性假设

7、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应有的特点不包括()

A.科学性 B.表述的明确性 C.主观性 D.可检验性

8、“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A.零次文献 B.三次文献 C.一次文献 D.二次文献

9、查找的文献资料比较杂乱,缺乏时代感的方法是()

A.顺查法 B.逆查法 C.综合查找法 D.引文查找法

10、以下不属于教育档案类的是()

A.教育年鉴 B.教育法令集 C.学术报告 D.碑刻

11、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A. 选定课题 B.课题论证 C. 历史分析 D.文献检索

12、“文献”一词最早见于()A.《论语·八佾》 B.《文献著录总则》 C.《学记》 D.《孟子》

13、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A.课题审查 B.课题论证 C.课题评估 D.课题鉴定

14、以下哪种不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A.教育本质说 B.教育社会化 C.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A.综合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伦理性原则

二、填空题

1、教育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时期,形成了___________研究方法为主的潮流。

2、教育研究课题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______________。

4、一般来说,样本容量与样本代表性呈现________,大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5、简单随机取样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分层随机取样

2、顺查法

3、归纳假设

4、样本

5、因变量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2、简述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教育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时期的基本特征。

4、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5、简述进行教育研究设计的一般过程。

五、论述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注意很多细节。试论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基本特点,以及选题的主要方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5.B

6.B

7.C

8.D 9.D 10.C 11.D 12.A 13.B 14.B 15.A

二、填空题

1、实用主义

2、基础性研究课题 应用性研究课题

3、资料性工具书

4、正相关

5、课题论证

三、名词解释

1、分层随机取样:也叫类型抽样、配额抽样。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即单位属性特征(变异度的大小)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再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各层或各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

2、顺查法:按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3、归纳假设:是基于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经验定律。

4、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成为样组。

5、因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第一,教育研究的真实性。即教育研究问题、过程、数据资料以及结果都是真实的。

第二,教育研究的创新性。这是教育研究最突出的特征。理论和时间的创新是教育研究的灵魂,也是衡量、评价教育研究的重要标准。第三,教育研究的生态性,即进行教育研究是要强调研究的自然性与现实性。

第四,教育研究的反思性。对教育研究活动各要素以及整体的反思,是完善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2、简述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第一,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第二,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第三,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3、简述教育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时期的基本特征。

第一,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第二,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

第三,考察这个时期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由于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在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的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

第四,在教育研究方法形成为独立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

4、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第一,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第二,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

第三,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应出来的种种矛盾。

第四,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第五,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

第六,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

5、简述进行教育研究设计的一般过程。第一,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第二,选择研究对象; 第三,分析研究变量; 第四,形成研究计划。

五、论述题

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有: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有独特性;问题要有可行性,考虑主、客观条件和时机问题。

选题的方法有:一是要明确研究课题产生的途径。主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问题、考虑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从课题指南和规划中选题。二是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三是善于转换对问题的提法。四是要进行课题论证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

篇2:教学方法导论试题

一、单选题

1、军事的内容主要包括准备战争、实施战争、遏制战争,国防建设和()。()

A、军队建设

B、体制建设

C、装备建设

D、队伍建设

2、军队是()的主要成分,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A、阶级

B、国家政权

C、政治集团

D、阶级统治

3、积极防御又称()。()

A、攻势防御

B、消极防御

C、专守防御

D、单纯防御

4、革命战争年代我军的基本作战形式是运动战、阵地战和()。()

A、麻雀战

B、游击战

C、地道战

D、地雷战

5、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是()。()

A、武经总要

B、武经七书

C、孙子兵法

D、六韬

6、军事思想的核心是()。()

A、国防思想

B、战争观

C、军队建设思想

D、作战指导思想

7、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1842年被迫签订的()。()

A、望厦条约

B、瑷珲条约

C、中英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8、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大大扩展了诸军兵种协同作战和联合作战的范围,使战争发展为()。()

A、空地一体

B、海空一体

C、海陆空一体

D、海、陆、空、天、电磁五维一体

9、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

A、政治

B、国家

C、阶级

D、经济

10、按战争性质,战争可划分为正义战争和()。()

A、非正义战争

B、冷兵器战争

C、机械化战争

D、局部战争

11、按使用的兵器,战争可划分为()。()

A、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

B、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C、世界大战、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

D、奴隶社会的战争、封建社会的战争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战争

12、按战争规模,战争可划分为()。()

A、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

B、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C、世界大战、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

D、奴隶社会的战争、封建社会的战争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战争

13、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标志是()。()

A、刘邓大军经略中原

B、辽沈战役打响

C、济南战役

D、塔山阻击战

14、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其行为主体是()。()

A、阶级

B、统治集团

C、国家

D、军队

15、国防主要包括()和国防斗争两个方面的活动。()

A、军队建设

B、国防教育

C、国防建设

D、国防工程

16、国防斗争以()为主,也包括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领域的非军事斗争。()

A、军事斗争

B、战争

C、军备竞赛

D、威慑

17、国防斗争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包括军事威慑与()。()

A、军事斗争 B、军事打击 C、战争 D、遏制

18、军队又称常备军、正规军,是国家武装力量的()。()A、主体 B、基础 C、基本依靠

D、唯一组成部分

19、军事思想是关于军事领域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属于()。()A、军事应用理论 B、军事基础理论 C、军事实践 D、军事方法论

20、战略思想产生于战争和()。()A、国防建设 B、国防实践 C、军队建设 D、军事斗争

21、军事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A、国防建设 B、教育训练 C、军队建设 D、战争

22、作战行动的根本目的是()。()A、攻城略地 B、消灭敌人 C、获取利益

D、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3、制定军队建设指导方针和原则的主要理论依据是()。()A、经济条件 B、国际形势 C、军队建设思想 D、安全环境

24、关于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是()。()A、国防建设 B、国防思想 C、军队建设 D、军事思想

25、制定国防战略和国防政策、建立和完善国防体制的基本依据是()。()A、国防建设 B、国防思想 C、军队建设 D、军事思想

26、中国古代和近代军事理论,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当时战争、()问题的理性认识。()

A、国防建设思想

B、国防和军队

C、军队建设思想

D、军事实践

27、中国古代战略思想的主体内容大致可分为先胜思想、全胜思想和()。()

A、备战思想

B、战胜思想

C、善战思想

D、慎战思想

28、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哪个时期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就()。()

A、萌芽时期

B、形成与成熟时期

C、进一步发展时期

D、充实提高时期

29、()是通过战争手段夺取战争胜利的战略理论,是中国古代战略思想中最精彩的部分。

()

A、先胜思想

B、战胜思想

C、全胜思想

D、诡道思想

30、()是指两个以上国家或政治集团结成一定形式的安全合作关系,以保证自身安全和其他利益的战略。()

A、遏制战略

B、联盟战略

C、联合战略

D、集体防卫

31、()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通过显示武力或表示准备使用武力的决心,以期迫使对方不敢采取敌对行动或使行动升级的一种战略行为。()

A、遏制战略

B、联盟战略

C、联合战略

D、威慑战略

32、从手段上讲,威慑战略分为核威慑战略和()。()

A、遏制战略

B、纯威慑

C、实战威慑

D、常规威慑战略

33、()是现代战争的产物,是指统一组织使用两个或多个军种部队完成同一作战任务的作战,泛指由联合部队或未组成联合部队的不同军种部队所采取的军事行动。()

A、联合作战

B、协同作战

C、合成作战

D、合同作战

34、()是指在保护己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同时,干扰、破坏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以保持或夺取信息优势为根本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军事行动。()

A、信息战

B、电子战

C、信息化战争

D、网络战

35、()是指运用或针对太空军事力量而实施的攻防作战。()

A、信息战

B、电子战

C、太空作战

D、网络战

36、()是指军队利用计算机网络,将战场上各种分散配置的侦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精确火力打击系统集合成为一个统一高效的作战体系,实现各作战单元和各作战职能系统一体化、各级作战部队和人员共享战场态势信息,把战场信息优势转化为作战行动优势的一种作战指导思想。()

A、信息战

B、电子战

C、太空作战

D、网络中心战

37、()是美军联合作战思想指导下的新作战构想,该理论设想以中国为作战对象,以西太平洋地区为主要战场,针对中国军队“反进入/区域拒止”系统,以空、海军部队为主体,实施空、海一体化联合作战。()

A、空地一体战

B、电子战

C、空天一体战

D、空海一体战

38、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主要包括战争观、武装革命、军队建设和()。()

A、战略战术理论

B、国防建设理论

C、作战指导理论

D、军事战略理论

39、()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

A、作战能力

B、创新能力

C、国防科技

D、信息技术

40、筹划和指导战争,必须深刻认识战争的()属性,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从政治高度思考战争问题。()

A、军事

B、政治

C、战略

D、政略

41、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提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一观点体现了()思想。()

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B、战略上内线持久的防御战和战役战斗外线速决的进攻战相结合 C、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对待强敌,持久作战

42、军事思想在军事学科学体系中处于()地位,是军事科学的基础理论。()

A、主导性

B、从属性

C、基础性

D、综合性

43、“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主要体现了孙子的()思想。()

A、重战

B、计战

C、备战

D、慎战

44、“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中的“五者”是指()。()

A、道、天、地、将、法

B、智、信、仁、勇、严

C、度、量、数、称、胜

D、情报、指挥、后勤、战机、法规

45、克劳塞维茨认为,一支军队在作战时应该永远打击敌人的重心,这里的“重心”是指()。()

A、同盟之间的共同利益

B、军队

C、主要领导人

D、首都

46、无产阶级关于战争起源的观点是()。()

A、战争起源于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B、战争是人的一种私欲

C、有人类就有了战争

D、战争起源于种族之间的争夺

47、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A、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

B、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非政治集团和非政治集团

C、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集团和集团

D、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宗教和宗教、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

48、毛泽东认为,战争与政治的一致性就在于他们的()。()

A、群众性

B、特殊性

C、制约性 D、阶级性

49、战争的军事目的和本质是()。()A、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B、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C、积极防御 D、战略进攻

二、多选题

1、军事理论的基本特征包括()。()A、政治性 B、实践性 C、继承性 D、创造性

2、下列著作属于外国军事名著的有()。()A、《高卢战记》 B、《武经总要》 C、《制空权》 D、《战争论》

3、下列作品属于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的有()。()A、《孙子》 B、《论持久战》 C、《司马法》 D、《制胜的科学》

4、“三非”作战理论是指:()。()A、非线式作战 B、非对称作战 C、非正规作战 D、非接触作战

5、春秋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兵书有:()。()A、《孙子兵法》 B、《吴子》 C、《尉缭子》 D、《李卫公问对》

6、下列著作属于《武经七书》的是:()。()A、《孙子兵法》 B、《吴子》 C、《孙膑兵法》 D、《李卫公问对》

7、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形成具有奠基作用的兵书是()。()A、《战争论》 B、《制空权》 C、《海权论》 D、《战争艺术概论》

8、《战争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拿破仑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德意志军事改革

9、战争的进步与否,主要取决于以下基本因素()。()A、战争的政治目的 B、战争的阶级本质 C、战争的历史作用 D、战争的胜负

10、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是()。()A、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相结合 B、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 C、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

D、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各条战线的其他各种斗争相配合

11、军事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为()。()A、战争观 B、战略思想 C、国防思想

D、军队建设思想

12、毛泽东把战争的类型划分为()。()A、阶级和阶级之间的战争 B、民族和民族之间的战争 C、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战争

D、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

13、按照战争性质,毛泽东把战争区分为()。()A、正义战争 B、阶级战争 C、非正义战争 D、民族战争

14、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是()。()A、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

B、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 C、兵民是胜利之本

D、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15、毛泽东关于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是()。()A、加强武装力量建设

B、建立完整的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体系 C、加强战略后方建设 D、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16、毛泽东关于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B、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1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

A、当代战争与和平思想

B、军事战略思想

C、军队建设思想

D、国防建设思想

18、邓小平关于注重军队质量建设的原则是()。()

A、精兵

B、利器

C、合成 D、高效

19、邓小平战争与和平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B、世界大战可以推迟或者避免

C、战争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

D、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20、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A、国家利益是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B、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C、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 D、积极努力地发展国防科技工业

21、江泽民同志提出,我军要完成()双重历史任务。()

A、机械化

B、信息化

C、远程化

D、电子化

22、遵循军事人才培养规律,构建()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A、军队院校教育

B、部队训练实践

C、军事职业教育

23、江泽民同志在领导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提出要围绕解决()两个历史性课题,创新和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

A、打得赢

B、不变质

C、积极防御

D、科技强军

24、胡锦涛同志主张的军事领域创新包括()。()

A、军事理论创新

B、军事技术创新

C、军事组织创新

D、军事管理创新

25、为什么说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我国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基本依据()。()

A、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对外政策决定了新时期仍然要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B、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决定了新时期仍然要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C、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需要决定了仍要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26、为什么说新时期我军建设需要以现代化为中心()。()A、是解决新时期我军建设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B、是我军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由之路 C、符合军队发展的客观规律

27、与过去的人民战争相比,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是()。()A、战争的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

B、战争的基本样式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C、战争发生的地域将主要在边境和海上 D、人民群众参战的方式发生变化

28、下列属于外国近代作战理论的是:()A、制空权 B、制海权 C、坦克制胜论

D、大纵深战役理论

29、中国古代产生最早的两部兵书是()。()A、《军志》 B、《军政》 C、《孙子兵法》 D、《吴子》

30、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林则徐 B、左宗棠 C、李鸿章 D、段祺瑞

31、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精华有()。()A、安国全军的战争观

B、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观 C、兵以诈立的诡道制胜观 D、令文齐武的从严治军观

32、下列战争发生于夏商西周时期的有()。()A、鸣条之战 B、牧野之战 C、马陵之战 D、涿鹿之战

33、下列战争爆发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有()。()A、甘之战 B、泓水之战 C、马陵之战 D、柏举之战

34、秦至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军事史上产生的重要战略名对有()。()A、渭水对 B、汉中对 C、隆中对 D、雪夜对

35、魏源认为,西方长技有()。()

A、战舰

B、火器

C、养兵练兵之法

D、政治制度

36、全军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推进(),加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

A、政治建军

B、改革强军

C、依法治军

37、习主席指出,必须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战斗力标准,下大力(),抓实践创新,以重点突破带动和推进全面创新,不断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A、抓理论创新

B、抓科技创新

C、抓科学管理

D、抓人才集聚

38、习主席指出,建设一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A、听党指挥

B、能打胜仗

C、作风优良

三、判断题

1、军事是指一切与战争、国防、军队直接相关的事项。()

2、中国革命战争敌强我弱的特点,决定了敌人在战略上处于内线防御的地位,我军在战略上处于外线进攻的地位。()

3、战争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等目的,使用武装力量进行的大规模激烈交战的暴力冲突,是解决国家、政治集团、阶级、民族、宗教之间矛盾冲突的最高形式。

()

4、从古至今,战争形态经历了冷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正在向信息化战争形态发展。

()

5、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

6、军队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武装组织。()

7、《孙子兵法》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标志。()

8、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

9、军事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战争观、军事方法论、战略思想、作战指导思想、军队建设思想和国防思想等。()

10、军事理论是关于战争和国防的理性认识和知识体系。()

11、战争观是关于战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

12、战略思想是关于战争全局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表现为战争与国防全局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

13、国防主要包括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两个方面的活动。()

14、军事理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民族性、继承性和创造性等方面。()

15、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是《武经总要》。()

16、林则徐、魏源初步认识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标志着变革传统军事思想的开端。()

17、当前我军的军事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诱敌深入。()

18、在一九二七年的“八七”会议上,瞿秋白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

()

19、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0、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以人民战争为基础;以积极防御为核心;以以劣胜优为前提;以机动灵活为灵魂。()

2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包括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国防建设思想。()

22、《战争论》和马汉的《海军战略》是近代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具有奠基性质的理论名著。

()

23、从战争的整体和全过程来说,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如果把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并重,往往会导致军事保守主义。()

24、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最终消灭战争,实现人类永久和平。()

25、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是要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

26、鸦片战争以清廷失败告终,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7、人民战争是为谋求阶级解放、反抗外来侵略或维护国家统一,组织、武装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

28、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

29、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30、局部战争是指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等有限的战争。()

31、积极防御是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32、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历时78天的大规模空袭战争,它以非对称、非接触的独特作战样式,开创了“以空制胜”和“零伤亡” 的战争先例。()

33、军事理论可分为军事基础理论和军事应用理论,军事应用理论居首要地位。()

34、西方资产阶级军事理论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对无产阶级军事理论没有更多的借鉴作用。()

35、“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体现了孙子的知战和备战思想。()

36、克劳塞维茨认为,主力会战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37、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任何战争都是服务于政治的,政治决定着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所以,一切政治问题都应该用战争的手段去解决。()

38、历史上的战争出现过一方是正义的,一方是非正义的,还出现过双方都是正义的。()

篇3: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1.1 物流管理专业背景分析

近年来, 全国各类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物流活动对强大的海、陆、空物流系统的支持, 这也说明了社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加大力度[1]。很多大中型物流公司在业内的出色表现, 让国家对物流人才培养再次重视起来。近十年来, 全国拥有物流相关专业的各院校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专业的毕业生, 对各行各业的物流相关工作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 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从质量上还无法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上现象说明社会一方面急需物流实用层次的人才, 一方面是相关院校培养的物流专业的学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来看, 这与当前大学教育和行业培训都较偏重于理论教学, 会使受教者无法得到相应的实践经验, 从而导致毕业生拥有的专业知识无法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在此背景下, 对物流相关课程教学方法的深入探讨很有必要。

1.2《物流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2.1《物流学导论》课程简介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物流学导论》课程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 是第一门专业指导性的课程。课程融合了经济学、工学、理学和管理学等诸多学科门类, 并系统介绍物流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和技能的课程。此课程的教学会让学生对了解现代物流业的构成和性质、现代物流的功能及作用、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和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学科体系等, 可为日后继续学习物流学科中其他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 力求让学生掌握企业采购、运输配送、仓储、仓储管理和物流信息技术等实务方面的基础技能认知, 但不一定要求学生立刻学会具体的物流操作技能。

现代大学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接收教育的模式多为灌输式的理解接受, 对社会经济活动和实际工作情境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所以, 在《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增加适当的感性认识, 往往对学生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合来看, 《物流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具体包括如下理念灌输、专业兴趣培养、专业引导和物流认知四个作用, 是一门重要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物流管理类基础课程。

1.2.2《物流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本科学校的教学应强调专业知识的细化深入, 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同时也应该提倡基础宽厚且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物流学导论》课程是物流专业学生专业引入和深入的基础课, 其地位非常重要。但是, 当前笔者所在院校的《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 已经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

(1) 由于开课过早, 导致在《物流学导论》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补充大量相关基础知识。

此课程在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 这导致任课教师在讲授本课程的同时, 还必须要用大量时间来补充相关学科的知识, 例如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基础知识。另外, 大部分学生还无法脱离中学的教育模式, 自学能力比较弱, 无法在课余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 这都会影响此课程的教学效果。

(2) 已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没有显示出效果。

笔者所在院校的《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方法已经有很大的改进, 每到一定的章节结束时, 我们会给学生分小组进行案例演练。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充当知识接受器,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无法做到独立的思考和分析, 很难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

(3) 某些章节的特殊性使其教学目标无法真正达到。

《物流学导论》虽说是一门专业引入课程, 但同时也表现出其应用性极强的特征。例如物流管理这一章节表现出极强的应用性, 但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有机会从事物流管理此类的实践, 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无法激发。

2 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上述分析以及为解决以上提出的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应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突破 (如图1) 。下面是对这些方法具体阐述。

2.1 理论教学

2.1.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实际企业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 在对案例本身介绍的过程中, 让学生领悟现实中的企业如何运作并会达到何种效果。经过笔者所在学校对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 案例教学法确实是一种可以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 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但是, 在《物流学导论》的教学过程中, 相关案例的选取对于大一学生来说非常困难, 只能选取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企业, 比如介绍配送中心的运作时选取了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和本土的大型连锁企业案例为研究对象, 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引导, 通过末端的销售物流来启发学生对前端物流状态的疑问, 同时, 这些案例还可以起到与学生进行互动, 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学生真正的理解配送、配送中心的价值以及集中配送的优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尽可能地选取简单的能说明问题又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基础。

2.1.2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的方法, 是当今国际教育界十分流行的一种教学法[2]。笔者结合当前《物流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提出了一个更为实用的项目教学法。具体做法为:在《物流学导论》的第一堂课时, 就将某个企业的物流方案设计作为一个大的项目, 并结合课程教学过程, 让学生组成若干个项目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物流方案中的一个部分, 教师随机参与每个小组的方案设计工作并给予指导。此时, 可以考虑将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作为本课程的平时成绩来记分, 这样可以极大的刺激学生努力做好方案的积极性。并且, 在相关章节讲授结束后, 让每个小组在课堂上汇报本组的方案设计情况, 这样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可以肯定, 这种方法是对项目教学法的改进, 可以让学生在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知识, 并在实践的准第一线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努力开展“理论-实践-理论的新模式。最后, 可以在教学结束后, 反思项目任务的合理性、修正项目计划、评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归档和下次应用。其中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合理的项目。

2.2 实践教学

据调查, 90%以上的企业对新员工更侧重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这让大学教育中实践性环境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方面担当了重要的功能。所以, 在整个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及教学过程中, 实际操作能力必须也会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综合其他学者观点以及本人实践教学的经验现提出如下实践教学方法:

2.2.1“产品-任务”教学法

“岗位-任务”教学法[3]是根据北美国家职业教育中流行的CBE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理论及DACL (Developing A Curricu Lum) 方法整合而成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结合此方法, 笔者根据《物流学导论》课程的特殊性, 提出了“产品-任务”教学法来完善此课程的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具体步骤是:

第一, 产品分析。物流的本质是为产品实施运输仓储等作业, 所以学习物流的过程也是分析各大类产品的过程。所以, 在《物流学导论》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 必须将几大类产品的物流特点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来提及, 让同学们对大类产品进行认真分析, 分析其产品特点以及对物流各功能要素有何影响;

第二, 任务确定。确定某类产品的物流过程, 将各产品物流流程设计形成具体任务, 分别由小组的形式实施讨论。并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汇总, 最后将各产品的物流过程形成一个多产品物流流程方案书;

第三, 确定各项“产品-任务”中涉及到的技能。可以对相关物流操作技能的描述用第一个字母开头, 同时标注其操作内容。在向学生阐述相关技能时, 要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讨论, 并对技能所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进行分析介绍。

2.2.2 模拟教学

根据培养计划, 大一学生只有在大一下学期才能通过认识实习的机会进入企业, 而且极少有企业愿意让学生长时间呆在企业里进行更为细致的实践环节学习。因此, 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在《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 就进入本校相应的物流实验室以及ERP实验室, 让学生通过物流企业角色扮演、物流操作情景模拟等环节中体验物流、感受物流、掌握物流流程和操作技巧。具体形式主要有: (1) 沙盘模拟; (2) 生产物流流程中角色扮演训练; (3) 企业业务流程模拟实训。我校已经建立了沙盘模拟实验室和生产物流系统仿真实验室, 完全有能力让学生在大一就实施模拟教学的学习, 从而能真正的掌握相关物流企业业务流程, 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制造型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物流业务流程。此环节的内容, 可以在此课程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加以采用。

3 教学方法改进的期望效果

本文通过对《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方法的探讨, 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使学生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实践化任务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 感受学术冲突和视点对撞, 以更好地进行反思, 评判和结论修正, 实现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独立创新的优良学习环境, 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探索的机会, 使学生对此课的教学任务涉及的内容有多层次的理解, 最终实现知识的共同建构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所以, 科学地针对《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 在对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产品-任务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实施修正后的应用, 可以更有利于很快提高大一物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对学生未来的课程学习以及就业起到了铺垫性的影响。但同时, 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只是两种理论教学方法, 若要真正地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及效果, 并不能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 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 同时, 这两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 还必须随着各章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动。

《物流学导论》的课程教学在专业引入方面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针对一般本科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而言, 其培养目的应该当是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勇于从事企业中低层工作岗位, 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强调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基础上, 通过学科交叉以及时间交叉的培养途径, 建立专业学习资源库以及通过物流实验模拟、物流大赛、企业实习等检验方式, 积极带动学生在学习研究中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进而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实践+创新”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依据当前本科院校的《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 最后给出了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为课程的教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物流学导论,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陈伯云, 刘婷.2010年上海世博会物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企业经济, 2010, (1) :113-115.

[2]王金妍, 李国龙.项目教学法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 2009, (24) :115-116.

篇4:化学教学中的导论教学探究

做好新课程的导论教学有很多方式,课程不同、学生不同、教师不同以及教学环境不同都会让导论课的教学方式有较大差异。但无论教学方式如何呈现,导论性教学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快速进入专业知识学习的大门,使学生能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要满足这一目标,任何导论性的教学方式都是可取的。本文将结合初中的化学教学谈谈导论性教学在化学课程中的相关方法,以期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一、导论性教学应注重知识的故事性

化学课程如果从物质变化开始说起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这就需要生动的故事进行铺陈。优秀的故事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自然需要教师在对化学课程的结构化知识进行介绍时,充分把握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陈述历史就是陈述故事,通过历史中的人、事、物来描述知识的发展和变革,这些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但单纯的讲解历史有时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历史进行适当还原是课程导论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化学历史事件的还原,除了还原剧情外,对应的化学实验还原才是该门课程导论教学的重点。

二、导论性教学应强调学生的参与性

亲身的经历与体验将会强化学生的记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其他课程略有不同,化学课程以实验居多,单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在初期化学教学中可能会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但长期的关注将会让学生失去耐心,进而影响到化学课程的学习。

化学在某种程度上与魔术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空杯生烟,桌子上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盖有玻璃片的玻璃杯,把其中一个玻璃杯倒扣到另一个玻璃杯上,抽掉中间的玻璃片,两个玻璃杯就产生了滚滚的浓烟,我们就可以用化学知识来揭秘。其实一个玻璃杯盛有浓氨水,另一个盛有浓盐酸,两者都有很强的挥发性,在空气中相互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白烟。教师的表演与学生的参与将会让基于化学知识的“魔术揭秘”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导论性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与学生积极的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到“魔术表演”中将会使化学课堂妙趣横生,最终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期待,激起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热情。导论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借助化学实验的手段表演魔术,并让学生说明其中的化学原理。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学习中不仅仅体现在实验过程之中,还体现在化学教师抛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都能在生活中轻易找到答案(让学生找到答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避免学生在难以找到答案时出现放弃寻找答案的想法),但生活中的答案往往又是只言片语,缺乏系统认识和浮于表面的。教师通过与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不断沟通,一次又一次的逼近最终需要呈现的化学知识,这样会让学生兴趣盎然,当真正接触到本源知识时,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导论性教学应强化教师的技巧性

化学课程的导论性教学面对的是一群没有任何化学相关知识背景的学生,虽然看起来所有的学生在化学知识面前如同一张白纸,学生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差异。按照常理思维,这些白纸只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描绘出最美的图画,然而遗憾的是,当设法以标准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才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是有千差万别的。化学教师此时就难以通过标准化的手段与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因而,对化学课程的导论性教学来说,强化教学的技巧性是极有必要的。教学技巧实际上因人而异,如何让教学技巧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施展,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学会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不自觉的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对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也是在这一情境中不自觉的形成的。当然要想让学生快速地理解知识,化学教师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背景音乐的流行化、化学知识图片的卡通化、知识内容的框图化、识记内容的快板化(像顺口溜记忆化学知识),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充满乐趣,同时做到化学知识与自己日常接触的课外知识紧密关联。另外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同样可以通过设计化学知识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玩游戏中过关斩将,获得其所学的化学知识。

四、导论性教学应关注课堂氛围的融洽性

导论性教学注重知识结构的把握,知识结构对学生来说相对枯燥,课堂氛围的营造与知识结构的结合,显然是激起学生化学学习热情的根本,初中化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我们可以尝试将班级分成四个小组,分为生活组、方法组、研究组和服务组,不同小组之间开展各类别开生面的游戏,生活组注重讲故事,方法组注重做实验,研究组注重谈理论,服务组注重解决问题。当然不同小组之间进行经常轮换,以确保学生知识的全面把握,教学中教师主要起着适当的引导作用,课堂教学以教师组织为主,学生主要进行的是自主学习。紧张的课堂秩序和严肃的教学氛围似乎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与学习,但对于化学导论课程来说显然是不恰当也是不合适的。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压力感,这种压力感会让一些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厌恶感,显然不利于后期学习的开展。轻松愉悦的课堂秩序显然是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土壤,这种课堂秩序往往取决于任课教师饱满的教学热情和振奋的教学状态,生动的化学故事、活泼的讲课和知识演绎方式以及及时的反馈与沟通都是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构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每完成一次实验性魔术、每陈述完一个故事都能让学生触手可及,避免魔术与故事远离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程的存在感和亲切性,也才能增添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我们常常希望通过导论性课程的引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但有时往往事与愿违,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进行导论性教学时自己失去了热情和兴趣,因为只有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学才可能让学生回报以同样的热情,师生充分的情感互动也是化学课程导论性课程得以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

篇5:护理导论试题及答案

护理导论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提出道德发展学说的学者是(A)。 A、佛洛伊德 B、科尔伯特 C、艾瑞克森 D、皮亚杰

2、对临终病人亲属的心理支持不正确的是(:B) A、听取并鼓励他们表达情感 B、讲述有关卫生知识 C、共同讨论护理计划

D、避免亲属单独接触病人,以免悲伤过度

3、由医生的诊断书来宣告的死亡是(:C)。 A、临床死亡 B、社会性死亡 C、法律死亡 D、脑死亡

4、不属于预防性服务的内容是(A)。A、计划生育 B、保持饮水卫生 C、妇幼保健 D、计划免疫

5、一级预防的措施不包括(C)。 A、提供安全的环境 B、教育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C、指导妇女自我检查乳房以早期发现乳癌

D、教育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6、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一名护士负责护理一个病人的工作方法为 (:A)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7、当一个病人角色转向常态角色时,仍然“安于”病人角色,产生退缩及依赖心理,此种现象称为(标准答案:B)

A、病人角色行为冲突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消退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8、关于病人的主观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病人的主观资料只能来自于病人本身

B、指病人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C、护士对病人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D、指护士通过观察、会谈、和实验等方法得到的有关病人健康状态的资料

9、下列哪项不属于认知评价的方式(C)。 A、原发性评价 B、继发性评价 C、综合性评价 D、重新评价

10、在护理诊断陈述时常用的字母E表示(A): A、相关因素 B、诊断名称 C、临床表现 D、

11、书写病室报告时,首先报告的是(A)。

A、出院病人 B、大手术后病人 C、危重病人 D、新入院病人 E、特殊检查治疗的病人

12、病房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D)。 A、14-15℃,15%-25% B、10-17℃,30%-40% C、20-22℃,40%-50%

D、18-22℃,50%-60% E、15-16℃,60%-70%

13、观察危重病人病情的最佳方法是(B)。 A、在护士交接班中 B、与病人日常接触中 C、护士在阅读病历时

D、加强医护间的联系 E、经常察看护理记录

14、护理诊断具有的显著特点是(C)。 A、病人的病理变 B、从生物学观点考虑问题 C、通过护理措施能解决的问题 D、对疾病本质的判断

E、类似医疗诊断

15以下属于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的是(B)。 A、适当保证 B、主观判断 C、及时作出反应 D、鼓励病人发泄

16护患双方在治疗性会谈时的空间距离属于(A)。 A、亲昵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7病人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愿承认自己是病人,这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称之为(D)

A、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B、病人角色行为的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的消退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E、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18、当一个人进入陌生的文化环境,开始学习、适应新环境的文化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时,表明他已进入

(C)。 A、意识期 B、接受期 C、转变期 D、兴奋期

19、在进行沟通时,影响沟通并使双方产生不信任感的行为是(E)。 A、双眼注视对方 B、全神贯注倾听 C、倾听中特别注意对方的弦外音 D、言语简单明确

E、及时评论对方所谈内容

20、护士对患者说:“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改天再谈其他情况。” 该沟通属于哪个层次(B)。

A、一般性沟通 B、陈述事实的沟通 C、交流看法的沟通 D、情感性沟通 E、共鸣性沟通

21、适用于对急性病病人护理时的护患关系是B

A、A.共同参与型 B、B.指导-合作型 C、C.主动-被动型 D、.统一型

22、以下哪项是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模式的特点(D)。

A、微弱单向性的关系 B、心理方位为差位 C、护士教会服务对象做什么

D、以-社会心理模式及健康为中心 E、护士的权威在护患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23一位患有心梗的病人住院治疗后已好转,但由于他年迈的母亲突然中风,他毅然离开医院照顾母亲,此病人出现了病人角色适应的哪个问题(C)。 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消退 E、角色行为矛盾

24处于护理历史上黑暗时期的护士形象(D)。

A、宗教形象 B、教师形象 C、母亲形象 D、仆人形象 E、白衣天使形象

25的实施完善了护士注册及考试制度,其颁布的时间是(A)。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

26目前,护理学发展到了什么阶段:(D)A、.的阶段B.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C.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

D.以人的生理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27、护理理论的核心是(B) A.护理B.环境C.健康D.人体

28、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对健康的认识包括:(E) A、健康与疾病有明显分界 B.健康是身体、心理、处于良好状态,这一状态在一个阶段里是静止不动的

C.健康是机体各系统内、系统间及与外环境间的平衡 D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E健康和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29、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D)。

A、性心理发展学说 B、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

30、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的创始人是(B)。

A、艾瑞克森 B、佛洛伊德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31、护理学对人的理解以下不正确的有(E)。 A、人是一个整体 B、人是一个开放系统 C、人有基本需要 D、人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是有明确界限的

E、人对维持自身完好状态有所追求

32、护士对病人进行入院介绍、术前教育等,主要是为了满足病人(B)。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33处于某一层次的思维者开始走出权威,独立地分析和选择方案,对问题会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属于评判性思维的哪一层次(B)。

A、基础层次 B、复杂层次 C、推理层次 D、决策层次 E、尽职层次

34颜面部烧伤病人常有失落感,这属于哪个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B)

A、.生理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35关于睡眠与年龄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不对(D)。 A、婴儿期约需16-20h B、幼儿期约需10-14h C、约需11-12h

D、青少年约需7-8h E、老年期约6-7h

36护士在完成独立性及合作性护理功能,从法律及专业的角度来讲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C)

A、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及工作单位的政策及工作要求 B、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C、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量独立应用

D、委派别人实施护理时,尽量做到心中有数

37要帮助病人获得某种自护技能,最佳的方法是(C)。 A、讲授 B、讨论 C、示范 D、个别会谈

38病人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愿承认自己是病人,这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称之为(D)

A、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B、病人角色行为的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的消退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E、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39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是通过护理人员的努力(C)。

A、减轻术前病人的焦虑 B、为病人解决饮食、饮水、排泄等方面的需要

C、使病人懂得适当运动有益于健康 D、帮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40某患者与护士谈论他的病情说:“我最近头昏得厉害,估计贫血更严重了!”这两人的沟通属于哪个层次(:C)。

A、一般性沟通 B、陈述事实的沟通 C、交流看法的沟通 D、情感性沟通 E、共鸣性沟通

41张某,男,31岁,因过敏性休克急诊入院。患者恢复期,护患关系的模式应为(B)。

A、主动-被动型 B、共同参与型 C、指导-合作型 D、服务-指导型 E、双向活动

42当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或恶化时,常见的角色适应问题是(A)。

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消退 E、角色行为矛盾

43当一个人已经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做什么?”这种评价属于(C)。

A、挑战性评价 B、原发性评价 C、继发性评价 D、重新评价

44非语言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是(C)A.空间距离B.眼神C.面部表情D.身体姿势

45影响健康的因素有(ABCD)。

A、环境因素 B、生物学因素 C、生活方式因素 D、获得卫生保健设施的可能性

46濒死病人最后消失的感觉是(B)。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E、触觉

47中国首先开展临终关怀研究与实践的是(A)。

A、天津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48临终关怀组织在医护方面应尽量避免的措施是(C)。

A、口腔护理 B、饮食可口 C、化学疗法 D、美化环境

49中国Cochrane中心正式成立于(A)。 A、成都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E、天津

50目前全世界共有(C)个Cochrane中心。 A、11 B、12 C、13 D、14 E、15

51对疼痛患者,最先满足的需求应该是(B)。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52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D)。 A、性心理发展学说

B、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

53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要是(A)。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54根据皮亚杰关于人的智力发育4个阶段的学说,10~12岁儿童为(D)。

A、感觉运动期 B、前运思期 C、具体运思期 D、形式运思期

55病人在手术前要了解手术的有关注意事项,属于(A)。

A、安全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尊的需要 D、刺激的需要

56 善于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发展过程体现了思维的(:E)。 A、思维的间接性 B、思维的逻辑性 C、思维的物质属性 D、思维的推理性

E、思维的概括性

57下面哪项属于爱与归属的需要? (D) A、食物、空气、水 B、渴望名誉及声望

C、各种政治宗教制度 D、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

58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提出的理论是(A)。

A、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B、压力与适应学说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

59处于某一层次的思维者开始走出权威,独立地分析和选择方案,对问题会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属于评判性思维的哪一层次(B)。

A、基础层次 B、复杂层次 C、推理层次 D、决策层次 E、尽职层次

60下列应首先满足的生理需要是(D)

A、水分 B、睡眠 C、营养 D.氧气

61下列哪项不属于危机的特征?(A)

A、特殊性 B、普通性 C、时限性 D、循环性

62用理智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心理需求属于心理防卫机转的(C)。

A、潜抑作用 B、补偿作用 C、抑制作用 D、升华作用

63 产生失望的原因是(A)。

A、反复尝试失败 B、重要东西的改变 C、失业 D、离婚

64纽曼认为维持机体基本结构正常状态的是下列何种防线(:C)。A、应变 B、正常 C、抵抗 D、防御

下列有关罗伊适应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D)。 A、人是一个适应系统只具有生物属性 B、效应者适应表现在生理功能和自我概念

C、适应性反应是指人能够不断适应而保持健康 D、人是一个适应系统,具有生物和社会属性 E、人是通过生理调节维持身体平衡而达到适应

65对于需要二级护理的病人,护理人员应做到: (D) A、24小时专人护理

B、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C.备急救物品D.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

66首先将压力的概念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被称为是“压力之父”的是(A)

A、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席尔 B、.美国心理学家拉扎勒斯 C、美国精神病学家霍姆斯

D.美国精神病学家拉赫

67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老年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A)

A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B、亲密对孤独 C.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 D、自我统一对角色混乱

68不属于预防性服务的内容是(A)。

A、计划生育 B、保持饮水卫生 C、妇幼保健 D、计划免疫

69以分组的方式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的工作方法为(C)。

二、多选题型:

1、护理立法的意义有。标准答案:ABCDE

A、促进护理管理法制化,提高护理质量 B、促进护理教育及护理学科的发展 C、维护护士的权益 D、保护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护理道德

E、有利于维护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

2、导致医疗事故的要素有()。标准答案:ABCDE

A、医疗药品、器械等因素 B、环境因素 C、时间因素 D、人为因素 E、医疗设备因素

3、医院的任务包括哪些方面?ABCD

A、医疗 B、教学 C、科学研究 D、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

4、护理工作的范围根据护理功能来划分可以分为(ABE ) A.独立性的护理功能 B合作性护理功能 C指导性护理功能 D.依赖性护理功能

E专业性护理功能

5、非语言性沟通的表现形式有(ABC)。 A、.面部表情 B、仪表 C、手势 D、.沉默 E、倾听

6、影响病人角色适应的因素有:(ABCD)。

A、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B、症状的可见性 C、医院规则 D、病人的社会特征

7、压力源作用的大小及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压力源的(ABCD)。

A、性质 B、强度C、频率 D、数量 E、无助

8、护理的服务对象可以是(ABCDE)。 A、个人 B、家庭 C、整个社会 D、健康人 E、患病的人

9、关于约翰逊的行为系统模式正确的是(ABCDE)。 A、行为系统模式有利于护理 B、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功能单位

C、功能就是调节个人对环境中输入刺激的反应以维持系统的平衡 D、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人行为系统 E、七个子系统包括:成就、从属、攻击、依赖、排泄、摄取和性

10、护理学的理论能范畴包括(ABCD)。 A、护理学的研究对象 B、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C、护理专业知识体系与理论架构

D、护理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

11、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有(ABCD)。 A、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B、行为的违法性 C、过失造成病人的人身损害

D、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2、影响文化休克的因素包括(ABCDE)。 A、新旧文化间的差别程度 B、新文化的包容性 C、个体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

D、个体以往应对生活改变的经历 E、个体一般性的应对类型

13、护理专业具有的特征包括(ABCDE)。 A、全力投入工作 B、重视人际关系 C、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D、有伦理规则 E、重视自律

14、护理措施可以哪三类(ABC)。 A、护士独立决定实施的护理措施 B、遵医嘱处理的措施

C、与其他医务人员协同完成的护理措施 D、依病人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

15、不符合护理记录书写要求的是(AB)。 A、体温单每页第一日应填写月、日

B、一律用蓝钢笔书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C、24h出入液量记量均于毫升为单位

D、体温单上“住院日数”从入院后第一天开始写 E、交班报告按床号先写离去病室的病人

16、护理程序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CDE)。 A、以护理对象为中心 B、有特定目标 C、组织性和计划性 D、适用范围广泛 E、具有创造性

三、是非题

1、一护士未给病人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就给予了注射,结果造成病人死亡,这种情况属于医疗事故。(对)

2、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是互不联系、互不影响的。(错)

3、护理措施是指护士为消除或减少护理诊断中的原因,使病人达到预期目标而拟定的护理活动。(对)

4、护理计划由护理诊断或问题,预期效果,护嘱和评价四个栏目组成。(对)

5、道德这一社会现象,包括两大领域和三个方面。(对)

6、第三级预防称为三早预防。(错)

7、初级卫生保健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顾。(对)

8、护患关系就是在特定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病人建立起的一种工作性的人际关系。(对)

9、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吸引和排斥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对)

10、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是希波克拉底。(对)

篇6:通信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1.室内传播模型:覆盖范围小,环境变动较大,不受气候影响,但受建筑材料影响较大。典型模型包括路径耗损模型多重断点模型等 2.室外宏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架设较高、覆盖范围较大时所使用的一类模型。

实际使用中一般是几种宏蜂窝模型结合使用来完成网络规划。

3.室外微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的架设高度在3-6m时,多使用室外微蜂窝模型。

特点:1.频谱资源有限 2.传播环境复杂

3.存在多种干扰

4.网络拓扑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二请给出光导纤维结构。工作窗口和将之应用于通信场合时的优势?

光导纤维的结构:画图光线是由涂覆层纤芯和包层组成,纤芯完成信号的传输,包层与纤芯的折射率不同,将光信号封闭在纤芯中传输并起到保护纤芯的作用。外边还有涂覆层。

工作窗口:石英光对特定的波长的光波的传输损耗要明显小于对其他波长的光波,这些特定的波长就是光纤的工作窗口。

窗口分为三个1。0.8-0.9um最低耗损2.5db/km,采用是石英多模光纤,主要应用于近距离通信。2。1.31um最低耗损0.27db/km,采用石英单模光纤3.1.55um最低耗损0.27db/km,采用长距离传输系统。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主要优势:1传输频带宽2传输距离长

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4保密性好节省大量有色金属

6体积小,重量轻

7需要经过额外的光/电转化过程

四请给出同步技术原理,分类和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

同步技术是指收发双方在时间上步调一致,故称为定时。在数字通信中,按照同步的功用可以将同步技术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振同步,和网同步。

1、载波同步:载波同步是指在相干解调时,接收点需要提供一个与接收信号中的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这个载波的获取成为载波提取或载波同步。在模拟调制以及数字调制过程中,要想实现相干解调,必须有相干载波。因此,载波同步时实现相干解调的先决条件

2、位同步:位同步又称为码元同步。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任何消息都是通过一串码元序列传送的,所以接收时需要知道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以便在恰当的时刻进行取样判断。这就要求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为定时脉冲序列。该序列的重复频率与码元速率相同,相位与最佳取样判决时刻一致。提取这种定时脉冲序列的过程即称为位同步。

3、帧同步:在数字通信中,信息流是用若干码元组成一个帧。在接收这些数字信息时,必须知道这些帧的起止时刻,否则接收端无法正确恢复信息。对于数字时分多路通信系统,如PCM39/32电话系统,各路码元都安排在指定的时隙内传送,形成一定的帧结构。为了使接收端能正确分离各类信号,在发送端必须提供每帧的起止标记,在接收端检测并获取这一标志的过称,成为帧同步

4、网同步:在获得了以上讨论的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之后,两点间的数字通信就可以有序,准确可靠的进行了,然而,随着数字通信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通信的发展,多个用户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构成了数字通信网,显然,为了保证通信网内各用户之间的可靠地通信和数据交换,全网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时钟,这就是网同步的问题

三请给出数字调制的定义。ASK.FSK和PSK的原理和波形?

数字调制:是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的过程。ASK(振幅键控)的原理:利用载波浮动的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频率和初始位置保持不变

FSK(频移键控)的原理:利用载波的幅度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

PSK(相移键控)的原理:利用载波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

五请给出市话呼叫接续示意图及解释?

上一篇:公路运输管理专业下一篇:报社职员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